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木蘭詩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12K

木蘭詩教案【多篇】

木蘭詩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巾幗英雄,這首詩通過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展現了木蘭的英雄形象,這節課的學習重在使學生了解木蘭的英雄性格,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分析故事情節,瞭解木蘭的形象,提高同學們閲讀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注重朗讀,在讀中感知人物形象

(2)採用提問引導式教學,使學生了解木蘭的英雄性格

(3)加入情景劇表演,幫助同學們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木蘭的英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感受木蘭形象

教學難點

認識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語:

在中國文字中以“女子”為好,我們常常用很多美好的詞語來形容女性,相信今天這個女子也會給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因為她為我們樹立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榜樣。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木蘭詩》,感受木蘭的英雄形象。

二、重點研讀:(教師先帶領學生齊讀課文,之後以提問式展開課堂教學。)

[提問]:本文由木蘭户織引出故事情節,由“當户織”可見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明確]:是一個勤勞的女子。

[提問]:首段寫木蘭停機歎息有何作用?

[明確]:設置懸念,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

[提問]:文中哪句話交待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

[明確]:“昨夜見軍貼,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提問]: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木蘭毅然決定代父從軍,這體現了她身上的什麼優秀品質?

[明確]:深明大義,忠孝皆備,勇敢果斷。

[提問]:在出徵前木蘭做了哪些準備?

[明確]:“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師:這裏作者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渲染了一種緊鑼密鼓的氣氛,突出了戰事的緊迫。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木蘭踏上了征途。

[提問]:是如何展現木蘭奔赴戰場的情景的?

[明確]:“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提問]:這幾句展現了木蘭從軍征途的哪些特點?同時又展現了木蘭怎樣的情思?

[明確]:征途遙遠,行軍神速,木蘭既心情急切的奔赴戰場,又很深切的思念親人。

師:這裏既寫出了木蘭的兒女深情,又展現了她的英雄氣概。

接下來,作者為我們展現了木蘭的征戰生活。

[提問]:“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兩句與上文有何聯繫?

[明確]:是對上文“旦辭……”八句內容的概括。

[提問]:詩中是如何展現木蘭的軍營生活的?

[明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提問]:這兩句展現了木蘭軍營生活的什麼特點?

[明確]:極其艱苦。

[提問]:“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展現了木蘭經歷了一場怎樣的戰爭?

[明確]:經歷了一場曠日持久,激烈悲壯的戰爭。

[提問]:木蘭能夠勝利歸來,展現了她怎樣的英雄形象?

[明確]:英勇善戰。

[提問]:文中是如何展現木蘭立功之大的?

[明確]:“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提問]:“木蘭不用尚書郎”反映了她怎樣的優秀品質?

[明確]:不慕名利。

[提問]:思鄉心切的木蘭,急盼與親人團聚,文中是如何展現木蘭與親人團聚的情景的?

[明確]:“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師:這裏通過爺孃姊弟的不同舉動,渲染了一種全家團聚的喜慶氣氛。

[提問]:回到家中木蘭有何表現?

[明確]:“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

[提問]:這反映了她當時怎樣的心情?

[明確]:回家後的喜悦心情,恢復女裝的激動心情。

師:這表現了木蘭對和平生活的熱愛,對正常生活的嚮往。

[提問]:最後作者安排了怎樣一個戲劇性的場面結束了故事?

[明確]:“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師:木蘭與親人團聚的情景,使故事更具有喜劇色彩,增強了的生動性。

(讓學生自由組合,分別扮演文中人物,表演情景劇。教師把握好尺度。)

[提問]:最後用兔子作比喻有何作用?

(學生分組討論)

[討論明確]:以兔為喻,歌頌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幾年,未被發現的謹慎、機敏。

師:從木蘭身上我們看到,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他們的智慧、膽略和才能並不比男子遜色。

三、歸納木蘭的形象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選派代表發言,最後教師歸納。

[歸納]: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熱愛和平生活。她代父從軍,表現了古代勞動婦女的英雄氣概和愛國精神。

四、學生再次齊讀課文。

五、課堂討論:

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原因是什麼?從木蘭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優秀品質?

--引導學生深入認識木蘭形象,抓住兩個方面:一是人物的傳奇性,二是人物性格的豐富性。

六、佈置作業:

(1)熟讀並背誦這首詩。

(2)選擇詩中一段故事情節,改寫成現代文,要合理運用一些刻畫人物的方法。

七、板書設計:(略)

木蘭詩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樂府”的有關知識。2.體會文章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讚美。3.學習本文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

能力目標

1、根據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2.體會文章的詳略的安排。3.根據想像擴寫課文。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2、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剛健清新、氣勢雄渾的詩意美以及雲鬢黃花少女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馳騁沙場,功勛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學法引導

1、本詩詩韻婉轉,琅琅上口,學生易記易背,課前要求學生先背誦,可以採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課文註釋,藉助工具書,粗讀課文,瞭解大意;②分段細讀,抓住敍事詩的特點,概括故事大意,明確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③再讀成誦,抓住詩中對木蘭的心理、動作等描寫的詩句,分析木蘭的形象,進而正確把握詩的主題。

