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木蘭詩》語文教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木蘭詩》語文教案【多篇】

《木蘭詩》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適當介紹詩詞的歷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與思想加強朗讀教學,理解詩的思想內容及主旨在反覆朗讀中體會詩的意境與藝術魅力情感與態度學習木蘭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

重點與難點

體會詞的意境

教學工具

多媒體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方式學生活動、方式

情景導入

詩歌是最高的語言藝術,它常用精練的語言來展示世界的萬千氣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寫複雜的思想感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優美的意境,來品味我國詩歌的藝術魅力吧!首先我們來學。

教學內容

一:介紹木蘭詩產生的背景

請同學講卡通電影花木蘭的故事後,教師講述:這首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從歷史和地理的條件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在後魏,這詩產生在民間,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

二:教學課文

鼓勵學生個別朗讀,聽的同學字的讀音,自由朗讀,瞭解詩歌主要內容。雙邊互動,討論詩歌內容:從詩歌開頭四句,我們想象出那是怎樣的一個場面?通過問答的形式,第二段點明瞭什麼情節?承接上節的“願為市鞍馬”,第三段寫了哪幾句?是否一定要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去買這些東西?第三段接下來的幾句,寫出了什麼內容?用什麼修辭手法第四段主要寫什麼?試逐句分析後再概括內容第五段寫木蘭回朝,天子對她怎樣?她的要求是什麼?

貫徹課改精神,提高課堂質量,教學環節教師活動、方式學生活動、方式。

三:教學內容

第六段寫木蘭回鄉寫了哪些內容?高潮在哪裏?第七段是附文,是吟唱者對木蘭的讚詞,用的什麼修辭手法?

四:互動後明確上述問題

五:分散朗讀,進一步理解詩的內容。

六:理解人物:

全詩塑造了一個什麼人物形象?怎樣評價這一人物?1:分組討論後再交流2:明確:全詩塑造的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全詩讚揚了木蘭的英雄氣概與愛國精神。作為一個女子能馳騁沙場,建功立業,不被同伴識破,足見其才幹非凡。

七:分析詩歌寫法上的特點

1:詳略得當再讀全詩,思考這首詩是怎樣安排詳略的?為什麼這樣安排?2:全詩恰當的運用了多種修辭方法,舉例説明對偶:

排比:

互文:

附板書:

木蘭詩1:代父從軍,征途思親2:艱苦征戰,十年凱旋3:辭官回鄉,親人團聚4:吟唱附文,隱喻讚頌

小結與作業

這是南北朝時的一首北方民歌,敍述的上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感悟

《木蘭詩》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並背誦全詩。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並領會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2、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設想:

1、這是一首北朝民歌,讀起來朗朗上口,要反覆誦讀,感受民歌的語言特點,找出背誦的規律,教師課前可作有表情的示範背誦。

2、本文材料安排有詳有略,為什麼這樣安排,要組織學生通過討論本文中心來解決,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3、本文內容分析力求精當,簡煉,字詞句主要由學生自己翻譯,教師適當點撥。

4、運用多媒體,放映動畫片《花木蘭》片段,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出花木蘭這一巾幗形象的意義。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

1、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户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

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於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2、介紹作品。《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繼《詩經》《楚詞》之後,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度曲,訓練樂工,採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並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蘭詩》與《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民歌中的“雙璧”。

二。整體感知

1.範讀課文(配樂朗讀),學生在聽中提出應注意的字音。

2.小組疏通文意,説説情節:學生用自己語言簡要複述故事情節。

3、要求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歎息、代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還朝辭官、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女兒性情英雄氣概女兒性情

三。賞析人物

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説。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傑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願。

2.學生舉例我國曆史上的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

3、其實在地方戲曲中也有歌頌巾幗英雄的作品,學生欣賞豫劇《誰説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蘭代父從軍是一種孝,在戰場上拼殺是愛國。那麼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又是怎麼樣來體現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國家的愛呢?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品味凝練語言。

2、欣賞動畫片《花木蘭》,比較中西方人物形象異同。

附板書:木蘭詩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巾幗英雄愛國、渴望和平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品味語言,並當堂背誦。

2、進行片斷寫作訓練,提高想象和聯想能力,進一步理解木蘭形象。

3、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品味語言

教學難點:發現文中的創新之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從上節課木蘭形象導入本課內容。

2、學生提出不能翻譯的重點詞,教師給予解釋。

(惟、願、市、旦、度、策、強、將、著、貼、火、走、安)

二、品味語言

1、學生找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句子,並説明理由。

例舉: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麼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並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確:a渲染戰前緊張的氣氛。b戰事緊迫。c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d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互文。)

②.“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介紹對偶、誇張、互文)

——(僅僅三十個字就寫出了征途之遙,生活之苦,戰鬥之多,時間之長,戰況之烈,從而表現了木蘭十年艱苦的戰鬥生涯,可見語言精煉,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麼情操?

