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中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43W

國中美術教案(精品多篇)

國中美術教案 篇一

一、教學指導思想

通過對波提切利的壁畫《春》這一具有人文精神性質的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作品的重要作用。通過美術作品與文化情境的互動關係,使學生既能通過一定的文化意境有效地解讀和欣賞作品,又能通過作品瞭解相關的文化情境。

此外,讓學生對美術及美術作品自身的一些特點,如作品的時代背景、主題思想、形式語言以及作者等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使學生對“文藝復興”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所瞭解和認識。從而提高他們對藝術作品的鑑賞能力,開拓視野、積累知識、提高藝術修養素質。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作為社會大家庭的成員之一,必須具備一定的普通知識。這些普通知識是一個人的快樂之源,它既是專業知識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普通知識涉及廣泛,美術知識就是其中之一。對經典美術作品的必要理解,是當今社會作為一個公民所應當具備的普通知識。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內容包括三個版面,第一版面為《春》的全圖,採用這樣大的版面旨在讓學生獲得對作品有效的“目力接觸”,獲得整體的視覺感受和了解。第二、三個版面採用了局部分解、加註、解釋和相關背景、作品介紹等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具體地理解作品以及相關的文化意境。這三個版面的關係是相互聯繫的,學習時可以相互結合反覆閲讀和欣賞,採用從整體到局部再回到整體的學習方式和與之相應的從綜合到分析再進行綜合的學習過程。

三、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通過欣賞,初步瞭解作品的創作主題和表現手法,理解所表達的創作思想。

(2)、在認識作品的形式美感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作品所體現的人文精神。

2、隱性內容與目標

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和多元文化的態度,養成珍惜生命價值和關注人的生存狀態的人文精神。培養豐富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精神的關係及作品的形式美。 難點:瞭解作品中神話人物的象徵與寓意關係。

(理解作品與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的關係時,要讓學生充分感受作品所表現出的春的氣息和人物動態表現出的青春活力,並啟發學生找到春所代

表的萬木復甦、生機昂然與人性的覺醒和復甦之間的聯繫。此外還要具體介紹畫中神話人物不同的象徵關係,從而加深學生對主題的理解)

五、教學措施:

基本上按課本提供的程序進行。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讓學生欣賞作品和通覽課文,並思考怎樣才能真正學好這一課。即先通過視覺整體感受作品的構圖、人物造型組合、場景、色彩等,再進入到主要局部和各個細節進行欣賞和分析。再這一過程中,適時向學生介紹描述畫面中的`情節和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介紹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主要精神,以幫助學生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象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作品給人的感覺有些抽象,教學時應該就作品的時代背景和畫面的各個情節作比較詳細的介紹和講解,對教材的內容做適當的補充。

教師首先應該從內容、形式上對作品有較深刻的認識,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對寓意與象徵要作適當介紹。

六、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的第一頁。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波提切利的一幅蛋彩畫: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板書課題)文藝復興的頌歌——《春》

(二)、學習新內容

誰能告訴我作品的主題是什麼呢?(見課本第1頁的作品介紹)(板書)作品的主題思想

這幅作品,通過對羅馬神話中喚醒春天諸神的富於想象力的描繪,表現了人於自然和諧相處的寓意。體現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新興資產階級的生活趣味和審美理想。(讓學生首先對作品的主題有所瞭解)

這是一副蛋彩畫,哪位同學再説説,什麼是蛋彩畫好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

(板書)什麼是蛋彩畫

學生乙:蛋彩畫是15世紀歐洲油畫正式形成以前的兩種最常用的畫法之一(另一種畫法是“濕畫法”)。因它是用雞蛋黃或雞蛋清調和顏料作畫而得名。歐洲油畫材料和技法得到完善後,蛋彩畫逐漸被油畫所取代。(瞭解相關繪畫的相關技法)

關於作者你們又知道多少呢?(見課本第3頁的介紹,瞭解作者)(板書)畫家簡介

學生丙: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5——1510)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的藝術風格不僅在當時是獨特的,而且在整個歐洲繪畫史上也是非常突出的。他的作品不僅賦予詩的想象,而且在造型手法方面也獨樹一幟,這就是他不完全依靠歐洲傳統繪畫的明暗造型手法,而是同時強調錶現被描述對象的組織結構,並善於運用剛柔相濟的線條表現被描述對象的美感,追求畫面的裝飾效果。現存的《春》和《維納斯的誕生》是他的兩件最有力的代表作品。