2、能複述,擴寫成改寫故事,理解詳寫和略寫的好處,找出對比和排比的句子並能説出運用修辭的作用。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講析木蘭的形象為什麼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以致家喻户曉?這一點主要通過講清木蘭替父從軍的“孝”和保家衞國的“忠”(愛國)兩種精神讓學生領會。

2、難點本文的材料安排為何有詳有略。這一點要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本文的中心來解決。

3、疑點木蘭之所以“不用尚書郎”僅僅是因為不貪圖榮華富貴嗎?這一點教師可根據課文內容,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介紹分析。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前一段時間,聞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資將中國的一部古代文學名著搬上了銀幕,轟動了世界,大家知道這部影片叫什麼名字嗎?對,是《花木蘭》。花木蘭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女英雄,她到底有什麼魁力,以至於風靡世界,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們就帶着這個疑問,來學習木蘭的最初雛形——北朝樂府民歌《木蘭詩》,相信大家一定會找到答案的。

二、明確目標

1、熟讀課文,疏通文意,瞭解大致情節。2.通過分析詩歌,理解木蘭的形象。

三、整體感知

l.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2、速讀課文,將詩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個字簡單概括內容。

第一部分(1一3段)替父從軍。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戰。

第三部分(5一6段)凱旋而歸。第四部分(第7段)結尾附文。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背景介紹

關於《木蘭詩》產生的年代,有多種説法。從詩中的地名看,詩的時代背景,當與北魏和柔然的戰爭有關。而遊牧民族強悍尚武的社會風氣則是它產生的社會基礎。

2、詩的結構是按時間發展的先後順序安排的。

3、分析第一部分,寫木蘭決定替父從軍。

(1)文章一開始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安排?

文章一開始寫的是木蘭的憂愁情態:“唧唧復唧唧”,而不是直接寫木蘭從軍的原因。這樣寫有兩個好處,①引起讀者懸念——木蘭為何優?為何愁?②能使文章簡潔。如果從起因開始寫,將相當複雜。

(2)從第一段春,木蘭的身份是什麼?“當户織”一句可以看出木蘭是一個辛勤勞動

的女子,而不是侯門小姐,這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礎。

(3)木蘭到底為何如此憂慮呢?(讓學生自讀第二段找答案,然後請同學用自己的話講述。)

原來此時國家有戰事發生,召木蘭的父親入伍,可是父親年紀大了,家裏又沒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親入伍。

那木蘭可以替父從軍,又愁什麼呢?

古代歧視女子,女子沒有地位,要求她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準拋頭露面,法律不允許女子入伍。

是否毫無辦法?聰明的木蘭想出了什麼主意?

女扮男裝。

女扮男裝,冒着很大的風險,一是怕別人識破,更主要的是上戰場面對的將是死亡,但木蘭一片孝心,為了自己的父親,死有何懼?

大家對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樣對待父親的呢?與木蘭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這兩段敍述木蘭替父從軍的前前後後,人物在這段時期心理活動起伏很大,同學們試着把握一下。

憂慮(唧唧復唧唧)——反覆思考——下定決心(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5)第三段,寫木蘭緊張地做準備工作,迅速從家出發和奔赴戰場途中的見聞感想。先就“願為市鞍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要囉嗦地寫呢?為什麼不寫在一個地方買齊?

這樣寫有以下幾個作用

①寫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要採買上好的用品。②戰事緊迫,時間緊張,渲染出一種緊鑼密鼓的氣氛。

③這是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法。誠如謝榛所説:“若一言了問答,一市買鞍馬,則簡而無味,殆非樂府家數。”(《四溟詩話》)聯想我們曾學過的一首樂府歌辭《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東西南北的鋪排,看似重複,卻寫出了魚在蓮葉間嬉戲的情景和人們採蓮時愉悦的心情。

(6)思考:赴邊途中是詳寫還是略寫?(略寫)詳寫什麼?(心情。)

通過幾個地名的轉換,便概括了整個行程:家——黃河——黑山。兩次在“黃河”和“黑山”宿營的描寫極婉轉地形容出一個初離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聽到黃河流水,聽到燕山胡騎,都不由讓她想起父母的呼喚,對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長。

教師範讀第一部分,並指導學生背誦。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蘭十幾年出生入死、保家衞國的戰鬥生涯。這段只有六句,卻寫了三個階段——途中、戰中、戰後。

(l)讀課文。找出哪句寫途中,哪句寫戰中,哪句寫戰後?

