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彙總36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06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6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彙總36篇)

篇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貫徹三主思想,即:以學生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

教學目的:

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

自讀??討論??點撥式

教學重點:

散文的形和神

教學媒體:

投影機、錄音機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錄音帶〈〈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名叫〈〈前

門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對,北京。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首先請全班同學朗讀全文;

讀罷全文,你們覺得郁達夫主要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的?請用一字來概括。

答:味。(板書)

教學設想:

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若學生思維過於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讀一、二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答:北國的秋??清、潤、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教學設想: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讀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敍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為記敍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敍的?

答:即不是以時間為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學設想:

(1)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幹以選擇問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2)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3)為了方便學生的討論,可在討論前出示本課投景膠片之一: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蟬??聲

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答: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的都市閒人雨後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鬱關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第一,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因此,上術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舊中國時代氣質的抑鬱善感;

(3)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

(4)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教學設想:

(1)此題旨在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係,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2)分析時可與導語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鹹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選海外遊子的故都情思。

(四)讀第十二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答:應該是:足風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教學設想: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岐,可提出幾句站學生進行辯析。如:

A、各著名的大詩人的長篇田園詩或四季詩裏,也總以關於秋的部分,寫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

C、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B、是觀點提出後對觀點的闡釋;C是本段中扣題的句子。

(五)讀最後兩個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的'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請用一個字來概括。

答:味。(板書)

2.為了説明上述區別,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級對比來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學設想:

(1)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修辭辯認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學生可能會答成對比或類比,這是不對的。應該説總體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對比,比喻的本體和喻體本身是對比。本體與喻體這間的相似點就是味。

(3)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三:

三、結語設計

1.教師播放《前門情思大碗茶》的後幾句:

世上的飲料有千百種,也許它最廉價,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那醇厚的香味兒,直傳到天涯,它直傳到天涯?

2.郁達夫在《故鬱的秋》中給我描繪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樣傳遍天涯!

附:《故都的秋》板書設計

篇二:《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原創: 李桂明? 中原名師周楓琳名師工作室

【課文品讀】

以情馭景? 以景顯情

《故都的秋》是一篇典範的抒情散文,感情濃厚,文辭優美,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藉助對文本內容的詳細研磨,品味五幅畫面所表現的語言美、圖畫美、情感美,從中掌握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我想充分利用教材的示範功能,引領學生逐句推敲課文的語言,使學生藉助教材的細讀而掌握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相關方法。

例如:以情馭景,主要是選景。由於個人的不幸遭際、動盪的現實及腐敗的當局使作者內心投下了憂鬱和冷落的陰影,因此,他追求“清”“靜”,心頭籠罩着淡淡的“悲涼”,並把這種情融入到故都的秋姿、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中去了,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聲等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似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所以作者所觀察到的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他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他也不寫。由於情的驅使,他選擇了最能表現自己感受的載體:清晨院子所見景物;槐樹的落蕊;秋蟬的殘聲;秋風秋雨等等。感情與之融為一體。

以情顯景,主要是繪景。我們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如第一幅畫,院裏的景象:有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以及象徵生命的衰竭與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寫出了“清”;“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寫“靜”.“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單的文字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通過反覆誦讀品味,再現課文所描繪的情景表象,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彷彿置身其間;學生在這飽含感情地誦讀中,仔細認真地鑑賞品味着這些優美的文字時,已經喚醒了自身的審美體驗,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語言實踐能力。

揣摩“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於白乾,稀飯之於饃饃,鱸魚之於大蟹,黃犬之於駱駝”的修辭。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最大區別在於:味。而文中的這四個比喻形象地説明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又是從飲食文化入手,讓人從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讓人從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豐富生動的意象令人讀後回味悠長,明瞭於胸。

篇三:《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創意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劉勰雲:“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學作品載負着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雙重情感交流。連年內戰的中國,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留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遁世離羣,浪跡山水的生活排遣不了他心中憂國憂民的苦悶,作者的主觀感情與故都的秋景有機地融為一體,“清、靜、悲涼”既是景物的特徵又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絕好寫照。

因此,本設計的意圖就在於,通過引導學生閲讀《故都的秋》激發學生探尋作者附着於景物之中的特殊情感體驗,通過喚醒學生的生活感悟,去發現、領悟散文的魅力同時讓學生掌握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和人格境界。

教學目標

1.培養朗誦能力。

2.掌握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3.品味語言、體會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朗誦課文,體會感情。

2.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思路

本設計主要採取導學自主課堂教學模式,由相關的三個環節組成:1、披文入情,沿波討源;2、感同身受,漸入佳境;3、縱觀全局,探索主題;通過學生討論、合作、爭辯的形式完成教學任務。

預習要求

1.讀標題,讀課文,讀註釋。

2.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層次,體會課文大意,體會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時間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美學家説: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有人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秋雨裏,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今天,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2分鐘)

一、披文入情,沿波討源(12分鐘左右)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悽風苦雨間彷徨歎息思索。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藴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請大家看課文,聽老師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播放配樂朗誦。)

問題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確: “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 《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問題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問題3.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問題4.為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入其境。

問題5.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

(學生分組討論)

明確:色: 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

提問:

A: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 ,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裏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悽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

A如果説,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為什麼我們還説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 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説一説: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着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二、感同身受,漸入佳境(20分鐘左右)

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 靜的秋聲秋色裏會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説的“移情作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

問題6. 請全體同學聽課文錄音,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客觀的景是什麼樣的呢?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着作者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學生小組討論)

明確:

《故都的秋》中的諸多意象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根據傳達感情暗示思想的需要,按照某種向心力而相互呼應粘合形成的意象羣體。解讀郁達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我們可以從以下四組意象構成的整體畫面去賞析:

第一組意象――縈繞着皇家氣息的故都的秋的意象。這之中突出的是“故都”,凸顯的是“氣息”.如果剔除特指的“故都”,北方秋的意藴、氣息、味道還會是作者心中所思、所夢、所念的嗎?雖然全篇沒有着意進行酣暢淋漓、潑墨重彩的描繪,只是在不經意間有所流露,如“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字裏行間無不瀰漫着、縈繞着、暗含着這股故都的氣息、皇家的氣息、文化的氣息。

畫面上的景――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 景物透着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 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 日光能細數嗎?(神態 動作) 清閒

靜對着藍朵幹嘛?(神態) 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下作為參照:

第二組意象――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的意象。這裏面,作者是在拿南方的秋的纖細柔弱與北方的秋的雄邁豪放、悲壯蒼涼作對比,凸現的是北方的秋的“雄”氣、“雄”味、“雄”魂。“可是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國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而江南的秋,“草木凋的慢,空氣來的潤,天空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所以作者“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三組意象――秋聲、秋色、秋味、秋姿、秋形,凸現的是“秋味”.

①號鏡頭――北國的秋槐。粗獷中見細膩,極盡其柔軟的感覺。

②號鏡頭――秋蟬的殘聲。是否是秋的殘缺的美呢?抑或是忍隱在“秋日勝春朝”當中的一絲哀怨呢?

③號鏡頭――秋雨。其實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的秋雨,所以,“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樣”.為北方的秋增添了一層平平仄仄的韻律……

④號鏡頭――北方的果樹。使灰冷、肅殺、蒼涼、清寂的北國之秋擁有了金黃色的、絕好的時日,也使故都的秋籠罩了一層皇家氣派而更加顯得渾厚、深沉、磅礴、生機無限……

第四組意象――以“天”作為大的背景。秋風秋雨,秋樹秋花,秋情秋怨,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可以盡情地在這個背景中描摹揮灑,也只有在這個背景中,才更能表現出故都的秋的意境和作者對故都的秋所特有的鐘情、懷戀、寄寓。

第四種意象,作者是以“秋味”為魂,以皇都“氣韻”為魄,以南北方秋色的對比為體,以“天空”為背景,勾勒、營造、組接成故都的秋的格調、秋的意藴、秋的味道――深沉、幽遠、嚴厲、蕭索、深情。

小結: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 板書“以景顯情” )

我們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

問題7.作者為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 靜 與悲涼”?

明確: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麼,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為何不寫頤和園的遊人如織。( 板書:“以情馭景” )

三、縱觀全局,探索主題(6分鐘左右)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問題8.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 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 靜 悲涼”,間 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問題9.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問題10.作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為什麼呢?

明確: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羣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小結:

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 ,就是我們常常所説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説,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 “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閲讀這類散文的時候,要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秋的姿態,都籠罩着一層濃厚的主觀色彩。

篇四: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關於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課文的“形”,並領悟藴含於“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

領會並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表現手法。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領略聲、秋色、秋味。

2、理解作者為何迴避暖色鬧景?為何寫北國之外的南國之秋?

3、理解掌握對比映襯手法。

教學過程

導入 語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展示幻燈)

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板書課題、作者)

課文的分析

(一)、揣摩題旨

點撥:從語法上分析,“秋”是中心詞,點明瞭文章的中心是寫秋景;“故都”是修飾語,限定了描寫的地點是北京,即暗示了所寫之景是故都所特有。

(二)、瞭解作者和背景(閲讀解釋①和自讀提示)

(三)、分析文章的結構(展示幻燈)

説明:這篇抒情散文運用對比、襯托等手法,通過對故都之秋的着意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圖示顯示了總起、分寫、總結三個部分的內容,反映了本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特色。

(四)、分析本文集中寫景的.段落(3-11段)

1、(磁帶錄音誦讀)大家順着誦讀的導引,神往故都,觀秋色,聞秋聲,品秋味,並解決兩個問題:

(1)、圈起呈現色彩的詞語。

(2)、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

2、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裏,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點撥: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這在“自瀆提示”第三段前半部分也有點到“是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這就點名了“時椙闂景”三者的關係,感時生情 ?/FONT> 以情馭景 ?/FONT> 以景顯情。寫自然之秋,抒內心之愁,便是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

3、作者為何將“淡紅色”的牽牛花視為最次?

點撥:因為“紅”的暗色調不符合作者悲涼的心境。

棗子熟了不也是紅的嗎?作者又為何喜歡呢?

點撥:作者欣賞的是“全盛時期”的秋(“七、八月之交”),這時的棗是“淡綠微黃”,色調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4、雨後話秋有一句,“唉,天可真涼了”,作者寫“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長,是出於什麼目的?

點撥:目的在於渲染“清、靜、悲涼”的氣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長,好比是對着無邊的大森林呼喚,呼喚的越響,迴盪得越遠,森林越發顯得空寂。

5、作者為何要寫故都之外的南國之秋?

點撥:為了對比,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6、思考第12自然段的議論有無必要?(試從議論的落腳點上考慮)

點撥: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就使整個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來,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也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7、作者在文中展開聯想,體現在哪裏?其作用是什麼?

點撥:作者由寫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樹、蟬聲、果樹寫到南國秋中的“二十四橋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由現實中作者對的感受,寫到外國著名詩人、中國古代著名詩人對秋的描寫。

作用:在對比、映襯中,突出了之“清、靜、悲涼”的特點,表達了在這一時期作者的苦悶、憂愁的思想感情。

8、大家這堂課心情怎樣?

學生答: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心裏感到壓抑。

點撥:就要這個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你才真的讀進去了,品嚐到了味。但又必須走出這種感覺,因為的“清、靜、悲涼”是那個特定時代的寫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國早已進入改革振興時期,嶄新的時代,激發我們的當是壯志豪情。

篇五:《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徵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四、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設計思路

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感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是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清、靜、悲涼”,結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寫景文字的特點。

六、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毛主席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壯麗;杜甫登高,遠望“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涼。柳永在“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裏,感受到的是悽苦。由此可見,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達夫對於“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樣的情懷呢?我們一起來評賞、探究一下作者寫於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體感知

作家作品簡介:作者和作者優美、頹廢、傷感和灰冷的文風。

(幻燈片顯示資料,老師給予介紹。)

(三)、解題

從標題看作者的`情感傾向和文章的風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華之地,但還是擁有數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的舊都。

“故都”與“秋”所組合的標題,既讓人肅然感受到故都的蒼涼和悽清,也會很自然地讀出作者心中對這座歷史名城的珍愛、讚歎及深情的眷戀和嚮往。 (出示幻燈片)

(四)、鑑賞

1.故都的秋的總體印象?

清——靜——悲涼

2.給文中出現的5幅畫分別起一個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斜陽——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把濃濃的秋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但作者覺得這樣仍然意猶未盡。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與前文呼應,並運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進行鮮明的對比來體現兩者的不同。

南國的秋 本體 北國的秋 甘甜可口 黃酒 白乾 清香後勁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內藴 食之有味 稀飯 饃饃 有味喻不濃 耐飢易餓 如秋之雋永 體味美細膩 鱸魚 大蟹 可大快朵頤 玲瓏如意 跋涉千萬裏 剔刺而食 黃犬 駱駝 得秋之爽氣 逗玩邀寵 有秋之遼闊

4.本文的結構:

總——分——總

5.選出你最有感觸的一幅畫,結合自己的體味進行鑑賞。 第一幅圖(出示幻燈片)

天:給人明淨高爽無半點纖塵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敗蕭條;牽牛花:冷色調;秋草:枯萎淒涼;突出悲涼; 聽、面、對寫出了清閒,同時也給人一種清淨。

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裏,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漏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的藍朵。這裏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於“皇城人海”之中,於“一椽破屋”獨居,明顯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之中難免又有些“孤單”之感,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靜對秋光、秋花,顯然更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憂傷交織的情懷。

(老師給學生作配樂範讀)

第二幅圖(出示幻燈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麼清靜啊,腳踏在落蕊之上,悲涼味自然出來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會鋪得滿地”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多麼壯闊的景象,而作者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緻敏鋭的作家,怎麼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緻的句子呢?

看到落蕊怎麼會覺得落寞?

心理原因,當作者感受到那份閒適與悠閒時,自然會生出孤獨寂寞之感。

客觀原因,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得揮動着掃帚,聽着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着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找朗讀好的學生示範朗讀,配樂)

第三幅圖

北平處處可見秋蟬,時時可聽殘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着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 第四幅圖(出示幻燈片)

在一層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從故都的秋景中走出來,眉目已被忽略,但卻穿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那“咬着煙管”的舉止裏,那“緩慢悠閒”的聲調中,我們不難品出一個“閒”字來,那是一份閒適,一份瀟灑。

天灰沉沉的,秋風起伴隨着秋風天也下起了息列索落的秋雨,風去雲也去,街道依舊寂靜,

形象的語言寫出了北國秋雨的特點:奇、有味、像樣。天陰風來雨下,雨過雲卷天晴,正所謂來去匆匆。

文中唯一的對話部分與作者悲涼感情有關係嗎?不如這樣,我們就品第一句,我把原句改一下,“啊,天終於涼了!”大家把改句和原句讀讀。有什麼區別嗎?

注:改後的句子感情好像很期盼秋涼,而原句好像有一種惆悵惋惜之情。

(老師做示範朗讀,學生齊聲讀)

第五幅圖

突破難點:前四幅秋景圖體現了“清”、“靜”、“悲涼”的特點容易理解,而“秋日勝果”代表着豐收,代表着喜悦,從中又是怎樣透出“悲涼”的氣息? 明確:

a. 淡綠微黃的顏色是典型的秋的衰敗的顏色。

b. “秋日勝果圖”中折射出作者“悲涼”的心境。

[給學生讀一段資料]

“院子裏有一架葡萄,兩棵棗樹,去年採取葡萄棗子的時候,龍兒站在樹下,兜起大褂,仰着看樹上的我,我摘取一顆,丟入了他的褂兜裏,他的鬨笑聲,要繼續到三五分鐘。今天的這兩棵棗樹,結滿了青青的棗子,風起的半夜裏,老有極熟的棗子辭枝自落。女人和我,在這樣的時刻,最怕聽的就是滴答的墜棗之聲??

現在去北京遠了,去龍兒更遠了,自家只一個人,只是孤零零一個人。在這裏繼續此生中大約是完不了的漂泊。”

——作者《一個人在途上》

(五)、練習

把課文中的情景仿寫成一首小令或者現代詩。 清晨,端一杯濃茶 白鴿繞着青天 飛來了又飛去了 槐葉下一絲一絲的日光 將落寞灑向牽牛的藍朵 稀疏的尖草

把影子拉得悠長悠長 昨夜的西風 搖落了一地的槐蕊 細細軟軟的沉寂我的心

(六)、總結:

心中之秋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在生活上,作者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受。

篇六:《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導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徵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導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設計:

(總的設計思路)我認為,在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歸結到一點就是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乃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悲涼美出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以此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 導入新課

秋是四季中意藴最豐富的季節,不管是文人墨客,還是“引車賣漿者流”,都將自己的滿心歡喜,一腔離愁,寄諸秋色,讓學生舉例學過的有關秋的詩句並分類,哪些寫出秋的歡快美,哪些寫出秋的悲涼美,齊背《天淨沙 秋思》,體會其中的悲涼美。那麼,在著名作家作者的筆下,秋又具有什麼樣的美呢?這一設計引導學生感受本文的悲涼美。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

共同讀導學方法: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清楚學習散文的思路

三、整體感知

分開齊讀:1、2段女生讀,3段男生讀,4---10段教師讀,11段女生讀,12段男生讀,13段女生讀,最後一段師生共讀。這是根據文章氣勢的大小設計的。師範讀時要注意第四段,語速一定要慢,要讀出精緻細膩的美,還要注意第八九段“了”、“啊”腔調一定拖長,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這裏可讓學生反覆的讀。

朗讀時注意思考以下問題: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用一個字概括。

四、朗讀品味、鑑賞評價

1、生:味 找出原句劃出。這秋味有具體指什麼?用書上的一句話。生找出:清、靜、悲涼。

2、思考作者寫了哪些秋景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秋味?(讓學生概括)

生概括: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板書在樹葉上)

3、小組討論:師:你們小組認為哪個秋景寫得最有味、最美?為什麼?(討論15分鐘)

第一小組:我們認為第三段最能體現秋清、靜、悲涼的味。根據是:原文“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這給人清朗的感覺;聽鴿聲,這是以動襯靜,還有靜對着喇叭花,這都突出靜;悲涼體現在破屋、破壁腰、破敗。喜歡牽牛花還是藍色的,花底下還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這也突出了悲涼。

師進一步啟發:作者面對着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直面生命的衰敗,他悲傷嗎?

