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32W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案【精品多篇】

高中語文課文《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特徵,培養審美、鑑賞能力。

2、理解作者的價值取向和審美觀。

3、要求學生掌握3個知識點。分別是怎樣扣住“清”、“靜”、“悲涼”來寫故都的秋;怎樣把故都的秋與南國的秋進行對比;如何以情馭景,以景顯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全面理解本文的題旨。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3、欣賞作品的繪畫美。

【教學方法】

運用披文入理、緣景入情的賞析方法,把握情境,感受情物,探究情緣,揣摩情語,領悟情思,形成鑑賞抒情散文的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相關準備

1、引入課文: 在背景音樂《長亭送別》中讓學生欣賞幾幅關於北方秋天的圖片,之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秋天的感受,可以用自己的話説,也可以引用別人的詩句來説。

每個人對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看看郁達夫先生筆下的秋天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歷代寫景狀物的詩文中,寫秋景狀秋物的篇章數不勝數,名篇迭出。今天看看北京的秋天在郁達夫筆下又是怎樣一番情致。( 教師板書課題)

2、介紹背景(印發資料)

作者: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縣人。創造社的重要成員之一,現代著名作家,詩人。1896年,郁達夫誕生在富陽這個富春江畔的古老小城中。據説他家藏四萬卷書,郁達夫在少年時期就全部翻讀過了,打下了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1913年,他留學日本,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及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的薰陶。十年異國生活是他飽受屈辱和歧視,激發了強烈的愛國熱忱。1922年,他回到祖國,與郭沫若、成仿吾等人組織了“創造社”1930年,他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1933年4月,他離開上海隱居杭州三年,過着遊山玩水的隱逸生活,為派遣苦悶,寫了許多遊記,多為遁世作品。1937年,他憤起離家參加了抗戰工作。1945年在南洋被日軍殺害。郁達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説、散文、詩詞、文論等諸多領域都具有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且形成了自然暢達而熱情坦蕩的鮮明風格。這一風格也體現在他的散文創作中,善於運用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風格卻很統一,正如郁達夫自己所説的:“悲懷傷感,決不是一個人的固有私情,照托爾斯泰的藝術論看來,則感情的渲染傳統,卻是藝術作品的主要功用之一。”在散文中“總要把熱情滲入,不能不達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帶有鮮明的白敍性質,發出的是帶有強烈個性的自己的聲音,篇篇洋溢着迴腸蕩氣的詩的調子,充滿了內熱的、濃郁的、清新的情韻,熱情坦白,毫不遮掩地表現了一個富有才情的知識分子在**社會裏的苦悶心境,展現出一幅幅感傷、憂鬱而又秀麗、雋永的情景交融的畫面。郁達夫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説方面。其小説代表作為:《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夜茫茫》等。

背景: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曾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進行創作。1933年4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上海移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適的山水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而這篇散文寫於1934年,作者正處於苦悶時期。

二、整體感知

(—) 指導學生初讀文章,理清行文脈落。 學生品讀後,研究,討論。

教師以問題點撥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稱北平,為什麼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標題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平的秋”?

學生討論回答之後明確:北京歷史悠久,秦漢以來,它一直是中國北方的重鎮,遼、金、元、明、清均定其為國都, 一個“故”字不僅道盡了歷史的蒼涼與厚重,還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章無所不在的文化底藴和歷史氣息。

1、本文圍繞“秋”,描寫了哪些關於秋的景物?

(秋晨天空、秋牽牛花、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秋棗奇景”等)

2、在刻意描繪的五種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筆觸點到的還有哪些內容?

(首尾都點到了南北不同景點的秋色:南國的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秋味,揚州“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駝[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並在文中插入關於秋的議論,其中點明中外文人及作品)

(二)指導學生細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中景物的特徵。

教師以問題點撥。 學生欣賞、討論。

1、讀罷全文,你認為作者主要從哪兒個方面來寫故都的秋?各具怎樣的特點?

