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五年級物理《浮力》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47W

五年級物理《浮力》教學設計新版多篇

教學過程 篇一

一、感受浮力:

1、觀察泡沫塑料塊、木塊、空瓶子、小船浮在水面的情況,用手指輕輕按壓小船,有什麼感覺?分別把泡沫塑料塊、木塊、空瓶子壓人水中,有什麼感覺?

2、出示關於浮力的描述性定義: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塊往水中壓,手能感受到水對小船和泡沫塑料塊有一個向上的力,這個力我們稱它為水的浮力。板書:浮力。

3、生活中我們什麼時候感受到水的浮力?

4、出示教科書12面的浮力和重力示意圖,講解示意圖的含義。(當泡沫塑料塊靜止浮在水面時,它受到的浮力等於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

(設計説明:讓學生切身感受到浮力,是本課開始的基礎。教師要提供一些能浮的物品,讓學生感受,為繼續探索沉浮的祕密打下基礎。)

二、測量一塊泡沫塑料塊的。浮力:

1、討論怎樣測量浮力:當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中時,它受到的浮力有變化嗎?是多大呢?我們能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塊受到的浮力大小嗎?

2、教師根據學生討論的情況,演示規範的測量方法,講解注意的地方。特別要講清楚浮力的計算方法,可以讓學生看教科書第13頁的示意圖,理解浮力等於重力加拉力的道理。(未放入水前先測量泡沫塑料塊受到的重力,再用線拉住泡沫塑料塊,使它進入水中一定的位置,然後讀出彈簧測力計上拉力的數值。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塊受到的重力,就是泡沫塑料塊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3、學生測量泡沫塑料塊浸人水中的浮力,按照教科書的要求測量三種狀況,分別把測量結果(拉力大小和排開的水量)記錄在表格中。

泡沫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記錄表(自重: 牛頓)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開的水量

4、分析拉力、浮力和排開的水量之間的關係,得出:(板書)浸人水中的體積(排開的水量)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三、測量不同大小泡沫塑料塊的浮力:

1、教師出示三塊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塊或者三塊不同大小的木塊,讓學生預測:如果把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或者木塊,完全浸人水中,它們受到的浮力大小相同嗎?

2、學生參照前一個活動的測量方法,獨立自主完成測量,把測量結果填入記錄表中,並分析浮力大小與體積大小之間的關係。

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塊受到水的浮力記錄表

小泡沫塑料塊 中泡沫塑料塊 大泡沫塑料塊

自重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開的水量

3、讓學生把前後兩個測量活動中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泡沫塑料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有怎樣的關係?()

4、把泡沫塑料塊壓入水裏,一鬆手,為什麼它會上浮?(浮力大於重力)

板書設計:

5、浮力

浮力

浸人水中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浮力大於重力 上浮

浮在水面的物體 浮力等於重力

教學後記

《浮力》教學設計 篇二

教學目的:

1.通過探究,認識到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過探究浮力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過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並會用來解決簡單的浮力問題。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1課時

教學重點:浮力的存在、探究浮力的大小測量

教學難點: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理解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經歷探索浮力大小過程;

從日常生活現象入手,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

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在實驗過程中勇於創新精神。

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

教學用具:乒乓球、鐵塊、水、燒杯、圓柱體、彈簧測力計、細線、溢水杯、鹽。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投影展示一組圖片:艦艇為什麼能浮在海面上,人為什麼能浮在“死海”的水面,氣球為什麼能騰空而起,氣艇為什麼浮在空中,思考這些現象為什麼產生?

(二)、進行新課:

演示實驗1:壓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後,乒乓球從水裏浮上來,最後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乒乓球為什麼能從水裏浮上來?是誰給它的作用?

總結:物體靜止時受平衡力,物體重力豎直向下,平衡時還應受到豎直向上的力,施力物體誰?是水或空氣。表明浸在液體內部或漂在液體表面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向上的託力。浸在氣體裏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向上的託力。物理學中力把這種力叫浮力。

一、浮力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裏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託力,這個力叫做浮力。

2、符號:“F浮”

3、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

思考:根據浮力的定義及壓入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後,乒乓球從水裏浮上來,説明浮力的方向向哪?

4、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思考:你還能舉出那些例子説明物體受浮力的作用?

演示實驗2:把鐵塊放入水中,放手後鐵塊在水中下沉,並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鐵塊受浮力作用嗎?

