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壓強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48W

壓強教案(多篇)

壓強的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的

1.認識大氣壓強的存在。

2.瞭解托裏拆利實驗的原理。

(二)教學重點大氣壓強的確定。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學習了壓強。固體能產生壓強,液體能產生壓強,那麼氣體能不能產生壓強呢?請大家看書第121頁(兩分鐘)

1.實驗。我們居住的地球週週被空氣層包圍,空氣層的厚度有幾千千米。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我們生活在大氣層的底層。我們通過實驗來觀察大氣層裏的空氣所產生的壓強。這是一個茶杯,裝滿水,杯子裏還有空氣嗎?用一個硬紙片蓋住杯口,輕輕的把茶杯倒過來,大家看,硬紙片為什麼不落下去?(配合板圖)小紙片一定受到了來自大氣層中的空氣對它的壓強。

2.實驗。這是一箇中醫鍼灸科用的小瓷罐。這是一個煮熟的去皮雞蛋。把雞蛋放在罐口,將將落不下去。現在把一塊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內壁用火柴將棉花點燃後立即把雞蛋放在罐口,注意觀警有什麼現象?(配合板圖)雞蛋進入罐內。雞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壓強才被壓進去。這個壓強是大氣中的空氣的壓強。

3.實驗。一個大試管,管內裝水。把這個小試管放在大試管的水中,小試管內沒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試管,將大試管倒過來,注意觀察小試管如何?小試管上升。(配合板圖)。此實驗説明大氣層中存在着壓強。

二、大氣壓強

以上的幾個實驗説明了大氣層中存在着壓強。再做一個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的實驗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

1.馬德堡半球實驗。這是兩個金屬半球,合攏後很容易拉開。現在把閥門打開,把兩半球內的空氣抽出去一部分(抽氣),再將閥門關閉,現在請兩位大力士來拉拉看(學生操作)這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有壓強。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實驗時,用十六匹馬才把半球拉開。我們這個實驗由於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開它不必用十六匹馬,但是已經足以證明了大氣中存在着壓強。

2.大氣層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地球週週的萬物無不在大氣層之中,它們都受到大氣壓強。諸如馬德堡半球拉不開,雞蛋進入罐內,小試管的上升,小紙片的不落都是大氣壓強的作用。

三、大氣壓強的大小

1.實驗。試管內裝滿水,用食指堵住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配合板圖),水不流出。請大家考慮水為什麼不流出?(提問,學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為大氣壓強的緣故。但是試管內的水也產生壓強,水不流出不僅是由於存在大氣壓強,而且大氣壓強大於管內水柱產生的壓強。那麼大氣壓強到底有多大?這個問題早在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學生托裏拆利解決了。

2.托裏拆利實驗。取一根大約一米長、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玻璃管,灌滿水銀。(邊講邊做)管內沒有空氣。用食指堵在開口,倒立在水銀槽內,P130圖11—5注意觀察現象。我們先看到管內水銀下降,繼而又靜止不動了(配合板圖)請問,水銀為什麼下降?(學生回答)大氣有壓強,但是水銀也有壓強,水銀的壓強大於大氣壓強,所以下降。那麼現在為什麼靜止而不再繼續下降?(學生回答)大氣壓強等於水銀柱的壓強。所以欲知現在的大氣壓強,就需要計算這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根據上一章液體壓強的計算方法,設水銀柱下有一個水平的小平面,通過測量水銀柱的高,計算水銀柱的質量和重力,利用壓強的公式

(操作)。(實際測量結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認為水銀柱的壓強是105帕斯卡)。

可見,大氣壓強的值等於105帕斯卡,即等於×××毫米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這個實驗就是托裏拆利實驗,它是用來測定大氣壓的值。

3.實驗。現在將玻璃管稍稍上提,觀察水銀柱的高度,結果是不變的。現在將玻璃傾斜,注意,水銀面上的真空體積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管內水銀柱的長度如何變化?(學生回答)。當傾斜時,管內水銀面上方的真空體積減小,水銀柱變長,但是水銀柱的高度如何?(測量,並在板圖上畫出)很顯然,管內水銀柱的高度不變。