生:作者悲涼但不悲傷,原文有證據:“泡一杯濃茶,向院子一坐,看着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面對着破屋、破壁腰、破敗的衰草,我們能夠想象到作者欣賞並陶醉在這悲涼的美中。這是一種人生享受。這是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我們都很嚮往這種境界。

師:一組同學感受得很深刻,作者遇到你這樣的知音,真是他的福氣。(學生笑)

4、第三組同學不服氣,直接站起來駁斥第一組:

我們組認為第三段遠遠不如第四段好。我們先給大家讀一遍,讓你們感受一下什麼才是真正的魅力。(生讀得非常緩慢,充滿深情。全班鼓掌)。“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麼清靜啊,作者不寫長在樹上的生氣勃勃的花朵,他偏偏喜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如果不仔細看是看不到鋪得滿地的落蕊,無可奈何花落去,悲涼味出來了。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而作者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緻敏鋭的作家,怎麼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緻的句子呢?

這樣的句子感受細膩,語言精美,所以我們認為這段比上一段更能體現作者的秋味---清、靜、悲涼。而且更重要的是這段最能表現秋天那種落寞的美。(生熱烈鼓掌)

師:作者又多了幾位知音,你們能從抓景物特徵入手,品味本文精緻細膩的語言美,審美情趣頗高。不過,第四段還有一個精緻細膩的景,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掃帚留下來的一條條的絲紋,作者觀察相當得細膩。

師啟發:掃地有聲音嗎,為什麼還要説靜?你能想象那種情景嗎?

生:以動襯靜。我們想像到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得揮動着掃帚,聽着灰土與落蕊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是在清晨,行人很少,更顯出那種空曠的靜,讓人透着肌骨的涼,悲涼氣就不知不覺從心底冒了出來。

師:這位同學想象力豐富,情感細膩,這麼美的文章全讓他吃透了,第四段確實太美了,好,五分鐘背下。

生背誦。

5、齊讀6—10段,體會第八九段“了”、“啊”的讀法,腔調一定拖長,要讀出北方人的慵懶味、悠閒味。

6、師:藝術的美,很大程度在於精緻的美。這篇文章通過精緻細膩的語言,將秋味渲染得淋漓盡致。思考:這秋味是哪裏的?故都(過渡到13段南國的秋)

師啟發:那麼南國的秋有何特點?

生:慢、潤、淡、多雨少風。

師:最後再次提到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和寫作手法?起何作用?(討論)

生:比喻、對比。作用:呼應前文;比喻新鮮妥帖

師明確:從飲食文化入手,用飲食的味去領悟秋之味。北國秋像老白乾味烈,南國米酒釀造黃酒味潤,饃饃比稀飯味深,大螃蟹比鱸魚味濃,駱駝比黃犬味長,這種比喻真是讓我們垂涎三尺,齒頰留香,回味無窮,令人“三月不知肉味”。

師:如此美味的秋,作者對此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

生:頌秋,一曲悲涼的頌秋,雖然本文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但這才是作者心中最美的秋味,悲涼就是秋的正味,生機勃勃是美,悲涼也是美,欣賞秋的衰敗,並不悲苦,反而是人生一大享受。

7、小結:今天,我們彷彿和作者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香,清爽宜人,回味無窮;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韻味十足;還彷彿看到香山的紅葉,緩緩得向我們飄來。就讓我們撿起它作為歲月珍貴的書籤,永留記憶深處。(邊小結邊板書,打開多媒體,一片飄的樹葉)

板書設計:一片香山樹葉,葉中心是味—悲涼味,葉角上依次為秋院——秋蕊——秋蟬——秋雨——球果。

五、實踐創新

仿照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格式,根據課文秋景內容寫一首《天淨沙-秋思》,抓住景物的特徵。

例文:

天淨沙-秋思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

衰草、藍朵、殘垣,槐蕊滿地,故都人在獨歎。

六、教後反思

這篇美文之所以流傳,很大程度上就是精緻細膩的悲涼美,而在作者的眼中悲涼的美才是秋天的正味,如何讓學生體會這種美,成了本課重點鑑賞的內容。欣賞生命的欣欣向榮是美,欣賞生命的衰敗、悲涼也是一種美。讓學生明白作者的悲涼並不是悲苦,而是一種人生積極享受,可以喝茶欣賞來感受秋的衰敗和死亡,這是人生一種高雅的審美情趣。為降低難度,我設計幾個問題,從“味”入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引導他們去感受這種精緻細膩的悲涼美,由疏疏落落的枯草到落蕊,由破屋到破牆。這種衰敗,正是作者的審美趣味。學生可能感受不是那麼深刻,但感受一點點就是成功。學生的審美情感就開拓了,無形中提高了審美能力。鑑賞這樣的美文如果匆匆而過,分分層次,未免太可惜了,枉費一篇美文,也枉費了編者連續選入教材作為經典篇目的一片苦心。

篇七:《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導學目標]

1. 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辨證關係

2. 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 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導入新課]

如果説春天讓人朝氣勃發、鯤鵬展翅的話,秋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味。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斷腸人在天涯”,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澱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麼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

讓我們伴着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討論品讀]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從哪個方面總寫秋的?請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味。味[韻味]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圈劃: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鑑賞評價]討論:烘雲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聯繫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10》。[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裏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味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遊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塗抹着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麼?[鑑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名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的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於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裏行間流露着對生命的追問。

[精讀拓展]

1。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點評]縱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的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辛棄疾: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品讀]“了”。[討論]天氣轉涼了,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歎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裏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聯讀悟寫]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左右描述性片段。

1. 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 角度:視覺

篇八: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學習作者構思上的奇特之處: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融為一體。

2、抓住景物的特徵“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抒寫故都的秋是怎樣緊扣“清”“靜”“悲涼”的。

2、難點:情景的渾然一體。

三、教學時數:

課內自讀課文一課時

四、教學步驟:

詞語註釋:

自然而然:不經外力作用而如此。

息列索落:象聲詞,形容輕微的動作聲或風雨聲。

秋士:古時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識分子。P254注③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活動,併到南洋??參加新加坡華僑抗敵委員會、新加坡文化界戰時工作團、文化界抗日聯合會的??工作,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堅持抗日鬥爭。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她是??一個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七??卷)、《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集》和《郁達夫選集》等。

時代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點精緻的菜,喝點芳醇??的酒,睡睡午覺,看看閒書,不願將行動和平時有所移易;總之是懶得動。”??(引自郁達夫《住所的話》)在這二三年間,郁達夫的確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內容提綱:

(1)、總起(1─2自然段)

1、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與嚮往(1自然段)

2、寫江南之秋不能讓人滿足(2自然段)

3、寫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3自然段)

4、寫槐樹的落蕊及其有關的情況(4自然段)抒發了贊故記敍

5、寫秋蟬的殘聲(5自然段)美、眷戀故都

6、寫秋雨及雨後話秋涼都自然風物的的場面(6─10自然段)的真情,流秋

7、寫棗樹在秋天裏的奇露出深遠的景(11自然段)憂思和孤獨議論凡有情趣的人,對於秋,感總是一樣地能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12自然段)

(2)、分寫(3─12自然段)

①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13自然段)

3、總括(13─14自然段)

②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無比眷戀之情(14自然段)

小結:

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的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上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數筆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三題。

篇九:《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時數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導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説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裏的秋景不同,因為心裏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閲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局部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2、教師範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②從聲音、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3、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賞景

⑴秋雨話涼圖(6-10):

①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④想象整個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牛花的顏色“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麼?

②冷色調給人什麼樣的感覺?(聯繫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藴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裏的景物,也可聯想故都的秋天裏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徵,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句。看誰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説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裏啊,在哪裏?

它在破陋的小屋裏

它在濃濃的香茶裏

它在……

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説明北國的秋範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麼這麼“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後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篇十:《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感受並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深沉而雋永的意境。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情感。

3、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緣情敍景、以景述情的意境創造。

2、難點:悲涼的意境與頌秋的情感的和諧統一。

三、教學課型

導讀課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方法

朗讀法、談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六、教學突破口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七、課前準備

佈置學生預習課文。預習要求:熟讀課文,利用《學生學習用書》獲得初步理解;回憶古詩中有關“秋”的詩句,為鑑賞課文所營造的意境作準備。

八、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入思路:由眼前朝氣蓬勃、滿懷希望的春天聯想到意藴豐厚、令人感懷的秋天,並指出,“秋思”是中國文人創作常常涉及的題材,是中國文人典型的文化心理。

(二)朗讀課文

播放朗讀錄音,讓學生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同時,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在文中描繪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風景畫?請為每幅風景畫命一個恰當的題目,並説説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幅,為什麼?

(三)學生聽朗讀錄音、思考

(四)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1、引導要點:

(1)描寫了哪些秋景?

(2)怎樣描寫秋景的?

(3)描寫出了秋景的什麼特點?

2、教師對問題結果的預設:

1)秋晨小院圖。從色彩(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聲音(馴鴿的飛聲)、形態(破、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寫出了清、靜、悲涼。

2)秋槐落蕊圖。從視覺(鋪得滿地、一條條的絲紋)、聽覺(聲音也沒有)、嗅覺(氣味也沒有)、觸覺(極細微極柔軟)寫出了清、靜、悲涼。

3)秋蟬殘鳴圖。從狀態(衰弱)、範圍(無論什麼地方、家家户户)寫出了清、靜、悲涼,也寫出了內心的喜愛。

4)秋雨話涼圖。從聽覺(息列索落、緩慢悠長)寫出了清、靜、悲涼。

5)秋日佳果圖。從形態(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色彩(淡綠微黃)寫出了內心的讚美。

3、提出突破口: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4、聯繫五幅風景畫、抓住關鍵句(文眼),把握意境內涵:清、靜、悲涼。

5、歸納本文營造意境的方法:緣情敍景、以景述情。

(五)深入探討

1、設問:有人説本文是作者對秋的“悲歌”,有人説本文是作者對秋的“頌歌”,你怎麼認為?為什麼?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歸納:

引導:

(1)從作品入手(標題目、關鍵語句、所寫景物)。

(2)從作者經歷、思想入手。

(3)從社會背景入手。

歸納:本文應是作者“悲涼的頌歌”。歸納時可聯繫作者在《北平的四季》中的有關語句以加深理解。

(六)拓展體驗

引導學生回憶、交流我國古典詩歌中描寫秋景的情景交融的詩句,深化學生的體驗。

(七)佈置課外作業

學習本文緣情敍景、以景述情的寫法,以“家鄉的春”為題,寫一篇散文。

篇十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關於《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體會本文選擇不同景物渲染刻畫主題的方法。

3、學習本文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品味鑑賞散文的能力。

2、訓練學生散文寫作中以情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特點進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教學方法

1、美讀法

2、討論法

3、比較賞析法

4、情境教學法

教學設想

導語引入——整體感知——品位鑑賞——探究情緣——比較閲讀——遷移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出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三、相關知識簡介

1、作者簡介

2、時代背景簡介

四、整體感知

聽錄音範讀,思考下列問題

1、聽了錄音後,你對故都的秋有什麼感受?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

五、品味鑑賞

1、學生通過朗讀,找出文中體現清、靜、悲涼的景物。

2、通過詩詞體會故都的秋味。

3、教師總結鑑賞散文的方法。

六、探究情緣

1、學生分組討論問題: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麼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教師總結:聯繫時代背景,知人論世。

七、比較閲讀

1、讓學生把本文和峻青的'《秋色賦》中有關秋色的文字進行對比閲讀,思考同樣是描寫秋天,為什麼在不同的作者筆下會有不同的景色?

2、教師總結:作者的主觀情感不同,選擇的景物也不一樣。

八、遷移訓練

課堂口頭訓練,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假如你要以《雨》為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通過雨景的描寫,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傷、喜悦、憤怒、悵惘等,你會選擇雨中的哪些景物呢?

九、教師總結

十、佈置作業

將口頭訓練的作文,課下寫成書面作文。

篇十二:故都的秋 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一)基本情況1.所屬學科及領域——語文——網絡環境下學生主體學習模式2.適用年級——高中二年級3.設計者——姓名:灤縣六中4.教學實施者——馮穎

(二)學習者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學習者是年齡處在16至18歲的高中學生。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知識經驗日益豐富。智力和個性都獲得了較好發展,相應產生了獨立自主的需求。

我設計這堂網絡自主學習課的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課題和方向,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選擇難度,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評價機制等自主性和能動性。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在網絡學習之前,學習者首先應對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對內容,思路,思想、觀點和感情,以及詞句含義,語言效果,文學形象,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等等,並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程度從各個角度對文本提出不同的見解、評價和疑問。其次,學習者應具備快速閲讀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鐘600—800字的瀏覽速度。

再次,本課採用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具有嚴謹的紀律素養和網絡文明素養,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學習中要使用文明和規範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探討和互相學習,還要能對網絡信息進行評價、選擇、篩選和組織。

學習者應具有以下計算機操作技能:

1.打字每分鐘不少於40個字。

2.具有基本的文字處理能力。

3.熟悉le 、http://www.baidu.com等功能較強的搜索引擎,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的輸入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

4.能夠下載和上傳網絡資源。

(三)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1.基礎目標(標準階段):

①背景—主旨學習(主要通過考察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觀照文本主旨)

②語言表達學習(主要是讓學習者從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線索思路,鑑賞其表現手法以及通過閲讀文本,理解句段的含義、歸納總結語言特點)

發展目標(創新階段):(置疑——合作——解決)

2.綜合置疑(對文本尚存的絲毫疑問或者與本文有關的任何資料,都可提出和公佈,供學習者共同討論和交流)

3.作品評價(允許學習者對作品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討論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題及發現理解文本主題的一般性規律)

4.素養目標:

①訓練學習者利用公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

②培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考、質疑問難的能力。

③發展學習者通過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習內容分析

重點——理解背景對作品主題的影響,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情感

難點——掌握本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加以遷移應用。

學習內容的類型——對文本作者、背景、主題、內容、思路、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探討、質疑和評價。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法

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組織者和指導者。

教學模式、方法——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閲讀,質疑與評價,蒐集並處理信息,交流探討,遷移寫作等學習方法。

如何組織教學——教師首先提供網絡學習專區,其次説明網絡自主學習的要求、步驟和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及評價標準,最後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以及階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

(六)教學或活動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

(七)相關資源

教學地點——多媒體教室

硬件——56台學生上網電腦、教師機

軟件——不需要特別的應用軟件

設備——

1.PPT課件

2.上網蒐集資料、相關的音樂FLASH和輯錄相關視頻資料

主要訪問網站—— [論壇—春華秋實版塊]。教材、圖書、影象材料——高中語文第三冊《故都的秋》,朗誦《故都的秋》(mp3)

人力資源——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語文教師

(八)評價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是否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設計方案試圖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使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本設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分強調,忽略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忽視了情感因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鍛鍊,在以往課堂內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得到了改善,學生敢於提問題,並主動地去解決問題,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顯現,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並提高了團結協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從課內延伸到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庫,學習者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節課最大的效果就是教會了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建構。

二、教學實施

教學實錄

三、教學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如,備課階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二)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和學校結果評價

學生在信息搜索過程中確實發現了許多有利於教師和學生學習和提高的語文專業網站,如,

三槐居等。

(三)致謝和參考資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

篇十三: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囚綠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語文教科書(必修模塊2)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自讀課文。本單元以中外散文名篇為主要內容,單元設置的意圖是通過閲讀這一類散文,展開想象的翅膀,力求身臨其境,感受作者心靈的搏動,體會作品所描繪的美景,比如本文就是一小串能夠激發人對自由、生命嚮往的“綠”,由此進入一種審美境界,逐步增強對散文的鑑賞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把“在閲讀與鑑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和認識。”作為語文教學閲讀和鑑賞的總要求。

【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結合單元要求及課文特點,我確立了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

⑵學習象徵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運用分組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討論總結時,可由文中的某些語句聯繫到本文的寫作背景,進而加深對“綠”的認識,明白本文的主題。

⑵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囚綠”後感情的變化,並且對於作者對綠的“愛”進行探討,提出愛的正確方式。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實現這一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者“囚綠”後情感發生變化的同時,體會作者矛盾複雜的心態,理解愛的真諦,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加上老師的適時引導和啟發,學生完成一篇以此為話題的小作文,這一目標在課外能夠實現。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這篇文章語言自然樸素,音韻和諧,情感真摯而且長於變化,必須通過朗讀來體會它的魅力,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世界。因此,如何“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變化”就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解決這一問題,我要求學生運用“複述法”和“圈點法”,複述作者“囚綠”的過程,圈點出表達作者愛綠的語句,再由老師總結。

文章用筆細緻入微,全文圍繞“愛綠”展開,所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對‘綠’的認識、感受,以及結合寫作背景理解‘綠’的象徵意義”既是本文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這一問題我運用討論點撥法,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加以點撥和總結,提出文章的主題。

【學情分析】

高一的學生對抒情散文並不陌生,他們在國中即有涉獵,學習中能夠感受散文的語言美、意境美、音樂美,瞭解抒情散文的抒情特點及其藝術表現手法。就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説,在學習第一模塊古代散文和現代詩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們採用“問題探究”的學習方式解讀文本,因此,對現代散文更易通過品味語言,賞析作者通過景物描寫所藴涵的思想感情。同時,有關“綠”的散文他們在平時的課外拓展閲讀中也讀過不少,例如《那片綠綠的爬山虎》、朱自清的《綠》等等,這些知識儲備為感受這篇散文的思想感情和文化氣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由於學生的鑑賞還停留在零散的層面,對於散文中的象徵手法還比較陌生,需要老師進行一些必要的點撥和引導,而且文章中的“綠”的象徵意義也是一個難點,必要時需要老師一定的介入和點撥。

【教學方法】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採取以下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在這裏我要求學生各自朗讀,在朗讀過程中將學生帶入一種“愛綠”的情境之中,能夠更深刻的瞭解作者對“綠”的愛。