活動10.9 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

猜一猜: 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想一想 :用什麼樣的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

實驗器材

設計與實驗:

比較鐵塊在空氣和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1)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金屬塊,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

(2)再將金屬塊浸沒到水中,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 N。

比較:比較兩次測量的結果

現象:金屬塊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在空氣中時 了。

思考:為什麼金屬塊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在空氣中時減小了?

受力分析:

結論: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的作用。

思考:能不能計算出浮力大小?

分析:物體在F浮、F、G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

所以 F浮 + F= G 變形為: F浮 = G-F

二、浮力的測量:

方法:彈簧秤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G, 將物體浸在液體中測出此時的拉力F,G與F的差值即為物體浸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浮。 即“稱重法” 。

表達式:F浮 = G-F

課堂練習:

一鐵塊掛在彈簧秤上,在空氣中稱量時,彈簧秤的讀數是32N。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稱量時,讀數是12N。鐵塊受到浮力是多少?

播放動畫:水底下大魚小魚的辯論。

小魚:我們在深處,受到的浮力大

大魚:我的體積大,受到的浮力大。

請你説説哪個魚説得正確?為什麼?

要知道誰説的對,就要知道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浮力的大小

學生實驗: 探究影響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猜想:浮力大小可能與那些因素有關?

液體裏的深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液體的密度。

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

實驗器材:

實驗與探究

1、在溢水杯中裝滿水。

2、測出圓柱體的重力 G物=_____N.

3、將圓柱體逐漸浸入在水中,直到浸入一半時,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1=_____N. 計算 F浮1=____N.

4、將圓柱體逐漸浸入在水中,直到完全浸沒,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2=_____N. 計算 F浮2=____N.

5、改變圓柱體浸沒在水中的深度,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3=_____N. 計算 F浮3=____N.

6、將圓柱體逐漸浸沒在濃鹽水中,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4=_____N. 計算 F浮4=____N.

交流與小結:

比較F浮1、F浮2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F浮2、F浮3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F浮3、F浮4可知:浮力大小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通過實驗和理論研究得出了有關浮力大小的原理。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論: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表明F 浮的大小與 ρ液和V排有關,也論證了“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所得到結論。

注意:使用推論是單位必須ρ液單位為千克/米3 ,V排單位為米3。

V排與V物的關係

A、“全部浸入(即浸沒)” V排=V浸=V物

B、“部分浸入” V排=V浸物

課堂練習:

2、將一木塊放入裝滿水的燒杯中,溢出500g水,則木塊所受的浮力為多少?

3、浮在空中的氣球,排開空氣的重力為1N,則氣球所受的浮力為多少?

(阿基米德原理也可以計算氣體產生的浮力。)

4、已知物重為G=5N,體積V=0.6dm3,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有0.2dm3露在外面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浸沒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多大?(g=10 N/kg,ρ酒精=0.8×103千克/米3)

(三)、課堂小結

學生先歸納,然後教師補充。

(四)、佈置作業

課本P93 第1、2、3題。

板書設計

四、浮力

一、浮力(符號:“F浮”)

1、定義:浸在液體或氣體裏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向上的託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

二、浮力的測量: “稱重法”

F浮 = G-F (G是物體重力,F是液體中拉力)

三、浮力的大小

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其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的密度有關。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於被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液

推論:F浮=G排液=m排液g=ρ液gV排

教學重點 篇三

上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們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測力計測出浮力的大小。

浮力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1、認識一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能通過實驗證明上述結論的正確性。

2、能認識浮力產生的原因。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經歷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過程,認識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 浮力的存在、稱重法測浮力的大小

教學工具

鋁塊、燒杯、水、彈簧測力計、鹽水、體積不同的圓柱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船可以浮在水面,潛水艇能潛入水下航行,節日放飛的氣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魚可以輕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動等等是一些有關浮力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一。浮力

1、什麼是浮力?

(1)演示實驗:放入水中的木塊放手後,木塊從水裏浮上來,最後浮在水面上靜止不動。

提問:在水裏浮上來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塊受幾個力的作用?施力物體是什麼?力的方向如何?