桑德羅。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薩畫派最後一位大師。他的全部作品中,有相當多的作品採用的是古希臘與古羅馬神話題材。(課件顯示“希臘神話”的註釋)

課本中還提到了“文藝復興”的詞彙,大家知道什麼是“文藝復興”嗎?(見課本第2頁的課文,瞭解相關背景)

(板書)文藝復興

學生丁:“文藝復興”一詞源於意大利,它的原意是“再生”,是指古希臘、古羅馬的文化藝術在14——16世紀的歐洲得到了再生,意即復興。實際上,這一時期並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藝術簡單的復興,而是由資本主義的產生而引發的一場新興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對於破除近千年基督教的神學世界觀的束縛,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它使歐洲的科學、文化藝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這一運動的發源地和中心就是意大利。(教師演示課件,使學生對這一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教師誘導描述:(簡單描述,讓學生對畫面形成一個初步印象)

這幅作品是作者受到詩人波利齊安諾的詩的激發而創作的。畫面上描繪的是,在黎明的橘樹林裏,一羣仙女來到了人間,給人間帶來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無限歡樂。

在畫面的右邊,代表着温暖春風的“西風神”從天而降,試圖擁抱他面前的美女克羅麗絲,而克羅麗絲極力想擺脱西風神的擁抱。從她口中呼出的温馨之氣變成了一枝鮮花。(為什麼代表温暖春風的不是東風神,而是西風神呢?原來,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意大利的春風是西風)。那位全身飾滿鮮花的美女嫣然是克羅麗絲極力想擺脱西風神而變形成的“花神”。

而在畫面的左側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是往來於眾神之間的傳信使者“力神”墨丘利(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因他終日奔走在外,所以他的鞋子上長着翅膀。他伸出右手好象在採摘樹上的果子,其實,他是用手裏所持的具有魔力的蛇杖“神杖”,輕輕一指,驅散冬天的陰雲,自然界的萬物彷彿都已經甦醒了。他在這裏是報春的象徵,所以又稱“春神”。他在畫面上的位置恰好與右冊的西風神相互呼應。

風神、花神和春神三個形象象徵“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萬象爭榮”的季節即

將來臨。

位於畫面正中的是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課件顯示局部形象),她是畫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透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悦之情。她舉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個畫面中的人物。

畫面上飛翔着的是蒙着眼睛的小“愛神”丘比特,他正盲目的張弓欲射出象徵愛情之箭,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就會產生如痴如狂的愛情之火。

美惠三女神沐浴在陽光裏,正相互攜手默默翩翩起舞,被描繪的富有生氣,使人感受到無限美好的意境。她們象徵着“美麗”、“青春”和“歡樂”,她們將給人間帶來勃勃生機和無限歡樂。

由於這一羣喚醒春天的眾神的到來,整個橘樹林裏洋溢着春天的活力。那掛滿樹枝的紅橘和滿地的齊花異草,不正是春天最好的象徵嗎?這些都是作者對美好生活無比嚮往的心靈寫照。他把詩人對春天的讚美以豐富的形象象徵性地鋪設在這一幅畫面上。

(三)、課堂小結:

我們要想很好的領會作品,必須對畫面各個局部所描繪的內容作比較詳細的瞭解和研究。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裏,請同學們課後做好複習和預習,下一課時我們將對畫面的各個局部和畫面所表達的內在含義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大致瞭解了作品《春》的主題、作者和作品所表達的意境,還了解了蛋彩畫、文藝復興等背景資料。今天我們將對作品的各個局部所表達的內容作更深入的瞭解,對作者所使用的藝術語言有所認識,從而更好的理解作品採用的藝術形式和所表達的主題內涵。

(二)、學習新內容(在描述的基礎上分析作品,由感官優先,引導學生進入思維主導狀態,通過表面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意藴)

(板書)1、美神維納斯

首先讓我們欣賞作品的中心人物“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在上一節課中我已經對維納斯做了簡單的介紹,課本中也有説明。請哪位同學來朗讀一下好嗎?學生甲:她是位於畫面的中央,是畫面的中心人物。她的形象端莊、秀美,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喜悦之情。她輕舉着的右手,好象控制着整個畫面中的人物。