(作者先從“秋光”寫起,秋天的早晨,仰視可見“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近看可以“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還有那“玉泉的夜月”,給人以高遠柔和而又清冷之感。我們還能從文中聽到“秋聲”,“西山的蟲唱”,“秋蟬衰弱的殘聲”,是淒涼哀惋的,但也有“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和“潭柘寺的鐘聲”,是高亢,幽遠、清亮的。而再看那“秋色”,既有“鴿蛋似的棗兒”從淡綠微黃到紅透的成熟過程,也有喇叭似的朝榮“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的主觀感受,顯示着秋之火熱與冷漠的統—。還有秋樹的落蕊,沒聲、沒味,“會鋪得滿地”卻“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可“像花而又不是花”,真是朦朧中又有落寞藴含其中,更具“秋味的是那“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陣涼風,一層秋雨,平添“無邊雨絲似愁長”的淒涼之味。)

2、縱觀全文,用最簡練的文字概括北國秋和南國秋的特點,文中為何多次提到南國之秋?

(北國秋的特點“清”、“靜”、“悲涼”的特點,而南國秋則具有“慢”,“潤”、“淡”的特點。作者多次提到南國之秋都是為了烘托對比北國之秋的特色,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之秋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之秋的色彩濃重(棗子紅透、牽牛花的藍白之色)、天之高遠(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使人處於其中,回味雋永)

三、誦讀全文,自選兩段背誦。(首段和倒數第二段)

第 二 課 時

一、指導學生精讀文課文,深層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文章主旨。

教師以問題點撥。 學生欣賞、討論、交流。

1、故都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作者為什麼只選取了幾處景物來寫呢?

提示:清代學者王國維有“一切景語皆情語”之説,點明瞭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文中的秋花、秋雨、秋光、秋聲……等這些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弱、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的自然融合。在故都,火一般的紅葉,明鏡似的昆明湖水,都顯示着“秋”的韻味,但因為作者身處的時代,在作家的內心投下了深遠的憂慮和孤獨者冷落之感的陰影,作者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就籠上一層主觀感情色彩。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案 篇二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與能力

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這是一篇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三、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方法

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五、教學課時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展示一常春藤盆栽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種盆景植物的名稱嗎?(常春藤)

這是老師喜歡的一種植物,老師喜歡它的原因有兩點,我先説第一個原因,那就是它的顏色——綠色。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眾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

(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1、作者為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2、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為什麼要囚綠?

(因為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

(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

(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

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

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為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為愛綠而囚綠,課文哪些語句寫出了他對綠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再次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

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説明。

(六)、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囚 綠 記

陸 蠡

本文線索:

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故都的秋教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緻的語言。

4、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瞭描寫地點,“秋”點明瞭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麼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麼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麼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裏,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裏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説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後,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齊讀描寫秋院的這段文字,體會其中的韻味

6、總結:

通過分析秋晨院落,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並沒有直接的表露心跡,沒有直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而是將自己的感情藴含在作者筆下的客觀景物之中,這種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情景交融”,達到了“不著一字而盡顯風流”的效果。

7、作業:

剩下的四種景物——秋槐、秋蟬、秋雨和秋果,同學們下去互相討論。下節課派代表發言,分析這四種景物分別是怎樣體現北國之秋的特點的。

第二課時

一、教學重點

1、通過分析其他四幅圖,更加明確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體會以情顯景、以情馭景的藝術手法。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二、教學過程

1、賞析秋景圖

1)秋蟬圖

明確:“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及柔軟的觸覺”。——作者調動了視覺、聽覺、嗅覺和觸覺,寫出了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作者細心的看到了掃帚的留下來的絲紋,它們孤零零的躺在街上,顯得清冷而落寞。既寫出了作者的清閒,又寫出了環境的落寞,顯示出一種悲涼之氣。

2)秋蟬圖

明確:蟬鳴吹響了秋的號角,同時也唱響了生命的輓歌。柳永有“寒蟬悽切,對長亭晚”的句子,可見秋天的蟬鳴並不似盛夏般激烈,多少有些生命將終的悽婉,沒落。蟬到了秋天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那麼聯想到人,人生的短暫,自然有種悲涼的感覺。

3)賞析秋雨圖

明確:文中的“灰沉沉”的天空,“息列索落”的秋雨,“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以及“緩慢悠閒”的語調都會給人一種涼意。在秋天,下秋雨,天氣就會轉涼,一年將盡,人到中年,光陰幾何,那種淒涼和無奈是難以言表的。就像辛棄疾在詞中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説還休,欲説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這裏的天涼好個秋是不是與那聲“哎,天可真涼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4)賞析秋果圖

明確:北方果樹處處都是,重點寫棗樹,目的在表達對故都金秋的熱愛和留戀。但是美好的時光是短暫的,“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一年也就要結束了,坐看年華赴流水,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感便油然而生。

2、學習對比、前後呼應的寫法

1)本文是寫故都的秋,但也寫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

其作用是什麼?

