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89W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3、激發學生善於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培養學生與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通過多種方式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解釋草地變色的原因。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緻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才能發現生活中的美。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盛”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導入課題

1、課件出示: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裏,安家落户紮根基。(蒲公英)

2、介紹蒲公英。

(1)課件出示蒲公英圖片。

(2)師生交流:這是什麼啊?大家一起説。(蒲公英)是的,同學們,你們看到過蒲公英嗎?説一説。

(3)教師評議,並介紹蒲公英。

蒲公英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鹼、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開,早晨和傍晚不開放。在鄉間,它也叫布穀英。

春夏之時,蒲公英開出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其實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個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隱藏着一個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個果上,長着很密很長的冠毛,這些帶冠毛的小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每當風吹來,蒲公英的種子就被風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發芽長大。

3、質疑解疑。

(1)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2)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誰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課題。讀到這裏,愛思考的小朋友腦海裏會有什麼問題呢?

這金色的草地在哪裏呢?為什麼這草地是金色的?

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麼方法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指導提出學習方法。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麼?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迴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並説説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三、熟讀課文,釐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麼內容。

2、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們住在鄉下,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這些並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着顏色。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四、自由朗讀。

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讀一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認識“融、燕”等7個生字;會寫“鴛、鴦”等12個生字。

2、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蘆芽、河豚、陰”等詞語的意思,初知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並默寫《絕句》。感受詩中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學重點:

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默寫《絕句》。

教學難點:

能用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圖文結合等方法瞭解古詩大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找有關春天的詩句。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課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明確任務

1、導語導入:我們唐代有兩位詩人,一位享有“詩仙”美稱的李白;另一位則被稱為“詩聖”的杜甫。杜甫的詩在唐代詩作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杜甫寫的一首絕句。板書課題

2、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學習《絕句》這首古詩。

3、補充絕句知識。

絕句是詩歌的一種體裁,按照每句字數,可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

設計意圖: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絕句是詩歌體裁。

二、初讀古詩,感受節奏

1、出示初讀要求: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讀檢查。課件出示“遲日”“泥融”“鴛鴦”等詞語,並正音。

3.教師範讀、學生練讀。

4、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三、瞭解詩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詩中有畫,結合課本插圖自讀古詩,看看詩中畫了什麼?並展開想象。詩中有日、江山、春風、花草、泥、燕子、沙、鴛鴦。

用自己的話描述出詩中的畫。師相機總結古詩的意思。

2、詩中不僅有美好的春色,還有氣味呢?詩中寫到:遲日江山(),春風花草()。

3.美麗的春色吸引了許多小動物們。自學三、四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4、詩句中小燕子在做什麼?為什麼飛來飛去?詩句中一對鴛鴦在做什麼?為什麼睡得這麼香甜?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讀詩想象、看課本插圖並結合生活實際,瞭解詩的大意,感受詩中所寫的春天的美景。從而產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四、當堂小結,鼓勵背誦

引導學生根據詩意背誦並能當堂默寫。

第二課時

一、介紹背景,導入新課。

l.惠崇是北宋的畫家,善於畫鵝、鴨等小動物。

2.簡介詩人蘇軾。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就是他為好友惠崇的這幅畫題寫的。

二、自學自讀,熟讀詩句。

出示自學要求:勾畫不理解的字、詞,藉助工具書自學。

三、深入探究,瞭解詩意

1.指導學生讀出詩的韻味。提醒學生注意停頓。(板書古詩並畫出停頓)

2、春江晚景這幅畫描寫的是哪個季節?你能從這首詩中找到春天的足跡嗎?(桃花,鴨子戲水、蔞蒿長勢很旺、鮮嫩的蘆芽從土裏鑽出來。)

3.這幅畫一定很美,邊讀邊想象詩中的畫面。

(1)你們認識蔞蒿、蘆芽、河豚嗎?師解釋。蔞蒿:長在窪地的一種野草。蘆芽:蘆葦的嫩芽。河豚:味道鮮美但肝臟等部位有劇毒的魚。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卵。

(2)學生描述詩中的畫面內容。師提問:詩中哪幾句是描寫畫中的內容(前三句),那最後一句是什麼呢?(詩人的想象)。

(3)師生共同總結古詩意思,當堂背誦。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結合註釋瞭解詩意。

四、當堂小結,生談感受

讀了這首詩,你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根據詩人抓住春天的景物,讓學生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第三課時

一、導語引入,揭示課題

1、繼續學習宋朝詩人曾幾寫的一首古詩,一起感受曾幾筆下的春天。

2、強調曾是多音字

3、板書課題。解釋課題(三衢的道上)

二、初讀古詩,補充學法

1、師生回憶學習古詩的方法(查字典、看註釋、看插圖)

2、學生根據古詩學習的方法自學古詩

3、齊讀1、2句。經過自學,你學懂了哪個詞或哪句詩?