我們不難看出,作者在畫面上展示了那麼多充滿青春歡樂的天神形象,儘管他們顯得莊重與自信,維納斯的形象卻並不顯得十分歡樂,儘管描繪的是春,但畫面卻透出一絲纖弱和淡淡的憂鬱。為什麼會這樣呢?波提切利在創作這幅作品之前,曾創作過一幅《維納斯的誕生》。(演示課件)

意大利現實主義繪畫的拓荒者是喬託,而100年後誕生在佛羅倫薩的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1444—1510)就是這一藝術形式的先驅者了。

15世紀的佛羅倫薩,不僅工商業日趨繁榮,文化也是意大利最發達的地方。城市的新興力量是市民階級(資產階級的前身),他們就是這個城市的文藝主顧。當時的教皇和貴族的勢力還很強大,這就必然在文藝上要和新興起來的市民階級發生矛盾。波提切利成長的年代,正是佛羅倫薩城市共和政權逐漸被集中在一個銀行豪門——美第奇家族手中的年代。15世紀70年代中葉以後,他受到勞倫佐。美第奇家族的寵遇,他的藝術多少也受到也沾染上了一些宮廷貴族文化的氣息。但他又是著名的僧侶畫家腓力波。利比的學生,利比是一位敢於表現世俗生活的現實主義畫家。後來波提切利又崇拜更為激進的佛羅倫薩左翼畫家安。波拉約羅和委羅基奧的藝術,並當過他們的助手。所以,波提切利作為佛羅倫薩最後一位大師,他的思想是充滿矛盾的。

《維納斯的誕生》一畫,原是為裝飾勞倫佐的別墅與1485年而作的。據説,畫家是從波利齊安諾的一首長詩《吉奧斯特納》中受到啟迪,詩中形容維納斯女神從愛情海中誕生,風神把她送到岸邊,春神又忙迎來,正欲給她披上用天上的星星織成的錦衣。畫面上紛飛的鮮花更加強了詩的意境。畫家在處理這個場面時,捨棄了苑市中一些過於喧鬧的描寫,把美神安排在一個及幽靜的地方,背景是平靜而微有碧波的海面。維納斯憂鬱地站在象徵她誕生之源的貝殼之上。她的體態顯得嬌柔無力,對迎接者以及這個世界似乎缺乏熱烈的反應,她彷彿對來到人間不是滿懷信心,反而充滿了惆悵的情緒。維納斯這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藝術家自身在這個時期對現實生活有些不安與惶恐。

古代希臘人的想象中,維納斯是成人般地從海中誕生的,生下來就是一個美麗的少女。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把這段神話做了唯心主義的解釋。他説,美是不可能逐步完成或從非美中產生,美只能自身完成,它是無可比擬的。波提切利這幅作品中的維納斯形象可以作為這種哲學思想的圖解。維納斯的姿態就是按照古典雕像的樣式來描繪的,只是把兩隻手換了個位置。然而畫面上的形象並沒有古典雕像的健美與悠閒,給觀眾的印象是萎靡與嬌弱,充滿着對生活的迷茫。這就是畫家對自己對現實的矛盾反映。這樣分析並不是説這幅畫的藝術價值不高,而是説畫面上的維納斯形象有着畫家自己的影子。

從表現技法上看,作者的寫實手法中參雜着一些變形的因素,如維納斯的脖子過長,頭髮用線太過分,一縷縷頭髮好象是有彈性的物體,手足的比例也有些誇張。這一切似乎是作者為了有意加強形象的精神,並不是着重表達肉體。

國中美術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鉛筆淡彩在工具、材料、色彩等方面的特點,初步掌握鉛筆淡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討論掌握鉛筆淡彩的繪畫技法,嘗試用鉛筆淡彩的繪畫方式記錄身邊的景物。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造型的樂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激發熱愛生活,關注藝術,保護環境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鉛筆淡彩的繪畫技法。

難點:鉛筆淡彩中色彩的調和方法。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直接在畫紙上用水彩顏料進行描繪,引導學生觀察,並思考問題:水彩與之前學習過的水粉有什麼區別?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透明、薄等特點,並追問:水彩畫又可以分為哪幾類?展示鉛筆淡彩作品,進而引出課題《鉛筆淡彩》。

環節二:交流探討,欣賞作品

1、展示水彩畫與鉛筆淡彩作品,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這幾件作品有什麼不同?