明確: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來襯托故都的秋。

兩者的比較點都是“秋味”,突出北國之秋更夠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見,為了突出景物特色,鮮明的對比是有效方法。

2)那麼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麼特點來襯托故都的秋的?在結構安排上為何要一前一後?

明確:分別抓住其“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濃,回味不永”的特點,前者在第2自然段,後者在第13自然段,這樣在結構上就形成了前後呼應。

3、情感探討

郁達夫對於故都的秋是怎麼樣的情感呢?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

明確:第一段“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為賞秋不辭辛勞,可見愛秋之切!)

最後一段:“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他為這秋色寧願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見愛秋之深啊!)

情感:嚮往、迷戀、眷戀

確定了情感,下面請大家看到十二自然段,作者説“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的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那麼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為什麼作者喜歡秋景但是看到秋景就會有這樣悲涼的情緒產生?

明確:客觀方面:故都秋天的景物所體現出來的那種蕭索落寞的景象。

主觀方面:1)社會環境的黑暗。“白色恐怖,使郁達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調,總想找寧靜處”。作者在寫這些描寫色彩的詞不僅體現了是故都秋“清”的特點,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顯。2)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文人見落花而傷春,看流水而感時。他需要這樣的景物來排遣內心的憂鬱煩悶,把複雜微妙而又難言的情懷寄寓在秀麗的自然景物之中委婉而又曲折地表達出來。3)文人的“悲秋情結”。

4、小結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曾説“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本文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全文緊扣“清、靜、悲涼”,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渾然一體。大家在以後的寫作中也要注意運用這種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5、作業:

1)、完成《學海導航》配套練習

2)、寫一篇欣賞季節的散文

三、板書設計

故都的秋

郁達夫

1、秋院

2、秋槐

3、秋蟬

4、秋雨

5、秋果

(形) (神)

《故都的秋》教學教案 篇四

課程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低沉的感情基調,體會作者對古都的深深眷戀的情感。

2、體會課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點,掌握文章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品味文章優美雋永,清新雅緻的語言。

4、學習美文,陶冶學生性情,提高審美鑑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瞭解作者筆下的“清、靜、悲涼”的秋,和作者抒發的對古都深深的眷戀之情。

2、難點:體會作者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所創設的“物”“我”之間完美的融合與統一。

三、課時安排

二課時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朗讀法、討論法及點撥法

五、課前預習

1、自主學習本文的文學常識,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把握作者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

3、畫出文中描寫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現色彩、聲音的詞語

4、給各段景物描寫添加一個小標題

5、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一課時

一、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明確作者筆下故都的秋天“清、靜、悲涼”的特點

2、概括文中五幅秋景圖

3、通過分析秋晨院落圖是學生理解“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騷人墨客。從古到今,關於“秋”的詩文,可謂汗牛充棟。歷代名家描寫秋的名篇和佳句是舉不勝舉。有哪位同學能就這些名篇和佳句略舉幾例?這些名篇和佳句,有的描寫秋天的蕭殺和淒涼,抒發作者深深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畫了秋天。有的刻畫了秋天的絢麗多彩,寄寓了作者濃濃的贊秋之情。而郁達夫卻以自己個性鮮明的思想,選擇了獨特的角度,運用與眾不同的手法,寫出《故都的秋》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達夫筆下的秋是怎樣一種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郁達夫的《故都的秋》。

2、檢查預習

學生介紹作者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3、解題

“故都”的秋,“故都”點明瞭描寫地點,“秋”點明瞭描寫內容,是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我們知道故都也就是北平,但作者問什麼不直接把題目寫成“北平的秋”呢?

明確:故,有歷史的悠久,年代遙遠之感,也有思念故鄉懷念故鄉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繁華褪盡,荒涼落寞的情緒。作者在標題中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就包含一種深切的眷念以及悲涼之意。

4、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有何特點呢?

