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2.25W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設計(精品多篇)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設計 篇一

一、説教學理念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生物課程將在義務教育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掌握社會生活、生產實踐中所需要的生物科學知識,努力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相關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本着體現這一教學理念的思想,這節課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身心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併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利用多媒體的簡潔性、動態性,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創設問題情境,營造探究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變靜態微觀知識為鮮活有趣的宏觀再現,降低難度,縮短時間,讓學生通過學習獲得成功的體驗和滿足求知的心理。

二、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植物的礦質營養》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三單元第五節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習了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光合作用的基礎上向學生介紹了植物的礦質元素及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反映了《新大綱》在設計教材順序時以人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思想,關注了學生的思維和學生德育的培養。

本節內容前與根尖的結構、水分代謝、光合作用,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等內容相聯繫,後與呼吸作用相關聯,具有顯著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知識之間的相互滲透。

同時,這節內容所介紹的實驗方案,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本節內容,還為將來學生設計實驗做好鋪墊,為此,我用創設情景的方法,讓學生面對相關現象,進行分析和設計,觀察想象並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習慣。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以及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高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使學生理解礦質元素的概念,瞭解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的種類和來源。

(2)、使學生理解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過程及其與植物根細胞呼吸作用之間的密切關係。

(3)、使學生理解根吸收礦質元素離子與根吸水的聯繫和區別。

(4)、使學生了解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存在形式、運輸方式和利用特點。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水培法培養植物的學習,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養成科學探究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根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過程與呼吸作用的關係以及分析影響根吸收礦質離子的環境因素,訓練學生分析實驗和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水分和礦質元素吸收過程的比較,學習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去研究事物的本質,不斷提高綜合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介紹植物必需元素的種類、分析影響礦質離子吸收的環境因素的教學中,聯繫合理施肥、無土栽培技術、中耕鬆土等生產實際,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意識,培養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對學生進行生命科學價值觀的教育。

(2)、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識。

四、説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高二新課程標準,在理解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明確什麼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種類是本節的教學重點之一。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和對水分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既是本節課的重點又是難點。學生雖然已經學習了有關元素的知識,但只是在認知水平上,不能進行系統的分類,並且潛意識裏總有水和鹽相伴而行的觀點,認為是水把鹽帶進去的,這就為理解“相對獨立”的觀點設起障礙,所以我把“對水的吸收和礦質元素的吸收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作為本節課重點和難點。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五、説教法

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培養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們在以師生既為主體,又為客體的原則下,展現獲取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考慮到我校高二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學生活動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的參與活動,而且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全面的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現象,發展思辯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況。

當然教師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本人應該通過課堂教學感染和激勵學生,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渴望,並且要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的教學效果。同時也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基於本節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2、活動探究法

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由於本節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的關係比較密切,學生已經具有了直觀的感受,可以讓學生自己閲讀課本並思考,並例舉生產實踐上存在的一些有關的現象,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認知更清晰、更深刻。

六、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七、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導入新課:(3—5分鐘)

根據本節課的內容、重點、難點引入新課時宜採用實驗方法導入新課,通過實驗現象巧設懸念,突出重點。教學中首先從一個實驗觀察引入,請學生觀察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培養的植物,問:“它們在長勢上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土壤浸出液中的植物長得好?”引出植物要生長得好需要吸收土壤中的礦質元素,從而提出課題。這樣導入能造成學生急切期待解釋現象的心理,從而對學生產生極大的_力,創造學習新知的良好氛圍和激發探求知識的渴望,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教學目標的實施上來,使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很快調節到狀態,為學習新知識打下堅實基礎。可以説,精心設計好導言就等於成功了一半。

2、講授新課:(30分鐘)