學生觀察思考,教師總結:水彩畫使用水調和水彩顏料進行作畫,強調色彩的透明;而鉛筆淡彩在強調色彩的同時體現線條。

2、繼續展示《蔬果》《聖維多克山》《植物圖鑑》等作品,小組討論:這幾件作品有什麼異同點?

學生交流探討,教師總結:

不同:《蔬果》《植物圖鑑》描繪精細,注重物體輪廓線的描繪;《聖維克多山》不求具體的形象輪廓,表現的更加自由,注重線條的表現,色彩更加的輕薄。

相同:在素描的基礎上進行色彩的描繪。

環節三:示範講解,實踐練習

1、講授鉛筆淡彩所用的工具材料。

2、學生在畫紙上嘗試水彩顏料相互調和、疊加等,並思考:有什麼樣的色彩效果?

學生動手嘗試並回答,教師總結:水越多,明度越高,純度越低;兩個顏色調和會產生第三種顏色;顏色疊加後會使色相、明度、純度發生變化。

3、教師示範鉛筆淡彩的繪畫步驟:

(1)用鉛筆畫出草稿,定好大體的位置;

(2)畫出大概的。形,鋪上大致的明暗;

(3)薄薄地塗上色彩;

(4)細緻刻畫,調整完成。

4、佈置課堂作業:用鉛筆淡彩的方式記錄身邊的景物。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環節四:展示評價,小結作業

1、展示作品,並從形象、構圖、色彩等幾個方面進行自評、互評、師評。

2、總結昇華:總結鉛筆淡彩的特點並引導學生要多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運用淡彩的方式記錄生活。

3、作業:尋找一定的特殊媒介(鹽)並將其運用到水彩畫中。

四、板書設計

(略)

國中美術教案 篇三

佈置理想的家居

教材分析:本課設置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目的在於引發學生對身邊熟悉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感產生興趣,探究其中的審美因素,提高學生的生活品位。通過對居室及主題牆面的設計,將學生引導到居室美化這一新知識領域中去,為他們一生在此領域中的探尋和發展打下初步的基礎。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居室美化的平面設計與效果圖製作。A.房間平面尺度與傢俱一般尺度的基本概念。B.房間使用功能與美化的正確關係。C.房間色彩與情調的營造。D.家居綠化與美化裝飾。E.設計效果圖的製作完成。

(2)隱性內容與目標:A.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B.細緻耐心、認真完成製作的學習態度和良好品質。C.對身邊事物觀察、理解的敏鋭程度。D.自信、特別培養和傾聽師長同學意見的包容胸懷。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居室的佈置設計方案。

(2)設計中創新意識、功能意識和審美意識的'完美結合。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讓我們走進不同的房間,看看怎樣的家居佈置才是最理想的?(看幻燈)

(1)書房的設計最能體現主人的興趣、愛好和藝術品位

(2)你一定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你能把它佈置得既實用又美觀嗎?

根據學習和休息的需要,合理地劃分居室空間。

3、客廳是家庭成員進行交流的場所,請想一想佈置一個理想的客廳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1)體現主人的品位和生活情調

(2)傢俱擺放錯落有致、空間利用合理,不過分擁堵

(3)色彩明快,色調和諧而富有變化

(4)合理劃分使用區域,滿足人們的學習、生活、運動、或娛樂等需要

4、家居設計圖中是否可以隨意畫出傢俱的大小?為什麼?

教師出示設計圖。

你能畫出自己居室的平面圖嗎?

