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壓強》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W

《壓強》教案(精品多篇)

《壓強》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內容,會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體的浮沉條件,會用浮沉條件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重點

構建知識體系;靈活運用相關浮力知識解答生活中相關問題。

學習難點

求浮力問題時阿基米德原理或浮沉條件的選用

複習過程

一、知識梳理

請完成下面的填空

1.阿基米德原理

2.物體的浮沉條件

(1)決定因素:物體浸在液體中,一般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___,一個是豎直向上的___,物體在液體中是上浮還是下沉,決定於二者之間的大小關係。

(2)對於實心物體,可以通過比較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來判斷物體的浮沉(3)具體關係分析如下:

3. 浮力利用

(1)輪船:用密度大於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製成輪船的道理。

排水量:排水量=輪船和載滿貨物的總質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

4:計算浮力方法有:

(1)稱量法:F浮=G-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浮力:一切浸在液體或氣體裏的物體,都受到液體或氣體對它豎直向上的力,這個力叫浮力。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二、典型例題解答:

【例1】一個不規則的實心物體,質量55g,放入裝滿純水的燒杯中,沉入底部,排開0.5N的水。然後向燒杯中加鹽並攪拌,直到物體懸浮為止(g=10N/g)。求:

(1)物體在純水中所受的浮力;

(2)物體的體積;

(3)物體懸浮時鹽水的密度。

【提示】(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的浮力等於排開水的重力;(2)因物體浸沒,所以物體的體積等於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可以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求出;(3)因物體懸浮,所以鹽水的密度和物體的密度相同。

【例2】把重5 N、密度為0.9×103 g/3的實心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處於 狀態(填“漂浮"、“懸浮”或“沉在水底"),物體所受的浮力是 N,物體排開的水重是 N (水的密度為1.0×103 g/3)。

【提示】物體的密度與液體的密度的大小關係,可判定出物體的狀態,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於物體排開的液體重力,可求出排開的水重。

【例3】 將一塊實心物體放入盛水的燒杯中,物體靜止時如圖14-1所示。若將該物體分成大小不同的兩塊,仍然放在盛水的燒杯中,則 ( )

圖14-1

A.大塊沉入杯底,小塊飄在水面上

B.大塊、小塊都沉入杯底

C.大塊、小塊都飄在水面上

D.大塊、小塊都懸浮在水中

【提示】物體分成兩塊後密度保持不變,仍與水的密度相等。

三、達標檢測

1.把重為5N,體積為 600c3的物體投入水中,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下列説法正確的是(g取10N/g) ( )

A物體漂浮F浮=6N B物體懸浮F浮=5N

C物體漂浮F浮=5N D物體沉在水底F浮=5N

2.如圖14-2所示,三個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滿水,然後將甲、乙兩球分別放人兩個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則三個杯子的總重量哪個大 ( )

圖14-2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沒放球的杯子最大 D.三個杯子一樣大

3.將同一物體先後放入三個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中,小球靜止後如圖14-3所示,此時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是 ( )

A.甲大 B.乙大 C.丙大 D.一樣大

圖14-3 圖14-4

4.將體積相同的三個實心小球,分別放入盛有水的A、B、C三個容器中,靜止後的情況如圖14-4所示,若三個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別用FA、FB、FC表示,則它們之間的關係正確的是 ( )

A. FA<FB<FC B. FA>FB>FC

C. FA=FB=FC D. FA=FB>FC

5.一隻蘋果的質量為140g、體積為1.8×10-43,用手將其浸沒在水中時,蘋果受到的浮力為 N(g取10N/g),鬆手後蘋果將 (選填“上浮”、“下沉”或“懸浮”).

6.(20xx·婁底)把重10N,體積為1.2×103c3的物體投入水中,當物體靜止時,物體的狀態是 .(填“漂浮”、“懸浮”、“沉到水底”)?

7.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瞭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

② 可能跟物體的重力有關;

③ 可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

④ 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

⑤ 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圖14-5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

(1)鐵塊從位置1-2-3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説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從位置3-4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説明鐵塊受到的浮力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 是正確的,猜想 是不正確的(填上面猜想的序號)。

8.如圖14-6所示,重物A是體積為10d3,密度為7.9 ×103 g/3的實心金屬塊,將它完全浸沒在水中,始終未提出水面。若不計摩擦和動滑輪重,要保持平衡,求作用於繩端的拉力F是多少?

《壓強》教案 篇二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壓力和壓強教案示例之一。

2.掌握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國際單位制中壓強的單位及其意義,會進行壓強的簡單計算。

(二)教具

演示用:壓力小桌,10×10×5釐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細砂、玻璃杯。

學生用:壓力小桌, 10×10×5釐米3的塑料泡沫,質量為200克的砝碼2個(以上器材兩人一組,由實驗室準備)。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請同學們閲讀本節課文開頭的“?”和圖10—1,猜一猜兩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下去了,另一個人沒有陷下去?