強調“泛”“盡”的意思?

設計意圖:回憶總結學習古詩的方法很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鼓勵學生提出新的學習古文的方法。

4、“梅子黃時”正是江南梅雨時節,難得有這樣“日日晴”的好天氣,因此詩人的心情很好,遊興愈濃。指導學生讀出1、2句的,體會詩人的心情。

5、詩人乘小船走到小溪的盡頭,有些失望的時候,卻聽到樹上的黃鸝,於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兩句詩。齊讀3、4句。

6、此時詩人的心情一定是一驚喜的,指導學生讀出詩人的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學習,讓學生充分感受詩人那種由失望到驚喜的心情變化。

7、齊讀整首詩,讀出詩人心情的變化。(配樂朗讀)

8、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全詩的意思。

三、總結全詩,拓展延伸

1、欣賞美麗的春色。(播放視頻)

2、用學過詩文描繪春色。

板書設計:

絕句

唐杜甫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衢道中

宋曾幾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課《我們的民族國小》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國小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4、瞭解民族國小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讚美之情,並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師生跟着邊拍手邊唱。

2、導入:同學們,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你們是屬於哪個民族,哪一朵花呢?

3、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民族及本民族的一些服飾、風俗等。

4、除了這些,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服飾和風俗習慣?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文字資料,介紹自己瞭解的其他民族的情況。

5、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着重引導學生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的情況,並相機出示詞語: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

二、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1、早晨,這些來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從山坡上,從坪壩裏,從一條條小路上走來,他們都高興地朝着同一個方向走去。他們要去哪呢?我們也跟着一起去看一看好不好?(板書:我們的民族國小)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畫出生字詞。

三、趣味識字

1、出示詞語: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敬禮、蝴蝶、好奇、孔雀舞、遊戲、招引、熱鬧、古老、銅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指名讀、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全體讀、)

2、遊戲鞏固生字。

貼字遊戲: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出相應的卡片貼到黑板上畫的智慧樹上。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認遊戲,看誰認得的生字多。

3、着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字的書寫。

四、整體朗讀感知

思考:民族國小的美體現在哪裏?你喜歡哪一段就重點朗讀哪一段。

五、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朗讀第一段,説説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2、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結合課文插圖,説説民族國小的孩子是怎樣上課的?

3、四人小組交流: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朗讀課文這麼動聽,你會怎麼做?

4、引導體會:“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句話,用橫線畫下來,課後抄寫在積累本上。

5、下課了,同學們怎樣盡情地玩耍?如果你也在其中,你想和他們玩什麼遊戲?

6、這些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能走到一起來上課、交朋友説明了什麼?

7、學習第四自然段:這所民族國小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一邊讀一邊想象,拿起彩筆,畫出你腦海裏的民族國小。

六、加深體會,比賽朗讀。

1、學了課文,你覺得民族國小美在哪些地方?你能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出這些美嗎?指導體驗朗讀:

景色美:通過看圖體會朗讀。

衣着美:指名一學生穿戴上一套白族服飾展現在同學面前,接受大家的讚美後,用高興、自豪的語調朗讀。

行為美:結合“同學們向在校園裏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這句子和學生平時的禮儀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用發自內心的真誠、友好、光榮的語調朗讀。

朗讀美:如何讀得連小動物都被吸引住了。

2、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參加朗讀比賽,先在小組進行,再選出代表參加。

七、課後積累

1、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下來。

八、佈置綜合性學習

我們在學校過着快樂的學習生活,課餘生活又是怎樣安排的呢?我們將開展一次活動,那麼,記錄自己的課餘生活,該怎樣記錄呢?

