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淺談農村國中作文教學方法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9W
淺談農村國中作文教學方法
淺談農村國中作文教學方法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國中語文素質教學中“作文難,教作文難”的現狀,分析原因,提出國中作文教學的一些方法,旨在把“寫什麼”“怎麼寫”的教學理念體現在作文教學中,從而真正提高作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分析原因 探討方法 內容生活化 多媒體 指導多樣化 評價多元化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搞好作文教學直接關係到語文質量的提高。作文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生活態度,其中生活態度實際上就是指怎樣“做人”。就是説通過作文教學,既要為學生打好 “求知”的基礎,又要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國中作文教學既然承擔着這樣重要的使命,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探尋作文教學方法吧。
一、分析“作文難”的原因
“作文難,教作文難”。長期以來,只要一談到作文,許多老師會搖頭歎息“教作文難”,許多學生也會流露出畏難情緒。一到寫作時就搜索枯腸,難以下筆,不得不在所謂的“作文大全”之類的同齡人習作中尋找那些相仿的範文做“救命稻草”。導致千百個不同的腦袋,卻有着大體一致的“精神套路”。他們追求獨立的個性日益突出,活潑。想學,但基礎薄弱,還很幼稚;對生活、社會、客觀世界充滿新鮮和好奇,但認識不足。表現在作文中,往往是不會選題,不會集材,不會謀篇,不會措詞,其問題的結症是我們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的傳統教育形式,墨守成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習慣於老師給他們命題、提示,甚至提供題材。這種照葫蘆畫瓢的結果是:一種形式,一個材料,換個題目,學生從國小帶進了國中,或許還要帶到高中和更高級的學校。長此以往,我們培養出來的將是怎樣的社會人才。面臨這種局面,我們的作文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然而,出路何在?在這裏我就國中作文教學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探討作文教學的方法
(一)      作文內容生活化
在寫作教學中,教學生“寫什麼”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就始終困擾着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我施教的一次題為《我的建議》的作文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這樣寫:“我們在作文時,拿筆就頭痛,總覺得沒有東西可寫,有時在頭腦裏想好了,一下筆又不知道從哪寫起,腦子變成一片空白。因此,建議老師在佈置作文時,帶我們出去看看,玩玩”。這裏説明了不知道“寫什麼”的問題困擾着學生。筆者認為我們的作文教學內容要取材於生活,及時地將具有時代氣息的信息作為學生寫作的材料。葉聖陶先生説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這個比喻,形象地説出了生活在先,文章在後的真諦。筆者從這樣的認識出發,將作文教學向廣闊的生活天地開放,讓生活成為作文取之不盡的源泉,同時也讓作文為生活服務。
(1)觀察社會、開闊視野
學生必須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周圍的人和事,努力從生活的一切現象裏抓住生活,瞭解生活。例如:我們西部地區河水污染非常嚴重,結合我鎮開採礦石的實際,筆者作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宣傳,爾後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莊稼,又帶領學生到河畔,觀察水質,讓學生通過親眼所見,分析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及它的危害,知道污水對水資源的破壞,以及造成魚苗逐年減少的原因。長此以往,後果將不堪設想。學生以此為素材,寫出了自己具有個性化的文章,並深深感受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並時時提醒自己要保護好周圍的環境,還處處去監督別人。我們知道,生活中有許多不引人注目的事,但只要引導學生投入生活,體驗生活,積累生活,去觀察思考,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營養,就能寫出真情實感。學生們對同一材料,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作文訓練,從生活中收集了第一手素材,並經過分析、歸納、提煉,寫出了富有生活氣息的文章,培養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2 )深入社會、豐富生活
“實踐出真知”。 陶行知主張:“我們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並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學習。”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廣泛接觸社會生活,把社會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把自己與當今的世界、自己生活的社會、人民的事業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一些先進單位、個人、專業户,一些名勝古蹟,教師都可以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走出去,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開闊眼界,接觸社會,熟悉生活,瞭解自然,認識新事物、新現象。通過接觸,實際提高觀察、分析、思考問題的能力,從而使課堂教學得到昇華。活動內容:① 參觀。