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推薦35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8.7K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35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推薦35篇)

篇1: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1.學會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準確掌握“居然”、“終於”、“汲取”等較抽象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2.教育學生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受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峯——天都峯,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受。

(板書:爬天都峯)齊讀課題

3、提出學習目標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讀生字新詞。

2、我能流利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這篇課文,講的是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

起爬上了天都峯。

4、請同學們把自己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於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儘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

……

三、激發知識衝突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着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對於“奮力”“終於”“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説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峯》。

2、提出學習目標

(1)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4)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針對學習目標,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

2、展示朗讀。

小組內共同來練讀,個人讀。

3、學文展示

(1)“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雲彩上面”就是説天都峯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2)“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峯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峯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峯的高。

(3)“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峯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説天都峯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4)“我”看到的老爺爺“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峯,於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並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峯。

(5)“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我向峯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6)“終於”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用上“終於”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小結:“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7)“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峯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氣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8)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4、創作性展示

(1)我想對小妹妹説……

(2)我想對老爺爺説……

三、激發知識衝突

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四、知識拓展延伸

感受人物對話,結合身邊的事,寫一段對話。

篇2: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齊登上天都峯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並約定一齊爬天都峯。第六、七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一齊奮力向上爬,最後爬上了天都峯頂。第八、九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登上天都峯以後,相互道謝。第十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文最後以爸爸的話結尾,發人深思。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猶豫、奮力、最後、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最後”寫一段話。

2、理解課文資料。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讀課文,理解課文資料。

2、討論、品味重點詞句,體會其中的含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就能不怕困難;明白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我,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2、讀懂最後一個自然段中爸爸説的話的含義。

教法與學法:

師:品析重點詞句法。

生:讀議法、一邊讀一邊想的讀書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光: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資料。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但是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個性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三、檢查自學狀況。

1.拿出生字、詞語卡片,小組內互相認讀、正音。

2.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3.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4.理解重點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最後: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狀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汲取:吸取。

四、通讀全文,瞭解課文大致資料。

1.自由讀,標出自然段,説説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分小組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課文主要講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齊登上天都峯的事。)

五、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指名分讀每個自然段,並説説各寫了什麼?

2.理清作者的敍述順序:

爬天都峯之前——爬天都峯——爬天都峯之後

3.分主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説説這一段交待了什麼?

(爬天都峯的時光、地點、人物)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畫出有關語句,輕聲讀一讀。

2.説説課文中是怎樣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方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我能否登上天都峯?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4.學生練讀,評讀。

5.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資料,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4.學生分組討論。

5.全班交流、小結。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樣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6.分主角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樣爬天都峯的?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

我()向峯頂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最後”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務必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到達目的。)

3.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那裏説明什麼?

(其實也能夠説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必須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此刻哪裏?

(體此刻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樣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

3.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到了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總結: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應對困難、應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八、板書設計:

篇3: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一樣人物的語氣和情緒。

3.瞭解課文的主要資料,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透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峯後的思想變化。

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教法設計:邊讀邊想法。

教學時光:2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邊讀邊想,説出“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會批註。

教學過程:

一、美的引入

1。讀課題,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二、美的發現

(一)自主學習(出示自學提示)

1。提示: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樣想的?

(1)默讀課文;(2)圈點勾畫相關的詞語,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3)做批註;

2。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文。

生根據課文資料質疑

師篩選出問題:“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呢?

(二)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自學

2.小組讀讀議議,釋疑。

a。“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樣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就應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讀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述爬山動作的詞語。

學生讀書圈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最後”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引讀第7段,從“最後”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克服。

4。小組展示

三、美的昇華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我的看法。聯繫生活實際談自我的收穫。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3。把你讀了這一課的感受寫一寫。

板書設計:3、爬天都峯

(高)學生簡筆畫天都峯

(陡)

互相鼓勵

我老爺爺

篇4: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我”

一齊爬奮力手腳並用最後

老爺爺

作業設計:

一、讀讀、寫寫下方的詞。

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攀登

最後紀念辮子勇氣決心意思取得

二、決定帶點字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後面畫“√”。

似乎(sìshì)暑假(jiàjiǎ)

發顫(fāfà)就應(yīngyìng)

三、選字填空。

紀記年()()住日()()念

作做工()留()()()業

相像()聲()片好()照()

四、給下方的句子加標點。

1.我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2.爸爸聽了笑着説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按課文資料填空,並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望:啊,峯頂這麼,在上方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掛下來的,真叫人!

1.這一段寫天都峯的。

2.用“||”把這段話分兩層。

3.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暗示

篇5: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齊登上天都峯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並約定一齊爬天都峯。第六、七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一齊奮力向上爬,最後爬上了天都峯頂。第八、九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登上天都峯以後,相互道謝。第十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文最後以爸爸的話結尾,發人深思。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1.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資料,能回答課後的問題。

4.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但是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個性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狀況。

(1)檢查讀音。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最後: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狀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麼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説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説説這一段交待·了什麼?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峯給你留下什麼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説説課文中是怎樣寫大郡峯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我能否登上天都峯?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峯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麼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麼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峯“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峯,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資料,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羣眾彙報、小結。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樣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主角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樣爬天都峯?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我(向峯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最後’’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務必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到達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那裏説明什麼?

(其實也能夠説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於攀登的精神,就必須能爬上天都峯的。)

(2)小妹妹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此刻哪裏?

(體此刻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樣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能夠克服。)

3.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篇6: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

1、同學們,課前老師佈置了一個預習,讓你們用不一樣的途徑蒐集有關黃山的資料,你們拿出來給大家展示一下。

2、放課件:天都峯的介紹及人們爬天都峯的導遊片。

3、這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天都峯上的故事。

4、出示自讀要求:

二、引導閲讀

1、課文讀完了,誰能説説文章中哪些資料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麼?

2、再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讀不懂?

三、指導分析理解

1、怎樣才能對同學們喜歡的天都峯這段有更深刻的認識呢?我教給大家一個新方法,就是一邊讀一邊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畫表現出來。

2、同學們,你認為誰畫的好?為什麼?

3、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你們能不能試着把它讀出來呢?

4、指名讀,讀後引導學生評價。

5、提問:這段裏有個“似乎”一詞,似乎是什麼意思?比較有沒有“似乎”有什麼不一樣?

6、再讀課文。此刻你們能夠選取自我喜歡的方式讀這段,能夠站起來讀,也能夠做動作讀。

四、指導感情朗讀

1、請幾人一組先分好主角,進行分主角朗讀。注意一邊讀一邊想。

2、請同學們看清楚有誰在對話?他們説話時心裏會想些什麼?讀出不一樣人物的語氣和情緒。

3、指名兩組分主角進行朗讀。

4、引導學生想象。問:“我”和老爺爺爬天都峯時能有什麼不一樣?

5、討論:

(1)“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的話中讀懂了什麼道理?

6、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制導聯繫實際

1、誰説一説自我生活中,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事例。

2、這天我們每位同學蒐集了不少有關黃山的資料,課後我們合作出一期壁報怎樣樣?

第二課時

一、初讀感知

1、學生紛紛展示蒐集來的各種資料進性彙報。有幾人到屏台上展示。

2、觀賞、體會。

3、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二、細讀理解

1、幾名學生彙報自我喜歡的資料並説明原因。

2、質疑。

三、精讀感悟

1、開始一邊讀一邊想,然後畫天都峯。畫後幾人到屏台上展示、交流自我畫這幅畫的意圖。

2、相互評議。

3、練習讀。

4、兩個人被指明讀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5、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彙報。

6、學生用自我喜歡的方式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四、賞讀內化。

1、前後桌几人一組分主角,開始進行分主角朗讀練習。

2、同學們相互討論問題,然後進行交流,探討每句話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表達怎樣的情緒。

3、兩組分主角朗讀,其餘組聽後評價。

4、學生想象老爺爺爬天都峯時的樣貌,與小朋友山的樣進行比較。

5、學生分組討論,之後每組派代表彙報。

五、遷移運用

1、學生自由發言,説實例,談體會。

2、好,同意。課後出壁報。

六、總結

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應對困難,應對挫折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的。同學們,你們有勇氣和信心嗎?

篇7: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

3.養成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能量的道理,養成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講授法、小組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天都峯的圖片,教師對天都峯的相關知識進行介紹: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由此引出本節課所學內容,並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朗讀的過程中注意字音,自學生字詞,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練習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教師對較難的詞語如猶豫、奮力、居然、汲取等進行講解。

2.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深入研讀

具體賞析文中語句:

1.學習第二自然段,説説課文中是怎麼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的?

2.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劃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出示對話:“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互相懷疑了嗎?表現了他們的什麼精神?

3.學習課文六、七自然段,提問:“我”是怎麼爬天都峯的?劃出與動作相關的詞語。(“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4.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明確: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明確: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5.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明確: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明確: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拓展提高

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語氣,也可以加上表演。

(五)課後練習

在課下也把一件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最終克服困難的事情寫下來,下節課在課堂上進行交流。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這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峯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讓學生找出相應句子,理解天都峯的“高”和“陡”,讓學生理解天都峯的“高”和“陡”,要爬天都峯的艱難和不易。接着以爬山的前後為線索,找出爬山前“我”的所思所想、爬山中“我”和老爺爺艱難攀登、爬山後“我們”的喜悦的心情的有關詞語、句子,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體會。在理解中,我緊緊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山時的動作詞。如:“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詞語,從中體會到爬山的艱難。又從小女孩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中,抓住“居然”“也要……才……”這些詞語來理解體會小女孩和老爺爺能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精神,突破了教學難點。

篇8: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練習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詞語,讀懂每句話,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峯前後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

今天,同學們與老師一起學習一篇課文《爬天都峯》,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我們從中悟出一個什麼道理。

(一)老師向同學們簡單介紹天都峯。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

(二)看錄像片讓學生了解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兩脊旁是萬丈深淵。

二、學習新課

(一)藉助漢語拼音讀書,特別是要讀準本課生字的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

(二)指名讀書,訂正讀音。

《天都峯》讀dū不讀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課文中應該讀“jià”、“sì”。

(三)認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出示字詞卡片認讀:

暑假鐵鏈似乎猶豫奮力攀着手腳並用

終於辮子鼓舞決心居然

(四)再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讀書,讀後知道全文共有幾自然段,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

3.預習生字的字形。

第二課時

一、談話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爬天都峯》,通過學習字、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還要知道記敍的順序。

二、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書。

2.説説讀後你知道了什麼?(知道了爬天都峯的時間:是暑假;知道了誰爬天都峯:“我”和爸爸;還知道了幹什麼去:爬天都峯。)

3.用自己的話説一説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訓練學生把話説完整。)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第2自然段。

2.説説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3句)

3.再指名分句讀,讀後説説每句話的意思。

4.提問:“我”來到天都峯下,看到天都峯,心情如何?學生找出重點句,讀出來。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出重詞“發顫”。依據這個詞再追問為什麼發顫?(學生找到描寫天都峯高與陡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體會。)

5.體會兩個語氣詞的作用。(“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6.回答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天都峯的高和陡?(作者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峯要有勇氣與力量。

7.指導朗讀,讀出天都峯的高和陡。

8.讓學生説説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峯又高又陡。)

(三)學習第3~9自然段。

1.帶着問題默讀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峯時,“我”與誰相遇?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爬上天都峯後“我”説了些什麼,老爺爺説了些什麼?