小結:從水裏浮上來的木塊受到豎直向下的 ,施力物體是 。還受到豎直向上的 ,施力物體是 。上浮過程中木塊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塊浮在水面靜止不動時,受到豎直向下的和豎直向上的 。木塊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 。可見,從水裏浮上來的物體和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都受到浮力。

(2)演示實驗:把鋁塊放入水中,放手後鋁塊在水中下沉,並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問:下沉的鋁塊受浮力作用嗎?50頁圖10.1-2

甲圖:鋁塊受到豎直向下的 和豎直向上的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體是細線。二力的關係是彼此平衡。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是鋁塊所受的重力。

乙圖:鋁塊此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豎直向下的 ,施力物體是地球;一個是豎直向上的 ,施力物體是細線;另一個是豎直向上的 ,施力物體是水。

鋁塊靜止不動説明:鋁塊受到的重力一鋁塊受到的拉力十鋁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於鋁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所以鋁塊受到的重力一鋁塊在水中秤的讀數十浮力。彈簧測力計兩次讀數的差就是浸沒在水中的鋁塊受到的浮力。浮力一鋁塊重一鋁塊在水中秤的讀數(也可叫做鋁塊在水中時的視重)。以上實驗,説明浸入水中的鋁塊也受到浮力。

稱重法測量物體受到的浮力: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所受的重力G。

(2)把物體浸入液體中,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示

(3)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示

2、浮力產生的原因

我們知道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的作用,那麼浮力是怎樣產生的呢?觀察課本圖,完成下列問題。

為什麼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

F上 F下,其合力F豎直= ,方向 。

歸納:浮力產生的原因 。

二、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1、物體所受的浮力和深度 (填有沒有 )關係。

2、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 (填有沒有 )關係

3、如果將上述實驗過程中的水換成煤油或酒精重複上述實驗,我們會發現物體所受的浮力和在水中的。

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

三、課堂練習: 52頁1-5題

四、小結:略

五、佈置作業:練習冊。

課後小結

這節課教學容量大,所以反饋和鞏固主要留待課後完成。如果課堂上有剩餘時間,可請同學回顧板書內容,歸納出通過本節課學到的三種測量浮力大小的方法。一是稱量法,為下一節課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實驗作準備。二是受力平衡法,指出懸浮和漂浮的區別。三是求壓力差法,指出這是浮力大小的決定式。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浮力》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認識一切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2、能認識浮力產生的原因。

3、會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

4、能認識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重難點

重點:決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難點:運用實驗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產生的原因。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提出問題:1.船為什麼能在海面上航行?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麼?

板書:第二節阿基米德原理

(二)出示學習目標

課件展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觀看。過渡語:看完了沒有?

二、先學

(一)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本P49----P52內容,要求邊看、邊劃、邊記。

1、看課本p49圖10.1-1回答,什麼是浮力?浮力的方向?

2、根據圖10.1-3總結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3、看演示實驗:測量鋁塊浸沒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學會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出浮力的大小。

4、看課本p51找出浮力的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與哪些因素無關?你能舉例説明嗎?

(二)學生自學教材

老師巡視,瞭解學情,掌控學生高效學習,時間到,問完成的請舉手?

過渡語:合上書,獨立完成自我檢測

(三)自學檢測反饋

要求:6分鐘完成自學檢測題目,要求書寫認真、規範。讓四個小組的基礎較差的同學到黑板完成,書寫成績和題目成績記入小組量化,要求書寫認真、規範。

1、鴨子能浮在水面上,用鋼鐵做的輪船也能浮在水面上,説明水對他們有_____ 力。

2、你遊過泳嗎?當你的身體浸入水中體積越大,你會感覺到水給你向上的託力____這個水對你向上的託的力其實就是_____力。再比如,我們從水中抬起一個石頭要比在空氣中抬起感覺要___( “輕”或“重” ),這些事例都説明,在水中要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___ 力。

3、浮力的方向是怎樣的_____, 它與重力方向_____。

4、如果用測力計測出銅塊重為1N,將銅塊沒入水中,測力計的示數變為0.87N,銅塊受到的浮力是_____。

5、浮力產生的原因是 _____。

三、後教

(一)展示交流,統一答案

先交換學案,然後更正。2分鐘時間讓發現問題的學生到黑板上用紅筆更正,提出先學中未解決的疑惑,小組或全班討論解決。

(二)生生合作,探究交流

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實驗設計,小組長組織進行探究實驗,展示交流,老師給予即時評價。