包括工廠、農村、工程、科研項目、新產品、新技術,可以使學生增長見識,還可以使學生受社會主義現實教育,熱愛祖國,樹立遠**想,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② 逛市場。瞭解貿易市場在流通領域的地位,增強文學作品中貿易市場的感觀認識。③ 欣賞自然、名勝。奇妙無比的大自然、歷史文物,是學生獲取有關氣象、生物、礦藏等自然常識、歷史知識和民間文化的生動教材;④ 系統地觀察某種生物的生態變化過程,收集昆蟲、植物標本。如飼養小蝌蚪、養蠶、養鳥等,增長知識;⑤與名人通訊,和作家座談,向重要會議獻詞,從小樹立遠大志向; ⑥ 參加市區少年宮舉辦的各種培訓班,參加社會團體發起的各種競賽活動,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⑦ 文明禮貌、衞生宣傳、慰問軍烈屬、學雷鋒活動,從小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⑧ “家庭小天地”,學生在家裏應有自己的小天地、活動內容,有自己的興趣,或養殖、種植、或做小製作等等,培養自我動手的能力。讓學生深入社會,豐富生活,他們自然有着“骨鯁在喉,一吐為快”的感覺,此時,筆者及時地抓住契機讓學生習作,學生不僅“有話可説”,而且“要説、想説”,口述筆寫成了滿足生活需要的一種自覺行為,寫出來的文章當然是字裏行間,充滿着濃濃的生活情趣和人生哲理。
(3)加強聯繫,提供素材
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與學生聯繫,瞭解他們,及時指導他們積累寫作素材,要善於把握好學生閃現的靈感,才能妙筆生花。例如:我所教的班中有一位學生,因家庭富裕而導致父親墮落,父母即將離異,他整日愁眉不展,為了能幫助這位學生早日擺脱陰影,重新面對生活,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們承受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佈置了這樣一篇作文:《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説……》。學生們在這位同學經歷的觸動下,對自己家庭做了深刻的思考,對自己在家庭中應承擔的責任有了明確的認識。那位同學則寫得更好,他以書信的形式寫給他的爸爸,寫到了家庭以前的美好,爸爸近幾年的變化,媽媽的痛苦與無奈,自己承受的巨大傷害……信的末尾作者發出了對爸爸飽含深情,既愛又恨的呼喚,催人淚下。好的作品是用心來澆灌的,這就是真情實感的魅力。
(4)開展豐富的校內課外活動
① 閲讀。大量的事實證明,閲讀是增長知識、提高寫作水平的有效辦法之一。要提高寫作水平,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光靠教材的閲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鼓勵學生多閲讀課外書籍。在課外閲讀方法上,可以採取自由閲讀和定向閲讀相結合。自由閲讀,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地選擇閲讀作品,教師一般不加限制,但要講清目的和要求。定向閲讀,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規定,以及某一寫作單元的目的和要求,確定閲讀作品目錄。如大綱規定國中每個年級課外閲讀三五本書,教師針對記敍文的特點,有要求地佈置,通過檢查及時瞭解和發現學生在閲讀中已經掌握或沒有掌握的問題,以便在往後的閲讀教學中“有的放矢”。教師還應要求學生每個學期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要求學生在閲讀中摘抄妙文佳句,多做一些筆記和卡片,這對增強學生的詞彙量,激發思維,豐富語言,大有好處。
② 練筆。練筆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途徑,只學理論不實踐,達不到提高作文教學的目的。定性作文與不受任何限制的作文相結合,這是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的成果之一。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除了強化課堂計劃內定性作文(教學計劃內規定的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外,還必須抓好學生的課外練筆,提倡寫隨意文,其形式包括日記、週記、評論、讀書筆記以及信函等等。這是學生寫作上自由耕耘的一塊園地,讓他們寫自己的話,寫實在的話,見什麼寫什麼,幹什麼寫什麼,讀什麼寫什麼,想什麼寫什麼。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定每人每週寫作的最低量度。有了量度要求,便於教師全面總結,可起到督促檢查作用。
③ 辦報。這裏包括學生的手抄報、學校和班級辦的油印小報、黑板報、牆報等等。這項活動的作用,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及其他學科基礎知識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訓練學生的編輯、排版、寫作、繪畫、書法等多種技能。
④ 舉辦徵文比賽。舉行各種各樣的徵文比賽,徵文比賽的結果公佈,發獎品,同時擇優發表在校刊《校園優秀作文選》上。
⑤ 舉行演講比賽。充分利用學校組織的演講活動,在班內或全校開展演講活動,鍛鍊學生説的能力。
⑥ 舉行豐富多彩的課前2分鐘活動。課前兩分鐘,由學生主持,開展成語接龍,繞口令,猜謎語,講故事,腦筋急轉彎,即興演講等活動,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提高作文能力。
(5)利用多媒體激發寫作興趣。
習作教學十分重視生活的觀察與素材的積累。而現在學生的生活非常單調,不是家裏就是學校,兩點一直線,經歷少,閲歷淺。每次作文時,學生感到無話可寫。多媒體教學習作,解決了這個難題。我們可以利用生動、真實的畫面展示,來創設作文情景;可以播放歌曲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其創作激情。如我在上《孩子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習作課時,我播放音樂《感恩的心》,讓學生説説聽懂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可以展示動感的MTV等一些精選的影視資料,為學生創設話題情景,提供寫作材料。如在上《感悟母愛》的習作時,通過播放《懂你》的 MTV,讓學生欣賞到動人的“母愛子女”的情景,激發表達的慾望。還可以播放熱點新聞,讓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總之,多媒體技術豐富了學生生活,激發了學生創作的靈感。
 