途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戰中——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戰後一一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2)我們重點欣賞寫“戰”中的兩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十個字,就寫出了十幾年的戰鬥生涯,可謂字字千金。這兩句的含義是什麼?寫出了怎樣的意境?“朔氣傳金拆”意為北方的寒氣傳送着打更的聲音。朔風凜烈,刁斗聲聲,月光映雪,木蘭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麼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鄉,甚至思念她的織機……

木蘭又在做什麼呢?從“寒光照鐵衣”一句可以看出,木蘭正穿着鎧甲,和戰友們一道在邊防線上巡邏,隨時準備為保衞祖國而戰。

(3)木蘭在戰場上表現如何?文章中沒説,但我們想一定是智勇雙全。根據

①這麼多年,女扮男裝本被發現。

②從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來:“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五、佈置作業:

1、想像一下,木蘭在戰場上會遇到什麼情況?她會怎樣處理?

2、為什麼把戰爭過程寫得如此簡略?

板書設計

木蘭詩

一、(l一3)替父從軍詳

二、(4)十年征戰略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體會文章後兩部分的內容及感情。2.學習根據想像擴寫文章。

二、整體感知

讀文章的第四、五、六段,看各寫了什麼內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為何略寫征戰中木蘭的英勇?

這種寫法從表面上看,似乎刻畫兒女之情多,而描繪英雄之氣少。但從實際效果看,詩中所刻畫的種種兒女情狀,正多方面地豐富了木蘭的英雄性格,使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實動人。木蘭的機智勇敢無須贅述,一句“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就概括出來了。這樣,兒女情與英雄氣融合得天衣無縫,更是相得益彰。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這部分有一個疑點:木蘭歸來後,因戰功赫赫,於是“可汗問所欲”。可木蘭的回答是什麼呢?“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為什麼做出這種選擇呢?一般的看法是:木蘭不慕榮華富貴,願回家與父母團聚。但我認為這裏還有別的更深層的原因,大家能否結合你對中國封建社會的瞭解來挖掘一下?

學生討論後明確: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裏,“男主乎外,女主乎內”是封建禮法定下的一條戒律。木蘭可以在非常時期祕密地代父從軍併發揮她那潛在的智謀和才能。然而,她卻不能隨着戰爭轉入和平,繼續在朝廷為治理國政而做出貢獻。封建禮法加在婦女身上的鐐銬是難以解脱的。木蘭的還鄉,決非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過這一點,如黃梅戲《女駙馬》等。木蘭只有辭受封爵、解甲歸田這惟一道路可走。

(2)從“爺孃聞女來”到“不知木蘭是女郎”,寫木蘭到家,受到熱烈歡迎。顯出女郎面目後,令戰友們驚惶。這段首先用三組復疊句式極力鋪寫木蘭抵家時家人歡騰的情景:“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姐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幾句寫出了不同人物的特點,形象非常生動。

(3)作者省略了木蘭回家後親人相聚、暢敍別情的熱烈場面,你能否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像,進行擴寫?親人們會説些什麼?做些什麼?

(4)當然,這裏邊興的當屬木蘭,下面幾個排比句,從描寫她急於回到日常生活的行動中顯出其初到家時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種大團圓的熱鬧歡樂的氣氛:“開我東閥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①為何不先脱戰袍,後開門窗?

木蘭離開養育她成人的家已經十多年了。十幾年來,她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着這個家,思念家中的親人。現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熱愛、思念的家,一進家門,還來不及卸下戎裝,就開門開窗,因為她對這個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愜意,都充滿感情。

②“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又反映了木蘭的什麼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暢;二是愛美之心,木蘭亦有,表現了她對和平生活的熱愛和對正常人生的嚮往。從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富真實。

③這幾句木蘭還原“本來面目”與哪個地方照應?與開頭交待木蘭是女兒身照應。

3、讀最後一段的附文,你能領悟到什麼?

最後一段是木蘭對戰友們的“驚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對木蘭的深切讚美。這時運用了比喻的修辭和互文見義的手法,説無論是“雄兔”還是“雌兔”,都是“腳撲朔”、“眼迷離”的,它們在一起跑動的時候,你怎麼能分辨雄雌呢?這幽默風趣的比喻,表現了木蘭的穩重機智,又使這首詩的結尾餘音裊裊,悠揚不盡!更給我們提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謀略和才能並不比男子遜色。你還能再舉幾例嗎?(穆桂英,李清照,武則天……)

女同學不宜妄自菲薄。

4、《木蘭詩》的藝術特色是什麼?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功在於恰當地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如設問、比喻、排比、對偶等修辭方法,以及語句連接緊湊、生動暢達的聯珠句法,如“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等,來為塑造人物形象、表現思想感情服務,事奇詩亦奇,不愧為膾炙人口的優秀詩篇。

四、總結、擴展:《木蘭詩》是一首優美動人的敍事詩,為了塑造木蘭的形象,作者選取了廣闊的生活場面進行描寫。從時間上説,前後長達十多年;從地域上説,涉及家庭、鄉里、戰場和朝廷。對這樣豐實的生活內容,作者以“木蘭是女郎”為準則進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詩繁簡得當。千百年來,《木蘭詩》一直被人們傳誦着,具有恆久的藝術生命力。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詩。

《木蘭詩》教學反思

《木蘭詩》講述了一個流傳至今的經典故事。這個故事對學生來説並不陌生,所以導入新課我就用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中的片段,希望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共鳴,拉近學生和文言文之間的距離。另外我設計了多組競賽題目,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鞏固學生對於課文內容的熟悉程度,和加強他們的誦讀能力。