方法一、用單色線條繪製的居室平面圖:準確、清晰

方法二、用色彩繪製的居室平面圖:直觀、鮮明

方法三、用彩紙拼貼的居室平面圖:裝飾性強

方法四、用紙片拼擺的方法展示居室佈局:可變換傢俱擺放的位置

5、主題牆的設計是居室設計的點睛之筆。

6、小結:發揮創造力,按着個人品味、感覺或顏色喜好,隨意自由組合自己的家居佈置,設計獨一無二的理想家居,甚至因不同的時間活動及節日,為家居加添色彩和心思,增加生活情趣。

教學反思:由於平時學生一般不會注意房間的大小和傢俱的尺寸,因此這節課對於這些常規的知識反而是一個難點。上課前可有意讓學生去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或者讓爸爸媽媽帶着到家居市場去看一看,對上課是很有好處的,對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是有幫助的。比例知識的應用也是本課的一個目的。平時數學課中很少有機會像本課一樣實際運用到比例知識,因此,在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先計算出比例,再畫圖,不要什麼都是近似的,導致最後的比例失調,使設計出來的房間和實際相差太大。

通過本課的教學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努力的傳播美術文化,而且同樣要注意在自已的教學活動中努力培養學生和教師的創新能力、人文意識、環境意識。

國中美術教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觸摸美麗》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類型課,在整套教材中與八年級下冊《五角星》知識的內在聯繫最為密切,兩課共同組成了一個關於材料及形式美探究的教學單元《觸摸美麗》,但是又有各自的教學側重。如果説《五角星》定位重點更多在畫出肌理與質感,那麼,《觸摸美麗》的定位重點更多在於直接利用材質本身的肌理與質感進行造型,探索適合材質形式美感表現的技巧。把握這個基本定位是處理好這兩課教學的關鍵,也更有利於教師自覺建立單元教學的整體觀念。

本課選擇“觸摸美麗”這個與生活、自然緊密相關的課目,指導學生製作裝飾作品,幫助學生認識材料的肌理、質感特性,感受材質的形式美感,探索不同材質在裝飾作品中的運用技巧。從而進一步理解:材料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要素之一,對於體現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教材從感受、瞭解不同材質的特性入手,展現了各種材料的圖片,如金屬、木材、毛絨、石頭、牛仔布等,引導學生感受、體驗其特性與美感(如纖維材料柔軟温馨,木質材料自然質樸,石質材料堅硬冷漠等等)。並呈現了不同材質運用於裝飾畫中的美術作品,通過欣賞裝飾作品中的材料美,感受不同材料表現的不同視覺美感。通過運用不同材質改畫與製作裝飾作品的活動,幫助學生關注材質本身具有的形式美感,懂得利用生活中的邊角餘料“變廢為寶”,製作成精美的裝飾藝術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他們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在列舉的圖片中儘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各種材質的圖片、各種材質製作的裝飾作品、材料加工與處理的圖示,以及製作加工的工具材料等等。並且選擇具象繪畫與依此改制成的裝飾作品進行對比呈現,啟迪學生的思維。

作業的設定範圍較為寬泛,只強調以某種材料為主並輔以其他材料合作完成裝飾作品,表現形式、加工方法等均不限。教材中呈現了各種技巧與形式的裝飾作品作為練習參照。

“活動一”通過把一幅繪畫作品改造成為一件裝飾作品的活動,依託一定的視覺形象為造型基礎,加深學生對材質的認識,提高學生利用材質加工處理,進行視覺表現的能力。

“活動二”在相對限制材料種類的前提下,提倡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合作完成一件裝飾作品的造型設計與加工製作。

“評價建議”一欄中,提出了是否關注材質、感受材質美感的評價要求,並且提出了以表格打“√”的形式,從作品的`選材、色彩、構圖、風格等諸方面對學習績效測評的評價建議,作為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檢測知識、能力水平的參考。另外,將能否與他人友好交流併合作完成練習也作為一項評價指標。

“資料庫”中以文字的形式介紹了各種材質的物理特性以及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介紹了裝飾畫的特點。

“學習大空間”一欄提供了有關材質在生活用品中運用,在建築物與室內裝飾中運用的介紹,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的美,拓展美的視野。

二、教學目標

能初步體驗材料的肌理與質感特性,加強對形式美感的基本認識。

能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自然材質製作較為簡單的裝飾作品。

能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促進情感的健康發展。

三、教學思路

課前可以要求學生收集身邊一些不同肌理與質感的材料和製作裝飾作品的主要工具,具體參見教材p15製作工具提示圖。

國中美術校本課程教案 篇五

教學

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認識民間藝術收藏的相關知識,能夠正確理解收藏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能夠正確理解利用博物館子資源的意義,掌握有效的方法和途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進對收藏品市場以及收藏的渠道和價值的瞭解。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對收藏的興趣。

認識民間藝術收藏的相關知識。

教法

學法

引導、實踐、講解。

教師教學活動設計

學生學習活動設計

一、情景導入

教師展示一些圖片或者一些錄像資料片提問:如果我們想要觀看這些作品,可以到什麼地方去?