可以用文字敍述,就像寫簡短的日記;可以填表格;可以用畫圖的形式……注意邊記錄邊整理資料,準備和同學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藉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感受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和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3、藉助此詩的學習,初步瞭解題畫詩的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能借助註釋和有關資料,結合插圖展開聯想、理解詩意,學習詩人對畫面生動的描述,感受詩人對生活熱愛的情感。

教學理念

1、遵循古詩的教學規律,以讀促學。

2、把握古詩的特點,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學資源,拓展延伸學習內容。

4、循序漸進,螺旋上升。

教學準備

掛圖、蘇軾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1、小黑板出示小知識。

課外知識積累: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與南宋辛棄疾合稱“蘇辛”。

2、板書課題: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學掛圖。

引導學生讀懂詩題,指導學生觀察教學掛圖上的內容;讓學生知道這是一首題畫詩,是蘇軾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畫《春江晚景》而題詩,寫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讀古詩

①自由讀古詩,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②能認識“蔞蒿”二字,正確書寫“崇”、“軾”二字。

2、學生自學。

3、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機出示教學掛圖)。

①識字“蔞蒿”、“崇”、“軾”

②指多名學生讀詩,集體評價,用“/”畫出詩中停頓的地方,再齊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三、再讀古詩,讀懂詩意

①再讀古詩,結合註釋,利用工具書逐行理解詩意。

②瞭解詩人是如何描繪《春江晚景》這幅畫上的內容。

2、學生按自學提示自學,教師行間瞭解學生學習情況,並適時點拔。

3、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指多名學生述説每行詩的意思,教師及時點評。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嬉戲遊玩,好像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師:“桃花三兩枝”説明了什麼?(兩三枝桃花開放,給我們報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鴨先知”表明鴨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戲。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生:這名話的意思是:河灘上已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出嫩芽,此時正是鮮美的河豚上市之時。

師:“蔞蒿滿地蘆芽短”體現怎樣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愛),“河豚”是畫中的事物嗎?(河豚不是畫中的事物)。你能結合課文和圖畫進行聯想嗎?(指導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

②在師生共研中讓學生知道這首詩詩人由江邊——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詠畫的景物,描繪竹林、桃花、江水、鴨、蔞蒿、蘆芽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麗景色,第4行詩由畫面景物跳出畫面,展開了極為豐富的想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

四、三讀古詩,背誦古詩

①三讀古詩瞭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背誦古詩。

2、學生進入第三次先學,在學習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①引導學生概括題畫詩的特點。

出示《題畫蘭》這首詩。“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巖深縫妙香稠。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讓學生結合這兩首詩來了解題畫詩的特點。

②比一比,看誰背得又對又快。學生背誦古詩。

五、課堂訓練

1、辯字組詞:

崇()蘆()豚()蒿()

崇()廬()逐()篙()

2、這首詩中寫詠畫面景物的詩句是:

作者展開想象的詩句是:

3、古詩賞析:

①這是一首詩,詩的作者是朝詩人。

②這首詩描寫了時節的景象,體現了詩人。

學生完成練習,教師瞭解學生的練習情況。

六、總結

師:學了這首詩,從古詩的內容和思想上你有哪些感受?從詩人描給的圖畫的方法上你受到哪些啟發?

板書設計:

桃花鴨子

畫中

蔞蒿蘆芽

知識點

一、會認字注音及組詞

鴛yuān(海鴛)海鴛是信天翁的別稱。

鴦yāng(鴛鴦)惠huì(恩惠)

崇chóng(崇尚)豚tún(海豚)

減jiǎn(減少)

二、會寫字及組詞

融(融化)(融合)(融通)

燕(燕子)(乳燕)(燕窩)

鴛(鴛鴦)(海鴛)(鴛鳳)

鴦(鴛鴦)(鴦錦)(鴦龜)

惠(恩惠)(實惠)(優惠)

崇(崇尚)(崇高)(崇拜)

蘆(蘆葦)(蘆柑)(蘆薈)

芽(發芽)(豆芽)(麥芽)

梅(梅花)(楊梅)(臘梅)

溪(小溪)(溪水)(溪谷)

泛(廣泛)(氾濫)(泛應)

減(減少)(加減)(減肥)

三、易錯的字

融:左下里面是“點、撇、橫、豎”;

崇:上下結構,下面是“宗”。

四、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銀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興地)

五、形近字

牙(牙齒)

六、近義詞

融—溶暖—熱滿—遍

欲—想盡—完添—增

七、反義詞

遲—早香—臭暖—冷外—裏(內)

短—長晴—陰減—加晚—早

八、考點提示

1、背誦《古詩三首》《燕子》(第1—3自然段)《荷花》(第2—4自然段)《憶江南》

2、默寫《絕句》

3、結合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説説《絕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分別寫了怎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