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回聲》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19W

《回聲》教案精品多篇

《回聲》教案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説

《回聲》是一篇生動形象的科學童話。文中配有插圖。本課的主人公小青蛙,它不明白為什麼有一隻小青蛙在調皮的學它説話。在青蛙媽媽投石擊水,用水波和聲波相比的巧妙指點下,小青蛙才明白回聲的原理。小青蛙的思想感情是隨着對回聲的認識而變化的。要引導學生讀出變化的語氣。同時激發孩子學科學、愛科學的慾望。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鞏固“呱”“哩”等6個生字,會寫“圓”“圍”兩個字。②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③感悟“撿”“扔”“激”“碰”“蕩”等詞語的用法。

(2)、能力目標。

①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讚美、奇怪、歡快、親切的語氣。

②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培養學生自主讀書,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德育目標

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4)、創新目標。

① 培養學生再造性想象,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讚美、奇怪、歡快、親切的語氣。

②感悟“撿”“扔”“激”“碰”“蕩”等詞語的用法。

② 圓、圍這兩個字達到四會。

(2)、教學難點

① 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二、教法學法

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讀出小青蛙和青蛙媽媽的各種語氣,在教學中採用了導讀法。例如:在整體感知課文時進行師生互讀。在教學1--3自然段時,對重點句子進行範讀、賽讀、對比讀。在教學4-6自然段時,讓學生默讀、帶動作讀、小組裏邊讀、分角色讀、齊讀、帶頭飾表演讀。俗話講“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在閲讀教學我把讀貫穿於全文。為了突破難點,在教學4—5自然段時,我採用了直觀演示的方法。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回聲是怎樣形成的。

本篇課文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例如:在教學1—3自然段時,讓學生自己選擇朗讀的方式,並且説説都讀懂了什麼?在教學4—5自然段時,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青蛙媽媽是用什麼方法讓小青蛙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並且自己選擇朗讀的內容。這種學習方法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幫助下,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在合作中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精神。

三、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1)、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頭飾。一是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二是為了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四、教學程序設計

這節課我是分六大部分進行的。

1、看圖談話,設懸導入。

我設計兩個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習動機。併為講授新課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2、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利用猜字遊戲複習鞏固生字。

採取同桌互讀和猜字謎的辦法來鞏固生字,符合低年級兒童思維的特點,並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了鞏固生字的目的。

3、師生合作,朗讀感悟,研究體驗。

首先創設情境,師生互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通過師生合作,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然後圖文結合,小組合作,研讀1---3自然段。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讀完了在小組內交流,説一説都讀懂了什麼?老師對重點句子進行朗讀指導,達到有感情的朗讀。新課標指出,閲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讓學生自主的選擇朗讀方式。為了避免教師牽着學生的鼻子教,設計了一個這樣環節,讓學生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教師適時點撥。接着實驗演示,突破難點,研讀4、5自然段。先讓學生討論青蛙媽媽是用什麼方法讓小青蛙知道回聲是怎麼回事?然後進行演示青蛙媽媽投石擊水和小青蛙的叫聲,讓學生仔細觀察,同桌互説水和聲波的變化。用水波和聲波相比的巧妙指點下,讓學生明白回聲的原理。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語言。瞭解回聲的形成是教學的難點,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我採取了演示法,呈現學生面前的是一幅幅真實、直觀的畫面。讓學生直觀的感知回聲形成的過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最後,帶上頭飾演讀課文並進行拓展練習。

4、指導寫字。

引導學生觀察,説説都發現了什麼?教師示範寫字。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鼓勵寫的好的和寫的有進步的學生。並挑選學生寫的字在實物投影上展示。

5、總結全文。

6、體驗性作業。

《回聲》教案 篇二

目標:1、認識“呱、哩”等6個我會認的字。會寫“岸、紋”等8個生字。

2、瞭解回聲現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難點:識字寫字,瞭解回聲現象等科學常識。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範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1、師範讀課文。

2、聽了以後,你們知道回聲是怎麼產生的嗎?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小青蛙知道是回聲的?(4、5自然段)

3、齊讀4、5自然段,有趣嗎?

