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分層走班論述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6K

分層教學是一個古老的教學話題。早在17世紀中葉,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闡述了“班級授課制”,從此,班級授課製取代了歷史悠久的個別化教學。唱響了“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的口號,拓展了教育的受眾範圍。與此同時,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教育開始從貴族走向平民。它顯然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一位老師可以同時教幾十個學生,按年齡隨機編班,按照統一時間授課。教師以相同的方式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則以相同方式學習相同的學科,然後以相同的測試接受統一的評價,從而甄別出成績好與差的學生。

分層走班論述

有其利,必有其弊。班級授課難免顧此失彼,顧了共性就顧不了個性。而人是差異最大的生靈,世界上不會有兩個或多個相同的人。

19世紀末期,有人開始倡導“按學力、成績分班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以糾正班級授課制的弊端。可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遭到非議:不民主、易造成對“低能兒童”的歧視和“高能兒童”的嬌寵。1957年,蘇聯衞星上天,歐美各國意識到科學技術落後的危險,產生了加速培養尖端人才的緊迫感,於是,對上世紀的“分組教學”又重新認識評價。

大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為什麼不能“賢人三千”呢?個性差異使之然。孔子説:“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宋代朱熹將孔子這方面的教育思想和經驗概括為“孔子教人,因材施教”(《二程遺書·卷十九》),意思是説孔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施以不同的教育。長期以來,這項教學原則得以繼承和發揚,已形成為中國教育的優良傳統。在中國現代各類版本《教育學》論著中論述教學原則均認為因材施教是一項主要的教學組織原則,是公認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現代教育學對因材施教的涵義解釋是:在共同的培養目標下,根據受教育者的能力、特長、性格、原有基礎等具體情況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的教育。

前蘇聯教育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了教學與智力發展關係的新思想——最近發展區。“最近發展區”主要觀點是指學生已具備的基礎和水平與學生尚未達到但經過教師的引導就可以達到水平之間的距離。當教師在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後,再利用學生的已有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區的水平之間的矛盾來組織教學,就可以高速度、可持續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加快發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