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27W

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美術教案 篇一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點:

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教學難點:

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導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它可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生答:略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

1.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2.學生練習,

3.教師巡迴輔導。

五.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

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了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

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還應拓展思考: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美術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瞭解藝術作品中比較常用的一些對比手法;

2、知道色彩與造型給人的感受大多緣於比較;

3、能從對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與色彩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學生能否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

教具學具:

與教材有關的圖片、VCD、投影資料。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引導階段: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絢麗多姿的,有數不清的形與色(形是物體的形狀,色是物體的顏色),而且你們每一天一睜開眼就能看到它們。現在,請同學們仔細想一想,在你們的記憶裏,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形狀呢?請同學們説一説。學生討論發言(略)。

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説了好多奇怪而有趣的形與色,現在來看一下我們教材中提供的十多張圖片,請同學們逐一瀏覽一下,然後説説“哪張圖片最吸引你?”

教師小結: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歡的圖片,那是因為它的某個方面吸引了你,是色彩、是造型或是其他的。根據每個人的愛好不同,老師就能對你們的性格、嚮往等有所瞭解。正因為每個人眼裏的不同最愛,所以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才會多姿多彩、形形色色。

出示課題:形形色色的世界

(二)發展階段

教材圖片欣賞、問答。

1、兩隻紅色的鳥

提問1:在這張畫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麼,為什麼?

提問2:兩隻鳥有什麼不同?

教師小結:因為它們的色彩是紅色的,綠色的環境中最能襯托出紅色的豔麗,所以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兩隻鳥,兩隻鳥一前一後,前面的一隻形象比較清晰、具體,我們能夠欣賞到它美麗的羽毛及長長的喙,後面的一隻較模糊,我們只能看到一個平面的色塊,這樣,能使前面那隻鳥的視覺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畫面的主體。在繪畫時,我們可以借鑑這樣的方法。

2、彩色熱水瓶

提問:彩色熱水瓶的造型象什麼?你會挑選哪種顏色的熱水瓶,為什麼?

教師小結:熱水瓶的造型憨態可掬,跟企鵝有些神似。設計師在設計時的靈感往往來源於自然中的某些物體。這些熱水瓶的色彩亮麗,相信大家都會喜歡的。

3、鮮豔的花朵

請同學們眯起眼睛觀察這張畫,然後看老師的投影展示,並回答問題:為什麼黃顏色的鬱金香在畫面中顯得最突出?

教師小結:因為黃色最淡而被凸顯出來,我們將這稱為明度對比。

(4)——(10)小組欣賞評論、老師小結。

4、美麗的服裝

這套美麗的服裝讓人聯想起魚缸裏的小金魚,你看那條藍白條紋的裙子,讓人聯想起大海,紅色的腰帶就像大海上的霞光,冷暖色調形成對比。衣裙的寬鬆與腰帶的合身形成對比,衣裙的若干細花紋與腰帶的粗獷形成對比,三個對比使腰帶成了這套服裝的點睛之筆。

5、現代傢俱

由黑白兩個主色構成,顯得簡潔,橙色的靠墊讓人愉悦,畫面中三個靠墊特別引人注目。因為它是橙色的,是暖色調中的一種重要顏色,暖色有“前進”的特點,所以引人注目,特別醒目。

6、北京故宮角樓夜景

角樓的造型,華麗中帶着莊嚴,在霓虹燈光的海洋中讓人聯想起仙境,以為到了蓬來仙島,玉皇大帝的天宮似的。背景的天空是冷色的,燈光使建築顯示出明亮的暖色,強烈的對比,使建築更加流光溢彩,突出了建築的主體地位。

7、舒適的沙發——(鮮豔色彩的組合)

這隻沙發的造型很簡潔,顏色卻很鮮豔,你覺得它比較適合給哪類人使用?為什麼?

