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高中政治教學設計方案怎麼寫【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6W

關於高中政治教學設計方案怎麼寫【精品多篇】

關於高中政治教學設計方案怎麼寫 篇一

一、重點難點

1、重點

各類銀行的職能

2、難點

銀行的體系和職能

二、教學方法

本框介紹的是各類銀行的性質特點,學生較易發生職能上的混淆,因此,採用對比的方法,較能鮮明地區分它們之間的異同,便於掌握。同時可採集部分資料,給學生加以介紹,加深對有關知識的瞭解。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比較導入法

問學生見過“中國銀行”沒有;見過“中國人民銀行”沒有?二者是不是一家銀行?如果不是,那它們有什麼區別?有關內容就是本框所講的。引出本框內容。

2、複習提問式

為了使導入新課做到承上啟下,可採取先複習再導入的方法。設問:銀行的含義是什麼?銀行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對其內容的回答,進一步指出現實生活中,同學們會經常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銀行,那麼我國銀行是怎樣分類的?各自的職能怎麼樣?這便是第二框的主要內容。

3、直述導入式

本框題的基本內容是講銀行的主要職能,根據第一框題的內容,已經大體介紹了銀行的基本業務。所以本框題就從銀行在國民經濟中做的具體工作入手,引出這些具體工作不是某一家銀行所能承擔的,而且同是貸款,像三峽工程、工商企業或農村居民個人,情形也是不一樣的,這就直接引出了了解銀行分類及其職能的必要性。

主體內容教學

1、我國現階段的銀行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三類

講清一點,我國現階段銀行分類和依據是按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2、各類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首先,讓學生閲讀教材,瞭解各類銀行的性質和職能,然後完成以下表格:

投影表1: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區別:

學生在閲讀教材的基礎上完成上表,教師加以總結。

投影資料1:

中央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領導力量,無論是銀行金融機構,還是非銀行金融機構,都要接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督和管理。中央銀行的設立,使得政府擁有了一個管理全國金融機構和貨幣金融活動,從而能有力地貫徹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的權力機構,所以,人們常把中央銀行稱為“銀行的銀行”。

投影資料2:

商業銀行是我國在1994年金融體制改革中由過去的專業銀行改變而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的規定,商業銀行是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為主要業務,並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企業法人。因這類銀行依靠吸收活期存款作為發放貸款的基本資本來源,這種短期資金來源只適應經營短期的商業性放款業務,故稱“商業銀行”。

在西方商業銀行有獨資經營、合資經營、集資經營、官商經營、國家經營等不同的組織形式,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作為國家獨資商業銀行,它們不受政府幹預,獨立決定投貸方向,堅持銀行資產的盈利性、流動性和安全性相統一的原則,爭取在最小的風險下獲得利潤。

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主要商業銀行的性質和職能。

投影表2:

學生完成上述表格,教師加以總結。

要特別指出:商業銀行是特殊企業,是以利潤為主要經營目標的,就此引出銀行利潤,指出其來源。並在此講清“利率”這一概念。

還要指出,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一些股份制或地方設立的商業銀行也日漸興起,如中信實業銀行、光大銀行、華廈銀行、招商銀行、福建興業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深圳發展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等。此外,一些中外合資和外資金融機構也發展很快。

最後要明確,我國商業銀行的專業分工將會互相滲透,其職能和業務範圍向綜合化、多樣化發展。

投影表3:

投影資料3:

政策性銀行是金融家族的新成員,隨着金融體制改革的進程,為了徹底解決國家專業銀行政企不分,集政策性銀行業務與商業性銀行業務為一身的局面,國家在1994年先後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至此,我國政策性銀行的運行框架已基本形成。三家政策性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將實行自主、保本經營,企業化管理,不與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競爭。它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從民間借款,專業性強,與政府的產業政策密切配合,這是一種只貸不存的銀行。

九年級政治教案 篇二

一、班會目的:

通過“聰明來自勤奮”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深深地認識到只有通過勤奮努力,才會使自己更加聰明起來。虛心學習身邊夥伴的典型學習經驗——課前預習法、創辦個人文集、不動筆墨不讀書、製作剪報、把精彩的語段背下來。