4.提問,學生討論。請大家討論,如果由於天氣的變化引起了大氣壓強的增大或減小,托裏拆利實驗的水銀柱高度怎樣變化?(學生討論後回答)大氣壓強增大,管內水銀柱的高度增大;大氣壓強減小,管內水銀柱下降。所以這個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隨大氣壓而變,這就為我們測量大氣壓提供了方便。今後學習氣壓計就是這個道理。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兩個內容。第一個是通過大量的實驗,尤其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的實驗充分認識到大氣壓強的存在。第二個是解決了大氣壓強的測量。托裏拆利實驗説明,大氣壓強的值等於實驗中管內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五、作業

課後請大家注意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設備是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每人舉三個例子。

P.1311、2、3。

壓強的教案 篇二

學習目標

1、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瞭解測量大氣壓的方法,瞭解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瞭解抽水機的工作原理及生活中利用大氣壓的現象

2、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客觀存在;觀察演示實驗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通過觀察感知人類是如何利用大氣壓的。

3、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大氣壓應用的瞭解

重難點:

大氣壓強的存在及產生原因,會解釋生活中的大氣壓強現象。

導學過程:

一、感知

◆活動:覆杯實驗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放手後,會出現什麼現象?

2、將玻璃杯裝半杯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麼現象?放手後,看到什麼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3、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麼現象?放手後,看到什麼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請同學們看書P86內容,舉出還有哪些現象能説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二、研究大氣壓強

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⑴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

⑵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壓強有大小,大氣壓強也有大小。請看書P87“想想做做”粗測大氣壓的值。寫出具體步驟及計算方法。

⑶假如吸盤和桌面的接觸面積S為8cm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為80N,則吸盤表面受到的大氣壓強為多少帕?

⑷思考P40想想做做1屋頂的面積是45m2,大氣對屋頂的壓力有多大?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沒有把屋頂壓塌呢?

3、測量大氣壓值

三、看書上P87演示實驗。完成以下題目

(1)玻璃管的長度是

(2)玻璃管中的水銀要灌滿,為什麼?

(3)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

(4)根據液體壓強和密度的有關知識,請你計算76c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是多大?

⑷根據液體壓強的特點,試着解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

⑸標準大氣壓強P0=Pa=cmHg

5、觀察P41小資料,思考總結: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情況

另外大氣壓還與有關。

《壓強》教案 篇三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並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鬆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後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藉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麼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説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麼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麼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係,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於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牆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牆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牆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牆面有垂直於牆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牆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牆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牆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麼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麼感覺,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係。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並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後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3)將沙麪攤平後。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鈎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鈎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鈎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釐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係。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説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係。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説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説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壓強教案 篇四

課時:

1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能説出幾個證明大氣有壓強的事例。

2.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象。

3.知道托裏拆利實驗説明什麼.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

教具:

橡皮碗一對,茶杯,硬紙片,大、小試管,水。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現在我們學習大氣壓強的知識.先請同學們看兩個實驗。

演示課本圖11—2、11—3實驗.演示前説明做法。

讓學生討論:什麼原因使兩個皮碗緊貼在一起拉不開呢?

什麼原因使硬紙片不掉下來呢?

二、大氣壓強

分析上面實驗中現象的原因.皮碗周圍只有空氣,沒有別的物體,把皮碗緊壓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氣產生的。

向上托住硬紙片不掉下來的力,也只能是空氣產生的。

上面的實驗證明,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有壓強。

人們很早就對大氣壓強進行研究了.讓學生閲讀課本中的馬德堡半球的故事.並討論原因。

講述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

板書:

一、大氣的壓強

1.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有壓強.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二、大氣壓強有多大

1.馬德堡半球實驗表明大氣壓強很大。

2.伽利略的學生托裏拆利測出了大氣壓的值。

演示托裏拆利實驗,邊做邊講。

讓學生注意觀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銀槽裏後,水銀柱的變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後停止下降,這時水銀柱高約760mm。

讓學生思考並試着回答:

(1)水銀柱上方是真空還是空氣?