4、再讀課文,把文中我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三、學習我會認的字。

1、分小組自學生字。

2、檢測自學情況。

指名讀、用生字組詞、偏旁、字型結構、開火車。

四、學習我會寫的字。

1、齊讀生字、記生字。

2、用生字組詞,理解詞義。

3、注意生字的間架結構。師示範。

4、生描紅練習。

五、作業:1、流利地朗讀課文。

2、聽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出示生字卡,複習生字。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出示課件,小河上這座石橋美嗎?指導朗讀。

2、小青蛙來到橋底下,心情怎樣?他是怎麼叫的?看課件。

3、看了以後,你們感覺怎麼樣?(很奇怪)小青蛙也感覺很奇怪。

青蛙媽媽帶小青蛙來到岸上,是怎麼給他講的呢?

4、看課件,你們明白回聲是怎麼回事了嗎?

5、你聽到過回聲嗎?是在哪兒聽到的?

6、分角色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讀出小青蛙高興的語氣。

三、讀讀抄抄。

1、小河上有座石橋。

2、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

3、小青蛙歡快地説:“多好玩啊!”

四、課後小結。

五、作業: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預習32課。

《回聲》教案 篇三

教學內容:人教社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

課前透視

這篇科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閲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的瞭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課前教師應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閲讀課文,聯繫生活經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祕。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祕,展開想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的成因。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

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鑽到空房子裏或是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説話?”然後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板題:回聲)

(聯繫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表達願望,自然引入課文學習。)

2、揭題激趣:(板書:聲)你們看這是什麼字?平時你們聽過什麼樣的聲音?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麼?(學生質疑。)好,下面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

(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瞭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於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

對話平台

自讀

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自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注意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劃出帶有生字的新詞以及不懂的詞句。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培養自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

識字

1、字卡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呱哩圈紋碰返”。

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把識字與讀文聯繫起來,強調重點字音。如:呱:讀什麼?“呱呱呱”是誰的叫聲?課文裏的小青蛙是怎麼叫的?(指名讀句子、指導朗讀);圈、紋:課文中“圈”和“紋”可以組成詞語——一圈圈波紋。(出示)看看課文的插圖,找找一圈圈波紋是怎麼樣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用這個詞語一句話?(出示課文插圖。一圈圈波紋碰到河岸又返回來。)

(結合語言環境,進行識字活動,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識用結合,提高了識字效率,訓練了學生語言。)

2、組內識字鞏固。組織組間的識字比賽。

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8個字,組織學生觀察,分類學習書寫。

2、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指名説(洞、紋是前者,影是後者。)範寫。生描紅,臨寫。同桌評一評。

3、觀察。兩個大口框的字——圓,圍。大口框和口字的寫法不同(口字的左右豎和右邊的折向裏收,大口框不向裏收。)範寫。生寫。

4、範寫“倒、遊”提醒各部分應該寫的瘦長,緊湊一些。提醒寫字姿勢。

(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抓住漢字的書寫規律和特點,豐富識字寫字經驗,提高書寫能力。)

朗讀

1、分組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評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幫助讀書有困難的同學共同進步。

2、指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一段,師生共同評議。

感悟

1、組織學生通過讀文,回答自己課前的問題或是在讀書中弄懂的問題。回答,讀相應的課文。

2、啟發思考:小青蛙聽到了什麼聲音?把有關句子畫下來。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哪兒聽到?媽媽是怎樣回答小青蛙提出的問題的?把有關的句子畫來。仔細讀一讀。

第二課時

導入

複習鞏固字詞。同桌互考;看老師的口形説字,帶讀。

精讀

1、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

2、啟發小組合作讀書,思考:

小青蛙是怎麼弄明白這是回聲的?媽媽不但告訴了小青蛙這是回聲,還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誰來説説這個實驗是怎麼做的?從青蛙媽媽的話裏,你知道了什麼?