二、活動準備:

請五位同學做好發言準備,向全體同學介紹自己的典型學習經驗——課前預習法、創辦個人文集、不動筆墨不讀書、製作剪報、把精彩的語段背下來。

三、班會程序:

快樂大比拼

主持人:這節課是班會課,班會課的主題是什麼呢?先不告訴大家。想不想做個遊戲呢?遊戲的名字叫:快樂大比拼。請聽遊戲規則:這是一個動手遊戲。我將給每一個小組的組長6個不規則的卡片,請組長髮給你的夥伴。當我説“開始”的時候,每一個小組內的成員開始將自己手中的卡片拼成一個詞語,看看哪個小組動作最迅速?

(學生進行拼圖。)

主持人:讀讀你們拼出的詞語。

(教師將學生拼出的“聰明”與“勤奮”貼在黑板上。)

主持人:這就是今天班會課的主題:聰明來自勤奮。

(板書:來自)

快樂一點通

主持人:聰明來自勤奮。我想:每一位同學都想成為聰明的孩子,都想有一個聰明的頭腦。但只有勤奮努力,才能使自己聰明起來。曾記得,從《成長》班刊第十二期開始,陸續刊登了《全面發展點滴做起——精英國小二年一班學生典型經驗介紹》的文章。今天,我們把文章中的主人公請到了台前,與這些勇於開動腦筋,勤奮努力的小夥伴面對面。

(請五位小夥伴上台介紹自己的典型經驗。)

主持人:要説“聰明”,其實我們每一位小夥伴都具有聰明的條件,知道為什麼嗎?

政治思想教育教案 篇三

高二政治教案: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自我突破

1、我們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有哪些?

我們進行思想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一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美德,二是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鬥爭與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傳統道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

2、為什麼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1)必要性:道德隨着時代的發展而被賦予新的內涵。今天,我們把培育“四有公民”作為發展中國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就要聯繫新時期新階段的實際,充分發揮道德模範模樣的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2)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設,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規定着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3、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為着力點。

(2)深入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的教育,引導人們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性是什麼?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1)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

(2)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全面表達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徵;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充分反映了我國公民“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

深化理解

深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否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1)二者有聯繫,但不是一回事。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務,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社會主義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指導方針等。

(3)可見,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之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它規定着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警示

道德不能等同於美德。

(1)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繫,但並不能等同起來。

(2)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或一定階級的_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

(3)美德,是指美好的品德。美德是內在的,是具有共性的東西。

(4)道德的要求對美德的培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美德的存在又反過來促進道德的遵守。

誤區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以集體主義為原則,這是對個人利益的否定。

(1)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從根本上説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是一致的。集體主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堅持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結合,促進社會和個人的協調發展,充分尊重和維護個人的正當利益,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

(2)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互為前提、互相促進。集體利益的發展鞏固,為個人的正常發展、個人的正當利益的實現提供前提和基礎。我們強調允許在不違反集體主義原則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體的價值選擇;同時我們在強調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前提下,也強調個人的正當利益必須得到維護。

(3)在某些情況下,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會發生衝突。按照集體主義原則,必須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必要時犧牲個人利益來捍衞集體利益。這樣做,表面看來確實損害了個人利益,但個人的高尚恰恰在其中實現了。這也是個人的一種光榮。集體主義原則不是隨意要求放棄個人利益,只是在十分必要時才這樣做。通常情況下,集體總是更好地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滿足個人利益。

拓展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榮辱觀。

(1)榮辱觀的含義:是人們對榮譽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態度,屬於道德範疇。

(2)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地位和作用: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基礎,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集中體現。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體社會成員作出道德選擇、判斷行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3)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主要內容:“八榮八恥”。

(4)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特徵:社會主義榮辱觀,全面表達了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與中華傳統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徵;充分反映了我國公民“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

延伸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為什麼要以誠實信用為重點?

(1)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們的立身之本。

(2)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公民道德的內在要求,是社會主義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重要組成部分。

(3)誠實守信是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是市場交易的基本原則之一。

(4)這也是由我國當前信用狀況、社會信用問題特別是企業信用問題決定的。

教材題解

1、(P104)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湧現出許多道德模範。在你看來,他們有什麼特點?

