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3.07W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2個生字,會寫“蘭、籮”等10個字,會寫“桂花、木蘭花”等5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本內容,説説“桂花”給“我”帶來哪些美好的回憶。

4.理解句子含義,感受桂花香,體會作者思戀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的懷念。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説的“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出示桂花圖片:同學們,這是什麼花?——桂花(師板書:桂花)

2.師: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叫——桂花雨(師板書:雨齊讀課題)

大家已預習過課文,誰來説説文中的桂花雨指的是什麼?(桂花雨指好多桂花落下來,就像下雨一樣。)

二、自由讀文,檢查預習。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着重強調要讀準前後鼻音:“蘭”、“浸”、“纏”為前鼻韻母,而“餅”是後鼻韻母。

3.指名逐段讀課文。

4.疏通課文脈絡。

三、初讀課文,初聞花香。

1.作者字裏行間流露出對桂花的喜愛,是因為桂花很美嗎?請大家找出課文描寫桂花香的句子,想想作者喜愛桂花的原因。(課件出示描寫桂花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氣,太迷人了。

(2)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5)可是母親説:“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這些句子中,哪個字最能體現出桂花的香氣呢?(“浸”)

3.“浸”本是指泡在液體裏,在課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

點撥:理解詞、句的意思,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

4.是什麼浸在桂花的香氣裏呢?浸泡時間有多長呢?

(“鄰居”“整個村子”“全年”)

5.從這幾個詞語,你讀出了什麼?

聯繫上下文理解: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説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桂花搖落以後,挑去小枝小葉,曬上幾天太陽,收在鐵盒子裏,可以加在茶葉裏泡茶,過年時還可以做糕餅。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裏。”

理解:桂花盛開時,花香瀰漫四方。不開花時,人們可以把以前曬乾的桂花拿出來,做各式食品,如文中所説的桂花茶、桂花糕,除此之外,還有桂花酒、桂花元宵,等等。因為有了桂花食品,人們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桂花香甜的氣息。也就是説,村裏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四、品讀文段,再聞花香。

1.對作者而言,她的童年又是如何浸在桂花的香氣裏的?

(1)結合課文內容,我們來看看。

(搖桂花、品花茶、吃糕餅、送桂花。)

(2)再看看插圖,結合我們童年的生活經歷來想象一下,作者可能還會在桂花樹下做些什麼?

(在桂花樹下讀書、玩遊戲、喂小雞,清晨迎着花香去上學,晚上坐在門前數星星、聽長輩講故事……)

2.小結

由此可見,家鄉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樂連在一起的。人的一生中,童年快樂的時光是最難忘的,難怪每見到桂花,每提起桂花,作者就會想起故鄉童年時代對桂花的記憶,這份記憶是香香的、甜甜的。

第二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温故知新。

二、創設情境,感受搖花樂。

⒈體驗搖花樂

(1)師:年少的琦君,站在桂花樹底下,望着星星點點的桂花,聞着迷人的花香,她是多麼想快點搖桂花啊!默讀第五自然段,找一找,劃一劃那些句子,從中可以感受到“我”當時的迫不及待。

(2)課件出示:搖花對我來説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呀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情境對話,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想想我會在什麼時候纏着母親問呢?(早晨睜開眼睛,吃飯的時候,睡覺前,放學一回家)體會迫不及待的心情

(4)帶着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情齊讀這段話

出示課件:搖花對我來説是件大事。所以,我總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呢?”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2.師生對話體驗情感: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着紛紛揚揚的桂花輕輕地落在了你的頭髮上,落在了你的臉頰上,落在你的眼睛上,你的脖子裏,你的手心裏,你的全身都是金黃的、散發着迷人的清香的桂花,此時你有什麼感受?

教學預設:(桂花輕輕落在頭髮上,像母親在親切地撫摸着我。多幸福啊!)(桂花落在我的頸間,有一股癢癢的、酥酥的感覺。多舒服啊!多快樂啊!)

