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79W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板書設計 篇一

一、教學設計

(二)學習者情況

1、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

學習者是年齡處在15至17歲的高中學生。他們的形式邏輯思維發展穩定,辯證邏輯思維發展在這個階段則發展迅速。這兩種思維形式相互作用,使高中生的思維水平比以往更高、更完善和更成熟。因此,高中生已經具有了接近成人的較高的認知水平及較成熟的形式邏輯及辯證邏輯思維。而思維的發展又直接導致了他們自我意識的高速發展,他們對待一切問題以“自我”為核心,又以解決“自我”問題為目的。

高中階段,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知識經驗的日益豐富,使其對自身的思想、能力、水平等方面所作的評價變得全面、客觀、辯證,並且日趨深刻。

和自我意識的高度發展相聯繫,高中生價值觀也逐步確立起來,價值觀是個體對自然、社會、人生問題的帶有根本性的總觀點,它的形成是由人的知識水平、生活環境等方面決定的,同時受人的情感意志、理想動機、立場態度等個性因素所制約。高中生在確立和調整自己的價值觀的過程中,表現出許多特點。如:高中生對理論問題產生了濃厚興趣,喜歡把各種具體事實綜合成若干系統的總原則,熱衷於哲學探討;高中生的價值觀中,表現出強烈的個性色彩。價值觀不同,對事物的興趣點和切入角度,意志品質及歸因方式也不同,等等。

高中階段也正是學生在各方面進行探索、嘗試並面臨走向獨立生活道路的時候,高中生的智力和個性都獲得了高度發展,相應產生了獨立自主的需求。這些要求主要體現在行為、情感及道德評價等方面,在行為上,他們要求獨立決定涉及個人的各種問題,希望有一定的行為自由;在情感上,他們希望能獨立體驗和選擇個人喜好;在道德評價上,他們希望能以自己的評價標準為依據,獨立評價自己、他人的行為及社會事件。

我設計這堂網絡自主學習課一個基本理念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發揮根據自己的個性興趣選擇學習課題和方向,根據自己的知識能力水平選擇難度,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選擇評價機制等自主性和能動性。

2、學習者在學習本課前應具備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應具備的信息技術素質和具體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等:

在網絡學習之前,學習者首先應對文本有基本的熟悉和把握,包括對內容,思路,思想、觀點和感情,以及詞句含義,語言效果,文學形象,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等等,並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知識程度從各個角度對文本提出不同的見解、評價和疑問。其次,學習者應具備快速閲讀文本的能力,一般要求是每分鐘600——800字的瀏覽速度。因為在45分鐘內,參與課堂學習的學習者可能會因探討不同的問題而需要數遍瀏覽文本,而對文本的熟悉程度和快速閲讀文本的能力正是這些問題得以解決的根本保障。

再次,由於本課次採用的是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模式,網絡的使用頻率和學生使用網絡的自由度都較高,因此就需要學生具有嚴謹的紀律素養和網絡文明素養,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僅在課堂上能夠在教師的安排下有序而合理的使用網絡進行學習,而且在使用網絡進行學習的進程中,要使用文明和規範的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探討和互相學習,還要能對網絡信息進行評價、選擇、篩選和組織。

本課次針對的是全體學生,如果對計算機技術要求過高,不僅對學習沒有幫助,反而會成為學習的障礙,所以本模式並沒有採用複雜的多媒體技術,只要求學習者具有以下計算機操作技能:1.打字每分鐘不少於40個字。2.具有基本的文字處理能力。3.熟悉、等功能較強的搜索引擎,並且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準確的輸入關鍵詞搜索相關信息。4.能夠下載和上傳網絡資源。

(三)學習目標及其對應的課程標準

因為語文學習具有本學科的特殊性——人文性,因此並非任意時候都適合讓學生通過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因此本課的設計主要安排在學習者對文本進行深入理解和評價的階段,課堂學習目標分為三大項,設計如下:

——基礎目標(標準階段):

①背景—主旨學習(主要通過考察文本創作的特定背景觀照文本主旨)②語言表達學習(主要是讓學習者從全文角度理清文本線索思路,鑑賞其表現手法以及通過閲讀文本,理解句段的含義、歸納總結語言特點)

——發展目標(創新階段):(置疑—合作—解決)

②綜合置疑(對文本尚存的絲毫疑問或者與本文有關的任何資料,都可提出和公佈,供學習者共同討論和交流)

③作品評價(允許學習者對作品提出自己見解和觀點,討論,不求一致,只求深入理解主題及發現理解文本主題的一般性規律)

——素養目標:

④訓練學習者利用公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

⑤培養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思考、質疑問難的能力。

⑥發展學習者通過合作探討,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習內容分析

重點——理解背景對作品主題的影響,體會作者在文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難點——掌握本文的寫作技巧,並能加以遷移應用

學習內容的類型——對文本作者、背景、主題、內容、思路,語言,藝術技巧等方面的探討、質疑和評價。

使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有利於學習者根據自己不同興趣理解和評價課文,並尋找相應資源;有利於分層教學,不同的學習區域為不同程度的學習者提供了交流和探討的空間;拓寬學習者交流的範圍,加速學習者思維結果的傳輸速度,強化他們的思維密度和強度;有利於教師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快速而有效的個別或小組指導

(五)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方法

教學理念——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把學生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同時要求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和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組織者、指導者。

採用的教學模式、方法——採用網絡自主學習模式,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閲讀,質疑與評價,蒐集並處理信息,交流探討,遷移寫作等學習方法。

如何組織教學——教師首先提供網絡學習專區,其次説明網絡自主學習的要求、步驟和每一個階段的時間及評價標準,最後教師在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醒和指導以及階段性的評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深入。

(六)應用信息技術的依據或考慮

信息技術在本次教學或學習的哪些方面具有潛在的優勢,具有哪些優勢

——首先,信息技術為學習者理解課文提供了聲情並茂,圖文共顯的多種感官綜合刺激,有利於學生快速進入課文情境,對文本產生興趣,甚至與之產生共鳴,從而使學習的原動力生成;第二,網絡上以超文本、超鏈接方式組織建構的信息庫浩如煙海,這為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主動求證,發展創新思維,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提供方便,對促進學生關於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非常有利;第三,信息技術為學習者提供的交互式學習環境有利於教師對學習者進行分層及個別輔導,也有利於學生間進行充分的協作學習。