(運用誇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嚮往和平的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表現她那種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團聚、歡樂的氣氛。)

2、運用多種描寫手法,擴寫第四段,並當堂交流。

三、體驗反思

假如你是木蘭的親人,十幾年沒見面了,見到木蘭會做些什麼?會説些什麼呢?

四、探究發現

1、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除了老師講的理解,你在與《木蘭詩》進行心靈的碰撞時,你有什麼創造性發現嗎?(困惑處或者不同見解處)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復唧唧”聲與“不聞機杼聲”的矛盾。

(“唧唧”聲有三種説法:織機聲、歎息聲、蟲鳴聲。)

②從《木蘭詩》中“爺”的稱呼看中國古代的稱呼與地位。

(現在在西南地區還有這樣稱呼父親的。“爺”也作“耶”)

③木蘭去時是應“可汗”之徵,而歸來卻受“天子”之賞,那不是前後矛盾了嗎?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天子”是封建社會漢族對君主的稱呼。可是在這首詩中“可汗”卻成了“天子”的同義詞,不能再按照《廣韻》中所謂“蕃王稱”的本義了。這隻能看做在《木蘭詩》時代漢語裏已有了外來語的成分。——是北魏漢化的結果)

④木蘭不當官是不慕功名富貴嗎?

(木蘭的還鄉,決非什麼不慕功名富貴的問題,也不是什麼熱愛勞動的問題,而是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的必然結局。)

A、古代女子的三從四德

B、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女性的命運!

(可以與“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法國的女英雄貞德的故事等進行比較)

(無論是花木蘭、梁紅玉、穆桂英,還是“奧爾良姑娘”貞德,她們“幸運”地躍出歷史地平線的機遇,無論是在歷史的記錄裏,還是在傳奇的虛構中,其背景都是烽煙四起、強敵犯境的父權衰微之秋。換言之,除卻作為妲己一類的亡國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於歷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權、男權衰亡、崩塌之即。)

⑤從《木蘭詩》中看中國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黃”是北魏婦女的面飾。有兩説:一説“元魏時禁民間婦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宮人,皆黃眉黑粧。故《木蘭詩》中有‘對鏡帖花黃’之句。”(《谷山筆塵》)另一説,將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

五、佈置作業

描寫家人團聚場面,字數300字。

板書設計:

停機歎息深明大義

毅然從軍勇敢堅強

匆忙購置準備出征

思親情切征途艱苦

長期征戰勝利歸來

功成身退不慕榮華

回到家鄉換回女裝

雙兔為喻謹慎機警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三

【學生分析】

在中國,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傳奇人物。學生可能大多瞭解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一位勇敢剛強的女英雄,她也有着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樣,愛美,愛她的親人,愛樸素平淡的生活。所以,學習《木蘭詩》,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刻畫出來的。

【教學建議】

1、這首敍事詩字面意義淺顯,可引導學生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

2、《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傑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種藝術手法如鋪排、互文、對偶等對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着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

3、體會本詩的選材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責任感。

5、指導朗誦,爭取當堂背誦。

建議一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在這個傳奇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瞭解故事情節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疏通文意。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2、瞭解故事情節。

學生討論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 )──決心( )──從軍( )──奔赴( )──十年( )──拒賞( )──與親人( )

明確:歎息、出征、準備、沙場、征戰、辭官、團聚

三、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討論: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詩中哪些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兩處:

⑴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如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⑵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前者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後者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 停機歎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裏着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着想(保家衞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 遠征沙場時的`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温暖。

⑶ 辭官還家後“著我舊時裳”和“對鏡貼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脱、著、理、貼”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她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麼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更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惡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麼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於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略。

四、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指導過程中串入對本詩修辭手法的簡要講解。

〖教學反饋〗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 惟聞女歎息( )

⑵ 問女何所憶( )

⑶ 願為市鞍馬( )

⑷ 萬里赴戎機( )

⑸ 策勛十二轉( )

⑹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⑴ 《木蘭詩》出自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詩,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

⑵ “歸來見天子”段,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 )

⑶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幾句作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是恢復女郎裝束的木蘭見夥伴的喜劇性的場面。( )

⑷ 《木蘭詩》全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嚮往。( )