2.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為什麼?

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過事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板書課題:第十章壓強液體的壓強第一節壓力和壓強)。

二、進行新課

1.請同學們在草稿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錶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三人各畫一圖(有意識地請能正確畫出的同學,以便藉此講解壓力的概念)。同學們作圖時,教師可走到學生中去,來回巡視,瞭解學生作圖中的錯誤。

2.學生停筆後,先講評下面學生作圖情況,然後評講黑板上畫的圖,進行糾正,並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請同學們思考後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麼共同特點?

啟發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受力面上,壓力的方向跟受力面垂直,指向受力面。

3.教師重複一遍學生的回答(板書: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4.學生分組做課本圖10—3壓力小桌的實驗,並講述壓強的概念。

(1)介紹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和要觀察的現象。

首先照圖10—3甲做,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然後照乙圖做,比較與甲圖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受力面積不同,壓力相同),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最後請同學們回答圖下面的圖注中提出的問題,並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2)照圖10—3甲那樣,放上一個砝碼和放上兩個砝碼,想一想塑料泡沫受到的壓力相等嗎?

塑料泡沫的受力面積相等嗎?觀察壓力小桌陷入塑料泡沫的深度。實驗後由學生得出結論。(板書:“壓力作用的效果還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3)講述壓強的概念

壓力作用的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還跟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的概念(板書:壓強)。

講述:要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應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中把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板書這一定義)。

(4)壓強的計算

例:一台機器重1000牛頓,與地的接觸面積是2米2,這台機器對地面的壓強是多大?請同學們説一説該怎樣計算?

學生回答後教師總結:壓強等於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告訴學生,物理上用p表示壓強,用F表示壓力,用S表示受力面積。請學生在黑板上寫出用字母表示的壓強公式:

(5)講述壓強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面積的單位是“米2”,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板書:壓強的單位是“牛/米2”,又叫帕斯卡)。該單位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麪積上受到的壓力是1牛頓”。

寫出“5帕”,指導學生説出它的意思是:每平方米麪積上受到的壓力是5牛頓。列舉課文中一張報紙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和成年人站立在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強。請同學們利用剛學的壓強公式、單位,計算下面所述例題。

5.例題:

〔例題〕:根據課本圖10—4和圖10—5所給條件,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教師一邊念題,一邊請同學們看圖,並思考,唸完題後,請學生説出已知條件,教師寫在黑板上,利用公式進行解答。

解題過程中和解題完後進行評講,強調單位必須使用規定的單位:力用牛頓,受力面積用米2,所得到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三、歸納本課的內容和課堂鞏固練習

1.利用黑板上的板書,簡明扼要地把本課所學知識敍述一遍。

2.請學生對課本的圖10—1問題作出回答;再請一位學生説一説書包帶子寬的比窄的好的理由。

3.討論章後習題第5題。討論後教師補充、完善。

4.教師把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的兩種方式放在細砂上,請同學們説出觀察到的現象。並回答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

四、佈置作業

1.對第一節教材後的練習第1.2.3.4題進行思考。把你的思考簡要地寫在題目的旁邊,下節物理課時準備課內回答。

2.把節後練習的第5.6題做在作業本。

提示:在做練習第6題之前,思考一下:

1米2=______釐米2,1釐米2=______米2,那麼150釐米2=______米2。計算時,要用科學記數法。

(四)説明

1.課本中圖10—3的實驗,如果沒有恰當的塑料泡沫,可用砂子代替,效果一樣。這一實驗,安排為學生分組實驗,其課堂效果好於演示實驗,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結論比看老師的演示實驗印象更深刻。

2.關於壓力和重力,在本課只就課本中所述的“壓力並不都是由重力產生,也不一定都與重力的方向相同”進行講述。不宜在本課內進行拓寬或加深。如果有學生説“壓力就是重力”,教師必須加以糾正,不要造成概念上的錯誤。至於壓力與重力的區別,可放在章末複習時進行,以免充淡本課“壓強”這一重點知識。

3.關於壓強的單位“帕斯卡”,一定要讓學生懂得它的意義,在運用時才知道為什麼要把受力面積“釐米2”或“毫米2”換算成“米2”的道理;同時面積單位的換算,對於八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課前給予輔導,特別是採用科學記數法和涉及負指數的問題時,可能就更加困難,教師備課時應考慮到這一問題。

4.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台的壓強和大象對地面的壓強大小的比較這一例題,安排給學生自己在課內做,可鞏固本課所學知識。學生做後教師進行講評,在書寫格式、解題思路、公式運用和單位換算上,給予指導,這樣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效果更佳。

5.把空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分別放在細砂上的演示實驗,可以佈置給學生課後回家自己做一做,並説明理由,以達到複習本課所學知識的目的。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物理第一冊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1.鞏固對壓強概念的理解。

2.知道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並能對一些簡單現象進行解釋。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懂得物理知識不僅有趣,更是有用的。

(二)教具

演示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各1把,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各1個,硬紙片或布條,肥皂塊,1~2釐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以上器材兩人一組)

學生用:肥皂一小塊,1—2釐米寬的塑料帶和細棉線各一根。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第一課時所學知識

1.什麼叫壓力?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關?