2.1介紹灰分元素,由此引入礦質元素,使學生了解科學家的科學研究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2.2科學家們通過溶液培養法研究得到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種類。這段內容的處理,我採用請學生設計實驗找出植物生活所必需的礦質元素的方法。通過啟發引導,設計實驗方案,並通過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逐漸形成較為成熟合理的實驗設計,教師藉機引導出對照實驗應注意的問題(對照的思想和實驗條件的控制等)。告訴學生科學家就是通過這種方法,即溶液培養法找到植物必需礦質元素的。

2.3根吸收礦質元素過程

植物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是主動運輸的過程,這一概念的建立在科學走過一段彎路。人類最初對這個問題的認識是錯誤的,後來經過分析大量的實驗事實才認識到:“根細胞吸收礦質元素的過程是主動運輸的過程”。處理這段教材時,我先請學生提出猜想,“礦質元素是如何進到根細胞內部的?你能提出你的猜想嗎?”學生往往會提出一個錯誤的猜想,即認為:“礦質元素離子是隨着水進入根細胞內部的(假設一)。”同時,有的學生會根據前面章節所學過的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認為:“礦質元素離子是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入根細胞內部的(假設二)”。

教師提供資料(二組實驗事實),引導學生分析,共同否定了假設一,這段討論設計的目的在於,潛移默化地告訴學生人們認識問題的本質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會有一些錯誤的認識,但是科學本身具有自我更正的特性。

請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證明假設二,即科學的結論不能僅從理論到理論,一個假説要成為理論,一定要有充足的實驗證據。在這裏請學生提出證明假設二的研究思路,希望能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讓學生初步瞭解探究實驗的一般步驟,並在教師提示下,能夠提出問題和假設。

最後通過CAI課件的演示,把微觀粒子的運動形象化,直觀化,增強了礦質元素離子吸收的動感。使學生理解主動運輸是根尖細胞吸收礦質離子的主要形式。而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來自呼吸作用,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和根系通氣狀況等,最後得出結論:凡是影響呼吸作用的因素都會影響根細胞吸收礦質離子。這與生產實踐很貼近,應充分挖掘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

2.4植物對離子的選擇吸收

把蕃茄和水稻實驗前和實驗後Ca和Si濃度繪製成圖像,用投影片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得出蕃茄吸收Ca多,吸收Si少;水稻吸收Si多,吸收Ca少。提問:為什麼植物對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學生通過吸收過程的學習知道吸收的第二步是主動運輸,主動運輸需要載體。因此,吸收什麼樣的礦質元素離子與根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有關。吸收離子的數量與載體的多少有關。

2.5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請學生自己看書,總結出離子在植物體內的三種存在形式及能否被再度利用。通過學生間的討論,補充、修正學生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2.6介紹無土栽培,引導學生分析無土栽培的好處及在我國發展的前景。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滲透科學、技術、社會相關聯的思想,激發並培養學生熱愛生物科學的情感興趣。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3—5分鐘)

課堂小結,可以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為學生的素質;簡單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並且逐漸地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個性。

4、板書設計

我比較注重直觀、系統的板書設計,還及時地體現教材中的知識點,以便於學生能夠理解掌握。

板書:

5、佈置作業。

針對高二年級學生素質的差異,我進行了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最後來談談這節課的教學評價

八、説教學評價

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教師瞭解教學過程、調控教學行為的重要手段。評價的目的不僅在於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在於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現教學中的缺陷,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這節課採用的評價方式有以下幾種:

1、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對創設問題的討論、回答,對學生進行直觀性評價。

2、在學生完成比較表格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動態評價,鼓勵學生轉變學習方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通過練習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課堂終端量化。根據習題正確率,進行目標達成度的評價,反饋這節課的目標達成情況,從而調整下一節課的內容(如課前複習的側重點)及課後作業的佈置(加強目標達成較弱環節的習題練習)。

4、通過研究性活動,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綜合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走進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篇二

課題:美國南北戰爭

時間:20__年12月2日執教人:樑鑑亮地點:167班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起因、經過結局。

