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故都的秋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76W

故都的秋賞析(新版多篇)

故都的秋賞析 篇一

讀罷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文章裏那種濃濃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裏的秋雨,那裏的秋蟬,那裏的秋果,那裏的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迷人,那麼的富有韻味,令人遐想無限。

作者善於抓住秋的特點來寫秋,五幅圖畫,寫庭院讀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寫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靜;寫秋蟬啼秋,連用衰弱殘聲啼唱嘶叫四個詞,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盡致;寫閒人秋歎天灰、風涼、雨歇、雲卷、天晴,突出沉重淒涼;寫柿棗映秋,讓故都之秋悲而且壯,平添了一份眷戀嚮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別偏愛冷色,如碧綠的天色牽牛花的藍朵淡綠微黃棗子顆兒,柳陰下的絲絲日光,這些單的、純的、淡的、暗的色彩,都與作者寂寞的感受有關。

作者注意調動不同的感覺寫秋,如視覺,天是碧綠的,秋草是尖細且長的,如視覺作者特別選用一些很輕很細的音響,如西山的蟲唱、悠遠的鐘聲、馴鴿的飛聲、寒蟬的嘶鳴、息列索落的雨聲、都市閒人緩慢悠閒的微歎。這些細微響動,普通人很容易忽視,但在敏感寂寞的作者心中卻留下很深的痕跡。

作者還很細膩地展示自己在觀景賞景時的感觸,如: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看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踩在槐樹的落蕊上,感出一點點極細微極柔軟的觸覺。

《故都的秋》起筆便見不凡,直接切入主題。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他不遠千里竟是為了飽嘗一下北國古都的秋,其情的強烈溢於言外,又給讀者留下一個大的懸念,究竟這北方的秋,因何以這樣引人?

接着作者又很簡約的把文章遞進開來:這古都的秋,只有在北方才能領略得到。因為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同時,還蠻有深意的説出了一番話: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顯然,要想領略這秋,並不在於人人都懂得的都讚美的名花和美酒之美上,秋之領略,應該在哪裏呢?此時,他筆鋒一轉,把我們帶進了北方的秋天裏。從常見的幾樣毫無關聯的景物裏,並列的,散散的,曲盡其妙又極研盡致勾勒出秋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

總的來説,《故都的秋》通篇無一愁字,話到脣邊不言愁,但處處潛着愁的落寞。

故都的秋賞析 篇二

《故都的秋》裏的秋天是以“清”“靜”“悲涼”為題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國的秋景的濃色與厚味來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淺味構成比較。全文1600多字,運用了40多個秋字來描述秋景非但沒使文章枯燥無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動,可見郁達夫的寫作手法已經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稱佳作。

一、誦讀提示

本文是現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濃厚,意味雋永,文辭優美,教師應當努力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情境當中。由於本文的寫作離這天已經久遠,學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難,所以應當先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並提示學生誦讀宜慢不宜快,認真體會景物描述所藴含的思想感情,當讀到作者直接抒懷部分時更要認真感受作者的心意、情懷。要注意課文的文眼,即“但是啊,北國的秋,卻個性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此句提綱挈領,籠罩全文,更要認真領會,循此線索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二、整體感知

1本文題旨

“故都”兩字指明描述的地點,內含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種文化底藴;“秋”字確定描述的資料,與“故都”結合在一齊,暗含着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一種境界。題目明確而又深沉。本文透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之秋的真情,並流露出憂鬱、孤獨的心境。在把握本文主旨時,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時代性。社會風雲和個人遭際在作者心裏投下陰影,以致對故都清秋的“品味”夾雜着一些苦澀。

2本文結構

文章開頭和結尾都以北國之秋和江南之秋作比較,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中間主體部分從記敍和議論兩方面描述故都紛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記敍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的三個層次,逐一描繪故都的自然風物,共有五種景況,即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果;議論部分,從喻理的角度,進一步讚頌自然之秋,讚頌北國之秋。首尾照應,迴環往復;中部充分展開,酣暢淋漓。

