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範本(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06W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範本(精品多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篇一

一、導入新課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是勁!”今天我們學習陝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藉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節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動。

(多媒體投影:課題、有關“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

二、收集問題,檢查預習

課前,要求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兩至三遍,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為了檢驗預習效果,請大家瀏覽課文,快速地畫出表現安塞腰鼓場面特點的語句和表現安塞腰鼓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的句子。此外,大家有什麼疑問可提出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解決。

三、聽錄音,感受文中激情

有人説,安塞腰鼓能使空氣燃燒。是啊,就像空氣中本來包含着氧氣一樣,人的心中本來就藴藏着激情,藴藏着力量,一旦遇到火種,便會不可阻遏地燃燒起來。那麼,就讓《安塞腰鼓》在我們課堂上也燃燒一回吧!

(播放5~13自然段錄音,以激發學生激情,然後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體味句式修辭的表達作用

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盪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麼會這麼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句式修辭

五、感知文章結構

多媒體展示:

結構

安靜的腰鼓(靜)──→火爆的腰鼓(動)──→寂靜的腰鼓(靜)

(擊鼓前)(擊鼓時)(擊鼓後)

可見,文章的形式技巧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內容決定形式。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模板 篇二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濃墨大筆,抒寫飽滿的生命激情;以詩載情,使整個散文呈現出雄奇的詩意美;想象奇偉,意境雄渾。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凝練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着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着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氣勢,在品讀賞析中感受語言之美,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2、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3、通過本文的學習,用中華民族生命律動的厚重、陽剛之美薰陶感染學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形、神結合的語言,注重感悟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片斷播放,觀感引讀

播放3~4分鐘的腰鼓舞片段,並學生在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本課導入,從感受聲音、欣賞表演開始,學生一下子便進入了中心地位,和同學們坐在一起,共同欣賞,創設了一種民主、開放、自由的學習空間,與本文的教學、學習思想符合。】

二、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詞句補白,讓學生學會概括,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明結構。

説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個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3、尋美點。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敍述出來。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出示幻燈片,播放例句,學生與之對照。)【句式補白,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美妙之處。】

第二板塊: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1、學生採取“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學生齊讀第6段,教師獎大家剛才讀的內容改成了另一種樣式。(出示幻燈)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身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要求學生仿照以上形式,仿寫句子,並反覆朗讀。【仿寫句子,考學生對排比句的運用,加深對文章理解。】

2、指導學生採取“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藴美,情味美。

學生可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3遍,要求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可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説得越多越好。【把方法教給學生,給學生一個框架練習説話,使學生不至於沒有思路。】

分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板塊:品讀文章,學用語言

1、學生再讀文章,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2、學生寫好後,小組互評,選出好的作品,課堂展示,師生共議,評出好作品若干,並給予獎勵。【語言補白,學以致用,充分利用這篇文章的特點,讀寫結合。】

三、佈置作業

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板書設計:

一、知內容:“……的安塞腰鼓”。

二、明結構:“好一個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尋美點:(根據學生髮言板演)。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模板 篇三

一、思想主題

作者以激情四溢的筆墨,描寫了安塞腰鼓的熱烈、豪放、激越,以及它所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出來,力量又帶生命奔騰昇華,文章讚美了安塞腰鼓,也讚美了黃土高原,讚美了樸實、堅韌的勞動人民,更讚美了一種自由、坦誠、熱烈奔放,豪放灑脱,堅韌頑強的生命狀態。

二、結構內容

本文在結構上較為鮮明,可以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為前四個自然段,主要寫敲鼓前的預備階段。這一部分首先概括描寫了“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的外貌、神態,並以靜襯動,蓄勢待發,為下文安塞腰鼓的響起做好了鋪墊。

第二部分從“但是”到“成了茫茫的一片……”,寫安塞腰鼓演奏的階段。這一部分可以再分為幾層,這裏運用了一種反覆的修辭手法——“好一個安塞腰鼓”,文中出現了四次,可以自然分為五層。第一層,寫場面和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氣勢的壯闊和豪放;第二層,寫鼓聲,並且寫與觀者產生共鳴,突出這力量給人的震撼和鼓舞;第三層,寫後生們的動作,突出這力最體現了生命力的奇偉磅礴;第四層,寫舞姿,極贊安塞腰鼓所顯示的力量之美;最後,寫節奏,它是生命的渲泄、昇華的體現,更使人產生一種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

第三部分即最後三個自然段,寫鼓聲的戛然而止。這一部分與文章開頭相照應,以靜襯動,寫人們被深深吸引,並沉醉其中,進入到安塞腰鼓所帶進的心境、意境之中,突出了它的感染力之強。