(2)是什麼力量支持着水銀柱不落下來?

教師解釋水銀柱不落下來的原因.這個實驗表明水銀柱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

三.大氣壓強的值

引導學生回憶前章學過的計算液體壓強的方法,討論如何計算出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用比喻使學生體會大氣壓強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積約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氣壓力約等於500N,相當於一個質量50kg的同學站在手上.可見壓力是很大的。

板書:

1.大氣壓強等於760m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約為105Pa。

討論:

大氣壓強能支持760mm高水銀柱,如果把玻璃管內的水銀換成水,大氣壓強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水銀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應為水銀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

介紹大氣壓發現的歷史:抽水機為什麼只能把水抽到10m。

討論:大氣壓為什麼沒有把我們壓癟?

四、討論“想想議議”

先猜後演示.再討論原因,教師歸納、解釋。

五、佈置作業

1.課本中本節練習題1、2

2.課本中本章後的習題3

3.閲讀章後的“大氣壓發現的歷史”。

《壓強》教案 篇五

一、設計意圖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知識中,大氣壓強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課標要求的要求難度有所降低,這是新教材考慮到國中生思維特點的一個體現。對於大氣壓強要求學生親身感受大氣壓的存在。但流體壓強是新增內容,它與我們的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本節課中力圖通過對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流體壓強的知識,並會利用這些知識來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而對於浮力,要求學生會用彈簧測力計去測浮力的大小,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過本節課的複習幫助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

二、複習目標

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知道1標準大氣壓的數值,會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知道和掌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並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動手實驗的能力,分析歸納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並進行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

三、複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算大氣壓的值、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難點:用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塑料吸盤、注射器、細尼龍繩、彈簧測力計、刻度尺、裝水的水槽、燒杯、熱水、冷水和紙片等。

五、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課前自己複習相關知識,看聽課筆記,對大氣壓、流體的壓強及浮力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對這些知識有大概的印象。

六、教學過程

《壓強》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學會用壓強計測量壓強

2、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3、在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過程中,練習使用類比法教學設想重點: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

難點:

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

教法:

教學準備玻璃管,橡皮膜,液體壓強計,水,教學過程二次備課引入:固體對接觸面有壓強,那麼液體有壓強嗎?

例:杯子對桌面有壓強,杯子裏的水對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壓強?

演示實驗:

圖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圖10-9(b)手指會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

思考:液體內部有壓強嗎?

例:學生舉例:

(1)人在水裏,感覺胸悶

(2)圖10-9(c)

壓強的教案 篇七

教學要求:

1.複習、總結前節實驗課的內容,使學生理解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律。

2.使學生掌握計算液體壓強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擬帕斯卡桶實驗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總結前節實驗,得出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律

問:上節課,我做過什麼實驗?我做的實驗説明了什麼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1.液體的壓強

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都有壓強;

問:為什麼液體對容器底有壓強?對容器壁也有壓強?

根據學生回答,着重指出是由於受到重力和有流動性。

問:上節課,同學們從自己做的實驗看到了什麼?能得出什麼結論?哪位同學講講?根據學生的回答和補充,板書: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二、講述液體壓強的計算,得出液體壓強的公式

1.找一名學生朗讀本節課文大問號後面的一段楷體字。講:這一節,我們學習液體壓強的計算。

板書:

2.液體壓強的計算

2.讓大家先計算一道固體壓強的題“一根長方體鐵柱,底面的長和寬都是1釐米,高20釐米,立在桌子上,對桌面的壓強多大?”(板畫一根長方體鐵柱如課本圖10-14乙)

找三、四名學生在黑板上計算,其餘學生在本子上算。

3.討論怎樣計算水面下20釐米深處的壓強。因為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只要求出20釐米深處豎直向下的壓強就行了。

可以設想在20釐米深處有個正方形水平面,邊長是1釐米,這個面上方的水柱壓着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壓強就等於上方液柱對它的壓強。(邊講邊畫出課本圖10-14甲)