這隻沙發顏色爆滿,對比強烈,顯得非常活潑,我覺得它比較適合給兒童使用。

8、上海城市規劃展覽館——(奇妙的造型,潔白的主體建築)

在藍色天空及綠色草地這兩大塊冷色的襯托下,白色的建築看上去帶點暖色,物體的顏色給人的感覺會隨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9、上海浦東陸家嘴的景色——(造型設計新穎的建築羣,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電視發射塔,其次高的是“經貿大廈”,以及有兩個圓球的“國際會議中心”。

10、長城的秋天

秋色中的長城,籠罩在柔和的夕陽下,呈現金黃(橙黃)的色調,顯得燦爛、輝煌。

教師收集的圖片欣賞、評價(以學生評價為主)

室內裝飾圖片欣賞。精美汽車圖片欣賞。

三、教師總結:同學們剛才欣賞了教材及教師提供的各類圖片資料,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它們只是形形色色的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是奧妙的,充滿了無數的奇怪而有趣的形與色,同學們應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慢慢去發現、去領悟生活中的美,並把這種美用美術語言表達出來。

四、課後拓展

在以後的郊遊或班隊活動中,就看到的景物的造型、色彩發表自己的看法。

美術教案 篇三

課時:2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欣賞,學生了解我國唐代人物藝術特色,提高欣賞能力。啟發學生動手、動腦,增強立體造型能力,創造美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審美興趣,創造美意識,並感受線描美感。

課業類別:欣賞課

教具準備:《搗練圖》圖片或幻燈片、工藝品若干種。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

二、導入新課:

三、欣賞唐代名畫《搗練圖》

我國古代繪畫有很高成就,很多畫家為我們留下珍貴畫卷,唐代畫家張萱畫的《搗練圖》就是其中一幅。

1、解釋“搗練”。

2、《搗練圖》是長卷畫,也稱手卷。圖中描繪了唐代婦女勞動情景,幾個婦女在搗練、絡線、縫製和熨平。第一組描繪四個婦女用木杵在搗練,第二組兩個人坐地毯上絡線和縫製。第三組幾個婦女在把練熨平。整個勞動場面構圖安排巧妙。三組人物有站有坐,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各組人物間互相呼應。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並展示畫卷並放映幻燈。

盛唐時期的工筆人物畫,有非常鮮明的特點:人物形象體態豐滿,面貌圓潤,用線造型,比例準確,線描工筆流動而且勁挺。用色濃重豔麗,但雅而不俗。

4、介紹畫家張萱及對後世工筆重彩人物畫影響。

5、啟發學生描繪《搗練圖》的情景

提問:畫中描繪幾組人物都做什麼?按順序講出來。

6、小結:用概括的語言談《搗練圖》這幅畫的特點,美感,學生受到啟發,興趣很高。

美術教案 篇四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汽車造型特徵,進行臨摹繪畫。

2、能用二、三種水粉色平塗,欣賞不同色彩之間的暈染、滲透。

3、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培養幼兒繪畫的興趣和技巧,養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組織活動前帶領幼兒在馬路邊觀察各種各樣的汽車的外形特徵,汽車的形狀以及細節;

2、範例圖;

3、幼兒每人一張鉛畫紙、油畫棒;

4、稀釋的水粉顏料(紅、黃、藍、綠等)、水粉筆。

活動重點:

繪畫方法。(先畫輪廓,後畫局部、按順序均勻平塗。)

活動過程:

一、提問、討論各種各樣的汽車

1、教師提問:馬路上的情景是什麼樣的?回憶看到的汽車有哪些?它們是什麼樣子的?

啟發幼兒結合幾何圖形來説説。如:公共汽車的車身象長方形,下面添畫上圓或半圓形的車輪;小轎車的車身象梯形、下面添畫圓或半圓形的車輪;大卡車車頭象梯形,車身象長方形,下面添畫上圓或半圓形的車輪。

2、引導幼兒回憶汽車的細節:汽車上有什麼?(有車門、窗户、車燈、倒車鏡、廣告畫等)

二、展示範例圖引導幼兒進一步認識各種汽車的。外形特點,比較它們的不同點。

三、教師示範畫汽車啟發幼兒想一想,説一説,畫汽車時,先畫什麼?後畫什麼?