一、抓住情節,瞭解課文

文言文語言精練,讓學生覺得沒有現代文的容易理解,學生對花木蘭瞭解甚少,所以上課之初,我從感覺形象入手,通過觀看錄像着重感受花木蘭躍馬橫槍、英勇善戰的威武形象。讓學生通過對各段故事情節的簡述感知到課文的大概內容,再通過引導學生想象花木蘭身穿戎裝的英武形象及日夜行軍的艱辛,感悟花木蘭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優秀品質。讓學生逐漸認識到花木蘭是一位在硝煙滾滾的戰場上,馳騁沙場、英姿颯爽、奮勇殺敵、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女英雄。這是教學的基礎。

二、深化問題,自主學習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每個學生都應有學習和發展的自由。因此,我們必須要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自主探索,真正實現個性的發展。在課文的複習中,我設計了一些選擇題,是對課文內容的一個深化,讓學生在自己閲讀課文的基礎上,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既訓練了學生的語言,有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另外,有些題目以學生自我感悟誦讀,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對學生的誦讀有側重進行指導,並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加以鞏固,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

三、誦讀體會,激發感情

誦讀有利於學生對書面語言的感知和理解,語文課堂教學就應書聲琅琅,情趣濃濃。從學生們學習時的反映可以看出,由於充分運用了多媒體展示花木蘭馳騁沙場的生動畫面,和多種形式的競賽題目,引導學生去誦讀,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幾乎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聽他們的朗讀,讓我似乎看到了一個渾身是膽的花木蘭馳騁在沙場上。通過在一系列多向互動的情境閲讀、感悟、表達與創新,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讓學生通過背誦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可以説是水到渠成。在朗朗書聲中鞏固語言,理解語言,從而學會運用語言。這一課時的內容挺多,但由於學生積極投入,整堂課感覺比較順利,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通過這節課,我們看到了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

木蘭詩教案 篇三

一、導入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多讀精背是千百年來我國人民學習語文的傳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木蘭詩》的朗讀。

二、學習朗讀

(一) 聽讀正音,文通字順

學生聽錄音,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

機杼zhù? 金柝tuò? 著zhuò? 傍bàng? 可汗kèhán

(二) 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學生注意句讀,劃出停頓。

五字句多為2、3停頓,其它的有212、221、223的停頓

(三) 定出基調,讀出韻味

學生聽錄音,小聲跟讀,在模仿誦讀。(要求學生眼觀文、口出聲、耳悦音、心會意、神會情,注意抑揚頓挫、輕重舒緩)

1、讀準重音,關鍵性的動詞要讀的響亮,極力表現喜樂之情。如:開、坐、脱、著、理、帖

2、注意節奏,掌握語調,根據故事情節來朗讀。

提示:語速能夠表現出我們對故事的感受。

學生各自朗讀課文。自由自在進入這篇敍事作品,老師要傾聽的就是大家的聲音。 再讀:大聲讀幾段,讀出敍事的味道。

同學們談談本詩的感情基調。

如木蘭歸家一段,感情基調應該是熱烈的、歡快的。“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節奏最快,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對鏡貼花黃”,節奏放慢,表現木蘭恢復女兒粧時輕鬆、喜悦、害羞的心情,末句輕讀,為高潮蓄勢。“出門看火伴……不知木蘭是女郎”,再加快節奏,着力表現夥伴的驚奇感。拿起筆,趣味朗讀

3、拿起筆,趣味朗讀。

要求:學生讀一節詩,停下來,老師説一句話。老師説三句話後,學生學着老師的樣子每讀一節詩,説一句話。

如:朗讀“木蘭歸家”一段,就完全可以用“情讀”展現當時人物之情和當時情景之情。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親人歸來,激動萬分,所以這裏的畫面就是流動組像的,速度是快的。爺孃顫巍巍地相扶着走到村口,雖步履老邁,但也是竭力走快;阿姊在打扮,心情急又想打扮得漂亮;小弟舉刀一點不猶豫,恨不得可以馬上將美味佳餚端至久別的阿姊面前。

朗讀時語調上揚,語速稍快,語氣歡欣。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前三句要讀出木蘭急切地想脱下厚重的戎裝換上輕盈的紅裝之情,所以語速自然要快,語氣有點兒急;而後三句則要讀出木蘭換上紅裝之後的女兒之態,害羞之狀,動作都是慢慢的,在回味往昔做女兒的日子,在欣賞自己的女兒之顏呀。梳理雲鬢是多麼細緻呀,粘貼裝飾品是多麼精心呀。

……

3、讀的協奏曲,感知木蘭的形象和詩歌主題。

(1)學生自願起來個別讀,獲得成功的喜悦。(自選一段自己認為讀得最精彩的小節)

