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6W

鴉片戰爭教學設計多篇

高一歷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原因及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記住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時間及意義;知道虎門銷煙的過程;理解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和性質,記住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掌握《南京條約》及其附件的主要內容。在地圖上指出《南京條約》規定開放的口岸。

2、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對鴉片戰爭前西方國家和中國社會的對比,分析出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培養學生學會把中國近代歷史放在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學會宏觀分析歷史現象,把握歷史的發展規律。

引導學生逐條分析《南京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內容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影響,提高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比較戰前的中國和世界,瞭解迅速發展中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為了掠奪原材料和傾銷商品,怎樣把侵略矛頭指向正在走向腐朽沒落的中國,使學生認識到鴉片戰爭爆發的必然性,從而使學生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從而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通過揭露鴉片貿易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嚴重危害,使學生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的卑鄙醜惡,認識鴉片作為毒品對吸食者身心帶來的巨大痛苦和傷害,教育學生自覺地遠離毒品,珍愛生命。

通過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引導學生樹立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地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

二、重點和難點

重點:虎門銷煙,《南京條約》的內容及其影響 難點:鴉片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中國古代史是一部輝煌燦爛的歷史,是一部中國人引以為驕傲的歷史,曾創造了舉世文明的文化成就,古代的天文曆法、建築、醫學、數學等諸多方面領先於世界,商文化、秦漢文化、隋唐文化和宋元文化對世界來説有着無窮的魅力。商代青銅製造藝術,漢代的絲綢、冶煉鑄造等都遠播到中亞、羅馬和歐洲地區。隋唐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全面輝煌,既影響了亞洲文明的發展,也促進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宋元文化中的印刷術、指南針及火藥技術的對外傳播,這對以後整個世界面貌的改變起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當歷史演進到17世紀時,我們卻落後了,中國一步步走向屈辱捱打的歷史,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鴉片戰爭。

學習新課

(一)虎門銷煙

1、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 師:看圖片,這是什麼? 生:罌粟。

師:俗名大煙。它的果肉經乾燥就可製成棕黑色的幹膏狀塊。它是一種強烈的麻醉劑,最初是用作安神止痛的藥材。後來用來吸食,毒性很大,一旦吸食上癮,就很難戒掉,使人身體逐漸衰弱,精神萎靡,以致衰竭死亡。 師:就是這種毒品,英國商人卻把它大量的走私到中國, 請看英國鴉片走私船和販賣鴉片的躉船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鴉片倉庫

師:閲讀課本第2頁,想一想為什麼英國要向中國走私鴉片呢? 生:

師:這就要從當時的世界形勢來分析。

19世紀初,統治中國的清王朝已由盛轉衰,土地兼併嚴重,政治腐敗,軍隊裝備陳舊、軍紀敗壞,對外關係上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准廣州一口對外通商,封建統治已危機四伏。如此落後,怎不捱打?而西方資本主義正處於上升時期。經過資產階級革命強大起來的有荷蘭、英國、法國、美國等。而英國又率先發生了工業革命,從手工工場時代過渡到了機器大生產時代。英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大量的工業品在自己國內已無法銷售。所以處心積慮的把侵略矛頭指向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 師:然而在正當的中英貿易中,它的商品銷路好不好呢?哪個國家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呢?

生:不好。中國。中國人不喜歡它們的毛、棉製品。它們喜歡中國的茶葉、絲織品。

師:為什麼中國會處於入超的有利地位呢?請看圖示。所以為了牟取暴利,英國商人喪心病狂的把毒品鴉片大量偷運到中國。 師: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激增表

圖表説明了什麼?