教師可以提供如下的提示:(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填空。)

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顆石子,河裏,河水被激起(

)。波紋,又一圈圈地回來。

(抓住課文的主要線索,突出重點部分,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合作討論,完成填空等活動,初步瞭解了回聲現象。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閲讀理解和語言表達水平。)

3、教師運用多媒體或圖片等,進一步解釋聲波,加深學生對回聲現象的理解。

4、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課件或圖片,同桌或與周圍的同學互相講解。

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學生實際選擇如下方式進行提示:(1)聲音的碰到橋洞的,要(

)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啦。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

)。(2)你能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説説小青蛙為什麼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

拓展

1、出示句子:暑假裏,媽媽帶着小明大山裏去遊玩。她們來到山頂上,小明對着大山喊:“喂,我來啦!”對面的大山也喊了起來:“喂,我來啦!”小明感到非常奇怪。媽媽笑着説:“___________。”

小朋友都來做小明的媽媽,對你的同桌説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

(訓練學生語言,發展學生思維,鞏固學生對回聲現象的認知。)

2、平時生活中你認為哪裏還可以聽到回聲?你能來解釋一下嗎?

3、小結:關於聲音還有許多奧祕,同學們課下去尋找吧!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1)回聲是指聲音在向遠處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生反射的現象時,被障礙物反射回來的聲音。

(2)如果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和原聲區分開;若不到0.1s,回聲將與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加強。因此利用人耳聽的這種特點可以實現回聲測距。在計算障礙物的距離時,由於人(或者人附近的物體)發出的原聲到達障礙物的時間等於回聲返回到人耳的時間,利用人聽到回聲與原聲的時間差除以2得到原聲到達障礙物的時間。再利用專用的公式,即可算出人體到障礙物的距離。一般可以通過回聲測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離、潛水艇的遠近、前方山崖的距離等。

《回聲》教案 篇四

一、激趣導入。

師:《板書“聲”》同學們看這是什麼字?

生:“聲”。

師:平時同學們聽到過什麼樣的聲音?

生:河水流動的聲音。

生:鳥的叫聲。

生:小提琴聲。

師:同學們説得都很好。平時,我們聽到過各種各樣的聲音,今天學的課文題目又是什麼呢?(板書“回”)

生:齊讀課題。

師: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麼?

生:我想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我想知道回聲是什麼。

師:好,我們就帶着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並在自然段前面標上序號。

二、初讀感知。

(出示生詞卡片)學生認讀。

師: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生:課文有六個自然段。

師:下面請同學分段讀課文,其餘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一件什麼事?

生:這篇課文講了小青蛙跟着媽媽到橋洞裏聽到回聲的事。

師:那回聲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來逐段學習課文。

三、細讀感悟。

師:誰來讀第一段?其餘同學邊聽邊想:這段告訴我們什麼?

生:讀第一段。

生:這段告訴我們小河上有座石橋。

師:(出示掛圖)這就是書上説的那座石橋,書上還告訴我們什麼了?

生:半圓形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師:哪位同學指着圖説一説什麼像個大月亮?

生:(指圖説)。

師:你覺得這裏的景色怎麼樣?

生:這裏的景色非常優美。

師:誰能用讚美的語氣讀這一段?

師: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麼事呢?請同學們讀第二、第三段。

生:小青蛙發現有一隻小青蛙在學它説話。

師:它是在什麼地方發現的?

生:在橋洞底下發現的。

師:(演示小青蛙和媽媽游到橋洞底下)這隻小青蛙都學它説什麼話了,同學們默讀第二段,邊讀邊把話畫下來。

師:我們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好嗎?誰當小青蛙?誰當學話的小青蛙?大家仔細聽他們是怎樣讀的。

師:大家想一想青蛙説的兩次話語氣一樣嗎?為什麼?

生:不一樣,他説的第一次話是讚美的語氣,第二次話是問的語氣。

師: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從標點符號看出來的,是感歎號。

師:説明他心裏怎麼樣?

生:第一次心裏高興,而第二次話是問號説明他心裏很奇怪。

師:請同學們再來讀,注意語氣的不同。

師:這時候,小青蛙心裏會想什麼?

生:哪裏來的一隻小青蛙在學我説話?

生:那隻小青蛙到底在哪啊?

師:對,所以書上用了個什麼詞?