2.解決“在爬天都峯時‘我’與誰相遇”的問題。(在爬天都峯時,“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這位老爺爺的年紀怎麼樣?從哪兒知道的?(老爺爺的年紀是大的,頭髮“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

3.解決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①指名讀6、7自然段。②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③處理課後思考·練習2,讀一讀,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1)我(奮力)向峯頂爬去。(括號裏“奮力”一詞更能表現出小作者鼓起勁,不怕困難,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具體,鮮明。)(2)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表示“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4.看黑板的板書説説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5.解決爬上天都峯後“我”説了些什麼?老爺爺説了些什麼的問題。①指名讀8、9自然段。②畫“我”和老爺爺説的話。③讀“我”和老爺爺説的話。④體會對話的內容。(對話的內容是相互道謝。)⑤他們為什麼要相互道謝。

6.處理“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①找,②讀,③體會“也”的'作用。(表面似乎雙方都有點懷疑,其實是對對方表示羨慕、敬佩,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7.小結,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説的話是第二次對話,這兩人的對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這個“勇氣”已經包含在第一次對話中。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峯呢?

8.處理課後思考練習2的第三句話,“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居然”一詞,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説是在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敢於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四)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找出爸爸説的話。

2.理解詞語:汲取、吸取。

3.爸爸説這句話再告訴我們什麼: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進步。

三、總結

(一)指名讀課題回答通過課題你知道了什麼?不知道什麼?補充完整後回答: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我倆相互鼓勵終於爬上了天都峯。

(二)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看板書總結課文記敍的順序。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複習

(一)檢查讀書。

(二)讀生字卡片。

二、學習新課,處理生字的字形

(一)“暑”字注意是“曰”字頭。

(二)“假”字右上是“”,不要寫成“幾”。

(三)“似”字的最後一筆是點。

(四)“辮”字中間是“糹”,和“辯”“辨”“瓣”區分。

(五)“舞”字中間是四個小豎,右下是三筆寫成:一。

三、指導書寫

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寫工整、正確。

四、處理課後作業

(一)讀句子,再用帶點的詞語各説一句話。(見書。)

(二)指導學生造句。

終於——

紀念——

鼓舞——

篇9: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難點:理解課後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第3課,這節課來深入理解課文。

(師將課題誤寫成“登天都峯”)生質疑。或從讀題中發現錯誤。

2、釋疑:“爬”和“登”不一樣嗎?(生答)就用“登”不行嗎?帶着這個問題小聲地讀一遍課文。誰來説説你是怎麼理解的?師改課題“爬”,齊讀課題。

那麼,課文又是如何來描寫天都峯的呢?

二、細讀課文第2自然段,理解天都峯高,陡的特點。

1、聽讀:其他同學請你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把文中的語言變成自己腦中的“圖畫”。出示圖片。在你腦海中出現了嗎?

2、自由讀:那我們再加深一下印象。自己讀一讀這段話,拿出筆,邊讀邊圈點出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詞句,在讀中仔細體會。

(1)師:天都峯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高”——板書。高到什麼程度?你能讀出來嗎?評。——創設情境,指導再讀——生練讀。

▲ “陡”——板書。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生讀)在這句話中,你覺得哪些詞更能體現它的陡呢?——演示法或舉例體會“掛”——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指生讀,評。

▲ “我”的心理感受怎樣?(板書:猶豫)

(2)齊讀。誰能把這段完整地讀一讀?想讀的都站起來,我們一起來讀吧。板畫天都峯。

3、引導質疑:面對着又高又陡,看上去就讓人發顫的天都峯。文中的小朋友最後爬上峯頂了嗎?快速掃讀課文,找出描寫爬山結果的句子。!(板書:終於)

師:從開始的猶豫到最終爬上峯頂,你想知道什麼?生答,師板書:?

---小結:“我”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呢? (出示)

三、再讀課文,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1、現在就請你再默讀一遍課文,圍繞這個問題(1)把你感悟最深的句段,畫一畫,仔細讀一讀。(巡迴指導時提示:養成動筆讀書的習慣。)

(2)小組交流。屏幕出示:先概括“我”能爬上天都峯的原因,再具體説一説你為什麼這樣認為?——彙報。

2、師:誰能代表小組來説説你們的體會?(以下隨學生回答的順序出現-跟着學生的思路走)

(一)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生答,師:其它小組同意他們的意見嗎?——板書:鼓舞。

誰能具體説一説,你們為什麼這樣認為?這一老一小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爬山前(第一次)對話:(生具體答)追問:怎樣的一位老爺爺?你能讀出來嗎?這一老一小互相説了什麼?指一桌來讀。

屏幕出示:“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對,咱們一起爬吧!”

自由讀:從一老一小的對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也”(屏:變色)——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評讀。同桌合作讀。

還有不同的感受嗎?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對”(屏:變色)——下定決心。怎麼讀?(堅定些)——指名讀,評—齊讀。

●這一組從爬天都峯前他們的對話看出是老爺爺鼓舞了我,哪個小組還有補充?

生讀“我”爬上峯頂後説的話(屏幕出示)同意嗎!

(二)啟發想象:體會老爺爺也是受鼓舞爬上峯頂的。

1.通過剛才的對話,我們知道,“我”是受老爺爺的鼓舞才有勇氣爬天都峯的,那麼老爺爺呢?他是不是一開始就敢爬天都峯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1)生讀老爺爺的話。(屏幕出示) 換詞法理解“居然”

(2)自己讀一讀,從老爺爺的話中,你想到了什麼?

師:在小朋友的爬山鼓勵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敢爬天都峯了。

●2. 屏幕出示:第二次對話。現在老師把這一老一小爬上峯頂後的對話放在一起,你再讀一讀,看看你有沒有新的發現?(師提示)

回答:(1) 都有“勇氣”。(變色)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2)他們的第二次對話其實是在?-互相道謝。追問:他們為什麼要互相道謝呢?現在你知道了嗎?板書:互相(鼓舞)

3.師指導讀第二次對話:這一老一小在互相鼓舞下,都能鼓起勇氣爬天都峯了,那麼爬上峯頂後,他們的心情如何呢?你能試着把他們激動興奮的心情讀出來嗎?指一桌讀,評(導讀)—同桌練讀--全班師生共同分角色朗讀

●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道謝,爸爸説了什麼呢?

(1)指名讀爸爸的話(屏幕出示)

(2)自己默讀一遍,體會一下。“汲取”是什麼意思?“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有什麼意思?現在你知道爸爸為什麼這麼説了嗎?

(三)個人的奮鬥和努力。(爬山的艱難)

過渡:有了互相鼓舞,有了決心,這一老一小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峯麼?誰能具體説説?

(1)“我”是怎麼努力的?你能讀出來嗎?

生讀6.7段——你有什麼感受?(爬山艱難)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用筆畫一畫。

(2)▲“奮力”是什麼意思?怎樣才能讀出拼盡了全身的力氣呢?指名讀齊讀。

▲想象一下“攀着鐵鏈”“手腳並用”是什麼樣的?(可以做做動作)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師:多危險,多艱難啊!該怎麼讀?

指名讀,評。

▲句末的省略號讓你想到了什麼?

(3)體會用詞:下面老師接着讀,請同學們仔細聽:“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問:發現了什麼?▲少唸了個“終於”。——沒有它不行嗎?請你自己對比着讀一讀(屏幕出示兩句話),體會一下。——指生答。——這個終於用得多好啊!這句話該怎麼讀?(前面艱難,重而慢;後面高興,輕而快)誰來試試?——評讀——誰能用“終於”説一句話?

(4)齊讀這兩段。

師:文中的小朋友就是這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板書:奮力攀登。

四.總結全文,再讀中心句,昇華主題,明白道理。

1、開始你們提出的問題:這一老一小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現在大家明白了嗎?那麼,看着老師的板書,誰能總結一下?

2、師:課文最後爸爸笑着説的話也是對這一老一小能夠克服重重困難爬上險峯的讚揚,讓我們也學着爸爸,笑着讚揚一下這一老一小吧!(屏幕出示,齊讀)

3、從爸爸所説的話中,你還懂得了什麼道理?)

五.拓展活動。課文結束了,可故事還沒有完、

教師引導:(屏幕出示)“我”和老爺爺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他們會怎樣向遊人介紹爬天都峯的感受?

篇10: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年幼,好動。課堂上應注意誘導和引導。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情境教學和媒體資源播放

五、教具準備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六、教學流程

一)資料交流,導入新課

(檢查課前蒐集有關關於本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討論、交流、彙報有關黃山(或天都峯)的資料。

2、板書課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峯這一課。

二)自學課文,合作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相機指導個別生字的書寫。

3、指名分節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4、瞭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讀自悟,邊讀邊想

(一 )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説知道了什麼。

2、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讀,齊讀。

4、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天都峯的高和陡。)

(1)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畫畫天都峯(課件顯示天都峯的高和陡。)

6、根據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第二段。

7、小結:望着高聳入雲的天都峯,看着登山的石級是那麼筆陡,小妹妹驚歎之後,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天都峯的高與險,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範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

爬天都峯

在雲彩上面

天都峯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篇11: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師:同學們都不知道黃山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每年夏天吸引着眾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而天都峯是黃山的一個山峯,這裏山高路陡,風光無限好,只有勇於攀登的人,才能到達頂峯。今天讓我們隨同作者一起感受一下攀登的滋味。

(板書課題。)

師:讓我們齊讀課題。

生:爬天都峯。

師:請同學們把書端起來,大聲地朗讀課文,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

(生讀課文,師板書:一、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 )二、天都峯既陡又高。( )三、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並約定一起爬天都峯。( )四、講“我”與老爺爺、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峯。( )五、講“我”與老爺爺爬上天都峯以後,相互道謝。( )六、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

(師檢查初讀情況。)

師:好,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按照黑板上的提示給課文用//分出層次來。你認為到哪裏是第一個意思,就在那一段的後面畫上//。

(生默讀,畫線。師巡視指導。)

師:好,老師看同學們畫的都不錯。很多同學畫得又快又準確。那麼第一層意思就是──

生:第一段。……

師:同學們找的都不錯,能看出來同學們思考的時候是非常認真的。人都説黃山有四絕,那就是:奇鬆、怪石、雲海、温泉。那麼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天都峯都有什麼值得一看的景色。就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描寫天都峯山勢的段落。

(生齊讀第2自然段。)

師:讀得好。(多媒體出示天都峯畫面)天都峯真高啊!峯頂在雲彩上面哩!天都峯真陡啊!登山的石級和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

(通過引讀課文、觀察課件畫面和 教師 語言描述相結合,使天都峯的形象在學生頭腦中生動地再現。)

師:那麼誰能告訴老師你從哪裏看出來高的?

生:從“抬頭望”看出來的。

生:從“哩”“啊”也能看出來。

生:從“我能爬得上去嗎?”這個句子也能看出來。

師:是啊,同學們找的非常好。天都峯很高,很難爬,但是,小妹妹、老爺爺,還有爸爸最後還是都爬上了天都峯。那麼是什麼力量使他們爬上天都峯的呢?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小妹妹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請你們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聽一聽小妹妹是怎麼説的。

(生自由讀,師巡視檢查。)

師:小妹妹説了什麼?

(指名讀小妹妹的話。)

師:好,請坐。小妹妹説她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的呢?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

(生自由讀小妹妹的話。)

師:她説她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請你説。

生:是因為她爬上的時候,她 ……

師:她怎麼樣啊?

師:來到天都峯腳下,小妹妹猶豫了。那當她看到老爺爺時,心裏又怎麼想呢?請你來説。

生:她看到老爺爺的時候,她應該想,我這麼小的年紀,來爬天都峯,會害怕。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還要來爬天都峯,他都不害怕,我應該鼓起勇氣來爬上天都峯。

師:你是説老爺爺的勇氣鼓舞了小妹妹。她還會怎麼想呢?