師:此時此刻,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課件出示:我( )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快樂、激動,拍着手、又蹦又跳、手舞足蹈、閉着眼睛、陶醉)

3.快樂齊讀“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着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哇搖,桂花紛紛落下來,人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多麼美麗、温馨的畫面,難怪多年以後作者還總是想起這陣陣桂花雨,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板書:搖花樂)

三、品讀句子,感悟思鄉情。

1.師:“桂花雨”,是迷人的雨,是快樂的雨;如今,桂花雨,是回憶之雨,更是思鄉之雨!難怪母親會説——(課件出示:“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

2.師:同學們,請想一想,母親會怎樣説這句話?(壓低聲音,放慢速度來説。)

3.師:試着輕輕地讀讀這句話,邊讀邊想:離開家鄉二十幾年的母親,在説這句話的時候,除了桂花,母親還會想起故鄉的什麼呢?(板書:思桂花)

預設:生:想起家鄉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

生:想起家鄉的田野。

生:想起家鄉的老宅子。

生:想起家鄉那條清澈見底的小河。

生:想起家鄉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茶。

生:想起家鄉的桂花糕。

4.出示“這裏的環境再好,也比不上( )。”

“這裏的鄰居再熱情,也比不上(家鄉的左鄰右舍好呀!”)

5.師:同學們,能自己模仿這個句式説幾句話嗎?

生交流。

6.師:同學們,雖然母親嘴上説的是桂花,其實心裏想的是家鄉,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怎樣的情感呀?(板書:思鄉情)

7.總結:

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鄉情難忘,童年難忘,千般情,萬般情,化成了一場美麗的桂花雨,永遠地縈繞在作者的心中,也飄落在我們的心間。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板書:片片桂花雨,濃濃故鄉情)

四、拓展閲讀,加深感悟(課件出示琦君背景資料)

1.師:琦君為什麼對故鄉有這麼深的感情呢?聽了老師介紹她的生平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2.師:琦君:1918年生於浙江温州,11歲來到杭州,32歲移居台灣,60歲移居美國,84歲回故鄉探親,86歲定居台灣。

3.師:就是這樣一位背井離鄉的老人,一生都在用筆寫童年,寫母親,寫故鄉。咱們來讀一讀課後“閲讀鏈接”。

(1)每回我寫到我的父母、家人與師友,我都禁不住熱淚盈眶。……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麼可能呢?-----選自琦君的《<煙愁>後記》

(2)戀鄉的人,終於忍不住喊出:“故鄉,我們哪一天回去?家鄉味,我們哪一天能再嘗呢?”——選自琦君的《家鄉味》

五、拓展延伸,抒寫童年。

1.學習本文寫法,寫一寫自己的童年。(你的童年又是什麼味道的呢?請以“兒時的味道”為主題,寫寫你的童年記憶吧。)

2.薦讀琦君的作品:《一對金手鐲》和《下雨天真好》,讓學生在濃濃的書香中找到一份童年的快樂。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二

一、看圖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矛與盾的圖片,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兵器?(生猜)這是古時候的兩種兵器:矛和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則與之相關的文言文《自相矛盾》,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2、古人云:學貴有疑,疑則進也。看到題目誰有什麼疑問?什麼是矛、盾?誰來幫助他?你説,介紹了形狀。你説,介紹了演變過程。你説,介紹了材料。同學們介紹的很全面,矛是用來進攻的兵器,盾是用來防守的兵器。

二、讀準確

1、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學文言文的訣竅。不過,學文言文的難點,也在於讀。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大家聽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沒有?你來評價一下,聽出了他讀錯的詞語,評的也不錯,看來你聽的很認真。誰還想讀?你們四個人讀,一人一句。字音咬得真準。

3、師:古時候,誦讀詩文是一種很風雅的事,一卷在手,書聲朗朗。文言文的朗讀特別要注意節奏和韻味。

4、聽老師讀,好嗎?

5、怎麼樣?文言文讀起來也蠻有味道的吧!一回生,兩回熟,大家再試着讀一讀。特別注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注意斷句,讀出節奏和韻味。

6、師:誰還想讀?不錯,讀出這種韻味了。來,想讀的一起讀吧。相信你們會比剛才讀得更好。

三、讀明白

1、讀準確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我們還要把它讀明白,怎樣讀懂課文呢?誰能説説學習的方法?

生:結合註釋。師:好方法。

生:多讀多想。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生:聯繫上下文。師:不錯。

生:同桌互相交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

生:上網。師:不過咱們在課堂上不能用。

生:藉助字典、詞典。師:這無聲的教師對學習幫助挺大的。同學們總結的方法真不少。下面就請同學們運用這些方法來自學課文。

2、大家可以一個人學習,在書上標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合作學習,不懂的地方和你的夥伴商量商量。

3、全班交流:楚國的集市上,一堆人圍在一起,究竟在幹什麼呢?誰先給大家説説你讀懂了哪一個字、哪一個詞語、哪一句話的意思?你是怎麼知道的?