2、討論點撥法。討論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對於作者對綠的這種“愛”,學生暢談看法,討論“綠”的象徵意義,老師在總結時結合相關背景點出文章的主題。討論不僅能拉近學生與作者的心理距離,也訓練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的點撥則在關鍵處點燃思維火花,給他們一些必要的提示,拓展學生思路,畫龍點睛。

3、啟發體驗法。閲讀是從感受和體驗開始的,但學生的閲歷有限,體驗比較淺,所以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需要老師一定的啟發。

【教學過程】

我將本課設計為一課時,在這一課中我首先以朗讀帶動課文的理解,理清思路,抓住作者在“囚綠”後對“綠”的情感變化這條主線,層層深入,主要用討論點撥法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文中作者“愛綠”的原因,引出文章的主題。再由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感受體驗法聯繫他們自己以及身邊人的相似的經歷或者體驗,談一下他們對於這種“愛”的感悟。下面我就本文的這一課時談談教學的流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首先以《故都的秋》中對北平秋日美景的回顧導入本課,因為學生剛剛學完《故都的秋》這篇文章,學生還沉浸在北國清淨、悲涼的秋色之中,所以以《故都的秋》導入對本課北平夏日之“綠”的學習,會讓學生覺得順其自然,學生的審美感受也比較容易調動,這也完全符合本單元的學習要求“體會作品所描繪的美景,由此進入一種審美境界”。

導語設計:同學們,我們剛剛欣賞了北國的秋色,在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之後,大家一定意猶未盡,對於北方的風光,還戀戀不捨,尤其對於北京這個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城市,還有很多期待。今天我們就再來學習一篇同樣是描繪北平景色的文章──《囚綠記》,體會一下作者深沉的“愛綠”之情。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學生朗讀。

教師範讀時的語氣、語調、表情、體態都能作為一種“情感”的信息直接傳遞給學生,他們看得見、聽得着,能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間接體驗文章藴涵的深刻的人生感悟,而學生的朗讀作為一種個體性活動是對文本再創造的過程。

2、理清思路:

注意把握以下兩個問題。

⑴請學生複述“囚綠”的經過。

⑵學生在聽讀的過程中注意圈點出表現作者對“綠”摯愛的語句。

學生初讀課文,一般只能對全文有大概的印象,而通過以上兩個思考題,就能引導他們有目的地聽讀,集中注意力去梳理文章的內容。對於以上兩個問題,學生在讀完課文之後首先自己發表看法,同學之間互相補充。而學生的歸納不免零散,需要教師的整理和提煉,並作為板書,讓學生清晰直觀地瞭解行文的脈絡,對全文有個整體的感知。

三、析讀、教讀

如果由教師一個人教授,學生密密麻麻地做筆記,這就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與新課標提倡的“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是背道而馳的。但如果沒有教師的引導,學生也不可能用正確的方法有效地閲讀。所以在這一過程中我主要運用討論點撥法。

在“理清思路”這一環節,學生通過兩個問題的解決,對全文的脈絡已經熟悉了。為實現“學生把握對‘綠’的認識、感受和理解”這一教學目標,我設計了兩個問題安排學生討論:

1、囚綠後,“綠”有哪些變化,作者的情感又有怎樣的變化?

2、作者為什麼對“綠”如此摯愛?

對於第一個問題,學生在課文中很容易找到答案。而對於第二個問題,老師可以自己先做一個示範:

作者在文中不吝筆墨地讚美了“綠”,比如説:綠色是多麼寶貴啊!它是生命。看到這裏我就聯想到歐亨利的一篇小説《最後的常春藤葉》,不幸患上肺病的瓊珊,心情低落。她説,等到那最後一片常春藤落葉的時候自己將死去。畫家老貝爾曼為挽救她年輕的生命,在一個暴風雨之夜將象徵着希望的“最後的葉子”畫在了牆上,而他自己卻因着涼死於肺病。老貝爾曼為了愛而死,為了生命而死,可算死得其所,而那最後一抹綠留給生者的是生活的希望,是戰勝困難的勇氣。

學生根據老師的示範,以類似的方式來討論,可能出現的.答案是:綠色是希望,是慰安,是快樂,它還象徵着愛和幸福,是人們追求光明的象徵,它代表着猗鬱的年華等等,老師以板書的形式做好歸納。

學生討論後老師歸納時給出象徵手法的定義:象徵是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藝術手法。

老師總結:作者在釋綠的時候提到的“盧溝橋事件”正是本文的寫作背景,聯繫當時中國的現實情況,我們對“綠”的認識應該更進一步,它的不屈,它的頑強正象徵着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在預習課文的時候我們知道,作者正是因不屈於日本憲兵的迫害而遭酷刑逝世。作者對“綠”的歌頌正是對中國人民在敵人的鐵蹄下不屈不撓精神的頌讚。一篇文章文質優美固然重要,但好的文章貴在立意,它一定是充滿着時代氣息,並結合了作者鮮明的寫作個性,能夠撩撥起人們的閲讀興趣的,它往往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洗禮。

四、知識拓展、提升

作者對“綠”的愛是真誠而美好的,然而在“囚綠”的過程中,作者的感情又是複雜的。“囚綠”後,作者發現“綠”病損後,有一些後悔和內疚,但仍不放走它。在這裏,作者對“綠”既怨怒又愛憐,既欲開釋又難捨的兩難心態表現得很到位。然而學生的閲歷有限,對於這種情感很難把握到位,所以我安排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談一談自己類似的經歷,説説自己當時的想法。

老師講莊子的寓言故事:魯國的郊外飛來一隻很大的海鳥,魯國國君很喜歡,就必恭必敬把這隻海鳥迎進了太廟,演奏《九韶》這樣莊嚴的音樂取悦它,準備了美酒給它喝,宰羊牛給它吃,每天用這樣的禮節儀式供奉,結果呢?這隻海鳥目光迷離,神色憂鬱,鬱鬱寡歡,三天就死了。

老師總結:面對人生百態,面對種種衝突,有多少時候我們站在了他人的立場考慮事情?很多的紛爭往往就是因為站在自我的立場,用自己狹隘的眼光去判斷評價,造成了諸多的格格不入。

結合寓言故事,運用啟發體驗法來引起學生的思索,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他們對“愛”也會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這對於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很有幫助。

五、課堂小結

作者以他的生命唱出一曲綠色的歌,以不屈的意志去迎戰敵人的刺刀。他通過對那一抹綠的歌唱,表達了對中國人民堅貞不屈精神的讚揚,同時引發了我們現實的思考,無論怎樣的境遇,我們都要克服生活的困難,像作者一樣,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靈。

六、佈置作業

1、再讀全文,用心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矛盾的心情。

2、完成小作文:對於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的做法你贊同嗎?為什麼?字數要求300字以上。

七、評價與反思

這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本課中,我主要抓住了作者對常春藤感情變化這條主線來結構全文的。設計的問題也很簡單,所有的問題都圍繞作者“愛綠”展開的,幾個問題的設計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由作者對“綠”的愛昇華到對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讚頌,從而指向文章主旨。

在這一過程中我把思考空間的都留給了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既注意挖掘文章本身的深刻內容,也能夠做好知識的拓展延伸,尤其是最後關於“愛”的探討,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對於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很好的引導作用。

我覺得一堂課最重要的不在於老師講了多少,而在於引導學生自己悟出了多少。並且,不管任何設計,都難以設計出學生的“精彩”,一旦他們的思想閘門打開,他們精神世界所迸發出的“深刻”、“獨到”是遠遠超出老師的想象和設計的。在課堂上我們能夠看到鮮活的思維,也要面臨嚴格的考驗,這需要我們老師不斷的努力。

【板書設計】

遇綠──喜悦綠是生命、希望象徵民族性格

贊綠──留戀慰安、快樂看到民族希望

囚綠──愛憐追求光明的性格賦予時代精神

放綠──祝福永不屈服於黑暗寄託美好祝願

念綠──懷念

篇十四: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梳理文章結構脈絡。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反覆誦讀和合作探究,培養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故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作者對故都深深地眷戀之情。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問答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秋天,一個充滿魅力的季節,不同的人對秋天有不同的感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是杜甫眼中的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是劉禹錫心中的秋;“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比可以酣高樓”是李白眼中的秋。今天,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是什麼樣子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以同桌為單位討論劃分文章脈絡。

明確:開頭(1—2)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板書:嚮往之情)

主體(3—12)中間段落具體描繪故都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板書:讚美之情)

結尾(13—14)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戀之情。(板書:眷戀之情)

2.學生默讀課文,找出作者在三個部分主要通過哪些景物來寫故都的秋的。

明確:破屋秋色、街頭落蕊、室內蟬鳴、橋頭秋雨、庭院秋果來寫故都的秋的。

(三)深入研讀,賞析文本

問1:作者欣賞的景有什麼特殊之處?這些景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默讀文章3-12段,然後請學生舉手回答。

明確:作者眼中的房子是“破屋”;牽牛花的顏色藍色或白色最佳;草“疏落”“尖細且長”。共同點:清、靜、悲涼。(板書:悲涼)

問2:北平豔麗的景物很多,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這些景來寫?四人為小組進行討論,5分鐘後推選一名代表發言

明確:“破屋”更有滄桑感,更能夠契合故都的文化底藴;品味濃茶更是品味故都德深沉歷史;賞淡色的花更能突出故都秋的悲涼;零落的草是故都當下的命運寫照。這些景都是作者心境的真實寫照。

問3:這些景物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是如何體現作何情感的?

明確:通過情景交融的手法表達了對故都的眷戀之情。(板書:情——眷戀,情景交融)

問4:文章結尾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

明確:為了與北國之秋形成對比,突出北國之秋的悲涼,更突出作者悲涼的心境,表達自己對故都的眷戀之情。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提問探究:作者為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多媒體出示作者的生平和創作風格)

明確: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連年戰亂,民生凋敝,這篇散文中充分的體現了舊社會時期由於連年的戰亂,作者身為讀書人居無定,食有憂的狀況,由景入情的深入秋之“悲涼”同時也表達了對於故都的眷戀之情。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那是一幅水彩畫,美麗而落寞;是一支鋼琴曲,婉轉而憂傷;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景完美交融。

作業:選取文中你最感興趣的一幅景色,展開自己的聯想,寫成一首小詩歌,150字以內。

篇十五:故都的秋 教學設計

論多媒體課堂教學設計

高中新課程試驗,對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體技術應用(即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新形勢下的新課題,它對落實新課程計劃有着特殊的意義。

多媒體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是試驗中教學手段改革的物質基礎。但多媒體技術不應只以手段論,應從教學新理論新思想的高度上使多媒體技術成為教學設計的一部分,完成從手段到方法、從實踐到理論,以此徹底改革傳統教學觀,形成完善的教學觀。為達到這一目的,多媒體教學設計尤為重要,這是由於教學設計是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教學方法實施的總體構想。本文試圖在多媒體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理論上展開討論。

一、多媒體教學的指導思想和評價

怎樣的教學思想就會導致怎樣的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如果是以傳統思想作指導,就一定是把多媒體作一種單純的先進教學工具,不可能融多媒體優越性於教學過程中,抑制功能優勢的發揮,難以轉變教學方式,將電化教學變為“電灌”,這樣將可能適得其反,會把傳統的應試教學的弊端推向極端,對新課程試驗將產生消極的影響。

以建構學生認知結構,倡導自主學習的建構主義,已成為多數人認同的先進的學習理論基礎。它與新課程試驗的重視基礎,面向現代化,提高能力,培養綜合素質,面向全體學生,發展學生個性有着相當的共性。試驗中的課堂教學,必須建立在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能動性的基礎之上;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形成平等的師生關係,使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學生認知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引導者。

這就是説,多媒體教學設計,首先要突破傳統的學生被動受教育的格局,使老師學生都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共同協調發揮作用,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和學習空間;其次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只能以順序方式進行教學的落後教學形式,使教學過程具有交互性、交叉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和創新意識;再次要轉化學生聽、看單一的剌激反應形式,將教學過程變為:教師的感染力、示範性與生動運動的形象、豐富的色彩、輕鬆愉悦的聲樂融於一體,學生在猶如親臨其境的環境中,各種器官協同發揮作用,在學習的情境中全面發揮學生的潛能。

新興的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效果,不能用應試教育評價的標準來衡量,應從學生認知結構形成的快慢,結構的優化,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程度來確定;應從新課程試驗目的出發,全面衡量教學改革任務的落實情況。現代學生,處在科技日益發展、視野不斷開闊、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的社會環境裏,思維發展由直線型變為發散型,感知事物的能力由片面型轉向立體型,接受知識的方式由被動型進化到主動型,掌握知識的方法由記憶型逼近於探索型,只以掌握條條本本的多少是不能完全刻劃他們瞭解事物的全貌,説教模仿不能滿足他們的總需求,應試不是現代學生希翼的目標,也不是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全部內容應是使下一代對未來的人如何適應他們所面對不斷進步的社會生活環境,如何推動社會的發展。多媒體教學有可能使學生全方位地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對知識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結構,各種素質同步提高,特殊素質優先發展。一堂多媒體課的好壞,主要以教師的前緣性引導、教

師個人的教學魅力、學生的主動學習、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對知識的深刻理解和認知結構的優化,學生的探索創新能力來評價。傳統的應試標準不應為新試驗下多媒體教學效果評價的準則。

二、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

多媒體教學是當前和未來教學的一種普遍形式,它的教學設計直接地影響教學的質量,也是推廣應用多媒體技術必然的準備。根據多媒體教學的指導思想和多媒體技術的特點,我們認為,多媒體教學的教學設計基本原則是:

1.信息情境與學習目標相一致

多媒體技術引入課堂教學,使教師過去文字、符號的講授,語言啟發思考的靜態刺激形式變得豐富多彩,課堂能夠組織、輸出更多的信息形式和信息量,使課堂變成一個較大的學習空間。但是每一堂課的信息情境不能是簡單的聲像堆切,不能將媒體演播變為講授式的新變化,也不能一味地將無連貫性的未經選擇的聲像干擾學生的注意力,應該在意義上有一定秩序形式,在情境中有趣味,能為教學目標服務的生動的信息集合。多媒體課堂教學,既要創設豐富資源的學習環境,更要對信息資源、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環境進行設計,達到信息情境與學習目標的高度一致。

2、教師前緣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

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是試驗乃至今後教學的主要教學思想。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生對各種信息的接受與處理應有全新的方法。學生要在豐富的情境中利用自己某一方面的信息加工優勢,靈活地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教師不能是對每條信息都進行解釋,或者是一味地進行“啟發”,當然也不能讓學習像看電視節目或聽音樂各自為政不放任自流,教師應站在超前於學生智力發展的邊界上(最鄰近發展區),進行前緣性的引導;應適度分析當前的信息,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研究歸納,引導學生優化認知結構進行意義建構。這樣既可排除非主要信息給學生帶來的干擾,同時又積極使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我們在教學中,要克服過多的啟發,避免抑制學生主動性的發揮,也要通過恰當的`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品質、形成並改善認知結構。

3、刺激適度與充分記憶的原則

任何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都應遵循學生生理髮展的規律,按照其特點組織教學。我們知道,較大的刺激量,能使學生增強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而過度的刺激會引起過早疲勞,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多媒體教學應根據教學要求,設計刺激的方式,準確把握刺激量的大小,積極調動學生的各種情緒即利用非智力因素,以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一般的多媒體教學,其課堂容量往往比傳統教學形式下的容量要大,給學生的刺激程度也較高,這樣加速了學習的進程,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學習內容,同時也就減少了學生理解記憶時間。如果不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就全造成欲速而不達事與願違的後果。大量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由於對刺激量大小的認識不足和控制不當,結果事與願違。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安排的刺激量適度,把握教學節奏,使學生有充分理解記憶的時間和過程。

4、人機交互與師生交際的原則

多媒體課堂教學通過超文本鏈接和網絡學習,能夠實現人機的交互學習,增大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這是多媒體教學中的一大顯著特點。在教學中,學生可以脱離教師進行學習,而我們許多的教師,也容易依賴於機器,使講課的對象與教師分離,減少了師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忽視了教師的形態、教師的參與及教師的個人氣質和教學藝術魅力對學生情感和知識掌握的巨大影響力。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充分發揮人機交互的作用,更要在協作學習中,體現師生的相互作用,注重師生交際,使交互與交際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由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目的和特點,以及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我們得到,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幾個基本環節:

情境創設環節

觀察引導環節

認知建構環節

交互反饋環節

整體歸納環節

三、多媒體教學設計的基本方法

多媒體課堂教學要設計什麼,怎樣進行設計,是我們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根據多媒體課堂教學的任務,我們要遵循其教學基本原則,確立如何去實現教學目的,解決信息的組織和輸出方式,明確教學中教師的地位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及學習效果等問題,從整體上去設計教學。

1.信息情境的創設多媒體信息是多樣化的,信息要進行合理、適度的組合,達到某種能夠刺激學生,實現當前學習主題和教學目標。

· 信息資源的設計 確定為實現教學目標所需的信息資源的種類、各利資源以突出主題進行組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可接受性,深化學習主題、突破難點突出重點。

· 情境創設的設計 通過有關的信息資源,使教學內容在社會文化背景下,逼近實際生活和與當前學習主題相吻合。通過生動、直觀、運動的形象,營造與學習主題氣氛一致的聲態環境,並動靜結合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引起積極的觀察,喚醒學生長期記憶中的相關知識和感受,從而使學生有新的認識,有新的理解、掌握深化的知識,進行新的建構。情境創設要使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選擇其適合他們個人的學習興趣和愛好,主動地發現和探索,激發學生參與交互式、協作式的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師前緣性的引導,使學生在營造的氛圍裏感受新的事物,完成對問題的理解,進而運用新的知識、形成意義建構。