生:小妹妹看見老爺爺,是這樣想的,她想老爺爺那麼大年紀了,還來爬天都峯啊!

師:她感到怎麼樣啊?

生:她感到心裏就不怎麼害怕了。老爺爺那麼大年紀,還來爬,自己那麼活躍,怎麼沒有膽量爬呢?

師:説得真好!對,老爺爺不怕,小妹妹也不怕!你們是從哪兒看出這是一位年紀很大的老爺爺呢?你讀。

生:我從“比我爺爺還大哩”這裏看出來這個老爺爺比她爺爺還大。

師:還從哪兒看出老爺爺年紀很大?

生:我從“白髮蒼蒼”看出來老爺爺的年紀很大。

師:同學們真會讀書。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通過讀表現出老爺爺年紀很大。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你們從哪兒看出這位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峯呢?

生:我是從“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和“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峯。

師:你真會讀書。這是她發現的,你又從哪兒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峯?請你讀。

生:我還從“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峯?”這裏看出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峯。

師:同學們會學習。你們又從哪兒看出小妹妹這時下定決心,自己也要爬天都峯了呢?

生:我是從“我不再猶豫”這裏看出小妹妹要爬天都峯。

師:請你把這個句子讀完整,好嗎?

(生讀句子,師相機板書:不再猶豫。)

師:請你們通過讀讓老師感受到小妹妹不再猶豫了。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小妹妹下定了決心,應該讀得再堅決一點兒,再讀一次。

(生再讀相關句子。)

(這段教學始終引導學生抓住對話體會思想變化,突現出語言內涵,達到深入理解, 訓練 了學生深究語言的能力。)

師:小妹妹看到老爺爺要爬天都峯,不再猶豫,下定了決心爬天都峯。她怎樣爬天都峯的呢?在書中去找答案。你來説。

生:她是奮力向峯頂爬去。

(板書:奮力)

師:“奮力”是什麼意思?你説。

生:“奮力”的意思是拿定主意。

師:拿定主意是不再猶豫的意思。聯繫上下文想想“奮力”是什麼意思。你説。

生: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

師:對,使出了全身的力氣。想一想,怎樣讀才能表現出體出了全身的力氣呢?自己試一試。

(生試讀。)

師:請同學們讀。

(生齊讀。)

師:我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呢?往下讀。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攀着鐵鏈上”。“攀着”是什麼意思?

生:“攀着”就是緊緊抓住東西使勁爬上去。

師:那“攀着鐵鏈上”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用力抓住鐵鏈往上爬。

師:理解得好!那“攀着鐵鏈上”怎麼讀。一起讀一讀。

(生齊讀“攀着鐵鏈上 ”。)

師:是使勁兒抓住鐵鏈往上爬。再用點兒力,讀。

(生再讀。)

師:讀得好。再讀一次。

(生再讀。)

師:她為什麼要緊緊抓住鐵鏈往上爬?請你説。

生:因為天都峯很陡,如果不緊緊抓住鐵鏈上,就會掉下來。

師:説得好!她聯繫了天都峯的陡來考慮。你是怎麼想的?

生:我想要是小妹妹不抓緊鐵鏈,她會摔下來的。

師:那“攀着鐵鏈上”該怎麼讀,一起讀。

(生齊讀。)

師:多險啊!再讀“攀着鐵鏈上”。

(生再讀。)

師:讀得好!再讀一次。

(生再讀。)

師:真有力氣!那“手腳並用向上爬”又是什麼意思呢?你説。

生:“手腳並用向上爬”的意思是手和腳一起用力向上爬。

師:説得對!小妹妹為什麼要手和腳一起用力向上爬?

生:因為她不手和腳一起用,她就會摔下來。這樣比較安全。

師:這是你的理解。還有嗎?

生:因為如果她用兩隻腳走的話,有時候腳會走累了,她用手一起爬的話就比較省力。

師:有感受。你還怎麼想?聯繫天都峯又高又陡來想想。

生:因為天都峯那兒鐵鏈是直下來的,不“手腳並用向上爬”,只用腳爬,是爬不成的。

師:噢,有道理。那我們來讀“手腳並用向上爬”。

(生齊讀。)

師:讀得好。小妹妹就是這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板書:奮力攀登)請同學們自由練讀這個自然段。

(生自由練讀第6自然段。)

師:同學們讀得多好啊!我們再一起讀。

(生齊讀第6自然段。)

師:小妹妹就這樣奮力向峯頂爬去。下面,老師接着念,同學們看到第7自然段,請注意聽:“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你發現老師唸的和書上有什麼不同?

生:老師少唸了個“終於”。

師:那句子中有了“終於”這個詞,讓你感覺到什麼呢?請你們自己試着讀一讀,體會一下。

(生試讀體會。)

師:你體會到什麼?

生:我體會到了他們爬得很累,很不容易。

師:理解得好!還有嗎?

生:我體會到他們爬呀爬,最後終於爬上了峯頂,他們感到無比的喜悦!

師:這個詞用得好!那你能把你的體會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生有感情朗讀句子。)

師:讀得多好啊!同學們,拿起書,一起讀。

(生齊讀。)

師:老師看到有的孩子讀的時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上了峯頂一樣。請大家再讀一讀。好多小臉兒都笑起來了,多可愛啊!

(生齊讀。)

師:同學們提出的小妹妹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這個問題,現在你們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所以,小妹妹説──請女同學讀。

(女生讀小妹妹的話。)

師:那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天都峯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老爺爺爬上峯頂後説的話。

(生自由讀老爺爺的話。)

師:老爺爺説他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呢?

生:老爺爺是小妹妹的勇氣鼓舞了他,他才爬上天都峯的。

師:理解得好!你能不能用老爺爺的話來説一説。

(生讀相關句子。)

師:一起讀。

(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課文中沒有具體告訴我們老爺爺怎樣受小妹妹勇氣鼓舞下決心爬上天都峯的,但你們只要仔細讀書就能體會出來。請同學們靜靜地再認真讀第2至7自然段。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⑴ 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⑵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⑶ 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生默讀,師巡視、指導。)

師:想好了自己説一説。

(生自由練説。)

師:説完了以後,孩子們可以討論一下。

(生分組討論,師巡視傾聽。)

師:很多小組討論得非常熱烈。你們對哪些問題感受深,就説哪些問題。哪個同學願意先説?

生:他看到小妹妹心裏會想,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妹妹這麼小的年紀還來爬,可能爬不上去吧?

師:老爺爺看到小妹妹這樣想,是嗎?下來再靜心讀讀老爺爺的話,再想想。──還有嗎?

生:老爺爺站在天都峯腳下,心裏會想,我這麼大的年紀,能爬上天都峯嗎?

師:你能聯繫天都峯的高和陡來想象,很好!──還有嗎?

生:老爺爺他看到小妹妹以後,心裏會想,小妹妹年紀這麼小,爬得上去嗎?再看看我年紀這麼大,肯定能爬上去。這時,他不害怕了,心裏充滿了信心。他想,他一定會爬上去的。

師:老師發現不少同學覺得老爺爺一開始就敢爬天都峯,是不是這樣?

生:是。

師:讓我們再來聽一聽老爺爺説的話,一起讀畫紅線的部分。

(生齊讀。)

師:老爺爺一開始就下決心爬天都峯了嗎?

生:沒有。

師:他在什麼情況下下決心爬天都峯的?

生:他是看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峯,才下決心爬天都峯的。

師:那剛才兩個同學提到的他看到小妹妹時想,我年紀這麼大了,肯定能爬上去。是不是一開始就想的我肯定爬得上去?你説。

生:是的。

師:那你再讀一讀老爺爺的話。大家一起幫他,好嗎?

(生齊讀。)

師:老爺爺先下決心了嗎?

生:老爺爺一開始還沒有下決心。

師:對了。什麼時候下決心的?

生:是老爺爺看到小妹妹也要爬天都峯的情況下才下決心的。

師:所以,你剛才的説法──

生:不對。

師:剛才那個同學也説老爺爺一開始就要爬,你説的,是嗎?你現在覺得你該怎麼説?

生:我覺得應該説老爺爺是看到小妹妹那麼小也要爬天都峯,他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師:現在你們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好,我們回到剛才的問題,繼續討論。請你説。

生:後來,他是這樣爬上天都峯的。我想老爺爺爬不上去的時候,小妹妹會説:老爺爺,你──你要有勇氣爬上天都峯,爬上天都峯就可以看到黃山的雲海了。然後,小妹妹沒有信心的時候,老爺爺又會給小妹妹鼓勵,又會説:小妹妹,無限風光在險峯,你只要爬上了天都峯,你就一定能看到美麗的風景。

師:他們始終在相互鼓舞。答得棒!請坐下。有沒有同學把這幾個問題連起來想了?這麼多能幹的同學都思考了,請你來説。

生:老爺爺在峯頂下面,他看到天都峯,心想,我這麼老的年紀,要來爬這麼高、這麼陡的山,可能爬不上去吧?他對自己有些懷疑。他看到小妹妹,他會想,小妹妹這麼小的年紀都來爬天都峯了,我一定也要爬。後來,他看見小妹妹爬不上去的時候,他説,小妹妹,一定要爬上去,爬到上面,我們就又可以休息,可以看黃山的雲海了。老爺爺爬不上的時候,小妹妹會説,老爺爺,你加油啊!無限風光在險峯,你一定要爬上去呀!

師:無限風光在險峯。你會向同學學習,能幹!同學們想得很好,積極開動了腦筋。那麼,老爺爺為什麼能爬上天都峯這個問題,你們明白了嗎?

生:明白了。

師:那我們再來讀一讀老爺爺説的話。請男生讀。

(男生齊讀老爺爺説的話。)

師:上節課,同學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小妹妹和老爺爺互相道謝以後,爸爸為什麼要説 “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 。

這一老一小哪點兒有意思,有什麼意思?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他們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師:他們都會從別人身上──

生:汲取力量。

(板書;汲取力量)

師:爸爸笑着説的話是對這一老一小的讚揚。讓我們學着爸爸,也笑着來讚揚這一老一小吧!