4、(楚人有鬻盾與矛者,鬻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你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知道楚人在誇自己的盾非常堅固。(板書:盾——莫能陷)還抓住兩個同音字鬻、譽(板書)來理解句意,真會學習。怎樣記住這兩個字呢?你説。你利用以前的字來記住鬻,根據意思來記住譽。方法挺好的。

5、指導朗讀:誰來噹噹楚人,誇誇這面堅固無比的盾?你來。看來你是初次經商,還沒有體會到商人的心情,誇的還不夠。誰來幫幫他,應該讀出誇耀的語氣,你試試。你再來試試!有進步!誰再來試試?你可真會譽盾啊!

6、接着交流。你讀懂了這句話(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楚人誇耀他的矛鋒利無比。(板書:矛——無不陷)抓住了這個雙重否定的説法,體會到了楚人的良苦用心,你學習真認真。誰來讀讀這句話,誇誇他的矛?你真會讀書,把他的心理都讀出來了。誰再來試試?爾等真會譽矛也!

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圍觀者,聽了楚人的吆喝,有沒有人買呢?你從書上哪個地方知道的?

你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一下子就找出正確的答案。説説你對(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這句話的理解。你是怎樣學會的?老師聽出來了,你根據註釋抓住重點字詞“或、以、陷,何如”來理解句意,很會學習。

8、師:聽出破綻,明知故問,該怎麼問?你説,用質問的語氣。誰來質問質問楚國人?你真會讀書,還加上了手勢,真形象。

9、楚國人被這麼一問,有什麼反應呢?(其人弗能應也。)你來説,説説你是怎樣學會這句話的?哦,你是根據註釋結合自己的經驗理解這句話的。

10、大家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楚人嗎?(尷尬、窘迫、吃驚、難堪、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大家積累的詞語可真多!老師這裏還有幾個看合適嗎?(啞口無言、瞠目結舌、無地自容、面紅耳赤、無言以對、洋相百出、呆若木雞。)

四、領悟寓意

1、楚國人的買賣還能做下去嗎?誰來告訴他錯在什麼地方了?説話、做事前後牴觸,説話不講邏輯,真厲害,一下子點出要害。用四個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

2、楚國人回到家是百思不得其解,假如你是他的好友,怎樣勸他改正錯誤呢?是啊,説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看來你真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勸人實實在在。

3、聽了大家的解釋,老師明白了這則寓言就是告訴我們説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前後牴觸,自相矛盾。

4、大家真厲害,輕而易舉就讀懂了這篇文言文。

五、配音講故事

老師這裏有《自相矛盾》的動畫,可惜沒有聲音,想請大家擔任配音工作。大家看看錶上配音的要求,跟着動畫,自己試着先配一下。誰願意來配音?大家的積極性真高,挑三位同學吧,你為楚人配音,你為買東西的人配音,你就為敍述人配音吧。

第一次配音就這麼棒,下去自己好好練練,將來的配音員就非你們莫屬了。

掌聲送給他們,謝謝他們帶我們進入這熱鬧的集市。

六、背誦積累

學到這裏,是不是有人會背誦了呢?誰來試試?真厲害,老師為你點贊。還有誰想試試?巾幗不讓鬚眉呀!會背的請起立,不會背的可以看着課本朗讀,大家一起來背誦,起——

七、拓展閲讀

大家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揠苗助長》等等,這些寓言故事都是古人寫的文言文,課下,大家蒐集來讀讀,背背,相信你一定會愛上文言文。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通過句子的對比,找出句子在描寫事物的方法上有何相似之處,掌握對比的修辭手法;瞭解什麼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並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把握七言絕句的朗讀節奏;瞭解詩人李白;理解並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捨難分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文藉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

2.瞭解什麼是“一詞多義”,學習如何正確把握詞語的意思並造出符合詞義的句子;

3.理解並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體會老朋友分別之際難捨難分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一詞多義”的詞語;

2.學生查找相關詩人李白的資料。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交流平台

1.既然同學們已經發現了我們本單元的課文都是寫事物,並且通過對事物的描寫,或藴含作者濃濃的感情,或引發作者深深的思考,那麼現在,請同學們齊讀一下【交流平台】中第2.3位同學説的話,並回顧《白鷺》和《珍珠鳥》兩篇課文,想一想,這兩篇課文是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把你的發現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完畢,請學生自由發言,説出自己的發現。