提示他們都是當今社會的道德典範,在他們身上都體現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們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和發展都做出了巨大貢獻,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2、(P105)

你還能舉出至今仍具有生命力的中華傳統美德格言嗎?

提示“樂以天下,憂以天下”;“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等等。

3、(P106)

(1)你能否再列舉一兩條類似的格言。

(2)在你看來,這些道德格言具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提示(1)如,“寧可毀人,不可譭譽”、“立大志者,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

(2)只有每個人都明辨“誰榮誰恥”,才能在全社會扶正祛邪、揚善懲惡,引領良好尚的形成和發展。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全體社會成員做出道德選擇、判斷行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4、(P107)

對照社會主義榮辱觀,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説説自己的理由。

提示觀點一:認為“市場經濟是以市場主體追求個人利益化為原動力的經濟”是正確的,但據此認為講不講誠信無關緊要是錯誤的。誠實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必不可少的條件,是現代市場交易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企業只有誠實守信,注重良好的信譽和形象,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觀點二:正確,誠實守信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觀點三:看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催生了許多富有時代氣息的思想道德觀念是正確的,但忽視市場經濟的弱點所帶來的落後文化、腐朽文化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和道德的敗壞這一負面作用是錯誤的。

觀點四:片面強調市場經濟的發展給思想道德建設帶來的負面影響而沒有看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在催生富有時代氣息的思想道德方面的積極作用是錯誤的。

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

課時訓練

1、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是()

A.為人民服務B.集體主義

C.愛國主義D.誠實守信

答案B

解析為人民服務是核心;誠實守信是重點;五愛是基本要求;集體主義是原則。

2、在急劇變化的社會生活中,人們在告別傳統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會遭遇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衝突,對此我們應該()

①不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②在文化建設中堅持指導思想的多元化③在現代化建設中以思想道德建設為中心④加強科學文化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B

解析②③觀點錯誤,指導思想一元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3、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要以思想道德教育為基礎,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促和諧的風尚。從文化生活角度看,是因為思想道德建設()

A.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心任務

B.其核心是誠實守信

C.規定着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D.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

答案C

解析中心任務是經濟建設;其核心是為人民服務;根本任務是培養“四有”新人,A、B、D觀點錯誤,排除。

今天我們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範。

據此回答3~4題。

4、下列對題幹,材料認識正確的是()

①體現了傳統美德的精華②是對傳統美德的繼承、發展和創新③是新時期對我國公民道德的完美創新④是每個人都應該遵循的基本行為準則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③觀點錯誤,排除。

5、這些基本道德規範()

①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②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特徵③是我國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體現④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動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②④觀點錯誤,排除。

6、國家主席胡_在會見全國道德模範時發表講話強調:“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之所以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是因為()

①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

②它規定着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③它是經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④它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靈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③觀點錯誤,排除。

課時小結

1、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是文化建設的靈魂。在實際生活中如每年度評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抗震救災表彰大會、“神舟七號”成功升空表彰大會等活動都是道德建設的生動體現,結合本框知識、一般角度定位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意義,落實中注意掌握。

2、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道德基礎,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集中體現。它貫穿於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表現在社會風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結着中華傳統道德的精華,又融入了當代中國的時代精神;既有先進性的導向,也有廣泛性的要求。因此,每一位公民都應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政治思想教育教案 篇四

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

(1)傳統文化的含義

(2)傳統文化繼承性的表現

(3)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理解:

(1)傳統文化的特點

(2)傳統文化要與時俱進的重要意義

(3)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4)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

(5)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1)分析現實生活中傳統文化繼承性的表現

(2)聯繫實際,分析傳統文化的特點

(3)聯繫具體事例,説明應如何正確繼承、發展傳統文化

(4)結合自身體會,談談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

(1)提高歸納與分析能力。例如:分析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

(3)學會辯證地觀察問題、認識問題。例如: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繼承傳統文化

3、情感、態度、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內容,我們要認識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繼承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做自覺的文化傳承者