二、瞭解和掌握戰爭的性質和作用以及林肯在美國曆史上的地位等基本史實。

三、瞭解和掌握頒佈《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對戰爭的重要影響。

教學重點:林肯在南北戰爭期間的作用。

教學難點:南北戰爭的起因。

教具:粉筆黑板歷史地圖冊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複習回顧美國獨立戰爭的主要歷史事件。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美國的現任總統是誰嗎?(__)進而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美國南北戰爭

三學生預習課文內容

四講授新課:

(一)美國領土的擴張

1、19世紀中期,美國領土已經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2、隨着領土向西擴張美國發生了“西進運動”。

(二)戰爭的爆發

1、原因:(1)根本原因:黑人奴隸制存廢問題成為矛盾的焦點。

(1)直接原因:1860年11月,主張限制奴隸制的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2、經過:(1)爆發:1861年,南方挑起戰爭。戰爭初期,北方連連失利。

(2)轉折:1862年。林肯政府先後頒佈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

隸宣言》,扭轉了戰局。

3、勝利:1863年北方軍隊取得了葛底斯堡大捷,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4、對美國南北戰爭的評價:

(1)性質:是美國曆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

(2)意義:a)、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廢除了黑人奴隸制度b)、工業資產階級掌握了全部政權,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開闢了道路。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設計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2、能力目標:休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的熱愛情。

二、教學重點:瞭解相關的生物學知識,把握作者觀點。

三、教學難點:休會本文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每天我們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頭注意過你腳下的螞蟻窩?也許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你有沒有發現,螞蟻經常成羣結隊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飯到它們的洞口,只要有一隻螞蟻發現,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會聚集一大羣,一下就能把飯粒搬回家。哪怕是一塊大面包,它們也能很快解決。它們就像一個大家庭,團結一致,努力工作。同學們,你覺得神奇嗎?它們與我們多像,但它們能和我們一樣嗎?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二)作家作品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1943年生於美國紐約,就讀於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科學系主任、耶魯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癌症紀念中心斯隆一凱特林癌症研究所所長,並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三)整體感知,明確本文寫作思路

明確:

第一部分(第1至3段):從一個事例切入,即醫學家舉行年會,把其與生物界聯繫起來,從而得出自己的論點,人類社會與生物社會有共通之處。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指出動物過着兩種生活,即是個體的存在,又是集體的存在,也就是説,動物過着個體的和社會的兩種生活。

第三部分(第11至13段):指出人類與生物界的相通之處——人類也要有社會的生活。

(四)合作探究

1、第一段作者開篇是怎樣描繪醫學家舉行年會的?為什麼這樣描繪呢?

明確:他們“急匆匆來**竄”,“碰碰觸角,交換一點信息”,“像拋出釣鱒魚的釣線一樣,準確無誤地向恰爾德飯店拋出一個長長的單列縱隊”。

這不無諷刺與幽默的敍述,看似閒筆,卻給全篇定下了一個基調。

2、第二段作者説到生物學界對“人與動物相似”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暗示説昆蟲羣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繫,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度,關於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裏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的行為絕對是有異於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也就是説,傳統生物學界認為人類社會與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相容的。

3、但是,作者擺了一個怎樣的事實與觀點?

作者提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説人類像螞蟻可以,反過來説螞蟻像人類,就會遭到非議,因為這是對人類至高無上的地位的挑戰。所以描述昆蟲行為的人,唯恐被指斥為“違反科學”,都不遺餘力地從“有異於人類的”方面來理解生物的社會行為,説它們“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而作者卻不從眾從俗,敢於向傳統觀念發起衝擊,他指出“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然後以幽默的語言,列舉了一系列螞蟻的社會行為,從“培養真菌,餵養蚜蟲”,到“迷惑敵人,捕捉奴隸”,到“使用童工”“交換信息”,簡直和人類毫無二致。“它們什麼都幹,就差看電視了。”在這裏,作者有意用描述人類社會行為的語言來描述螞蟻,和文章開頭的一段用描述昆蟲的語言來描繪人類恰成對比,表達了一個鮮明的觀點,那就是: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並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為比照的。