2.什麼叫壓強?寫出計算壓強的公式和壓強的單位。

3.回答第1課時佈置的思考練習題。

4.説出你測物理課本1張紙對桌面的壓強的辦法。

以上問題,均由學生回答,由另外的學生補充、糾正。然後由教師進行評講。

二、進行新課

1.根據學生對玻璃杯開口向上和開口向下兩種情況放在細砂陷入細砂深度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分析: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力不變,玻璃杯對細砂的受力面積發生了變化,使玻璃杯對細砂的壓強發生了變化。(板書: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

2.講述

(1)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將會被壓壞。

(2)舉例:房屋建設中,樓層修得越高,樓體對地面的壓力就越大,如果牆基的受力面積不足夠大,樓房對地的壓強就很大,可能會使地面下陷,樓房倒塌,造成損失,所以修建高樓大廈,必須加寬地基,以減小樓房對地面的壓強。

(3)讀圖:學生閲讀課本圖10—6,讀後説一説履帶拖拉機和雪上飛機是採用什麼辦法來減小壓強的?教師對學生回答補充、完善後板書“在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

3.實驗:

(1)學生隨堂實驗:

同學們桌上放有一小塊肥皂、有一條較寬的塑料帶和一條細棉線,請同學們先想一想,然後做一做,看怎樣才能較容易地把肥皂塊切斷?做完後舉手發言,説一説你的做法和你這樣做的理由。

(2)教師演示實驗:

分別用鈍刀口和鋒利刀口的剪刀剪硬紙片或布條。

用斷了尖和沒有斷尖的錐子向硬紙片穿孔。

做時請同學們觀察,什麼剪刀容易剪斷布條?什麼錐子對硬紙片穿孔較容易?

由以上學生隨堂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啟發學生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

(3)讀圖:學生閲讀課本圖10—7,讀後説一説圖中所述的是採用什麼辦法來增大壓強的。

三、鞏固練習(課堂討論)

1.第1課時完後,佈置同學們做課文後的練習第2.3.4題。請同學們利用小組討論的機會,説一説你是怎樣答的,通過本課的學習,回答:為什麼啄木鳥尖嘴變鈍了,就不能成為“森林醫生”了?為什麼説駱駝是“沙漠之舟”?

2.繼續討論章後的習題第5題,比較梯子和木板,哪個對冰的壓強小?

四、歸納本課內容

1.教師複述本課的學習過程

老師複習提問→講述→同學們隨堂實驗和老師的演示實驗→同學們的分組討論。

2.學生自己歸納本課內容:説一説減小和增大壓強的辦法,並各舉1~2例。

3.教師小結:壓力不變時,利用增大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減小壓強;壓力不變時,利用減小受力面積的辦法,可以增大壓強。在日常生活中和生產實際中,要根據不同情況和需要採取恰當的辦法來減小或增大壓強。

五、佈置作業

1.閲讀課文,並聯系實際舉出1~2個例子。

2.把章後習題第1、2、3題做在作業本上。要求注意書寫格式規範、公式、單位正確。

3.思考第一節課文後的“想想議議”,可以互相討論,看誰説的辦法多。

(四)説明

1.本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進行,當由學生回答的,儘量讓學生回答,教師不要包辦代替,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主動地學習,以練習、鞏固已學過的知識。

2.本課安排的演示實驗,目的在於增強學生的實感,也可以請學生上台演示,演示後把自己的感受説給大家聽,並説明理由。然後教師再進行小結。

3.本課重點、難點都不多,課內時間也較充分,佈置的書面作業,也可以放在課內完成一部分。

注:教材選用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國中物理第一冊

教學反思1

上完課後,靜心回顧本節課的設計思路和得與失。這節複習課我設計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識重點兼顧全面複習鞏固,以典型例題展開課堂討論,重視課堂反饋,強化基本能力的訓練,以達到提高複習教學的效果。

1、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建立教完整的知識結構,注意加強前後知識的聯繫。壓強概念貫穿全章,是重中之重的知識點,它是一根主線,把各部分的知識緊緊聯繫在一起,液體壓強公式也是本章複習的重點知識。在複習教學中,在突出重點的同時,注重前後知識間的有機滲透,體現了知識的系統性、綜合性。