探究1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探究2浮力產生的原因:_____。

實驗:將一去掉底的礦泉水瓶倒置,放入一乒乓球,去掉瓶蓋,向瓶中加入水,可觀察到乒乓球_____ (會不會上浮),因為乒乓球下底部沒有受到壓強作用 。_____ 將瓶蓋蓋好,再向瓶中加水,可觀察到乒乓球_____(會不會上浮),此時乒乓球受到_____力的作用。

分析:蓋上瓶蓋後,向瓶內加水,乒乓球在水中上下表面所處的深度_____ ,所以上下表面所受的液體壓力不同,下表面所受的向上的壓力_____ 上表面所受的向下的壓力,這個壓力差就是浮力。

結論:浮力產生的原因是

(三)同學總結,調查學情。

四、當堂訓練

(一)過渡語

請同學們合上課本,完成學案訓練題。10分鐘完成。

(二)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1、彈簧測力計下掛一石塊,下列情況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最小的是 ( )

A石塊在空氣中B石塊在水中C石塊在酒精中D石塊在鹽水中

2、某同學將一金屬塊輕輕放入盛滿水的燒杯中,當它浸沒在水中後,溢出了重3N的水,如果將該金屬塊浸沒在鹽水中則受到鹽水的浮力將 3N。(填“>”“=”或“<”)

3、一金屬塊在空氣中稱重27N,把它全部浸沒在水中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7N,則該金屬塊受到的浮力是 。

(三)展示答案,學生交換批閲,小組長檢查小組互評,老師瞭解學情

(四)學生根據學習目標總結本節課學到的知識。

教學難點 篇六

運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釋物體在水中的沉浮。

科學《浮力》教學設計 篇七

教學目標設計: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

(2)知道物體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

(3)簡單測量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2、能力培養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定量觀測、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2)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知道在生活中存在着浮力。無論上浮的物體,還是下沉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生掌握簡單的測量物體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以及方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

實驗用具:小石子、水槽、塑料泡沫、石頭、乒乓球、釘子、木塊、鈎碼、測力計、筆、盆子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文彥博樹洞取球故事,好嗎?

生:好!

師:從前有個小孩名叫文彥博,有一次,他跟好朋友在玩皮球,當他們玩得起勁時,皮球掉進了旁邊的樹洞裏。小朋友都望着樹洞興歎:“唉!沒有皮球可以玩了!真可惜!”正當大家都手足無措時,文彥博鎮定地説:“有辦法了!”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取到樹洞裏的球呢?

生:給樹洞灌水。

師:為什麼給樹洞灌水能把球救出來呢?

生:因為水能把球浮起來!

師:你們真聰明!今天,這節課就來研究一下有關浮力的現象。(出示板書:浮力)

二、科學實驗,探究新知。

(一)活動一:判斷物體在水中是浮還是沉。

師:浮力是阿基米德首先發現的,文彥博利用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理取到了球,那麼請同學們大膽地猜想一下,我們桌面上的泡沫塑料、木塊、鈎碼、乒乓球、釘子、石頭。如果把我們準備的6種材料放入水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會沉下去呢?

生1:泡沫塑料、木塊都會浮起來。

生2:乒乓球也會浮起來。

生3:鈎碼、釘子、石頭會沉下去。

師:大家都説了自己的猜想。現在我們來親自試一試,究竟我們的猜想與實驗結果是否一致呢?請同學們把材料一個一個輕輕放入水中,一邊做一邊把實驗結果填在表格一的“實驗結果”那一行裏。注意:在格中填的答案可以是“沉”或者是“浮”。

(學生分小組進行試驗並填寫表格)

師:誰來告訴老師你的結果是怎樣?

生1:上浮物體:木塊 泡沫塑料 乒乓球

師板書:上浮物體:木塊 泡沫塑料 乒乓球

生2:下沉物體:鈎碼 釘子 石頭

師板書:下沉物體:鈎碼 釘子 石頭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知道木塊、泡沫塑料、乒乓球能浮在水面上,為什麼他們能浮在水面上呢?我們通過一個實驗就可以知道了。

師:首先把氣球放在水上,用手向下按入水中,再稍稍抬一抬手,反覆幾次,看看手有什麼感覺?

(師動手壓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塑料)

生1:手向下壓一壓,感覺到手有一種向上託的力,被壓到水底的物體又被一種力託到水面上。

師:手的感覺和泡沫塑料等被壓入水底又浮上來的現象説明了什麼?

