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説課稿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23W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説課稿

《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教材概述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對故都北平秋景的細膩描摹中流露出內心的眷念和落寞之情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描繪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閒話秋涼”“秋果勝景”等幾幅畫面,通過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方法,將客觀景物(故都的秋)與作家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根據《故都的秋》的文章特點,教者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有感情的朗讀和通過景物分析體會作者對故都的深深眷念和落寞之情上。教學的難點定位在對作者對故都秋的“悲涼”感受上。

學情分析

學生對散文閲讀難度較大,對散文景中藴涵的情難以把握。學生一般認為“清”、“靜”的景物往往和“喜愛”等積極感情聯繫在一起,但由於學生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身際遭遇感到陌生,因此對故都秋景中表現出的“悲涼”特點難以理解。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有感情的誦讀,體會作者對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討論法: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的討論,體會課文以“情”馭“景”、形散神聚的特點。

3.講授歸納法:教師對學生討論進行歸納小結,形成對文章整體性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錄音機 磁帶

教學三維目標

1.瞭解郁達夫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2.通過誦讀和討論,理解景中藴涵的感情,並進一步把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3.體會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託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確理解作者的“悲涼”心態。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1. 同學們,讀以下詩句,你能體會詩人的感情嗎?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寒蟬悽切,對長亭往,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明確:在以上的詩句中,毛澤東讀到的是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的是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的是秋雨的淒涼。面對秋景,詩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學作品中的客觀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感受是統一的,和作者的個性、經歷和情趣是分不開的。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進而體會藴涵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面對“故都的秋”,他讀到的是怎樣的秋呢?

2. 複習回顧:上節課我們理清了課文的結構,作者是按照“贊故都的秋—繪故都的秋—戀故都的秋”的順序來寫的。

二、文本解讀

(一)學習第一部分

合作探究

學生齊讀1、2自然段,思考:這段主要運用什麼手法來寫的故都的秋的?請具體分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兩段運用對比的手法,寫作者對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寫出了北國之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並用江南之秋的慢、濕、淡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

(二)學習第二部分

研習描繪故都秋的五幅圖畫,體會作者的感情和情景交融的特點

信息篩選

提問:

作者描繪了故都的秋的幾幅圖畫,分別是什麼?

明確:具體寫了“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鳴”、“閒話秋涼”“秋果勝景”等五幅畫面。

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思考:這幅畫面的景物怎樣體現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呢?

明確:“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給人一種明淨高爽、了無點塵之感,寫出了“清”;“靜對着像喇叭似的(朝榮)的花朵”以及“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是在寫“靜”;有着幾分冷落和蕭條的“破壁”,藍、白等冷色調的“牽牛花”以及象徵生命衰竭和淒涼的“秋草”體現了“悲涼”。

(2)學生討論其餘四幅圖面的景物如何體現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的。

學生討論後回答,教師總結:

“秋槐落蕊”圖:“靜”—“鋪得滿地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覺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感覺”;“清”—“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悲涼”—“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落寞”。

“秋蟬嘶鳴”圖:靜—處處蟬鳴聲;悲涼—秋蟬衰弱的蟬聲

“閒話秋涼”圖:清—放晴的天空、雨後的斜橋影;靜—息列索落的雨聲;悲涼—涼風、雨後話秋涼的“都市閒人”

“秋果勝景”圖:清—果實成熟的八九月;悲涼—西北風、塵沙灰土的世界

(3)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的特點,作者主要從哪些角度展開對景物的描寫?這些景物有什麼特點?

明確:作者主要從秋聲、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來細緻入微地展開描寫。

色:碧空 藍朵 黃中帶白 青布 淡綠微黃(清)冷色調。用青藍色,暗灰色,灰白色調繪出一幅冷色的畫面。

聲:高天的馴鴿聲、掃帚聲 衰弱的蟬聲 風雨聲 人聲(靜)處處透着寂靜與落寞。

味:破牆 疏疏落落 落寞 衰弱 涼風 微歎 清秋(悲涼)處處流露出悲涼、憂傷

小結:聲色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現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讀者如聞其聲,如見其景,如品其韻,如入其境。

(4)討論:讀第12自然段,你認為本段的中心句應該是哪一句?作者為什麼要寫中外詩人甚至常人對秋都有深情呢?(提示:聯繫記敍描寫中的議論的作用思考)