(2)小組分別讀,賽賽哪一組讀得最好。在集體活動中獲得榮譽感。

(3)師生合讀,再和奏中感受朗讀的樂趣。

三、小結

同學們,詩歌的朗讀,重在積累字詞,把握語速,體會重點故事情境,加強朗讀的感情色彩,進一步感受故事和人物形象,在朗讀中培養我們的朗讀能力。希望大家

木蘭詩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瞭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瞭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衞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花木蘭在中國是家喻户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藉什麼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於風靡世界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簡介“樂府詩”及“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採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

1.範讀課文(示範朗讀帶),學生在聽中指出應注意的字音。

2.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唧唧( )機杼( )軍帖( )可汗( )鞍韉( )轡頭( )濺濺( )胡騎( )啾啾( )朔氣( )金柝( )十二轉( )百千強( )扶將( )阿姊( )霍霍( )舊時裳( )理雲鬢( )

3小組疏通文意,説説情節要求學生以“木蘭”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歎息、替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辭官還鄉、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四、細讀課文,感受木蘭形象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讀到木蘭是一個的人”句式來表述。

(時間為10分鐘左右),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舉手發言,明確自己眼中木蘭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學生1:我從課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户織”讀到木蘭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復”字表明木蘭紡線不是短時間的,而是長年累月都在做!

學生2:我從課文“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讀到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忠孝兩全的人,因為木蘭的歎息聲是在為父親擔心,可見木蘭的孝順;“願為市鞍馬”的一個“願”字充分表明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勇於擔當重任,熱愛國家的人!

學生3:我從課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讀到木蘭是一個英勇善戰的人,因為戰爭這麼激烈,“十年”説明打仗時間很長,又死了很多人,而木蘭還能活着回來,足夠證明她的英勇善戰!還有,我從課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讀到木蘭是一個不慕高官厚祿、情繫故鄉、眷戀家園、熱愛和平生活的人,因為木蘭立了赫赫戰功,因功受賞,可是她依然作出“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的決定,在她看來,打仗好像並不是為了建功立業,也不是為了高官厚祿,純粹是為了保衞國家,使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學生4:我從課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脱我戰時袍,着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讀到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善於打扮、美麗可愛的女人,因為喜歡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説明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熱愛的;這些人也是可愛的、美麗的!

學生5:我從課文“出門看夥伴,夥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讀到木蘭是一個機智,小心謹慎的人,因為木蘭是一個女人,在軍隊裏和戰友們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竟然沒有被發現,很難做到,可木蘭做到了!

教師在其中要適時做出讚賞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為你鼓掌!

教師可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傑出巾幗英雄形象,在替父從軍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願。

2.請學生舉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五、深讀課文,走進木蘭內心世界: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夥伴、當朝天子和《木蘭詩》的讀者,説出此時你最想説的話,在隨筆本上寫200字的片段作文。

五、拓展延伸:木蘭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從軍是一種孝,保家衞國是一種忠。那麼我們現在作為中學生在現實和平的生活中,又應該怎麼樣來孝順父母,報效祖國呢?請你談談自己的想法。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

2、完成課後習題二

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蘭,我想對你説”寫在隨筆本上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習題見《課時檢測》和《完全解讀》)

1)寫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

2)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

3)寫戰爭激烈緊張的句子是:

4)詩中描寫邊塞戰地夜景的兩句是:

5)突出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6)讚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男子的議論句是:

七、板書設計:

木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奇”

蘭 巾幗英雄 孝父愛國、渴望和平

“英雄也嫵媚,女子亦剛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木蘭詩教案 篇五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語: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誰説女子不如男》。

問:同學們,有誰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誰説女子不如男)恩,大家説得很對,誰説女子不如男啊?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叫什麼“巾幗不讓鬚眉”嗎?其實,古今中外,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女中豪傑,你們知道哪些呢?數一數吧?(穆桂英、劉胡蘭、江姐、薩切爾夫人、木蘭……)

導入:看來大家知道的女中豪傑還真不少!剛才有人説到一個人——木蘭,同學們,你們知道木蘭這個人物嗎?哪一個同學給大家講一下關於木蘭的故事?(學生講故事)

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你認為木蘭成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要點)木蘭是一位愛國的女英雄。她替父從軍,是出於關心國家安危,體恤父親年邁力衰;她不畏艱苦,勇敢作戰,是出於保衞家鄉、保衞祖國的堅強意志;她厭棄高官厚祿,而渴望過和平勞動的生活——這些,都表現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意願和理想。好,我們就來共同看一看《木蘭詩》中是怎樣塑造木蘭的形象的。

二、範讀課文。

1、解題:《木蘭詩》是一首什麼題材的詩?作品時代怎樣?

明確:《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説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民,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雄頸、熱烈、質樸。

2、聽錄音範讀課文,要求:

A認真聽讀,不出聲。

B注意生字新詞的正確讀音。

C揣摩讀樂府詩的語氣,注意句中的停頓處理。

3、聽完了一遍課文,同學們,你們有哪些話想要説呢?