 
(二)    作文指導多樣化
搞活作文課堂教學,解決學生“怎樣寫”的問題。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共同的實踐活動。因此,必須處理好“教”與“學”、“動機”與“效果”的關係,這就要求教師諳熟學生的寫作實際水平,針對學生“不知道怎樣寫”的問題指點門徑,力求做到一課一得。
(1)引導學生分析命題作文的特點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怕寫作文,其實最怕老師佈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説,硬叫寫,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種作文命題,無論是何種體裁,也不管是何種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現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於所反映的內容與現代生活距離久遠,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我們應該另外選擇內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學生能把握命題這一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皰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 遊刃有餘”。
(2)指導學生把握審題的方法
同一個題材,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發現的問題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學要使學生在構思時思路開闊,八方輻射,“萬塗競萌”,要想使學生立意時獨出機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發人之所未發,必須在培養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適當發展他們的多維思維方式。運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湧,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就可以從諸多的角度中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來寫,克服無話可説,無內容可寫的毛病。
(3)讓學生掌握文體知識,使學生適“材”選“體”,落筆成文
學生寫文章之所以感到無從寫起或不知道“怎麼寫”,原因之一是不掌握文體知識,缺少“規矩”。其實任何一種體裁的文章都有它們的共性,又有各自的特點,不同文體的比較教學,交叉訓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規律性的東西。根據不同的題材性質,用不同的體裁來表現,寫作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還有開頭的方法、過渡的方法、結尾的方法、設置中心句的方法等等。
    (4)範文引路,模擬訓練
傳統的教學範文還是有不少在寫作手法和技巧上的可取之處,可以把其當作學生模仿寫作的典範。但是,教師應在教這些課文之前,作好寫作安排,教者心中有數,使學者學有目標。在評析課文時,着重分析作家觀察、發現、思考、聯想、選材、構思的方法,講清每篇文章的寫作重點,讓學生有法可效。範文引路要注意的問題是:要求學生學範文之取材分析、佈局謀篇的方法,而不是抄襲,讓學生通過模仿開拓自己的思路,並加以發揮,最終變為自己的東西。學生一旦掌握了這些知識,“怎樣寫”的心理障礙問題得到了解決,教師往後的作文教學工作也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三)作文評價多元化
(1)評價方式靈活化
學生都具有強烈的自尊心與表現欲,都渴望得到表揚與肯定。教師要善於抓住這一點,用賞識的眼光去看每一個學生,不管學生的作品多麼拙劣,也不能諷刺、挖苦他們,以防止他們在寫作中產生自卑感,產生自我否定,甚至對寫作產生反感。我們要針對不同寫作水平的學生,從字的書寫、詞語的運用、語言講究、行文佈局、表達技法、寫作態度,甚至一個別致新穎的題目、一段引人入勝的開頭、一段發人深思的結尾中找出閃光點,給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勵。通過實踐,我發現,其實只要我們一直用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及學生的作文,一定能從中找出許多美好的東西。教師再通過激勵性的評語或是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表揚與鼓勵,就可以給他們創設輕鬆愉悦的寫作環境,消除了作文難的心理障礙,學生就樂寫、善寫,逐漸開發出學生的寫作潛能,慢慢地就能寫出較為成功的作品。
(2)評價方式民主化
筆者在作文評價方式上採用教師評價、學生之間互評、學生自評等方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並開展小作者評級訓練活動,隨筆遊園活動,即讓我所任教兩個班學生的作文在兩班之間相互“流通”,取之以長,補之以短。這樣既能激勵學生競爭慾望,又可擺正進步快與慢、個別冒尖與羣體提高的關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作文素質。
(3)評價方式彈性化
作文評價應是寬鬆的,靈活機動的,不要用統一的標準去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作文,筆者主張進行差異評分的方法和多次評分的方法。如對寫作基礎較差的學生可用彈性的評價標準,當他灰心時可打及格分,當他有了積極性後可給他高分數,當他產生驕傲情緒時可適當的降分。另外,筆者允許學生在作文偏題時重寫後再評分;當作文條理不清、語句不通時,主張先打基本分,經修改後加上修改分,讓學生樹立寫作的信心和積極性。同時,在評分時,對學生的作文評語開放,如“這是我看到的很不尋常的見解,可以展開寫”,“這篇文章意味深遠,可以續寫,那樣會更好”等等。
實踐證明,我們要充分利用各種條件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愛護他們想説想寫、敢説敢寫的熱情、衝動和願望。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自然,為他們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使學生充分感到作文的樂趣,不斷充實庫存。孩子們的激情一旦被點燃,他們的筆下必然會出現一道道絢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於永正著的《作文教學藝術》
 
[2]毛繼東編著的《作文教學改革與方法》
 
[3]鄧治安主編的《作文教學研究》
 
[4]馬正平的《中學寫作教學新思維》
 
[5]陳鬆恩的《國中作文教學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