生:奇怪極了。

師:(板書“奇怪”)大家想一想:“奇怪極了”是什麼意思?

生:非常奇怪。

師:對,那他是怎樣做的?

生:他去問媽媽。

師:誰讀一下他問媽媽的話?

師:我們也跟着青蛙媽媽一起去看一看吧。誰讀第四段?

生:(讀第四段)。

師: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

生:青蛙媽媽帶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裏。

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老師先找到了跳到岸上的“跳”字(演示),大家再找一下,還有表示動作的詞嗎?

生:撿起的撿,扔進的扔。

師:對,大家拿起筆,把這三個字點上小黑點。

師:大家一起表演一下怎樣叫撿起石子扔進河裏。

生:(表演)。

師:對,就這麼一扔,河水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蕩回來。

師:請大家看錄像(石子激起波紋,又蕩回來)。你剛才看到了什麼?誰能起來説一説。

生:有人扔進河裏一顆石子,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蕩回來。

師:(板畫,河水激起波紋)在什麼情況下蕩回來?

生:碰到河岸又蕩回來。

師:(板畫,又一圈圈蕩回來)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離着河岸很遠,會蕩回來嗎?

生:不會。

師:(指學生讀這一段),學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水的波紋碰到河岸會蕩回來。

師:(板書,水波河岸)青蛙媽媽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請同學讀第5段。

生:(讀第5段)。

師:誰願意讀青蛙媽媽的話?其餘同學邊聽邊想青蛙媽媽説了幾句話?

生:(讀)。

生:青蛙媽媽一共説了四句話。

師:第一句話告訴我們什麼呢?誰來讀?

生:(讀)。

師:告訴我們什麼?

生:叫聲像水的波紋。

師:下面我們就學着青蛙媽媽的樣子指圖説一説。(師邊指圖邊範讀)。

生:(指圖説)。

師:青蛙媽媽為什麼説他們像呢?請同學讀一下第2、第3句話。

生:(讀)。

師:老師把這二句話寫到了小黑板上(出示),誰再讀?

生:(讀)。

師:誰來説一説他們哪兒像?

生:碰到一個地方都要返回來。

生:水的波紋碰到橋洞要蕩回來,,聲音的波紋碰到石壁也要返回來。

師:(板書聲波石壁)同學們想一想,蕩回來的“蕩”是什麼意思?

生:是彎彎曲曲的。

師:你的意思對了,但説的不準確,我們説水波是一上(一下),一起(一伏)。

師:對,一起一伏地在動。大家再想想返回來的“返”是什麼意思?

生:比如説有個人出去有事,想起忘拿東西了,再回去就是返。

生:“返”就是回來的意思。

師:下面我們加上動作説説這句話。(師示範),誰願學着老師的樣子説一説?

生:(加動作讀)。

師:青蛙媽媽第4句話又説了什麼呢?誰來讀?

生:(讀)。

師:想一想:小青蛙又一次聽到的聲音我們叫它什麼?

生:回聲。

師:對,我們就叫它回聲。誰來把青蛙媽媽的話完整地讀一下。

生:(讀話)。

師:小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同桌互相説一説,再請一位同學上來指着圖説一説。

生:小青蛙在橋洞裏面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又返回來,小青蛙就聽見自己的聲音了。

生:……

師:同學們看來都明白這個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從哪看出來的?

生:小青蛙高興地一蹦老高,高興地説:“媽媽,我明白了,這就是回聲吧!”

師:大家看圖,小青蛙高興地一蹦老高(演示),你説他現在心情怎麼樣?

生:它非常高興。

師:是啊!很興奮,高興得都蹦起來了,想想這句該怎樣讀呢?

生:(讀)。

師:最後一段又告訴我們什麼呢?

生:(讀第六段)。

生:小青蛙又回到橋洞裏叫了。

師:他又回去了,還告訴我們什麼?

生:他叫個不停,還聽到一片呱呱的回聲。

師:好,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聽小青蛙的回聲。(放錄音)你覺得小青蛙現在心情怎樣?

生:很高興。

生:很快樂。

師:對呀,從哪個詞看出他很高興,很快樂?

生:歡快。

師:“歡快”是什麼意思?