(七)教學或活動過程設計

教學準備:1.在極限論壇中設置學習專區(春華秋實版塊)。2.在這個學習版塊中事先準備一些和課文有關的音像資料庫,能夠使學生從多個感官進入課文情景。3.設立幾個專題的學習區,力圖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程度、興趣進入課文的學習歷程,也能夠使他們能迅速抓住學習的重點。在每一個學習專題中,詳細介紹了本專題學習的目標,步驟以及參考網站,以達到使學習者快速進入情景的目的。

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描述

活動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評價

對《故都的秋》一文進行深層次的討論交流,提高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培養協作學習能力。1.明確學習要求、提示學習步驟。

2、發佈自主學習網絡專區和個別語文學科信息網站。

3、控制學習進度,個別和小組指導,發佈測試參考答案。交流探討

對課文相關內容做深層次的探討。25分鐘

學生閲讀原文。

學生積極思考

學生通過網絡搜索組織信息。

學生交流個人觀點並深入探討,驗證。

學生自我測試並評價

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成果,互相評價。

檢測

從討論的專題出題,學習者自主選擇題庫,進行成果自測。10分鐘

遷移:從郁達夫筆下老北京的“秋”寫新世紀自己眼裏杭州的“秋”。10分鐘

學生學習過程的追蹤記錄、評價

(八)相關資源

主要教學地點——本校多媒體教室

硬件——56台學生上網電腦,教師機

軟件——不需要特別的應用軟件

外部設備——投影儀

教材、圖書、影象材料——高中語文第三冊《故都的秋》,朗誦《故都的秋》(mp3)

人力資源——具備基本信息技術素養和操作能力的高中語文教師

(九)評價

對教學設計方案的評價,是否體現了設計者的設計思想

——設計方案試圖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進行整合,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在學習過程中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強調學生是認知過程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因而使學生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但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本設計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分強調,忽略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忽視了情感因素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另外,當教師主導作用不明顯時,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就會過大,容易偏離教學目標,達不到該有的學習效果。

通過什麼方式評價本課是否成功,描述希望學生創作的作品或學生的表現以及你如何評價這些方面。要與教學大綱相對照。

——對和課文相關的每一個學習專題,都有許多同學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也有很多同學發表了非常精闢而獨到的見解,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思維得到了鍛鍊,在以往課堂內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得到了完全改觀,學生敢於提問題,並主動的去解決問題,他們主動學習的精神得到了完全的顯現,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學會並提高了通過團結協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從課內延伸到浩瀚的網絡信息資源庫,學習者的視野拓寬了,知識面豐富了,對作品的各個方面也得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理解。這節課的效果就是教會了學生會主動的思考,主動的探索,主動的建構。

二、教學實施

教學實錄(見相關資料)

三、教學反思和總結

(一)教師應用信息技術的情況

備課階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的呈現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學內容中某些過程或現象是否運用了計算機模擬,無。

教師是否要求學生通過操縱、控制計算機(例如,改變參數觀察結果變化等),進行探索,否。

為學生準備作業和發放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收集學生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是。

教師是否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答疑,是。

評價學生練習或作業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無。

有沒有為學生提供相關網站,有。

是否要求學生訪問有關網站,是。

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教學效果的總體影響

本次課堂學習,信息技術運用的作用有二,一是使學生能夠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疑問通過網絡搜索信息獲得幫助,得到驗證,二是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不同的興趣和對文本理解的切入以及知識和能力水平自主選擇學習區域,並且能使學習者的看法迅速地得到共享,增加了信息的傳輸速度,也就促使學習者思維密度和強度的加強。

(二)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和學校結果評價

1、學生學習過程中,在哪些階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術?效果如何?

學生蒐集資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和處理網絡信息。

學生寫作業或製作有關作品是否利用了信息技術——學生需要通過探討交流解決問題,最後要把自己的最終觀點寫成word文檔上傳至教師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學生具有熟練的打字技能,還需要他們使用文字處理、上傳下載等信息技術。

學生是否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討論或向教師尋求幫助——整堂課是以討論方式為基本模式的。而討論是在論壇中進行,因此過程中一直都需要學生使用信息技術。

2、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產生了哪些影響?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對學生等知識學習的影響;

對學生概念理解的影響;

對學生在本學科或領域內問題解決能力的影響;

對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影響;

如果您認為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其他方面還產生了影響,請列出並説明效果如何

請用很短的幾句話概括本次教學中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的總體影響。

本課次的學習中,信息技術使學生通過多感官感受文中意境,產生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通過網絡,實現了同層次小組的自由組合,增強了學習的自信心和進取心,在網絡小組的討論過程中,還提高了學習者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者在形成觀點的同時,能儘可能從網絡資源庫搜尋相應概念進行支持,強化了其邏輯思維能力。

(三)你認為在此類教學中,哪些因素對信息技術作用的發揮影響比較大

1、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

2、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態度;√

3、教學方法;√

4、教師在教學中敏鋭、靈活的教學策略;√

5、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

6、學校的硬件設施;√

7、學校的政策導向;

8、請列出其他影響因素:教師在課前專題的設置——教師設置的專題既要能激發學生的探討的興趣,又不能使學生輕易的在網絡信息庫找到現成的答案,而是需要學生去尋找相關理論和事例驗證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觀點,而千萬不要讓學生把網絡學習變成網絡搜索。

(四)致謝和參考資料

《高中生心理》(浙江教育出版社)

《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學科教育)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 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領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3.品味文章簡潔清麗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散文的能力。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藴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作者在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下,讚美自然風物的真情以及內心的

憂思及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愛國之情。

二、教學重點

(一)引導學生對故都秋景的特點進行分析。

(二)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藴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三、教學難點

(一)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二)引導學生推敲文中悲涼、傷感情調的由來,從深層次理解此文的豐富內涵。

四、教學方法

(一)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二)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三)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五、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可曾聽過這樣一位文人?他三歲喪父,中年喪子,抗戰前因第三者插足與愛妻離異;抗戰中,母親被日寇炸死,兄長也死於日偽的屠刀之下;抗戰後,自己在蘇門答臘身死敵手,成為異域之魂。他就是著名的現當代作家郁達夫。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當代著名小説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等。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和熱情坦蕩的風格。郁達夫的散文,帶有比小説更直接、更鮮明的自敍的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1933年4月以後,由於白色恐怖的威脅,郁達夫避居杭州,寫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鬱悶的。散文。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表面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戀之意;“秋”確定描寫的內容,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在對北平秋的描繪中,寄寓了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情愫和對美的執着追求,流露出一種沉靜、寡淡的心境。

(四)設疑討論,品味鑑賞

1、將個體與集體朗讀結合起來,有感情的誦讀。本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誦讀時宜慢不宜快,要認真體會景物描寫所藴含的思想感情。

2、讀完課文後,要討論解決好兩個問題——作者描繪了哪些景象?寫出了故都秋怎樣的特點?