二、【課程標準】:

2.4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闡述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2.5 彙集實例,説明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和發展的重要根源,闡述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創新的重要途徑。

2.8列舉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評估它們各自的特點;理解傳媒技術的進步,以及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對文化傳承具有深刻的影響。

三、【整體感知】: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同學們會了解到什麼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特點及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明確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處理好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的關係,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四、【相關知識】:

(1)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的協調發展。

(3)文教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競爭包括文化競爭。

五、【方法點津】:

(1)根據教材中提供的事實材料及設問把握教材內容。例如,“傳統文化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部分,設問問我們: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是財富還是包袱?從而引出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積極作用的正確態度。

(2)閲讀教材,把握知識框架,理清教材編寫思路。具體思路是:什麼是傳統文化—’文化具有繼承性—一傳統文化繼承的表現—一傳統文化的特點—,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一文化在繼承中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

(3)廣泛蒐集相關材料,深人體驗,領會所學理論。例如,蒐集口常生活中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的事例,深入體會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六、【課文導語】:

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也是人類世世代代長期積累下來的。認識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理解繼承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才能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

七:【新課教學】:

第一框題 傳統文化的繼承

一、【課程標準】:

2.4解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闡述繼承傳統文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新課教學】:

(一)、傳統文化面面觀

◇課堂探究:(1)你知道它們的由來嗎?如果知道,請説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2)結合自己的經驗,你還能列舉出傳統文化的哪些特點?可略舉一兩個事例加以説明?

◇探究提示:(1)①鍼灸起源於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針剌法萌發於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時,用尖鋭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是砭石,後來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現在用的不鏽鋼針。灸法的起源與火的發現和使用有着密切關係,當身體有不適時,用火烘烤得以減輕,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鍼灸。鍼灸早在公元6世紀就傳到了朝鮮、日本等國,現在隨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已傳到世界各地。

②京劇,清朝光緒年間形成於北京。其前身為徽劇,通稱皮簧戲,同治、光緒兩朝,最為盛行。同治、光緒年間皮簧班中陸續出現了一批演員,他們善於吸取其他地方戲的各種優點,並在藝術形式方面敢於革新嘗試,迅速促進了皮簧戲的發展,終於形成一個嶄新的劇種----京劇。近百年來,這個劇種遍及全國,已成為中國影響,有代表性的一個劇種。

③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為在距今約5 000~6 000年左右的黃河中游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2)傳統文化還具有相對穩定性、鮮明的地域性等特點。例如:我國傳統文化崇它的形成與發展和人們的認知、信仰等心理活動密切相關,對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

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③我國的傳統習俗豐富多彩,保存有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華,在維繫中華民族成員間相互理解與信任、促進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徵方面,都曾起過重要的歷史作用,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課堂探究:(1)你知道上述習俗的由來和演變嗎?

(2)在你看來,這些習俗能夠保留至今的原因是什麼?

◇探究提示:(1)①一般認為元宵節以漢武帝在正月上辛祠祭拜為其開端,大約從公元3世紀開始,慢慢形成的一種節日;元宵節在南北朝時發展成一固定的節日。元宵節賞燈的習俗始於漢朝,隋唐時發展成盛大的燈市;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團圓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樂幸福。②端午節的起源據説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的大夫,熱愛祖國,後因小人誣陷離間而被流放。楚國被秦國攻陷後,屈原百感交集,心情沉痛,投入汨羅江自盡。人們划船在江中打撈屈原的屍體,後又包粽子投入江中,防止魚吃屈原的屍體,後來演變為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③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還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少數民族的風俗,可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自己查閲、收集資料來回答。

(2)這些習俗能夠保留至今的原因主要是傳統習俗具有繼承性,在日常生活中,傳統習俗總是無聲地感染和薰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使人在潛移默化中養成習慣;傳統習俗也都經歷了一個不斷自我篩選和棄粗存精的過程。

(2)傳統建築的繼承:

①我國的建築分為宮廷建築、民用建築、宗教建築、橋樑建築、園林建築和城市建築幾大部分,這些建築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演變,都表現出自身的特色或特點,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建築是立體的文化,凝固的藝術,一個民族的建築無不體現其民族文化的特徵和色彩。中國古代建築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屹立於世界之林,在世界建築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併成為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例如:北京的四合院經過長期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傳統民居的主要代表類型。四合院以南北方向為主軸線,坐北朝南的北方成為正房或者上房,在正房前面東西兩側建有東西廂房。與正房相比,廂房的進深和高度都小,以強調正房的中心地位;坐南朝北稱南房;大門一般開在院子的東南角或西南角,大門裏面都建有山牆影壁,以遮擋視線。四合院房院比例合適,室內室外活動都有足夠的空間,而封閉的圍牆又保障了院內的安靜與生活的隱祕和安全。正是因為這些優點,四合院成為我國傳統住宅的最主要形式,數量多,分佈廣,為漢、滿、白等許多民族所使用,遍佈全國城鎮鄉村,又因各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各具特色。

◇課堂探究:(1)你所居住的地方有些什麼樣的傳統民居?你能指出這些民居所展現的傳統文化內涵嗎?

(2)有人説,傳統民居佔用了太多的土地資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們應該將其徹底拋棄。你贊同這種觀點嗎?

◇探究提示:(1)同學們可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來回答。

(2)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薩族、藏族使用的氈房,易建易拆,是移動的,使用非常方便,不佔用土地資源;有些傳統民居確實佔地過多,但傳統建築屬於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予以適度保留,不可全部拋棄。

(3)傳統文藝的繼承:

①文學藝術,被稱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國傳統文藝,以古代文學、傳統戲曲、傳統繪畫等為代表,具有悠久的歷史,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我國古代文學創作種類繁多,作品浩如煙海,留下了許多聞名中外的名著;剛勁有力的書法,絢麗多彩的繪畫,旋律優美的音樂,威武雄壯的雕塑,輕盈飄逸的舞蹈,無不給我們以美感、以力量、以心靈的震撼、以感情的昇華;中國傳統文藝在世界藝術之林中有自己獨特的光輝,是東方文藝的代表。

◇點撥:教材“相關鏈接”欄目介紹了我國傳統文藝的情況,説明我國傳統文藝歷史悠久,文化內涵豐富,幫助我們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

(4)傳統思想的繼承

①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澱中形成的理淪觀點、學術思想和道德觀念,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中國傳統思想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和整個中華民族血脈相連,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説,這足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核心。

◇課堂探究:毛澤東説:“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探究提示:毛澤東重視對傳統思想的繼承,提倡要對中國優秀傳統思想進行吸收、消化、總結,做中國優秀傳統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課堂練習:

1、下面不屬於漢族傳統習俗的是( )

①中秋節賞月 ②潑水節③那達慕大會④元宵節看花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屬於漢族傳統習俗,可排除;②是傣族傳統習俗,③是蒙古族傳統習俗。故選C。

2、關於中國古代建築的説法,正確的是( )

①結構體系獨特②藝術造型優美 ③藝術裝飾豐富 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不難選出D。

3、傳統思想,包括在長期歷史積澱中形成的( )

①理論觀點 ②學術思想 ③道德觀念 ④文學藝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傳統思想的含義,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

(二)、傳統文化在今天

1、傳統文化的特點

(1)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傳統文化經過不同的時代仍然會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徵,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會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但傳流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不容易改變的,這説明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2)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存在差異,表現出鮮明的民族特點。各民族傳統文化存在差別是因為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受到自然環境、經濟方式、社會狀況、文化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對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維繫本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點撥:教材“相關鏈接”説明台灣同胞的各種文化活動,都鮮明地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特徵,説明了兩岸文化同根同祖,是維繫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是推動祖國統一的強大精神力量。

◇課堂練習:

我國傳統文化崇尚“浩然正氣”,今天我們強調領導幹部要“講正氣”,同時賦予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內涵,這説明傳統文化具有( )

A.相對穩定性 B.鮮明民族性 C.較強融合性 D.明顯滲透性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根據教材,不難選出A。