(生齊讀爸爸的話。)

師:讓我們記住爸爸的話吧!這節課上到這裏。

篇12: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讀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白髮蒼蒼、咱們、奮力、終於、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等詞語。

2、瞭解大意,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體會天都峯的天險,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體會天都峯的天險。

2、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登過黃旗山嗎?(課件出現“登黃旗山”)(部分學生答:登過)

誰能談談登黃旗山的感受?(生:辛苦、高興……)(再出現“登:踩、腳向下用力”)

而這裏有個小妹妹面對這天都峯(出示“天都峯圖”)卻是“爬”的,請跟老師寫一寫這個字。請注意“爪”字裏的是豎,別寫成“瓜”。

天都峯位於黃山東部,海拔1810米。鯽魚背是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她“爬天都峯”的驚險經歷。請讀課題——3、爬天都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自由讀課文,注意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2、學習生字詞。

(1)學習6個會認的生字。(陡、鏈、顫、攀、鯽、呵;重點:顫的發音)

A請個同學來讀一讀,師指導全班讀準“顫”。

B藏在詞語,你還能讀準嗎?全班齊讀(出示:筆陡、鐵鏈、發顫、攀樹、鯽魚、笑呵呵)

(2)學習10個會寫的生字。(出示:峯、頂、似、蒼、仰、咱、奮、辮、勇、居)

A請自由地讀一讀。

B重點指導檢查:後鼻音“峯、頂、仰”;平舌音“似、蒼”

C請男女讀詞語:峯頂、似乎、仰望、白髮蒼蒼、咱們、奮力、、辮子、勇氣、居然、力量、忽然、決心、終於。

D重點指導寫:勇、辮。(説易錯處、書空、組詞、區分瓣與辮)

3、再讀課文。

小妹妹爬的這座天都峯有什麼特點呢?請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直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天都峯的天險。

1、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生:)

出示: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這兩句感歎句分別告訴了我們天都峯有什麼特點?(在題目旁板書:高、陡)

2、品讀重點句子。(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

(1)品讀“高”的句子。(看圖)

啊,多高的天都峯呀!請你來讀一讀!(兩個學生、齊讀)

(2)品讀“陡”的句子。(想象畫面)

A這天都峯不僅高,還很陡,請邊讀邊想象如果是你站在山腳所看到的畫面。

B請問你剛才看到了什麼?(生:)請你帶着自己的想象讀一讀!(理解“似乎”)似乎可以換成哪個詞?(生:好像)

C實驗(出示鏈子):如果這是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展示“掛”紅色),你認為陡嗎?(生:很陡,幾乎垂直)讓你站在上面,有什麼感覺?(生:好怕、發抖、真叫人發顫!)請你帶着這種感覺讀讀。

(3)全班讀重點句子

師:看着這麼高而陡的天都峯,我怕得腳都抖起來,請讀——

師:實在太危險了,我怕得大叫起來,請讀——

3、面對天險(板書),小妹妹有信心爬上去嗎?(生:沒有)請讀句:我爬得上去嗎?

四、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體會一老一少的決心。

1、就在這時候,發生什麼事呢?請輕聲讀一讀第三至五自然段。

2、誰來説説發生什麼事?(生: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來了,跟小妹妹一起爬。)

3、展示對話:

老爺爺叫:“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A個別演讀。

B請大家邊讀邊想象一下當時他們在説這句話的時候心裏是怎麼想的?

4、交流想法。

(生:老爺爺在想年紀這麼小的小妹妹也敢來爬天都峯,真了起,我怎能輸給他呢……小妹妹在想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都能爬天都峯[哪個詞看出年紀大:白髮蒼蒼],我怎麼會不能了……)

小結:就這樣,他們在心裏都樹立信心,還決定一起爬上去。(板書:樹立信心)

5、男女分角色讀對話,師讀旁白。

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讓我們一起來重演這有趣的一幕,請男同學當老爺爺,女同學當小妹妹,請捧起書做好準備……

五、總結。

最後,他們有沒有戰勝天險,爬上峯頂呢?(生:有)

下一節課,我們就繼續探究他們是怎樣戰勝天險的。(板書:戰勝天險)

篇13: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一、複習生字,回顧內容。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再全班齊讀。

2、指名簡要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直奔課題,導入新課。

1、寫作者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設計意圖: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出示天都峯的圖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三、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爬上峯頂。

1、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

默讀課文,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畫。

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文。

3、根據課文內容質疑

選出問題:“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呢?

4讀讀議議,釋疑。

a、出示“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

討論體會:為什麼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

(設計意圖: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指導朗讀: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讀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學生邊讀書邊勾畫。

指名説全班交流: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引讀第7段,比較句子,體會“終於”一詞。

①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

②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比較句子,從“終於”這個詞體會登山的艱難,登上後的喜悦心情。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

c、出示:“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

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

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四、總結課文,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

1、出示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談談自己的收穫。

教師總結: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3、齊讀爸爸的話。

反饋練習:

閲讀課文6、7段,回答問題:

1、這兩段寫了( )( )( )爬上天都峯,其中重點寫了( )。

2、這兩段話中,用了攀着、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這些詞語,既突出了爬山的( ),又表現了他們不怕( ),勇於( )的精神。

篇14: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知識目標:會認“陡”、“攀”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兩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天都峯險峻的句子。

情感目標:初步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會認“陡”、“攀”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兩個生字。

2.初步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

教學流程:

一、圖片導入,激趣解題

出示天都峯的圖片:小朋友,還記得黃山奇石裏的天都嗎?請看大屏幕,這就是有名的天都峯!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這節課就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爬天都峯。(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裏都寫了誰去爬天都峯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課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生讀好後,讓他們再次讀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

3.老師覺得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就是你們琅琅的讀書聲了,誰願意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4.指名讀,給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簡介鯽魚背。

5.課文寫了誰去爬天都峯?指名説“我”是怎樣的人?課文是怎麼描寫老爺爺的呢?(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三、再讀課文,體會“險峻”

1.這一老一小都來到了這座奇險無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峯,準備迎接挑戰,課文又是怎麼描寫這座天都峯的呢?請你們讀讀第2自然段,畫出相關句子。

2.誰來讀你畫出來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出示句子: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①自由讀這兩個句子,指出從哪些詞能體會到天都峯險峻,圈出來。

②指名説,板書:筆陡和從天上掛下來,並進行解釋。

筆陡:陡是生字,請看老師寫這個字。這樣筆直陡峭的山峯就叫筆陡。

從天上掛下來:正因為山峯如此的筆陡,石階旁邊的鐵鏈才會像從天上掛下來一樣。

③指導朗讀:

第一句:天都峯直入雲霄啊!(生齊讀。)

第二句:這麼高、這麼陡的石級,你能讀出來嗎?

④背誦寫天都峯的句子。

4.小朋友站在這麼筆直陡峭的天都峯下,他會怎麼想?

他的心裏直——發顫。你能給發顫換個詞嗎?

四、三讀課文,體會“艱難、互助”

1.此時小朋友的心裏非常害怕,那最後有沒有爬上去呢?課文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齊讀第7自然段。那究竟是誰使他克服了害怕心理,爬上了天都峯呢?(老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小朋友和老爺爺的對話吧。

2.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當小朋友和老爺爺見面時,他們彼此都問了對方同樣的一個問題,請你們找出來。

指名説,出示: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嗎?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嗎?

一組互讀對話,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並不平靜的內心,他們在問對方的時候,心裏是怎麼想的?

師:他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決定克服困難,爬上去,所以老爺爺也點點頭。

3.師生合作讀課文3~5自然段。

4.他們説爬就爬,瞧,作者爬得多用勁!出示第6自然段,自由讀,哪些詞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勁呢?圈出來。

5.朗讀:這麼險峻的山峯,小小年紀的我卻能克服困難,堅持爬上去。誰能讀好這個句子呢?

6.引讀:老爺爺也會和我一樣,奮力,一會兒,一會兒。

7.我和老爺爺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會互相説些什麼鼓勵的話?

8.聽了彼此鼓勵的話,他們堅持爬呀爬,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齊讀第7自然段。從“終於”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寫下來。

五、總結課文

是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峯頂。相信爬到峯頂後的這一老一小會無比的喜悦,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分享吧!

篇15: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暑假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山都峯。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來爬天都峯?”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不再猶豫,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也點點頭:“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着説:“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篇16: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

《爬天都峯》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中的第17課,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依次寫的。描寫了在假日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相互激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最終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志氣和自信念,在與人相處過程中,要擅長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2、教學目標

1.會認“級、鏈”等5個生字,會寫“哩、級”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相”。能正確讀寫“假日、抬頭、雲彩”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相互鼓舞、堅決信念,從而戰勝困難的。

4.瞭解課文的寫作依次,弄清課文是如何將“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晰的。

3、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課文的寫作依次。

4、教學難點

1.弄清課文是如何將“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晰的。

2.讀懂課文最終一段中爸爸的話,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志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5、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天都峯,導入新課

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急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日我們學習爬天都峯這一課。

老師介紹有關天都峯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峯的高與險,為後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讀書時圈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聯繫上下文想想他們的意思。

(2)老師巡察,相機指導。

(3)出示詞語,生讀生評。

石級

鐵鏈

好像

發顫

奮力

攀着

辮子

笑呵呵

鼓舞

志氣

吸取

(4)出示生字。生讀字、記字、寫字、師生互動。

(5)師生共同梳理難讀的句子,生説師評價指導。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閲讀課文,思索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在假日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相互激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最終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2)想一想課文的敍述依次,畫出文中表示這個依次的詞句

老師投影出示:

篇17: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顫、攀、鯽”等6個生字;會寫“辮、仰、似、勇”等11個生字;正確認讀並理解“終於、白髮蒼蒼、居然、似乎”等詞語。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對整體感知有所體會。

3、背誦第二自然段,積累語言,遷移內化。

4、學習從人物對話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質。

課前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有關天都峯的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交流熱身

(一)師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天都峯的文字圖片資料。

1、學生互相交流。

2、教師補充資料,課件出示:天都峯文字圖片資料,遊人爬天都峯片斷。

(二)學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峯。

(三)教師相機小結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觀看和交流,對天都峯有了大概的瞭解,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爬天都峯》(相機板書課題)裏的內容和我們看到的內容會不會相同呢?

設計意圖

通過蒐集文字圖片資料,培養學生根據需要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實踐,豐富他們對天都峯的瞭解和認識,為學習課文奠定感性基礎,為走進文本打開一扇窗户。同時在交流中相互補充,培養合作精神。

二、讀題質疑

(一)學生讀課題。

(二)抓住動詞“爬”,名詞“天都峯”,展開探究。

1、誰?怎樣爬天都峯?

2、天都峯在什麼地方?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三)梳理疑問。

誰爬天都峯?怎樣爬天都峯?課文裏寫的天都峯和我們瞭解到的天都峯是否相同?

設計意圖

讀題質疑,由疑而思,閲讀的慾望生髮了;由思而追問,探究就有了方向。於是閲讀伴着思維,伴着探究開始了。良好的閲讀習慣,便轉化成良好的語文素養。

三、循疑讀書。

(一)帶着疑問初讀課文。

(二)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一拼,讀一讀。

(三)師生交流初讀課文後的整體印象。要點:爬天都峯人物,課文裏寫的天都峯和我們瞭解的天都峯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設計意圖

遵循國小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對生字初步認讀,對人物有初步認識,對內容有大概瞭解,即對文本有個初步的整體感知。將文本敍述的天都峯和通過資料瞭解的天都峯作同異比較。從而對課題《爬天都峯》有所感悟。

(四)再讀課文。

1、齊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1)指導讀準“顫、攀、鯽”三個生字。

(2)指導觀察“辮、仰、似、勇”四個生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把字寫正確,寫美觀。

2、整體感知。

(1)用“誰”“做什麼”的句式説一説課文內容。

3、以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課文敍述順序。(爬天都峯之前——爬上了天都峯——爬上天都峯之後)

設計意圖

在閲讀過程中讀準難認字,記住難寫字,奠實識字寫字基礎;用新的句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嘗試着把厚書讀簿;給先寫什麼,接着寫什麼,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瞭解文本敍述順序,積澱為整體感知經驗,積沙成土,形成語文心智。

(五)三讀課文。

1、分組接力讀,看那個組讀得好。

2、邊讀邊畫出寫天都峯和爬天都峯的句子。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學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2)根據第二自然段文字描述,把天都峯畫下來。

(3)看着畫作嘗試背課文。

四、小結啟思。

這節課我們通過“誰”“做什麼”的句式整體瞭解了課文內容,用先寫,接着寫,最後寫什麼的思路理清了課文敍述順序,用把文字內容還原為圖畫的辦法,讓平面的天都峯變成立體的天都峯,並嘗試着背誦了課文,收穫不小。下節課我們將着重研究作者是怎樣寫爬天都峯的。