明確:特點是清、靜、悲涼,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就開門見山的提出了故都的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奠定了文章的基調。(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2)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寫了故都的秋?是是怎麼樣表現這種特色的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北國秋色的。

明確:文中3——11自然段描寫了故都的秋。作者通過破屋、碧綠的天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日光、牽牛花、秋草、秋槐、秋蟬、秋雨、秋棗等等意象來表現秋色的。

破屋,日光,牽牛花都是庭院的景色所以第3段我們可將其歸納為秋院景色。由學生之間合作概括出其他四幅圖。

明確: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第五段,秋蟬(秋蟬殘聲),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話涼)第十一段,秋果(秋日異果)

(注:不是重點環節,不追求標題的協調、一致。)

5、集中欣賞

請一位同學分將第一幅秋景圖有感情的朗讀一遍,讀的時候注意體會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的情感。

文章集中反映故都的秋特點是“清、靜、悲涼”那麼第一幅圖秋院圖是如何體現出這些特點呢?

明確:1)冷暖色調的判斷。(視覺)

碧綠的天色,藍白的牽牛花,都是恬靜安謐的冷色調,這些冷色調一般給人一種“清”的感覺。(紅、橙、黃等顏色稱為暖色系,綠、青、藍等顏色稱為冷色系)

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達夫那個時代,秋天裏,明豔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為何避而不寫?

明確:主要的是與作者當時的心境有關,由於作者當時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熱鬧。(讓我們來看看郁達夫在寫作這篇散文的時候的什麼樣的一種精神狀態,插入寫作背景。)

2)聲音的體現。(聽覺)

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很細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夠聽見,正應了那句古詩——“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給人一種遼遠之感。作者在此用反襯的手法,以鬧取靜,突顯出了北國之秋早晨的寧靜的特點。(“靜”)

3)環境的描繪。

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裏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藍朵,感受秋意。破屋和破壁通常會給人一種落寞荒涼之感,這種落寞和荒涼往往會讓人產生“悲涼”之情。

“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我們一般提到草通常會説綠油油的,一片片的,而作者喜歡的卻是疏疏落落,尖細且長的秋草,我們知道秋風蕭瑟,一陣秋風過後,樹葉飄零,野草枯黃,生命即將終結,感物傷人,自然會產生一種悲涼之感。作者寫這些悲涼的景也是在品味這種悲涼的氛圍。

故都的秋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瞭解郁達夫及其作品。

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3、強化誦讀,訓練語感。訓練學生在閲讀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藴,並作適當歸納的能力。

4、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5、培養和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審美趣味。

【教學重點】

1、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

2、分析文章“景”與“情”和諧統一,以情馭景的寫作特點。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來的主觀感情,學習本文以情馭景、借景抒情的寫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古往今來,詠秋的佳作也實在太多太多,人們寫秋的着眼點也各不相同:

秋風蕭瑟,殘荷聽雨,秋有聲;霜葉黃花,秋草碧水,秋有色;天高雲淡,北雁南飛,秋有形。

但大體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頌秋,而面對這麼多的精彩,他會怎樣獨運匠心,另闢蹊徑,才不落窠臼呢?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賞析郁達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簡介作者及其藝術風格、本文的寫作背景,知人論世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鬱文,現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陽人。主要作品有《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等,作品風格清新,抒情濃烈,有感傷情調,有時流露出頹廢色彩。

本文寫於1934年7月。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這段時間,他思想苦悶,創作枯淡,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遊山玩水,留下了一些很好的遊記。

三、解題

讓學生分析題目,看看有什麼疑問和發現

參考:(1)文體,寫景抒情散文。(2)中心語是“秋”,是一篇寫秋景的散文。小結:從大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什麼經驗呢?——抓住題目的內涵。

四、深入研讀課文,整體把握,適時討論,走近大師,走進作品

(一)解決預習問題

1、作者對故都的秋持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明確:嚮往、眷念、熱愛。(我的不遠千里……,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意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2、本文的題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筆下,“故都的秋”這個客觀現實呈現出什麼特徵?

明確:總領句——“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3、文章哪些段落集中描寫了故都的秋景?這一部分寫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象?學生自由發言。給每幅圖加個小標題。

參考

庭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果奇景

(十分鐘)

五、合作探究

1、文章是怎樣具體表現“清、靜、悲涼”的特徵的?

