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從閲讀散文始》教學設計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51W

入乎其內含英咀華 出乎其外深思徹悟

《從閲讀散文始》教學設計

——《從閲讀散文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以講解《薩麗娃姐姐的春天》為例,掌握散文閲讀的方法,讀懂文章。

2.通過鞏固訓練,歸納總結閲讀思路,舉一反三,讀活文章。

教材分析

大學聯考語文《考試大綱》在“現代文閲讀”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以及考查學生初步鑑賞評價的能力。

教學現狀:1.不敢讀——閲讀心態

2.讀不懂——閲讀方法

3.答不好——解題技巧

教學重點:掌握散文閲讀的方法,讀懂文章。

教學難點:歸納總結閲讀思路,舉一反三,讀活文章。

教學方法:誘思探究三段式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自主預習

1.導學案 2. 雙色筆

3.隨時準備思考和質疑的頭腦

二、典例示範 掌握方法

l 如何快速讀懂一篇散文?課本P118

落實“寫什麼”——(明確散文所寫內容)看標題、找線索、理內容

緊抓“怎樣寫”——(把握散文藝術特色)抓關鍵(表現手法、修辭手法、語言風格等)

思考“為何寫”——(挖掘散文主題意藴)找文眼

l 下面我們以《薩麗娃姐姐的春天》為例,來識體理線,明事察情。

主旨:文章描繪了呼倫貝爾草原春天的旖旎風光,寫出了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併為之奮鬥的精神風貌,激發了人們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嚮往。

三、合作交流 探究歸納

我們的裁縫店

李娟

①在城市裏,裁縫和裁縫店越來越少了,但在喀吾圖,生活迥然不同。這是遊牧地區,人們體格普遍高大寬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勞動,很多人身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變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得平展。

②我們租的店面實在太小了,十來個平方,中間拉塊布簾子,前半截做生意,後半截睡覺、做飯。但這樣的房間一燒起爐子來便會特別暖和。很多個那樣的日子,狂風呼嘯,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窗上,“啪啪啪啪”響個沒完沒了……但我們的房子裏卻温暖和平,鍋裏燉的風乾羊肉溢出的香氣一波一波地滾動,牆皮似乎都給香的酥掉了。

③我們還養了金魚,每當和顧客討價還價相持不下時,我們就請他們看金魚,這樣的精靈實在是這偏遠荒寒地帶的最不可思議的尤物——清潔的水和清潔的美豔在清潔的玻璃缸裏曼妙地晃動,透明的尾翼和雙鰭緩緩暈染在水中,張開、收攏,攜着音樂一般……

④這樣,等他們回過神來,再談價錢,口氣往往會軟下來許多。

⑤當地男人們很少進屋,最固執的是一些老頭兒,偶爾來一次,取了衣服卻死活不願試穿,即使穿了也死活不肯照鏡子,你開玩笑地拽着他們往鏡子跟前拖,讓他親眼看一看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這樣他越害羞,雙手死死捂着臉,快要哭出來似的。

⑥女人們就熱鬧多了,三三兩兩,不做衣服也時常過來瞅一瞅,看我們有沒有進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意的一塊布,未來三個月就一邊努力攢錢,一邊再三提醒我們,一定要給她留一塊夠做一條裙子的。

⑦庫爾馬家的兒媳婦也來做裙子了,她的婆婆拎只編織袋跟在後面,量完尺寸我們讓她先付訂金,這個漂亮女人二話不説,從婆婆拎着的袋子裏抓出三隻雞來-----“三隻雞嘛,換條裙子,夠不夠?”

⑧她訂的是我們最新進的晃着金色碎點的布料,這塊布料一掛出來,村子裏幾乎所有的年輕媳婦都跑來做了一條裙子。

⑨她説:“不要讓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氣嘛。給他知道了嘛,要噹噹(嘮叨、責怪)嘛!”

⑩“婆婆知道就沒事了?”

(11)“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説着拽過旁邊那矮小的老婦人,“叭”地親一口:“裙子做好了嘛,我們兩個嘛,你一天我一天,輪流換着穿嘛!”