(《白鷺》一課通過描寫白鷺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白鷺平凡之美的讚美和對白鷺的喜愛之情;《珍珠鳥》通過描寫珍珠鳥由怕人到親人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珍珠鳥的喜愛及抒發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美好情感。)

三、深入探究

1.思考: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總會用到類似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手法,比如:媽媽包的餃子,餃子裏藴含着母親對孩子的愛。還有沒有同學能夠舉出其他的例子呢?(梅花——不畏寒冷,喜歡在冬天開放,常比喻那些品格高尚的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2.學習完【交流平台】這一板塊的內容,現在,我們來研究一下修辭手法。請同學們看【詞句段運用】的第一題,齊讀句子並説説它們的相同之處。

①句子有什麼相似之處?(用某種事物與其他事物作比較)

②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

③這種通過比較來描寫事物的方法,在修辭手法中叫做什麼?(板書:對比)

④請用對比的修辭手法造一個句子。

四、小結

通過這節課,我們回顧了本單元的課文內容,我們學習瞭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還掌握了一種修辭手法叫做(對比),在以後的寫作中,同學們可以大膽運用這些方法技巧,來給我們的文章增加亮點。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一

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媽媽包的餃子、梅花、蠟燭等)

修辭手法 對比(更直接地突出所描寫事物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瞭如何通過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和一種修辭手法叫做(對比),那麼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另一個新的知識點。請同學們到課文p14【詞句段運用】的第二題。

2.比較例題中的加點詞語,你發現了什麼?學生交流。

(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時意思是不同的。)

3.①讀第1、2句,説説這兩個“開闢”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個開闢是開創的意思,第二個開闢是開發的意思)

②讀第3、4句,説説這兩個“姿態”的意思有何不同?

(第一個姿態是指物體呈現的樣子,第二個姿態是風格、氣度的意思)

4.像這種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不同的詞,我們叫做“一詞多義”(板書:一詞多義)

二、結合理解,深入運用

1.下面我們用課文中的温和來造兩個句子,注意結合不同的詞義。學生完成練習,自由發言分享。

2.那麼在我們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過類似“一詞多義”的詞語呢?思考一下,請同學們回答交流。

(眉目:這個女孩眉目清秀。這件事情總算有了眉目。)

(意識:我意識到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他的意識漸漸模糊,最後暈了過去。)

(算賬、舒展、究竟等)

三、循序漸進,日積月累

1.通過上節課和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發現語言中藴含的內涵真是博大精深,而在文學中,有一種文學體裁,正是語言高度凝練的體現,這種文學體裁,就叫做——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日積月累的這首古詩吧。(板書詩題)請同學們一起齊讀這首古詩。

2.(板書作者)請同學們分享所蒐集的關於詩人李白的相關資料;

3.初步瞭解什麼是七言絕句,一般情況下七言絕句的朗讀節奏是什麼樣的;(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

4.結合寫作背景,分析詩題:

①通過詩題,你瞭解到哪些信息?(李白在黃鶴樓送別孟浩然)因此,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

②理解詩題。黃鶴樓是地點,送是送別,孟浩然是李白的好友,之是動詞,意思是去、到,廣陵即揚州。詩題僅有10個字,就把地點、人物、事件全部表達出來,可見古詩語言的高度精煉。(再次齊讀詩題)

5.讀中有感,從讀中悟:

①齊讀一、二句,從這兩句詩中,你知道了什麼?

(作者和孟浩然是老朋友)從何得知?(故人)不錯,還有呢?(孟浩然在三月要去揚州,所以在黃鶴樓與作者告別)

討論:三月前面的“煙花”一詞,是什麼意思?(引導理解:三月是什麼季節?這個季節的花有什麼特點?)

那麼,這兩句詩就交代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意思是説?(老朋友在黃鶴樓與我辭別,在鮮花爛漫的三月去往揚州。)從內容上看,這是描寫(板書:送別時)的情景。

②齊讀三、四句,這兩句中寫了哪些景物?(孤帆、遠影、碧空、長江),從這些景物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詩人看着朋友遠去,心裏空蕩蕩的)不錯,還有沒有同學有更深一層的發現?(朋友乘船離開後,詩人還在那裏望着,直到朋友的船消失在天際,詩人還沒有離開)

思考:從這一細節我們體會到了什麼?(學生各抒己見,師引導理解:詩人與老朋友的深情厚誼;詩人與老朋友分別時的依依不捨;詩人送別朋友後內心的孤獨……)