2、傳統文化的內容應與時俱進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隨着生產力的發展,經濟、政治的變化,傳統文化的相應內容如果

適應社會生活的變遷,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就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變,傳統文化也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害人的發展的消極作用。

◇課堂練習:

我國古代婚禮分六個階段,稱為“六禮”,依次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與現在的婚禮有巨大的差別。關於這種變化,説法不正確的是( )

①這種變化與生產力的發展無關②傳統文化的內容應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③這種變化對社會發展起着積極作用 ④這種變化對人的發展起着消極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説法錯誤,與生產力的發展有關;④説法錯誤,對人的發展應起着積極作用;②③説法正確。

(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

(1)從民族、國家、社會的角度來看,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克服傳統文化的消極作用,才能興旺發達,社會才能發展進步。

(2)從個人角度來看,每個人只有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影響,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發展,更好地創造新生活。

◇課堂探究:你認為,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是財富還是包袱?你能夠用事例説明你的觀點嗎?

◇探究提示:傳統文化對現實生活是財富還是包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例如,“忠”是我國古代倫理道德的原則,《左傳》中的“臨患不忘國,忠也”,要人們儘自己努力,為維護國家利益而獻身,是積極的,對現實生活來説就是財富,應該提倡;而宋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忠君思想對現實生活來説是包袱,應該拋棄。

◇課堂練習:

對於傳統文化,不管是贊成還是反對,誰也不能不面對它的影響。下面受傳;統文化影響的有( )

①民族②國家③社會④個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傳統文化的影響,由教材不難選出D。

2、繼承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如何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呢?正確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對傳統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屯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例如,古代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圖”。“二十四孝圖”講述了24個古人非同尋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為了孝敬父母,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為的舉動。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應該提倡;但“二十四孝圖”中的“刻木事親”“埋兒奉母”的故事讓人感到冷酷無情;“孝感動天”“卧冰求鯉”“哭竹生筍”迷信思想嚴重;這些具體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對待傳統文化一定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課堂練習:

繼承傳統文化,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正確的態度是( )

①取其精華②去其糟粕③批判繼承④古為今用

A.①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由教材不難選出D。

第二框題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

一、【課程標準】:

2.8列舉現代文化傳播的主要方式,評估它們各自的特點;理解傳媒技術的進步,以及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對文化傳承具有深刻的影響。

二、【新課教學】:

(一)、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課堂探究:我們今天常常針對什麼問題使用“實事求是”這個詞?談談你的看法。 ◇探究提示:我們今天所説的“實事求是”是指在生活、工作、學習中,無論做什麼

事情,都要從容觀實際出發,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規律,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

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

(1)繼承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一個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凝聚了該民族世世代代的創造和智慧,是該民族賴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個民族文化的發

展和復興,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離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文化發展就是無

源之水、無本之木。繼承的目的是為了發展,不能原封不動地承襲傳統,必須要把握

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展。

(2)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係,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積極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汲取養分,在創造中繼承,在推陳中出新,創造出既具有時代精神,又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文化。

◇課堂探究:你是如何看待這兩種觀點的?請説出理由。

◇探究提示:(1)觀點一是片面的。認為我國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極方面,應予以擺脱這些消極方面的影響是正確的。但我國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啟發誘導”“學思結合”的正確思想,對此我們應予以借鑑吸收,不能全部拋棄。

(2)觀點二也是片面的。我國古代教育思想有許多合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極成分,正確的做法是批判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迴歸古代教育思想。

◇課堂練習:

關於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説法正確的是( )

①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②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④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對文化繼承和文化發展關係的理解,④説法錯誤,故B、C、D項

可排除。

(二)、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1、社會制度的更替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文化在本質上屬於社會意識的範疇,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而社會存在最根本的就是人們的經濟、政治活動及其社會關係,因此,文化又是經濟和政治的產物。社會制度的更替,是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矛盾運動推動的,每當社會制度發生新舊更替時,社會的政治、經濟就會發生巨大變化,文化也會經歷一個新的文化形態取代舊的文化形態的過程。代表新的政治、經濟力量的新文化,通過反對代表舊的政治、經濟力量的舊文化的鬥爭,有力地促進文化的進步。