生:非常興奮。

生:特別高興。

師:對,他為什麼特別高興?

生:因為他明白了回聲是怎麼回事。

師:明白了道理,學到了知識感到由衷的高興。我們就用歡快的語氣齊讀最後一段。

生:(齊讀)。

四、總結拓展。

師:學了這課以後,你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回聲是什麼?

生:我知道了聲音碰到非常硬的物體會返回來。

師:好,大家平時聽到過回聲嗎?在什麼地方?

生:在山谷裏能聽到。

生:在新家裏沒放東西的時候,一叫能聽見回聲。

師:還從哪兒能聽到回聲呢?回家以後從課外書中、從家長那裏瞭解一下,並讀一讀自讀課本的33課《山會説話嗎?》。

《回聲》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學會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同一個意思。

2、根據課文中的句子展開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説説回聲形成的原因。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於探索大自然奧祕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回聲》。

二、字詞教學。

1、你們看,詞語寶寶來了。你們能叫得出他們的名字嗎?請同桌同學你讀給我聽聽,我讀給你聽聽。(同桌認讀詞語)

2、大家讀得真認真。但是,你們看,這裏有三個詞語寶寶找不到家了,他們可着急了。你能幫他們找找家嗎?(指名在電腦上操作)其他小朋友仔細看,如果找對了,請你拍拍手。

3、詞語寶寶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能試着選其中一個或幾個詞語介紹一下河邊美麗的景色嗎?(生答)

三、複習引入。

河邊的景色可美了,引來了青蛙媽媽和她的寶寶。請你仔細聽聽小青蛙在説什麼——。(媒體演示)

四、小青蛙在橋洞底下聽到了與自己説的話一模一樣的聲音,多奇怪的事呀!如果你就是這隻小青蛙,你心裏會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提問,教師簡單板書問題:(藏?什麼聲音?怎樣產生?)

你們都很愛動腦筋。所以課文説小青蛙奇怪極了。請你找出這個句子認真地讀讀。     指名讀句3人

教師評價:你緊鎖着眉,把心中的疑問讀出來了。

你也是隻好奇的小青蛙。

你對這個問題也挺好奇的。

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齊讀)

五、學習課文

1、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好好地來讀讀課文的第4、5自然段。(自讀)

2、讀懂了嗎?青蛙媽媽可要考考你了。

①誰讀懂了——這個聲音到底是什麼聲音呢?(生答——回聲   板書:回聲)

②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③你有沒有在什麼地方也聽到過回聲呢?(生答)

④這些回聲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已經在書中找到的小青蛙請舉手。請你把這幾句話劃下來。還沒有找到的再認真地讀讀。

你找到的是哪句話?(生答——出示有關句子)

請反覆讀讀青蛙媽媽説的話。同桌討論討論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⑤生提問,教師板書:⑥水的波紋到底是怎樣的呢?請你把書翻到149頁,仔細看看圖,找一找水的波紋在哪裏?用鉛筆描一描水的波紋。

誰願意把自己畫的拿上來給大家看看。(這一圈一圈盪開去的是水的波紋,這一圈一圈蕩回來的也是水的波紋。)

除了從圖上可以看出水的波紋,課文的什麼地方也告訴了我們水的波紋的樣子。(生答)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一圈圈的波紋?(媒體演示)

出示句子——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齊讀)

⑦水有波紋,水的波紋碰到河岸會蕩回來。課文中説,那聲音的波紋就像水的波紋一樣,請你在書上試着畫畫聲音的波紋。(學生畫)

⑧是這樣的嗎?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媽媽是怎樣説的?(媒體演示)

⑨你能根據剛才看到的用自己的話説説回聲產生的原因嗎?(先同桌互説再指名1人彙報)

明白了回聲產生的原因後,讓我們再一起來讀讀媽媽説的這句話,相信你一定能讀得更好。(出示句子,齊讀)

六、小青蛙終於明白了,原來,橋洞里根本沒有藏着另外一隻青蛙。他聽到的聲音就是自己的回聲,難怪他這麼高興。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個句子。(出示句子,齊讀)。