生2:水有浮力。

師引導:在水中浮着的物體都受到一種向上的力這就是水的浮力。

師問:你們知道浮力的方向怎樣嗎?

生齊答:豎直向上。(課件演示)

(三)活動二:簡單測量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

師:既然在水中浮着的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那麼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呢?現在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一下。(課件:演示實驗的操作順序)

師:現在我來教大家怎樣使用測力計。力的單位是:牛頓(N)現在老師出示三把測力計,誰能準確讀出以下三把測力計的讀數?第一把是多少?

生1:0.5牛頓。

師:第二把是多少?

生2:0.4牛頓。

師:第三把呢?

生3:0.1牛頓。

師:現在老師説一説稱鈎碼的實驗步驟:(老師一邊示範一邊講解)

師:首先,在空氣中用測力計測量一下鈎碼的重量,記錄測力計的讀數,然後把讀數填在表格二鈎碼在空氣中的重量。接着將鈎碼緩慢放入水中,把全部鈎碼浸入水中,但鈎碼不要碰到水槽的底部。待指針平穩後,再記錄測力計的讀數。然後把讀數填在表格二鈎碼在水中的重量。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做完後,請來告訴老師你的實驗結果是怎樣?

(學生分組活動並記錄實驗數據)

師:從這個表格中,你發現了什麼?小組討論一下,哪個讀數大?哪個讀數小呢?學生小組討論並齊答:在空氣中讀數大。

師追問:為什麼在水中會變輕了?

生齊答:因為水中有浮力!

師高興地:那麼怎樣計算鈎碼的浮力呢?現在小組討論一下。誰來説説鈎碼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第二小組組長展示實驗記錄表。

師問:你知道鈎碼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嗎?

該組長:物體浸入水中,變“輕”了多少,就是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 。也就是用空氣中測到的數減去水中測得的數。

師問全班:你們同意他的説法嗎?

生齊答:同意!

師肯定並表揚該組長!

師強調:通過表格一和表格二,我們已經知道在水中浮着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説:各種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三、浮力的應用。

師: 今天這節課我們瞭解有關水的浮力現象。水的浮力是自然界中一種很普通的力,與人有很密切的關係,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生產有很大的幫助。那麼水的浮力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哪些應用呢?(出示圖片)

師:我們回想一下在三年級下學期學到哪篇課文有關浮力的呢?(撈鐵牛)宋朝時的出色工程家懷丙利用了水的浮力把一隻只陷入海底淤泥的鐵牛拉回了岸邊。

師:(出示小朋友用救生圈游泳的圖片)這幅圖哪些地方應用了水的浮力?

生1: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載人的體重浮出水面。

師出示木排圖:這幅圖哪裏應用了水的浮力?

生2:木排利用水的浮力載人。

師:此外,渡河用的浮橋、浮在水上的航標燈,它用來指揮海上的交通。以上這些也都應用了水的浮力。(多媒體出示圖片)

四、課外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曾記得在二年級語文下冊有一篇《稱象》的課文,曹操的兒子曹衝利用水的浮力稱出大象的重量。這頭大象又大又重,又不能用大秤去稱,也不能砍了再稱。於是他想出一個方法,那就是首先把大象趕上一艘大船上接着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畫一條線。然後把大象趕上岸,再往船上裝石頭,裝到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最後稱一稱石頭的重量,石頭的重量等於大象的重量。

五、課堂小結。

師:現在我們回想一下,今天這節課學到了什麼?

生1:知道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有上浮、下沉、懸浮

生2:學習了浮力的應用

生3:怎樣計算浮力的大小……

師:人們對浮力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只要我們注意認真觀察,就不難找到利用水的浮力為人類服務的事例。這節課同學們表現非常不錯!相信你們一定收穫不小!

《浮力》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浮力及其方向;

②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過程與方法

①通過實驗、觀察,瞭解浮力是怎樣產生的;

②經歷探索浮力大小等於什麼的過程;

③從日常生活現象入手,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樂於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識的興趣;

②培養學生大膽猜想,在實驗過程中勇於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教學難點】

通過實驗驗證浮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

【教學方法】

學生分組合作探究式教學。

【教學用具】

乒乓球、燒杯、彈簧測力計、細線、溢水杯、石塊、鋁塊、銅塊、橡皮泥、小木塊、水、酒精、食鹽水、砂石適量、飲料瓶、水桶。

【教學流程】

一、引入新課:從生活走向物理

教師提出問題:在你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有些物體漂在水面上如:鴨子、輪船……同學們想過這裏面藴含着什麼物理知識嗎?為什麼不會游泳的人穿上救生衣便不會淹死了,你們想過嗎?