· 信息刺激的設計 情境的創設與刺激量密切相關。要正確處理各種信息輸出方式、時機和量度的問題。動態有促於引起注意,超量則容易造成可記憶時間的縮短、深度的分析理解不能完全消化,從而浮於表面,對知識的自我鏈接不牢靠;音像有促於營造氣氛形成新的感受,使學生在愉快中、在與學習內容一致的氛圍裏引起共鳴,可減輕學習疲勞,但使用不當會干擾對事物的深入分析和干擾嚴密思考的進程。因此,信息刺激的設計要從方式、時機、量度、動態、聲態幾個方面進行全面的安排,達到和諧。值得注意的是,多媒體課堂教學,由於顯示內容相對較多速度高於一般情況,特別是顯示的內容屏與屏之間無殘留性,學生對知識系統的整體感受相對下降,因此要通過概括性的小結和高度濃縮,刺激學生回憶、記憶和進一步理解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系統的完整和連貫,完成知識系統的建構。

2.學習方式的設計

多媒體教學的特點能夠很大的改變也必須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多媒體課堂教學中學習方式的設計,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影響多媒體教學目的的實現。

· 交互式學習設計 交互式學習設計要體現各種學生層次的需求,並由不同基礎向深化知識趨近,使學生主動地通過交互式的對話,引入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因此,交互的內容要有隨機的進入和隨機的處理方式,能夠通過選定的典型問題、情境,引導正向遷移;也要通過框架式、樹式等形式的填充使學生形成整體認識。交互式學習設計的三個主要要素是主動性、引導性和探索性。

· 協作與引導學習設計 協作學習是自主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通過分組討論、協商,以及小組之間提出各組統一見解的學習,是用集體智慧深化個體理解的方式。協作學習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指導,在教師設計的問題範圍內進行充分的思考。因此,協作學習可以是在每堂課的初始期,由教師提出能引起爭論的議題開始,並通過設計,步步向教學目標靠攏的後續問題,統一學習認識,使學生在協作之中發揮主動性,進行認知建構;也可以是在教學中對遇到的實際疑難問題展開討論,教師通過一些變式的問題組讓學生明辨是非,深化對問題的理解。在協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性要充分地發揮,讓學生在老師教學藝術的感染下,在其魅力的呼喚下,進入智力鄰近發展區,達到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地解決問題的目的。

篇十六:故都的秋 教學設計

語文課程理念下的多媒體課堂學習設計

《故 都 的 秋》

教學設計

户縣第五中學 王美智

目 錄

前言……………………………………………………………………… 4

一、 教材分析 …………………………………………… 4

二、 學習對象分析 ………………………………………………… 5

1. 知識基礎分析………………………………………………… 5

2.能力基礎分析……………………………………………… 5

3.情感基礎分析.……………………………………………… 5

4. 學習方法分析 …………………………………………… 6

三、 學習目標 …………………………………………………………6

1. 知識目標 ……………………………………………………… 6

2. 能力目標 ……………………………………………………… 6

3. 情感價值觀目標 ……………………………………………… 7

四、 學習重、難點 …………………………………………………… 6

五、 學習研究目標 …………………………………………………… 7

六、 學習思路設計 …………………………………………………8

(一)課程目標的確立上………………………………………… 8

(二)學習內容的調整上………………………………………… 8

(三)教法和學法的設計………………………………………… 8 教法方面 ……………………………………………… 8

學法方面 ……………………………………………… 8

學習流程 ……………………………………………… 8

七、 學習軟件設計 …………………………………………………… 8

八、 學習準備 ………………………………………………………… 9

九、 課時安排 ………………………………………………………… 9

十、 學習程序設計 …………………………………………………… 9

(一)學習流程圖………………………………………………… 10

(二)詳細學習程序 ………………………………………………12 十一、板書設計………………………………………………… 19 十二、學習評價量規 ……………………………………………… 20

《故都的秋》學習設計

前言:

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廣泛的應用, 極大地改變着人們的學習方式和方法,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有助於實現教育過程的整體優化,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圖象、和動態畫面為一體,以其鮮明的直觀形象,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以其多變的手段,促進學生積極的思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得教學形式多樣化,教學內容多層次,多維度地展現,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應本着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以學生活動為主線,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建構新的知識體系。 基於上述原因,本人在《故都的秋》(兩個課時)教學設計中努力實現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用新課改的理念指導教學,制定出信息化教學設計,因此,設想將相關內容有效整合,能夠為學生構建一個完整和高效能的知識網絡。

一、 教材分析

課文的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位於人教版普通高中語文教科書必修二第一單元的第二課,是一篇抒情散文。本單元的文章都是中國現代散文,都是寫景狀物的散文,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這些散文不僅展現了景之美、情之濃,而且還藴涵着豐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發讀者對自然、人生、社會、的多方面的思考。它們有許多共同的特點:一是寫景精美、情味濃厚;二是意藴深;三是語言美。本文與同在本單元的的《荷塘月色》一樣都是寫景抒情的名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表現北平特有的“秋味”,更有感染力的是文中濃郁的情味,作者的襟懷、志趣、性格洋溢在字裏行間。從五套高中必修教材來看,本單元是第一次介紹寫景散文的單元,本文的學習對於提高學生散文鑑賞能力,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閲讀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是一篇精讀課文,用兩課時完成。

二、學習對象分析

1. 知識基礎分析。本課是學生步入高中後學習的第二篇散文,學生在國中已經學習過《背影》、《春》等散文名篇,初步瞭解有關散文的基本常識,在學習這課之前學習了《荷塘月色》,對散文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學生也學習過好多有關“秋”的詩文,瞭解到文人墨客對秋的感情各有不相同。

2. 能力基礎分析。 由於生活閲歷和知識儲備的限制,他們對於散文審美意境的體悟能力比較弱,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的意境,培養學生把握文字和審美的能力。再者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等方面發展不夠均衡,所以學生學習起來仍有一定困難。

3. 情感基礎分析。生活在科技飛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人民生活和諧幸福的當今,孩子們是很難體會當時在20世紀30年,中國社會連年戰亂、民生凋敝,人民衣食無安、居無定所,讀書人生活顛沛流離,他們理解很

難詩人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的悲涼感受。

4.學習方法分析。學生想要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識,更深刻的體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品味景物描寫景物呈現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趣味。 感知作家獨特的視角,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2、過程與方法:

(1)深情朗讀法。在反覆品讀的基礎上,領悟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一篇優美的散文不能缺少深情的朗讀。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會選取文中具體寫景的幾段,讓朗讀基本功紮實的學生來朗讀。要特別注意讓學生帶着感情讀課文,將自己的感情調適到最飽滿。最充沛的狀態;其他學生注意借鑑示範的學生的朗讀技巧,在課後再鞏固朗讀的能力。

(2)引練法。鑑於學生在散文分析鑑賞上能力的欠缺,教師可以選取文中的部分內容作示範性分析,引導學生明白散文分析應該採用怎樣的方法,從哪些方面着手。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指引。

(3)、合作探究法。以文本為載體,進行以“秋”為話題的賞析式、仿寫式的拓展。把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以組內討論的形式加強對文本的研讀,體會文章的文字優美、意味雋永、濃情厚意,體會文章藴含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積極討論交流,學會寬容溝通,學會協作分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探究作者的感情基調、感情線索、感情發展變化。

(2)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寫法。

2、理解文章的豐富內涵,通過拓展訓練,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3.突破難點的關鍵。

如何更好的理解“景”和“情”的和諧統一,理解特定歷史時期文中所藴含的作者感情障是本課學習的礙點。

篇十七:故都的秋 教學設計

《多媒體信息的加工與表達》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多媒體信息的特徵,知道製作多媒體作品的基本過程和基本的評價標準;; 2.掌握如何用適當的方法多種渠道獲取與製作各種多媒體信息,並能合理運用; 3.能選擇恰當的工具軟件處理多媒體信息,製作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作品,呈現主題,表達

創意;

(二)過程與方法

課前準備:製作一個有關多媒體基礎知識與應用的內部教學網站,讓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清晰地知道教學的內容、練習的要求等等,也可在學習遇到困難時查閲,同時也能通過網站提供更多的例子和學習資料,有利於學生課堂和課後的自主學習。

1.體會用多媒體信息表達主題、創作作品的優越性;通過思考和實踐感受不同媒體信息的表達作用;

2.能辯證地從多角度去分析和評價多媒體作品,學會欣賞優秀的多媒體作品,並能從中受到啟發,指導自己的學習實踐。

3.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鼓勵原創,體驗作品創作中的艱辛和樂趣。

多媒體作品製作要求:

自選主題,利用熟悉的多媒體創作工具軟件製作一個多媒體作品,並記錄製作過程。 一、確定主題

字素材,數碼相機拍攝的圖片,使用軟件編輯過的圖片,自行創作的圖像、動畫,使用掃描儀掃描圖像,使用數碼攝像機錄製視頻錄像,使用錄音軟件錄製解説詞,使用軟件抓取音軌,使用軟件進行音頻格式轉換,使用聲音編輯軟件對聲源素材進行剪輯、上網下載(請註明下載該素材的網址)等。 三、設計內容

畫出作品的結構圖,並用箭頭表示各內容間的轉向關 四、準備素材(將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

你使用了那些方法對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加工?如果是在網上下載的請註明下載該素材的網址,原創作品請註明使用的軟件和參考資料。談談你準備和獲取各種素材的經驗。

你使用了那種多媒體創作工具來編制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有什麼特點?具有怎樣的功能去體現你的創作意圖?六、經驗交流,推薦作品 請你推介一下你的多媒體作品。 你覺得還有那些方面有待改進? 你希望得到的作品評價:

通過本章的學習和多媒體作品的創作,你有哪些收穫?

篇十八:《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的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瞭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故都的秋(教師中心稿)。

2、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其“形”,並領悟藴涵於“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神”的辨證關係。

教學用具: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時數: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重慶四十九中學夏永

全文熟悉,作者和背景,

教學步驟和過程:

一、課前引入:

1、題意講解

“故都”二字表明描寫的地點,作者用“故都”而不用北平或北京,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清、靜、悲涼。

“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文章圍繞“秋”之景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思想感情--以情馭景,以情顯景。

2、關於作者及其背景

本文是郁達夫1934年寫的一篇著名的散文。當時,由於白色恐怖的威協等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即使偶有創作,文章的思想感情亦較為低沉。雖然如此,作者所寫的文章常常能做到疏朗不羈的行文與精到細膩的筆觸相結合。本文就是一篇代表。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二、聽朗讀錄音。(十分鐘左右)

1、細細品味:文章開頭部分講作者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哪幾個詞説明?

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然後從課文中找出答案,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師中心稿)》。

明確:“清”——清閒恬靜安謐

“靜”——細膩幽遠幽靜深邃

“悲涼”——落寞衰弱蕭條

2、進一步説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文章的基調。“清淨”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境,“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從結構上説這種對秋的概括的説法是文章的`總起部分,也是文章的線索所在。

3、作者在寫北國之秋時也寫了南國之秋,那麼,作者筆下的南國之秋有何特色?

分小組討論,選取一名發言。

與這三個詞相對應的是在寫江南之秋的感受中使用的另三個詞:“慢”、“潤”、“淡”。這個對比,烘托出故都的秋與眾不同的特色,也表現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此處可用幾個問題來啟發學生回答。

三、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並體會課文的“清、靜、悲涼”的意味。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課文分析鑑賞引導

教學步驟和過程:

一、課前複習引入——散文的有關知識

二、課文分析鑑賞引導

1、快速閲讀課文,思考這種清淨又悲涼的“故都的秋”都集中體現在哪些地方?作者用什麼樣的景物來表現這種沉靜、悲涼的心緒呢?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加以概括。

學生討論並闡述其感受最深的一部分。

討論後分析:(1)、3段:作者為什麼對陶然亭的蘆花等這些著名的風景只是點到為止,面着力去描寫家家户户到處可見的秋景?

(2)、第3句中“即使……就是……也……”這樣的句式,表達了什麼意思?

明確:北平的秋意,果真是無處不在,它的色味特別濃烈。

(3)、作者是如何描寫清晨在院中看到的景象的?

明確:作者筆下的秋景,“屋”和“壁腰”都是“破”的。

明確:這些都是北平的景色,但並不能都反映“秋”的特色,用反襯的手法“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突出北平秋晨“靜”的特點,牽牛花“以藍色或白色為佳”,“日光”本是暖色調,但在作者筆下卻是“漏”的。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4段:槐樹

篇十九: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材、學情分析:

第一單元均為寫景狀物散文,《故都的秋》憑藉精巧獨特的構思和優美雋永的語言,描繪秋聲、秋色、秋味,抒寫了自己清、靜、悲涼的心境,抒發了對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戀之情。文字清新雅緻,感情深摯動人,藴涵了豐厚的文化底藴。高一學生剛剛接觸這類情景交融的長篇散文,他們那點不多的關於情景關係的知識儲備,不足以支撐他們解讀此類文章,因此,如何結合課文,真正理解以情馭景並避免解讀過程中硬貼標籤的現象,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另外,新課標要求知人論世,但由於時代久遠,再加上年輕人的朝氣蓬勃,他們的情感和閲歷與文章都有較大的距離,所以,如何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時代的距離,是教學中必須解決的問題之一。同時,新課標強調多元解讀,我們可以嘗試就這篇文章學習如何從文化角度分析課文,而不僅僅是“知人論世”,從而樹立多元解讀的觀念。

教學目標要求:

1、知識能力目標:

抓住“清、靜、悲涼”這個牛鼻子,理解情景關係;

學會反覆誦讀,品味語言,增強語言的感受力;

學會知人論世,分析文章。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誦讀品味重點語段,通過意象比較明瞭作者感情特點;

聯想想象,身臨其境,以體會意境。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熱情;

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秋蟬、秋花、秋雨、秋棗等意象中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運用對比、比喻等多種手法摹寫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靜、悲涼”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悵地歌唱:“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在《九辯》中悲傷地吟誦:“悲哉秋之為氣,蕭瑟兮草木搖落兮而變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無依時哀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那麼,秋在近代文人郁達夫心中,又該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進他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分析文題,感受眷戀

師:文題中“故都”指的就是當時的北平,那為何不以“北平的秋”為題呢?

生討論,師相機點撥,達成共識:“故都”之“故”有落寞滄桑之意,無比眷戀之情;“故都”更有一種文化的厚重感、歷史的滄桑感。

(三)層面閲讀,整體感知:

1、師與二生合作朗讀全文,餘者思考:作者圍繞“秋”寫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幾個整齊的短語加以概括嗎?這些景物總的特點是什麼?你能用課本上的一句話回答嗎?

2、誦讀評價:

3、生討論交流,師相機點撥,形成板書(見後)。

(四)得意閲讀,領略意境:

1、師: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綠的高天裏;故都的秋是靜的,靜在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釣魚台孤寂的柳影裏。。。。。。你能接着説下去嗎?

生在低迴哀怨的樂曲聲中自由誦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後進行仿句練習。師根據情景關係進行點撥並及時總結。

2、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確實令人回味,但文章還有一段,無論是內容還是表達方式都與這幾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來,並説説作者為何要旁逸斜出、節外生枝?

生找到後個別朗讀第12段,餘者思考:這段的關鍵句是什麼?

生討論交流,找出關鍵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中國的文人與秋的關係特別深了。

師小結:這一段議論有關秋的詩文,創造了一種文化的氛圍,在自然氣息之外,再填一層文化的氣息,彰顯故都豐厚的文化底藴,更顯示作者對故都的眷戀;同時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3、正如作者所説,秋能引起人們“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嗎?你能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來印證你的觀點嗎?

生分別在開頭和結尾找到相關語句,師生討論達成共識:作者用南國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對比,並用博喻寫出自己對故都的愛。作者在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悲涼來頌秋,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深沉的愛給故都的秋。

4、那作者為何此時心中有如此濃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這哀愁仍然揮之不去呢?你能聯繫1934年的中國和作者談談嗎?

1934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他從上海遷居到杭州,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寫下許多記遊散文,1934年7月,中國大地連年混戰就,民不聊生,郁達夫本人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於是寫下了本文。因此文中這個“清、靜、悲涼”的北國之秋,是作者當時苦悶心靈的折光。

(五)學法指導,披文明理:

瞭解背景,知人論世,是散文閲讀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閲讀還應做到如下幾點:反覆誦讀,體會感情;展開想象就,領略意境;圈點批註,品味語言。

(六)創造閲讀就,讀出自我:

師:文藝作品的解讀是多元的,如果撇開寫作背景不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懷的?請你打開古詩文的記憶倉庫,拾取幾片金黃的秋葉,再思考上述問題。

學生交流,師屏顯資料:

1、秋日悽悽,百卉具腓。(《詩經。小雅。四月》)

2、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湘夫人》屈原)

3、秋風起兮雲飛揚,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秋風辭》漢武帝)

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

5、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謝眺北樓》李白)

6、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上汝州郡樓》李益)

師小結:秋本是個平常的季節,但秋風蕭瑟、秋葉飄零的悽清景象容易引發遊子、思婦、久戍不歸的徵人等敏感人羣的感喟,引發他們思歸、懷鄉、歎逝、傷生等等的情愫,於是,秋葉、秋花、秋聲等自然景觀就作為一種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詩文中,悲秋作為一種文化的因子積澱在中華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學基礎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涼起來。

(七)佈置作業,小結全文:

悲秋不等於悲歎,哀愁不等於沉淪,和前人一樣,郁達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時暗示我們:只要人類還在,文化不死,傷春的淚就流不盡,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業:

1、秋是美的: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橙黃橘綠,碩果飄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顆錦心,一雙慧眼,一支妙筆,你一定能描繪一幅折射你心靈之光的秋景圖。請已“我眼中的秋”為話題寫一篇隨筆,相信你能做到緣情寫景,景隨情遷。

篇二十: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藴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藴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偽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為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説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説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敍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着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茶碗,抬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裏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抬頭便見的碧天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歎裏。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為“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為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篇二十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設計:葉綠紅

指導思想:貫徹“三主”思想,即:以學生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素質、能力培養為主線。

教學目的:1、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點撥式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和神

教學媒體:投影機、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上課之前,我先給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錄音帶〈〈前門情思大碗茶〉〉)這首歌名叫〈〈前

門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們國家的哪個城市?對,北京。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首先請全班同學朗讀全文;

讀罷全文,你們覺得郁達夫主要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的?請用一字來概括。

答:味。(板書)

教學設想:

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若學生思維過於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讀一、二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答:北國的秋??清、潤、悲涼

南國的秋??慢、潤、淡

教學設想: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讀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敍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為記敍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敍的?