2、教學中重視理論聯繫實際,突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壓強知識與生活、生產實際及自然現象的聯繫極為密切,在複習教學中,着重培養學生運用概念、規律解釋現象,説明道理,進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説理題的訓練。

3、本節課也存在不少不足。教學中忽視了實驗教學。關於壓強的知識,很多可通過實驗觀察來探究學習,雖然很多實驗用專用儀器操作,但許多實驗可取材於瓶瓶罐罐,並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關結論或驗證有關知識。在本節複習教學中,過多考慮到教學進度,忽視了實驗教學,忽視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同時忽視了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沒有讓學生儘可能多的提出問題,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例如可結合課本中一些插圖和物理現象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嘗試解決(這也是近幾年會考中的熱點考題)。

教學反思2

這是一堂實驗探究教學的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從“教學目標”出發,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結合課件播放,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學理念。

課堂剛開始時,小噴泉的情景設置激起學生的好奇和興趣,而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明確課堂研究的內容,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其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問題的提出、器材的選擇、方案的設計、結論的得出都是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加以引導。重視學生知識形成過程,讓學生在獲取知識過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物理是實驗學科,很多物理現象都要通過實驗去呈現、去驗證。本節課,物理實驗貫穿教學全過程,從液體中是否存在壓強到液體內部壓強的方向及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都給每位學生提供探討用的實驗。

教學中我利用每次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步驟分明,並結合實驗,讓學生對轉化直觀法、轉化放大法、控制變量法有所體會。堅持下去,必能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動手操作能力、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種能力。

不足:

1、在有些環節中我的語言不夠簡練。

2、板書比較少,過於依賴多媒體教學。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進一步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從學生的興趣和已有的更貼近的感知水平出發,設計更合理的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的輕鬆氣氛中學習,全面提高課堂效率。

《壓強》教案 篇三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並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鬆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後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藉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麼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説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麼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麼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係,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於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牆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牆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牆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牆面有垂直於牆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牆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牆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牆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麼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麼感覺,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係。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並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後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3)將沙麪攤平後。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鈎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鈎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鈎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釐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係。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説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係。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説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説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壓強的教案 篇四

學習目標

1、知道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瞭解測量大氣壓的方法,瞭解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瞭解抽水機的工作原理及生活中利用大氣壓的現象

2、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客觀存在;觀察演示實驗現象,感知大氣壓的大小和單位;通過觀察感知人類是如何利用大氣壓的。

3、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大氣壓應用的瞭解

重難點:

大氣壓強的存在及產生原因,會解釋生活中的大氣壓強現象。

導學過程:

一、感知

◆活動:覆杯實驗

1、將硬紙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放手後,會出現什麼現象?

2、將玻璃杯裝半杯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麼現象?放手後,看到什麼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3、璃杯裝滿水,仍用硬紙片蓋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並倒置過來,思考如果放手會出現什麼現象?放手後,看到什麼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請同學們看書P86內容,舉出還有哪些現象能説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二、研究大氣壓強

1、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⑴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

⑵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壓強有大小,大氣壓強也有大小。請看書P87“想想做做”粗測大氣壓的值。寫出具體步驟及計算方法。

⑶假如吸盤和桌面的接觸面積S為8cm2,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為80N,則吸盤表面受到的大氣壓強為多少帕?

⑷思考P40想想做做1屋頂的面積是45m2,大氣對屋頂的壓力有多大?這麼大的壓力為什麼沒有把屋頂壓塌呢?

3、測量大氣壓值

三、看書上P87演示實驗。完成以下題目

(1)玻璃管的長度是

(2)玻璃管中的水銀要灌滿,為什麼?

(3)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是。

(4)根據液體壓強和密度的有關知識,請你計算76cm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是多大?

⑷根據液體壓強的特點,試着解釋水銀柱產生的壓強等於大氣壓強。

⑸標準大氣壓強P0=Pa=cmHg

5、觀察P41小資料,思考總結: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情況

另外大氣壓還與有關。

壓強的教案 篇五

一、知識目標

1、瞭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麼是壓力,什麼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2、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3、瞭解壓強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4、瞭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二、能力目標

1、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象。瞭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2、通過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現象。採集實驗數據。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瞭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具有一定的實驗能力。

3、瞭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和基本方法,具有運用知識解釋簡單現象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4、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具有一定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培養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3、瞭解壓強存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認識科學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有將科學服務於人類的意識。

4、感悟科學是人類創造發明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壓強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壓力與重力面積的正確理解。

教學方法:

探究法:通過學生自己獨立的探究活動。觀察現象。收集數據。分析比較獲得對壓強概念深入的理解。

比較歸納法:通過對具體現象、事例的對比、比較,提出問題,並通過研究歸納出一般的結論。

教具準備:

壓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碼、橡皮泥、木條、彈簧秤、投影儀、錄像機及錄像機資料等。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播放一段風光片:金色的海濱。鬆軟的沙灘。人們的身後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淺不同的腳印;茫茫雪原,浩浩無邊,想在上面步行的人雙腳深陷。幾乎寸步難行。雪橇卻能使人插上翅膀…

2、觀察教材中P66兩幅精美的圖片:小小的蟬可以把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體態龐大的駱駝卻可以憑藉寬大的腳掌成為沙漠之舟。

3、同學們自己分別用筆尖和筆帽扎手,體驗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從同學們看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這些現象中,大家會想到什麼問題嗎?