設計意圖

通過三讀課文,把讀落到實處。通過重點讀第二自然段,把讀引向深入。通過讀文作畫,把語言文字承載的平面信息,還原為看到見摸得着的立體圖景,文圖互換間,培養語感和理解能力。圖文參照,背誦積累,豐富語言和形象。

五、練習

1、根據第二段內容。把畫畫得更完整、更逼真,把這段話背得更流利。

2、給“爬、峯、辮、頂、仰、似”找一個以上的形近字,然後組一個以上的詞,抄寫1到3遍。

設計意圖

趁熱打鐵,鞏固積累。具有彈性的識字寫字練習,適合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有利於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第二課時

一、温故引新。

(一)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句子。

1、讀句子想畫面,修改完善“天都峯”畫作。

2、背誦展示。

設計意圖

“温故引新”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第二課時的導入採用“温故引新”的方法尤其恰當。在鞏固了上節課重要內容的同時,為進入新的學習內容做好心理準備。

(二)品句子,豐富語感。

1、抓住“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高,和“我”懷疑能否爬得上去的心情。

2、抓住“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等句子品味天都峯的陡和“我”信心不足的心情。

3、概括段意。

(1)思維導航:這個自然段,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天都峯的高和陡,二是“我”缺少信心的心情。

(2)引導概括:天都峯又高又陡,我信心不足。

4、積累內化。

(1)思維導航:先寫看到的實在景物,然後寫內心的真實感受和想象,把實在景物和感受想象結合在一起,突出了天都峯的險。

(2)用“似乎”説説你看到天都峯後的感受。

設計意圖

從感悟的`層面上説,抓住重點句,透過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的意思,嘗試着把簿書讀厚,滲透從語言表面意思探究其含着意思的認知方法,從訓練的層面上説,一是在思維引導下,讓學生對文本把實在景物加上感受和聯想的表達方法有所體會,在這個基礎上用“似乎”進行想象和語言訓練,使想象和語言訓練相得益彰。二是紮實進行段的訓練。

二、由新深入

(一)小結過渡

通過研讀第二自然段,我們從字裏行間似乎也看到了天都峯又高又徒,似乎走進了作者由於畏難而信心不足的內心世界。接下來的故事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受呢?請小朋友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3至7自然段。

(二)深入研讀

1、學生自由朗讀3至7自然段。

2、彙報感受

3、根據彙報,相機指導分角色朗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在此基礎上扮演人物展開對話,感受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內心世界。

4、思維導航

(1)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尚且敢爬天都峯,“我”怎麼不敢?

(2)“對,咱們一起爬吧!”老爺爺的話深深地鼓勵了“我”。

5、品讀想象

(1)在老爺爺的鼓勵下,“我”是怎樣做的?

課件出示:“我奮力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抓住“一會兒……一會兒”揣摩“我”攀爬的樣子,用“一會兒……一會兒”句式説説“我”或老爺爺攀爬的樣子。

抓住“像小猴子一樣……”展開想象,“我”還可能像什麼?

(2)課件出示:“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抓住“終於”一詞,再現攀爬情境,體會攀爬時的艱辛和奮力。

(三)小結過渡

“我”在老爺爺的鼓勵下,經過奮力攀爬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按説課文到此就該結束了。可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呢?

設計意圖

閲讀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本環節着重引導學生在角色朗讀中體驗人物的內心情感,在品味人物攀爬的動作行為中,體會攀爬的艱難和奮力。同時放飛想象,再現“我”和老爺爺攀爬時的各種動作形態,並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加於表述,在發散思維的同時,內化語言,豐滿人物形象。

(四)探究昇華

1、學生帶着上述問題自由讀8至10自然段。

2、學生彙報。

(這個問題,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確實有些難,用兩個預設分散難點)

3、預設1:課件出示下列對話:老爺爺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我”回答説:“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4、讓學生扮演角色多次對話。一邊對話,一邊體會。

5、彙報讀對話體會。

6、預設2:思維導航

(1)這一老一小能爬上天都峯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要點:a自身的努力。b都從對方的身上汲取了力量。

(2)他們都説要謝謝對方,那到底該誰謝誰?

要點:要感謝自身的努力,也要感謝來自對方的鼓勵。

設計意圖

繼續在角色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情感,繼續學習從語言表面意思中體會其含着的意思,提升感悟理解能力。對“作者為什麼還要用2個自然段來寫他們互相道謝”之問題,若遇到解讀困難,可用兩個預設加於引導,化解難題。

(五)昇華拓展

1、帶着感情齊讀課文第10自然段。

2、思維導航

(1)“我”老爺爺真有意思,體現在那些地方?

(2)回顧第二自然段有關“我”缺少信心的句子。

(3)回顧“我”在老爺爺鼓勵下奮力攀爬的句子。

(4)想象老爺爺奮力攀爬的樣子。

要點:努力奮鬥,向他人學習,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3、例説從別人身上受到鼓勵的故事。

4、學生自由發言,説實例,談體會。

設計意圖

通過朗讀獲得語感,通過思維導航,化解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難度,提升理解質量,通過例説,提高理解的廣度,昇華文本主題,使學生受到人文薰陶。

三、教師相機小結,佈置練習。

(一)、小結:小朋友們,老師相信你們會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時,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去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二)練習。

1、根據課文中“我奮力向山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的描寫,展開想象,用上“一會兒……一會兒……”寫一寫“我”或老爺爺攀爬時的樣子。

2、用一兩句話,寫一寫學習課文後的體會。

設計意圖

把閲讀和放飛想象,發展思維,習得語言,陶冶情操結合起來,落實語文教學該當之任。

篇18: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目的】

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培養學生的邊讀邊想的閲讀能力和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程標準的有關內容(語文國家課程標準)】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學會書寫其中的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筆陡、石級、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能力訓練】

培養學生閲讀感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用於課堂的教學資源

xxx

【課堂設施需求】

投影儀、電腦平台

【教學策略】

課前預習師生各自回顧學過的黃山風景的課文。蒐集有關黃山天都峯風景的文字、圖片等資料。在教學中以讀為主,邊讀邊想,通過讀、想、看等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過閲讀反思、情感體驗懂得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程設計】

1、以舊導新,扣題引入:

師生共同回憶學過的《黃山奇石》,共同感受景色秀麗、風光迷人的黃山景色。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

板書:天都峯

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2、初讀感知,讓學生帶着閲讀要求初讀課文:

自由閲讀課文,小組內共同學習本課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攀”“辮”“勇”要注意字型特點和字義的聯繫。“假”要注意字中的部分筆畫;“顫”“奮”“並”要注意讀準字音。

3、邊讀邊想,讀中感悟:

文章為什麼用“爬”而沒有用“登”。課件展示天都峯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4、深入讀議: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峯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峯?他們是怎麼爬天都峯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通過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6、分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拓展內容】

1、把自己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並寫上自己的感受。

2、把蒐集的圖片文字等資料和同學合作製作一份小報。

【構建模式】

這篇教學設計在運用課本資源的同時又拓展了課程資源,利用網絡上有關黃山、天都峯的文字、圖片等資料,豐富了學生的閲讀內容、增強了直觀感受。課後拓展注重了課內課外想結合。

篇19: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能過課件感受天都峯的“又高又陡”,從而體會小姑娘和老爺爺爬山前的心理活動;通過朗讀學習並討論瞭解爬山的過程是培養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5、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課件。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探究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瞭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願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峯之一的天都峯,誰願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峯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峯。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峯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着問題聽教師範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

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⑴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⑵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⑶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繫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台階。

仰望:抬頭望。

攀着:(抓着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説明心裏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峯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説説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範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餘生字。

五、佈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峯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作者寫爬天都峯,為什麼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後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峯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峯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後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峯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峯頂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並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3、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説的話,指名朗讀。

4、“我”看到了什麼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髮生了怎樣的變化。

⑴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內心活動。

⑵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5、“我”是怎麼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⑴學生讀書圈劃。

⑵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着鐵鏈”、“手腳並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⑶引讀第7段,從“終於”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後的喜悦。

⑷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後的喜悦,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峯頂的

1、老爺爺為什麼也能爬上峯頂呢?帶着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⑴老爺爺來到天都峯腳下,心裏怎麼想?

⑵他看見了小妹妹,心裏又怎麼想呢?

⑶後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峯頂的。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第三課時

一、課外延伸,交流課餘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餘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週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穫、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二、完成作業

聽寫、基礎訓練練習。

三、課後小結

知識技能目標完成地不錯,但是情意目標稍欠火候,對於戰勝困難,互相學習鼓勵品質,只能初步地培養。原因可能是學生家庭條件較好,生活較舒適,沒有碰到過什麼困難,所以沒有實際生活的體會。

常規方面今天有了一個很大的突破,學生讀書聲音大了,不再細聲軟語了。下一步將培養學生大聲地回答問題。

【板書設計】

爬天都峯

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

篇20:爬天都峯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準確掌握“居然”、“終於”、“汲取”等較抽象詞語的意思。

教學難點:

1.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2.教育學生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一、提出學習目標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受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峯――天都峯,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受。

(板書:爬天都峯)齊讀課題

3、提出學習目標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二、展示學習成果

1.我會讀生字新詞。

2、我能流利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3、這篇課文,講的是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

起爬上了天都峯。

4、請同學們把自己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於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儘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

三、激發知識衝突

四、知識拓展延伸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着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對於“奮力”“終於”“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説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一、提出學習目標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峯》。

2、提出學習目標

(1)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抓住重點詞句,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4)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個性創作。

二、展示學習成果

1、針對學習目標,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

2、展示朗讀。

小組內共同來練讀,個人讀。

3、學文展示

(1)“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雲彩上面”就是説天都峯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2)“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峯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峯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峯的高。

(3)“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峯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説天都峯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4)“我”看到的老爺爺“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峯,於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並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峯。

(5)“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我向峯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6)“終於”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用上“終於”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小結:“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7)“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峯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氣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8)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4、創作性展示

(1)我想對小妹妹説……

(2)我想對老爺爺説……

三、激發知識衝突

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四、知識拓展延伸

感受人物對話,結合身邊的事,寫一段對話。

篇21:《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爬天都峯》精品教學設計模板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詞語以及文中的長句,理解課文的內容。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

3、德育目標:

⑴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⑵培養學生從小就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圖片欣賞,介紹天都峯。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

⑴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

⑵你爬過山嗎?請你説説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理解句子

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

⑴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的句子來讀一讀。

⑵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

⑴爬山前我是怎樣的.?

⑵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

⑶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

⑴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⑵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1、把老爺爺和小妹妹見面時的情景,編成對話演一演。

2、拓展: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舉辦黃山風采圖片展。

篇22:《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爬天都峯》教學設計模板

【教材簡析】

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課文開頭簡單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黃山爬天都峯這件事;接着圍繞着爬天都峯,按事情發展順序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作者站在天都峯腳下看到的情景。講了兩點:一是山峯的高,二是山峯的陡。第二層講爬天都峯前的情況。先講我擔心能否爬上,接着講我和老爺爺相互鼓勵下一起爬。第三層講我和老爺爺、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講了爬上天都峯之後的情況。先講在鯽魚背前我和老爺爺照相留念,接着我們互相道謝,最後課文用爸爸的話對我和老爺爺講的話進行總結。

【教學方法】

1.依據本單元組的訓練重點和講讀課文的要求,通過課後思考題,逐段讀議,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綜合練習,把握課文要領,深化記憶,並促成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與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學生自學課文,初知大意,讀準生字字音,基本弄清新詞含義。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①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②你爬過山嗎請你説説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①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的句子來讀一讀。②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①猶豫是什麼意思爬山前我是怎樣的為什麼現在我不再猶豫了課文是怎樣寫的②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③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①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②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以下練習:

1.填空:來到天都峯腳下,我看到天都峯峯()路()時,我心裏(),有點()。這時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山了,於是我不再(),()向峯頂爬去,()爬上了天都峯頂。老爺爺對我説:你的勇氣()了我,現在()也爬上來了!我説:我才是從您的勇氣中()到力量的呢!