3情景交融的特點

作者將苦澀的“品味”與生動的景物描述有機地結合在一齊,創造出一種特殊的神韻。他不寫故都皇家宮殿、園林,也不寫遠近郊區眾多優美的自然風光,那些景緻雖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離老百姓生活很遙遠。他只是依憑一個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來觀察和體驗故都之秋,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都籠罩着一層奇異的主觀色彩。例如寫“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從尋常景象甚至破敗景象中看出、體驗出美來。寫“北國的槐樹”的落蕊,“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寫“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潛意識下並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這些細膩而獨特的感受、憂鬱而優美的情懷,恐怕只有郁達夫這樣一個具有平民傾向又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讀書人才能體驗得到,才能表現得細膩而深刻。最能表現情景一體的是“清”“靜”“悲涼”的描述。“清”“靜”,既是對客觀景物特點的描述和總結,又是作者內心的感受;“悲涼”,則更多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與景物既有聯繫又無必然聯繫(因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未必從秋景得來)。“清”“靜”是大多數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和寫得出的,未必

見得奇妙,而“悲涼”則屬於郁達夫一人獨有,最見奇妙。總之,本文情意濃厚,以抒發內心感受為主,寫景並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名篇那樣佔有很多篇幅。在這一點上可與《荷塘月色》比較,《荷》文寫景似用工筆,精描細繪,景物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情為景所藏所掩;本文則略於寫景,盡力抒情,文情更給人以親切感、厚重感。

三鑑賞要點

1比較

開篇提到“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結尾提到“南國之秋,當然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並作了適當的展開,以此與北國之秋作比較。比較的目的十分明確,即抑彼揚此,北國之秋勝於南國,是作者的主觀感受,表達作者對故都的秋的熱愛。這種感受既來自空間的比較(南北兩地),也來自時間的積累(“已將近十餘年了”)。

2描述

本文直接描述景物的語句不多,但都是極其精彩的,而且飽含作者的深情。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着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那裏寫了視覺形象、聽覺形象。景物寫得十分細緻,如“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也寫了觀景、賞景的心態、動作,如“細數”“靜對”,透露出悠閒、愜意。總起來説,表現了作者熱愛故都之秋的情懷。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

那裏寫了視覺形象、觸覺形象。花鋪滿地,寫視覺形象;腳踏花地,寫觸覺感受。寫觸覺,更給讀者以逼真的感受。那裏寂靜無人,斯人獨徘徊,無人可與交流,便只有與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約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雲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

那裏的寫景不拖泥帶水,一句一景,寫出了北國清秋之雨忽來忽去的情景。雲的景象、雨的陣勢,寫得活靈活現,説明作者觀景十分細緻,也證明作者在談到尋常百姓生活時情緒十分愉快。

3人物

那裏寫的不是上流社會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的都市閒人”。為什麼讓他們作為故都人的代表想必他們的形象更有地方特點,而且作者覺得與他們更親近,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似乎也能覺察出作者很想像“都市閒人”那樣過着無憂無慮的生活。

4文化氛圍

本是寫景文字,為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説明似乎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於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文題暗合。從行文章法上看,那裏宕開文筆,縱橫議論,顯出靈氣,顯出開闊的思路。

5排比句

文中有許多排比句,具有語言整飭之美,朗讀起來又具有音韻之美,抒情味很濃厚,表現作者很強的駕馭語言的潛力。

高中語文郁達夫《故都的秋》賞析 篇三

1、正確認識文章主線對文章的統率作用:

文章的主線統率全文的各個部分。本文貫穿全文的情感主線,就是“清、靜、悲涼”。這裏的“清”是與“濁”相對立的,是一種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正如文中所寫,南方的秋,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意境與姿態,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它像半開半閉的花,微醺的酒,處於模糊與朦朧之中。而北國的秋卻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靜”是寧靜、安靜,“悲涼”是人心情在客體上的反射。文章中各個部分均體現着“清”、“靜”、“悲涼”的特點。如寫小院秋景,那小屋是“一椽破屋”,牆是“破壁”,大環境就是冷落的。再看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而人的活動是“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破壁腰中牽牛花的藍朵,還有看那幾縷蕭疏的秋草。不久秋味十足,而且於清閒中流露着一縷縷落寞與孤獨的傷感。作者也寫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這種以聲寫靜的方法更突出了小院的寂寞。這些景物,從聲音到色彩到外形,都在顯示着全文感情的主旋律──清、靜、悲涼。其它幾幅圖畫也是如此。但應注意,“清、靜、悲涼”雖然是統率全文的,各幅風景圖均統一在這感情基調中。但卻不可機械地去分析,五幅圖景中哪一景物是在顯示清,哪一景物是在顯示靜,哪一景物是在顯示悲涼。這樣去分析課文,往往會走到牽強附會的死衚衕之中。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棗樹,作者之所以選它,只是因為它在京城人家院落中極為普通,幾乎處處都有,而它青中帶黃的色彩又與全文情感基調一致,足以代表作者心中的故都秋色。如果非要找它哪裏是清,哪裏是靜,哪裏是悲涼,就太瑣細了,也太主觀猜測了。所以,作者筆下的北京之秋清、靜、悲涼的特點,是體現在五幅秋景圖形成的總體氛圍中的,這三者間又互相包容,互相映襯,清中有靜,靜中有清,清靜中有悲涼,悲涼的外在表現即為清靜。這樣去讀文章,較易於觸摸到作者寫作這篇散文時的心境。