3、用原文填空:

① 旦辭爺孃去,________,不聞爺孃喚女聲,________。旦辭黃河去,________,不聞爺孃喚女怕,________。

② 策勛十二轉,________。

③ ________,對鏡貼花黃。

④ 文中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 “撲朔迷離”一成語是由該詩中“________, ”得出,現常用來比喻________。

4、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句與例句使用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歎息。

例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例⑶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例⑷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問答題:

① 木蘭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麼?(用原文回答)

② “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表達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③ 寫出“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④ 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木蘭詩》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3、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敍事方法,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於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教學重點:

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

教學難點:

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選取材料製作成課件

2、錄音機:伴奏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木蘭這個人物嗎?哪一個同學給大家講一下關於木蘭的故事?(學生講故事)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你認為木蘭成為世世代代人們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裏?(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要點)木蘭是一位愛國的女英雄。她替父從軍,是出於關心國家安危,體恤父親年邁力衰;她不畏艱苦,勇敢作戰,是出於保衞家鄉、保衞祖國的堅強意志;她厭棄高官厚祿,而渴望過和平勞動的生活——這些,都表現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意願和理想。好,我們就來共同看一看《木蘭詩》中是怎樣塑造木蘭的形象的。

二、整體感知

1、解題:《木蘭詩》是一首什麼題材的詩?作品時代怎樣?

明確:(用課件打出)《木蘭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樂府民歌。它產生的時代眾説紛紜,但從歷史地理的條件可以判定事和詩可能產生後魏,這詩產生於民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有經後代文人潤色的痕跡,但基本上還是保存了民歌易記易誦的特色。《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民情,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渾、熱烈、質樸。

2、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解決生字詞。

第一遍,教師範讀課文,第二遍,全班齊讀,第三遍,默讀並藉助註解瞭解課文大意,因為學生對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比較熟悉,課文註解比較詳細,詩歌語言生動質樸,朗朗上口,所以學生可以通過自學大致疏通文意。組織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共同解決,教師巡堂點撥,再由小組把疑難點提出來,教師集中解答。

3、合上書本,請同學根據自己記憶複述詩歌的故事情節,同學們互相補充。打開課本,對照課文內容再次複述故事情節。

代父從軍,征戰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賞,辭官還家

4、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明確:通過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刻畫了善良機智的愛國女英雄的形象,讚美了木蘭善良,機智,勇敢,不貪功,愛父母,聰慧。

三、研讀賞析

1、文章詳寫了哪一部分?略寫了哪一部分?為什麼要這樣安排?

明確:

詳寫:木蘭當户織的時的心事重重,木蘭準備行裝時的活動,木蘭奔赴戰場時的心態,木蘭回家後家人的歡樂,木蘭重着“女兒裝”時的欣喜等

略寫:戰鬥過程

這首詩正是要突出木蘭對父母的孝敬,勇於擔當重任的品格,所以,對於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

2、詩歌以聲音開頭,有什麼好處?

明確:聲音開頭,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3、詩歌最後,以兔結尾,有什麼好處?

借兔喻人,使文章含蓄有趣,以比喻作結,讚揚木蘭機智,勇敢

4、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認為木蘭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們應該學習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東西?

明確:(學生自主探究,討論發言)(木蘭形象分析)木蘭既是一個女孩子,更是一個金戈鐵馬的英雄。她勤勞善良,純樸孝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馳騁沙場,為國家盡忠效勞,表現出深明大義、勇敢堅毅,果斷的效國忠心和英雄氣概。從軍十二年,她憑着自己的堅強毅力和機智謹慎,女兒身份一直沒被揭穿。在凱旋歸來後,她不貪圖富貴,甘願過回簡單安定的農家生活。她是我國古代北方優秀勞動婦女的象徵。

四、拓展延伸

讀了《木蘭詩》後,你有何感想?你打算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學生自由發言)

五、佈置作業

請你以本詩為素材,以《木蘭傳》為題編一則故事,講給你的家人或你的朋友聽,看誰講得好。

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於文章的理解比一般的文言文要好,對於文章中木蘭形象的理解也較為到位,同時,能夠很好的把文章中所寫的與自己以前見到過的材料聯繫起來,對於文章的把握有一定幫助。文章寫作中的特點,詳寫和略寫的地方學生把握不是很好,在教學中,學生在找這詳與略的內容時做得不是很好,而且在為什麼要這樣處理的時候也不能很好地自己把握。在以後的教學中,如果能夠運用很多課外的關於花木蘭的資料,相信會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對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