生: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數量激增

師:我們已經知道這鴉片的毒性巨大。但是中國吸食的人卻超過了200萬。鴉片的大量輸入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比一比:請你把鴉片對中國的危害歸納成幾條寫出來。比一比看誰歸納得內容全面、文字簡練。 生:

師:毒品有這麼多的危害,但目前我國的禁毒形勢不是很嚴峻的。我們青少年對毒品應該持什麼態度呢? 生: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師:這是虎門廣場被折斷的煙槍雕像。它向我們召示了什麼? 師:面對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的嚴重災難,有一位非常愛國的大臣主張嚴厲禁煙。他是誰呢? 生:林則徐

師:對,他在給道光皇帝的奏摺中,痛陳鴉片氾濫的危害。他是怎麼説的呢?大家來齊讀一下。 學生齊讀:“鴉片流毒於天下,則危害甚巨,法當從嚴。若猶泄泄視之,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師:道光皇帝同意沒有呢? 生:同意了。

師:道光皇帝派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查禁鴉片。

林則徐到達廣州後,採取果斷措施,迫使英國商人交出了110多萬公斤鴉片。於是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虎門銷煙發生了。為什麼用“銷”,不用“燒”? 生:

師:銷更環保。

請同學起來説一説虎門銷煙的故事。 學生回答: 師: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第一幅浮雕就是記載的這一偉大歷史事件。 師:虎門銷煙有何歷史意義?

生:虎門銷煙沉重打擊的英國侵略者,振奮了民族精神,顯示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維護民族尊嚴和堅強意志。林則徐出色的領導了禁煙運動,不愧為中國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師: 討論:有人認為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是林則徐禁煙,有人認為不是,你的觀點呢? 英國如此多的鴉片被銷燬了,英國是不會甘心的,英國政府的駐華代表義律向致信達憤怒,

英國國會同意決定向中國派出一支侵華遠征軍,鴉片戰爭爆發了。

(二)鴉片戰爭

師:1840年6月,英國軍艦40多艘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進行挑釁,鴉片戰爭開始。

看一看:

師:思考戰爭的性質。

師:對英國來説,侵略的非正義戰爭,對中國來説是一次正義的反侵略戰爭。 簡要敍述:在廣州由於林則徐做了充分的戰爭準備,英國艦隊只好沿途北上,攻陷定海,打到天津大沽炮台,直逼京師。道光皇帝嚇得要命,派直隸總督琦善去南京談判。

師:結果是什麼? 師:為什麼會失敗?

生:由於清王朝政治腐敗,經濟和軍事技術落後,加上道光帝舉棋不定,忽戰忽和,雖有廣大愛國官兵和人民羣眾英勇抵抗,仍挽救不了中國戰敗的命運。 師:看關天培的英勇事蹟。 生:

(三)中英《南京條約》

師:歸納《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生:

師:逐條分析對中國的主要危害。 師:香港島與香港的區別 師:《南京條約》的附件是什麼條約?簽訂時間取得了哪些侵略權益? 生:

師:美國和法國趁火打劫也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什麼條約?獲得了什麼權益? 生:

歸納:鴉片戰爭的影響? 生:

師:什麼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師:反思和教訓

小結: 圖示

齊讀歷史歌謠回答問題 鞏固練習

國中鴉片戰爭的教案 篇二

人教課標版歷史學科 八年級上學期歷史教案 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 第1課 鴉片戰爭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認識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並由此發動侵略中國戰爭的基本史實。掌握林則徐維護中華民族利益,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認識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二、能力目標

通過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和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史實,認識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髒和血腥,揭露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學習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汲取取鴉片戰爭“落後就要捱打”的歷史教訓,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和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虎門銷煙、中英《南京條約》及其影響。

教學難點: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

教師:圖中的人在做什麼?由這樣的事件引發了中國歷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麼? 學生:抽大煙(吸食鴉片);鴉片戰爭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完全正確。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鴉片戰爭。

講授新課

一、林則徐虎門銷煙

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本目以及第5頁“自由閲讀卡·從罌粟到毒品”,觀看視頻:鴉片貿易的危害,虎門銷煙。討論回答問題: 教師提問: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 學生:為開闢國外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原料而侵華,為牟取暴利而走私鴉片。

