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鄂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看戲》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2.91W

鄂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看戲》教案新版多篇

《看戲》語文教案 篇一

學習目標:

1、理解材料的詳略取決於表達中心意思的需要。

2、揣摩描寫聲音的技巧。

3、理解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4、培養熱愛京劇和祖國優秀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修養。

教學重點:

1、材料的取捨和詳略的安排。

2、對聲音的描寫。

3、富有表現力的詞語。

教學難點:

對“歌詞像珠子似的„„淹沒了剛才湧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聲”句意的理解。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下以學生自主閲讀、小組合作探究討論和教師點撥啟發適時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擬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老師先請大家來看一個小片段,看時注意思考這樣幾個問題:這個片段屬於什麼劇種?這裏面的主人公是誰?片段中講述了什麼故事? (觀看視頻並思考) (生答) 這個片段屬於京劇,堪稱國粹,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它以其豐富的內容,完美的形式,精湛的技藝,達到了我國戲曲藝術發展的高峯,在國際上享有崇高的聲譽。本片段就講述了穆桂英惦念國家安危,受印出徵的故事。 (屏幕出現課題及作者)

二、檢查預習

1.屏幕出示生字、詞(要求從音、形、義幾方面檢查)。

鏗鏘 顰 婀娜 蜃樓 收斂 屹立 金碧輝煌 忠心耿耿 鴉雀無聲

2、針對大家課前預習,老師對課文“看戲”提幾個問題。

誰看戲?什麼地方看戲?看什麼戲?誰演?演的什麼戲?(用一句話概括) 生答:首都勞動人民在勞動劇場觀看梅蘭芳演出《穆桂英掛帥》 那大家熟悉文章及戲裏的主人公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介紹師總結)

3、簡介梅蘭芳和《穆桂英掛帥》

梅蘭芳(1894—1961),京劇表演藝術家。出身京劇世家,8歲學戲,11歲登台。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鋒》、《打漁殺家》《霸王別姬》等,在長期的舞台實踐中,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影響很大。他與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

《穆桂英掛帥》根據《楊家將》改編。故事發生在北宋時代,西夏入侵中原,邊關告急,宋王下旨比武選帥。穆桂英的女兒楊金花、兒子楊文廣參加比武。刀劈王倫,奪得帥印。宋王見他倆年幼,就命令穆桂英掛帥。桂英因宋王刻薄寡恩,不願再為朝廷出力,反責文廣不該奪印。佘太君勸她以御外侮為重。為了保衞祖國,穆桂英捐棄私嫌,掛帥出征,充分表現了楊家滿門的愛國精神。京劇《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先生的晚年傑作。

三、講授新課

1、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通過大家的充分預習,瞭解了背景、劇情,那課文以“看戲”為記敍中心,可分為幾部分?每部分都寫了什麼? ——本文以“看戲” 為記敍中心,以看戲前——看戲——看戲後為劃分段落的標準,分為三部分。

第一段(1-2)交代了演出的時間地點和演出前的全場盛況。

第二段(3-6)描寫梅蘭芳的精彩表演和觀眾的熱烈反應。

第三段(7) 點明中心。提示藝術家身份。

2、重點賞析

①《穆桂英掛帥》是梅蘭芳先生的晚年傑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他精湛的表演藝術。本文是如何來描寫“熱情” 的藝術家?

主要抓住藝術家的“表演”來描寫的。指名朗讀相關的段落描寫(讀時注意語氣語調),並從課文中畫出關鍵詞。

板書:演員表演

台步——輕盈而矯健

唱腔——圓潤、遼遠、逼近、柔和、鏗鏘

表情——一笑、一顰

動作——優雅、婀娜

②正是因為演員的出色表演,因此才有了我們熱情的觀眾。那本文又是如何來表現“熱情”的觀眾的?

★找出貼切的比喻:“海”

★“人山人海”是我們對人多常用的一個比喻,但這裏的“海”會變化,其實 是什麼變化?(觀眾情緒的變化)

★請找出描寫海的比喻句(並標畫出體現觀眾情緒變化的詞語): 屏住呼吸、陡然膨脹、鴉雀無聲、忽然膨脹

★有感情的朗讀比喻句(重音落在標畫的詞語讀出情緒變化) 試讀、推薦讀、齊讀

3、研讀課文,質疑問難

(1)這篇文章語言非常生動,尤其對聲音的描寫。這都得益於文章當中運用了許多比喻句,貫串全文的一個比喻是什麼?(“人海”)。通過觀眾之多,我們就可以知道演員的表演技藝的確高超因此文章中有這樣一段“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進每一個人的心裏,引起一片深遠的迴音。這回音聽不見,但是它卻淹沒了剛才湧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聲”(生集體朗讀)

①歌聲是無形的,怎麼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滾下來”?

②四個加點的詞用得十分精當,能否互換?為什麼?

(小組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小組代表發言討論結果)

作者在這裏把無形的聲音有形化,以“珠子”比喻歌詞,可見發音吐字圓渾、

透亮;更見歌聲的抑揚頓挫,唱腔的婉轉圓潤。

四個動詞不能互換。珠子從一笑一顰,從優雅的“水袖”中,從婀娜的身段中,像斷了線的珠子,往下去,只能説“滾”;一粒一粒的珠子着地,發出清脆悦耳的聲響,只能説“滴”;珠子從地上反彈到空中,餘音繚繞,只能説“濺”。梅蘭芳的歌喉美妙動聽,入耳入心,令人回味無窮,“滾、滴、濺、落”,四個動詞字字準確、貼切。

(2)記敍的詳略由什麼決定?課文哪些詳寫、哪些略寫?