明確:共描繪了五種景象——秋晨靜觀、落蕊清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寫出了故都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3、賞析“秋晨靜觀”

(1)請同學朗讀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根據文章內容,運用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秋晨圖”。

明確:碧綠遼闊的天空做了畫面的背景;地面上,有五顏六色的牽牛花;天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茶碗,抬頭望碧空,俯身拾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雲之中。

(3)學生思考:這幅畫是怎樣體現出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4)意境仿句。要求學生選取課文裏的意象,依照例句造句,每人至少一句,多者不限。

例句: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玉泉無聲的冷月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西山的聲聲蟲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抬頭便見的碧天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藍朵棲身的破壁腰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無聲的落蕊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槐樹葉下的絲絲日光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細草作襯的牽牛花上。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早晨起來腳踏落蕊的感覺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掃帚在灰土上留下的絲紋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寒蟬的衰弱的殘聲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秋蟬隨處可聞的啼唱裏。

故都的秋是清、靜的,清、靜在灰天下的涼風小雨裏;故都的秋是悲涼的,悲涼在“天可真涼了——”的微歎裏。

(四)總結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我們已經把握了作者筆下的故都之秋的景象、北國之秋的特點,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認識存留於作者內心深處的這種深沉的“悲涼”呢?

郁達夫年幼喪父,家境貧窮,從小就經歷過得人生悲苦養成了他憂鬱敏感的氣質。在他的自傳中他甚至把自己的降生稱為“悲劇的出生”,“覺得一切都是虛幻,真真實實的只有悽切的孤單”。他似乎天性易於感受落寞、悲涼的情調。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們的國家內則兵連禍結,生靈塗炭,再加上反動統治的政治高壓和白色恐怖;外則九一八事變之後,日寇步步緊逼,東北淪陷,華北危急,北平的淪陷不過是遲早的事。昔日強大的泱泱大國和輝煌一時的傳統文化已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本文寫於1934年8月,三年後北平失守。作者於不經意間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唱了一曲悽惻的輓歌。

“我的不遠千里”趕到北平彷彿就是為了飽嘗這種悲涼。秋風秋雨,落蕊寒蟬,不唯北國獨佔,江南也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在故都,寒蟬的殘聲處處可聞,槐樹的落蕊滿街都是,真有一種不勝濃郁的悲涼啊!作者不逢北國之秋,已近十餘年了今朝相逢,該是一種怎樣的欣喜啊。然而,故都與歷史賦予它的文明似乎在時代風雲和戰爭的硝煙中,朝不保夕。所以,留住過去的輝煌、過去的色彩、過去的北國的秋天,該是一種何等纏綿於既往的久久不能釋懷的眷戀啊!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三、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故都的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

2、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故都的秋教案 篇四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課文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嫵媚的,她常給人以豔麗動人的美,所以,縱然是客居他鄉、徹夜難眠,在《臨安春雨初霽》中,陸游還會給我們留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熱情的,她給人以無窮的回味,所以漫步於“沉澱着彩虹似的夢”的康橋,在《再別康橋》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輕詠:“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那麼,秋天呢?(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我説秋天是多姿多彩的----

1、有人獨立橘子洲頭,看到的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秋日裏,毛澤東讀到的是壯麗。

2、有人登高,筆下出現了“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風中,杜甫讀到的是悲涼。

3、有人在秋日裏徘徊,耳目所及是“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想到的是“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一場秋雨過後,柳永讀到的是悽苦……

由此可見,文學作品,常常是客觀現實和作者的主觀感受的統一體。我們閲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體會藴含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板書:讀懂客觀現實,體會思想感情)

二、學生朗讀課文3--11段,注意:宜慢不宜快,應認真體會景物描寫中所藴含的思

想感情。

三、探討課文內容

1、討論: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藴;“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

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點?

明確:文章的總領句(即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板書:清、靜、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

如果試作簡省:“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靜、悲涼。”意思一點沒變,可意味、情味大變,可見作者用語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個濃重抒情的調子。

2、   課文是通過哪些景象的刻畫來表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的呢?

明確:主要是刻畫了五種景況: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話秋雨、佳日勝果。(板書: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3、思考: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靜、悲涼”?

明確:寫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這是境的悲涼)。

寫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寫秋蟬----“衰弱的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寫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寫秋果----“淡綠微黃”,雖然寫到“紅”,卻是“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4、小結: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

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

5、我們不妨歸納一下,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在哪裏?

明確:作者筆下的故都的秋,在小院中每座低矮的破屋內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鳴中;在秋雨的每一個雨點中;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也在那故都閒人充滿了京腔的互答聲中。

6、統觀整篇課文,作者除了運用細膩的描寫來展現“故都的秋”的“清”“靜”“悲涼”之外,開篇和結尾部分還運用了怎樣的寫法?

明確:以南國之秋的“慢”“潤”“淡”來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色彩濃重,味道醇厚。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對故都的秋的熱愛之情。

四、佈置作業

1、  熟讀課文,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到數段文字背出來。2、思考課後練習一、二。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揣摩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描寫

二、誦讀第12段,找出中心句並探討本段的作用

三、討論三個問題

1、本文描寫秋景,是以什麼為序的?

2、關於這篇文章的感情基調,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本文是頌秋,但也有人認為是悲秋。你認為呢?説説你的理由。

明確:本文是用深沉的憂思和落寞的悲涼來頌秋的。開頭就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所以“我”不遠千里也要“飽嘗一嘗”“故都的秋味”;在文章的結尾還可以讀到這樣的句子:“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生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板書: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3、作者為什麼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1)郁達夫,三歲喪父。17歲便隨長兄一起赴日本留學,在異國生活的十年,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的十年。在個人性格方面,他抑鬱善感;在文藝觀和審美觀方面,他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止如水似的文學”。

(2)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受人生的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也有痕跡。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裏不也有“哀愁”嗎?

由此可見,散文的鑑賞,既要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又要注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還要結合作者當時的生活經歷。

四、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一;2、完成《課課練》;3、預習下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 篇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我們來看幾例:(出示詠秋名句)那麼,現代作家郁達夫眼中的秋又是怎樣的一番風味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欣賞他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請大家打開書。

(出示課題)

二、簡介作者郁達夫

(出示作者介紹)

三、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課文

1、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下面請大家聽課文錄音,之後請大家來談談你對這篇文章的整體感受。

(聽課文朗讀)

2、請學生談感受。

四、學生活動

將你最喜歡的文段朗讀出來並説説你喜歡它的原因。

五、出示題目,集中解決。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6、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7、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9、劃分文章的結構。

逐一解決:

1、文題“故都的秋”包含了哪些信息?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了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2、本文的文眼是什麼?