(12)她的婆婆輕輕嘟囔一句什麼,露出長輩才有的笑容。

(13)但是我們要雞幹什麼?但是我們還是要了。

(14)還有的人自己送布來做,衣服做好後卻湊不夠錢來取,只好掛在我家店裏,一有空就來看一看,試穿一下,再歎着氣脱下來掛回原處。

(15)有個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襯衣也在我們這兒掛着,加工費也就八元錢,可她媽媽始終湊不出來,小姑娘每天放學路過我家店,都會進來對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厭其煩地給同伴介紹:“這就是我的!”穿襯衣的季節都快要過去了,可它還在我們店裏掛着!最後,我們先受不了了。有一天,這孩子再來看望她的衣服時,我們 就取下來讓她拿走,小姑娘驚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兒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挪出房子,然後轉身飛快跑掉。

(16)裁縫的活不算勞累,就是太麻煩,量體、排料、剪裁、鎖邊、配零件、燙粘合襯、合縫...... 做成後,還得開釦眼,釘釦子,縫墊肩、鎖褲邊。淺色衣服還得洗一洗,縫紉機經常加油,難免會髒一點,而且烙鐵也沒有電熨斗那麼幹淨,一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從氣孔漾出來,沾得到處都是。

(17)是呀,從我們當裁縫的第一天起,就發誓一旦有別的出路,死也不會再幹這個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縫,我們還是得想辦法賺錢過日子,過同樣辛苦的生活。------可能幹什麼都一樣的吧?

(18)是這樣的,帕孜依拉來做襯衣,我們給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後高興得在鏡子面前轉來轉去地看。但是我立刻發現袖子那裏有一點不平,就殷勤地勸她脱下來,燒好烙鐵,“滋-----”地一傢伙下去……燙糊一大片……

(19)怎麼辦呢?我們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樣的布接了一截子,將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樣式敞開,還釘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後又給它取了個名字:“馬蹄袖”。(因為工作失誤卻意外創造出美好)

(20)但是後來……幾乎全村的年輕女人都把襯衣袖子裁掉一截,跑來要求我們給她們加工“馬蹄袖”。

(21)幹裁縫真的很辛苦,但那麼多事情,一針一線的,不是説拆就能拆得掉。當我再一次把一股線平穩準確地穿進一個針孔,總會在一剎那想通很多事情。

第一步:“寫什麼”

1.看標題:直截了當,點明寫作對象,表明本文寫的是與“我們裁縫店”相關的人或事,是本文的線索。

2.找線索:文章通過一個租的裁縫店面(地點)和“我們”(人物)把重多事件聯繫起來。

3.理內容:

第一層:(1)—(2)寫裁縫店,所在的位置(偏遠荒寒的遊牧地區),產生的原因(體格寬大、量身定做)及其特點(狹小簡陋、温暖和平)。

第二層:(3)—(15)寫發生在裁縫店裏的温情故事。

(3)(4)段寫我們養的金魚,拉近與顧客的距離。

(5)(6)段寫顧客進店的不同表現。男人固執害羞。女人熱鬧興奮。

(7)—(13)段寫庫爾瑪家的兒媳婦和婆婆一起用雞換裙子。

(14)(15)段寫免收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襯衣的加工費。

第三層:(16)—(21)寫幹裁縫這一行的體驗。

(16)寫出裁縫工作繁而有序。表現裁縫於繁雜中求精細的工作狀態。

(18)—(20)段寫“馬蹄袖”事件。(21)最後表明態度,自己不能輕易放棄這一營生。

第二步:“怎樣寫”

1.表現手法:①對比:第1段用對比手法點明“我們裁縫店”在喀吾圖的獨特意義;第2至4段把店外惡劣的環境與店內的温暖和平做對比來渲染温馨的氣氛;第5、6兩段將男女顧客的表現做對比,生動刻畫了人物情態,突出生活情趣。

②欲揚先抑:先説幹裁縫“太麻煩”説我們曾“發誓一旦有別的出路,死也不會再幹這個了”,但轉念一想:幹什麼不都得麻煩、辛苦嗎?再説,裁縫這一營生還挺有樂趣,譬如因為工作失誤,卻意外創造出“馬蹄袖”。最後,表明觀點:裁縫這一職業雖然麻煩、辛苦,但也充滿喜悦、成就感。

2.語言風格:7至13段,運用生活化、口語化的語言描寫和親切自然的動作描寫,如“三隻雞嘛”小氣嘛”“叭地親一口”等專寫庫爾馬罕的兒媳婦帶着婆婆一道來做裙子,用雞充當訂金時的語言和動作。人情的質樸、人際關係的和諧躍然紙上。

第三步:“為何寫”

1. 找文眼:“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縫,我們還是得想辦法賺錢過日子,過同樣辛苦的生活。---可能幹什麼都一樣的吧?”、“幹裁縫真的很辛苦,但那麼多事情,一針一線的,不是説拆就能拆得掉。”(既然幹什麼都麻煩辛苦,也在最後表明態度,自己不能輕易放棄這營生)