怎樣計算這個水柱對這個面的壓強呢?應該先求什麼……

讓學生討論計算步驟,教師邊總結、邊板書:

(1)求水柱體積V=Sh,

(2)求水柱質量=V=Sh,

(3)求水柱對底面的壓力F=G=g=gSh,

液體壓強的公式p=gh

4.引導學生討論公式的物理含義:

(1)對同種液體,p與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2)對不同液體,深度一定時,p與液體密度成正比,大的p大。

(3)公式中不包含面積S,所以壓強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積大小沒有關係。

討論課本中本節後面的練習題2。鞏固對液體壓強公式的理解。

5.做模擬帕斯卡桶實驗,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米長的乳膠管代替長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豎劃幾條縫,把乳膠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膠管,把膠管提起到一定高度,瓶壁上的縫即被水壓開,水沿縫流出。)

6.讓學生做課本上本節的例題。

(1)做題前提醒學生注意統一單位。用千克/米3,h用米。

(2)根據計算結果進一步強調p與S無關,而壓力與S有關係。

7.討論節後的“想想議議”。

三、小結

四、佈置作業

(1)完成本節後面的練習題1,3,4。

(2)提倡課下閲讀章後的閲讀材料:“開發海洋”。

《壓強》教案 篇八

一、教學目標

(一)知道什麼是大氣壓強,能説出幾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並能簡單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氣壓強的現象。

(三)知道大氣壓強的值可由托裏拆利實驗測定,記住大氣壓強的值約為105帕,它相當於760毫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四)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分析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教學內容的重點是:感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本節教學內容的難點是:理解托裏拆利實驗及用液體壓強來研究大氣壓強的轉換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教師:玻璃杯、硬紙片、試管一根、長約兩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廣口瓶、浸過酒精的棉球、細砂、煮熟剝皮的雞蛋一個、鑷子一個、注射器一個、托裏拆利實驗裝置一套、打火機一個。

學生:皮碗(每兩人一對)

四、教學方法

(一)示範法:教師給出示範,進行具體操作演示。

(二)談話法:師生間進行交流對話。

(三)自主探究法:讓學生自己通過各種渠道蒐集資料,通過主動探究獲取新知識。

小組討論法:學生圍繞主題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再得出結論。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師:如右圖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是否受到液體對它壓強?

生:受。

師:液體內部向什麼方向有壓強?

生:各個方向。

師:液體內部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生:液體受重力、具有流動性。

(二)引入新課

師: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層所包圍,即大氣層,地球上的物體(包括人)都浸在其中。提問:浸入空氣中的物體是否受到大氣產生的壓強呢?

請學生用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出示課前已經抽好氣的馬德堡半球,讓學生使勁拉但不開,打開氣閥,球內進入空氣後卻很容易拉開。

師: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

板書:“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三)授新

1、請學生討論、並列舉出生活中有關大氣壓存在的實例。

用一次性注射器做試驗,把進氣口密封后,拉注射器時很費力。再一次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向不同方向鬆開手後又都會發出很大的聲音,與液體壓強實驗作比:

2、提問:這能説明什麼問題?(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知大氣壓強與液體中的壓強有許多相似的地方。

提問:

(1)空氣主要是由什麼物質組成?(氮和氧)

(2)它們受重力作用嗎?(受)

(3)空氣能流動嗎?(能)補充:空氣的流動形成風。

教師總結:空氣也和液體一樣受重力、具有流動性,這也是浸入大氣中的物體受到大氣壓強的原因。

板書:“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空氣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動性”

我們知道了大氣壓強的存在,並且也瞭解了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那麼大氣壓強的值是多大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研究這個問題。

3、做覆水杯實驗。

提問:

(1)產生的現象是什麼?(硬紙片沒有掉下);

(2)為什麼沒有掉下來呢?