教師小結,分步驟示範、講解繪畫要領:先畫大輪廓,再畫細節。

四、教師提出作業要求請幼兒有選擇的練習繪畫汽車。

要求:

1、先用油畫棒畫馬路上的汽車;

2、畫好後用水粉色平塗;

3、要注意平塗的方法:按一定的順序,均勻地塗色;

4、塗色時,要注意身體及畫面的乾淨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提示、幫助、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塗色,在顏色交界的地方不要停筆,兩種顏色可以碰在一起。並啟發幼兒有創意的進行添畫。

六、展示、分享幼兒作品請幼兒將自己的繪畫作品粘貼到'小小繪畫天地',大家一起互相交流、分享顏色搭配好看、造型豐富、塗色均勻的作品,體驗不同底色間互相暈染、滲透的美感以及成功的喜悦心情。

活動延伸:

1、可結合主題活動豐富畫面內容;

2、家庭教育,家長可利用上街機會,帶幼兒觀察不同車輛,豐富幼兒有關汽車的知識;

活動反思:

首先從選材上看,車子是孩子經常見到而又非常喜歡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的活動要從孩子的身邊出發,選擇孩子們喜歡的、感興趣的,這就為孩子下面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的準備上,本節課我分別在知識、物質上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準備了孩子熟悉的小汽車音樂,提供了課件製作,還提供給孩子可操作的玩具汽車。讓孩子動口、動手、動腦,所學的知識記得牢,本節課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再從課程中,每一步的導入上我就運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直接導入、有的先聽聲音、有的採用猜謎的形式、有的説出功能等,每種方法不一樣,孩子們也感到非常稀奇,一步步的跟着老師在前進。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活動中還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體會車子行駛的樂趣,讓孩子們在遊戲中快樂地獲取知識,真正體現了玩中學,學中玩,學中樂。

本節課95%的孩子達到了我制定的目標。知道了一些常見車輛的用途、名稱,並能對特殊用途的車(消防車、警車、救護車)的名稱、用途加以區分。但在幼兒的操作上有待於提高操作的常規和能力。

美術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一)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精神,培養正確的審美情趣和追求正義與公正的價值觀。

(二)讓學生在積極參與討論、探究、體驗的過程中,瞭解美術鑑賞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藴。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瞭解作品中藝術語言與主題表達的關係。

(二)理解象徵性和立體派的藝術手法。

三、課前準備

(一)學生課前準備:查閲相關資料;準備鉛筆、課本。

(二)教學器材:多媒體教室。

(三)教學課件:“格爾尼卡”、“9、11事件”。

四、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以欣賞為主。

導入:

屏幕上出現“格爾尼卡“的作品。

學習新內容:

1、感受作品的整體氛圍(獲得初步的整體印象)。

2、瞭解作者的藝術思想、藝術品味和藝術風格。

立體主義——這種創造視覺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國畫家畢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紀的頭十年所創立的。雖然,立體主義呈現出抽象的幾何狀態,但事實上它卻是在描繪真實的形體。這些畫布上的平面物體,同時呈現了各個視角下物體的各個平面,是一種通過二維空間詮釋物體的新穎方式。這種創新重新確立了形體與空間的相互作用,改變了西方藝術的進程。畢加索説:“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可見,立體主義並不拘泥於客觀的視覺感受,而更關注對形象的主觀創造。

象徵——是用一種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種事物和意義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種具體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義。例如,龍就是一種象徵,它代表着什麼呢?《格爾尼卡》中的馬、牛都是具有象徵意義的。

3、簡單描述:

畫面上表現了木然屹立的公牛、瀕死嘶鳴的馬、奔跑的腳、舉油燈的人、斷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嬰兒嚎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

全畫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氣氛。構圖飽滿,以不安、強烈、破碎的形象、衝撞的動勢、驚恐的氣氛和災難的象徵混合於一體,打動着每一個觀眾的心。這一切使《格爾尼卡》成為上世紀少數幾件真正具有大眾意義的作品之一。

5、詮釋作品:

作品表現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法西斯空軍野蠻轟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鎮格爾尼卡的事件。此畫不是用寫實的手法進行報()道,而是採取象徵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戰爭的罪惡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頭象徵殘暴和黑暗;馬的嘶鳴象徵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燈象徵光明、希望;手舉油燈的女人象徵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維空間來詮釋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並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幾何形體,然後主觀地重新組合,構成畫面,以追求物象形態的動感、變化。

6、評價作品:

畫家採用半抽象(意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寓意和象徵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髮指的暴行揭露出來。這些超時空的形象組合藴含了畫家憤懣的抗議。這種打破空間界限的繪畫形式,使畫面失去錯覺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着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了20世紀美術史上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

練習活動:

1、學習評價:

(1)我明白畢加索從多個角度來

觀察物象,並在平面作品上營造錯覺性深度的空間。

(2)我明白立體主義從不同角度觀察物象的含義。

(3)我明白立體主義繪畫並非把描繪對象畫得如我們的眼睛所見般的真實。

(4)我能仿效畢加索從不同角度觀察及描繪物象。

(5)我對自己在學習活動中表現的評價。

2、課後隨想:

(1)對立體主義的繪畫理論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難理解,因為:

(2)我喜歡或者不喜歡用立體主義的繪畫方式作畫,因為:

課後準備:

蒐集有關“9、11”事件的資料,根據自己的創作意圖,準備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

第二課時:創作練習

一、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看一段“9、11”襲擊美國紐約的錄象。“9、11”事件雖然與格爾尼卡事件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讓我們學習畢加索,以“9、11”為題材創作一幅畫。

二、練習活動:

創作一幅以“9、11”事件為題材的繪畫,並用簡短的文字寫出創作心得。形式不限,單色、着色、漫畫、抽象、寫實、電腦創作、拼貼資料均可。

學生活動

通過查閲資料回答問題

如:格爾尼卡、畢加索

用簡單的形容詞,回答對作品的初步印象。

如:沉重、灰暗、凌亂、

恐懼等。

簡單回答

如:背景、內容、方法、

色彩、作者等等

作者介紹見課本第3頁

請一同學閲讀。

學生略答。

仔細觀察作品,學習觀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見。

在描述的基礎上分析作品,由感官優先,進入到思維的主導狀態。透過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藴。

對作品的意義進行詮釋,並理解作品在藝術形式上的特色。

綜覽所有要素後,對作品進行歸納性的評價。

學會思考和表達。

將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和認識以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

課後思考

蒐集資料

以“9、11”事件為題材將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認識以自己創作的方式結合起來,旨在加深對《格爾尼卡》的理解,。

教師活動

引出問題

這幅作品名稱是什麼?作者是誰?

説一説你對這幅作品的整體初步印象?

歸納:欣賞美術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還要注意理性的思考與分析。

欣賞作品,你想從哪些方面深入瞭解呢?

你對畢加索有多少了解?

你知道他的藝術思想和藝術風格嗎?

呈現圖片資料:

《蒙娜麗莎》

《哭泣的女人》

以感官感受畫面,對作品進行描述。

作者為什麼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豐富、鮮明的色彩呢?

這些人和物畫的完整嗎?

作者採用了什麼藝術形式表現的?

這件作品是在什麼背景下創作的呢?

出示課件:

詳細介紹作品內容以及作品所表現的形式。

你能根據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詮釋的結果,評價這件作品嗎?

佈置下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佈置作業

提高技法上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