答:即不是以時間為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學設想:

(1)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幹以選擇問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2)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3)為了方便學生的討論,可在討論前出示本課投景膠片之一:

秋花??色

秋槐??形

秋蟬??聲

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答: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的都市閒人雨後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鬱關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國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岐視;第一,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

因此,上術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出示本課投影膠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舊中國時代氣質的抑鬱善感;

(3)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

(4)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

教學設想:

(1)此題旨在學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關係,這是本課教學難點?。

(2)分析時可與導語?中的《前門情思大碗茶》作比較,體現課堂線索。北京的名勝跡有很多,但詞作者只選取前門、蛐蛐、冰糖葫蘆、窩頭鹹菜、杏仁豆腐、大碗茶來寫,勾勒了一幅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故都風情畫,很好地表達了選海外遊子的故都情思。

(四)讀第十二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

答:應該是:足風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教學設想:此題旨在訓練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如學生意見出現岐,可提出幾句站學生進行辯析。如:

篇二十二:《故都的秋》語文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閲讀有關資料,初步培養鑑賞散文的能力。

3、通過簡單網頁的製作,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堂知識同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

教學內容:

1、在上節課利用網絡自學的基礎上,展示交流學習的成果。

2、以問題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歸納明確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作者情懷,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3、延伸練習:製作相關網頁,達到鞏固提高的效果。

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自己上網對《故都的秋》這一課進行了學習,大家查閲了不少相關的網頁,並對一些自己認為很重要的內容作了電子筆記,下面咱們進入論壇,將自己上節課學習到的東西製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學交流一下好嗎?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開始吧。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找幾名同學讀自己的帖子,將自己學習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

2、分析

(1)看來上節課大家對有關文學常識方面的問題做了很好的筆記,那麼這節課我們主要對這篇文章的內容進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進入論壇製作帖子,對前三個問題進行解答:

a、文題《故都的秋》,為什麼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國的秋》?

b、故都秋的景物應是豐富多彩的,而作者選取了幾種清秋景象進行了描寫?用四個字概括一下是哪幾種?

c、思考作者有沒有用時間或空間的順序組織本文?這正説明了什麼問題?

(學生活動:製作帖子)

交流(分別找幾個同學進行回答)

篇二十三:《故都的秋》教學設計11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11

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教學目的:1.進一步體會散文的“形”與“神”以及兩者的辯證關係,進一步學會運用借

景抒情、寓情於景的表現方法;

2.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評講

教學構思:以作者情感為線索結構全文

教學重點:散文的“形”與“神”

教學難點?:散文的景與情

教學媒體:計算機或幻燈機和錄音機

教學時數:一課時(40分鐘)

教學步驟?及內容:

導語?設計

師:歷代名家對秋都特別的鐘愛,描寫秋的佳作數不勝數,同學們能説一説嗎?

生:“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師:對。這是王維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那,還有別的嗎?

生:(沉默)

師:那我們看看名家對秋的評價是如何的?

(從計機中調出已準備的材料。如下:)

佳句:北風吹故林,秋聲不可聽。??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

名篇: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暝》

……

師:這些佳作中既有頌秋又有悲秋,既有描寫蕭瑟淒涼,又有刻畫?k麗多彩。那

麼,,著名現代作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種景象呢?今天,我們

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請翻開課本P250。

師:上課之前,老師已經把自讀題給出,讓同學們作了充分準備。下面,以自讀

題為依據,欣賞分析課文。

(彈出自讀題,如下:)

完成課後練習2,並根據練習思考下列題目:

1.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概括。

2.在課文的第1、2自然段,作者分別用了哪些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徵以及感覺。

3.作者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為我們描繪了五幅故都的秋景圖,請同學們根據想象力分別把景色畫出來。然後,思考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故都的秋景多種多樣,作者為何只選取上述秋景描繪呢?試從主客觀分析。

5.課文的最後,作者再次提到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意圖是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6.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7.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檢查預習,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第一部分

師:翻開課後練習2,請一位同學結合練習2來完成第一部分“總起”。

生:①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的感受和嚮往;②處寫南國之秋不能讓人滿足。北國之

秋的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想飽嘗一嘗”;而南國之秋的特點是

“慢”、“潤”、“淡”,作者是“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作者運

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來表現對故都的秋的.依戀。

師:這位同學回答得很正確。從這,同學們能回答練習1嗎?

生(齊答):“味”,即“清”、“靜”、“悲涼”。

師(點頭表示滿意)(彈出板書,如下)

①北國之秋?感受:“清”、“靜”、“悲涼”

總起?嚮往:“想飽嘗一嘗”

②南國之秋?感受:“慢”、“潤”、“淡”

嚮往:“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

第二部分

師:寫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繪表達的?要是同學們寫秋,會如何描繪呢?現在,分

析課文的第二部分。下面請五位同學盡情發揮畫藝

(五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圖)

師:五幅故都的秋景圖是什麼?

生: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槐樹的落蕊及其有關情況;秋蟬的殘聲;秋雨及雨

後話秋涼的場面;棗樹在秋天裏的奇景。

師:説對了。

五位同學都畫好了。請每位同學結合練習3來介紹秋景圖。

生甲:這是清晨作者在院子所見的景象圖,有破屋、碧空、鴿子、槐樹、牽牛花和秋草。這些景物都給人清涼疏朗的感覺,尤其是藍色的牽牛花更增添了蕭瑟的秋意,營造出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氛圍。

師(投以讚賞的目光)

生乙:這是槐樹的落蕊圖。作者藉助“槐蕊”寫出秋的“寂靜”。無聲無息的槐蕊夜裏悄然而落,“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給人靜寂的感覺;“掃地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突出了秋的清,給人清靜悠閒的感覺;作者“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生丙:這是秋蟬的殘聲圖,作者從廣闊的角度寫出悲切的蟬叫聲,每刻都引發人的思緒,叩擊人的心扉。蕭瑟的氣氛籠罩着故都,讓人頓生“悲涼”之感。

生丁:這是秋雨及後話秋涼的場面圖,作者精心細描了一幅秋雨圖,“灰沉沉的天底下”,“息列索落”,“忽來一陣冷風”。而且着重表現秋雨過後,都市閒人的着裝舉止、言談神情,聽到悠長悠長、平平仄仄京調,一縷鄉愁,一縷寂寞的悲涼,油然而生。

生戊:這是棗樹在秋天裏的奇景圖。雖然只是平常的棗子,作者卻給以了另一種含意,把棗子的生長過程看作是秋由始至終的過程,贊棗子的同時也是贊秋。

師:這五位同學都畫得很好,基本上把作者描繪的景象都表達出來。作者分別從色、

形、聲、味、實來體現一個共同的主題“清”、“靜”、“悲涼”,而這又是散文的

特點的體現。

生(齊答):形散而神不散。

師:那麼,同學們能回答練習7嗎?

生(參差不齊回答):“形”是五幅故都的秋景圖,“神”是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

然風物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兩者的結合點是

“清”、“靜”、“悲涼”。

師:同學們把知識掌握得很好。那麼,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與景的呢?哪個同

學能結合練習4説一下?

生:作者通過“清”、“靜”、“悲涼”這共同點來處理,景是故都固有的自然景象,情

是作者的內心世界,跟他的處境有關。這樣,就決定了作者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

什麼樣的情。

師:很好。同學們可結合“預習提示”來體會。

篇二十四:故都的秋的語文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的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在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因此,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的眷戀?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秋景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課文誦讀

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一)明確思考題:

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 槐樹落蕊 秋蟬嘶叫 閒話秋涼 秋果奇景

(二)分析課文

1.從五幅畫面入手,分析

(1)的特點。

(2)“反襯”手法的運用。

(3)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作者為什麼要選取這五幅畫面來寫。

(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的經歷來分析)

2.分析第2、13兩個自然段,將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對比,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有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秋色是這樣的美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課外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成片段。

篇二十五:《故都的秋》高中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品味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學習文本抓景物特徵寫景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

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的審美情趣 ,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文本精緻細膩的悲涼美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教學方法

整體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四、學習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五、設計思路

作者眼中,“悲涼”是美好的,哪怕是秋天帶來的死亡都是美好的,作者感受到的秋的衰敗、秋的死亡,其實就是一種人生的感悟,一種對生命的認識,因此在作者看來,這是一種人生享受。反映出作者的高雅的人生境界。本課設計緊扣“清、靜、悲涼”,結合自己的感受品味寫景文字的特點。

六、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壯麗;杜甫登高,遠望“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景象,感受到的是悲涼。柳永在“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秋雨裏,感受到的是悽苦。由此可見,一切景語皆情語。那麼,達夫對於“故都”的秋又寄予了怎樣的情懷呢?我們一起來評賞、探究一下郁達夫寫於七十年前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

(二)、整體感知

作家作品簡介:郁達夫和郁達夫優美、頹廢、傷感和灰冷的文風。

(幻燈片顯示資料,老師給予介紹。)

(三)、解題

從標題看作者的情感傾向和文章的風格:

“故都”二字意味着北平不再是垂拱天下的政治中心,亦非京都繁華之地,但還是擁有數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的舊都。

“故都”與“秋”所組合的標題,既讓人肅然感受到故都的蒼涼和悽清,也會很自然地讀出作者心中對這座歷史名城的珍愛、讚歎及深情的眷戀和嚮往。 (出示幻燈片)

(四)、鑑賞

1.故都的秋的總體印象?

清——靜——悲涼

2.給文中出現的5幅畫分別起一個名字?

小院清秋——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斜陽——清秋佳果

3. 作者用一支生花妙筆,把濃濃的秋味展現得淋漓盡致,但作者覺得這樣仍然意猶未盡。因此在第13段,再次提到了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與前文呼應,並運用形象的比喻,以排比的句式進行鮮明的對比來體現兩者的不同。

南國的秋 本體 北國的秋

甘甜可口 黃酒 白乾 清香後勁足

如回味不永 秋之內藴

食之有味 稀飯 饃饃 有味耐飢

不濃易餓 如秋之雋永

味美細膩 鱸魚 大蟹 可大快朵頤

玲瓏如意 跋涉千萬裏

剔刺而食 黃犬 駱駝 得秋之爽氣

逗玩邀寵 有秋之遼闊

4.本文的結構:

總——分——總

5.選出你最有感觸的一幅畫,結合自己的體味進行鑑賞。

第一幅圖(出示幻燈片)

天:給人明淨高爽無半點纖塵之感,突出清;

破屋、破壁:破敗蕭條;牽牛花:冷色調;秋草:枯萎淒涼;突出悲涼;

聽、面、對寫出了清閒,同時也給人一種清淨。

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裏,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漏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的藍朵。這裏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於“皇城人海”之中,於“一椽破屋”獨居,明顯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之中難免又有些“孤單”之感,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靜對秋光、秋花,顯然更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憂傷交織的情懷。

(老師給學生作配樂範讀)

第二幅圖(出示幻燈片)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多麼清靜啊,腳踏在落蕊之上,悲涼味自然出來了。“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會鋪得滿地”這是從視覺寫,“聲音也沒有”這是從聽覺寫,“氣味也沒有”這是從嗅覺寫的,“極微細極柔軟”這是從觸覺寫的。別人寫秋寫“秋風掃落葉”“無邊落木蕭蕭下”,多麼壯闊的景象,而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朵、鼻子都無從把握,只能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到落蕊的存在,如果不是感覺極其精緻敏鋭的作家,怎麼能寫出“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樣精緻的句子呢?

篇二十六:《故都的秋》高中教學設計

基本信息 名稱 《故都的秋》 所屬教材目錄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第2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感情濃厚,文辭優美。作者郁達夫通過對故都秋天的景物描寫,表達了自己對故都秋的深深眷戀之情。文中的秋景融入了作家深厚的情感,對故都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本文可以説是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學情分析 高一階段的學生雖然已經學過了一些散文名篇,如《紫藤羅瀑布》《濟南的冬天》《山中訪友》等,但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而較少主動分析和鑑賞。因此,我把本文的主要教學目標定位在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其“形”,並領悟藴涵於“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神”的辨證關係,逐步形成鑑賞散文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瞭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學會鑑賞散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瞭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點,學會鑑賞散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根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徵,理清其“形”,並領悟藴涵於“形”中的“神”,進一步體會散文“形”“神”的辨證關係,逐步形成鑑賞散文的能力。 難點 知人論世,準確把握作者對故都的秋的感情。 教學策略與設計説明 本文主要採用教師導學法、問題討論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地主角。

通過情境創設調動學生的已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美文美讀,,引導學生主動去探尋文中的美景。

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中客觀景與主觀情的關係。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註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

3分鐘 導入:

同學們,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首先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國中學過的關於秋天的詩句。如馬致遠的《秋思》(教師帶領同學們一起回顧)

(師生齊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展示詩歌題目《秋詞》(劉禹錫)。

(師生齊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還有一首我們高一階段剛剛學習的《沁園春?長沙》。

(師生齊背: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

我們剛才回顧了一些描寫秋天的詩文,那麼我們説他們這些作品有的描寫了秋天的肅殺淒涼,表現了作者濃濃的悲秋之情;有的則描寫了秋天的絢爛多彩,表達了作者對秋的深深地讚頌之情。那麼,今天我們要學習郁達夫先生的一篇散文《故都的秋》,看一看這篇作品中的秋又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請大家打開書,《故都的秋》。(教師板書題目、作者)

同學們這是一篇文辭優美、感情濃厚的抒情散文,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通過回顧秋天的詩歌,調動學生的已知,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情境。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美文美讀

圈點勾畫

15分鐘 一、美讀課文,請大家從第一段中找出幾個關鍵詞來概括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教師板書清、靜、悲涼)

二、學生默讀課文的3—11自然段,並思考:本文圍繞故都的“秋”描寫了那些關於秋的景物,請用簡要的語言來概括。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作者必然要通過跟秋有關的景物來表達他的情感。

1.學生活動:默讀課文,勾畫關鍵詞。學生默讀並回答:第四自然段寫了北國的槐樹,第五自然段描寫了秋蟬,衰弱的蟬聲更是北國的特產,第六自然段寫了秋雨。第十自然段寫北方的果樹到了秋天也是一種奇景。第三自然段還寫了秋天院落。(教師板書:秋槐、秋蟬、秋雨、秋院)

2.作者圍繞故都的秋描寫了這些秋天的景物,這些景物給我們組成了一幅幅的圖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探尋一下這一幅幅圖畫美在哪裏?

同學們在探究畫面的美在哪裏的時候,請大家注意賞析要求:(1)請你找出這幅畫面景物的主要特徵;(2)請思考這幅畫面是如何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的。當然,選你最喜歡的一幅就可以了。(小組合作討論,教師巡視點撥)

3.學生展示探討成果。師:哪一組願意把你們探討的結果和大家分享一下。學生談談喜歡的理由。

4.學生美文美讀,請大家推薦你們班朗讀最好的同學,讓他讀給我們聽。讓我們一起閉上眼晴,用心去感受作者描寫的畫面 。 1.學生美讀課文,品讀秋景的特點,小組合作,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

篇二十七:《故都的秋》高中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學情分析】

本文是現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作些作者情況和背景介紹,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圍繞文眼“清、靜、悲涼”,體會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閲讀方法。理清文章結構,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抓住關鍵句和詞語進行品評和鑑賞語言特色、藝術手法。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閲讀方法。

2、理清文章結構,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

3、抓住關鍵句和詞語進行品評和鑑賞語言特色、藝術手法。

【重點】

1、品味語言。

2、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

【難點】

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提問法

3、對比法

4、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女傷春,士悲秋”的傳統,這“士悲秋”説的是中國的文人大多有一種悲秋情結。翻開文學史冊,有多少人行走在秋風秋雨之中。有人獨立寒秋,他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他感到的是無限的壯美!此人是誰?(毛澤東)有人在風中登高,他看到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他感到的是時光飛逝、壯志難酬的悲涼!此人是誰?(杜甫)有人在夕陽下悲歎,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獨與蒼涼!此人是誰?(馬致遠)

我們不難發現:不同的人,他們眼裏的秋景不同,因為他們的情感有別。是啊,“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下面,我們就一同走進散文大家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板書>,走進郁達夫的心靈世界吧!

二、走近作者:

三、初步感知,朗讀課文。

1、生自願讀,每人幾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字音、節奏、情感),老師補充PPT8

2、聽音頻,作對比。

四、解題。

“故都”指什麼地方?作者為什麼不稱“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確:北平、北平曾作過元、明、清三個朝代的都城,可謂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歷史悠久。現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從前的”、“過去的”的意思。人們對“從前的”、“過去的”的事物往往會產生懷念、眷戀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稱自己魂牽夢縈的家鄉為“故鄉”,對與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稱“故人”。從“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寫的是秋景。因此從標題看,這是一篇飽含着眷戀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探究思考。

(一)、探討2、13自然段。

1、老師想請教一個問題: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清、靜、悲涼)

2、在哪個地方?(第一段) 請勾畫出來

3、你們找得很好,有一個副詞大家要注意—“特別”

既然是特別,那就有比較,作者是把北國秋和什麼進行比較的?(南國秋)

4、這種比較突出表現在哪些段落?(2、13)

5、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讀這兩段,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思考:“南國之秋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不妨勾畫關鍵詞。

慢 潤 淡(快、乾爽、濃) 半開半醉(盛開、大醉) 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飽、透、十足)

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濃、雋永)

(二)、探討1、14自然段

大家快速閲讀,從文章中找出直接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達夫對北平的秋天懷着怎樣的情感?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願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嚮往、迷戀、眷戀

六、合作探究。 分析三到十一自然段。五幅圖景。

篇二十八: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語文《故都的秋》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⒈訓練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⒉培養學生初步的文學鑑賞能力;

⒊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教師中心稿)。

教學重點難點

1、散文的形和神

2、散文的景和情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也是寫北京的散文,不過,它寫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蘆,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現在是我們國家的首都,歷史上也曾是幾個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達夫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北京已經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達夫把它叫做故都。(板書課題)

二、解題、作者及寫作背景

故都”兩字表明描寫的地點,帶有深切的的眷戀之情,秋”字明確描寫的內容,題目很深沉。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的小説家、散文家。出身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從小熟讀唐詩宋詞和小説雜劇。曾赴日本留學,與郭沫若等發起創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説集《沉淪》問世,產生巨大的影響。1923年發表《春風沉醉的晚上》。先後在北大、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1930年3月參與發起成立左聯”。抗戰爆發後,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流亡蘇門答臘島堅持抗戰。1945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郁達夫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8月。由於種種原因,郁達夫於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師生共同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一)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主要是從哪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請用一字來概括,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教師中心稿)》。

明確:味。(板書)

⑴此問要求學生首先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回答此問無須作太多理性分析,憑語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現達八處之多。

⑵若學生思維過於分散,討論與答案差異較大,可提供幾個答案供學生選擇。如:色、聲、形、味、實、情,課文雖也寫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寫秋之味。

(二)讀第1、2自然段,分別用四個字和三個字來概括北國的秋和南國的秋的特點。

明確:北國的秋——清、靜、悲涼南國的秋——慢、潤、淡

此問旨在訓練學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可在文段中找到。

(三)讀第3~11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描繪了秋花、秋槐、秋蟬、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麼,作者在記敍上述秋景時,是以時間為序來記敍的呢,還是以空間為序來記敍的?