二、進行新課

[師]請同學們大膽説出自己的問題或想法。

[生]人走過沙灘為什麼會留下腳印?

[生]人在雪地上,對雪地的壓力差不多,為什麼一個人陷了下去,而另一個沒陷下去?

[生]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的感覺為什麼會不一樣?

[生]蟬為什麼可以將尖尖的口器插入堅硬的樹皮中?

[生]人走過沙灘能留下腳印和軟軟的沙灘有關係,因為在水泥地上走過就看不到腳印。

[生]用筆尖扎手會感到很疼,蟬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樹皮中,是因為筆尖和蟬的口器都很尖。

[生]我認為上面的那些現象都是力作用的結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人站在地面上、板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的桌面上時,人對地或粉筆盒桌面的作用力的情況。

[生]人站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有一個向下的作用力,扳擦或粉筆盒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對平桌面也有向下的作用力,作用力的大小應等於物體的重量。

[師]當我們要將釘子釘人牆面或將一枚圖釘按在牆上(也可請一名同學演示,感覺)時。釘子對牆面的作用力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生]按圖釘或釘釘子的時候。釘對牆面有垂直於牆面的作用力。

[師]同學們剛才談到的幾種力的情況,它們有共同的地方嗎?

[生]不論是對地面、桌面的力還是對牆面的力,它們都是垂直作用在接觸面上的。作用點在地面或牆面(接觸面)上。

[師]我們把這種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演示]靜止在斜面上或從斜面滑下的物體。

[師]請同學們分析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生]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垂直作用在斜面上。

[投影]

a.粉筆盒對桌面的壓力。

b.物體對斜面的壓力。

c.按圖釘時圖釘對牆的壓力。

圖略:

通過分析學生應明確,有些壓力是由於重力的作用產生的。但大小並不一定都等於重力,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支持面的壓力大小才等於重力。在很多情況下壓力和重力無關,壓力不是重力。

[生]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呢?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和什麼因素有關?

[師]同學們可以大膽猜想。

[生]力越大產生效果越明顯。因此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有關。

[生]用筆尖和筆帽扎手時。用的力差不多大。可用筆尖扎得很痛。而筆帽則沒有什麼感覺,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無關,而是和力作用的面積有關。

[生]我們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壓力作用的面積可能都有關係。

[師]研究物理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實驗。同學們的猜想是否正確。大家可以通過實驗來驗證,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器材自己設計並進行實驗。

(同學們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並參與學生們的活動。最後進行交流)

(1)先將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

(2)把壓力小桌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在桌面上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腿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3)將沙麪攤平後。再將壓力小桌面朝下放在海綿上,分別加2個和4個砝碼,觀察並記錄小桌陷入海綿裏的情況。

實驗表格:略

分析實驗現象:

[師]兩組同學選擇了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兩組實驗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生]他們研究問題的方法相同,都用了控制變量法。

[師]其他組的同學還有不同的做法可以補充嗎:

[生]我們組分別用完全相同的兩塊橡皮泥。三根木條時掛4個鈎碼;一根木條時掛2個鈎碼模擬了教材中“猜一猜”的內容。發現一根本條掛2個鈎碼時橡皮泥的壓痕較深,形變較大,説明壓力的作用效果更明顯。

[師]大家利用“猜一猜”中的數據,計算兩種情況下每平方釐米面積上所受的壓力;根據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上受的壓力和壓力作用效果的關係。

(學生計算,一名同學板演)

[生]根據計算和實驗現象説明,每平方釐米面積所受的力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生]也可以説壓力的作用效果跟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有關係。

[師]物體在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叫做壓強。

[生]可以説壓強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投影]

壓強的計算公式:

符號的意義及單位:

教師説明,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N),面積的單位是平方米(m2)。由公式確定壓強的單位就是牛頓每平方米(N/m2)。人們給壓強規定了一個專門的單位叫帕斯卡,簡稱帕(Pa),這是為了紀念法國科學家帕斯卡在物理學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

[師]帕斯卡是一個很小的單位,實際中還常用千帕(kPa),兆帕(MPa)

[投影]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面的壓強約0.5Pa

一顆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對桌面壓強約20Pa

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104Pa

三、小結:

1、壓力:是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壓力不是重力。

2、壓強:是反映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單位是Pa。

四、活動與探究:

釘板會把腳扎穿嗎?

