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花之歌》教案優質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花之歌》教案優質精品多篇

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花之歌》教案優質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什麼是漫畫,能從漫畫中找出其特點,含義。

2.掌握漫畫的特點,能把漫畫的含義用語言表達出來。

二、教學重難點

掌握漫畫的特點,能把漫畫的含義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

1.老師出示幾幅漫畫,學生看後談自己的發現。

2.看了這幾幅漫畫,它們都有什麼共同特點呢?

小結:是呀,漫畫非常有趣,可是在笑過之後,往往又發人深省。那麼漫畫的含義是怎麼表現出來的呢?(通過誇張、比喻、擬人等手法,來批評、諷刺或揭露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現象)

(二)引導看圖,明白圖意

1.咱們書上這幅漫畫也很有意思,同學們自己看看,仔細觀察:圖上主要有哪些人和物?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交流所看到的畫面。

2.作者畫這幅漫畫的意圖是什麼呢?他要揭露什麼?譏諷什麼?學生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3.咱們來關注這句話:“這段木頭裏一定有蟲……”,到底“蟲”是在木頭裏還是在這個人的腦子裏?這蟲到底是什麼?

4.由這幅漫畫你聯想到了什麼?四人小組交流,推薦一名同學全班交流。

(三)審題,明確寫作要求

1.學生讀題,明確題意:本次習作可以根據漫畫的內容,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藉助漫畫寫一個故事;也可以寫自己蒐集到的有關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其他漫畫。

2.四人小組交流自己蒐集到的漫畫,交流圖意。

(四)試寫初稿

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記敍清楚,語句通順,感情真切。

習作要求:(投影出示)

(1)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迴指導,並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學生完成初稿,進行自我修改。

(3)組內互讀互改。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課點評一、兩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同步作文

保護環境

我的家鄉在運城,美麗的鹽湖湖畔。 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變得很自私,光想着自己的生活方便,把許多垃圾都倒入了鹽湖,把環境破壞了。 有許多人還亂砍樹木。甚至有些人還把一些有毒的東西埋到土裏,使花草樹木無法生長。 所以我們要保護環境。愛護環境,多植樹造林,減少工廠廢氣和污水的排放,減少機動車尾氣的排放。 我們要愛護環境,不破壞環境!保護鹽湖,人人有責,從具體的事情做起,愛護花草樹木,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教學目標 篇二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3、瞭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韻和品格,體會作者想象的奇特。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四課《花之歌》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感受語言的節奏感和音韻美。

(二)邊讀邊想象畫面,能説出對花的各種形象的理解。

(三)感受並交流課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體會作者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詩人奇特的想象。

教學難點:學習並運用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我”是花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結合日常生活經驗,交流對花的認識。

3.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懂詞語。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藉助“/”符號,讀好長句子的停頓。

(3)理解“亮晶晶的眼睛”“碩大無朋的獨眼”指的是星星和太陽,初步感受想象奇特。

(二)走進課文,理解“我”是花

1.朗讀課文,學生找出從哪些內容可以看出“我”是花,畫上波浪線,並做批註。

2.交流指導,形成板書。

3.引導學生比較發現:仔細看板書,讀一讀花瓣上的關鍵詞,你發現了什麼?

4.學生交流。(板書:由花的特點想開去)

(三)研讀課文,感受奇特想象

1.默讀1-4自然段,畫出花有哪些別名,並想想作者為什麼賦予花這樣的別名?