明確:既不是以時間為序,也不是以空間為序,應該説,是無序的,這正是散文形散特點的體現。作者所寫的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並不是必然的,但是我們讀起來卻覺得很自然,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是因為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靜、悲涼”這麼一個共同點,作者正是以“清、靜、悲涼”這個景物的共同點把這些景物組織在一起的,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⑴此題有意要引起學生的爭論,題目以選擇問答的形式設置一個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學生能否跳出思維的二維空間。

⑵通過爭論,可使學生加深對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點的認識,此為本課教學重點。

⑶為了方便學生討論,可在討論前板書:

秋花——色秋槐——形

秋蟬——聲秋雨——味

秋果——實

2、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上述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的確,作者所寫的秋景的“清、靜、悲涼”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使人覺得有點兒落寞的,秋聲是衰弱的殘聲,秋味是都市閒人雨後話秋涼的情韻,秋實也是淡綠或微黃,而不是紅熟了的時候。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逃避現實;第二,也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還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教師總結時,可板書:

⑴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篇二十九:《故都的秋》課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課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2、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重點:

加強朗讀,提高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教學方法:

1、美讀法。反覆誦讀,體味意境。

2、組織討論法。如對“清、靜、悲涼”等秋的特點的深層把握。

教具準備:

多媒體投影,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製作powerpoint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於“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徐志摩先生輕吟慢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而秋天則是多姿多彩的,毛主席獨立於橘子洲頭,看到“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壯麗。杜甫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秋景。柳永在秋中辭別、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和“楊柳岸曉風殘月”,他筆下的秋是悽苦的。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閲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藴含在文章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融入了郁達夫深厚感情的《故都的秋》。(板書題目)

我們主要通過1、美美地聽;2、美美地讀;3、美美地品;4、美美地練四個環節來品味《故都的秋》的美。

二、美美地聽:

聽讀配樂朗誦,思考:全文可以分為幾部分?描寫了哪幾幅秋景圖?

(播放情景交融的flash朗讀課件)

明確:1、課文分四個部分:思秋、繪秋、議秋、戀秋。

2、“繪秋”部分有五幅圖畫:清晨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橋頭秋雨、

庭院秋果。(依次出示幻燈片)

三、美美地讀、美美地品:

1、全班齊讀思秋、戀秋兩部分。

2、學生找出最喜歡的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意境。

3、歸納品味語言方法:

A、找出關鍵詞語。B、比較不同句式。C、體會深層含義。D、誦讀精彩片段。

四、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今天我們通過美美地聽,美美地讀和美美地品感受到了《故都的秋》之美並總結了品味語言的四種方法。品味語言還有沒有其它方法呢?請大家回去繼續品味本文的語言並歸納其方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主要品味了《故都的秋》精到細膩的語言並總結了四種品味語言的方法,還有沒有其它品味語言的方法呢?(學生回答)對了,品味語言還要體會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飽含着郁達夫深厚的感情,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現在我們進入第四個環節美美地練。

二、美美地練:

1、思考討論:

(1)故都的秋最大的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概括。

(2)為什麼北國之秋給作者以悲涼之感?(提示:結合作者生平與寫作背景。)

(3)你認為郁達夫在文中是頌秋還是悲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明確:(1)清,靜,悲涼。

(2)在作者的心中,“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3)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戀之情和對故都的秋的嚮往;而作家的主觀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調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説全文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從課文中的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可以看出作者對北國之秋的讚頌之情。

2、單選題:

(1)作者在談到牽牛花時説:“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為佳。”對此理由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因為藍色和白色都是冷色,最能體現秋的“清”。

B、表現作者主觀的感情色彩。

C、像喇叭的顏色,與花名貼切。

D、能使人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2)作者寫對故都的秋的懷念時,重點寫了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時的所見所感,而對於“陶然亭”等名勝只是一筆帶過。這樣寫的原因是(D)

A、作者想嘗試那種寧靜的平凡生活。

B、“陶然亭的蘆花”等景物不能體現故都的秋的特點,沒有秋味。

C、作者沒有去過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兒的景色如何。

D、選擇這樣的地方寫更能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思想。

3、根據課後練習題二的要求,用十分鐘的時間仿寫一個景物片段,把你或喜或悲的感受融入其中。

(學生仿寫,寫好後展示並做評點)

三、歸納總結,佈置預習:

1、通過對《故都的秋》的學習,我們學會了鑑賞品味一篇散文,除了要在整體感知全文的基礎上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外,還要品味文章的精彩語言,把這些精彩的語言抄到摘抄本上並進行仿寫,長期以往,假以時日,相信我們也能寫出像《故都的秋》這樣優美的散文。

2、用我們今天學習的鑑賞品味散文的方法預習餘秋雨的《道士塔》。

篇三十:故都的秋 教案教學設計

成都十二中學語文組???雷聲

板書設計

以???情??馭??景

畫面?????清晨小院?槐樹落蕊?秋蟬嘶叫?閒話秋涼?秋果

秋色??碧空???白中帶黃???????????青布???淡綠微黃??清

秋??????????藍朵??????????????????????????????????????????悲

味????秋聲???鴿聲????帚聲????蟬聲衰弱?風雨聲人聲????????靜

以??景??顯??情

教學步驟:

1.?導入?2瞭解感知3理解分析4揣摩體會(5講解全篇)6遷移訓練

教案草稿

教學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以情選景;在景物的細緻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欣賞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在進入對這篇文章的學習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幅畫,這是我根據大家學過的一篇課文中描寫的景象所畫的:

畫面一

打出《天淨沙?秋思》(一起背誦)

思考:這首詞表達了作者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你是怎麼體會到這種感情的?

明確:大家理解得非常好!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這首詞裏得到了完美的結合。的確,讀一首詩?看一幅畫,總之,欣賞藝術,常常是通過眼前的有限的形象去捕捉和領會到某種更深遠的東西,而獲得美的享受。這種更深遠的東西?,就是我們常常所説的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對於寫景抒情散文來説,作家筆下絕沒有單純的風景,往往是情寄寓於景中,?“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閲讀這類散文的時候,常常象這位同學所説的那樣,從具體的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的特點,把握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

打出思維模式一

這是大家國中掌握的方法,高中閲讀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深入其中的對景物進行細緻的揣摩和體會,從而更好的理解與把握作者的感情。今天,我們就要在學習這篇課文基礎上掌握這種閲讀方法。

二.?瞭解感知

1.?美學家説: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那麼,我們就從《故都的秋》景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又通過寫什麼樣的景物去抒發自己怎樣的深情?

好。現在先了解本課的學習目標。

打出學習目標:理解本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一體”的藝術手法,學會

分析借景抒情散文的閲讀方法。

故都的秋。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初讀完此篇課文,彷彿看到一個青布長衫的旅人,在悽風苦雨間彷徨歎息思索。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藴涵了什麼樣的深情?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播放配樂朗誦。)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明確: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落蕊??秋蟬嘶叫??閒話秋涼??秋果奇景

三理解分析: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上。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描寫這幾幅秋景的呢?什麼樣的景物,會使我們讀者感到這樣的壓抑,感到這樣的悽清和孤獨。

思考:1)在五幅畫面中,作者是從那些方面來寫秋的?

明確:作者從秋聲和秋色兩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的展開描寫。

2)為什麼作者要從聲色的角度來刻畫秋景?

明確:聲色的角度能很好的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點。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

入其境。

3)描寫了那些秋聲和秋色?特別注意那些間接描寫的地方。(分組找,討論)

明確:色:?碧空?藍朵?黃中帶白?青布?淡綠微黃

提問:A:秋色的特點是什麼?(顏色的格調)

明確: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B落槐為何也是秋色呢?

明確:它的花白裏透黃,突出了秋天的特點,與文中描寫的其他顏色格調一致。

C如果你是一個孤獨的旅行者,目之所見都是這樣的色彩與景物,你心裏會產

生怎樣的感受?

明確:冷清。

悽清如許。觀秋色,故都的秋色好冷清喲!透人肌骨。

明確:聲:帚聲?衰弱的蟬聲?風雨聲?人聲

A如果説,秋色的描寫是“清”;那麼,秋聲呢?用一個字概括。

明確: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B寫了秋聲,為什麼我們還説它靜呢?

明確:反襯。在秋天的故都,在那無際的碧天下,連小蟲?掃帚這樣的細微的聲音都能聽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襯出故都的寂靜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藝術家們往往用這種以靜襯動的藝術辨證法來取得更強的表達效果。我們在課文《荷塘月色》中已經接觸過這種用法,用蛙鳴來襯托月下荷塘的幽靜。

C舉一個例來説一説:

如看到掃帚的絲紋,為何也讓我們彷彿聽到了那細微的聲音?精細的絲紋,灰土上一條條的痕跡。我們彷彿看到了掃街的在樹影下清閒的揮動着掃帚,聽到了灰土與落葉發出的沙沙的輕微的聲音。這不正折射出故都秋景的寂寞與衰敗嗎?

D在看到冷清的色彩後,又聽到這微漠的聲響,作者又會有怎樣的感覺?

明確:更加孤獨,淒冷。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怎一個‘靜’字了得!”

四揣摩體味

1秋聲寂寞,秋色冷清,作者在這樣的清?靜的秋聲秋色裏會品味到一種什麼樣的秋味呢?我們大家已經抓住秋景的特點對景物進行了分析,現在讓我們大家一起進入作者所創造的意境中去體味,去揣摩,去感悟!

意境是什麼呢?意境是內在的情趣與外在景物的融合。包括兩方面的因素,一是境,即眼前之景;二是意,即心中之情;情景相生。景物本來是沒有感情的,作者帶着某種特定的感情來看景物,那麼景物就染上了作者的感情。感情的不同則對於同一景物的觀感也不相同。這就是我們美學上常説的“移情作用”。

打出意境的構成表

下面,我們就深入作品中的意境,觀景而察情。看到第三段,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是故都秋天的清晨,大家隨着他的聲音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大家在聽的時候找一找,用我們在學習《風景談》中的方法,看客觀的景(境)中的構成要素有那些?

客觀的景是什麼樣的呢?畫面上--

一椽破屋

天色碧綠,馴鴿飛聲???????景物透着破敗(扣故都)

(在)破壁腰中???????????景物顯得落寞(扣秋)

牽牛化的藍朵

疏疏落落的尖細

且長的秋草(荒草碧連天)

畫面中的人--

早晨起來無事可做???日光能細數嗎?(神態?動作)??清閒

靜對着藍朵幹嘛?(神態)?????寂寞

主觀的情是--悲涼

“以我觀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板書“以景顯情”)

我們説: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由情生。“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為什麼會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

主觀上,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那麼,大家也就不難理解作者為何不寫香山的紅葉,為何不寫頤和園的遊人如織。(板書:“以情馭景”)

大家還可以分析其他的畫面

五講解全篇(非教學重點)

課文的主體部分已經學習完了,學習目標已經達到。最後,問大家兩個問題

1)作者既是描寫故都之秋,為何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着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間???????接寫通過二者的對比,也反襯出故都秋景的特點。

2)用三個字來概括南國之秋的特點?

明確:“慢”“潤”“淡”

者的感覺是“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為什麼呢?

秋景看不飽,秋味嘗不透,秋意賞玩不到十足。在南方的秋景中作者難以沉醉其中,那濕潤的空氣,那熙攘的人羣難以觸發作者對秋的人生況味,只能使郁達夫更深深的思念北國之秋。

“一篇讀罷頭飛雪”,我們彷彿一下蒼老了許多。不過這只是學習。好,現在來回憶我們的學習過程。

四:回顧認知過程

怎樣達到的認知過程?

掌握分析這類文章的思維程序:

一:瞭解文章寫的景物對象,感知景物對象的整體。

二:分析文章怎樣寫的這些景物對象?景物的特點是什麼?

三: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寓於景物對象中的深情。

五:遷移訓練

情景相生。在對景物的描寫中,有時往往一字着色,一字着情。如我們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鬧”。

1.?選詞填空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葉樹,燈下白頭人。(喜外弟盧綸見寄?司空曙)

綠?紅?黃?殘

明確:黃。既抓住了景物的特點,又流露了作者的心境,並且符合對偶。

2.?理解《沁園春?長沙》的上半闕,從景物的描寫中,把握景物的特點,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竟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明確:景物,充滿生機,生氣勃勃。人物,寬闊的心胸,昂揚的精神面貌。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學設計]

篇三十一:《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並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通過品味語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結。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那個時代,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的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教學的重點有二: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整體感知作者扣住文眼,從三個方面描寫景物並讚美故都的秋,進一步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學中應突破的難點。

教學準備

① 課文配樂朗誦及《秋意》排簫演奏曲錄音,②秋天風光錄像,③PowerPoint課件,④多媒體播放設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提問談話,簡介作者,導入課題

1.引導談話:

現在已是秋天了,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中國曆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

中國曆代詩文寫“秋”,似乎總是“卻道天涼好個秋”,或者“秋風秋雨愁煞人”,悽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馬致遠《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歡快的調子:如劉禹錫《秋詞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則把秋色寫得生機勃勃:“萬類霜天競自由”。

而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樣一番情致……

2.作者簡介(PowerPoint幻燈片播放):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説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閲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坦蕩熱情的鮮明風格。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掩飾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二、引導學生從解題入手,初步欣賞,整體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調和文化味

1.解題引入: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2.就題目提出問題,引入整體感受:

本篇寫了故都的秋怎樣的景緻?有着怎樣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樣體現郁達夫散文藝術的特點的?

3.聽賞配樂朗誦,用心體會,然後自由交流初步的整體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悲涼憂鬱的情緒基調、濃郁雋永的文化意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點,盡情暢談。

三、指導學生扣住文眼,整體感知景物特徵

1.許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統攝全篇、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篇正是這樣,請找出來。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自由品讀,整體感知景物特徵:

(1)作者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選取哪些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作者寫故都之秋,卻選取隨處可見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牛花”和“尖細且長的秋草”等),②落蕊輕掃,③秋蟬殘鳴,④都市閒人,⑤勝日秋果(結合板書)

(2)作家所描寫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麼獨特之處?想想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存疑)。

——作家不寫故都的皇家宮殿和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的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

第2課時

四、指導深入品讀鑑賞,體會作家的主觀感受和情趣

1. 結合朗讀,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紹寫作背景,理解“悲涼”:

揣摩·評説

“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可為什麼用在讚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結合練習二)

30年代的舊中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食無所安。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因此,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緒。他描寫自己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同時也是那個時代動盪風雲的投射,寫出的是那個時代的感傷與悲涼。

“清”“靜”是大多數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寫得出來的,未必見得奇妙,“悲涼”與秋之“清”“靜”有聯繫而並無必然聯繫,這種“悲涼”,更多的是他的主觀感受,恐怕也只有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而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體驗得到,才表現得如此細膩而深刻。(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和評説,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讀寫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點: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內外、衚衕兩旁、槐樹底下,就在天上、枝頭、嘴邊……從這些存在於天空地面、千家萬户的秋姿秋態秋聲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憂思與落寞之情,那種憂鬱個人遭際也由於時代風雲帶來的特有的“悲涼”籠罩全篇。

結合指導品讀片段(結合練習四)

①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感受故都的秋,使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並融入了深沉而細膩的感受和情思。這些寫景寫人的片段和語句,細膩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數語,信手寫來,無意而工。

2. 作家執著地鍾愛並且讚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還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寫,找出來加以體會。

——開頭兩段與結尾兩段,用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對比,襯托出北國之秋味道之濃和深,表達不可遏止的強烈的嚮往和讚美之情。而且首尾照應,迴環往復,寫得蕩氣迴腸,動人心魄。

3. 渲染氣氛,帶着美好感情配樂朗誦

先播放排簫演奏曲《秋夢》,並通過PowerPoint課件或錄像伴放秋意畫面,渲染悲涼氣氛,誘導學生儘量貼近作者的心靈,與作者感情產生共鳴;朗讀時要求在伴放音樂的感染下,讀得舒緩、深厚、沉靜,聲情並茂,儘可能把郁達夫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那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的落寞,滲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一些優美的精警句段,要細細品味,能熟讀成誦。

①“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如果改為“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和悲涼”,意思一點兒也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中開頭定下了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②排比句“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譬如廿四橋的明月……”排比兼對比句“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

似乎輕巧隨意,信手拈來,卻頗顯文采地抒寫對北國之秋獨特的深情。

③“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之一的零頭。”

作家對北國之秋是如此的鐘情,愛得如此的深和執著,簡直動人心魄,也耐人尋味。

五、 引導進一步讀賞、並作比較閲讀,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國的賞秋文化

1.品讀課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問·討論·小結

作家所觀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隨處可見的平常景物,他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釋疑)

(1)審美眼光與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園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他的審美眼光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