◇點撥:教材“相關鏈接”列舉了社會制度的更替對中華文化發展的影響。

2、科學技術的進步會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來,科學技術中每一項重大發現和發明都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經濟、文化的發展。例如,中國佔代造紙術的發明,引起了書寫材料的一場革命,使之成為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的強有力工具。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點撥:教材“相關鏈接”説明了科學技術的重要性,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課堂探究:從超越時空侷限的意義看,現代信息技術對傳承民族文化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探究提示:現代信息技術運用聲音、圖像、文字、活動影像等多種方式,對民族文化資源進行收集、選擇、傳遞、儲存,--h-~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極大地促進了民族文化的傳播、繼承、交流與發展。

3、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思想運動往往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不同思想在思想運動中相互激盪,不但催生着社會變革,也促進了文化的發展。例如,新文化運動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一批進步學者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來觀察和探討中國的社會和歷史。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歷史研究的對象和史料的運用等方面發生重大變化,史學的編纂方法出現了突破,唯物史觀得到廣泛傳播,中國歷史進入新的蓬勃發展時期。

◇課堂探究:你能否根據現有的歷史知識,談談對春秋戰國時期諸子學説的見解。

◇探究提示:(1)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其主要內容是“仁者愛人”和“克己復禮”。孔子提出“仁”的學説,要求統治者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提倡廣泛地理解、體貼他人,以此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孔子講的“克己復禮”,是説做人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禮’’的要求。

(2)老子認為“道”是凌駕於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他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老子從“天道自然無為”的思想出發,倡導政治上“無為而治”,以“無事取天下”。老子哲學中包含着豐富的辯證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矛盾雙方可以相互轉化。

(3)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兼愛”就是無等差的愛,無論任何人,都不分輕重厚薄;“非攻”就是反對不義的兼併戰爭,主張各國和平相處。

(4)韓非子崇尚法,強調法的重要性,主張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要求人人必須遵守法;韓非子還認為社會不斷髮展變化,歷史永遠不會倒退,主張變法革新。

◇課堂練習:

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有( )

①自然環境②社會制度③科學技術④思想運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題考查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由教材可知②③④都是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不難選出B。

(三)、教育在文化傳承中

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1)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重演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走過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

(3)隨着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課堂探究:在你看來,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麼特點?不同的教育方式對文化傳承具有哪些影響?

◇探究提示:(1)①私塾是一種個別化教學,老師逐個向學生傳授知識,一個教師只能教幾個至多十幾個學生;無固定、統一教材,教育質量主要取決於教師個人水平。②課堂教學是按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水平編班,以班為單位實施教學,每班人數固定,教師按課程表上課;課堂教學有統一和固定的教學內容,按規定的教學計劃、大綱和教科書進行教學,有固定的教師,課堂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③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將整個學習活動,從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學資源的使用,實現真正的共享和社會化,打破了時空界限,擴大了教育規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通過人機交互等眾多途徑及時尋求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實現個別化學習。

(2)私塾這種教育方式依靠老師對學生的教授,將自身知識傳給學生,對文化傳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規模小,影響有限。課堂教學這種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校成為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網絡學習這種教育方式,使文化傳承的方式和手段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課堂練習:

關於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説法不正確的是( )

A.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

B.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教育能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

D教育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小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教育在文化傳承中作用的理解。A、B、c項從不同角度

説明了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D項説法錯誤,教育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大。故選D。

◇本課小結:

1、本課宏觀把握捷徑。

本課講述的是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的發展,我們先要明確傳統文化的含義,知道傳統文化的特點,知道傳統文化具有繼承性,掌握傳統文化繼承性的表現,樹立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在繼承中發展文化。本課以傳統文化的繼承性為切人點,分析了正確對待傳統文化,要處理好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我們今天所享有的文化,是人類世世代代長期積累下來的,理解繼承傳統文化的現實意義,才能成為自覺地做文化的傳承者與創造者。

2、運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辯證的觀點分析問題。

如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係,它們的關係是對立統一的,一方面存在區別,相互對立;一方面相互統一,不可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