明確:中心句: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本段從對故都的秋的記敍深化到議論,這是散文特有的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是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北國之秋。同時創造出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旨意暗合。

(三)學習第三部分

合作探究

1.學生齊讀最後兩段,教師提問:作者認為南國的秋與北國的秋最大的區別在哪個方面?作者在對比之中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這兩段主要主要運用對比的手法寫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通過對比直抒作者對北國之秋的無比眷念之情。

2.如何理解“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明確:句中的四個比喻,分別從味道的足與不足、質的實在與不實在、味道的濃與不濃、性情的厚重與不厚重來表現故都秋的特徵,生動形象,饒有趣味。

拓展探究

1.如何理解作者認為牽牛花的花色“以藍色或白色為最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

明確:因為藍色和白色為冷色,能體現作者悲涼的心境,而淡紅色為暖色。

2.棗子為紅色,作者為什麼選來作為體現故都秋的“清”“靜”“悲涼”特點之景物?

明確:因為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的棗子顏色為“淡綠微黃”,表現了故都秋的特點和作者的心境。

3.故都的秋景可謂豐富多彩,但作者不展開寫北平的名勝,只選取上述平常秋景來寫呢?試從主客觀兩方面來分析。

明確:作者所寫的秋景是圍繞“清、靜、悲涼”的特點選取的,他所寫的秋色是冷色的,秋聲是寂靜與落寞的,秋味是悲涼的,之所以這樣,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客觀方面來講,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徵,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從主觀方面來講,也有三個因素:第一,跟舊中國時代環境的黑暗有關,這導致他思想苦悶;第二,跟作家個人氣質的抑鬱善感有關。郁達夫早年(三歲)喪父,在日本十年的異地生活使他飽受屈辱和歧視;第三,跟作家的文藝觀和審美追求有關。在杭州期間,郁達夫提倡“靜”的文學,寫的也多是“靜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學”。因此,上述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就決定了作家會選什麼樣的景來抒什麼樣的情。

拓展延伸

讀罷全文,你認為郁達夫在此文中是頌秋呢,還是悲秋?

答:頌秋。但是,由於受作者生活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經歷的影響,全文的基調卻是憂傷的、悲涼的,因此可以説,是作者對故都的秋的一曲悲涼的頌歌。

三、課堂小結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説:“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是説人的情感隨外物的變化而變化,春景使人暢懷,暮景使人感傷。《故都的秋》中,郁達夫將故都的秋色和個人心中的悲涼巧妙融合,温婉地表達了對故都的深深眷念及落寞情懷。在選景時,作者以情馭景,情寓景中,做到客觀色彩與主觀色彩的完美融合,很好地體現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

《故都的秋》説課稿

《故都的秋》是郁達夫的一篇典範的抒情散文,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描繪了“秋院、秋槐、秋蟬、秋雨、秋果 ”等幾幅畫面,以情馭景,以景顯情,將自然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心情)自然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故都的秋》是魯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自讀課文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的大標題是“走進自然”,通過學習本篇散文,引領學生領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彩多姿。

二、説目標:

散文的魅力,來自作家的真見、真知、真性、真情,來自文字和諧的色彩、自然的節奏、沖淡而雋永的韻味,因而,本單元的學習必須反覆閲讀,用心品味,感悟所寫之景,所言之情。此外,着眼於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還必須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鑑賞散文的能力。據此,我設置了一課時內容,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

(一) 知識目標:

品味文章語言,體會故都的秋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誦讀課文,領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

(三)德育目標:

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三、説重、難點:

重點:體會作者筆下秋的意境,品味課文中精到細膩的語言。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語言鑑賞能力及掌握運用語言表達的一些技巧。

難點:體會作者對故都的秋的讚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涼、傷感之音。

四、説教法:

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並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誦讀法。散文,必須通過誦讀才能讀出文本的內涵;只有通過反覆的吟誦,學生才能愈來愈深刻的體味作者的情感。

2、研討法。對於文章所描寫的景物特點和體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分組研討進行分析,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給予點撥提示,促使學生往深一層想。

五、説學法: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因此我引導學生運用如下方法來學習本文。

1、預習法。學習一篇課文,預習是必不可少的。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初步瞭解文章大意,聽課時對文章重難點的把握就會事半功倍。

2、誦讀法。“受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生學散文,實際上就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己讀懂散文。《故都的秋》選景典型,描寫細緻,用筆細膩,感情深沉。通過誦讀,便於學生理解品讀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情感。

3、探究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其主動性,通過誦讀、思考、討論、探究歸納文言知識現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促成學生的有效學習。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約3分鐘)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讀以下詩句,你能體會詩人的感情嗎?