難點突破:體會引用“都市閒人”的對話的用意

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穿這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咬着煙管”的舉止,“緩慢悠閒”的聲調,不難品出一個“閒”字;從彼此的歎答中,讓我們感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説話的腔調和韻味中,彼此在這種強調所喚起的有一定社會內容的落寞和感傷中。作者用這種京腔京調的平民人物來豐富自然風物,突出北國之秋的深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決定的獨特的審美眼光。

(2)文化氣息與人文關懷

郁達夫深受中國文化的浸潤,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專用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結合朗讀體會)。一篇寫景散文連通曆史人文——從故都的秋色裏體味中國的歷史人文與“秋”的深遠關係,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2.比較鑑賞,體會表達的感悟和藝術手法的異同,並感受賞秋文化與故都情結

(1)指導朗讀欣賞歐陽修《秋聲賦》(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謝中書書》(課後所附),比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點及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郁達夫散文的文化氣息,並從而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賞秋文化。

(2)指導課後閲讀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較二者在描寫故都風物、抒寫故都情結及體現人文觀照上的異同。

[附]板書設計

通過PowerPoint幻燈片,隨以上教學步驟播放。

篇三十二:《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

(二)學習者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學習者是年齡處在15至17歲的高中學生。他們的形式邏輯思維發展穩定,辯證邏輯思維發展在這個階段則發展迅速。這兩種思維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因此,高中生已經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較高的認知水平及較成熟的形式邏輯及辯證邏輯思維。而思維的發展又直接導致了他們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他們對待一切問題以“自我”為核心,又以解決“自我”問題為目的。

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知識經驗的日益豐富,使其對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評價變得全面、客觀、辯證,並且日趨深刻。

和自我意識的高度發展相聯繫,高中生價值觀也逐步確立起來,價值觀是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的帶有根本性的總觀點,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識水平、生活環境等方面決定的,同時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動機、立場態度等個性因素所制約。高中生在確立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的過程中,表現出許多特點。如:高中生對理論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喜歡把各種具體事實綜合成若干系統的總原則,熱衷於哲學探討;高中生的價值觀中,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興趣點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質及歸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階段也正是學生在各方面進行探索、嘗試並面臨走向獨立生活道路的時候,高中生的智力和個性都獲得了高度發展,相應產生了獨立自主的需求。這些要求主要體現在行為、情感及道德評價等方面,在行為上,他們要求獨立決定涉及個人的各種問題,希望有一定的行為自由;在情感上,他們希望能獨立體驗和選擇個人喜好;在道德評價上,他們希望能以自己的評價標準為依據,獨立評價自己、他人的行為及社會事件。

我設計這堂網絡自主學習課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根據自己的個性興趣選擇學習課題和方向,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選擇難度,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評價機制等自主性和能動性。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應具備的信息技術素質和具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等:

在網絡學習之前,學習者首先應對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對內容,思路,思想、觀點和感情,以及詞句含義,語言效果,文學形象,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等等,並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程度從各個角度對文本提出不同的見解、評價和疑問。其次,學習者應具備快速閲讀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鐘600——800字的瀏覽速度。因為在45分鐘內,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習者可能會因探討不同的問題而需要數遍瀏覽文本,而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快速閲讀文本的能力正是這些問題得以解決的根本保障。

再次,由於本課次採用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網絡的使用頻率和學生使用網絡的自由度都較高,因此就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紀律素養和網絡文明素養,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在教師的安排下有序而合理的使用網絡進行學習,而且在使用網絡進行學習的進程中,要使用文明和規範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探討和互相學習,還要能對網絡信息進行評價、選擇、篩選和組織。

本課次針對的是全體學生,如果對計算機技術要求過高,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助,反而會成為學習的障礙,所以本模式並沒有採用複雜的多媒體技術,只要求學習者具有以下計算機操作技能:1.打字每分鐘不少於40個字。2.具有基本的文字處理能力。3.熟悉le、等功能較強的搜索引擎,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的輸入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4.能夠下載和上傳網絡資源。

(三)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因為語文學習具有本學科的特殊性——人文性,因此並非任意時候都適合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本課的設計主要安排在學習者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和評價的階段,課堂學習目標分為三大項,設計如下:

——基礎目標(標準階段):

①背景—主旨學習(主要通過考察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觀照文本主旨)②語言表達學習(主要是讓學習者從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線索思路,鑑賞其表現手法以及通過閲讀文本,理解句段的含義、歸納總結語言特點)

——發展目標(創新階段):(置疑—合作—解決)

②綜合置疑(對文本尚存的絲毫疑問或者與本文有關的任何資料,都可提出和公佈,供學習者共同討論和交流)

③作品評價(允許學習者對作品提出自己見解和觀點,討論,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題及發現理解文本主題的一般性規律)

——素養目標:

④訓練學習者利用公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

⑤培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考、質疑問難的能力。

⑥發展學習者通過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習內容分析

重點——理解背景對作品主題的影響,體會作者在文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難點——掌握本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加以遷移應用

學習內容的類型——對文本作者、背景、主題、內容、思路,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探討、質疑和評價。

使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有利於學習者根據自己不同興趣理解和評價課文,並尋找相應資源;有利於分層教學,不同的學習區域為不同程度的學習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討的空間;拓寬學習者交流的範圍,加速學習者思維結果的傳輸速度,強化他們的思維密度和強度;有利於教師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快速而有效的個別或小組指導。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法

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組織者、指導者。

採用的教學模式、方法——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閲讀,質疑與評價,蒐集並處理信息,交流探討,遷移寫作等學習方法。

如何組織教學——教師首先提供網絡學習專區,其次説明網絡自主學習的要求、步驟和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及評價標準,最後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以及階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

(六)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或學習的哪些方面具有潛在的優勢,具有哪些優勢

——首先,信息技術為學習者理解課文提供了聲情並茂,圖文共顯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對文本產生興趣,甚至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習的原動力生成;第二,網絡上以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建構的信息庫浩如煙海,這為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主動求證,發展創新思維,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提供方便,對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非常有利;第三,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有利於教師對學習者進行分層及個別輔導,也有利於學生間進行充分的協作學習。

(七)教學或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準備:1.在極限論壇中設置學習專區(春華秋實版塊)。2.在這個學習版塊中事先準備一些和課文有關的音像資料庫,能夠使學生從多個感官進入課文情景。3.設立幾個專題的學習區,力圖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程度、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歷程,也能夠使他們能迅速抓住學習的重點。在每一個學習專題中,詳細介紹了本專題學習的目標,步驟以及參考網站,以達到使學習者快速進入情景的目的。

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

活動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評價

對《故都的秋》一文進行深層次的討論交流,提高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協作學習能力。1.明確學習要求、提示學習步驟。

2.發佈自主學習網絡專區和個別語文學科信息網站。

3.控制學習進度,個別和小組指導,發佈測試參考答案。交流探討

對課文相關內容做深層次的探討。25分鐘

學生閲讀原文。

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組織信息。

學生交流個人觀點並深入探討,驗證。

學生自我測試並評價

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互相評價。

檢測

從討論的專題出題,學習者自主選擇題庫,進行成果自測。10分鐘

遷移:從郁達夫筆下老北京的“秋”寫新世紀自己眼裏杭州的“秋”。10分鐘

學生學習過程的追蹤記錄、評價

(八)相關資源

主要教學地點——本校多媒體教室

硬件——56台學生上網電腦,教師機

軟件——不需要特別的應用軟件

外部設備——投影儀

教材、圖書、影象材料——高中語文第三冊《故都的秋》,朗誦《故都的秋》(mp3)

人力資源——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語文教師

(九)評價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是否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

——設計方案試圖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使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本設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分強調,忽略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忽視了情感因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當教師主導作用不明顯時,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就會過大,容易偏離教學目標,達不到該有的學習效果。

通過什麼方式評價本課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學生創作的作品或學生的表現以及你如何評價這些方面。要與教學大綱相對照。

——對和課文相關的每一個學習專題,都有許多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也有很多同學發表了非常精闢而獨到的見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鍛鍊,在以往課堂內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得到了完全改觀,學生敢於提問題,並主動的去解決問題,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顯現,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並提高了通過團結協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從課內延伸到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庫,學習者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節課的效果就是教會了學生會主動的思考,主動的探索,主動的建構。

二、教學實施

教學實錄(見相關資料)

三、教學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備課階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中某些過程或現象是否運用了計算機模擬,無。

教師是否要求學生通過操縱、控制計算機(例如,改變參數觀察結果變化等),進行探索,否。

為學生準備作業和發放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收集學生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師是否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答疑,是。

評價學生練習或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無。

有沒有為學生提供相關網站,有。

是否要求學生訪問有關網站,是。

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教學效果的總體影響

本次課堂學習,信息技術運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學生能夠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疑問通過網絡搜索信息獲得幫助,得到驗證,二是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興趣和對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識和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區域,並且能使學習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傳輸速度,也就促使學習者思維密度和強度的加強。

(二)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和學校結果評價

1、學生學習過程中,在哪些階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術?效果如何?

學生蒐集資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處理網絡信息。

學生寫作業或製作有關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通過探討交流解決問題,最後要把自己的最終觀點寫成word文檔上傳至教師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熟練的打字技能,還需要他們使用文字處理、上傳下載等信息技術。

學生是否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討論或向教師尋求幫助——整堂課是以討論方式為基本模式的。而討論是在論壇中進行,因此過程中一直都需要學生使用信息技術。

2、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產生了哪些影響?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對學生等知識學習的影響;

對學生概念理解的影響;

對學生在本學科或領域內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

對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影響;

如果您認為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其他方面還產生了影響,請列出並説明效果如何

;

請用很短的幾句話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總體影響。

本課次的學習中,信息技術使學生通過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通過網絡,實現了同層次小組的自由組合,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在網絡小組的討論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習者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者在形成觀點的同時,能儘可能從網絡資源庫搜尋相應概念進行支持,強化了其邏輯思維能力。

(三)你認為在此類教學中,哪些因素對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影響比較大

1、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

2、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態度;√

3、教學方法;√

4、教師在教學中敏鋭、靈活的教學策略;√

5、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

6、學校的硬件設施;√

7、學校的政策導向;

8、請列出其他影響因素:教師在課前專題的設置——教師設置的專題既要能激發學生的探討的興趣,又不能使學生輕易的在網絡信息庫找到現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學生去尋找相關理論和事例驗證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觀點,而千萬不要讓學生把網絡學習變成網絡搜索。

(四)致謝和參考資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

篇三十三:《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稿“形”與“神”的關係。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重點

1、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風景?

2、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教學過程

一、題解

“故”字,飽藏着眷念熱愛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寫角度。全題點出地點和節令,洗練含情。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文章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取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情景渾然一體。

二、作者及時代背景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_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本文寫於1934年8月。

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文旨:

文章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洗練、優美的描寫,讚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靜又帶有悲涼的情景,抒發了作者眷念、熱愛故都的真摯感情,從中也流露出作者憂慮、冷落的情懷。

三、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後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嚮往。

2、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

槐樹落蕊而知秋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敍秋蟬殘鳴而報秋議論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棗樹秋色之奇觀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四、組織學生討論幾個問題。

1、作者為什麼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明確: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

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章是怎樣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舉例説明。

明確:

第三自然段,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裏靜中有動,繪聲繪色,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但是,畫面上籠上了一層作家內心的主觀感_彩。“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牽牛藥的藍朵”,而且認為牽牛花是“藍色或白色為,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可見作家內心的孤獨、冷靜與淡淡的悲涼。畫面中底色都是青藍灰白等“冷色”,“馴鴿的飛聲”反襯出秋晨的寂靜。由此可見,這段文字能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情”與“景”達到完善的交融與統一。

6、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五、鑑賞要點

1、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作者身處在社會環境,使他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罩着池一層主觀感_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和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情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廖廖數語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的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2、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課文不用生僻的詞彙,不用拗口的句式,但由於作者的精心的錘練,認真琢磨,細膩清新的敍寫裏,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了優美的畫面,給人以高度的藝術享受,琅琅上口。如文中兩段對槐樹和秋雨後描寫: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

這兩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呆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3、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課文寫故都的秋,緊扣“清”“靜”“悲涼”,是通過選擇的不同景物,以不同的側面同時加以渲染刻畫的。比如寫北國槐樹娜一段,渲染了寂靜的氣氛,突出了“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幾句,給人以清靜悠閒的感覺。“潛意識水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幾句,抒發了悲秋之感,緊扣了“悲涼”。

這些都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在描寫某個事物的時候,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從旁陪襯烘托,使它更鮮明更突出地顯現出來。文中寫到的“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人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

篇三十四: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關於高中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在設立教學目標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高一學生對散文並不陌生,國中時就已學過多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有魯迅先生的《百草園》,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讚》等,前一課時又剛學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因此,一般同學也能説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但是,來秦山成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沒有很好的閲讀功底,只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課文部分內容進行大膽的捨棄,在課堂上不作要求。

散文是用優美的文學語言寫成的敍事、記人、記遊、寫景、狀物、抒情、議論的文章。它分類細膩,品種繁多,語言精美,情韻優雅,佈局巧妙,內藴豐厚,是培養學生閲讀能力、提高學生欣賞水平、豐富學生語言、薰陶學生人文精神的極為重要的文體。大綱對高中階段閲讀能力的要求是:能整體把握閲讀材料的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能根據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的表達效果。

根據大綱及學情,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復朗讀,整體感知文章,分析文中所寫的景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理解本文作者“主觀色彩”的情與“客觀色彩”的景自然融合,學習融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3)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1、單元教學要求

本單元所選的三篇必學作品都是抒情散文,單元教學要求是引導學生仔細閲讀,反覆品味,領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故都的秋》是繼《荷塘月色》之後的第二篇散文,是現代文學中別具風格、對自然有深刻感悟的散文名篇,對文章景物描寫的品賞要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尊重學生的直覺,啟發、引導學生從文章的“景語”裏,品讀出作家筆下“景”的獨特之美,進而品讀出作家的獨特心境,品讀出作家藴含於文中的獨特的情與理,從而達到通過品味語言來循序漸進地感知、體會作者的情態與志趣的賞析目的。

2、文章特點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在對故都北平的秋景細膩描摹中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眷戀和落寞之情的作品,體現出這位文人當時的處境和濃重的“主觀色彩”。

我對《故都的秋》的悟讀:

(1)一條線索貫穿文章始終。文章不論是描繪北平秋色,還是讚美自然風物,抑或是表達對故都的嚮往眷戀,始終都貫穿着一條感情線索,那就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不但是北國之秋突出的特點,而且是作者對北國之秋深切的感受,也是全文的感情基調。郁達夫幼年喪父,生活的艱辛造就了他憂鬱、沉悶的個性;後東渡扶桑,受盡異族歧視,更讓其苦悶和消沉。何況作家“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而至北平,正是“九一八”之後,此情此景,故都的秋,令這位本已傷感的文人品嚐到的箇中滋味,除了“清”、“靜”、“悲涼”,還能是什麼?抓住了這條感情線索,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思想脈絡和感情基調,同時也找到了解讀文章的鑰匙。

(2)兩組比較彰顯獨特感觸。中國的詩文裏,“頌讚秋的文字特別的多”,“但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不單是詩人,就是關閉在牢獄裏的囚犯”,對於秋,“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可見,對於秋的喟歎,世之皆然,人所共感。通過這一比較,把秋天的意味寫得更加幽遠、深沉。再一組是把江南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比較。文章開篇即道出了兩地秋天的特徵:“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而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突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篇末,又把兩地的名勝進行比較,突出了北國之秋的色濃味永。若説第一組比較表現的是秋天給世人的季節共感,那麼第二組比較表現的則是故都之秋給作家的獨特感觸。兩組比較層層遞進,充分表達了郁達夫對北國秋天深味的領悟,以及對北國之秋的`嚮往、眷戀之情。

(3)三個層次表現結構特點。文章採用總分式的結構,分三個層次。開篇總起,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而後分寫,描繪故都秋景,讚美北國之秋;最後總括,寫北國之秋色濃味永,書法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熱愛。這種“總——分——總”的結構,不但與作家“千里尋秋”——“故都嘗秋”——“深情贊秋”的行文思路極其吻合,便於作家思想的表達,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而且有助於讀者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家情感。

(4)四種感官細品故都秋味。郁達夫品秋,既“看”,又“嘗”,且“賞玩”。不但訴諸視覺,而且訴諸聽覺、觸覺和嗅覺,把秋品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你看,秋高氣爽,碧綠的天色裏,陽光明麗,高大的槐樹枝繁葉茂,偶爾漏下的絲絲日光,照在藍色的牽牛花上;花下,細長的秋草疏疏落落……青天、藍朵、秋草,這是蕭瑟的秋意,是故都的清涼,還是作者清淨的心境?你聽,馴鴿如哨,尖利悠長,讓秋天的早晨越發寂靜、冷清;秋蟬嘶叫,殘聲衰弱,無不令人落寞、悲涼;只有落蕊無聲,悄然落下,“鋪得滿地”,舉步尋秋,依然“聲音也沒有”——如此靜謐恬適!豈不正是作者空寂、落寞的情懷嗎?還是那槐樹之下,依舊是落蕊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多麼靜穆而空曠!——原來,這正是秋的甘酣,秋的濃烈,這恰是故都的秋獨有的韻味與風情。

(5)五幅圖畫凸現秋之神韻。藍朵圖——庭院讀秋;落蕊圖——清晨踏秋;秋蟬圖——殘聲啼秋;秋雨圖——閒人歎秋;秋棗圖——柿棗映秋。

根據單元教學要求及文章的特點確立本文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故都景物特點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法分析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本課時教學,我棄絕了“知識傳遞”的教學目標,在“將話語權還給學生”的教育圭臬的指導下,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注重“高視角,低起點”循序漸進的合理方法,以“誦讀感受,討論解情”的指導思想來分解重難點,完成本課時的任務。

1、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

2、抓住文眼,圍繞文眼提出問題,給學生搭知識台階,引學生思維上路,從學生實際出發,緊扣教材,由淺入深地設置一連串有內在邏輯性的問題,一環緊扣一環,引導學生認真閲讀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經過獨立思考或共同討論,得出學生各自的獨特見解,教師作適時的整合與提升,從而突破本課時的教學重難點。