第2課時

一、教學過程:

[例題]將教材中例題投影在大屏幕上讓學生分析。

[投影]

練習1、一個質量是40kg的中學生,他每隻腳着地的面積為120cm2,他走路時對地的壓強是多少帕?(g=10N/kg)

練習2、芭蕾舞演員的體重是475N。接地面積為9.5cm2,一隻大象體重60000N。每隻腳掌面積600cm2,比較芭蕾舞演員足尖對舞台的壓強和大象四腳着地時對地面的壓強哪個大。

(學生練習,兩名同學板演,教師講評)

強調:(1)在計算的過程中各單位一定要換算成國際單位。

(2)要弄清受力面積的大小。

例1中學生行走時始終有一隻腳着地。故受力面積為一隻腳的着地面積。而大象四隻腳站立時,受力面積則考慮四隻腳着地時的面積。

(3)還要注意題中壓力的大小就是重力的大小。但不是任何情況下,壓力的大小都等於重力。

[師]同學們對壓強已有了一定的瞭解。是不是可以解釋教材開頭兩幅照片中看到的現象呢?

[生]蟬雖然很小。力量不會太大。但它的口器非常尖,和樹皮的接觸面積很小,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即壓強就會很大,因此能插入樹皮。

[生]駱駝雖然身體龐大笨重。但它有四隻大腳掌,踩在地上時,地面上單位面積上受的力即壓強不會很大。因此,即使在沙漠行走也不會陷進去。

[師]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就會被損壞。因此生產、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壓強,有時又需要減小壓強。如何改變壓強的大小呢?

[想想議議]

[師]請同學們看教材P68的三幅圖。討論人們是要增大壓強還是減小壓強,用的是什麼辦法?

[師]同學們一定還可以舉出生活中許多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的例子。大家可以互相討論。

[生]常用的刀和剪都有一個很薄的刃。這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不論是釘子還是大頭針、圖釘做得很尖,這也是為了增大壓強。

[生]載重的大卡車上裝有許多很大的輪子,滑雪者的滑雪板做得又寬又長,這些都是為了減小壓強。

[師]請同學們從舉出的這些刨子中。歸納出改變壓強的方法有哪些?

[生]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改變受力面積的大小改變壓強;受力面積一定時。用改變壓力的大小改變壓強。

二、小結

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受力面積,壓強減小;減小受力面積,壓強增大。

在受力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增大壓力。壓強增大;減小壓力,壓強減小。

三、動手動腦學物理

四、作業:探究之旅

板書設計:

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意義:壓強是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壓強(P)

壓強:公式:P=F/S

單位:Pa1Pa=1N/1m2

增大壓強或減小壓強

《壓強》教案 篇六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學習本節所需要的基礎知識:本節教材安排在固體壓力壓強基礎上,進一步介紹液體壓強,是對壓力壓強知識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為以後學習氣體壓強,浮力的產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奠定基礎。液體壓強的規律對學生了解自然,及其在生產建設中的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物質的存在狀態不同,壓強表現的特點也不同。壓強的概念應該包含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本節從液體具有流動性和受重力作用出發研究液體壓強的特點。液體壓強只是得綜合性較強,它是學習密度、力、平衡力和壓強的基礎上展開的。這些知識又為後面浮力的學習奠定基礎。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瞭解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

(2)知道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及壓強的方向。(3)初步學會用壓強計探究液體的內部壓強。(4)掌握液體壓強的規律。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對容器底部和側壁都有壓強,形成觀察分析歸納的能力。(2)通過分組實驗,體驗用“控制變量”和”轉換法”的研究方法。(3)通過介紹攔河壩,形成應用科學解釋事物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形成善於探究,樂於探究,敢於探究的品質。(2)培養學生嚴謹細緻,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3)體驗科學規律對生產建設的指導意義,激發學習科學,熱愛科學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液體壓強的規律

難點:用壓強計探究液體的內部壓強實驗設計四、教學手段

本設計以演示實驗和探究實驗為基礎,通過演示使學生對液體的壓強獲得直觀的印象,通過分組實驗、各小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交流實驗結果的基礎上掌握液體壓強的規律,通過介紹連通器、聯繫攔河壩、潛水服鞏固液體壓強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本設計要突出的重點是:液體壓強的規律。方法是:通過演示、探究等遞進式的實驗,強化液體壓強規律的形成過程;通過介紹連通器、聯繫攔河壩、潛水服液體壓強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鞏固學生對液體壓強規律知識的理解。