師引導學生分析,裝滿水的杯中排出了空氣,蓋上硬紙片並倒置過來後,它們的周圍只有空氣,很明顯紙片沒有掉下來是大氣壓作用的結果。

向各個方向轉動覆水杯,觀察到硬紙片沒有下落,再一次説明大氣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將用硬紙片托住的裝滿水的試管倒立在裝有水的水槽中,然後抽出紙片。

4、提問:

(1)觀察現象;

(2)思考產生現象的原因

(學生思考、討論。投影儀打出圖2)

分析:此時試管中的水不下落是由於大氣壓作用的結果。只不過大氣壓作用在水槽中的水面上。

5、提問:如果換用2米長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來做此實驗,結果會如何?

實驗結果表明,2米長的水柱也能被大氣壓所支持。

大氣壓究竟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

師:歷史上曾經有人用10米長的玻璃管來做過此實驗,結果水管中仍充滿了水。看來大氣壓所能支持的水柱是大於10米的。

6、提問:下面我們假設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是h米,請同學們討論能否用水柱產生的壓強間接地測出大氣壓強的值?如果可能,應用什麼公式?

學生:能、p=ρ液gh水

師:用大於十米高的水柱來做此實驗測出大氣壓強的值從理論上看是可行的,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卻會給我們帶來問題:如無法在實驗室中完成此實驗;10米長的水管很難找等。

7、提問:現在請大家思考能否用我手中的這根1米長的玻璃管來完成測出大氣壓強值的任務呢?請同學們思考。(師:啟發學生由P=ρgh考慮問題。)

學生:用密度大於水的液體,最好是水銀。

師:歷史上第一個想到用水銀代替水來測大氣壓強值的是意大利科學家托裏拆利。其實托裏拆利像你們一樣也不是一開始就想到用水銀來做實驗的,他是在總結前人實驗的基礎上才想到用液體密度最大的水銀來做實驗,以測定大氣壓強的值。這一實驗稱為托裏拆利實驗。

演示實驗:托裏拆利實驗。

8、提問:玻璃管內水銀面上空有沒有空氣?(沒有,已被灌滿的水銀全部排出)

師:對,這個空間是真空。

9、提問:請大家觀察實驗裝置,哪一段水銀柱是由大氣壓強托住的?(玻璃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

請同學讀出此實驗中水銀柱的高度差是多少釐米?

若測量結果不完全等於76釐米,則簡單介紹不同的海拔高度對應的大氣壓不同,76釐米高是托裏拆利在海平面的高度測出的值。一般我們把大氣壓的值取為76釐米汞柱。

板書:“大氣壓強=76釐米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1.01×105帕)”

10、提問:

⑴如果在做托裏拆利實驗時,使玻璃管傾斜插入水銀槽中,會影響實驗結果嗎?

⑵在做托裏拆利實驗時,改用粗一些或細一些的玻璃管,會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⑶如果在做托裏拆利實驗時,不小心打破了玻璃管的上端,會有什麼結果?

(用2米長的水柱做此實驗,得出水銀會下降到與水槽內水銀面相平的位置)

11、例1:在托裏拆利實驗中,我們測得的水銀柱高為76 釐米,則當地的大氣壓強值為多少帕?

若用水代替水銀做此實驗,則大氣壓支持的水柱有多高?

象這樣通過求水銀柱產生的壓強而間接測定大氣壓強值的方法是一 種間接測量的方法,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還會用到它。

12、例2:若桌面的面積為1平方米,上題中的大氣壓強作用在此桌面上產生的壓力是多大?它相當於多少個成年人的體重?(成年人體重約500牛)這麼大的力,為什麼沒有把桌子壓塌呢?(利用此題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大氣壓強是很大的)

大氣壓強向各個方向都有,桌面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大氣壓強,同時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強,兩者作用相互抵消,所以不會塌。人為什麼沒有被大氣壓壓癟也有與此類似的原因。

(四)課堂小結

(五)鞏固練習

1、大氣對浸在它裏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簡稱()或()。

2、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空氣受()力作用且具有()性。

3、馬德堡半球實驗能夠證明()的存在。

4、托裏拆利實驗第一個測出了()的值。

5、在托裏拆利實驗中,如果將玻璃管從豎直到傾斜放置,則( )。

⑴水銀柱的長度增加,高度增加;

⑵水銀柱的長度不變,高度減小;

⑶水銀柱的長度減小,高度減小;

⑷水銀柱的長度增加,高度不變。

6、做“杯呑蛋”實驗再一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請同學解釋此現象?