收藏是一種對於物品的蒐集、儲存、分類與維護的癖好。收藏家的收集對象通常是有價值的古董,但也可能是其他的小物件。如書畫、集郵、火柴盒貼畫與明信片是較為主流的收集項目

二、博物館:是保存人類的文化、藝術遺產的地方,我們在這裏可以看到大量有價值的作品,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

1、中國國家博物館

2、目前我國博物館的類型可劃分四大類。即:社會歷史類、自然科學類、文化藝術類和綜合類。

3、作品欣賞:東坡肉形石;《開國大典》(中國畫家董希文1953年創作油畫)

4、參觀敦煌博物館參觀方案。

三、關於收藏

1、怎樣選擇收藏品:要具有一定的鑑別能力;要有一定的資金儲備;要有堅強的後方支持。

2、確定收藏方向:瞭解自己的愛好;瞭解哪種收藏品適合自己收藏;不與國家政策相違背;瞭解想要收藏藏品的升值趨向,當然非保值升值收藏品除外。

3、收藏方法:最常見的是到市場上購買藏品;與藏友交換,所謂“欲與取之,必先予之”;從真、善、美三個方面着手進行收藏。

四、文物怎樣拍賣

可委託有文物拍賣資質的拍賣公司拍賣。

文物拍賣資質分一、二、三類,在文物局官網能查到全國有資質的拍賣公司是哪些,全國不超過一百家有這些資質。中國現在主要的文物拍賣公司:北京嘉德、北京誠軒、北京東方索富比、中國嘉德國際、北京翰海、保利拍賣。

學生自主回答。

説説自己收藏的小東西。

自學書中38-43頁的內容,小組討論

學生分小組彙報討論結果,小組推薦回答。

學生學習關於收藏的基本知識,展示自己的收藏,並且説説收藏的經歷和感受。

瞭解文物拍賣的相關知識。

國中美術新課標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自己所在的生活、學習環境,確定主題,設計一幅公益招貼畫。

2、在學習過程中,瞭解招貼畫的基本知識和設計方法,認識公益招貼畫的特點和設計要求,感覺公益招貼畫在社會生活中所起到的宣傳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公益招貼畫設計的表現形式。

難點:公益招貼畫設計的創意,以及將創意用圖文(平面設計的形式)表現出來並搭配適當的色彩,設計的主題緊密圍繞“綜合,探索”活動。

三、準備工具:紙、馬克筆、彩色筆等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播放20xx年重慶特大幹旱錄像。

鏡頭一:地壤龜裂,農作物枯萎。

鏡頭二:人畜缺水,老井榦沽,辛苦擔臭水。

問:你有何感受?

(保護自然,節約用水,面對自然災害,我們更應保護環境)

引出表達方式——公益招貼畫。

(二)通過展示二組圖片比較

A組為公益招貼畫

B組為商業廣告畫

1、讓學生學會討論區別

2、教師總結公益招貼畫的概念,特點。

A、般矗立或張貼在公共場合。

B、圖像色彩鮮明、強烈。

C、文字簡練。

D、不以盈利為目的。

E、迅速傳達信息。

(三)設計要求與方法

1、教師現場創作“環保主題”招貼畫;

2、讓學生分析討論此畫的組成要素,構圖,圖文處理等。

3、PPT欣賞不同繪製方法制作的招貼,辨析不同的視覺效果。(水粉、粘貼、電腦製作)

