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例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6.75K

《故都的秋》教案設計例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相關背景

2、領會作者創作的感情基調(重難點)

3、學習文中對比手法運用(重點)

教學方法:朗讀、勾畫

一、導入

對於秋的領會,處境不同,經歷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澤東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麗。有人看到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悲涼。一起走進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樣的秋呢?

二、題解

《故都的秋》中的”秋”字點出寫作的季節,而一個故字便把作者飽含的情感展現,(舉例:故鄉,故人等飽含的情感)是一種格外的親切和深深的眷戀。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浙江富陽人,現代著名小説家,散文家。代表作小説《沉淪》(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本小説集),《春風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他的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四、寫作背景

本文寫於1934年8月,那時由於日軍侵佔東北,虎視中原,並迫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離開上海,避居杭州,過着閒散安逸的生活,這期間寫下了大量的散文。《故都的秋》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調

1、北國之秋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能吸引作者,讓他在杭州仍然惦記着北國之秋呢?

清,靜,悲涼。——秋味(板書)

其中“悲涼”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出生與知識分子家庭,卻自小便顛沛流離,漂洋過海在日本生活。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北國秋的景色之中,有一絲的哀愁。“悲涼”不僅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整個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對這樣的秋是一種什麼情感?

熱愛,眷戀。(板書)

最後一個自然段“他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來留住北國的秋天。”由此可見作者對北國之秋情至深處,愛到極至。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飽嘗一嘗”,“不遠千里”;還有“無論”“總是”“可是”“更”“也不過”等句子、實詞、虛詞,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突出強調作者對故都秋的熱愛之情。

3、作者既然如此深愛着北國之秋,課文為什麼要宕開筆墨寫江南之秋呢?

引導學生找到相關句子並進一步分析:南國之秋“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板書:慢,潤,淡)作者用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作比,襯托強調北國之秋的與眾不同,從而突出對北國之秋的熱愛。

文尾處“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板書:色不濃味不永)南北再次對比,抑南揚北,表達他對北國之秋的情有獨鍾,情深意厚。

4、找出文中南北秋對比手法句子,説説好處?

“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這四組對比性的比喻句,從四個角度精當地寫出了南國與北國之秋的差異。第一組從“酒”的角度寫味道的足與不足;第二組從“飯”的角度寫質的實在與不實在,饃當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組從“菜”的角度寫味道的濃與不濃。前三組正好是一桌菜,構思可謂獨特。第四組是從格調着眼,駱駝比之黃犬,可謂“大氣大派”,“駱駝”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國之秋豪放而不矜持。

五、看景品情

1、速讀課文3—11自然段,看作者描寫了哪些事物?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秋景圖?

分別描寫了秋院、天色、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槐樹的落蕊、秋蟬、秋雨、秋天的果樹等事物,一共有秋院觀景、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景五幅秋景圖。

第一幅畫面

(1)齊聲誦讀第三自然段。這段文字寫了哪些景物?“破屋,濃茶,有很高很高的天空,碧綠的天色,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牽牛花的藍朵兒等。”

“破屋“可見其為了感受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會故都秋的質樸美選擇之境地絕佳。“濃茶”清醒,苦澀,正符合作者心境,那濃濃的苦説不盡也道不完。“天色碧綠”看得很高,能見度大,可見:天空無雜質;從漏下的日光,一絲一絲多麼分明,可見:空氣沒有混雜物,環境的寂靜和作者落寞的情懷;再看牽牛花的顏色:藍,給人感覺清透,沒有灰塵,又有着憂鬱,孤獨。這些景物都共同突出了一個“清”字。

(2)“清”字已有,那麼“靜”在何處呢?

“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以有聲襯無聲。即所謂:“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3)“悲涼”何在?

一椽破屋,破壁腰中,藍白最佳,尖長秋草。屋壁盡顯荒涼,冷色調襯托涼意,秋草枯衰添悲涼。

這幅畫可以概括為——秋院觀景。(板書)

第二幅畫面

作為秋的點綴的槐樹以及槐樹的落蕊,是怎樣來表現“清,靜,悲涼”的特點?