明確:“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3、作者在文中是通過哪幾幅圖畫來描繪“故都的秋”的?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秋景來表現秋味的?

明確:秋景圖——秋院靜觀:槐樹落蕊:秋蟬殘鳴:閒話秋雨:秋日勝果: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蟬、秋雨、秋棗突出的是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找出本段的中心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本文寫故都的秋天,為何不詳寫故都秋天的著名風景?

明確:(1)作者是從秋味這個角度來寫故都的秋的,而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2)作者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於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説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本文的基調——清、靜、悲涼就不一致、不和諧了。

(3)那麼,郁達夫為什麼獨衷情於清、靜、悲涼呢?這當然與他的生活背景、個人情趣有關,我們來看一下郁達夫。

(教師屏幕展示有關資料)

郁達夫是個典型的傷感文人,從小失去父親,體驗了生活的艱辛,養成憂鬱、沉寂的性格;成年後,又到日本去留學,飽受異族的歧視與凌辱,更增添苦悶、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風有一種傷感的、灰冷的調子。再加上本文寫於1934年,九·一八事變之後,北平將遭到日寇踐踏,在這個時候,郁達夫正是懷着最後看一眼故都的秋色的心情重遊故地的。就象一件心愛之物,傳家瑰寶,即將面臨着暴力地搶劫而自己又無力抵禦一樣,那種悲涼、那種無奈,自然要在文章中顯現出來,由於心情使然,此時在作者看來,這種清、靜、悲涼就是一種美,儘管是朦朧的,甚至基調有些灰暗,但正是這種清、靜、悲涼讓他難割難捨,這正是故都情結,家國之思,也正是他幾十年人生所體味出來的生命之味。所以説秋味就是生命之味。

6、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明確:北國秋——清、靜、悲涼

南國秋——慢、潤、淡

多次提南國之秋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秋的特點,點出北國之秋味的醇厚、濃郁。

(師補充:作者在這裏不經意的用了對比和襯托,這樣一來,使表達的主題更加突出、集中、精彩,大家在自己的寫作中也要借鑑這種方法。)

7、縱觀全文,你認為作者是頌秋還是悲秋?為什麼?

明確:頌秋。(師補充:結合文章結尾的一段話。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雖然全文的基調是憂傷、悲涼的,但是作者通過對這些普通的花草和普通景象的信手勾勒,傳達出作者心目中最美好的秋味,正如一曲悲涼的頌歌。如此寫秋,看似平淡,實則秋味更足,意境更深。(師補充:學習了本文,同學們要把這種技巧活用到做文章中。)

8、作者運用了散文的抒情手法,請問“形”與“神”在文中各指什麼,兩者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師補充:從寫作上來看,作者表達的是自己對故都的依戀——故都情結,作者把人的主觀感情和客觀的自然景物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表達了他的家國之思。這也就是我們在寫作上經常説的:以情馭景,用景顯情,情景交融。那麼在情景交融中誰是主要的?(生:情。)師:是的。也就是説,情和景的結合要以情為主,要選擇適合情的景。秋天那麼多的景物他沒有選,單單按照清、靜、悲涼來選擇紫色的牽牛花,落地的槐蕊,哀愁的秋雨、秋蟬、秋棗。這些寫作的技巧我們要慢慢的去領悟、實踐、掌握。

9、劃分文章的結構

一(1-2):總寫對北國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二(3-11):分寫部分,從記敍和議論兩部分描寫古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

三(12-13):總括全文,強調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眷戀。

六、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記敍、描寫:(形)

清1、秋院靜觀

靜2、槐樹落蕊眷戀

悲3、秋蟬殘鳴嚮往

涼4、閒話秋涼之情

5、秋日勝果(神)

議論:足見有……感觸來的

七、結語設計

這是一篇很優美的散文,讓我們大聲朗讀課文,再來感受這“一曲悲涼的頌歌”吧!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方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在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教學過程

一、導語

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內容,北平故都,已是歷史上繁華的過眼煙雲。因此,題目中就含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的眷戀?作者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副怎樣的秋景圖?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思考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找出文章的文眼。

2、作者在文中描寫了幾幅故都秋天的畫面?

二、課文誦讀

教師範讀(或聽朗讀錄音)、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課文分析

(一)明確思考題:

1、“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清”“靜”“悲涼”是的特點。這是課文的主線或文眼。對課文文眼或主線的把握有利於我們對課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這幾天心裏頗有點不寧靜”《綠》中的“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2、描寫了五幅畫面:小院清晨槐樹落蕊秋蟬嘶叫閒話秋涼秋果奇景

(二)分析課文

1、從五幅畫面入手,分析

(1)的特點。

(2)“反襯”手法的運用。

(3)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作者為什麼要選取這五幅畫面來寫。

(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者的經歷來分析)

2、分析第2、13兩個自然段,將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對比,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3、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4、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有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5、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明確:秋色是這樣的美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外交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戀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四、課外作業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成片段。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故都的秋聲,秋色,秋味,體會作者對北方秋景的讚美之情。

2、引導學生把握文中情與景的關係及文章的結構。

二、能力目標:

讓學生初步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物”與“我”之間完美融合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過程及步驟:

一、課前預習,並佈置預習題

1  熟讀課文,查閲有關作者郁達夫的生平資料,初步瞭解其散文寫作的風格特點。

2  思考:本文寫故都秋天的哪些景物?

本文題為“故都的秋”,文中卻多次提到南國之秋,為什麼?

二、回憶學過的有關寫秋的詩文,概述這些詩文“寫景”“抒情”的特點,導入新課。

劉禹錫《秋詞》

(一) (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山明水淨夜來霜,

我言秋日勝春朝。 數樹深紅出淺黃。

晴空一鶴排雲上, 試上高樓清入骨,

便引詩情到碧霄。 豈如春色嗾人狂。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劉禹錫《秋詞》(兩首)

問:在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體現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

明確:如“勝春朝”、“引詩情”、“山明水淨”、“清如骨”等。

問:那麼,這樣的秋天給我們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這裏的秋天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能激發人的詩情,甚至勝過春天。

分析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問:這首小令寫了什麼景什麼人?

明確: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

問:同樣是寫秋天,前者清新,後者悲涼,這是什麼原因?