結合我們的理解,這兩句詩應該怎麼解釋?(孤帆的影子遠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見浩浩蕩蕩的長江向天邊流去。)從內容上看,這是描寫(板書:送別後)的情景。

③再次齊讀全詩。通過朗讀和理解,你從詩中感受到了什麼呢?與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

④學生彙報交流成果。(作者因老朋友孟浩然的離去而依依不捨,表達了作者的依依惜別之情及深深的眷戀,同時也體現出兩人深厚的友情。)

⑤試着背誦全詩。

四、小結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語言藝術更是博大精深,一個詞就有多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應注意體會和充分運用語言種不同的意義,短短几句詩就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老友分別之際難捨難分的畫面,所以,在以後學習語技巧。

五、佈置作業

1.自己蒐集兩個“一詞多義”的詞語,並根據不同的語境造句;

2.熟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並背誦,體會作者與友人之間真摯的情感;

3.你是否也有感情深厚的朋友呢?請寫一段話,表達你們之間的深情厚誼吧。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四

註釋:

本文選自《韓非子·難一》

矛: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長柄兵器,矛的基本形制有狹葉、闊葉、長葉、葉刃帶系和凹口骹式等。

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鬻:賣。

譽:讚譽,誇耀。

曰:説,講。

吾:我。

陷:穿透。

或:有人。

以:使用;用。

子:您,對人的尊稱。

何如:怎麼樣。

應:回答。

利:鋒利,鋭利。

其:助詞。這裏指那個賣矛和盾的人。

弗能:不能。

之:的。

鬻(yù):賣。

者:...的人。

莫:沒有什麼。

夫:放在首句,表示將發議論。

譯文:

有一個楚國人,既賣盾又賣矛。他誇耀自己的盾,説:“我的盾堅固無比,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穿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説:“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穿得透。”有人問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回答不上來。什麼都不能刺穿的盾與什麼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時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蔓、幽”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珍珠鳥的樣子和特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4.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體會作者與珍珠鳥之間親近、温馨的情感,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在認識珍珠鳥在“我”的照料和呵護下發生變化的過程,感受作者的寫作方法;難點是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義,領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教學準備

珍珠鳥的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有沒有養過什麼小動物呢?一開始,大家是如何與它成為朋友的?與小動物交朋友的感覺怎麼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朗讀完畢,師正音)

2.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説説通過閲讀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由於作者對珍珠鳥的悉心照顧和真切關愛,讓小鳥由怕人到喜人、近人、親人、愛人,最後到與人融為一體的經過。珍珠鳥長什麼樣子?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後背有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珍珠鳥的習性: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聲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白天活動,夜晚休息)

三、再讀課文,全面理解

1.找出文中寫珍珠鳥活動的語句,與同桌一起讀一讀並交流,為什麼珍珠鳥的活動會有這些變化?(全班討論交流,指名幾位學生作討論總結)

(板書)(怕人——親近)

2.文中的珍珠鳥是一隻怎樣的鳥?作者是如何寫出它的可愛的?找出文中相關語句,學生自由回答。

(相關語句:①瞧,多麼像它的父母: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可愛

②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裏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着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着逃到畫框上去了。——活潑

③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着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淘氣

④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地啄着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⑤有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着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抬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親近人)

3.思考:作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關愛、寬容、尊重動物等)

四、深入探究,延伸拓展

1.是啊,正因為作者是一位懂得關愛、寬容、尊重小動物的人,所以作者與小珍珠鳥的距離才能慢慢(縮小),最後,小珍珠鳥不僅不怕接近作者,甚至還在作者的肩頭進入了甜美的夢鄉。到這裏,作者感慨無限,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齊讀: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2.探究:作者説的僅僅是人與鳥之間的信賴嗎?

(不僅是人與鳥,還有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人與人)

3.拓展:原來信賴有如此美好的內涵,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作者,寫一寫對“信賴”一詞的讚美與認識。

(出示例句:信賴是一座橋樑,讓人與動物心靈相通,真情相融。)

4.最後,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作者與小珍珠鳥之間的真摯感情。

五、小結

課文通過作者記錄的與小珍珠鳥之間的故事,給我們展現了一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正因有了信賴,才會創造出如此美好的境界。同樣,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也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這樣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美好與和諧。

六、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熟讀課文;

2.結合自己的生活、親身經歷,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寫一篇關於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彼此信賴的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