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23W

故都的秋賞析(精品多篇)

故都的秋賞析 篇一

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

這節是以棗子顏色的變化,來寫季節特徵的,是從動的角度描繪色彩的。讀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細微變化展開想像,從而認識事物。很顯然,前面的畫面是由空間的若干色點來組成的。棗子由淡綠到微黃再到紅完,無疑是一條線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學上的光譜圖,輕度的差異都能分辨出來。若不是對事物觀察得細緻,感觸得入微,是難以如此準確表現出來的。

《故都的秋》像一塊晶瑩的玻璃,還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顏色,請看: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

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

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叫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

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

上頭幾句,並沒有直接表現色彩的詞句,但由於作者將一些具有某種色彩的特徵性事物展示給了讀者,讀者能夠根據作品的藝術境界,加上自我對生活的觀察體驗,給事物“補”上它的色彩(客觀或主觀的)。不是嗎透過上頭的敍述,人們會在腦海裏呈現出金燦燦的陽光和枯黃的小草的形象;看到沙塵灰土的飛揚,讀者也會和作者一樣,生出“朔風動勁草,邊馬有歸心”的冷落荒涼的悲感。文章的資料也在不斷地向內部開拓,逐漸顯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橋的明月”“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也同樣具有這種特徵。

韻律感和音樂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現得比較強烈。韻律本是詩歌的專門術語,那裏藉以揭示這篇散文的詩意美。

關於散文的自然韻律,郁達夫在《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裏,作過明確的闡述。他説:“在散文裏,那種王漁洋所説的神韻,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講,專指廣義的自然韻律……卻也能夠有;因為四季的來複,陰陽的配合……無一不合於自然的韻律的。”這就是説,自然萬物的運動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遵循着某種規律和節奏,這便是一種自然的韻律,作為描繪自然風物的散文,自然是能夠具備這一美學特徵的。郁達夫寫《故都的秋》時,正是為“良友”圖書公司編選散文二集的前夕,因而這篇作品是較好地體現着這種藝術主張的。

故都的秋賞析 篇二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這樣的秋:“個性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這秋的早晨,是“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那鋪得滿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樹的落蕊,“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這秋的傍晚,這到處都是樹的樹底下和到處都是矮屋的牆根底,都能聽到“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顯得“奇”“有味”“更像樣”的,那是故都的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可不是嗎一層秋雨一層涼啦!”作者先景後情、景中寓情,閒閒散散地讓讀者體味到:的確,故都的秋,個性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但故都,也“GoldenDays”(即“金色的秋天”)的佳日,那“像橄欖又像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作者如此淋漓盡致地繪秋景、譜秋聲、攝秋實,真實地表達了他對故都的熱愛的感情。作者有意要讀者瞭解,富於個性的故都的秋色秋聲,更能體會到一種獨特的秋意,更能感受到一種獨特的秋味,以及由諸多成分糅合而成的深情。作者的筆調是那樣明快、清新,又是那樣含蓄、深沉。

《故都的秋》中的這“清”“靜”“悲涼”的特點,不像某些詠秋之作那樣鋪陳許多古剎勝蹟,也沒有傳統的帶有“秋”色標記的陳詞套語,而是透過平凡的詞句表達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聲與秋味。在作者的筆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每座低矮的家屋內外,就在街道兩旁的槐樹前後,以及高高的天空裏。作者雖然在回憶中點數了“陶然亭的蘆花,釣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等故都勝景,但作者着力描繪的是存在於千家萬户之中的秋姿、秋聲、秋意與秋實,這就使文章的主題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強而議論成分又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對於“秋”的形態、神韻的着筆,目的在於表達對故都的眷戀與哀婉之情。作者熱忱地愛故都,愛故都的人民,愛故都的秋天。所以,作者在最終直抒胸臆:“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作者的愛國、愛民與“落寞”“衰弱”的真實感情,融進了故都的以至北國的秋中,因而既獨特,又平凡。讀完全文,我們的確感到:“北國的秋,卻個性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誠然,南國的“秋”,也是“清”“靜”“悲涼”的,只可是欠“個性”罷了,作者本人當時不正處在這“清”“靜”“悲涼”之中嗎

故都的秋賞析 篇三

一是寫北國槐樹的落蕊。作者細膩地描繪了掃街的掃這一種“像花而又不是花”的落蕊的情狀,並説“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為何覺得落寞呢?因為他由槐樹落蕊而想起了“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也就是説他內心此時正瀰漫了傳統的悲秋情緒,這正是文中所謂“深沉的地方”。