三、激昂的排比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段落,猶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仗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四、鏗鏘的節奏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着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點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五、關於抓住中心進行教學的建議

指導學生學習這篇課文,要抓住生命和力量的宣泄這一中心點,讓學生深入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要圍繞生命的勃發來理解作者對黃土高原和江南的議論,不要作無謂的爭執。

六、指導學生誦讀的教學建議

根據文章特點,讓每個學生都讀,以一組的學生為一單位,分角色讀或分段讀等,多種形式的閲讀,讓學生覺得讀樂無窮。《安塞腰鼓》是篇鏗鏘激越的散文詩,可讓小組先討論,揣摩該如何表現文章激越、疾猛的節奏,然後要求每小組朗讀一節,另讓四組男生讀四段構成排比的反覆句。這樣在無形中又形成了一種比較和競爭氣氛。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模板 篇四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二、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三、教學方法:

1、誦讀

2、想象

3、研討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過“搖滾”和“勁舞”嗎?其實,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上,早就有我們自己的搖滾和勁舞。它就是融搖滾和勁舞為一體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一一安塞腰鼓。

1、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後感,可以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安塞腰鼓——氣勢鏗鏘激越,發聾振聵;動作變化豪邁粗獷;舞姿奔放雄渾。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2、導入:

俗語説:“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本課導入的設計,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二)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

例段一:第7自然段。

明確:本段描寫安塞腰鼓表演開始時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讚頌了那股噴湧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三個短句要讀得簡潔有力;“驟雨一樣……強健的風姿”這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躍性的節奏,來表現腰鼓場面的火烈、豪放、動力十足;最後,“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要讀出對腰鼓場面,對人的生命力的讚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確:寫腰鼓表演達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覆和一切都在“交織!……昇華!”讀得簡潔有力、鏗鏘激越,使人體會到:腰鼓表演達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盡情釋放,生命的一切在這釋放中得以超脱和昇華。

“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這一環節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2、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 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3、明結構。

説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13、17、22、24自然段反覆出現,怎麼讀?

(美讀時感情要熾熱、飽滿、聲調要高亢激越,充分表達本文對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讚頌之情。)

第二板塊: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4、尋美點。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 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説得越多越好。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①蓄而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後生美,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疚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從用詞方面説: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2)“茂騰騰的後生”“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説: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狠”“忘‘隋”“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從修辭上説: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對象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覆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從寫法上説: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後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後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藴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第三板塊:進一步的美讀訓練,明確主題

5、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讀。5—27自然段主體部分老師朗讀。其中,抒發讚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讀。

(目的:指導學生多美讀,從美讀中體味它的氣勢,感覺其中的生命律動,進而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包孕的對人的旺盛的生產力的讚美之情。)

6、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着一種陽剛之美、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三、佈置作業

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四、結束語:

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

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讚歌。腰鼓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頌。既有對陝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讚美,又有對我們這個從沉睡中覺醒、邁着雄健的步伐,不斷走向繁榮的偉大祖國的禮讚!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篇五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通過一羣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脱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一個接一個,使內容表達得更加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發表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是教學重點。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教學設計】

1、朗讀(設計説明: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設計説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3、遷移練習(設計説明:模仿課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一、教師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課文朗讀錄音。

二、學生

1、掌握生字詞;

2、蒐集安塞腰鼓的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多媒體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學們,欣賞了這幅精彩的表演場面,你的心中必然會有所觸動,那麼請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場表演。(交流評議)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要形象地描繪出來,確實有困難。不妨讓我們一同欣賞劉成章是怎麼把安塞腰鼓寫得有聲有色有氣勢,竟至於使我們如痴如醉。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提問: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説明:如“亢奮”、“豪邁”、“驚心動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聲地朗讀:

找出描寫“腰鼓”部分。

三、研讀全文

1、理請結構(師生齊讀)

説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2、內容賞析:

⑴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兒?請用“好在……,你看(聽)……”句式敍述。如:

①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② 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③ 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後生。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疾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④ 好在變幻的舞姿。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⑵ 提問:這樣“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有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裏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脱、衝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歌頌陽剛之美,一羣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必患得患失。

(此題有一定的難度,無須面面俱到,只要有所體會、領悟即可。)

3、品味語言:

⑴ 學生尋找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三次。請用“我喜歡 句子,因為 ”的句式進行評點。

(教師提示:可以從用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入手)

教師舉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句子,因為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⑵ 學生間互相交流。

⑶ 教師作適當的歸納:

句式上:作者多用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如:“一羣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辭上: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結: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4、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四、作業(遷移練習)