“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寒蟬悽切,對長亭往,驟雨初歇。”(柳永《雨霖鈴》)

明確:在以上的詩句中,毛澤東讀到的是秋日的壯麗,杜甫讀到的是秋風的悲涼,柳永讀到的是秋雨的淒涼。面對秋景,詩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文學作品中的客觀景物和作者的主觀感受是統一的,和作者的個性、經歷和情趣是分不開的。讀文學作品,貴在“讀懂作者筆下的客觀現實,進而體會藴涵在字裏行間的思想感情。”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面對“故都的秋”,他讀到的是怎樣的秋呢?讓我們一起走進郁達夫《故都的秋》。

(設計依據:《課標》與“教學大綱要求”中提出要求“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閲讀和鑑賞,不斷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多媒體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奠定學習散文的感情基調。)

(二)一讀文本(學生自由朗讀),整體感知文本。(5分鐘)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請你找出本文的“神”是哪一句話。

明確:

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的來得輕,來得靜,來得悲涼。

(設計意圖:通過整體閲讀,把握散文的“神”,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綱,便於學生有效解讀散文。)

(三)再讀文章(學生自由讀),深入解讀文本。(約15分鐘)

作者是藉助哪些“形”怎樣來表現“神”的?請你找出相應的段落,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

由於預習充分,在課堂上可給學生少許時間(2分鐘左右),整理一下思路,學生之間分組討論、交流、補充、訂正,相互答疑,老師從旁予以糾正。

明確:

秋院----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是境的寧靜);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這是心的寧靜)。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涼。)

秋槐----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細極柔軟的觸覺。(這是境的寧靜,也是心的寧靜。)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裏有境的寧靜,也有心的悲涼。)

秋蟬----衰弱、殘聲(這本身就是一種悲涼。)

秋雨----息列索落、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這裏有境地的寧靜,也有情和境的悲涼。)

秋果----淡綠微黃,即使是寫“紅”也是“紅完”。(也是一種清、靜的淡色。)

(設計依據:本環節採用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來突破教學目標。心理學家認為,合作與交流,可以使學生的大腦活躍,有利於互相啟發,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啟學生的探究思維。本節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有效地實現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分組合作探究,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整理散文取材特點,從而實現知識目標,突破教學重點。)

(四)三讀文本(學生誦讀),進一步涵詠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約10分鐘)

請一位朗誦水平較好的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12自然段,其他同學完成一項任務:這一段可否去掉?為什麼?

學生思考、圈畫、交流、討論,然後小組發言,其他小組補充,教師從旁予以點撥,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確:

作者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題旨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這裏是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深厚的文化底藴和開闊的思路。這一段採用議論,通過古今中外的引證,説明感秋處處有,中國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國北方莫屬,這其實還是為了突出故都之秋。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學內容,深刻體悟作者的情感,瞭解作者對秋的禮讚情感,從而突破教學難點。)

(五)四讀文本,賞析散文語言,獲得審美體驗。(10分鐘)

請你選擇一段你認為寫的較好的文字,從語言和手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明確:

1、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解析:這裏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非常細緻,如“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的來説表現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解析:這裏寫了視覺、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是觸覺感受。寫觸覺給讀者逼真的感受。這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3、仿照下列句子的格式,各寫一組句子。

①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水並不是名茶,也不是佳釀,那是一種半有半無的狀態,在品味水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②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乾,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比起江南的水來,正像是森林之與樹木,天空之與飛鳥,小草之與野花,山川之與大地。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精彩段落的賞析,可以把握散文語言的韻味,深切體會作者藴含在語言中的細膩情感,同時學習本文運用語言的手法,從而突破教學重點。)

(六)小結:(1分鐘)

郁達夫寫“故都的秋”,緊扣住“清”、“靜”、“悲涼”的特點,不用濃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詞語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秋味和平凡的人。情感細膩,分外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