教師:英國走私鴉片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a.白銀外流,造成清政府財政危機;b.銀價上漲,造成“銀貴錢賤”,加重農民負擔;c.腐蝕統治機構,清政府更加腐敗;d.毒害中國人民身心健康,削弱軍隊戰鬥力。) 教師:面對着鴉片的危害,林則徐採取了怎樣的措施?(嚴厲禁煙)收到什麼效果? 學生:將繳獲的230多萬斤鴉片銷燬在虎門,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表現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林則徐是當之無愧的民族英雄。

教師:林則徐處理鴉片是燒燬它們嗎?(不是)為什麼? 學生:因為燒鴉片會產生大量毒煙,造成人們“被動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與海水化合反應產生的高温來熔化鴉片,避免污染。

教師小結、過渡:林則徐虎門銷煙打擊了鴉片販子的囂張氣焰,挫敗了英國用鴉片打開中國大門的美夢。他們就悍然發動侵略戰爭,用大炮轟開中國的大門。

二、中英《南京條約》

教師讓學生觀看動畫:鴉片戰爭的經過,演示英國入侵中國的過程。

師生共同歸納,然後出示: 爆發:1840年6月,英艦開到廣州海面,進行挑釁。

佔領: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 結束:1842年8月,英艦到達南京長江江面。

簽定:中英《南京條約》。

耆英、伊里布、牛鑑與璞鼎查,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軍艦“皋華麗”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教師:這場戰爭是否因林則徐禁煙而引起?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不是。因為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政府的既定政策,他們要保護骯髒的煙片貿易,推行殖民擴張政策,什麼手段都耍得出來。即使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要用大炮説話的。德國着名軍事學家克勞塞維茨説過:“戰爭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馬克思也説過:“英國用大炮強迫中國接受一種名叫鴉片的麻醉劑”,因此,這場戰爭被稱作“鴉片戰爭”。

教師:這場戰爭的結局如何? 學生:中國戰敗,清政府被迫簽定《南京條約》。

教師:《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

1、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賠款:

2、賠款2100萬元;

3、開放通商口岸: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貿易:英商進出口貨物徼納的關税,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教師:根據課本第5頁“練一練”:結合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請你分析一下,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什麼危害?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鉅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税,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師講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涵義:“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經濟已被破壞,有了一定成分的資本主義經濟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剝削制度。“半殖民地”指當時形式上獨立,但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受帝國主義壓迫和控制的國家。

教師提問:中國為什麼會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中國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幾乎是同時產生的,但是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受到封建專制主義的嚴重阻礙,始終處於萌芽狀態。而歐洲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歐洲社會的一系列活動和運動都在促進它的成長。經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工業革命的成功,資本主義的生產力迅猛發展起來,歐洲的資本主義長成了參天大樹。而英國這時已成為號稱“世界工場”和“日不落帝國”的資本主義“老大”。它與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擁有明顯的優勢。“落後就要捱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

國中鴉片戰爭的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1.能説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概況和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林則徐進行虎門銷煙的壯舉。

2、能歸納出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危害,從多角度分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原因。

3、能正確複述出鴉片戰爭的主要經過、關天培的抗英事蹟。

4、能準確説出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5、通過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對中國社會危害的分析,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

6、認識到資本主義發家史的骯髒和血腥,資產階級道德的虛偽和唯利是圖的本質。 7.體會林則徐虎門銷煙,維護中華民族利益和尊嚴的愛國主義精神,願意向他學習。 8.認識到“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生髮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 【重點難點】 重點:

1、林則徐的虎門銷煙。 2.中英《南京條約》。。 難點: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課前在實驗室裏找到的兩朵花的標本,問學生你們知道這是什麼花嗎? 學生觀察、回憶、回答是大煙花。 教師問學生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學生可能説是在“中華五千年的光碟”裏或者師大地裏看到的。 教師問學生誰能説説它能做什麼用的?

學生思考回答經過加工可以製成藥材,這種藥材叫鴉片。 教師問學生你們知道有什麼藥用價值嗎?

學生可能回答少量服用可以減輕身體疲勞;能治腹泄;能使人精神振奮。„„ 對同學們的表現教師給與充分肯定,然後指出鴉片是一種強調的麻醉劑,中國原來確實把它作為安神止痛的藥材使用,稱為洋藥。但鴉片含有大量的嗎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誰能談談鴉片都有什麼毒副作用?