明確:這是作者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也就是“情”決定了“景”的特點,即“景       隨情異”。

問:本文《故都的秋》也是寫秋天,那麼,這裏的秋天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明確:清、靜、悲涼。

美學家説:“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我們就從《故都的秋》走入郁達夫的心靈世界,看作者通過對秋天的描寫抒發了自己怎樣的深情呢?

三、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瞭解作者的感情底藴。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xx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

從1921年到1933年4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 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3、小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不難看出作者感情的底藴,特別是“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得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一句,明確指出了作者寫這一篇文章的感情特點。瞭解了作者感情的特點,將有助於下面我們對本文景物特點的分析,從而能更好地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四、播放文章的朗誦錄音,整體感知“故都秋”的特點。

五、由景入情,把握情與景的關係。

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那麼文中集中描寫故都秋景這一特點的是在哪些段落?

明確:從第3到第11自然段。

問:這些段落中寫了哪些主要的景?

明確:第3段主要寫了秋花(牽牛花),第4段主要寫了秋樹(槐樹),第5段主要寫了秋蟬,第6——10段主要寫了秋雨,第11段主要寫了秋樹(果樹)。

那麼,作者在對這些景具體的描繪中,是如何體現故都秋“清、靜、悲涼” 的特點的呢?下面先請兩名同學來誦讀課文3——11段落,其他同學要眼耳手腦並用,一是圈出文中體現秋天色彩的詞語,二是標出傳遞聲響的物名。我們將從“秋色”和“秋聲”兩個角度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先學生討論,然後教師總結:

秋色

青天(藍綠) 藍朵(藍色) 秋草(黃色)

落蕊(灰白) 樹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藍綠)

棗樹(淡綠微黃)

問:那麼這些色彩有什麼特點?

明確:冷色。

問:用這樣的冷色調的詞僅僅是因為作者忠實於對客觀景物的真實描寫嗎?

明確:不僅是這樣,“一切景語皆情語”,更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我們可以從“説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試做陪襯。”這裏看出作者此時所欣賞的是一種蕭條,落寞,悽清的景。所以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

問:接下來我們來聽聽故都的秋聲,主要有哪些聲音呢?

明確:“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便會用了緩慢悠閒的聲調,微歎着互答着説”。

問:這麼多聲響交雜在一起故都的秋又是怎樣的呢?

明確:靜。連鴿子的飛聲、蟬衰弱的叫聲,這些細微的聲音都聽得到,這就反襯了故都的靜。“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這是運用了以動襯靜的手法。 “靜”,這就是故都秋的聲音。更何況蟬聲是如此的衰弱與悽慘,更何況這聲音如影隨形讓你無處藏身(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和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户户都養在家裏的家蟲)。“悲涼”,這便是故都的秋味。看來作者對故都的秋是:痛並快樂着。

問:文中有沒有能直接體現這種感覺的句子?

明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問:故都的秋即使在作者那個時代,也有明豔之色,也有繁華之景,作者為何避而不寫,而寫秋天的“清、靜、悲涼”?

明確:這與作者的心境有關,前面我們在學習本文的寫作背景時,曾提到作者寫作的心境,由此我們可以看到本文情與景的密切關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六、分析文章結構

以上分析的是3——11自然段,是本文的主體部分,下面我們來看看其他段落寫什麼。

問: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問: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 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 樣在結構上就形 成了前後呼應。

問:好從這篇文章結構來看,2和13自然段相呼應,假如1、14自然段也相呼應,那這篇文章的結構就更加嚴謹了,試問這兩段是否有呼應?

明確:第1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感受和嚮往,第14段寫作者對故都秋的眷戀之情,都是抒發情感,“嚮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戀”是在離開故都之時,其實質是一樣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構成了呼應。

問:最後來看第12段,這一段主要採用什麼表達方式?從全文來看,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七、思考

文章的題目“故都的秋”能否改成“北平的秋”。

明確:如題作“北平的秋”,意味就不同,與作者所表達的憂時傷國的深沉情感不相吻合。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和“一。二八”戰爭相繼發生之後;用“故都”一詞更能折射作者的悲涼思緒,表達對國家的深深的隱憂,表達他“位卑不敢忘憂國”的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且“故都”含有更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底藴。

八、能力遷移訓練

1、練習:

有人説:“真正好的散文並不在乎寫了什麼,告訴了讀者多少東西,而在於讓讀者想到了什麼;有多少喚醒。”高二的你們已經經歷了人生的十六個春夏秋冬,除去孩提時代的懵懂無知,對四季輪迴你應該有自己的獨到感觸吧。用你擅長的手法將它們記錄下來。

2、拓展閲讀

郁達夫《北平的四季》

歐陽修《秋聲賦》

故都的秋教案 篇八

課程分析:《故都的秋》是現代著名的小説家,散文家郁達夫寫於1934年8月的一篇散文,文章中散發着作者對故都深深的感情和眷戀,它體現了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渾然交融的高超筆法。本課是散文鑑賞的起始課,對後面的散文教學有着領啟,示範作用。通過學習本文,將使學生學會散文鑑賞的方法,培養人文意識,進而閲讀名家名篇,從而步入散文鑑賞的規律之門。因此,以開放的思維,以現代的教育模式來學習本文,將對散文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教學目標:

1、培養朗讀感悟,品味揣摩語言的能力。

2、學習“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學會從景物描寫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人文情懷,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以情馭景;在景物的細緻描寫中滲透作者的主觀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中又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情。

教學方法:美讀法;賞析法;討論探究法

設計理念:依據實現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本的教學觀,並根據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設計本課主要採用體驗教學法“以誘達思,育人育才”。考慮學生對鑑賞的畏懼感,可不拔高學習的目的,只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一步一步達到鑑賞的終點。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這幾天越來越冷了,身上的衣服也越加越厚了,我們明顯的感覺到——冬天到了。可是,當我們不經意地往窗外一瞥,就會發現,秋的氣息還在。無論是樹梢還是山巔,一縷紅一抹黃,都在告訴我們它們曾經的燦爛與輝煌。秋天,一個收穫而美麗的季節,古人曾給我們留下了無數吟唱的詩篇。那麼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與秋結緣了。

“秋”“愁”(板書),心上有秋便是愁。關於“秋’歷代文人墨客也有一種傳統的認識:言秋多愁。有詩為證: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西廂記》

最典型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大家一起背:“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散曲中的秋有何特點?(凋零,悲涼,悽楚。)詩人的情感是怎樣的?(憂鬱,悲愴。)你是怎樣捕捉到詩人情感的?(通過詩歌中的景物描寫。)

“通過景物描寫把握作者的情感”這是我們解讀詩文的一把鑰匙。

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無情,但是,由於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於景,於是,便“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於是,便產生“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悽美。這種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許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達到了極致而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今天,我們來賞析一篇這樣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關於“秋”,郁達夫曾經説過:“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啊,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北國的秋為什麼會讓他發出如此感歎呢?我們今天來學習《故都的秋》,去領略郁達夫筆下的,心中的秋。一箇舊都的秋景,為何會引起作者如此的眷戀?秋聲秋色中藴涵了什麼樣的深情?