2.齊讀我奮力向峯頂爬去這一自然段,再讓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説話,課後寫成片斷。【教材簡析】

文章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課文開頭簡單地交代了我和爸爸去黃山爬天都峯這件事;接着圍繞着爬天都峯,按事情發展順序講了三層意思:第一層是作者站在天都峯腳下看到的情景。講了兩點:一是山峯的高,二是山峯的陡。第二層講爬天都峯前的情況。先講我擔心能否爬上,接着講我和老爺爺相互鼓勵下一起爬。第三層講我和老爺爺、爸爸一起爬上了天都峯;課文最後三個自然段講了爬上天都峯之後的情況。先講在鯽魚背前我和老爺爺照相留念,接着我們互相道謝,最後課文用爸爸的話對我和老爺爺講的話進行總結。

【教學方法】

1.依據本單元組的訓練重點和講讀課文的要求,通過課後思考題,逐段讀議,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2.抓住重點詞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

3.通過完成教師設計的綜合練習,把握課文要領,深化記憶,並促成學生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與遷移能力。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學生自學課文,初知大意,讀準生字字音,基本弄清新詞含義。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①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②你爬過山嗎請你説説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①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的句子來讀一讀。②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①猶豫是什麼意思爬山前我是怎樣的為什麼現在我不再猶豫了課文是怎樣寫的②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③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①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②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以下練習:

1.填空:來到天都峯腳下,我看到天都峯峯()路()時,我心裏(),有點()。這時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山了,於是我不再(),()向峯頂爬去,()爬上了天都峯頂。老爺爺對我説:你的勇氣()了我,現在()也爬上來了!我説:我才是從您的勇氣中()到力量的呢!

2.齊讀我奮力向峯頂爬去這一自然段,再讓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説話,課後寫成片斷。

篇23:《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及對於表達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天都峯的險峻,體會“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取力量,戰勝困難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讀書感悟“我”與老爺爺是如何互相激勵着爬上天都峯的,在讀中學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難點:

讀懂文中爸爸説的話。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

教學課時:

2節

第一課時

一、資料交流,導入新課

(檢查課前蒐集有關關於本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討論、交流、彙報有關黃山(或天都峯)的資料。

2、板書課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峯這一課。

二、自學課文,合作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相機指導個別生字的書寫。

3、指名分節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4、瞭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讀自悟,邊讀邊想

(一 )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説知道了什麼。

2、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讀,齊讀。

4、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天都峯的高和陡。)

(1)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畫畫天都峯(課件顯示天都峯的高和陡。)

6、根據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第二段。

7、小結:望着高聳入雲的天都峯,看着登山的石級是那麼筆陡,小妹妹驚歎之後,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天都峯的高與險,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範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提名朗讀課文。

2、聽寫生字。

二、學習新課。

1、自由讀課文,想象“我”和爺爺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大家討論。

2、説説自己知道了什麼?

3、引導學生體會兩次對話的意思。

(1)第一次對話是在什麼情況下?結果怎樣?(學生聯繫前後文,知到是在面對高而陡的天都峯,缺乏自信和勇氣時,“也”分別表示了一老一小的驚訝、懷疑和敬佩,有了勇氣,這個力量鼓舞着自己奮力攀登,爬上了天都峯。)

(2)他們相互汲取的力量是什麼?(讀第二次對話,知道這個力量就是“勇氣”。)

4、讀六、七自然段,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5、説説讀了這兩段課文,自己有什麼想法?

6完成練習第二、三題:(讓學生從具體生動的敍述中感悟漢語言的形象逼真,作者用詞的確切。)

(1)分別出示課後第三題中的句子,邊讀邊想,加上(去掉)“奮力”和“終於”有何區別?哪種更好?

(2 )選擇“奮力”和“終於”練習説話。

5、齊讀末段中爸爸的語言,自己再讀讀,看還有什麼問題?

(要讓孩子們充分理解爸爸的話,需要他們反回來繼續讀課文,在讀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義,並變成自己的語言與同學們交流。)

三、迴歸整體,朗讀全文。

四、課堂小結

五、佈置作業

1、用“終於”寫一段話。

2、感情朗讀全文並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篇24:《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爬天都峯》最新教學設計模板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峯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瞭解天都峯及鯽魚背

看天都峯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説説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導語激情,揭示課題

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閲讀課文,勇攀高峯,一定覺得大有收穫。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峯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認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藉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確。教師可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檢查識字。

出現帶有拼音的詞語:筆陡、石級、發顫、仰起臉、奮力、攀着、鯽魚、紀念、小辮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讀準多音字:假日、似乎、白髮蒼蒼、照相、應去掉拼音讀詞語。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覆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後全班齊讀。

3.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鞏固生字

1.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聽寫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

朗讀感悟

1.讀讀想想。

課件展示天都峯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

2.讀讀説説。

讓學生通過形體演示理解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讀後讓學生用動作表示出天都峯的高。

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3.讀讀寫寫。

讀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

抄寫優美的段落。

4.讀讀問問。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峯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峯?他們是怎麼爬天都峯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麼能爬上去?

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着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讀讀議議。

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説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這麼大)怎麼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説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後,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出來,並指名做朗讀練習。

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峯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峯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範讀這段對話。範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拓展活動

6.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提示綜合性學習

最近你們把自己的課餘生活記下來了嗎?記了哪一些,和同學交流交流,要把這項活動堅持下去,還要注意及時地整理自己記錄的材料。

篇25:《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理解詞語以及文中的長句,理解課文的內容。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語氣和感情。

3、德育目標:

⑴ 教育學生學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⑵ 培養學生從小就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風格。

【教學重難點】

體會句子的含義,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過程】

一、分析題眼,疏理線索

1、圖片欣賞,介紹天都峯。

2、抓住題眼爬,進行議論:

⑴ 爬山的爬是什麼意思?你認為用爬山好還是用登山好,為什麼?

⑵ 你爬過山嗎?請你説説是怎樣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後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指名讀課文有關的自然段。

二、品釋詞語,明白道理

理解句子 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1、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

⑴ 天都峯有哪些特點?它的高和陡課文是怎麼寫的?找出課文中描寫天都峯高和陡 的句子來讀一讀。

⑵ 指名朗讀這兩個自然段。並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天都峯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猶豫奮力終於這些關鍵詞語,要求學生默讀課文三到七自然段,體驗人物的動作。語言:

⑴ 爬山前我是怎樣的?

⑵ 我是怎樣奮力向峯頂爬去的.`?課文是怎麼寫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將如何向峯頂奮力爬去。再讀課文,通過上下文理解奮力這個詞。

⑶ 最後大家都爬上峯頂了,用了終於一詞,體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3、自讀八至十自然段,討論:

⑴ 老爺爺為什麼要謝我?我為什麼又要謝老爺爺?居然是什麼意思?在這裏用上居然這個詞強調了什麼?如果用上別的詞語效果一樣嗎?舉例。分角色讀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⑵ 齊讀爸爸説的話,討論:吸取是什麼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吸取力量的?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綜合練習,鞏固遷移

1、把老爺爺和小妹妹見面時的情景,編成對話演一演。

2、拓展:收集有關黃山的圖片,舉辦黃山風采圖片展。

篇26:《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字,學會11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及對於表達文間思想感情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天都峯的險峻,體會“我”和老爺爺是怎樣相互汲力量、戰勝困難的。

4、學習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讀課文感悟“我”與老爺爺是如何相互激勵着爬上天都峯的,在讀中學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懂的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

讀懂文中爸爸的話;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意的能力。

第二課時

內容: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過程: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後

1、孩子們都十分喜歡天都峯,那麼怎樣才能對同學的喜歡的

描寫天都峯的這段留下深刻印呢?我教給大家一個方法,就是一邊讀一邊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畫表現出來。

2、先邊讀邊想,然後畫出天都峯

3、屏顯————學生的畫

a、繪畫學生説出自己畫這幅畫的意圖

b、評畫————同學們,你們認為誰畫的好?為什麼?

4、指導朗讀: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你們能不能試着把它讀出來呢?(生練習讀)

抽讀————評讀————齊讀

5、提問:這段裏有個“似乎”是什麼樣意思?如果沒有個這詞,這句話的意思有變化嗎?

生討論後回答

6、請齊讀第二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

7、提問:(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的心裏是怎麼想的?(默讀,圈點句畫)從哪些詞句可看出“我”的害怕畏懼?

(1)結果我爬上峯頂了嗎?

8、問:是什麼促使我下定決心爬上峯頂的呢?請自由讀3—7節,找出我心理的變化及產生變化的原因。

生自讀勾畫3—5節

屏顯————“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1)為什麼都帶有“也”字?這話的意思是什麼?

[天都峯這麼高,又這麼陡,你年紀這麼小(大)怎麼也來爬呀?]

春面互相懷疑,實則表示敬慕,説明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9、我是怎麼爬的?默讀6、7節,用“。”標出寫爬山動作的詞

(1)“奮力”?(拼盡全身力氣)

(2)“攀着鐵鏈”“手腳並用”————爬山的艱難

10、引讀第7節

(1)你從“終於”中體會到什麼?(爬得辛苦,上後喜悦)

屏顯————第二次對話

討論(1)“我”和老爺爺為什麼互相道謝?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引導想象:

“我”和老爺爺看到對方來爬天都峯,分別會怎麼想?

11、屏顯————爸爸的話

(1)“汲取”?“我”和老爺爺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的話裏懂得了什麼道理?

(在人與人相處中,只要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於學習,再加上自己的奮鬥和努力,不管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三、總結延伸

1、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山峯退縮了,有的人望着筆陡的山道猶豫不前,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不知該如何前進……這時,你想對他們説什麼?

2、提煉:同學們説得真好!老師相信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當你們面對困難,挫折時,一定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氣,戰勝困難的。

篇27:《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本課教學設想採用“讀悟法”,從而變講為導、化繁為簡、自主質疑、以讀帶研、讀中悟情,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主體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教育,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情感的自我發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整體感知

1、揭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黃山那可是我國的名山,同學們去過嗎?想親眼看看嗎?(用課件播放黃山天都峯的錄像)

2、帶領學生採用個別讀、集體讀的方法將全文通讀幾遍。訓練學生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可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課文講誰?幹什麼?結果怎麼樣?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整體感知全文內容,在此基礎上再細讀、深思、深入理解。)

二、自主質疑,讀中悟情

(一)提出問題,明確方向。

1、讓學生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對於這篇課文,你還有哪些不明的,請提出來。對於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有些學生之間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2、梳理所提的問題,提煉出以下四個主要的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2)為什麼不再猶豫了?

(3)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對於“奮力”“終於”“居然”你是怎樣理解的?