2. 悟主旨:《我們的裁縫店》這篇散文,質樸、温馨、含蓄、沉靜,圍繞開在新疆遊牧區喀吾圖的裁縫店,寫淳樸民風,寫艱辛而簡樸的人生,寫單純人格和善良人性,寫基於買賣卻超越買賣的人際關係,寫辛勤勞作中的誠心、仁心和匠心,寫關於勞作意義的哲思。

四、強化訓練 提升能力

建水記[注](之四) 于堅

①看哪,這原始之城,依然像它被創造出來之際,藏在一座硃紅色的、宮殿般的城樓後面,“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磚石,周圍六裏,高二丈七尺。為門四,東迎暉,西清遠,南阜安,北永貞。”(《建水縣誌》)如果在城外20世紀初建造的臨安車站下車,經過太史巷、東井、洗馬塘、小桂湖……沿着迎暉路向西,來到迎暉門,穿過拱形的門洞進城,依然有一種由外到內,從低到高,登堂入室,從蠻荒到文明的儀式感,似乎“仁者人也”是從此刻開始。

②高高在上的是朝陽、白雲、鳥羣、落日、明月、星宿,而不是摩天大樓。一圈高大厚實的城牆環繞着它,在城門外看不出高低深淺,一旦進入城門,撲面而來的就是飛檐斗拱、飛閣流丹、鈎心鬥角、樓台亭閣、酒旌食館、朱門閭巷……主道兩旁遍佈商店、酒肆、廟字、旅館……風塵僕僕者一陣鬆弛,終於卸載了,可以下棋玩牌了,可以喝口老酒了,可以飲茶了,可以閒逛了,可以玩物喪志了,可以一擲千金了,可以淺斟低唱了,可以秉燭夜遊了……忽然瞥見“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那類女子——建水的賣花女與江南的不盡相同,這邊的女性身體上洋溢着一種積極性,結實、健康、天真——正挑着一擔子火紅欲燃的石榴,笑呵呵地在青石鋪成的街中央飄着呢。不免精神為之一振,先去買幾個來解渴。

③街面上,步行者斜穿橫過,大搖大擺,扶老攜幼,走在正中間,儼然是這個城的君王。滿大衡的雕樑畫棟、攤販食廊、耄耋之輩……令司機們縮頭縮腦,不敢再風馳電掣。城門不遠處就是有口皆碑的臨安飯店,開業都快七十年了,就像《水滸傳》裏描寫過的那種。鋪面當街敞開,食客滿堂,喝湯的喝湯,端飯的端飯,動筷子的動筷子,晃勺子的晃勺子,幹酒的幹酒,嚼筋的嚼筋,吆五喝六,拈三挑四,叫人望一眼就口水暗湧,肚子不餓也忍不住抬腿跨進去。拖個條凳坐下,來一盤燒賣!這家燒賣的做法是明代傳下來的,肥油和麪,餡兒是肉皮和肉糜。大鍋猛蒸,熟透後裝盤,每盤十個,五角一個。再來一土杯苞谷酒,幾口灌下去,夾起一枚,蘸些建水土產的甜醋,送入口中,油糜輕溢,爽到時,會以為自己是條梁山泊好漢。

④臨安飯店後面,穿過幾條巷子走上十分鐘,就是龍井菜市場,那鄭屠、張屠、李屠、趙屠……正在案上忙着呢。如果是七月的話,在某個衚衕裏走着,忽然會聞見蘑菇之香,環顧卻是老牆。牆頭上掛着一窩大黃梨。哪來的蘑菇耶?走,找去,必能在某家小館的廚房裏找到,叫做乾巴菌,正閃亮亮的,在鍋子中間冒油呢。這臨安大街兩邊,巷子一條接一條流水般淌開去。在電子地圖上,這些密密麻麻的小巷是大片空白,電子地圖很不耐煩,只是標出一些大單位的地點和最寬的幾條街,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細節,給人的印象,似乎建水城是個荒涼的不毛之地。其實這個城毛細血管密集,據統計,建水城3.3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有30多條街巷,550多處已經被列為具有保護價值的文物性建築,這是很粗疏的統計。許多普通人家雕樑畫棟的宅子、無名無姓的巷道並不在內。在巷子裏面,四合院、水井、老樹、門神、香爐、雜貨鋪、紅糖、胡椒、土紙、灶房、明堂、照壁、石榴、蘋果、桂花、蘭草、綿紙窗、涼粉、米線、青頭菌、炊煙、祖母、媳婦、嬰孩、善男信女、市井之徒、酒囊飯袋、閒雲野鶴、翩翩少年、三姑六婆、環肥燕瘦、虎背熊腰、花容月貌、明眸皓齒、慈眉善目、鶴髮童顏……此起彼伏,鱗次櫛比。