(1)交流反饋,關注“大自然的話語”“星星”“諸元素之女”“禮品”“冠冕”“祭獻”等詞語。

(2)小結:作者由花的各個方面想開去,賦予了她獨特的名稱,讓我們不得不感歎作者想象的獨特。

2.關注“我”的行為,感受奇特的想象。

(1)出示句子,畫出表示花的“行為”的詞語

(2)引導學生關注“歡迎”“送行”“搖曳”“呼吸”等擬人化的動詞,想象花的“行為”,感受想象的獨特。

(四)感受作者對人生態度的獨特感悟

出示句子,學生思考並選詞填空,得到啟示。

(五)作業

小練筆: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或閲讀經驗想開去:如果請你也來想象花的形象,你會想到“我”是什麼?或者“我”還會做什麼?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篇四

(一)初讀,解決字詞。

1、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2、出示詞語。

蒼穹墜落孕育冠冕贈予祭獻

搖曳旖旎馥郁凝視瓊漿婆娑

心馳神往顧影自憐孤芳自賞

3、指名讀詞語,相機解釋詞語意思。

國小六年級上冊語文《花之歌》教案優質 篇五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大體理解詩意;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

3、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體會作者對雄偉自然的讚美之情。。

4、感受詩句的優美,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知詩人,解詩題。

1、直接揭題:浪淘沙

2、理解詩題,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自由説説。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瞭解詩人。

學生交流有關劉禹錫的資料,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背背積累的劉禹錫的詩,並適時提示學生注意作者與當地的關係,瞭解當時的創作背景。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稱劉柳,因參加永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邁,決不向惡勢力低頭。他的詩也寫得很有豪氣,白居易因而稱他“詩豪”。他的七律和七絕都有許多名篇,而用民歌體裁來寫七絕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點,為唐詩中別開生面之作。

二、讀通讀順。

浪淘沙 劉禹錫

三、抓字眼,明詩意。

1、初讀,理解詞義。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

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

2、再讀,理解詩意。

想一想,為什麼這麼讀?,聯繫上下文解決。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狀、狀態。)藉助簡筆畫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偉壯觀,作者的誇張方法。)引導學生聯想進行理解。

(3)——學生連起來説説詩意。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着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着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借用圖片理解。

3、品讀,深化理解。

名句賞析——“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這首絕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以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銀河,同去牛郎織家,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是一種樸實無華直白的美

(1)讀讀詩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問產生?

引導學生髮現問題:

(2)引導學生釋疑,在此過程中體會詩人內心的豁達與豪邁。。

四、品用詞,練語感。

(一)品評“上”字

1、詩的每個字都要經過仔細推敲,你知道詩中哪個字作者反覆推敲才決定用它的嗎?

2、猜猜他曾用過哪些字?(到、過、去、……)

把這些字填進去讀讀,與“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麼地方?

小結:是啊!一個“上”字,引發了我們學生多少聯想

(二)嘗試推敲。

現在,老師讓你們也來當一回小詩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該用哪個字合適?並説説為什麼。

1、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客船。(來、去、到、見、……)

2、風乍起,吹一池春水。(動、皺、翻、起)

五、自主小結,自主作業。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總結)

2、你認為這堂課應做什麼作業。(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特長進行鞏固或延伸,如配樂詩朗誦,畫畫情境圖,改寫散文或現代小詩等等)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四課《花之歌》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在朗讀中品味優美的語言,理解課文內容。

2.整體把握這首散文詩獨特精巧的構思。

3.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以物喻人、寄託詩人心中美好情感的寫法

4.把課文與“閲讀鏈接”中的材料進行比較閲讀,體會作者想象的奇妙。

教學重點

在朗讀中品味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難點

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教師播放以花為主題的音樂片段(如民歌《茉莉花》、世界名曲《花之圓舞曲》等),讓學生靜靜傾聽,並談談聽曲的感受。

#教案#導語:同學們,老師剛才給你們播放了幾段樂曲,它們都是以花為主題的,有民歌,有流行歌曲,還有西方的古典音樂。你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浮現出了曾經見過的花朵的模樣呢?這些都是名副其實的“花之歌”。今天我們要學習紀伯倫的《花之歌》,這是一首散文詩,是一首花的讚歌。學習這篇文章,也需要我們發揮想象力,就像剛才大家聽那些美妙的音樂一樣。