4、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二部分,找出作者舉出了哪些動物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明確:蜜蜂、白蟻、羣居性黃蜂、鯡魚和成羣的飛鳥。

作者論述昆蟲、魚類、鳥類等生物的社會行為,説明它們也有集體協作精神,而且隨着羣體數量的增加,智慧也隨之增長,這些都來自他對自然界中社會性生物細心的觀察和思考。把這些生物的羣全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物體,更是作者的創見。

5、接下來我們再來具體地看第二部分的內容,第四段為什麼作者一開始就來了這樣兩句“最讓我們不安的是”“即使有這樣的東西,它們也決不可能跟我們相關”?

明確:作者這樣説,是模仿傳統生物學家的語氣,粧他們的邏輯來説的。傳統生物學家們不願意承認人類的社會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極大的共性這一事實,作者這樣的敍述充滿了調侃與諷刺。

6、作者在談到動物與人類的行為時,為什麼多從個體與羣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試結合作者的論述加以説明。

明確:作者在談到動物與為類的行為時,多從個體與羣體兩個方面作比較分析,這是因為社會與個體是相輔相成的,社會不能沒有個體的參與,而對於社會性生物而言,個體也難以離開社會而生存。所以,無論是談論人的社會性,還是談論動物的社會性,都離不開對個體與羣體的分析。沒有形成羣體的螞蟻,就沒有太多的社會性,因而所表現出來的智慧是有限的;對於人類,沒有融入社會的科研成果,不能被公眾利用,也就喪失了它存在的意義。相比較而言,有着一定組織的社會性生物,如螞蟻和蜜蜂,對社會組織的依賴性更強;人類的個體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短時間關閉和組織聯繫的“電路”,但不能從根本上脱離社會而存在。

7、大家覺得課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

明確:本文所描述的一些生物的社會組織與人類相比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步調一致的行動,集體協作式的勞動,有目的的行為,互相交換信息等。

8、第三部分第十一段作者指出了人類其實比動物更具有社會性,但是我們人類卻出現什麼樣的狀況?

明確:“雖然我們無論如何也是所有羣居性動物中社會性的——比蜜蜂更互相依賴,聯繫更密切,行為上更不可分,我們卻並不經常感到我們的聯合智慧。”“電路好像還在,即使並不總是通着電。”也就是説,我們人類雖然比動物更具社會性,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做到聯合起來,充分發揮我們的智慧與才能。

9、最後,作者對科研提出了什麼希望?

明確:“科學上的探索是一種孤獨是、靜思的事。是的,在最初幾個階段是這樣。但後來,或遲或早,在工作行將完成晨,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作者希望科學研究能夠多一點交流,表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五)能力提升

整篇課文作者探討了生物的社會性,但是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呢?

明確:作者談論生物的社會性,焦點還是在反思人類行為,意在批判傳統生物學人類中心主義甚至人類沙文主義的觀念,強調人類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識,不然就會陷入因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帶來的種種困境之中。無可否認,作者的論述有其幽默調侃的成分,觀點有其牽強偏激之處,但他的視角是獨特的,見解是獨到的,議論是深刻的,讀之給人以理性的啟迪和美感的享受。

(六)規律總結

本文采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明確:這篇科普文章具有散文化的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學隨筆。本文雖然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論文,沒有羅列森嚴的論點論據,但還是具有獨特的論證方法的。首先,作者始終是在與人類行為的對比中談論生物的社會行為,始終認為人類行為與生物的社會行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論述中,無論是對人還是對欺也生物,多從個體與羣體兩個方面做比較分析,肯定羣體的智慧,強調社會化的重要性;再次,對生物的社會行為的描述,有詳有略,先詳後略,以詳帶略(詳昆蟲類,略菌類,魚類、鳥類),這樣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細緻剖析,又豐富了例證,也體現了由現象層面到理論探討逐步深化的過程。