7、(機動)塑料吸盤的使用和理論上的解釋?

(六)佈置作業:

1、書面作業:課後練習的第2題,習題部分的第1、3小題。

2、課外討論:“想想議議”。

六、板書設計

大氣壓強

覆水杯實驗

p=ρ液gh水

托裏拆利實驗

七、教學反思

通過課後交流,本節課在知識體系的形成和知識網絡的建立方面還有待加強。教師課堂教學中還是有些放不開,學生回答問題較少,有趕進度的嫌疑。知識內容的排列上可以分為兩課時,這樣時間比較充裕。課堂練習內容可以設置為分組聯繫,節約一定的時間。板書的設計和字體的書寫還要加強。通過交流和反思,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應當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壓強》教案 篇九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前面所學的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知識,是流體在靜止狀態時有關壓強的一些現象規律,通過本節課學習,將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當流體流動時,流體的壓強還跟流速有關。主要內容有:通過實驗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分析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聯繫實際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一些現象。

(2)教法建議

為了讓學生自然輕鬆地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研究課題,採用簡單吹紙片的實驗引入,通過同學們日常生活中常接觸到的現象,分析現象出現的共同點,自然進入探究的課題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課堂中學生通過幾組探究實驗,引導他們歸納總結,得出氣體結論後,在演示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把結論推向普遍。然後理解生活生產科技中的應用現象,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學習理念。

(3)學情分析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流體力學中的基本規律,在生活和科學技術中有許多應用,例如飛機的升力等。另外,由於升力和浮力有較多的共同點,便於學生比較二者的區別。總之,本節課的內容與浮力、液體壓強、大氣壓共同構成了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初步認識流體力學的一些基礎知識。

(4)學法建議

“流體壓強和流速”與生活實際聯繫十分緊密,如飛機的升力、船吸現象、弧線球、帆船的動力和雨傘的設計等等,在傳統的課堂上不可能讓學生在一堂課內學習這麼多知識。教師可以創設多問題情境,通過學生課後上網查找,優化知識形成的過程,改進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並通過“課內—課外”、“個體—合作”的相結合,提高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鑽研的精神以及創造性思維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會用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手實驗、觀察,探究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2)通過實驗現象和對比,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流體壓強與流速有關”的一些神奇的現象,並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領略到科學的奧妙,從而產生熱愛科學的情感,激發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三、重點難點

重點: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是解釋生活中有關現象和飛機升力產生原因的基礎。

難點:由於學生看不見氣體的流動,所以通過實驗現象,間接分析總結出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四、教學流程

(一)新課引入

提問:老師這裏有一張紙條,如果我向它吹氣,會出現什麼情況?(向上飄起)

大家都能夠發現很多生活中相似的有趣現象,那我們現在想想這些現象的發生和原因有什麼共同點呢?房門,衣服,地面的紙片會飛,龍捲風,它經過的時候房屋的屋頂會被吸走。公共汽車的時候,打開車窗,窗簾會往外面飛。騎自行車,有的時候帽子會被風給吹走。師:紙被你吹起來了,真奇怪呀。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者現象嗎?

師問:大家都能夠發現很多生活中相似的有趣現象,那我們現在想想這些現象的發生和原因有什麼共同點呢?房門,衣服,地面的紙片會飛。

生:都有空氣的流動。

那麼像這種具有流動性的氣體、液體統稱為流體(如水、空氣……)。(板書)

我們在前面分別探究了不流動時的液體和氣體內部的壓強,那麼當這些流體流動時,其內部壓強又會有什麼特點呢?流體的壓強又受什麼因素影響呢?這是我們這節課主要要解決的問題。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板書)

探究點一:(出現探究課題——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師:我們研究氣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關係時,你會提出什麼猜想呢?如何通過實驗的現象來驗證你大的猜想?請你根據需要選實驗器材,