1、積累詞語,收集文中好字好詞。

2、背誦你認為精彩的語句,並摘抄筆記本上。

3、模仿課文的排比句,仿寫句子。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模板 篇六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説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為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啟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羣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着;緊接着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為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着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啟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着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為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説一説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裏的靜,是為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脱、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裏,觀眾的心裏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為什麼説: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裏是用靜來反襯剛才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敍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啟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啟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閲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藴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着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説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啟發。這種啟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啟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獎,想着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為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為,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繫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為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為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為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台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羣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啟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為自己對舞台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説,文化藝術舞台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國小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為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裏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啟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啟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説法,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為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裏,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説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説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台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為有家的詞語、成為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説,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啟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説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説説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才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説: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的模板 篇七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識目標: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

2、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並把它們運用到平常的寫作當中去。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二、學法引導: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三、教學重難點

本文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但文中更多的是重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通過聯繫生活,加深對生命的思考認識即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

1朗讀法: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法: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五、媒體設計

1、腰鼓表演片段。

2、課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流程

課前,我播放了一段關於安塞腰鼓的視頻,讓學生感受雄渾壯闊的場景。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大家所看到的就是壯闊的安塞腰鼓,請同學們端起書,齊讀課文,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那份激情吧!

1、學生齊讀課文。

2、請學生從字音、停頓等方面,對自己的朗讀進行點評。

(二)探求新知

1、請同學們,用我感受到了——的安塞腰鼓,來談談自己的感受。

2、課文中,作者多次運用相同的句子來反覆讚美安塞腰鼓,同學們找一找,看是哪一句?”

明確:

好一個安塞腰鼓!(13節)

好一個安塞腰鼓!(17節)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22節)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24節)

3、這些句子反覆出現,除了抒情的需要以外,還點示了課文的層次,使得課文結構清晰,請自由朗讀課文7—24節,用//劃分層次,並且在每一個層次中,尋找一個詞語,作為這個層次描寫的主要內容。”並分男女兩組,派代表上黑板板書。

明確:舞蹈、響聲、後生、舞姿

3、品析文章中語言美。

作者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試用美,你看(聽)。”句式來説。並説説這些句子為什麼美?例句:蓄勢待發的後生美,你看,他們身後是一片高梁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4、主旨探究

(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資料表明:黃土高原是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之一。

(2)安塞腰鼓有什麼內涵?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上生命的激昂和宣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三)小結:

1、排比反覆旋律美。

文中運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反覆,形式上力求多樣,富有變化。排比又有句內的、句之間的、段之間的。(請找出例子)

2、短句短語激昂美。

3、節奏明快雄渾美。

(四)反思提升

我們要進行一個演讀活動,要求讀出氣勢,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我給同學們發了一份演讀稿講義,大家推薦男領由於越同學擔任,女領由單昕哲同學擔任,花三分鐘左右熟悉了各自角色需要演讀的內容。

演讀開始:

(男領)看!——

(女領)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眾合)好一個安塞腰鼓!

(男女領)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男合)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女合)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男合)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女合)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眾合)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男領)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眾合)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女領)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宂雜的觀眾的心上,(眾合)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女合)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男合)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眾合)好一個安塞腰鼓!

(男女領)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脱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眾合)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男女領)好一個黃土高原!

(眾四步輪讀)好一個安塞腰鼓!

(五)作業。

1、將精彩的語句抄在積累本上。

2、完成活頁和試題優化。

八、板書設計

1—4:(安靜)的腰鼓

安塞鼓5—27:(隆隆)的腰鼓5—13:宏偉的場面14—17:雄壯的(響聲)

18—22:擊鼓的(後生)

23—27:奇麗的(舞姿)

寂靜28—30:(腰鼓)

九、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我不去講,學生自己看書能回答的問題,我不回答。同時,我也十分注意情境的創設,先在課前播放安塞腰鼓的視頻,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並讓學生在感性性對安塞腰鼓有所瞭解。此外,本節課,我還重視學生的讀。有全班齊讀,有男女生分角色讀,有領讀,更有對文本深入理解的回讀。

當然,任何一節課都不是完美的,在本節課上,還存在着不少缺點需要我今後改進的:

1、教學的目標的確立,還有不明確的地方,對教學內容的安排也有與教學目標不符的地方,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有待提高。

2、播放的視頻,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視頻還不夠典型。而且播放的順序還可以更靈活一點。如放在品析語言後面。

3、學生的參與度還不夠,對個別學生的提問次數過少,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無論如何,這一次研究課,對我來説,都是一次寶貴的成長財富,我都會好好的總結,認真的反思,以便於我今後的教學之路能有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