本設計要突破的難點是:用壓強計探究液體的內部壓強實驗。方法是: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的現象,發現並提出問題;通過學生實驗自主探究液體壓強的規律,師生磋商,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展示,加以指導磋商—合作學習,使學習變成多向磋商,獨立學習加上關注彼此學習結果、質疑、達成一致。在實驗過程中經歷討論、小組間交流、實驗數據記錄、分析和進一步處理實驗數據,得到液體壓強的規律。

五、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流程圖: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體驗實驗,感受液體內部壓強

觀察實驗,初步瞭解液體壓強

探究實驗,探究液體壓強特點

鞏固練習,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課堂小結,總結評價所學內容

課後延伸,知識拓展

教學環節引入新課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個問題:1、堤壩為什麼要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2、深海中的`帶魚捕到岸上為什麼常常會死亡?3、潛水艇為什麼要做堅硬的外殼?演示實驗:當水倒下去時,能看到橡皮薄膜鼓起來。(橡皮薄膜的形變説明了液體壓強的存在)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學生活動旨在設疑,吸引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味,引出課題。説明知識建構注意前後知識的聯繫。啟發學生思考學生分組實驗,親身感受液體先讓學生親身感壓強。受液體存在壓強。讓學生在手上帶一次性塑料手套,放入水槽,感受液體壓強。

利用液體壓強計這個設計是通過什麼來展示液體也存在壓強的呢?引導學生由上面的實驗猜想液體內部壓強與什麼因素有關?能不能利用液體壓強計設計一個探究實驗進行驗證,並得出結論?交流探究結果定量測量得到液體壓強的大小;學生交流,討論制定實驗方案,設計實驗表格,並按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由收集到的實驗數據歸納分析,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特點。能不能利用桌上的器材設計出證明液體壓強存在的實驗呢?這個設計是通過什麼來展示液體也存在壓強及其大小的呢?學生思考,分組討論,讓學生感悟液體對容器底和側壁有壓強通過轉換法讓學生感悟液體存在的壓強,及壓強大小的不同表現。這幾個實驗的設計深入淺出由簡單到複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壓強》教案 篇七

【新課程教學標準要求】

透過實驗探究,學習壓強的概念。能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明白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

【教材分析】

本章是國中力學資料的重點知識,而壓強概念又是本章知識結構的核心,也是生活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的一個概念。在學生解釋一些自然現象中經常用到,也是學生以後學習液體壓強、大氣壓、浮力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課的學習要充分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新課程標準理念,體現以探究式學習方式和合作學習方式,強調實驗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採取分析現象,找出原因,提出猜想,進行實驗驗證猜想的研究方法,從而理解壓強的概念和掌握控制變量法。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壓強的概念;

理解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能夠用壓強公式進行簡單的計;

瞭解增大和減小壓強的主要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觀察生活中的壓強現象,理解壓強的概念;

透過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掌握壓強的定義和公式,掌握控制變量法;

透過經歷探究的主要環節,培養學生提問、猜想、實驗和分析數據、總結概括的潛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經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善於觀察生活等科學技能和科學素養。

【教學重點】

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理解壓強的概念。

【教學難點】

透過探究實驗,學習下定義的科學方法。

【教法學法】

對於壓強的概念的引入採用教師啟發式教學;對於壓強的影響因素和定義採用探究式教學;對於壓強的計算採用講授法及講練結合的方法;對於增大和減小壓強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教具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機、沙子、小桌、砝碼

學生準備:壓力小桌、沙子、砝碼共16組

【教學過程】

一、壓力作用效果

複習提問:力的作用效果;壓力

從生活走向物理:

師:出示圖片:

(1)小姑娘站在雪地裏,對雪地有壓力,雙腳陷入雪裏;一大人利用雪橇站在雪地裏,對地面也有壓力,卻幾乎沒有陷入雪地;

(2)用手按皮膚,手指對皮膚有壓力,皮膚被按進一些,用的力越大,陷入越深;

(3)用手按圖釘帽,手對圖釘有壓力,圖釘尖扎進桌面。

(4)吊有鈎碼的細繩對橡皮泥有壓力作用,細繩壓入橡皮泥。

師:用物理的語言描述這些事例,找出這些事例中所包含的共同特徵?(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相同之處,都有壓力產生,都產生了作用效果)

師:請同學們分析這些現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不同之處,壓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等不同)

師:誰能夠根據這些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問題?(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提出: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麼因素有關?)

(説明:此環節的安排,充分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能夠用物理語言表述生活現象的語言描述潛力;使學生掌握透過比較、分析等思維方式進行探究提問的技能。)

二、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的關係

1.猜想:師:那麼,壓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關呢?請説出你的理由。(學生回答:壓力大小,受力面積大小)

師: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可能跟這些因素有關,我們要研究跟其中一個因素的關係採用什麼研究方法?

生:控制變量法

設計實驗:師:如何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如何控制和改變壓力、受力面積等變量?