(七)學與練:結合具體的語境,説説下列語句的幽默效果。

1、它們倒更像一些製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

明確:諷刺怕遭到非難的作者極端保守的心態,他們恨不得把昆蟲看做是天外來客,完全有異於人類,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機器”一樣。

2、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

明確:諷刺人類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螞蟻的很多行為與我們相似,我們卻不願意或不敢承認這一事實,真是有些為難。

3、它們什麼都幹,就差看電視了。

明確:用誇張的語言説明螞蟻的社會行為太接近人類了——恐怕離看電視也不遠了吧!

4、它不過是一段長着腳的神經節而已。

以“輕蔑”的口氣評論一隻“獨行的螞蟻”,強調它們個體智慧的微不足道。

5、我們總要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表文章,給編緝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現就大叫起來。

明確:以誇張的筆法,將人類的行為“原始化”,暗中與動物行為混同,意在説明兩者之間的某些相似性。

(八)課堂小結

同學們,原來生物界還有這麼多我們不曾瞭解的內涵,人類千萬不能盲目自大,要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我們為在既要強調個體的智慧,也要重視羣體的智慧,因為發明創造必須融入羣體的智慧中才能發揮作用,才有意義。所以,同學們學習也不能夠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多交流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走進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篇四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在實驗前介紹了消化系統的組成,學生對消化系統已經有了感性認識,緊接着設計一個探究實驗。讓學生在親歷探究實驗的過程中,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實驗來探究“唾液澱粉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教材的設計遵循了從結構到功能、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規律。

本實驗是一個典型的探究案例,它隱含着生物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所持有的觀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

二、學情分析

有利的一面:

學生通過生活體驗對牙齒與舌的功能有一些感性認識,知道唾液腺分泌唾液。

通過以前的學習,部分學生已領悟了用“控制變量法”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

七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生命的奧祕有強烈的好奇心,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不利的一面:

1、實驗操作技能欠缺。

2、探究能力欠缺,體現在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還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消化、物理性消化、化學性消化的含義。

(2)運用實驗法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並得出合理的結論。

能力目標:

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掌握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讓學生針對實際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和驗證,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決策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2)通過學生如實記錄、分析實驗結論,培養他們認真、求實的科學態度及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學難點:

教師如何有效地組織、引導整個探究過程,並抓住時機訓練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觀念。

四、教法學法

教法

1、通過學生咀嚼饅頭的情境引入,從而提出探究問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作出假設。

2、從分別設計牙、舌以及唾液對饅頭的消化的單一變量對照到合併探究多個變量的對照。

3、採用自我反思,交互式評價方式分析實驗失敗原因,使學生深刻領悟探究方法的內涵。

學法

1、學生根據體驗饅頭味道的變化,自主提問,作出假設。自主設計實驗,通過實驗現象觀察得出相應結論。

2、自我反思,交互式評價方式分析實驗失敗原因,深刻領悟探究方法的內涵。

從而使啟發誘導式的教法與探究式的學法和諧共振。

五、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鑑於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少、能力弱。挑選部分學生實驗前簡短培訓,瞭解實驗原理,操作要領。在實驗中讓這部分學生去帶動其餘學生,讓實驗落到實處。

情境引入

品嚐饅頭,要求進行較長時間咀嚼,感受饅頭味道的變化,從而提出問題,作出假設。

探究實驗

⑴提出問題:

饅頭是怎樣變甜的呢?