4、同一主題招貼畫欣賞,用不同創意表達,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

(四)學生創作,教師指導

要求:設計一幅“環保”為主題的公益招貼畫。

(五)展示交流、評價定位

請各小組選派代表,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生自評、互評,師點評總結。

(六)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所學內容

國中美術教案 篇七

一、教材分析 《紅屋頂》

本課《紅屋頂》主要是通過將表現相似題材的現代繪畫作品進行相關比較,從中尋找多種繪畫表現手法,初步瞭解一些現代派繪畫的面貌特徵。《紅屋頂》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第四學段(7—9年級)的學生應《紅屋頂》“多角度欣賞和認識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的材質、形式和內容特徵,獲得初步的審美經驗和鑑賞能力;初步瞭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尊重人類文化遺產,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進行簡短評述”。以現代派繪畫作為介紹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説,西方繪畫自現代派以後開始變得空前地形式多樣起來,藝術家特別強調把主觀感受納入到藝術創作中,在此之前,西方繪畫多以描繪客觀對象為主,用照相式的方法去表現物象的客觀存在。瞭解、認識現代派繪畫的發生時段、歷史背景、發展情況、形式特點等,可以從多維度豐富學生的視覺感受及文化記憶,有助於學生建立多元化的審美感、文明感和歷史感。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本課是以題材的個案——紅屋頂來搭建認識、分析、綜合的橋樑。現代派藝術家對同一藝術表現題材獨具慧眼、苦心經營的創造,產生風格迥異的視覺形象,是教學互動中最重要的依託。學生能從一個具體的視覺形象入手,能夠在不同藝術作品的`直觀對比欣賞活動中,觸摸到20世紀這一重要藝術思潮的脈搏,而不是停留在詞語上的概念。

教材的第30、31頁展示了三類有關紅屋頂的作品。一類是當代中國畫家的,一類是法國印象派畫家的,再一類是西方現代派畫家的。前兩類都是寫實性的,’後一類在表現形式上有明顯的變化。每幅作品造型的變化手法與形式特徵在教材文字上分別做了簡單扼要的介紹。

通過對這些作品的比較、分析,可以引發學生對現代派繪畫的興趣,對其風格特點獲得較為明晰的印象,豐富視覺信息的儲存,拓展聯想思維。

第32頁呈現的是當代中國畫家運用現代派繪畫理念創作的作品和展示《大明風度》形式變化過程的圖例,使學生在欣賞中學會運用聯繫、發展的觀點,瞭解藝術創作中形式變化的過程,也是探究藝術家的視覺思維的過程,能幫助學生豐富審美感受與體驗。在這一過程中,感性和理性有機地交融,形、色、線、面從具體的客觀物象發展而來,又逐漸脱離具體物象原有的造型特徵,獲得獨立的造型意義,張揚了特別審美感受,表達了一定的歷史內涵和民族審美精神。以此可以幫助學生體會藝術形式與人文內涵的內在聯繫。

兩個學習活動的設計,是以學生為主體,着重在體驗和理解兩個方面。 “活動一”是一個體驗、消化的過程。 “活動二”是一個理解、深化的過程。討論中注意師生互動的方式,儘量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從對現代派繪畫的困惑與不解,轉而到有興趣的學習,激發他們產生對新事物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學習評價中要關注學生是否在不斷地探討,不斷地表達,能否對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資料庫”和“學習大空間”既有相關知識介紹,又有通過實踐加深理解、拓展學生聯想思維的活動設置,給學生提供了繼續進行探究性學習的途徑。

二、教學目標

◆能夠對比傳統西方繪畫,把握一些現代派繪畫形式變化的基本特徵。

國中美術教案 篇八

第一課 美術概説 課型:單一型

1.教學方法:講解,

2.欣賞

3.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基本懂得美術的概念。

(2)通過各種圖畫的展示和講解,使學生了解美術的分類,並理解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和現代設計的概念和分類。

4.教學難點、重點:

難點:美術的作用。

重點:繪畫的分類。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是美術課,那麼到底什麼是美術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初略討論學習的問題--美術概説(板書課題)

三)新授:

美術的概念:

展示小型雕塑一個,繪畫作品一幅。講解美術的概念,特別強調“物質材料”、“造型手段”、“空間”、“審美價值”。

美術的分類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現代設計

繪畫:使用筆、刀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紡織品、木板、牆壁等平面上,通過構圖、造型和設色等表現手段,創造藝術形象。(繪畫的分類略加講解。)

展示作品或圖片資料若干,(由於缺乏美術教學掛圖及相關的幻燈片,所以應找些較大的圖片,如單幅單頁畫、掛曆中的畫頁等,同時應選用較成熟的藝術家的作品。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學頭像》、《臨“太陽很足的晌午”》、《藏族婦人》,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感受,使學生感到教師是一位名符其實的教師。講解繪畫的概念,同時強調繪畫的作用: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情感。

現代繪畫《鋼水汗水》:反映了我國當代鋼鐵工人的社會生活,“鋼水的產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表達了對鋼鐵工人的一種敬仰敬佩之情,從刻畫細微的畫面中,我們似乎聽見有人在説:“工人兄弟們,你們辛苦了!”