設計並進行實驗,對實驗的現象認真觀察,與同學進行交流論證,得出你的結論。

(學生動手實驗,老師課堂指導,實驗的關鍵在於怎樣使流體流動起來)

引導學生利用力學的知識儲備,嘗試解釋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並大膽進行猜想: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且通過你選擇的實驗器材來進行探究。

合作探究:

實驗硬幣“跳高”比賽。

引導學生找到最好的方法,讓硬幣跳得更高,並解釋跳起來的原因。

實驗轉移乒乓球比賽。

器材:兩隻碗、一個乒乓球、吸管、漏斗。

規則:兩隻碗固定不動,不能直接用手拿,不能撥,讓乒乓球從一個碗轉移到另一個碗裏,看哪一組方法多。

實驗對着兩根燃燒的蠟燭中間吹。

(學生做,老師巡視指導,並引導學生分析其中的道理。)

分析得出:氣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速越小壓強越大。

問:放假了,我們想去北京旅遊,選擇什麼交通工具最快捷?

對,飛機。停在跑道上的飛機能處於靜止狀態,但是當它逐漸滑行的時候就能慢慢的騰空而起了其中的奧祕是什麼呢?

(播放飛機起飛過程的視頻)

結合flash課件講解飛機升力的產生。

飛機的升力:由於機翼的形狀上凸下平,在空氣中運動時,流過機翼的上下表面的空氣流速不同而存在壓強差,產生了向上的升力。(板書)

實際上飛機的產生,是源自於人類對鳥類的深入研究。鳥的翅膀跟機翼的形狀相似——上凸下平,這就是鳥類為什麼能在天空自由翱翔的原因。

你一定很佩服足球運動員踢出的香蕉球,為什麼足球會在空中發生不可思議的拐彎呢?大家可以相互討論。

師:罰“香蕉球”的時候,足球一邊向前飛行一邊不斷地旋轉,兩側空氣的流動速度不一樣,它們對足球所產生的壓強也不一樣,於是,足球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被迫向空氣流速大的一側轉彎了。

師: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步行在雨中,我們打傘。一陣大風吹來,雨傘會被向上吹起來。這是為什麼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這個現象呢?

不錯,我們知道液體和氣體都能產生壓強,那麼在氣體中出現的現象液體是不是也會呢?

引導探究點二: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提問:這個裝置是我們學過的什麼?當裏面的水不流動時,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

裏面的水發生流動,同學們猜一猜又會產生什麼現象呢?

引導學生利用連通器分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得出結論。

結論:在液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板書)

我們的每位同學表現得都很棒,想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達到了目的,並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了非常準確的解釋。

觀看兩船相碰實驗(教師引導學生實驗後,小組內同學相互討論,分析原因。教師給予肯定並進行歸納分析。)

事故的原因:兩船並列航行時,兩船之間的水相對船的流速大,壓強小;兩船外側的水流速小,壓強大,產生向內的壓強差。

告誡我們:為防止此類事件的發生,船隻航行時一定不要並列行使。

學以致用:

師:引導學生從尾翼板的形狀上分析它的作用。(學生作簡短討論後舉手回答,然後教師總結歸納。)有了這種裝置,坐在小汽車裏肯定是非常平穩的、舒服的。

有了這種裝置,坐在小汽車裏肯定是非常平穩的、舒服的。火車大家一定也坐過吧,站在火車站的站台上等車時,大家一定有所發現(大屏幕顯示)——黃色的安全線。

師:大家一定知道這條線的作用是什麼吧?

(學生舉手回答)

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而這條警戒線並不是與火車同時出現的,我們來了解一下“安全線”的由來:(大屏幕顯示)

師:火車運動時,由於與空氣之間的摩擦,會帶動周圍的空氣一起向前運動。人與火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人外側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因而對人體產生朝向火車的壓強差。

所以從此以後距站台邊沿1m的位置畫了一條黃線來警告乘客:不要越過此線,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今天大家的表現都很積極,都很棒。

告訴我們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二)課堂小結:

1.流體:氣體和液體的統稱。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壓強教案 篇十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並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