下面請同學們以我們的學習小組為單位,選擇你們喜歡的一幅畫面,進行仔細品讀,看看文中是怎樣通過景物描寫展示北國之秋這一特點的?然後公推你們小組的一位同學展示你們的討論結果。(提示:同學們應注意圈出文中呈現色彩的詞語和傳遞聲音的事物,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分析)

學生分析五幅秋景圖,體會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

參考:

(庭院秋晨)

所寫景物:

1、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

2、一絲一絲漏下的日光;

3、牽牛花的藍朵。

4、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1、天色碧綠,看得很高,能見度大,可見,天空無雜質;

2、再看漏下的日光,一絲一絲多麼分明,可見,沒有混雜物;

3、再説牽牛花的花色,藍色,冷色調,給人感覺清透。

這此景物都共同突出一個“清”字。

景: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明確:以有聲襯無聲。正所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景:一椽破屋,破壁腰。

提示:屋壁盡顯荒涼,冷色襯托涼意。

小結:這幅畫可概括為——庭院秋晨。作者通過借景抒情(所謂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內心要表達的某種情感藴含在對景物的描寫之中,借景物來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的手法,把對秋的感受與景的選擇可以説達到交融合一的境地了。

(秋槐落蕊)

明確: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靜。氣味也沒有,微細柔軟的觸覺,掃帚的絲紋——清,潛意識下覺得有點兒落寞,“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悲涼。

小結:一葉知秋,歲之將暮,悲從中來。

(秋蟬殘鳴)

明確:衰弱的殘鳴、啼唱、嘶叫。

小結:這嘶叫是生命將逝的哀歎,涼從此出;另外,衰弱的殘聲都聽得見,足見故都秋之寂靜。

(秋雨話涼)

擬境朗讀:雲散雨霽,橋頭影裏,都市閒人,緩慢悠閒地對話。“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陣”字像“層”字,平平仄仄的歧韻,作者認為“倒來得正好”,試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明確:

①“了”字念得高,拖得長,體現對秋的深切體味;再加上破折號,聲音綿長濃郁,隱含着意味深長的感歎,這涼不僅在身,更涼在心裏。

②“陣”字表明涼意是短暫的,稍縱即逝的。而“層”境界頓顯深、廣、濃、厚。寫出了北國之秋經過一場場秋雨的洗禮,而漸濃漸深,漸染漸醇的特點。所以説,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小結:如果不是從內心深處感悟這故都的清秋,是不會有如此真切,如此細微的感觸的。

(十五分鐘)

六、學生自主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①秋的景物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紅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為何只選取了這幾處景物來寫呢?

明確:

“一切景語皆情語”,點明瞭作家筆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歷程的再現。作者當時因白色恐怖而抑鬱苦悶,逃避現實。因而,作者用這種感情來看外界時,看到的就只能是冷清的秋色,破敗的環境,聽到的也只能是寂寞的秋聲。文中的秋花、秋雨、秋樹等景物的清閒、幽遠、幽靜、落寞、衰落、蕭條,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實色彩,實際上是北國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觀色彩”與作家內心的“主觀感受的”的自然融合。

文章取材主要體現“清、靜、悲涼”的特點,而香山紅葉的暖色調,頤和園的喧鬧,與文章的感情基調不相稱,因此散文的取材應圍繞中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就是以情馭景、以情顯景的方法。

拓展:《天淨沙…秋思》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②文章描寫的主體是故都之秋,作者為何在開頭和結尾還要寫南國之秋?是否閒筆?

明確

文章通過對比,其目的是抑彼而揚此,突出作者的主觀感受----北國之秋勝於南國,從而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

③剛才分析的內容,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接下來這個自然段,大家考慮它使用了什麼表達方式?

明確:議論。

問:那麼,作者在寫景抒情散文中插入一段議論性的文字,有什麼作用?

明確:在理論上深化文章的主題,在於“喻理”“明旨”。

小結:散文的特色是“形散神不散”,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我們都要緊緊抓住這一特點。明白作者不管寫什麼內容,採用什麼手法,都是為主題服務的。

心中有秋,筆下才有秋。作者寫作是這樣,讀者閲讀文學作品也是這樣,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

(十三分鐘)

七、延伸拓展(任選一題)

1、這一篇課文,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散文的這種寫法,不可能對郁達夫做全面的瞭解,我們可以在課後繼續通過各種渠道來探討,寫一篇讀書筆記

題目:

我眼中的郁達夫或郁達夫散文研究

2、通過這篇散文的學習,嘗試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如《江中的秋》或《家鄉的秋》

(兩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