二是寫“秋蟬的衰弱的殘聲”。他為什麼要寫這蟬聲呢?因為秋天一來,蟬的生命就漸近終點,這與秋天一來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的。應對動植物這種“生命杯具”,像郁達夫這樣一個文人,心中怎會不聯想到自身的悲哀呢?並且,寫秋蟬殘聲也是古已有之的,比如駱賓王《在獄詠蟬》中的“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西陸,指秋天。玄鬢影,指蟬。作者注),就是再明顯可是的例子。

三是文中的議論部分。在那裏,作者不僅僅承認“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着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裏,頌讚秋的文字異常的多”,並且還舉出了“秋士的成語”、“歐陽子的秋聲與蘇東坡的赤壁賦等”例子,同時指出“外國的詩人,又何嘗不然”的事實,最終歸結出凡“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異常引起深沉,幽遠,蕭索的感觸來的”這一句中心性話語。如果説作者開始寫槐樹落蕊時的落寞還只是“潛意識下的”,那麼這一段議論則已升至意識層面了。

故都的秋賞析 篇四

由主觀感受和客觀描繪的統一而構成的和諧的色彩感和畫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個特色。

色彩,作為美學上的概念,具有兩個方面的資料: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無不帶有自身的某種色彩,我們不妨稱它為客觀色彩;客觀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來,它的色彩便帶有必須的主觀性,我們稱它為主觀色彩。這兩種色彩在郁達夫的筆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異常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這“清”“靜”“悲涼”,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總投影,它構成了文章的基調和底色。讀者也許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頌秋,為什麼一開始就在讀者感情上塗上一層悲涼的色彩呢是不是違反了生活的邏輯不,這種清、靜、悲涼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現的東西,因為這色彩本身就是一種美的表現。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説:“春秋代序,陰陽慘舒,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是説人的情感隨外物變化而變化,春景使人暢懷,暮秋令人感傷。具有這種感情色彩的語句,《故都的秋》中,還有很多:

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後,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説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

如果説用“細膩”來形容“灰土上留下來的”“掃帚的絲紋”還勉強有點客觀性的話,那“清閒”“落寞”則完全是主觀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飄零的槐葉能打動情意,幾聲秋蟲的哀鳴更足以牽動心魄,這種深遠的憂思和孤獨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達夫當時的心境。由於在客觀事物的描繪中融進了作家的情緒,自然要覺得落寞和悲涼,和故都北平一樣,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層淡淡的秋意。

在評論古人悲秋時,文章寫道:

足見有感覺的動物,有情趣的人類,對於秋,總是一樣的能異常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

將上述富有主觀色彩的詞語彙集起來:清、清閒──恬靜安謐,這是故都秋的“清”;細膩、幽遠──幽靜深邃,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蕭條──蕭條淒涼,這是秋的“悲涼”。郁達夫用他的情感繪畫出了 一幅細膩深沉的主觀意境圖,它構成了文章的骨架。讀者可在對秋色、秋味,秋的意境和秋的姿態的體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優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創造詩一般的意境,但大多在對客觀生活的描繪中完成,郁達夫卻注重從主觀感受上來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觀色彩稱為“理智的思索”,需要藉助讀者的文學素養和必須的鑑賞本事才可完成的話,那麼,也能夠把《故都的秋》對客觀色彩的描繪稱為“自然的再現”,它直接訴諸讀者的感官。這篇散文,對於自然風物,既沒有濃粧豔抹的塗飾,也沒有對色彩層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的底片上稍事點染,便把自然力賦於北平秋天的種種神韻和盤托出給了它的讀者,既映襯出秋的底色,又和諧着文間的基調。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説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

這是一幅巨大的畫面,帶有立體的美感。碧綠遼闊的天空作了畫的背景;地面上,五顏六色的牽牛花薈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與地之間,間或出現一兩隻白色或瓦灰色的馴鴿,點綴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間,顯得疏密得體,濃淡相宜,可與天工媲美。坐在院子裏的人,手捧茶碗,舉頭望碧空,俯身擷牽牛,耳邊不時傳來馴鴿的飛聲,畫面有靜有動,繪聲繪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藍天白花之中。這種清淡中略帶一點“野味”的情調,體現出故都秋的質樸美和原始美。從表面看,作者只是信筆而至的點綴,其實作者對色彩的選配是頗具匠心的。這幅畫面選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青、藍、灰、白等等,以此來顯示深沉、淡泊的特徵。若改用紅、黃、橙等“熱色”,就破壞了主觀色彩的協調和統一,沖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風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審美觀點在文學作品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