(説明:教師邊啟發邊演示完成任務,設計實驗要解決三個問題:顯示什麼,如何顯示?控制什麼,如何控制?改變什麼,如何改變?透過這樣的程式化的鍛鍊,可使學生有目的、有方法的進行實驗設計,提高課堂效率。)

生:用小桌陷入沙子的深度顯示壓力的作用效果;透過控制放在木塊上砝碼的`個數控制壓力;透過小桌的正放和倒放控制受力面積。

3.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説明: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實驗完全放給學生,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潛力,讓學生親自體驗成功的喜悦,探究的樂趣。)

4.請同學們説出實驗的過程和得到的結論,教師追問:如何控制壓力不變和受力面積不變的?

5.師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我們物理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板書: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三、壓強及壓強的計算

師:把三塊磚放在桌面上,已知每塊磚重10N,一塊立放,立放底面積為50平方釐米;兩塊疊起平放,平放時,底面積為200平方釐米。請同學們決定哪組磚對桌面的壓強大?

生:討論並回答。(教師提示:我們使如何比較物體速度的?)

師:總結比較壓強大小時即不能夠只比較壓力,也不能夠只比較受力面積,應比較單位面積上的壓力最方便,所以我們用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錶示壓強。

板書: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説明:採用啟發引導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體會下定義的研究方法。)

師板書並講授:公式:p=F/S公式中各個符號的好處:p表示壓強,F表示壓力,S表示受力面積;單位1帕斯卡=1牛頓/平方米1Pa=1N/平方米。

師:請同學們用我們剛才學習的公式來計算兩組磚對桌面的壓強。

生:在練習本上完成並進行全班的交流。

四、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師:由p=F/S可知,增大或減小壓強得思路有哪些?

生:增大或減小壓力,增大或減小受力面積。

師:閲讀課本“想想議議”試舉例説明生活中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得。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或減小壓強?我們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

(説明:學生閲讀並回答,此環節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五、當堂練習

1.冬天北方的河面結冰,某同學在結冰的河面上行走時突然發現冰面即將破裂,他應採取的措施是()

A.原處站立不動

B.立即改成單腳站立

C.趕快向河岸跑

D.就地伏下並向岸邊爬行

2.請説明下列事例是如何增大或減小壓強的。

(1)鋸、剪刀、斧頭等用久了就要磨一磨,為什麼?

(2)背書包為什麼要用寬而扁的帶,而不用細繩?

(3)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這對它的生存為什麼個性重要?假如尖喙變鈍了,它還能夠成為森林醫生嗎?

六、小結:

(1)本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2)我們主要採取了幾種研究問題的方法?

(3)在研究問題時,採取了幾種思維程序?

(説明:小結不僅僅要總結知識,更重要的是將本節課研究問題的方法及思維程序提煉出來,學生學會這些方法並體會到它們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從而實現教學的真正目的。)

《壓強》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學會用壓強計測量壓強

2、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在生活中的應用實例

3、在探究液體壓強規律的過程中,練習使用類比法教學設想重點:初步認識液體壓強規律

難點:

知道液體壓強的規律

教法:

教學準備玻璃管,橡皮膜,液體壓強計,水,教學過程二次備課引入:固體對接觸面有壓強,那麼液體有壓強嗎?

例:杯子對桌面有壓強,杯子裏的水對杯底和杯壁是否有壓強?

演示實驗:

圖10-9(a)玻璃管底部橡皮膜鼓起,

圖10-9(b)手指會受到力的作用

得出: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壁有壓強。

思考:液體內部有壓強嗎?

例:學生舉例:

(1)人在水裏,感覺胸悶

(2)圖10-9(c)

《壓強》教案 篇九

一、設計意圖

本節課所涉及到的知識中,大氣壓強和浮力中尤其是浮力,新課標要求的要求難度有所降低,這是新教材考慮到國中生思維特點的一個體現。對於大氣壓強要求學生親身感受大氣壓的存在。但流體壓強是新增內容,它與我們的生活、生產、科技密切相關。本節課中力圖通過對大量的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流體壓強的知識,並會利用這些知識來解釋一些實際問題,而對於浮力,要求學生會用彈簧測力計去測浮力的大小,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希望通過本節課的複習幫助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

二、複習目標

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知道1標準大氣壓的數值,會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知道和掌握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學會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方法,並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4。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動手實驗的能力,分析歸納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並進行物理方法的滲透教育

三、複習重點和難點

重點:1。感受大氣壓的存在、算大氣壓的值、用注射器測大氣壓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難點:用實驗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四、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塑料吸盤、注射器、細尼龍繩、彈簧測力計、刻度尺、裝水的水槽、燒杯、熱水、冷水和紙片等。

五、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課前自己複習相關知識,看聽課筆記,對大氣壓、流體的壓強及浮力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對這些知識有大概的印象。

六、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