學生可能回答大量吸食對人的身體特別有害。它能使人面容憔悴,骨瘦如柴,無精打采;鴉片很貴,使那些吸毒的人都傾家蕩產;有的人為了吸毒,甚至是殺人搶劫。„„

教師總結導入新課:同學們能把鴉片的危害説得這麼透。是的,鴉片確實是一種毒品。大量吸食不僅對人體有害,而且給社會帶來許多不安定的因素。然而,就在十九世紀初,英國資本主義為了牟取暴利,向中國大量傾銷鴉片。那麼,鴉片在一百六十多年前,給中華民族留下了怎樣的痛苦回憶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相關內容--鴉片戰爭。

(點評:本部分導入,教師注意激活學生進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知識和經驗,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和求知慾望。體現了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二、感知歷史,感悟歷史

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請同學們提出希望在本課探究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英國為什麼要向中國走私鴉片?鴉片的走私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危害?林則徐都採取了哪些禁煙措施?虎門銷煙的經過如何?學習本課我們應該受到什麼思想教育?„„

師生共同歸納整理本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整理如下:

1、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及危害;林則徐在廣州的禁煙措施;虎門銷煙。 2.能從多角度分析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的原因。 3.能被林則徐愛國主義精神所感染,願意向他學習。

(點評:這部分的設計主要體現的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課程理念,學習目標由學生自己制定,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表現,這樣就使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第一目 “林則徐虎門銷煙”

為了便於學生對這一內容的瞭解和把握,教師播放一段音像資料,同時用幻燈打出以下兩個問題:

1、英國為什麼向中國輸出鴉片?請説明理由。

2、鴉片的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哪些災難?

學生看完錄像後先獨立思考,然後小組合作探究。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彙報,師生、生生互動得出第一個問題的結論:英國向中國輸出鴉片主要目的是佔領中國市場。英國當時正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急需開闢國外市場,尤其看好中國這個廣闊市場。清朝中期的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軍備廢弛,為英國侵略中國提供了客觀條件。所以英國用貿易的手段未達目的之後,就開始偷運鴉片。在鴉片貿易中嚐到了甜頭。從教材英國向中國輸入鴉片的激增表中可以看出,到1838年已達到40200箱,獲利白銀519萬兩。鴉片的輸入使中國的白銀大量外流,加劇了中國的貧弱。第二個問題歸納出鴉片的危害有三方面:影響清政府的財政收入;腐蝕清朝的統治機構;削弱了軍隊的戰鬥力。

(點評:這部分體現了教師將教學目標問題化,通過探究性問題涉及,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形成能力。)

教師提出鴉片輸入給中華民族帶來如此深重的災難,面對這種災難,中國應該怎麼辦? 學生可能説禁煙;把鴉片販子殺死;嚴懲吸食的人等等辦法。

接着教師先讓學生閲讀兩則材料。學生從材料中得知林則徐的上書打動了道光皇帝,於是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教師然後 提出“林則徐到廣州後都採取了哪些禁煙措施?結果怎樣?”問題提出後,先讓學生自己看書,獨立歸納,這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當學生個體有了想法後,又迅速組織同桌交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又經過全班的交流,進一步歸納出林則徐禁煙的五項措施:①緝拿煙販;②整頓海防;③派人翻譯外國書報;④停止中英貿易、封鎖商館;⑤虎門銷煙。)

教師讓學生講述虎門銷煙的故事。

學生講完故事之後老師提出問題:“林則徐這種銷煙辦法能不能破壞環境?你們是怎麼看的?”