(4)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説了些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一過程,在開放的氣氛中自由質疑,教師敏捷地對來自學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梳理和提煉,抓住關鍵問題再回到學生中去,讓他們通過讀、思、悟,大膽釋疑。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決定了教學開放化的程度,為學生在課程中的自我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讀悟第一、二自然段。

1、演示課件,看圖讀説,扣詞理解,解決第一個問題,“説説你眼中的天都峯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在雲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發顫”等詞體現天都峯的高和陡,感受爬天都峯的艱難。

(此文的語言準確傳神,富於變化,飽含深情,通過引導學生有選擇地對關鍵詞、關鍵字、關鍵段加以品味辨析,使學生在獲得語感的同時領會作品的內涵。只有注重語言因素教學的語文課才是名副其實的語文課,學習語言素養的形成,也正是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而日積月累的。)

2、指導朗讀。天都峯高而陡。這樣的山給人的感受是登山難,指導學生帶着感情讀一、二自然段。

(本段採用課件,以直觀地展現天都峯的高而陡,並結合課文中的詞語,讓學生體會到登天都峯的艱險,為學習“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吸取力量,好不容易登上天都峯作鋪墊。)

(三)讀悟第三至第五自然段。

1、圍繞“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為什麼不再猶豫”這個問題讀這幾個自然段,先讓學生自由讀,畫出能解決問題的句子,(“小朋友,你倆也來爬天都峯?”“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對,咱們一起爬吧!”)然後分小組討論,想想“當時他們各自是怎麼想的?”最後進行彙報交流。

(以四人為一組展開討論,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不斷的“議論”中,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想火花,交流各自看法。這一方式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教學思想,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2、指導朗讀。指導學生邊讀邊思,採用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示範讀等形式,細細體味,理解他們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因此不再猶豫。

(通過多方式,多角度的讀,理解課文內容,領悟為什麼不再猶豫。

這一設計讓學生展開想象,發展思維,鍛鍊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四)讀悟六、七自然段。

1、讓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你覺得爬天都峯怎麼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學生分小組討論學習,教師巡視,對難點部分做主要指導。

(1)“奮力”表明攀登陡峭的石級需要花很大的力氣。

(2)“終於”能準確地表現“我、老爺爺、爸爸”爬天都峯的艱難和大家登上峯頂的喜悦之情,如果沒有這個詞,就不能很好地説明登上峯頂的艱難。

2、教師小結:“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這一環節,學生在邊讀、邊想、邊議論中去內心感悟,學會讀書,陶冶情感。教師只在閲讀方法上加以點撥,充分地給學生以自由閲讀和思考的時間,以讀帶研,擴大思維容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能力。)

3、指導朗讀。注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像小猴子一樣”“終於”等詞的語氣。

(五)讀悟八、九自然段。

1、課件出示“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的句子。

(1)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説:“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賞識“居然”這個詞,居然就是竟然,表示出乎意料。課文中老爺爺在登上天都峯頂以後説:“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還下了不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意思就是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我的歲數這麼大,還能爬上來——真沒想到哇!)

(2)“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2、讓學生多讀,聯繫上文思考:他們為什麼互相致謝呢?當時他們的心情怎樣呢?(激動)

3、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我”和老爺爺激動的心情。可指點或啟發學生注意老爺爺説話時的表情和動作,突出話語中的“勇氣”“居然”等重點詞來朗讀,讀出興奮的心情。

三、整體迴歸,認知昇華

1、全班齊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從對方身上吸取力量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的。

(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2、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爸爸的話是全文的點睛之筆,應引導學生聯繫全文深入理解。從學文的角度看是迴歸到整體,從受教育受感染的角度看是從文中得到啟示:要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幹什麼事只要不怕困難,勇於攀登,一定能成功。[不強求一致])

篇28:《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⑴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語。能讀懂課文內容,瞭解天都峯的高與陡,讀懂爸爸的話語。

⑵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⑶進一步學習上網瀏覽、查詢、篩選信息資料;能應用word、powerpoint製作讀書卡片或者演示文稿。

2、過程和方法目標:

⑴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⑵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

⑶通過上網、合作學習等活動方式方法,在讀中體驗和感受。

3、情感態度目標:

⑴通過廣泛的閲讀,引導學生明白只有互相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共同進步的道理。

⑵上網瀏覽資料,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

⑶在學習中培養自主探究精神以及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引導讀懂課文中的有關語句;讀懂天都峯的高與陡以及課文中“我”與老爺爺有兩次對話和最後爸爸説話的話。

【教學難點】

1、字音:“並”“似”等。

2、字形:“顫”“勇”“攀”等字。

3、黃山天都峯是學生所不熟悉的,要黃山天都峯是學生所不熟悉的,要理解它的高與陡,進而理解課文的內容是個難點。所以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引導學生了解與相關的知識。課文的最後一句話發人深思:“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進行反覆閲讀與拓展閲讀引導理解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進而理解課文的內容是個難點。所以利用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引導學生了解與相關的知識。課文的最後一句話發人深思:“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進行反覆閲讀與拓展閲讀引導理解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2、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3、導讀課文,引導實踐:

⑴自讀課文,體會感受。

⑵小組研讀,交流感受。

⑶集體交流,指導點撥:

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絡信息理解重點語句。

重點指導讀懂講天都峯的高和陡的句子抓住“抬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在雲彩上面”“我爬得上去嗎?”體會“我”天都峯的高。

抓住“石級上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從天上掛下來的”體會天都峯的陡。從而理解爬天都峯的困難,爬天都峯要有勇氣與力量。

最後爸爸説的話引導結合上下文理解。

⑷作業超市,自主選擇。

第二課時

1、複習字詞,學習書寫。

2、指導朗讀,直抒胸臆。

3、拓展閲讀,加深理解:

⑴廣泛閲讀,明確意向:

分別從“遊黃山”和“榜樣的力量”兩個專題展開。

⑵深入閲讀,收集信息。

⑶協同作業,各展所長。

⑷展示作業,引導反思。

篇29:《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學習“邊讀邊想,自讀發現”的學習方法。

【設計理念】

本着以人為本的精神,教學中做到以讀代講,以讀代問,實現完全自主的學習方式。對課文的理解、對詞句的訓練,教師不作一次講解,不提一個問題,而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品味,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略。

二、講讀課文

1、初讀課文:

⑴輪讀(學生評)

⑵開火車讀(學生再評)

2、再讀理解課文:

⑴自由讀課文,把你認為最精彩的句子用“~~”劃出;對你最有啟發的句子用“——”標出,標完後練習讀,多讀幾遍,看誰讀得好。

(學生讀自己劃的句子)

⑵讀後交流自己認為最精彩的句子,(學生先在小組裏交流,然後再向全班交流,教師適時作點撥)其要點:

①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感受詞語:“雲彩”“筆陡”“天上”“掛”理解天都峯的險、高;朗讀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歎句:“真叫人發顫!”時讀出畏懼心理。

②“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第一次對話中的兩個“也”表明了“老爺爺”年齡太大,“我”年齡太小,讓人不敢相信會爬上天都峯,但又可以從對方汲取力量,因此,“一起”“也”要讀出彼此稱讚的語氣。

第二次對話:抓住詞語:“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體會爬天都峯的艱難。朗讀時要體會“我”和老爺爺的激動心情,突出“勇氣”“居然”。

⑶交流對你最有啟發的句子:

指導要點:“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應該聯繫前面的“也”“一起”來理解。

3、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生自由組合,可以找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4、表演讀。(讀後評)

三、詞句練習

1、讀下面詞語:

雲彩似乎發顫白髮蒼蒼猶豫奮力終於笑呵呵居然汲取

2、讀、背上面詞語所在的句子。

3、用上面的詞語説一句、幾句、到一段連貫的話。

四、總結談話

略。

篇30:《爬天都峯》的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

課文主要講了天都峯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爬上天都峯的事。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於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第一課時的側重點為學習要認讀、書寫的生字,以及瞭解課文大意。第二課時,在教學過程中,我把課文分成三大板塊,並由爬山的情形引出兩次“我”和老爺爺的對話,並把朗讀和體會感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起到了以讀促想,以想促説,以説促讀的目的。

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峯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峯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生情

1、播放課件:舒緩優美的音樂伴着清脆動聽的鳥鳴迴盪在教室中,看天都峯的風光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峯的資料並作介紹。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峯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峯在黃山東南部,西對蓮花峯,東聯缽盂峯,海拔1,810米,為三大主峯(蓮花、天都、光明頂)中最險峻者,古稱羣仙所都,意為天上都會。峯頂平如掌,有“登峯造極”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漢斜卧,名“仙人把洞門”。

以往頂極難登,明地理學家羅洪先嘉靖年間來黃山也望峯興歎:“何年白日騎鸞鶴,踏碎天都峯上雲”。明萬曆二十四年(1614年)普門和尚歷經千險,始至峯頂。後人鑿石開路,裝置石柱、鐵鏈扶欄,今遊人可安全登頂。峯頭遠眺,雲山相接,俯瞰羣山,千峯競秀,古有詩讚曰:“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

3、課件出示天都峯圖片,師生共吟關於天都峯的詩句:

⑴何年白日騎鸞鶴,踏碎天都峯上雲

⑵任他五嶽歸來客,一見天都也叫奇

二、朗讀課文,初識生字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輕聲讀課文,側重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⑵同桌互讀互查,把生字讀正確。

⑶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檢查自學情況。

⑴檢查讀音。

陡(dǒu)決(jué)

前鼻音:攀(pān)顫(chàn)鏈(liàn)

後鼻音:勇(yǒng)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筆陡:可以聯繫學過的反義詞:筆直

猶豫:拿不定主意。

終於: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本文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麼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並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峯——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峯”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説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髮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爬——注意“爪”字旁的捺要長一些,“巴”字要小些。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自由讀課文,給課文標上段序,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根據朗讀處理信息。

⑴天都(dōu)峯⑵“我”和爺爺、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峯⑶天都(dū)峯⑷“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遇到一位老大爺⑸天都峯位於安徽省黃山⑹天都峯位於山東省泰山⑺似(sì)乎⑻似(shì)乎⑼假(jià)日

知識桶垃圾桶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整理課文小詩

1、自由讀課文,整理課文小詩

()天都峯高路筆陡,鐵鏈直掛三千尺,叫人生畏心發顫。

()假日生活真快樂,爸爸帶我去黃山,黃山最險天都峯。

()老爺爺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終於征服天都峯。

()鯽魚背前來留念,互相鼓舞力量大,勝利只屬勇敢者!

()望而卻步正猶豫,忽聞背後傳人語,白髮老人志氣高。

2、集體連讀這首詩,想想哪節詩寫了“我”和老爺爺登山的過程?並找出有關段落讀讀。

二、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老爺爺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終於征服天都峯。)

1、提問:“我”是怎麼爬天都峯?劃出動作的詞語。

(“攀着鐵鏈上”、“手腳並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説説用上括號裏的詞語好在哪裏,我()向峯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從“終於”這個詞你體會到什麼?(歷盡艱辛,遇到了很多困難。同時有了勝利的喜悦。)

3、朗讀第六、七段,體會爬山時的奮力和成功的喜悦。

三、抓住爬山前後兩次對話,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變化。

小組合作分塊學習:

㈠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假日生活真快樂,爸爸帶我去黃山,黃山最險天都峯。天都峯高路筆陡,鐵鏈直掛三千尺,叫人生畏心發顫。)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説知道了什麼。

2、指名讀,齊讀。

3、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天都峯的高和陡。)

4、小結:望着高聳入雲的天都峯,看着登山的石級是那麼筆陡,小妹妹驚歎之後,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

㈡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望而卻步正猶豫,忽聞背後傳人語,白髮老人志氣高。)

1、自讀這部分內容,劃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3、思考:他們所説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麼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麼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彙報、小結。

(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陡,小朋友這麼小的年紀,老爺爺這麼大的年紀怎麼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讀出一老一小既懷疑又敬佩的語氣。)

㈢學習課文第八、九、十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峯以後,“我”和老爺爺為什麼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麼説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裏説明什麼?