雕塑:是雕、刻、塑三種製作方法的總稱。

雕塑的表現形式一般分為:圓雕、浮雕。

舉例:茶陵一中進校門處的雕塑(圓雕)。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藝美術:指實用品的造型設計和裝飾性美術。

分類:A、日用工藝(染織工藝、陶瓷工藝等)

B、陳設工藝(象牙雕塑、裝飾繪畫)

D、建築藝術:通過建築羣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佈置、立面形式、結構方式、內外空間組織、裝飾、色彩等各方面的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藝術。

公共建築:

分類:民用建築:

紀念性建築:

現代設計:是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形成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藝術。

美術的社會作用

美術對於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都有着積極的作用,它具有三大功能: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審美功能

(組織同學們以討論的方式,談談對美術及美術的作用的認識和理解。)

總結學生的發言:

美術有很強的實用價值,廣泛應用於建築、商業、工業等領域

三、作業:

運用抽象或變形的表現手法表現自己的某種情感。

要求:用少量文字概括作業表現的情感。注意造型的基本要素的運用。

國中美術教案 篇九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繪畫形式表現科學幻想的內容,並學會齊心協力辦小畫展。

過程與方法

1、收集宇航、環境信息,開闊學生視野。。

2、指導構思初畫草圖修改完成。

情感態度價值觀

加強對宇宙航天的瞭解,增添對地球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想象能力和勇於探索,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宇宙航天的有關知識,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科幻內容,合作辦小畫展。

難點:利用收集和媒體展示宇宙的奧妙,啟發學生大膽地想象太空的神奇景象。

三、學法指導

1、收集宇宙航天的資料和圖片,瞭解太空的奧妙無窮。

2、通過課件播放,啟發學生異想天開的思維。

3、以小組為單位辦小畫展,培養合作的`團隊精神。

四、教學準備

1、收集宇宙航天方面的資料和圖片。

2、教師製作課件。

五、教學課時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設問:你們知道哪些是古時候夢寐以求而今天已經實現了的事物?(生討論後交流)

課件展示:鳥類和飛機在天空中飛翔的畫面。

小結:“飛天神仙”“白色天使”表達夢想;“飛機”“宇宙飛船”實現夢想。

2、提問:大家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面臨着哪些生存危機?(生討論後回答)

課件展示:環境惡化氣候變暖人口過剩

小結:人口擁擠戰爭環境污染都威脅着我們美好的生活。怎樣才能避免或者減少危機?

板書課題《科幻畫》

二、學習欣賞

1、課件展示一些科幻畫圖片,讓學生欣賞與評價。

①受地球臭氧層破壞的電子圖片啟發學生創作《修補臭氧層》的繪畫。

②受灑水車的啟發創作以水為動力的灑水車。

③受房屋擁擠啟發創作能飛行的家。

④受交通擁擠啟發創作的可以低空飛行的汽車。

2、設問:從這些畫中他們在生活中有什麼樣的困惑?分別表達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三、啟發思考

1、設問:你在生活中有什麼煩惱?你最關注的是什麼?

2、小組內交流後全班彙報。

3、構思。首先是把現實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再是選擇最科學的方法把它變成一幅美麗的畫。

四、指導創作

1、課件出示一些製作範例供學生評價參考。

2、討論:

①你決定用什麼樣的工具材料表現?

②你打算怎樣構圖?

③你的創新在哪裏?

④你為人類解決了哪些煩惱?

⑤你將運用什麼方法來烘托畫面的氣氛?

3、出示繪畫要求:表現形式不限,構圖飽滿合理,色彩鮮豔。

五、學生創作

1、學生開始創作畫草圖。

2、教師巡查指導點撥。

六、總結交流

2、教師總結。

七、當堂作業

學生完成科幻畫。

八、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