二、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們先來整體感知故都的秋景。下面,請大家看到課文,聽我對課文主體部分(3-11)的朗誦。一起神往故都,觀其色,聞其聲,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伴着音樂,我們自由誦讀課文,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故都的秋有何特色?

明確:清、靜、悲涼

2、這些特色描寫集中在哪些段落?

或:

1,“秋味”是什麼“故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詞説明(清,靜,悲涼)

2,為了體現故都的秋味,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讀課文,然後自由發言。最後,多媒體展示明確“五幅秋景圖”: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蟬殘聲;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三、精讀細品:

選擇文中你喜歡的秋景圖,揣摩語言,分析文章怎樣描寫這些景物,景物的特點是什麼。

透過字面,揣摩體會,情景相連,挖掘作者寄寓於其中的深情。

在對文章內容與思想情感有了宏觀理解的前提下,揣摩咀嚼出文章的精妙之處,才算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鑑賞。

1、揣摩點:從這秋晨一景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樣的“主觀色彩”(情緒)?

提示:這是作者為我們描繪的一幅秋晨生活場景,在“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下,在那秋晨的光影裏,作者竟可以泡一碗濃茶,細數葉縫間篩下來的光縷的數目,或靜觀破壁腰上的牽牛花,顯然,這是流露出作者的一份愜意,一份沉醉,這是一種文化人悠靜恬適的審美心理。與“皇城人海”相比,於“一椽破屋”獨居,顯然又具有一種隱士之風,而這隱逸中難免有“孤單”感覺,作者能夠自己細細品味這“孤單”的感覺,便是一種最美的“創造”,是一種對社會的潔身自好,靜對秋光、秋花,是一種孤芳自賞,而“賞”到的這“十分的秋意”,也不過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傷交織的情懷的着落點。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揣摩點:從這幅“落蕊圖”中,你能品味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提示:對於秋之落葉,在杜甫筆下是“無邊落木蕭蕭下”的壯闊景觀,是“秋風掃落葉”的荒涼情景,而在郁達夫筆下,則是靜得連人的耳鼻都無從把握,只有通過“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才感覺出“鋪得滿地”的落蕊的存在,讀之彷彿有親臨其境之感,使人不由得感到景之細膩景之真切,而此景中正是作者一種微妙的難以名狀的情悸的真實寫照,是作者沉醉其中所深藏的孤獨、落寞和感傷情懷的自然流露。

3、

“鳥鳴春,雷鳴夏,蟲鳴秋,風鳴冬。”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寒蟬悽切”

舊夢繁華已化煙,

漸趨枯淡是中年。

小結:提問:分析了景物描寫從中讀到的作者的感情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

明確:和故都的秋景一樣也是“清,靜,悲涼”的。在作者的筆下景中有情的悲涼,情中有景的落寞。的確是“一切景語皆情語”,達到了“物我為一”的境界,這也是這篇散文的魅力之所在。

提問:回頭去看,郁達夫筆下的秋在哪裏?(仿句練習)

秋,在小院中低矮的破屋內外,

在————————————,

在————————————,

在————————————,

在————————————。

(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裏,在秋蟬的每一聲殘叫裏,在秋雨的每一個雨滴裏,在秋棗的每一絲微黃裏。)

的確,郁達夫故都的秋景都是皇城根下,尋常巷陌中的家常小景。所以,只要用心我們也可以從身邊的平凡的景物中讀出一種真實的生活感受。

四、探究:

“悲涼”本是形容消極、低落情緒的,可為什麼作者把“悲涼”用在讚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不用明快的筆調來頌秋呢?

作者為什麼不以明快的筆調來寫故都的秋?

此文寫於1934年,此時的中國,連年戰亂,民不聊生,郁達夫也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飽滿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寫的心中的“悲涼”已不是故都賞景的心態,而是對整個人生的感悟。這種感受在當時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跡。

小結: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後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五、遷移拓展:

讀一讀以下幾首詩(或聽一首歌),感受一下他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在獄詠蟬》《秋蟬》劉禹錫《秋詞》“”陸游《》“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在郁達夫先生展現的一個秋天的背景裏,我們以朗讀的方式,自主合作地去感悟,去揣摩,走進故都的秋,現在走出故都的秋,在網絡環境中,老師希望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解讀更多的名家名篇名作。

故都的秋教案 篇九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一、導學目標:

1.體味詩意秋景圖,把握散文“形”與“神”的辯證關係。

2.理解、運用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藝術手法。(難點)

3.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二、導學方式:

整體感知——朗讀感知——朗讀品味——鑑賞評價——實踐創新

三、導學要點

【導入  新課】

如果説春天讓人朝氣勃發、浮想聯翩的話,秋則讓人平心靜氣、深思細品。請同學們打開詩詞歌賦的記憶庫,撿拾出幾片金黃的秋葉,好嗎?(學生七嘴八舌,教師鼓勵表揚)(投影)同樣是秋天,劉禹錫高歌“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馬致遠悲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李清照纏纏綿綿“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毛澤東獨立寒秋,英姿勃發,放眼“萬類霜天”,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秋思”作為一種文化積澱已熔鑄到華夏兒女的血液之中。那麼散文大家郁達夫筆下的秋又是如何一種況味呢?讓我們伴着鋼琴曲《秋日私語》,一同走進《故都的秋》。(配樂)

四、【討論品讀】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寫秋的?請分別用一個字概括。(整體感知)

討論:色、聲、實、味。“味”這個字是全文情與景的濃縮,言有盡而意無窮,須細酌慢品。

2.作者認為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韻味有何不同?(篩選信息)

圈畫:清、靜、悲涼、慢、潤、淡……(味的具體內容)

3.寫北國之秋而多次點到南國之秋,用意何在?(鑑賞評價)

討論:烘雲托月之法,突出北國之秋的感人至深。

點撥:聯繫文題“故都”(故鄉、故國、故人)理解。

4.作者用他那丹青妙筆為我們勾勒了一幅幅詩意秋景圖,請從自然景物入手簡要概括。(概括要點)