(本文詳細描寫了演員的表演以及觀眾的感受和激情。而正是這些材料能夠表現文章的中心,可見能充分表達中心的材料應詳寫。反之如劇情應略寫。)

四、拓展提高

結合着這節課所學,讓我們走進“練筆兵工廠”,實踐關於聲音的描寫。 “老師一聲令下,放暑假了!整個校園都沸騰了。”,看誰對此場景的聲音描寫最貼切。百字左右(生寫,相互交流,推薦範讀)

五、回顧小結

本文通過“看戲”,讚美了“我們擁有這樣熱情的觀眾和這樣熱情的藝術家”。並且文章根據中心的需要適當剪裁,既表現了觀眾的熱情,也烘托了梅蘭芳無與倫比的藝術造詣。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掌握生動形象地比喻,化無形為有形。學習抓住中心,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屏幕出示)

六、佈置作業

觀看中央11台戲曲節目,自選一段,(劇種不限)採用化無形為有形的寫法,寫一段話。

《看戲》課文原文 篇二

晚上,暑氣並沒有收斂,沒有風。公園裏那些屹立着的古樹是靜靜的,露天的劇場也是靜靜的。

劇場裏並不是沒有人,相反地,每個角落裏都是人,連走路的石階上都坐着人,從前面一排向後面一望,簡直是一個人海。

大幕開了,音樂奏起來了,演員們陸續登上了舞台。這個迷濛的海上頓時出現了一座蜃樓。那裏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歡,也有離合;有忠誠,也有奸讒。

當女主角穆桂英以輕盈而矯健的步子走出場來的時候,這個平靜的海面,陡然捲起了一陣暴風雨,觀眾像觸了電似的,對這位女英雄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開始唱了,那圓潤的歌喉在夜空中顫動,聽起來似乎遼遠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鏗鏘。唱詞像珠子似的從一笑一顰中,從優雅的“水袖”中,從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滾下來,滴在地上,濺到空中,落地每一個人的心裏,引起一片深遠的迴音。

觀眾像着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他們的情感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隨着劇情的發展,女主角的歌舞漸漸進入高潮,觀眾的情緒也漸漸進入高潮。我們的女主角像一朵盛開的鮮花,觀眾想要把這朵鮮花捧在手裏。他們不約而同地從座位上站立起來,像潮水一樣,湧到這位藝人的面前。舞台已經失去了界限,整個劇場就是一個龐大的舞台。

我們的這位藝術家是誰呢?他就是梅蘭芳先生。

《看戲》教學反思 篇三

本課是以我國傳統的戲劇表演為題材內容設計的課,通過欣賞、畫臉譜、畫戲劇人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各種戲曲有所瞭解,感受戲劇藝術的魅力,使之對傳統藝術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情感。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通過欣賞、認識,引導學生來認識、表現臉譜形象和人物動態,拓展他們的學習空間,豐富他們的觀察、記憶和想象力,培養表現不同事物的造型能力。

本課教學通過畫戲劇臉譜和畫戲劇人物兩個活動,使學生認識、瞭解和掌握戲劇臉譜和戲劇人物的'基本表現方法及步驟,畫出自己瞭解、熟悉的戲劇臉譜和戲劇人物。在題材內容上主要體現了我國傳戲曲人物的化粧、服飾和動態形象,原教材對錶現方法並沒有限定,可以是線條刻畫、色彩塗畫、也可以是水墨表現,

而我在教學中選用了國畫這一形式,一是覺得國畫和戲曲都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用水墨更能表現出戲曲的形式美;

二是在高年級的美術教學中,學生的繪畫表現已經逐步脱離低年級的意象期,他們更希望像成人一樣作畫,所以教學中應多注重技法和知識性,融欣賞與技能訓練為一體。

那麼這節課,可以説是在第一課時“欣賞、瞭解戲曲知識,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是:欣賞了解——分析回顧——嘗試應用——示範概括——創作表現——評價鼓勵。

首先通過一段Flash動畫的欣賞讓學生從視聽上感受戲曲的一些形式美,結合學生平常對戲曲的瞭解,讓學生討論,分析出戲曲人物的獨特美,包括化粧、服飾、道具、動作造型等,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的創作慾望。

接着,在分析回顧的環節中,以一組畫家的戲曲人物作品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分析其中的用筆用墨技法,回憶以前學過的一些國畫技法,比如説運筆、濃淡等,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國畫基本技法在具體繪畫創作中的運用。在對繪畫步驟的示範中,通過對比分析,讓學生不僅掌握水墨人物畫的一般方法、步驟,還注意到表現畫戲曲人物時所運用到的繪畫技巧,比如誇張、裝飾手法的應用,線條的流暢、變化,上色時的幹、濕控制等。最後在通過一組畫家和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領會到“畫有法,而無定法”,從而讓學生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大膽創新,畫出富有個性和感染力的作品。總的來説,這一課的教學流程,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經探究理解之後進入想象和創作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識和創作過程。學生琳琅滿目的作品也體現了他們充滿想象力的創造!

當然這一課的教學中也有不足之處,如教師講的太多,還有就是對學生主動積極性的培養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