如果你就是這隻小青蛙,你還會怎樣表達自己高興的心情。(出示填空:小青蛙高興得       :“媽媽……” )

我們一起來讀讀,你就根據自己填進去的詞語一邊讀一邊做動作。還沒想出來的就讀書上的句子。

⑨小青蛙真是太高興了,他又游回了橋洞重新體驗回聲帶給他的快樂。讓我們一起高興地讀讀第6自然段。

七、在這裏,老師給你們提供一個網站,你們可以上網去查詢有關回聲的資料,你們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回聲》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樂、奇怪、親切的語氣。

★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初步感知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敍的寫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麼叫回聲嗎?你在哪兒聽過?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

3、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班上彙報。

5、寫字指導。

(1) 學生觀察。

(2) 教師示範:“紋、影、倒、遊”四個字。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瞭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學生質疑。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默讀思考:小青蛙聽到了哪些聲音?畫出有關的句子。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在哪兒聽到的?媽媽是怎樣説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2、把你畫出的句子在小組裏讀一讀。

3、課件演示回聲的成因。在讀讀媽媽説的話。

4、自由讀、指名讀教師範讀:理解回聲的成因。

三、實踐活動。

回家後做實驗或到郊外聽回聲。

《回聲》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力度記號pf,並進行情景創作活動。

二、用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運用力度記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感受回聲,在音樂的感悟下去探索發現大自然的奧祕。

教學重點:在音樂實踐中掌握力度記號pf,並進行情景創作活動。

教學難點:運用力度記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導:今天,王老師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山谷中去郊遊。我們出發吧。(出示節奏x x x x‖,教師用小軍鼓敲擊這條節奏)

三、師:你能拍一拍嗎?

生:學生慢慢的跟入,跟拍。

師:聽一聽,我的腳步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師敲擊有強弱的節奏。

x x x︱x ︱x—‖學生聆聽並回答)[出示p  f]

師:我們來試試看。(學生跟着小軍鼓拍出有強弱的節奏)

師:再聽一聽,我們的腳步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教師敲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的力度效果)

[出示p    mp    mf    f   mp   p  ]

弱   中弱  中強  強  中弱  弱

[出示

師:我們再來試試看。(學生表現漸強、漸弱的力度效果)

四、新課教學

1、師:走進大山,大山裏有什麼樣的景色呢?(多媒體播放歌曲的伴奏音樂,畫面是山谷的畫面)

2、師:你好象看到了什麼?

師:哇,這個山谷真是好美啊!老師忍不住想對着山谷大喊一聲:喂!你好嗎?〈回聲〉喂,你好嗎?誒,同學們發現了一個什麼問題?〈請同學們來回答〉

3, 師:同學們很聰明,山谷裏傳來了老師説話的回聲,那麼同學們瞭解回聲嗎?能不能説一説回聲有什麼特點呢?〈要求説出輕,弱〉

4, 師:那同學們就跟老師一起來玩一玩這個回聲遊戲吧,請同學們來做老師的回聲,咱們來試一試。(師生共玩回聲遊戲)

5、師:山谷裏除了美妙的回聲,還有悦耳的叮咚聲呢。你聽?(出示旋律0 31 15(01︱50)53 31(03︱10)6 5—︱5 05 1 0‖,教師範唱旋律)

(1)出示頓音,唱一唱。

(2)加入力度記號,唱一唱。

(3)加入回聲,唱一唱。

7、師:豎起耳朵聽一聽是什麼聲音?

8、聆聽音樂。(多媒體出示歌譜,播放音樂。)

銜:地質隊叔叔的辛勤勞動讓山谷變得更美了。我們也來朗誦一下,要讓老師們也能感受到這美麗的畫面好嗎?