花、槐、蟬、果—可視、可觸、可聞形

清、靜、悲涼—字裏行間充沛之情神

配樂自由朗讀,品秋之韻味。

5.香山紅葉漫山遍野、熱烈奔放,頤和園風光旖旎、遊人如織,都能映照出故都之秋的倩影,作者視而不見,卻只擷取這塗抹着一層淡淡的灰色的花、槐、蟬、果來細味清、靜、悲涼,為什麼?(鑑賞評價)

討論:一切景語皆情語,詩情畫意總關情。對於同一輪明月,高興的人寫她,她在笑;憂鬱的人寫她,她在愁;怒不可遏的人寫她,她簡直就是一張氣得蒼白的臉,青筋暴跳、立目橫眉。是否合乎心境是選景的主要標準。正所謂以情馭景、以景顯情。這故都的秋乃是作者心中之秋。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知人論世)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苦淡。本文字裏行間流露着對生命的追問。

五、【精讀拓展】

1.配樂朗讀秋槐、秋雨文段。

2.精讀秋槐段。幽人徘徊,落蕊滿地,尋尋覓覓為何事?(投影: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思考:自然之秋——人生之秋

點評:縱才八斗,也“有志不得騁”,不得不從上海退隱到杭州,人生短暫,而坐看年華付水流,是何等苦悶,何等寂寞!

3.精讀秋雨段。(投影: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品讀“了”。

討論:天氣轉涼了,一年剩下的光陰就不多了;言外之意,人到中年,剩下的光陰也不多了。這尾音一拖,那種感歎悲涼的味道就出來了。作者這裏話秋涼,言外之意是,如今歷盡滄桑,飽嘗了人世間的酸甜苦辣。作者談天氣不談國事,反映的正是一種政治高壓。化用名句,含蓄雋永。

六、【深情結語】

《故都的秋》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故都的秋色、秋聲,清、靜、悲涼;悠遠的秋味,孤獨、寥落;深沉的秋思,充溢在胸襟。我們彷彿和郁達夫先生共同品嚐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齒頰留芳,清爽宜人;又彷彿是聽完了一曲字正腔圓的京劇清唱——餘音繞樑,不絕如縷。

七、【聯讀悟寫】

學習課文“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法,寫200字描述性片段。

1.定情:熱愛、生機、活力。

2.角度: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繪聲繪色繪形。

【板書設計 】

故都的秋

郁達夫

槐 雨

以情馭景——花秋味果→形

以景顯情——清靜悲涼→神

故都的秋教案 篇十

教學目標:

1、領悟作家內心的獨特感受,深入體會故都秋的特點。

2、品味詩一般的語言、意境,品鑑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與重點:

分析情與景的關係。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注意課文章的文眼。

2、把握文章大意。

一、導入:

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季)那我們看到外面的樹啊、山啊是什麼顏色啊?(綠色)你感受到秋的到來嗎?但是現在的北方卻已是秋意濃濃(圖片:北方的秋景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郁達夫《故都的秋》,看看郁達夫是怎麼比較南國與北國的秋。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富陽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經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他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殺害。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

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

2、寫作背景(投影):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離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解題:

“故都”兩字指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藴;“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與“故都”結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

四、課文分析: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

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

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現在,請同學們快速地閲讀一遍課文,在閲讀中解決這樣一個問題:郁達夫是從哪個角度寫秋的?有人寫秋聲,有人寫秋形、秋色,他寫的是什麼?找一找,找着了,可以劃一下,注意文中關鍵性的段子。

明確:第一段:秋味。(投影)他從杭州趕上青島,又從青島趕上北平的理由,只不過是想飽嘗一嘗這故都的秋,這故都的秋味。這就是中心段,是統領全篇的文字。我們一塊來讀讀。

文章一開篇,作者就緊扣題目,緊緊地圍繞着故都的秋這個着眼點來寫。那麼他該怎樣賞玩這故都的秋味呢?也就是説,他在文中是通過哪些景物描寫來品味這個秋味的呢?有沒有具體的景物描寫?

明確:(投影)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五幅畫有:靜對藍朵、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閒人話秋、秋果將熟。

不知道大家在閲讀的時候注意到了沒有,郁達夫曾經告訴我們,在南國的時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讓他思念的是北國的哪些景物?

明確:第三段: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大家自己讀一讀(自由誦讀第三段的前一部分)。

那我們來想一想,這些平素讓他魂牽夢縈的景色,現在到了故都,他為什麼不着力的寫,而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反而大寫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呢?這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你會這樣安排嗎?

明確:1、牽牛花、槐蕊、秋蟬、秋雨、秋棗更能表現秋味,它們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選擇它們更有典型性。

2、作者想從平凡中寫出不平凡的味道來。

3、作者從自己身邊普通的事物來寫對秋的感覺,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作品就是要引起共鳴的。陶然亭那些地方有些人不一定到過,我們中是不是有沒有到過的?所以,若你寫了,大家不一定能和你溝通。

4、從細小的東西入手,細小的就這麼有秋味,大處就更不用的説了。

5、回到了故鄉,會感到一草一木都是親的,所以一草一木都滲透着秋味。

為進一步瞭解,舉一個例子。大家不知道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了沒有。有一個暑假,我曾山西大同玩,去大同之前,我想到大同的是雲崗石窟、九龍壁、嚴華寺、煤山。但我想是不是隻有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大同山西的文化氛圍,那種山西味呢?不是的!我去逛當地的菜市場時,那羊肉、羊雜、大葱、大蒜等土特產,馬路上行走的騾子、騾車,盈耳的異地口音,已經讓我這個四川人感到了山西的與眾不同。

後來當我去農村時,大爺蹲在門口吃飯,房屋佈局(有坑、掛簾子),坐着嗑瓜子,羊羣,土房,我覺得我已經深深地被那個山西味包裹了起來。我沒有去那些名勝地方但我已經感覺到了十足的山西味。那為什麼我來了之後和沒有來之前的感覺不一樣呢?

因為我去過了,真實地感受了一番。那你沒有去的時候一想起北京你腦海裏出現的是什麼?

明確:故宮、天安門、長城……這些是北京的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那你去了之後呢?是不是非得到了這些地方才能感到那種京味呢?不是。我們在那小衚衕裏舊能感覺到那種京韻京味。所以鬱大夫沒去之前想的和去了之後寫的不一致,我們能夠理解。這是一個方面。

另外我們想,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名勝。這是歷史留下來的外在的印痕,而外來人是最易注目的,那些滲透於骨髓裏的傳統神韻,卻存在與北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遊人如織的地方給人的感覺是什麼樣的?

明確:吵鬧的、擁擠的。也就是説給人的感覺是暖的、熱的。如果寫這些地方,和我們本文的基調一致嗎?吻合嗎?