2、“不單是詩人,就是被關閉在牢獄裏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會感到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

這一説法應源於是中國古代的刑罰制度。我國古代刑罰制度屢有變遷。至明、清時,又形成朝審、秋審制。清代朝審是對京師死罪的會審;秋審是對各省監候死罪犯的會審,於每年秋季舉行。分“情實”、“緩決”、“可矜”、“留養承祀”四類,由刑部總其成,具奏皇帝以待敕裁,判決即行確定,依類處理。

此外,自漢以後逐漸發展成秋冬行刑制。故而秋季對獄中囚犯,尤其是死刑犯,確具有特殊的意義,故產生“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也是自然的了。作者引此例意在證明,“秋之於人,何嘗有國別,更何嘗有人種階級的區別呢”?人與一切動物一樣,在秋季到來時,感受到的是幽遠、嚴厲、蕭索,即悲涼。

3、“‘一層秋雨一層涼啦!’北方人念陣字,總好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唸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實際上,北京人説到秋雨時,不是“一陣秋雨一陣涼”,而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其中的“場”字不讀 chǎng,而讀成 cháng。這樣,這句話讀出來,類似於“平平仄仄仄平平”的韻律,很有點七言詩句的味道。再加上拖長的語調和微歎的語氣,其“秋”的詠歎意味就十分濃郁了。再配上“青”的顏色和橋影或樹影陰暗的光線,與全文的情感基調十分和諧。

4、把握記敍的線索與抒發的感情:

本文以“秋味”為線索,把全文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抒發了一種健朗、深沉、充實的感情。以“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起筆,便定下了全文感情的基調,並確立了記敍的線索──秋味。

作者身處的社會環境,使他的內心投下了憂慮和冷落的陰影,他追求“清”“靜”,並籠罩着淡淡的“悲涼”。正因為這樣,他筆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與姿態,自然也就籠上了一層主觀感情色彩。文章不寫富有“暖色”的香山紅葉,也不寫遊人如織的頤和園;而寫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在破壁腰中,靜對着”藍色的牽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並沒有因為作家的主觀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卻了它固有的特徵。那牽牛花,那槐樹的落蕊,那秋蟬的殘聲,那秋風秋雨,還有那棗子樹,多麼逼真,多麼清晰!作者只用了寥寥數筆略作勾勒,便將讀者帶進了故都之秋的清、靜、悲涼之中。一切景語皆情語,“物”“我”之間完美的交融和統一,顯示了作家卓越的藝術才華。它既是對北平之秋的客觀描繪,又是作者當時心情的折射。

5、《故都的秋》結構形式:

這篇文章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來寫景抒情,開頭(1~2段)總寫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之情。接着,在分寫部分(從“不逢北國之秋”到“才感受得到底”)從記敍和議論兩方面記敍故都紛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讚美北國之秋。記敍部分,採用並列結構,根據“清”“靜”“悲涼”這一特色上的聯繫,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風物。議論部分,從中外詩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的秋。最後總結全文,與總起的部分照應,再次強調南國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的秋無比眷念之情。

6、《故都的秋》人文精神:

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有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郁達夫不寫北平的宮殿廟宇、亭台樓閣,而是寫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見之景,寫出了北平下層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的一個側影,也就是説作者的審美眼光是與普通人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表現出作者的平民意識;郁達夫是深受中國文化浸潤的讀書人,他從賞景中體驗和感悟到了文化氣息,他以熱情洋溢的文字表達了對古今中外賞秋詩文、賞秋文化的珍愛,課文後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藴蓄着這種文化氣息和珍愛情感。一篇寫景散文能連通曆史人文,亦即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