(2)小妹妹為什麼説“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麼詞?這“勇氣”體現在哪裏?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峯。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麼敢爬天都峯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讀出爬山後的激動心情。)

4、爸爸為什麼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5、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6、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麼?

四、拓展練習

1、啟發感受:“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教師小結: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篇31: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認“陡”、“攀”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兩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天都峯險峻的句子。

情感目標:初步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會認“陡”、“攀”等6個生字,會寫“爬”、“峯”兩個生字。

2.初步體會“我”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於克服困難的品質。

教學流程:

一、圖片導入,激趣解題

出示天都峯的圖片:小朋友,還記得黃山奇石裏的天都嗎?請看大屏幕,這就是有名的天都峯!天都峯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這節課就讓我們跟着作者一起去爬天都峯。(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裏都寫了誰去爬天都峯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課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生讀好後,讓他們再次讀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

3.老師覺得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就是你們琅琅的讀書聲了,誰願意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4.指名讀,給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簡介鯽魚背。

5.課文寫了誰去爬天都峯?指名説“我”是怎樣的人?課文是怎麼描寫老爺爺的呢?(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三、再讀課文,體會“險峻”

1.這一老一小都來到了這座奇險無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峯,準備迎接挑戰,課文又是怎麼描寫這座天都峯的呢?請你們讀讀第2自然段,畫出相關句子。

2.誰來讀你畫出來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出示句子: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①自由讀這兩個句子,指出從哪些詞能體會到天都峯險峻,圈出來。

②指名説,板書:筆陡和從天上掛下來,並進行解釋。

筆陡:陡是生字,請看老師寫這個字。這樣筆直陡峭的山峯就叫筆陡。

從天上掛下來:正因為山峯如此的筆陡,石階旁邊的鐵鏈才會像從天上掛下來一樣。

③指導朗讀:

第一句:天都峯直入雲霄啊!(生齊讀。)

第二句:這麼高、這麼陡的石級,你能讀出來嗎?

④背誦寫天都峯的句子。

4.小朋友站在這麼筆直陡峭的天都峯下,他會怎麼想?

他的心裏直——發顫。你能給發顫換個詞嗎?

四、三讀課文,體會“艱難、互助”

1.此時小朋友的心裏非常害怕,那最後有沒有爬上去呢?課文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齊讀第7自然段。那究竟是誰使他克服了害怕心理,爬上了天都峯呢?(老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小朋友和老爺爺的對話吧。

2.自由讀課文3~5自然段,當小朋友和老爺爺見面時,他們彼此都問了對方同樣的一個問題,請你們找出來。

指名説,出示: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嗎?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嗎?

一組互讀對話,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並不平靜的內心,他們在問對方的時候,心裏是怎麼想的?

師:他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決定克服困難,爬上去,所以老爺爺也點點頭。

3.師生合作讀課文3~5自然段。

4.他們説爬就爬,瞧,作者爬得多用勁!出示第6自然段,自由讀,哪些詞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勁呢?圈出來。

5.朗讀:這麼險峻的山峯,小小年紀的我卻能克服困難,堅持爬上去。誰能讀好這個句子呢?

6.引讀:老爺爺也會和我一樣,奮力 ,一會兒 ,一會兒 。

7.我和老爺爺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會互相説些什麼鼓勵的話?

8.聽了彼此鼓勵的話,他們堅持爬呀爬,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齊讀第7自然段。從“終於”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麼?寫下來。

五、總結課文

是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峯頂。相信爬到峯頂後的這一老一小會無比的喜悦,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分享吧!

反思:

中年級是過渡階段,課文中有些生字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還應該注重字詞的教學。在揭題環節,我就讓學生拿起筆來寫寫題目中的生字“爬”、“峯”,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寫字時間。對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我結合課文的講讀進行教學。這樣既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又提高了效率。比如抓住“筆陡”這個詞語進行理解,“發顫”結合語境通過換詞進行理解。

紮紮實實背句子。背誦是積累語言的方法,學習語言需要適當的記憶。學生積累

篇32: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一、揭題,勾畫心中的天都峯

1、師:上課時,我們學習了第3課的生字新詞,接下去我們來深入理解課文,一起隨着課文中的小姑娘去爬一爬天都峯,看看我們能有什麼收穫?

現在,我們來到 了天都峯腳下,站在天都峯腳下 ,我看到—(引讀第二自然段)

2、學生勾畫心中的天都峯,點評交流

師:你們覺得這位小姑娘用語言描繪出了天都峯的什麼特點?

生:(答)

師:一個掛字讓你感覺到了什麼?

生:(答)

師:為什麼作者要在這兒寫天都峯的高和險呢?

(小組討論)

師小結:寫天都峯的高和陡,目的在於突出爬天都峯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峯要有勇氣和力量。

3、看書觀察天都峯

師:你們看書上這幅圖,天都峯這麼高,這麼險,那我們能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嗎?

好,誰試着讀一讀第2自然段?

(指名讀→齊讀)

師:(過渡)天都峯比雲彩高,而且筆陡筆陡,爬天都峯難呀,難於上青天,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會想些什麼呢?

生:(答)

師:是呀,很多遊客都和這個小姑娘一樣,抬頭望着天都峯,害怕了,猶豫了。

師:能爬上天都峯的,都是勇士呀!這個小姑娘有沒有爬 上天都峯呢?她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是什麼力量讓她勇敢地爬上天都峯頂?我們來看課文。

二、深入讀、議、理解我和爺爺爬上峯頂的過程

1、師:請大家快速閲讀課文,第3自然段到最後,用筆把小姑娘是怎麼爬上天都峯的句子用橫線劃出來。

(生自學)

2、交流,指導感情朗讀。

(1、)生:讀找出的句子。

(2、)師: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小姑娘在爬山的過程中還會有什麼樣的動作?

(3、)請用上“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 ),一會兒( ),”來説一説你想到的動作。

(4、)仿照這句話來説一句話。

(5、)就這樣,,爬呀爬,小姑娘終於爬上了天都峯頂,老師看到有的孩子讀的時候笑眯眯的,就像自己也爬 上了峯頂一樣。請大家再讀一讀7自然段。

3、想象説話:

師:那麼老爺爺又是怎樣爬天都峯的呢?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生:(説)

師:“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大家覺得老師讀的和課文中有什麼不一樣嗎?

生:沒有“終於”二字。

師:句子中有了“終於”這個詞,讓你感覺到什麼呢?請你們自己試着讀一讀7自然段,讀完之後,同桌交流一下體會。

(學生談體會)

師:那你能通過讀把你的體會表現出來嗎?

(指名讀→齊讀)

三、啟發想象,回顧前文,理解我和老爺爺是互相鼓舞,爬上天都峯的。

1、師:站在天都峯頂,我,老爺爺,爸爸説了些什麼?

(指名説→分角色讀)

2、師: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請提出來。

生:(提問題)

3、小組討論這些問題。

4、彙報,交流

(1)師:交流前,讓我們再回到前面,小姑娘來到山腳下時,看見那高陡的天都峯,心裏是什麼感覺?是什麼力量使她有勇氣要爬上去?

生:(答)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老爺爺?

師:這時,小姑娘心裏會怎麼想?

那麼老爺爺呢?看到“我”這樣一位小姑娘也來爬天都峯,心裏又是怎麼想的?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當時他們的對話。

(2)出示對話,指導朗讀,強調“也”字,從中體會到什麼?

(3)師在爬山途中,當他們覺得累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想象一下,他們又會怎麼互相鼓勵呢?

(學生想象回答)

師:對,他們始終在互相鼓勵。所以,他們要互相道謝,讓我們再來讀讀他們互相道謝的話。(男女生分角色讀對話)

師:看,這一老一小謝得多真誠,所以爸爸要説“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現在你明白爸爸説的話的意思 了嗎?爸爸笑着説的話是對這一老一小的讚揚,讓我們學着爸爸,也笑着來讚揚這一老一小吧!

(生齊讀爸爸的話)

四.總結明理,拓展延伸

1、你從“爸爸”所説的話中懂得了什麼道理?

2、教師引導:我們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遊人,有的人望着險峻的天都峯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峯”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讓每個遊客堅定爬天都峯的決心。

(學生説感受)

3、小結:聽了你們的話,我想這些遊客一定會像小姑娘一樣不再猶豫,一定也會爬上天都峯的。願我們班的小朋友也能戰勝學習,生活中的一切困難,最終攀上科學的高峯!

篇33: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年幼,好動。課堂上應注意誘導和引導。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情境教學和媒體資源播放

五、教具準備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六、教學流程

一)資料交流,導入新課

(檢查課前蒐集有關關於本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討論、交流、彙報有關黃山(或天都峯)的資料。

2、板書課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峯這一課。

二)自學課文,合作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相機指導個別生字的書寫。

3、指名分節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4、瞭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讀自悟,邊讀邊想

(一 )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説知道了什麼。

2、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讀,齊讀。

4、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天都峯的高和陡。)

(1)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畫畫天都峯(課件顯示天都峯的高和陡。)

6、根據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第二段。

7、小結:望着高聳入雲的天都峯,看着登山的石級是那麼筆陡,小妹妹驚歎之後,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天都峯的高與險,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範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

四、佈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篇34:《爬天都峯》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生字,瞭解字義,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回顧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1、讀:自讀課文。

2、畫:畫出文中生字詞。

3、查: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中查找所學的生字。

4、找:根據詞義,從字典中找出難解字的字義。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文,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詞意。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鼓舞:使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

終於: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後出現的情況。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猶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髮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峯。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讀文,鞏固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峯嗎?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峯的資料?(去過天都峯的同學可説説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資料。)

如:天都峯:是黃“七十二峯”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峯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於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遊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後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峯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峯?

2、怎樣爬天都峯?

3、在爬天都峯的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

三、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1、瞭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主要寫誰爬天都峯?帶着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峯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峯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峯之後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峯險勢,通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抬頭望:啊,頂峯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峯頂很高,是運用誇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峯高聳入雲”“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峯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峯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峯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後爬上了天都峯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説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説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峯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峯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於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峯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説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麼意思?(吸取)

(2)爸爸説的話“真有意思”你怎麼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麼説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於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五、課外拓展。

(1)開展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為話題的討論會,可蒐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開展“黃山風景圖片展”活動或出一期牆報、手抄報專刊。

篇35:《爬天都峯》優秀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於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年幼,好動。課堂上應注意誘導和引導。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情境教學和媒體資源播放

五、教具準備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六、教學流程

一)資料交流,導入新課

(檢查課前蒐集有關關於本課的資料,培養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討論、交流、彙報有關黃山(或天都峯)的資料。

2、板書課題。(天都峯是黃山“七十二峯”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峯之一。天都峯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説,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髮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峯這一課。

二)自學課文,合作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相機指導個別生字的書寫。

3、指名分節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4、瞭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2)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讀自悟,邊讀邊想

(一)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説説知道了什麼。

2、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讀,齊讀。

4、這一段告訴我們什麼?你是怎麼體會出來的?(天都峯的高和陡。)

(1)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畫畫天都峯(課件顯示天都峯的高和陡。)

6、根據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第二段。

7、小結:望着高聳入雲的天都峯,看着登山的石級是那麼筆陡,小妹妹驚歎之後,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天都峯的高與險,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範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