明確:不吻合。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所以,你看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的作者就點到為止。再加上我們剛才説的那些原因,所以雖然讓他魂牽夢縈,但作者只是匆匆的一筆帶過,這就是圍繞中心來選材,這樣寫就叫不蔓不枝。

我們剛才説與本文的基調不吻合,那麼本文的基調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清、靜、悲涼。(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用屏幕顯示)第一段多重要啊!把關鍵的字詞劃出來。

本文的基調是清、靜、悲涼,但作者在寫起來是有所偏重的,就那些景物各偏重於什麼呢?

明確:槐蕊偏重於“靜”。牽牛花偏重於“清”。秋雨偏重於“悲涼”。秋蟬、秋棗偏重於悲涼。從哪兒看出了?從秋蟬的叫聲中,秋棗的生存環境中可以看到。

景物的安排順序是按照清、靜、悲涼來排列的。非常對應。牽牛花突出的是清,槐蕊突出的是靜,秋雨、秋蟬、秋棗突出的是悲涼(投影)。我們先來看看對牽牛花的描寫。大家自己來讀一讀關於牽牛花的描寫。在讀的過程中注意,作者描寫牽牛花重點描寫了牽牛花的什麼?

明確:花色。郁達夫並沒有寫牽牛花搖曳參差的藤蔓,也沒有寫牽牛花扶疏映襯的花葉,而是寫它的花色。作者怎麼説的?“牽牛花以蘭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你覺得這種花色的選擇合理嗎?

明確:合理,因為這樣符合全文的基調。白色和蘭色比較清靜,而紅色熱鬧,紫黑色太濃了,顯示的基調也太濃,太低沉、太壓抑、太過於冰涼了。蘭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個“清”字。蘭色和白色屬於冷色:藍色,寧靜、深遠;白色,素雅、純靜。它們與高闊的藍天形成了和諧的秋的基調,給人的感覺是清涼疏朗的。不過作者仍嫌不夠,在牽牛花出場前,他特意營造了一種充滿北國情調的清涼的氛圍:破屋、濃茶、碧天、馴鴿、尖細且長的草,這個時候再加上牽牛花的藍朵,真的讓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氣撲面而來。每次我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這兩句詩,大家一塊讀一讀。

“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投影)王安石罷相後無事可做,整日尋芳攬勝打發流年,獨坐無聊,就細數落花,一個“久”字只是説他數的久嗎?透出的是什麼?

明確:透出的是寂寞悽苦的心情。可以説,郁達夫這時的心境和王安石頗有相同之處,在意境上可以説是異曲同工。清靜閒暇中透出了落寞。這牽牛花描寫的不僅是秋天特有的清氣,而要表現的是作者落寞的心情。好我們一塊再來讀一遍,體會體會“清”字是怎樣貫穿其中的。

(讀課文相關語段。)

文章的標題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與倒數第二段卻寫了南國的秋,為什麼?

明確:作者借南國的秋的温、潤、慢,通過對比突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是南國之秋所無法比擬的,從而,突出作者對它的熱愛之情。

第12段的大段議論寫了什麼內容?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這一段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而中國的文人最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屬,這樣寫還是為了突出北國之秋。|這段議論,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實了內容,深化了主題,同時,又使文章疏朗不羈,揮灑自如。

五、小結:

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主體部分寫了秋的特色,又通過對比、議論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麗而不膚淺,成為現代散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詩人樑小斌在他的《我熱愛秋天的風光》一詩中寫道:秋天像一條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兩岸還盪漾着我美麗的思想。我們來看看,在《故都的秋》這條深沉的底藴豐厚的河流的兩岸,盪漾着郁達夫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説,在故都,“秋”可寫的東西很多,有火一樣的香山紅葉,有明鏡般的昆明湖水,有詩境似的陶然亭……這些何嘗不能映出“秋”的倩影,而作者偏偏寫了那樣的秋色呢?

(師生共議)此問題較難,可由教師提示。

明確:這和作者的生活經歷有關。郁達夫3歲喪父,幼年生活困難,青年時代,十年客居日本的生活,又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他的自傳體小説《沉淪》表現出了濃郁的抑鬱、孤僻的個性特徵,因此,他喜愛“清”“靜”“悲涼”的色彩便不難理解。|

如果讀一讀郁達夫的傳記,就會知道他提倡“靜的文學”,他寫的多是靜如止水的遁世文學,另外,他還主張“文學作品,都是作者的自敍傳”,所以,他的作品體現着極強的“主觀色彩”,《故都的秋》,秋有情的眷戀,秋中有情的落寞,是最自然不過的了。

這樣寫,也和文章的寫作背景有關。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作者曾投入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運動,進行進步文學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待原因,作者從上海移居杭州,隱居山水,思想苦悶,創作枯淡。本文正是寫於此時,所以他眼中的景無不是內心情感的外化,真是“而今識盡愁滋味”,不寫不休。

作者正是以情馭景,借景抒懷,情景交融地進行創作的,這是作品成功的緣由,很值得我們借鑑。

我們説《故都的秋》美麗而不膚淺,但我們對它要愛不能寐,不要沉浸其中,“清、靜、悲涼起來,“於我心有慼慼焉”。老沉浸在“清、靜、悲涼之中,會非常的壓抑,難受,甚至會“在沉默中滅亡”。我們説產生《故都的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其實,即使在那樣的艱難的處境中,作者也並非真正沉淪,在內心難言的孤獨冷落之中,表達了對國事的隱憂,他不寫混混沌沌的江南之秋,正是他不甘沉淪的表現,1937年,抗戰爆發,他毅然投入到戰鬥的洪流中,進行抗日宣傳,1945年被日本憲兵殺害於蘇門答臘。50年代,郁達夫被國家追認為革命烈士。

我們聯想到,即便硬骨頭魯迅先生,在醫學救國的理想受挫、棄醫從文又陷入低谷之時,也曾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寫古碑,暫時用種種方法來麻醉自己的靈魂。|即使是有骨氣,寧肯餓死也不食美國的救濟糧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朧的荷塘月色來表現自己不滿現實又找不到出路的苦悶與彷徨。但是,他們都不愧為新文化運動的精英,中華民族的脊樑,苦悶彷徨之後,他們依然昂起高貴的頭顱,血沃中華,不僅以優美的文筆為文學殿堂增添了絢爛的篇章,更以滾滾熱血,為後人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生命歌。從這些真正文人的作品裏,我們能汲取很多的做人與作文的營養。

六、佈置作業:

課就上到這兒。佈置一篇課外練筆。借鑑《故都的秋》的寫法,寫出你心目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