⑤在這個城裏,有個家的人真是有福啊。他們還能夠像四百年前的祖先們那樣安居樂業,不必操心左鄰右舍的德行,都是世交啦。有一位繞過曲曲彎彎的小巷,提着在龍井市場買來的水淋淋的草芽(一種建水特有的水生植物,可食,滾油翻炒數秒起鍋,甜脆)、萵筍、茄子、青椒、豆腐、毛豆、肉糜、茭瓜……一路上尋思着要怎麼搭配,偶爾向世居於此的鄰居熟人搭訕,彼此請安。磨磨蹭蹭到某個裝飾着斗拱飛檐門頭的大門前(兩隻找錯了窩的燕子拍翅逃去),咯吱咯吱地推開安裝着銅質獅頭門環的雙開核桃木大門,抬腳跨過門檻。繞過照壁,經過幾秒鐘的黑暗,忽然光明大放,回到了曾祖父建造的花香鳥語、陽光燦爛的天井。從供銷社退休已經三十年的祖母正躺在一把支在天井中央的紅木躺椅上,藉着一棵百年香樟樹的蔭庇瞌睡呢。

[注]建水:縣名。在雲南省,舊稱臨安。

第一步:落實“寫什麼”--明確散文所寫內容

1.抓標題

建水,古稱臨安,作者以“建水記”為題,試圖在古代文化和現代漢語之間搭建一座橋樑,生動呈現出雲南古城建水的過去、當下和未來,引導人們走進一座城市,感知城市温度,品味美好生活。

2.找線索

這篇文章採用空間和時間線索行文,空間線索主要體現在作者的行蹤轉換上,時間線索作者更多的是注重大的時間概念之間的轉換,一是古代,一是當下,呈現出時間的延續。

3理內容

全文共5段,每段的具體內容如下:

第①段引用《建水縣誌》的記載,從時空角度總寫建水縣城的歷史悠久及極具匠心的規制佈局,它融合古今,凸顯人文,具有綿延不斷的歷史傳承和濃厚的傳統人文氣息,是古色古香的中國現代古城的縮影,亦是人類詩意的棲居之所。

第②段,從大處落筆,概寫建水縣城的整體印象:宜居、美好。

第③段,借《水滸傳》中的相關描寫,從細處潤筆,寫建水城人民舌尖上的幸福,最美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畫出市井華彩,安居之美。

第④段,筆觸更加細膩,以“電子地圖很不耐煩”“抹去了建水城的大量細節”,來寫小巷深深,包羅萬象,福納眾生。

第⑤段,繞過曲曲彎彎的小巷,推開門,回到天井,作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建水的生活圖景。

第二步:緊抓“怎樣寫”--把握散文藝術特色

(1)文章以“看哪”開頭,確定了全文的描寫角度,即以一個導遊者的視角來鋪敍建水城,使敍述語調顯得既熱情又客觀;有時作者忍不住親身參與到建水生活的敍述中來,使文章顯得親切自然。

(2)文章以“仁者人也”來承接並形容進城的“儀式感”,是引用儒家經典語句來觀照城的規劃與人的活動,凸顯建水保有傳統的人文氣息。

(3)文章引用詩句“深巷明朝賣杏花”,是由街頭所見引起的詩意聯想,意在轉向描寫建水女子的“結實、健康、天真”。

(4)文章第④段大量名詞詞組羅列,不厭其煩地列舉建水城普通人家普通生活中的諸般事物,令人眼花繚亂,但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組成了大千世界,形成了平凡生活。

(5)這篇文章語言自由,心接古今,口語和書面語的交替使用使得本文敍述和描寫在體驗和經驗、現實和歷史之間來回巡遊、自由穿梭。

第三步:思考“為什麼寫”--挖掘散文主題意圖

這是一篇遊記散文,採用時間和空間的線索行文,描寫了建水城的建築、飲食文化和人們的精神面貌等,將建水城同時置於歷史文化傳承與當下日常生活中來描寫,表現了建水城經久不衰的活力,讚揚了建水城對傳統文明的傳承。

小結:散文學習要求:

1樹立主題意識(命題原則--主題輻射,一切理代文閲讀的設題,都是從彰顯主題的角度提出問題)

2樹立整體意識(解答散文閲讀題,切不可還未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就“帶着問題”去讀,甚至是“帶着問題”東尋西找,那樣勢必斷章取義,脱離文章的主題。)

3樹立技巧意識(時間短,閲讀方法技巧很重要)

4樹立問題意識(初讀全文,再讀題幹)

五、課時作業 達標鞏固

按照所學方法,閲讀《創新設計》P121精練真題《線條之美》,概括段落大意並歸納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