⑵作出假設:

饅頭在口腔中變甜與牙齒的咀嚼、舌頭的攪拌、唾液的作用有關。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在感性經驗基礎上引導分析在口腔中使饅頭變甜的相關因素,然後做出合理的假設,不僅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活躍氣氛,更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科學做出假設的方法---即從已有的經驗和知識中做出合理假設。

⑶制定計劃:

a、提示:

①設計一組實驗,有的只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有的只探究唾液的作用。

每個組選擇一個因素進行探究。

設計意圖:把難點進行分解。本探究涉及到兩個探究因素,讓學生同時對兩個探究因素設計對照試驗,有一定難度,讓每個組選擇一個因素探究,降低了難度,學生跳一跳是能摘到桃子的。

②澱粉是饅頭的主要成分。澱粉是沒有甜味的,澱粉分解後形成的麥芽糖是有甜味的。

③澱粉遇碘變藍,但麥芽糖遇碘不會變藍。

④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7℃。

b、思考:

①怎樣模擬舌的攪拌、牙的咀嚼,唾液的參與以及口腔的温度?

②你選擇的是什麼因素對澱粉的消化?實驗的變量是什麼?怎樣確保只有變量不同,其它條件都相同?

③怎樣檢驗澱粉是否被消化?(學生説出方法後,教師建議:滴加4滴稀碘液後置於温水中水浴加熱,觀察顏色的變化情況。)

設計意圖:這3個思考題是突破難點的關鍵,弄清了問題①③,不需要教師做任何強調,學生就能明白該實驗有的組要把饅頭切碎,要攪拌,以及整個實驗要保持在37℃下進行,滴加碘液等具體操作的原因;問題②是引導學生控制變量,順利設計對照實驗的核心問題,學生只要清楚了這個問題,設計出合理的方案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c、分組討論設計(要求圖示説明,圖示板演)

一大組:牙齒和舌頭作用實驗方案;

另一大組:唾液的作用實驗方案;

d、學生彙報,教師引導整合

為了讓學生突破難點順利掌握從探究一個因素上升到同時探究兩個因素的方法,我採用先易後難,先分解後整合的策略。具體過程為:教師根據學生板演圖,把兩組對照實驗中相同實驗組合為一體,適時點撥: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把兩個因素放到一起同時進行探究,只要先把實驗組設計出來,各對照組只要變量與其不同,其它條件相同即可。由於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e、完善實驗設計

⑷實施計劃

⑸得出結論

⑹表達交流

小組彙報實驗完成情況,反思實驗失敗的原因,交互式評價。為進一步探究温度對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影響做下鋪墊。

進一步探究:

為什麼強調在37℃條件下進行實驗?你能設計實驗來説明温度對澱粉消化的影響嗎?

興趣小組展示課前做好的處於60℃條件下的實驗現象,從而使學生知道温度對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存在影響。

課堂小結

1、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2、對照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

單一變量原則

3、唾液對澱粉有消化作用;舌攪拌與牙齒咀嚼對澱粉的消化有促進作用。唾液澱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響。

課後反思

1、未雨綢繆,有的放矢。實驗的準備工作很重要,教師實際操作對實驗能達到的效果瞭然於心。

2、鑑於澱粉的分解過程無法直觀感受。將原實驗設計中後滴加稀碘液改成先滴,通過顏色由藍變淺藍、再變成黃色來感受澱粉分解的過程。

3、由考慮單一變量提升到同時考慮多個變量的探究。

4、增加温度對唾液澱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拓展學生的思維。

但是,由於學生知識儲備的原因,在實驗操作上有些方面不規範。

走進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篇五

1、進一步瞭解人們在生物啟示下進行的發明發明。

2、在初步瞭解仿生學的基礎上,感知仿生學獨特的研究方法,並在此基礎上培養同學的想象能力和發明能力。

3、在活動中培養同學勇於參與的科學態度,讓同學體會到自身也能“搞”科學。

二、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同學感知仿生學獨特的研究方法。

三、教學難點

通過研究“蜂巢”結構的性能,歸納仿生學的研究程序。

四、課前準備

模型資料、(2.5kg、5kg、10kg、15kg)鐵餅若干個、蜂巢實物一個、雞蛋一個、“蜂巢板”一塊。

電腦、實物投影、靜電黑板。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提問:

①通過課前同學們對仿生學的瞭解,你們認為下面幾種事物是仿照哪些生物體研製出來的呢?