2.出示課題,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題並引發思考。

思考:“花之歌”,單從字面上看,我們可以理解為“花的歌”,它會唱些什麼呢?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作者簡介。

紀•哈•紀伯倫(1883—1931)黎巴嫩詩人、畫家。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本文選自《淚與笑》中的《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詩,另四首是《美之歌》《幸福之歌》《雨之歌》《浪之歌》。紀伯倫的散文詩充滿濃郁的詩情和深刻的哲理,與印度詩人泰戈爾齊名,並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樑上的兩位巨人”。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稱他“是東方颳起的第一次風暴,席捲了西方,給我們西海岸帶來了鮮花”,而他帶有強烈東方意識的作品被稱為“東方贈給西方的禮物”。

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的語氣。

3.學生自讀課文,注意標註讀不通順的地方。

(1)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會讀的字、不理解的詞語可以採取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

預設難詞:[蒼穹]天空。[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這裏泛指帽子。

[祭獻]祭祀供奉。[旖旎]柔和美好。

[馥郁]形容香氣很濃。[婆娑]盤旋舞動的樣子。

[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朋,倫比。

[心馳神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或思慕之極。

[顧影自憐]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憐惜自己。形容孤獨失意的樣子,也指自我欣賞。

[孤芳自賞]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賞。孤,單獨。孤芳,單獨的一枝花。

(2)各自練讀,或小組內採取喜歡的方法朗讀。

可按下列步驟練習朗讀:

一讀:重在感知形象。要從整體感知花的形象,注意語音的飽滿與圓潤。

二讀:重在體味情感。要讀得順暢,注意把握好朗讀的節奏、停頓、快慢等。

三讀:重在進入情境。注意韻腳及語氣的輕重抑揚,要體現出散文詩的抒情性。

三、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用自己的話説説你從中感受到的花的形象,在橫線上加一個修飾語:_______的花。

預設:此題沒有標準答案,只是引發學生思考,把握主要內容。回答可能是:美麗的花、永遠變化的花、可當禮物的花、自由的花、快樂的花……

2.教師出示“自主學習卡”,小組合作探究。

過渡:這麼富有詩意的花,帶給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花在詩人的筆下到底是怎樣的形象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自主學習卡

(1)議一議:讀“閲讀提示”,思考其中的問題: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中的“我”是花?

(2)説一説:全文可分為幾個部分?理清課文的思路,再分別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

(3)想一想:這篇課文只是單純地寫花嗎?作者在花中寄託了怎樣的情感?

(4)學一學:課文中的語言十分優美,恰當地運用了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請標示出相關語句,借鑑寫法,進行仿寫訓練。

3.彙報展示,品析美文。

(1)彙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1小題。

預設:引導學生髮現本文的寫作特點之一——第一人稱敍述。雖然文中並無一個“花”字,但通過文中的“我”可以很容易理解本文把花當作人來寫,説出了花的話,唱出了花的歌。特別是本文的前四段,可以很明顯地看出花的特徵。可讓學生分別説説從第1—4自然段中可以看出花的哪些特徵。

明確:在第1自然段中,“大自然説出來”喻指花開,“又收回去”喻指花落,“然後又説一遍”喻指花開花落的循環往復。

第2自然段交代了花的整體形貌和生長環境,遠觀那一朵朵花兒就猶如綠草中亮麗的星星點點。

第3自然段是説花的四季變化。

第4自然段是説花的功用,它可以作為表達情意的禮物,可以作為婚禮上的裝飾,還可以作為葬禮上的祭獻。

(2)彙報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2、3小題。

預設: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及語言表達上來劃分文章層次。比如課文前四個自然段都以“我是……”的句式對花的形象展開描繪,具體描述了“我”是什麼,所以這幾個自然段可以歸納為第一部分。剩下的三個自然段主要圍繞“我在做什麼”繼續描繪花的形象,可以歸納為第二部分。但劃分層次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應予以肯定。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這部分對花的形象展開了描繪,寫出了花對人類無私的貢獻。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這部分圍繞“我在做什麼”繼續描繪花的形象,分別寫了“我”的一天如何度過,“我”怎樣和周圍的世界和諧相處,以及“我”在享受着世界無私地給予的同時堅持追求光明的決心和行動。

過渡:通過劃分課文層次和概括主要內容,我們也感受到了作者並不只是單純地描寫花的生長與美麗,而是在其中寄託了自己的情感,也就是運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那麼哪位同學能説一説你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花的身上又寄寓着哪些美好的品質呢?