3、依據美國心理學家達菲“閲讀策略教學”安排三步驟(習得知識——拓展延伸——遷移應用),讓學生在課堂上口述對秋的個性感悟。

4、為了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播放配樂朗讀,投影意境畫面等內容。

四、學法分析

“教是為了不教”,學法應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

1、反覆朗讀。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2、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讀讀想想,圈圈劃劃,養成讀書動腦動手的好習慣。

3、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設計精當的問題,在問題中引導學生去思考,留給思考的時間。並引導他們提出新問題,培養思維的認識能力,促進讀寫技能的發展。

4、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合作學習由於重視對學生歸屬感的滿足,使教學活動一直在充滿情意的氛圍中推展,組內同學結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在過程中體驗詩意的語文境界,品位詩意的語文生活。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使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討論,發現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五、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展示幾幅關於秋天的景色圖片,讓學生充分領略秋天帶給我們的強烈的感受,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同時,引用相關的古詩詞導入新課,讓學生從蕭瑟的秋風,飄落的黃葉中感悟出詩人景語中的情語,由此能更快地融入本文的情感意境中。

2、反覆朗讀,整體感知。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好的誦讀、美讀能將學生帶入故都特有的意境之中。本課時先安排學生美美地聽配樂朗讀,然後是學生自讀課文,提示學生注意語速、語調和感情,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當然,為了讓學生有目的的聽讀,在聽讀前提出思考題:想像文中涉及的秋景“畫面”。

3、設疑討論,鑑賞品味。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自願組成若干合作小組,小組合作模式允許學生在全班範圍內選擇學習夥伴,它衝破了前後左右四人一組的定性圈,學生從排與排,組與組,前與後,左與右的束縛中走出來,自願組成了由兩人到六人不等的大大小小的學習小組,為圈內合作、圈外競爭營設了積極有利的氛圍。然後合作小組就我給出的思考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果由小組推薦的首席代表公佈。在此,我引入了暫緩評價的教學行為,各個合作小組首席發言之後,不作評價,而由該組其他成員繼續補充結果,充實結論。暫緩評價不是評價的隱退,而是將學生的回答納入到動態的教學過程中,並不是一味靜態地以“一對一”的方式賦予它在彼時彼刻對某一具體問題的瞬間意義。暫緩評價既留出進一步探討的餘地,又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對學生人格的尊重。我在小組發言全部結束之後,對發言作整體的補充整合和提升,這樣會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篇三十五:來自《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快來一起感受一下吧。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通過欣賞性閲讀,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並理解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通過品味語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和故都情結。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那個時代,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的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教學的重點有二:一是指導學生通過品讀,整體感知作者扣住文眼,從三個方面描寫景物並讚美故都的秋,進一步揣摩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觀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導學生帶着美好感情朗讀,深入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體會作家內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學中應突破的難點。

教學準備

① 課文配樂朗誦及《秋意》排簫演奏曲錄音,②秋天風光錄像,③PowerPoint課件,④多媒體播放設備。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提問談話,簡介作者,導入課題

1.引導談話:

現在已是秋天了,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中國曆代文人騷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

中國曆代詩文寫“秋”,似乎總是“卻道天涼好個秋”,或者“秋風秋雨愁煞人”,悽清悲愁是主流:如杜甫《月》的“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馬致遠《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也有些欣喜歡快的調子:如劉禹錫《秋詞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而毛澤東《沁園春·長沙》則把秋色寫得生機勃勃:“萬類霜天競自由”。

而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天,又是怎樣一番情致……

2.作者簡介(PowerPoint幻燈片播放):

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作家,詩人。他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據説他家藏書4萬卷,郁達夫在少年時就全都翻閲過,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大學期間開始接觸外國文學,又增加了豐富的外國文學與文化的素養。

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坦蕩熱情的鮮明風格。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自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掩飾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動亂社會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

二、引導學生從解題入手,初步欣賞,整體感受散文的情感基調和文化味

1.解題引入:

本篇寫於30年代。題目明確而深沉:“故都”指北平。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籠罩了一種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2.就題目提出問題,引入整體感受:

本篇寫了故都的秋怎樣的景緻?有着怎樣的人文色彩?又是怎樣體現郁達夫散文藝術的特點的?

3.聽賞配樂朗誦,用心體會,然後自由交流初步的整體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悲涼憂鬱的情緒基調、濃郁雋永的文化意藴以及景中含情的特點,盡情暢談。

三、指導學生扣住文眼,整體感知景物特徵

1.許多散文都有文眼,起着統攝全篇、畫龍點睛的作用。本篇正是這樣,請找出來。

“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2.自由品讀,整體感知景物特徵:

(1)作者是怎樣表現“清”“靜”“悲涼”的?選取哪些景物來描寫故都的秋?

——作者寫故都之秋,卻選取隨處可見得平常景物:①清晨秋意(秋晨民居小院所見的“碧綠的天色”、青天下的“馴鴿”、槐樹底漏下來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牽牛花”和“尖細且長的秋草”等),②落蕊輕掃,③秋蟬殘鳴,④都市閒人,⑤勝日秋果(結合板書)

(2)作家所描寫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麼獨特之處?想想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存疑)。

——作家不寫故都的皇家宮殿和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的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的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

第2課時

四、指導深入品讀鑑賞,體會作家的主觀感受和情趣

1. 結合朗讀,揣摩作家在景物描寫中所融入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1)介紹寫作背景,理解“悲涼”:

揣摩·評説

“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可為什麼用在讚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結合練習二)

30年代的舊中國,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讀書人也食無所安。為了謀生,郁達夫輾轉千里,顛沛流離,飽受人生愁苦與哀痛。因此,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緒。他描寫自己心中的“悲涼”已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感受;同時也是那個時代動盪風雲的投射,寫出的是那個時代的感傷與悲涼。

“清”“靜”是大多數作家能感受到的,也是寫得出來的,未必見得奇妙,“悲涼”與秋之“清”“靜”有聯繫而並無必然聯繫,這種“悲涼”,更多的是他的主觀感受,恐怕也只有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而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體驗得到,才表現得如此細膩而深刻。

(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和評説,不求答案的一致。)

(2)品讀寫景片段,感受情景交融的特點: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得民宅內外、衚衕兩旁、槐樹底下,就在天上、枝頭、嘴邊……從這些存在於天空地面、千家萬户的秋姿秋態秋聲秋意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具有濃厚的北國特色的人情風物的熱愛讚美,對故都之秋的神往、眷戀,可以看出作者藉此流露的真切深沉的民族感情和追求淡薄、恬靜、悠閒的生活情趣,也可以看出作者流露的深沉的憂思與落寞之情,那種憂鬱個人遭際也由於時代風雲帶來的特有的“悲涼”籠罩全篇。

結合指導品讀片段(結合練習四)

①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感到十分的秋意。

②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作者調動了聽覺、視覺和觸覺來感受故都的秋,使寫景狀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並融入了深沉而細膩的感受和情思。這些寫景寫人的片段和語句,細膩精彩,有情味;而且往往是寥寥數語,信手寫來,無意而工。

2. 作家執著地鍾愛並且讚美故都的秋,除了融情入景以外,還有一些情不自禁地直接抒寫,找出來加以體會。

——開頭兩段與結尾兩段,用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對比,襯托出北國之秋味道之濃和深,表達不可遏止的強烈的嚮往和讚美之情。而且首尾照應,迴環往復,寫得蕩氣迴腸,動人心魄。

3. 渲染氣氛,帶着美好感情配樂朗誦

先播放排簫演奏曲《秋夢》,並通過PowerPoint課件或錄像伴放秋意畫面,渲染悲涼氣氛,誘導學生儘量貼近作者的心靈,與作者感情產生共鳴;朗讀時要求在伴放音樂的感染下,讀得舒緩、深厚、沉靜,聲情並茂,儘可能把郁達夫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那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的落寞,滲透在故都秋色中的悲涼,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一些優美的精警句段,要細細品味,最好能熟讀成誦。

①“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如果改為“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和悲涼”,意思一點兒也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中開頭定下了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②排比句“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譬如廿四橋的明月……”排比兼對比句“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

似乎輕巧隨意,信手拈來,卻頗顯文采地抒寫對北國之秋獨特的深情。

③“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之一的零頭。”

作家對北國之秋是如此的鐘情,愛得如此的深和執著,簡直動人心魄,也耐人尋味。

五、 引導進一步讀賞、並作比較閲讀,感受人文精神和中國的賞秋文化

1.品讀課文,感受人文精神

提問·討論·小結

作家所觀照的故都的秋,是一些隨處可見的平常景物,他為什麼對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獨鍾?(釋疑)

(1)審美眼光與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園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他的審美眼光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

難點突破:體會引用“都市閒人”的對話的用意

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穿這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咬着煙管”的舉止,“緩慢悠閒”的聲調,不難品出一個“閒”字;從彼此的歎答中,讓我們感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説話的腔調和韻味中,彼此在這種強調所喚起的有一定社會內容的落寞和感傷中。作者用這種京腔京調的平民人物來豐富自然風物,突出北國之秋的深味;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平民以及由此決定的獨特的審美眼光。

(2)文化氣息與人文關懷

郁達夫深受中國文化的浸潤,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專用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結合朗讀體會)。一篇寫景散文連通曆史人文——從故都的秋色裏體味中國的歷史人文與“秋”的深遠關係,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讀來自然增添了許多“厚重感”。

2.比較鑑賞,體會表達的感悟和藝術手法的異同,並感受賞秋文化與故都情結

(1)指導朗讀欣賞歐陽修《秋聲賦》(用PowerPoint投影)或陶宏景《答謝中書書》(課後所附),比較二者情景交融的特點及表現手法,進一步體會郁達夫散文的文化氣息,並從而感受中國源遠流長的賞秋文化。

(2)指導課後閲讀老舍散文《想北平》,比較二者在描寫故都風物、抒寫故都情結及體現人文觀照上的異同。

篇三十六:《故都的秋》 教學設計

在詩文的世界裏徜徉

――我教《故都的秋》

濟南信息工程學校???李修紅

眾所周知,著名作家郁達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是一篇聲情並茂、辭意雙美的佳作,為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散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我在教學中嘗試將課文的分析、理解與學生所喜歡的詩歌相結合:導語設計、引導提問、課堂小結均穿插了大量的古典和現代詩歌;課文語段分析、畫面作結則引導學生自擬詩句進行有益的嘗試。學生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課堂教學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現將《故都的秋》授課過程摘錄如下:

一、導語: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了王實甫“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劉禹錫“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高歌;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的纏綿;毛澤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豪情。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這種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今天,我們就來賞析這樣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二、初讀課文,理清行文脈落。

1、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故都的秋的特點。這句話也是本文的文眼。

2、作者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劃來表現“故都的秋”“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描寫了五幅畫面: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勝景。

3、假如你就是一位客居他鄉的遊子,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鏡、穿一襲長袍的郁達夫。面對如此五幅秋光圖,你的心頭會油然而生一種什麼感覺?

悲涼,清靜……

4、此情此景,讓我們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我們一起來背一下,好嗎?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是啊,天涯淪落,秋日思歸,情與景在《天淨沙??秋思》這首詞中得到了完美的結合。而本文雖沒有古典詩詞那樣凝鍊的語言,卻以同樣細膩的筆觸傳遞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極富個性色彩的韻味。

三、具體分析五幅秋景圖

“清、靜、悲涼”不是空穴來風,它來自作者對故都秋景的客觀感受。那麼,作者是怎樣細緻入微的刻畫這幾幅秋景的呢?讓我們隨作者一道去神遊故都,一起去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吧。

一)庭院秋景

這裏,作者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對自然風物稍加點染,把它自然地再現出來: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的背景;地面上,爬着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濃茶,舉頭望碧空,俯身看藍朵,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這裏,故都之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畫面之中。

提問:從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主觀感情色彩”?

這是作者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秋晨生活場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裏,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漏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的藍朵。這裏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於“皇城人海”之中,於“一椽破屋”獨居,明顯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之中難免又有些“孤單”之感,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靜對秋光、秋花,顯然更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憂傷交織的情懷。

二)秋槐落蕊

請全體女同學誦讀這一片段,這也是故都秋天的清晨之景,大家就隨着女同學的聲音一起到街道上遛一遛吧!

1、落蕊滿地,幽人徘徊,尋尋覓覓為何事?

思考自然之秋與人生之秋。縱才高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卻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寂寞!

2、從這幅“落蕊圖”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對於秋之落葉,在杜甫筆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壯闊景象,在曹雪芹筆下是“秋花慘淡秋草黃”的荒涼情景,而在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鼻都無從把握,只有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出的“鋪得滿地”的落蕊,讀之不由不使人感到景之細膩景之真切,而此景正是作者一種微妙的難以名狀的情悸的真實寫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獨、落寞和感傷情懷的自然流露。

3、仿照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對課文一、二兩幅畫面進行藝術概括。

提示: 破屋濃茶小院,漏光鴿聲碧天,秋草藍花殘垣,落蕊鋪地,斷腸人在故都。

三)秋蟬殘鳴

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作品中,蟬多是哀怨、憂傷的象徵,如柳永《雨霖鈴》中的起句便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那悽切的寒蟬已令人柔腸寸斷,而蟬聲更令人備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蟬鳴,而且還都是蟬衰弱的殘聲。文章所渲染的那種冷清,寂寞的氛圍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時此境,其寂寞又豈止一個“愁”字了得。

閲讀體味本畫面,試用詩句加以點評。

提示:秋到故都蟬聲起,殘聲悽悽處處啼。

四)?秋雨話涼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這段文字象輕輕飄浮的白雲,又像叮咚作響的山泉。作家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在娓娓的敍述之中,創造了無窮的詩意。這是有動有靜,有聲有色,亦情亦景,字裏行間滲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調。

1、畫面要點概括:

(1)北國秋雨的特點:奇、有味、像樣。

(2)“奇”在何處:天陰風來雨下,雨過雲卷天晴,正所謂來去匆匆。

(3)一層秋雨一層涼,用人物的活動來烘托秋雨的韻味。

(4)突出北國秋雨的奇特有味像樣,給人們帶來了樂趣,同時也流露了遊子的孤獨感。

2、在北國秋雨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閒人”的對話,其用意何在?

在一層秋雨過後,兩個都市閒人從故都的秋景中走出來,眉目已被忽略,但卻穿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從他們那“咬着煙管”的舉止裏,那“緩慢悠閒”的聲調中,我們不難品出一個“閒”字來,那是一份閒適,一份瀟灑。而從那簡短的對話中,便開始了感情和心緒的交流。一個“唉,天可真涼了--”另一個“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從彼此的歎答中,使我們感覺到他們已陶醉在彼此説話的腔調和韻味中,陶醉在彼此感情契合的落寞和感傷之中。作者正是用這樣的京腔京調,用這“落寞和感傷”的京味來烘托“清、靜、悲涼”的北國秋味。

3、文中至此已寫了“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寫了這麼多聲音,大家有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感覺嗎?為什麼?

無。如果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怎能聽見馴鴿飛翔的聲音?又怎能將息利索落的雨聲納於耳畔?又怎能對都市閒人的寒喧聲聽得如此清晰?這裏作者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以聲音反襯故都的寂靜和自己的孤獨,淒冷。這正達到了王籍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息列索落的秋風秋雨之日,伴着衰弱的蟬聲的天籟,和着鴿哨的鳴叫,遠處傳來荒野的鐘聲,作者連細微的掃帚聲也彷彿聽得真真切切。“這次第,又怎一個‘靜’字了得!”

4、點撥:

辛棄疾有詞曰: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天氣轉涼了,?一年也就快走到盡頭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就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歎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裏話秋涼,言外之意是感歎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

5、請用詩句作結。

提示:??風飄秋雨雲卷晴,街頭閒人著衣忙。

借問遊子何處去?秋雨京音話淒涼。

五)秋果勝景

1、寫北方果樹處處都是。

2、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樹中,重點寫的是什麼,為什麼?

重點寫的是秋天的棗樹。勝月秋果的描述,目的在於表達作者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

3、秋果勝景中,為何又出現了北風黃塵?

用北風黃塵反襯秋果奇景,在對故都金秋的熱愛眷戀中還表達出一種悲涼感:因為紅棗之後,風來冬到,好景不長。

4、請用詩文描繪“秋果圖”。

提示:秋果更添秋味濃,綠淡微黃總相宜。堪憂西風黃塵起,扯下金粧遮灰衣。

小結:《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四、拓展練習

1、我們不妨來找一下,在作家郁達夫的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裏?

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尋常院落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京韻的互答聲中……

2、讀至此,你説作者飽嘗到了故都怎樣別具一格的秋“味”?

天的顏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綠”,比南方的天有“味”;

那花開的有“味”,因為它多藍白,或悽然於“破壁腰中”,或默然於眾人腳下,由稀疏的秋草陪襯;

那蟬叫得有“味”,因為在南方,則“非要到郊外或山上才能聽得到的”;

那雨下得有“味”,因為它比南方的雨下得奇,下得像樣;

那風颳得有“味”,因為它使故都成了塵沙灰土的世界;

那都市閒人侃得有“味”,因為那方言合轍而美妙,落寞感傷卻又韻味十足。

五、結束語

1、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

作者筆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靜的,更是美麗的,美好的事物在秋天裏凋零,作者將自己對美好事物在秋天裏的無情易逝的同情與悲哀深深的藏在這簡淡的文字中。讓我們從悲涼中讀到了眼淚,從眼淚中又讀到了美麗,體會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悲涼。

2、一切景語皆情語。“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林黛玉在悲傷的淚眼中才會看到那紛飛的落蕊。那麼,作者為什麼把秋景看得如此的“清靜與悲涼”呢?

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多姿多彩。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2)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鬱煩悶,把複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3、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會對它愛不能釋,沉浸其中,也“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呢?

不會的。?為什麼?

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沒有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依然表達了自己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這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糧的朱自清先生,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無愧於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自己優美的文字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其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多少做人與作文的營養啊!

六、佈置作業:

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