4、指名談談自己聽後的感受。

三、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弄懂意思,整體感受。

1、導入:好,剛才同學們聽得很認真,也説得很好,那現在,老師把時間交給大家,用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掃除字詞障礙。

學生自讀課文。

2、檢查學習情況。

A字詞。

注音:機杼軍帖可汗鞍馬鞍韉轡頭鳴濺濺

鳴啾啾戎機金柝阿姊著我舊時裳

B指名分段朗讀,正音,學生集體評價。

3、導入:剛才,老師檢查了大家的自學情況,非常不錯,下面,就請同學們按照老師給大家分好的組,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試着把這篇文言翻譯成本站吧。

第一組:一二段;第二組:三四段,第三組:五七段,第四組:六七段。

4、指句串講。適時補充指導。

5、指名複述故事。

四、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賞析詩歌。

導入:《木蘭詩》寫得很好,同學們都背過了嗎?(背過了)那讓我們一起背誦《木蘭詩》。

師生一起背誦。

同學們背得很熟。和同學們一起背誦的時候,老師想起了自己上中學時學習這首詩的情景,認真學習,誰都會被木蘭這一這一中國古代巾幗女英雄的形象深深地打動。聽同學們背誦得很有情,看出同學們很喜歡這首詩。最喜歡詩的哪一段或哪一部分呢?為什麼喜歡?誰來説一説?

指名説。學生有可能會説:我最喜歡“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這兩句詩,從這兩句中可以看出木蘭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女孩子,因此她下定了替父從軍的決心,“從此替爺徵”。

我喜歡“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這幾句寫出了木蘭從軍前緊張的準備工作,而且讀起來也很順口。

我最喜歡“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這幾句能讓人聯想到木蘭到底在想什麼。

順勢導入:這位同學説得真好,同學們,你們都有豐富的想象,來,想象一下木蘭當時想的是什麼吧?

指名説。適當指導,學生評價。

我喜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幾句描寫了北方塞外特有的景色,概括了木蘭十年的從軍生活。

“軍中生活”一段確實寫得很好,老師也很喜歡這一段。“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寒冷的夜晚,點點星光照在木蘭的鎧甲上,的確是傳神之筆。在這裏,有一個問題需要同學們思考:十幾年的軍中生活為什麼只用了這短短的六句詩來描寫呢?(學生思考,討論。)

指名説。

二、啟發想象。

導入:詳略的安排是這首詩的一個主要特點。正因為是略寫,也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想象的空間。下面請同學們發揮自己豐富的的想象力,想象一下木蘭的軍中生活。可以從木蘭的女扮男裝,從天氣呀,地勢呀,交戰雙方呀,多個方面展開想象。

(學生靜思默想。)

然後問:哪位同學願意把想象出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指名説,老師作適當指導,學生評價。

三、交流討論。

出示問題:一千多年來,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原因是什麼呢?請大家分組討論。

小組討論。

指名説,學生評價,老師指導。

四、結束新課。

同學們,學了花木蘭的故事,你有什麼話想説嗎?

指名説。

木蘭詩教案 篇六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敍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誇張等修的表現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把握木蘭形象;

2、體會恰當詳略敍述和成功運用互文、排比、對偶、誇張等修辭的表現作用。

三、教學時間: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趣味引讀

1、播放豫曲《誰説女子不如男》導入,同學們,大家知道這熟悉的戲曲裏是誰的唱段?(生:花木蘭)對,花木蘭。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户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於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木蘭詩》:

2、解題:《木蘭詩》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才廣泛,格調雄勁、熱烈、質樸。

二、詩歌誦讀,疏通文意

(一)詩歌誦讀:

1、播放錄音,明確聽讀的要求:

①。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把握在預習中遇到的字詞障礙。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隨時用筆圈點勾畫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重點字詞。)

②注意把握詩文的感情基調。

2、學生自由朗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

(二)疏通文意:

1、通假字

對鏡帖花黃:“帖”同“貼”讀作(tie)

出門看火伴:“火”同“夥”讀作(huo)

2、古今異義字

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古意是隻(副詞);今意是但是,可是(轉折連詞)出郭相扶將郭:古意是外城;今意是僅用作姓氏

雙兔傍地走走:古意是跑;今意是行走

3、一詞多義

東市買駿馬集:市(名詞)

願為市鞍馬:買(動詞)

4、詞類活用

願為市鞍馬市:買名詞用如動詞

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騎:戰馬動詞用如名詞

策勛十二轉策:記下名詞用如動詞

5、數詞運用

軍書十二卷壯士十年歸策勛十二轉同行十二年

(注意:這些數詞均不表示具體數目,即表示虛數,言其多。)

三、整體感悟

1、詩歌誦讀:

①教師有感情地誦讀,學生點評。

②學生自由朗讀,讀準字音,疏通文義,把握情感。

2、整體感悟:

①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概述故事情節。

②在概述情節的基礎上,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

3、解釋詞語和翻譯句子:見課文。

(補充:對偶、互文、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含義。)

4、引導:這是一首敍事詩,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麼?請用四個字來簡單概括每一部分內容。

明確:第一部分(1—3段)替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數年征戰歷盡艱辛

第三部分(5—6段)還朝辭官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比喻讚美木蘭

5、小結:

這樣一個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性,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醇厚質樸又機敏活潑,千百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廣為傳唱。

四、作業

1、識記詞語的音、形、義,背誦詩歌。

2、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檢查背誦。

2、回顧上一節課所講內容,加深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二、齊讀全詩

三、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一)人物賞析: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哪些詩句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明確:

①“萬里赴戎機……寒光照鐵衣”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

②“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寫出了戰爭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表明了木蘭長期激戰,英勇善戰,凱旋歸來。

“歸來見天子……賞賜百千強”,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了她的女性心理?