②你還知道哪些有關仿生的例子呢?

③同學們説得很好,想一想仿生學是否就是簡單模仿生物的科學呢?

④通過了解,你們認為“仿生學”是怎樣的一門學科?

2、教師小結並揭示課題:

是啊!人類社會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説真是要感謝這些生物朋友。但是,不知同學們是否想過,仿生學的研究過程是怎樣的?也就是科學家是怎樣研究仿生學的呢?

想不想親自參與一次這樣的研究活動呢?好!這節課就讓我們像科學家那樣(出示“蜂巢”實物)以蜂巢為例,做一次關於仿生學的研究吧!

(二)活動定向

1、提問:

①(將“蜂巢”放在實物投影上)仔細觀察蜂巢的結構,它有什麼特點?

②你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發?

2、同學彙報

3、講解:人們正是在這樣的。啟發之下,發明了許多東西,比方:這塊蜂巢結構的板子,它是我從一間拆毀了的活動房屋的牆壁上找到的,通過了解我還知道,這種板子不只是活動房屋建築資料,還是居室裏門的重要資料。

4、提問:從“蜂巢”這種結構,怎樣發明出“蜂巢板”呢?

5、同學彙報:(通過實驗研究)(板書:實驗檢測)

6、考慮:假如如同學們所説是通過對蜂巢的實驗研究所得,這個實驗是針對蜂巢的哪種性能實驗的?(小組討論)

7、同學彙報:接受的壓力大、防震、輕、節省資料……

8、提問:這個實驗怎樣進行呢?

9、同學彙報:仿照蜂巢結構製作模型。(板書:蜂巢模型)

(三)活動執行

1、製作蜂巢模型

①講解制作方法。

②小組製作。

2、講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檢測“蜂巢”結構的性能,這節課我們就從“蜂巢”結構的承重問題開始研究。這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下面給每組兩分鐘的時間,討論一下你們組打算怎樣檢測。這裏為大家準備了一些不同重量的鐵餅,檢測時假如需要可以取用。(同學討論實驗方案、填寫實驗步驟、活動分工)

實驗報告:研究“蜂巢’結構的承重問題

第一次實驗第二次實驗第三次實驗第四次實驗實驗結果

實驗方法2.同學彙報活動方案

3、評價活動方案;提出活動要求。

4、同學活動

5、講解:今天我們是用重量的單位研究力的大小,到了中學以後同學們還會繼續學習,用力的研究單位“牛頓”研究力。

6、彙報實驗結果,論證“蜂巢板”的合理性。(請個別組展示實驗過程)

7、教師小結:

①評價活動情況

②總結同學結論:因為蜂巢結構具有良好的性能,所以應用這種新型的建築資料不只重量輕,而且節省資料。

③提問:這種優良性能還可以運用到什麼地方?

(四)活動總結

1、提問:根據對“蜂巢”結構的研究,我們是否可以總結出仿生學的研究過程呢?

2、同學彙報

3、教師歸納:(板書)

4、提問:通過今天的研究,你有哪些收穫?

5、同學彙報

6、教師小結:真遺憾我們沒能嚴格地依照研究程序進行研究,這也説明仿生學的研究是需要一定週期的,40分鐘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不過我想同學們可能有了更珍貴的收穫,那就是我們初步瞭解了一門學科的研究方法,但是這只是剛剛開始。(出示仿生學的標誌)這個標誌代表仿生學,一個積分符號代表數學、一端連接着一把電烙鐵代表電子學、另一端則連接着一把解剖刀代表生物學,可見仿生學是一門綜合學科。認真向我們周圍生物朋友們學習吧!美好的生活等着你們去發明!

五、活動延伸

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用手用力握雞蛋,握不碎,這與這種(出示圖片)屋頂有什麼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