(遵循自然的規律,積極、樂觀、向上等。)

(3)仿寫訓練,交流“自主學習卡”上的第4小題。

過渡:這篇文章以花的口吻展開,把花當作人來寫,通篇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另外讀這篇文章時,我們能發現文中大量使用了一種修辭手法——排比。排比的運用,使文章讀來朗朗上口,節奏感強,又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還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同學們也來試一試,展開想象,選擇你喜愛的大自然中的某一種事物(如草、彩虹、雪、雨等),採用第一人稱仿寫一番。

仿寫句式: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予死者最後的祭獻。

我是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誦一誦,把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請同桌評價。

預設:指名朗讀,要求學生用欣賞性的語氣,挑選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讀。組織其他學生自由評議。

四、拓展閲讀,賞析名段。

過渡:紀伯倫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他熱愛大自然,故鄉的秀美風光賦予他源源不斷的藝術靈感。在紀伯倫的心目中,祖國黎巴嫩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所以在他的筆下,風、雨、浪、花,無不具有生命力。大家在課外可以找來他的其他散文詩作品讀一讀。現在,我們來讀一讀課文後面“閲讀鏈接”裏的文字,看看紀伯倫筆下的風又是怎樣的形象。

1.出示課外閲讀片段,指名朗讀。

你時而歌唱,歡笑;時而又悲歎,哭號。我們能聽見你的聲音,卻見不着你的面貌;{}對於你,我們能覺察出,但卻看不到。你彷彿是愛情的海洋,淹沒了我們的靈魂,撫慰着我們寧靜的心。

你逢山而升,遇谷而降,在原野上則伸展開去,浩浩蕩蕩。升時,可看出你的剛毅、堅忍;降時,可看出你的謙恭、禮讓;伸展時,則顯示出你的輕盈、靈敏。你猶如一位尊貴而仁義的國王,對下層弱者顯得和藹可親,對倨傲的強者則威風凜凜。——選自黎巴嫩紀伯倫的《啊!風》,冰心譯

2.閲讀與交流。

(1)説説這個文段的敍述方式和《花之歌》有什麼不同。(《啊!風》使用的是第二人稱,《花之歌》使用的是第一人稱。)

(2)風在作者筆下是怎樣的形象?(變幻莫測、剛毅、堅忍、謙恭、禮讓、輕盈、靈敏、和藹可親、威風凜凜……)

(3)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讀一讀,説説你的感受。

五、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教師適當總結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小結:同學們,讀了這首散文詩,我們是否在大自然的話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人生就是一朵花,失意時不要顧影自憐,得意時不要孤芳自賞。不論失意還是得意,我們的心中應該總是開滿怡人的鮮花。今天的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讀散文詩的一些方法,比如説欣賞性地朗讀,想象畫面。我們更欣賞了紀伯倫優美、親切、雋永的文字,這些文字就像一首歌,縈繞在我們的腦海、心中。今天大家的表現很不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學生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出示課件)

愛誦讀的你,可以有感情地讀讀課文,讀出花的美、花的精神。

愛繪畫的你,可以畫出花的色彩、花的形態、生活中的花。

愛寫作的你,可以寫出花的韻味、花的追求。

愛國學的你,可以蒐集詩詞,感受花在人們精神生活中的地位。

(2)摘抄、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六、背誦積累,作業設計。

1.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豐富積累。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