9、師生對答式朗誦。

10、這麼美的山谷用我們最美的歌聲來唱一唱。

(1)用la哼唱旋律。

(2)歌詞帶入唱一唱。(學生的難點在教唱中一一解決)

(3)用斷音和連音唱一唱。

11、師:我們請力度記號來幫幫忙,讓我們的歌聲更美。

12、出示力度記號,讓學生自己把這些力度記號放入歌曲中。

注意:趣味性。“如薄薄的霧”夠薄了嗎?……

13、用最美的歌聲唱一唱。

五、走出山谷(師喊:喂!我們下山了!)音樂起

師:今天靜悄悄的山谷中到處飄蕩着同學們優美的聲音!希望能把優美的歌聲帶到大森林裏,去尋找大自然美妙的聲音!也謝謝地質隊的叔叔阿姨們的辛勤勞動。

《回聲》教案 篇八

[設計理念]

以疑導學、層層質疑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它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能有效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和發現,從而深刻地理解、感悟學習內容。本案採用“問題”探究法研讀重點句段,旨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學生的閲讀思辨與探索。

[設計特色]

以“問題教學”引導學生研讀重點句段,推進學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引趣。

1. 師板書“聲”,請學生説説平時聽過什麼樣的聲音?

2. 板書“回”組成課題,學生齊讀,思考:看到課題,你最想了解什麼?學生質疑。

二、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 請學生給大家提個醒,明確讀課文時要注意做到:

(1) 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 在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2. 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學習生字。

3. 檢查自學情況,順情引導。

(1) 採用多種形式檢查生字讀音。

(2) 選一句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句子,請大家再讀讀,或者選自己認為讀得最棒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

(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達到進一步通讀課文了解大意之目的。)

4. 通讀課文,思考:你初步讀懂了什麼?產生了哪些問題?

(簡單問題當場請學生嘗試解決,較難問題或中心問題留待學習課文時探討。)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 自由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1) 實物投影或課件出示文中插圖,並理解句子:“半圓的橋洞和水裏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2) 請學生根據插圖説説什麼像大月亮?明確多音字“倒”的讀音。

(3) 引導學生用讚美的語氣朗讀表達這美麗的景色。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麼事呢?

1. 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把寫小青蛙聽到的聲音的有關句子畫出來,思考並討論:這些聲音小青蛙是在什麼地方聽見的?

2. 朗讀小青蛙説的話,注意兩次語氣的不同。(從問號、感歎號等分析理解。)

3. 這時候,小青蛙聽到有人在學它,會怎麼想呢?找出課文中寫小青蛙心情的句子,並理解“奇怪極了”的意思。

媽媽怎麼説呢?讓我們一起跟着媽媽去看一看。

五、生字書寫指導:

“岸、洞、倒、影”,重點分析“岸、影”的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回聲》,小青蛙媽媽是怎麼説,怎麼做的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以疑導學,深入理解課文。)

二、研讀第四自然段。

1. 指名讀:説説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找出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語,並引導學生用詞語替換法理解這些動詞的近義詞。

2. 河水發生了什麼變化?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談談。同時播放課件錄像,理解詞語“激”“蕩”。

3. 師生共同板畫,再次理解“激”“蕩”的意思。

水波 ))))))))))) 河岸

蕩回來

4. 齊讀,學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麼?青蛙媽媽為什麼要投石擊水呢?

三、合作探究第五自然段。

1. 自由讀青蛙媽媽説的話,合作小組學習討論。出示自學要求:

(1) 青蛙媽媽一共説了幾句話?每句話説了什麼?用序號標出句序。

(2) 試着畫出回聲原理圖。

(3) 相互説説回聲是怎麼產生的。

2. 實物投影學生圖畫(或請學生板畫),説説為什麼這樣畫,是根據青蛙媽媽哪句話畫的。

3. 為什麼説小青蛙的叫聲就像這水的波紋呢?播放課件錄像,想象聲波碰到石壁返回來的現象。

聲波 ))))))))))) 石壁(障礙物)

返回來

4. 討論:聲波與水波有什麼相像的地方。結合看到的現象與課文相關語句進行理解。同時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返”。

方敏,女,1965年出生,浙江省名師培養對象,浙江省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曾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先後被評為省優秀青年教師、省教改之星、金華市勞動模範、教壇新秀、首屆名師等。從教以來,一直致力於教改實驗,樹立以人為本理念,構建民主、和諧、互動的師生關係,同時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實行開放性教學,開展“生活作文”和“情趣作文”研究,引導學生在交際應用中學習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