學生思考討論,説出各自的見解,教師也可以説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讓學生讀虎門銷煙的過程被一位美國傳教士記錄下來的資料。再看一段音像資料,師生共同感受一下虎門銷煙的壯觀場景。

教師提出通過上段史料的閲讀和觀看音像資料,同學們有什麼想法? 學生們談各自的感受。

(點評:這部分反映了教師通過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歷史,感受歷史。學生的表達能力、想象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情感得到昇華。)

第二目 中英《南京條約》

教師提出問題:有人説鴉片戰爭時有林則徐的禁煙引起的。你認為這種説法對嗎? 經過學生的辯論,最後師生達成共識:打開中國市場是英國資產階級的既定政策,沒有林則徐的禁煙,他們也是要這樣做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點評:本部分設計是想通過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思考,在討論中使學生學會客觀的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接着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在鴉片戰爭示意圖上找到英軍入侵路線。

2、歸納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學生閲讀教材,思考問題。

教師在學生閲讀教材、獨立思考產生見解後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研究探討問題。 教師讓學生到大屏幕前指圖講解鴉片戰爭的兩個階段。 小組派代表闡述第二個問題的答案。

教師提出討論題:中國為什麼在鴉片戰爭中失敗? 學生思考討論,紛紛發表各自的想法和觀點。

(點評:本部分設計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暢談感受,借鑑歷史

教師用大屏幕出示學習結果自我總結問題訓練單。 學習結果自我總結問題訓練單

1、本節課我學到了什麼? 2.本節課我有什麼體會嗎? 3.我對本節課的學習經歷有什麼感受?

4、本節課的問題解決主要採用了什麼方法?還有別的方法嗎?

5、本節課的學習對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嗎?

教師讓學生先對照這個問題訓練單自己想一想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穫,然後與同桌交流意見,再把你們的想法説出來。

學生看書、回顧所學內容,然後談自己在本節課的收穫。

(點評:這部分設計反映了教師提供空間和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總結評價學習結果。體現教師引導學生注意監控自己的學習結果,同時借鑑歷史,關注現實,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高一歷史鴉片戰爭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學習目標

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性質和影響;《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火燒圓明園;俄國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獲取知識的過程、結果

分析《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危害,使學生掌握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

學習態度、情感、價值觀目標

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使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重點分析:

《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對中國的危害是重點。資本主義列強所獲取或擴大的侵略權益正是通過這些條約而得到的。應指導學生通過比較、推理的方法,分析條約的內容,弄清列強又獲取或擴大了哪些侵略權益,對中國的經濟政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難點分析: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是難點。學生缺乏足夠的世界近代史知識的儲備和一定的哲學、政治理論。應幫助學生從當時世界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並對比説明兩次戰爭發生的根本原因,從而使學生得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繼續的認識。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紀50年代,西方主要國家先後完成工業革命,為打開中國市場,將中國變為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進一步加深。

教材對學生髮展的影響:

通過對不平等條約的內容和危害進行逐項分析,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而且為綜合考察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供了思維素材,利於學生整體把握知識的結構和內在聯繫。

教學建議

關於“俄國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的建議:

教師可利用教材13頁表格和14頁圖,製成電子課件,以增強形象性,使學生對俄國的貪婪有更深刻的印象。

關於“鴉片戰爭的影響”的建議:

因為既是重點,也是難點,高一學生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建議教師以中國性質的變化為重點,以教師講授為主,在講授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會由(學生能夠概括的)歷史表象到(學生不能夠概括的)歷史實質的提煉過程。

關於“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建議:

要注意讓學生理解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和藉口的區別。關於根本原因,為了方便學生理解,教師可以首先提問學生19世紀50年代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特點,指出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英美法先後完成工業革命,然後利用教材小字內容整理成相應的表格讓學生分析英國商人和政府的感想及要求。這樣使學生很自然的得出結論--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關於藉口,學生國中已經學過,教師只要強調一下它只是發動戰爭的藉口而已。

第三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

重點:

(1)戰爭的根本原因。 (2)《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及其影響。 (3)3)沙俄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難點: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

課型設計:新授課

教法設計:教師講解、學生分析為主的綜合法

板書設計:

第三節 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英法發動侵略戰爭

1、英法美提出“修約”要求及實質

2、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二、《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

1、攻佔大沽、天津和《天津條約》的簽訂

2、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和《北京條約》的簽訂

三、俄國侵佔我國北方大片領土

四、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