今天我們一塊兒來研究一下。

二、探求新知

學生活動一:研究浮力的產生及其方向各組同學分別把實驗桌上的不同物品放入燒杯中的水中,觀察現象。

思考:乒乓球、木塊為什麼浮在了水上。根據我們學過的二力平衡的知識對其進行受力分析。請同學們自由回答,找學生代表上講台畫出受力分析。

教師總結:對答對的同學給予肯定表揚,不對的同學給予鼓勵指正。從而得出浮力的概念及其方向。

教師提出問題:在剛才的實驗中,石塊、橡皮泥沉入了水底,沉入水底的物體受浮力嗎?請你們利用手中的器材驗證一下。

學生活動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

各組同學分別做實驗,教師巡迴指導,對不知如何的學生給予點播。實驗做完後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浮力 並引導學生歸納出測浮力的方法: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物理學中把這種測浮力大小的方法,叫等效轉換法。

得到一個求浮力的公式F浮=G-F液

[設計説明:讓學生體驗物體在液體中確實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並引導學生尋求測量物體所受到浮力大小的簡便方法。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練習鞏固:(完成後面本節練習題1、2。)

學生活動三:探究: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造船比賽”:用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船,用砂石作貨物,看一看,誰做的船載的貨物多?並思考: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麼因素有關?

學生動手實驗並交流

2.將飲料瓶慢慢壓入水桶,體會浮力的變化,觀察水位變化情況,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變化情況。從中獲得啟示,進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麼因素有關。

3.同學們都知道“死海不死”吧,請你們實驗其中的原理。並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麼因素有關。

在做以上的實驗時學生可能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與排開液體的體積、物體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質量、物體的形狀、深度、液體的密度等因素有關係。

教師引導學生把猜想合併歸類,引導各小組認領實驗課題。(提醒學生實驗時用“控制變量法”)

學生分組探究:

(1)探究浮力與物體的密度的關係;

(2)探究浮力與深度的關係;

(3)探究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的關係;

(4)探究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係;

(5)橡皮泥探究浮力與物體形狀的關係。

各小組根據要探究的課題,設計實驗。設計完畢,組織各小組先討論設計的實驗步驟,進一步修正完善。然後根據修正的步驟探究課題,設計記錄實驗數據表格並交流,最後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彙報實驗過程與結論。

教師總結:浸入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物體的密度、重力、體積、物體的形狀等無關。

[設計説明:讓學生從現有的知識水平出發,通過動手實驗,不斷的思維,提出可能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並進行歸類,分成各個獨立的可能因素讓各小組認領課題。通過學生團隊間的協作,進行方案設計,並對設計的方案從理論上的正確性、操作上的可行性進行全班交流討論,思辨、質疑和完善。]

練習鞏固:(完成後面本節練習題3.)

學生活動四:探究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

學生先看課本自學,不懂的與同學交流、或問老師,然後動手試着做實驗進行探究。實驗做完後互相交流實驗結論。

教師總結:首先對實驗中的誤差進行分析然後得出結論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推導公式:F浮=G排=m排g=ρ液gV排(在一次強調浮力與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關係)然後説明阿基米德原理不僅適用於液體也適用於各種氣體。

[設計説明:探究浮力的大小等於什麼是本節的重點,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實驗探究,經歷知識建構過程,便於對知識的理解。由於此實驗較難做教師注意做好引導,這樣才符合認知過程。]

練習鞏固:(完成後面本節練習題4.5。)

三、本節小結

最後,由學生交流本節課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穫、哪些遺憾.通過交流、回顧來進一步鞏固本節課的知識。

[設計説明: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各抒己見,對學生的見解,教師都應予以肯定。教師最後畫龍點睛,簡要概括。]

【課後反思】

1.教師應敢於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探究,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通過實踐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2.將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的實驗交給學生去做,這樣使同學們既對實驗結論加深了印象又幫助學生們解決較難的浮力實驗題做下了鋪墊。

佈置作業 篇九

1.完成本節課文練習1~5題。

2.思考題:本節後面的“想想議議”。

浮力教案示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