“踏上去,聲音也沒有”——靜;

“氣味也沒有,微細柔軟的觸覺,掃帚的絲紋”——清;

“潛意識下覺得有點兒落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悲涼。

一葉知秋,歲之將暮,物是人非,悲從中來。只有寂靜的環境,寧靜的情懷才有閒情去感受着及微的觸覺,簡簡單單便把常人容易忽略之處寫得極美,這便是景為着情服務,那份落寞便在這些細微處顯得深沉。

這幅畫概括為——秋槐落蕊(板書)

第三幅畫面

有個成語叫“噤若寒蟬”,説的是蟬因天冷而閉嘴不叫的生理現象。那麼,故都的秋天來後處處的秋蟬有什麼表現呢?

“衰弱的殘聲。”“啼唱。”“嘶叫。”

這嘶叫是生命將逝的哀歎,涼從此出;另外,衰弱的殘聲都聽得見,足見故都秋之寂靜。

這幅畫概括為——秋嬋殘聲。(板書)

第四幅畫面

雲散雨霽,橋頭影裏,都市閒人,緩慢悠閒地對話。“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陣”字像“層”字,平平仄仄的歧韻,作者認為“倒來得正好”,試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體現對夥的深切體味;再加上破折號,聲音綿長濃郁,隱含着意味深長的感歎,這“涼”不僅在身上,更涼在心裏。

“陣”字表明涼意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而“層”境界頓顯深、廣、濃、厚。寫出了北國之秋經過一場場秋雨的洗禮,而漸濃漸深,漸染漸醇的特點。所以説,“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如果不是從內心深處感悟這故都的清秋,是不會有如此真切,如此細微的感觸的。一陣淒涼,又一陣悲涼。

這幅畫概括為——秋雨話涼。(板書)

第五幅畫面

第五幅畫面主要是寫北國清秋如黃金般珍貴,寫勝日的棗樹,棗子的散佈之廣,棗子之小,呈現出淡綠微黃的顏色,是北方最常見的奇景,恰好可以一睹清秋景,感情胸中情

這幅畫概括為——秋果奇景。(板書)

小結:

縱觀全文,文章的結構形式非常清楚,作者運用了“總起—分説—總括”的形式,結構嚴謹,條理清晰。

一切景語皆情語,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敗的環境,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了。因此本文的取材全都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而決定的。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這也是寫景抒情散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創作方法。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導學目標:

1.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

2.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三、導學要點

【導入  新課】

如果説春天讓人朝氣勃發、浮想聯翩的話,秋則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品。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澱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麼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讓我們伴着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四、【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秋的?請分別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味。“味”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畫: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鑑賞評價)

討論:烘雲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點撥:聯繫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理解。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裏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遊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塗抹着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麼?(鑑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裏行間流露着對生命的追問。

五、【精讀拓展】

1.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文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品讀“了”。

討論:天氣轉涼了,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歎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裏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六、【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描述性片段。

1.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槐 雨

以情馭景——花秋味果→形

以景顯情——清靜悲涼→神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板書設計 篇三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晚上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語文第三冊第三單元的《故都的秋》,下面我就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過程四個部分來進行説明。

一、教材分析

課文特點及地位:《故都的秋》所處的單元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單元。現代散文不僅由白話代替了文言,而且由“代聖人立言”變為“表現自己”,由“文章”上升為“文學”,極大地提升了散文的審美品位。本課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啟、示範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閲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本次比賽要求運用多媒體教學以及新課標理念,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第一、知識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2、學習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表現手法。

第二、能力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3、嘗試網絡環境,結合多媒體,解讀經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標:

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衝突,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立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聽讀朗讀,品味語言。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內涵。

二、教學方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所以,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誦讀、設疑、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閲讀和鑑賞能力。我主要採用了朗讀法和設疑討論法兩種方法。

1、朗讀法。在前兩個詩歌單元養成的誦讀習慣在本單元要加強鞏固和發展,訓練美讀。本文是現代散文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體會課文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2、設疑、討論法。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敍事中實現的。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三、學習方法

這是一堂利用網絡和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體現學習主體的朗讀鑑賞課,因此我安排以下四個步驟的學法引導:

第一、課前組織要利用網絡或參考書,瞭解作者、作品等相關知識和背景。

第二、通過多媒體聽讀朗讀,感受作品語言。

第三、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探究其情景相融的藝術手法,感受人文精神。

第四、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四、教學過程

課前佈置預習題:利用網絡或參考書瞭解作者的思想和創作風格、作品的寫作背景,尋找有關描寫秋景的詩文。

我先用多媒體播放鋼琴曲《秋日私語》,同時展示京城秋景圖片,以濃厚的秋意,渲染情感氛圍,以激發學生閲讀興趣。音樂結束,我問:當秋天來臨之際,你感受到了什麼?歷代文人_客筆下的“秋”又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暢談感受,回憶或朗誦收集到的描寫秋天的詩文。

【名句參考】落霞與孤驁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潮。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劉禹錫)

【名篇參考】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王維《山居秋暝》

歐陽修《秋聲賦》

學生通過上述圖文的欣賞,自然會沉靜在秋意之中,對本文會產生濃厚的求知慾。這時候,我就説:這些佳句名篇,有的描寫秋天的肅殺和淒涼,抒發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鮮明的個性,選擇了獨特視角,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創作了一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讓我們一起走進故都,領略故都的秋味。屏幕顯示課題和作者。

以上課文導入,儘量控制在5分鐘之內。

接着,利用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及有關課文意境畫面。進入教學第二步驟。

聽完朗讀之後,下面進行朗讀指導,讓學生整 體感知作品。

本文是現代文學的名篇,感情真摯,意味雋永,文辭優美。由於本文的寫作離今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結合作者思想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涵的思想感情。

在領讀、試讀、自由讀之後,可安排五幅秋景的重點讀。時間分配為18分鐘。

讀完以後,抓住“從青島到北平來的理由就是要飽嘗這故都的秋味”提問:“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説明?自然就把學生引入學法指導的第二個環節,即教學過程的第三個步驟:深入研讀文本,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學生找出相應的詞語後,屏幕顯示“清、靜、悲涼”,並進一步説明:這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清、靜”是北國之秋的客觀實景,“悲涼”是人的主觀情感的寫照,流露出沉靜、寡淡的心緒。屏幕顯示:“客觀實景、主觀情感”。

接着繼續提問: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讓學生帶着這一問題速讀課文,讀後,自由發言。最後,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棗日勝果。

以上為整體把握,4分鐘時間。

然後,我設計三個問題,屏幕顯示,讓學生分組討論。

1、故都的秋景本應是多姿多彩的,而作者為什麼不寫紅葉似火的香山、遊人如織的頤和園、明澈如鏡的昆明湖,而只選取了表現“清、靜、悲涼”的景物來寫呢?

2、作者對故都的秋,態度如何呢?結合具體語言,體察作者的內心世界。

3、《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那你是否也會因它愛不能寐,沉浸其中,也會“清、靜、悲涼起來呢?為什麼?

這一過程着重解讀其人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豐富的情感,是教學難點。我基本上安排15分鐘的時間。

在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分工與合作,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課前收集了解到的資料,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深切體會作者對故都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的由來,從而深層次理解本文的豐富內涵。

分組討論之後,由組長概括髮言,而後我作簡要點評。

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

作者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百姓家院、普通街道所見之景,寫下層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表明其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足見其平民意識。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會到許多悲苦和憂愁但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着一顆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態度和眼光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美好的一面。明確其人文精神。

因為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因為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

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但字裏行間卻流露着對生命的追問。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由此,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對於【點評】在這裏我就不作一一解説。

討論完以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思想苦悶不甘沉淪”。

完成了以上三個步驟,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再用3分鐘佈置拓展學習內容和安排結束語。

下面進入教教學的第四個環節:拓展課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

這個環節也就是在課堂討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研究範圍,拓展課外研究性學習內容。我先示範性地提出有關《故都的秋》拓展課外的研究性命題,比如:《故都的秋》的詩化表現。文人眼中的秋。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選擇命題或自己另外命題研究學習。

在完成上面第四個步驟之後,就完成了整堂課。我的結束語是這樣的: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裏,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最後我簡要説説板書設計:首先導入課文之後,打出題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體感知之後,顯示五幅圖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種情感的字幕。進一步明確後,打出“客觀實景”和“主觀情感”字幕,分別放在五幅圖景和三種情感的上面,形成概括性對比。在深入研讀討論作者人文精神之後,打出“思想苦悶,不甘沉淪”字幕,放置“郁達夫”字幕的下方,凸現人文精神,以強調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