明確:

①停機歎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裏着想,又為國家大計着想,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②遠征沙場時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温暖。③辭官還家後“著我舊時裳”和“對鏡帖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急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脱、著、理、帖”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的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木蘭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又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險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能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於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這一形象的意義何在?

明確: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和不慕名利的優秀品質。

三、賞析寫作特色

1、這首詩在敍事的詳略上有什麼特點?為什麼這樣安排?

明確:這首詩詳寫木蘭的從軍緣由、行前準備、征途思親、凱旋辭官、返回家園,略寫戰場生活、百戰情況。所以這樣地處理題材,原因在於這首詩不是重在表現木蘭怎樣作戰勝,而是重在表現木蘭這個年輕女郎深明大義、代父從軍、性格純真、品質高貴。所以詩中扣住從軍故事的始末,着重寫她的內心世界,表現她的思想感情,刻畫出了這個血肉豐滿的年輕女郎英雄形象。這樣根據人物特點、詩篇主題來詳略地處理題材,非常恰當。

2、這首詩歌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明確:《木蘭詩》具有樂府詩歌的獨特風格,復沓、問答、排比、重疊、對偶、頂真等形式的運用,都與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語言豐富多彩,有樸素自然的口語,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氣勢酣暢的排比等等。

(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品析特色及作用)

四、拓展延伸

1、歷史上不獨有花木蘭這一個巾幗英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讓我們仰慕。你還能再舉出一些中外歷史上巾幗英雄的例子?

居里夫人、劉胡蘭、穆桂英、佘老太君、王昭君、秋瑾等。

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孃,扈三娘等。

五、總結:

《木蘭詩》這首敍事詩塑造了花木蘭這個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個雲鬢花黃的少女,又是一個金戈鐵馬的戰士。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她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立下汗馬功勞。得勝歸來之後,她又謝絕高官,返回家園,重新從事和平勞動。她愛親人也愛國家,把對國家對親人的責任融合在一起。木蘭的形象,集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敦樸的優秀品質。

這首詩在敍事上,詳略得當,並運用了排比、誇張、對偶、互文等修辭方法,這是這首詩寫作上的一些特色。

六、作業

1、背誦並進一步品味這首詩。

2、完成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

木蘭詩

故事情節:

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數年征戰歷盡艱辛(略寫)

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吟唱比喻,讚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木蘭詩教案 篇七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包括一些重要的詞語和句式。

2.初步瞭解北朝民歌的特點和常用的修辭手法。

3.感受花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瞭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4.背誦全詩。

能力目標

1.從整體上把握詩歌的內容,準確、完整地複述課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學習本文敍事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及互文、排比、頂真、復沓、對偶等修辭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德育目標

感受木蘭勤勞樸實、剛毅勇敢的性格,學習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衞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1.背誦這首古詩。

2.研讀刻畫木蘭這一人物形象的重點段落,理解詳略得當、繁簡相宜的寫作妙處。

●教學難點

瞭解本詩的一些句式,並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辭手法,並提醒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體現。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古詩教學應着重體現朗讀,注意語氣、語速、語調、節拍,力求聲情並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在反覆的誦讀中,深入體會詩中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2.複述法。教師提示學生複述時不僅要掌握詩中敍事的各個環節,而且要注意抓住重點,做到詳略得當。引導學生清晰、流暢、有條理地表達。這一教學環節有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詩歌內容,便於背誦。

3.鑑賞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集中鑑賞本文繁簡相宜、形象豐滿的寫作特色。注意發揮聯想想象,不要刻意追求現實的可能性,鑑賞詩歌有時要虛化,太實際的態度不利於鑑賞。

4.討論探究法。培養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查閲資料、網絡搜索、調查訪問、集體探究等渠道。

5.競賽法。針對七年級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開展競賽法,容易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花木蘭畫像、已打印好的文字資料、歌帶、錄音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瞭解北朝樂府民歌;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聲韻美;疏通文意,整體把握詩歌;複述詩歌的故事情節,理清情節發展脈絡,強化背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同學思考,回答:穆桂英、劉胡蘭……)教師演示多媒體課件,呈現巾幗英雄圖片:花木蘭、穆桂英、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感受她的英雄豪氣,女兒柔情。

二、作品及背景介紹

教師分發文字資料,瞭解北朝民歌。

教師可安排學生欣賞京劇、豫劇、評彈、動畫片、郵票等簡單片斷,簡介背景,激發興趣。

文字資料,內容如下:

關於樂府詩

繼《詩經》《楚辭》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叫做“樂府”,它曾大放異彩,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採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我國的采詩制度有着悠久的歷史。

北朝於戰亂間隙所奉行的采詩制度,與兩漢一脈相承。保存在郭茂倩《樂府詩集·樑鼓角橫吹曲》中的北朝樂府民歌,有的是用漢語創作,有的則為譯文,雖然只有六七十首,卻內容深刻,題材廣泛,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富有與南方大相異趣的粗獷豪放的氣概,呈現出另外一種風情民俗的畫卷。

三、朗讀詩歌,感受詩歌的聲韻美

1.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電影《花木蘭》片斷,聲屏播放課文朗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初步感知詩意。

教師抽查學生預習情況,多媒體顯示:

(1)辨析字音

機杼軍帖可汗金柝鞍韉

戎機轡頭雲鬢濺濺燕山

胡騎啾啾著我舊時裳

(2)掌握下列多音字

騎轉強帖

(3)通假字

帖花黃看火伴

(4)辨析字形

柝、析、拆、折戎、戍、戌、戊

學生自由發言,其餘同學補充或更正。

明確:(1)zhùtièkéhántuòjiānrónɡpèibìnjiānyān

jìjiūzhuó

(3)“帖”通“貼”“火”同“夥”

(4)金柝、分析、拆開、折斷

戎馬、戍守、戊戌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要求注意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等,尤其應注意朗讀節拍的把握。

教師提示:

(1)唧唧/復/唧唧昨夜/見/軍帖

可汗/大/點兵萬里/赴/戎機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2)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4)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同樣是五字句,(1)組為“二一二”節拍,(2)組為“二三”節拍,(3)組為“二二一”節拍。所以劃分節拍不能單看句式,要聯繫意義表達,應遵循“句不離詞,詞不離意”的原則。

3.學生練讀詩歌,力求體現詩歌的聲韻美。

四、默讀詩歌,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翻譯文句,理解詩意

1.學生自讀詩歌,藉助註釋、工具書,試譯全詩。

2.把全班分為6個學習小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生互動合作,討論交流,理解詞句,講解詩意。如有小組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可以提出來,全班共同商討解決。

3.一、二、三小組為A組,四、五、六小組為B組,展開課堂文言知識競賽,每道測試的單號題為A組必答題,雙號題為B組必答題。底分均為100分,錯一小題扣5分。分值納入小組計分,最後決出優勝組。仲裁權、解釋權歸教師。

測試題如下:(多媒體顯示)

(1)解釋加粗的字。

①問女何所憶②願為市鞍馬

③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④朔氣傳金柝

⑤惟聞女歎息⑥賞賜百千強

⑦著我舊時裳⑧旦辭爺孃去

⑨出郭相扶將⑩當户理紅粧

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

(2)判斷下列加粗詞的古今含義有無變化。

①軍書十二卷②雙兔傍地走

③願馳千里足④賞賜百千強

(3)翻譯下列句子。

①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②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③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⑤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

⑥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4)説説下列句子各有什麼句式特點,並再找一些類似的例子。

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②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④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小組競賽完畢,教師針對學生回答,酌情點撥。

關於翻譯。應注意以下兩點:①“軍書十二卷”“同行十二年”“壯士十年歸”,這三句中的兩個“十二”與一個“十”都是虛數,習慣上這類數字都表示多的意思。②關於互文。一要理解“互文”的含義(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錯、補充的);二要考慮詩歌特徵,譯文不能失去詩味。如“東市…西市,南市…北市…”一句譯為“到東市買了駿馬,去西市買了鞍韉,往南市買了轡頭,從北市買了長鞭”,這兩句的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戰具,不是一處地方買一樣東西。同樣④⑤⑥三句分別譯為“將軍身經百戰生存無幾,壯士(木蘭)戎馬十年勝利歸來”“打開我東屋的閨門,坐在我西屋的牀上”“對着窗户梳理美麗的鬢髮,對着鏡子貼上好看的花黃。”

關於句式特點。這首詩在句式上有民歌特色。第①句為復沓句,兩句更換少數詞語,即構成復沓句,類似的句子有“旦辭爺孃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第②句為頂真句,前一句末尾的詞語與後一句開頭的詞語相同。類似的有“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第③句為對偶句,類似的有“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等。第④句為排比句,類似的有“東市……北市買長鞭”。

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了傳奇色彩。開頭兩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第3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場;第4段寫木蘭十來年的沙場征戰;第5段寫木蘭凱旋迴朝,建功受封;第6段寫木蘭辭官還家。

2.學生理清背誦思路,強化背誦。

3.教師設計相關練習,指導背誦。

學生邊憶邊思,嘗試背誦。

4.全體學生齊背。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課後收集花木蘭的相關資料,整理成文,以待課堂交流。網絡搜索從古到今傑出的巾幗英雄,並整理成文,講給同學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