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熱門7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9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相關的範文。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熱門7篇)

篇1: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的含義。並能夠根據力的效果分解力。

2、通過實驗探究,理解力的分解,會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3、培養觀察、實驗能力;以及利用身邊材料自己製作實驗器材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經歷力的分解概念和規律的學習過程,瞭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研究過程中的作用。

2、通過經歷力的分解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學習,瞭解物理規律與數學規律之間存在和諧美,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

3、發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培養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能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願望,培養團隊精神。

設計意圖

為什麼要實施力的分解?如何依據力的作用效果實施分解?這既是本課節教學的內容,更是該課節教學的重心!很多交換四認為只要教會學生正交分解就可以了,而根據力的效果分解沒有必要,所以覺得這一節根本不需要教。其實本節內容是一個很好的科學探究的材料。本人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如下:受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的啟發,按照伽利略探究的思路:“猜想�D�D驗證”,本節課主要通過學生的猜想�D�D實驗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讓學生通過實驗自己探究出把一個理分解應該根據力的效果來分解。同時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本節課通過自己挖掘生活中的很多材料,設計了一些很有趣而且效果非常好實驗讓學生動手做,親身去體驗和發現力的分解應該根據什麼來分解。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做實驗並不是一定要有專門的實驗室,實驗的條件完全可以自己去創造,從而激發學生做實驗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

【實驗】“四兩撥千斤”

(兩位大力氣男同學分別用雙手拉住繩子兩端,一位女生在繩子中間只用小手一拉就把兩位男生拉動了)

二、通過演示實驗引入“力的分解”的概念

【演示實驗】在牆上固定一個鬆緊繩(帶有兩個細繩套),教師用一個力把它拉到一個確定點,然後請兩個學生合作把它拉到確定點。

得出“力的分解”的定義

三.探究“力的分解”方法:

探究一:力的分解遵循什麼定則?

結合伽利略探究的思路:

問題-猜想-邏輯(數學)推理-實驗驗證-合理外推-得出結論

請學生猜想

請學生邏輯推理: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所以它們遵從同樣的規律

請學生實驗驗證(思考:如何驗證?)

利用上面的演示實驗的器材,請一位同學用一個繩套把結點拉到一定點O,記下力的大小和方向;而另一位同學用兩個力把結點也拉到O,記下力的大小和方向。從而驗證平行四邊形定則。

得出結論: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探究二:在實際問題中,一個已知力究竟要怎樣分解?

請學生思考:一個力可以分解成怎樣的兩個力?分解的結果是否唯一?有多少種可能性?(根據一條對角線可以做無數個平行四邊形,所以有無數解)

請學生思考:那在實際問題中,一個已知力究竟要怎樣分解呢?

通過課堂一開始的實驗啟發學生:為什麼一個人可以拉動兩個人,她的一個力從效果上來説可以分解成兩個沿着繩子的拉力從而把兩個人拉動。因此我們在實際問題中應該根據力的效果來分解已知力。

探究三:如何確定一個力產生的實際效果?

實例1、在斜面上的物塊所受的重力的分解

學生猜想:斜面上物體的重力會有哪些效果?

實驗驗證:用海綿鋪在斜面上和擋板側面,把比較重的物塊壓在上面可以明顯看到海綿發生的形變,這就是重力作用的效果

根據實驗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

根據平行四邊形定則通過計算可以求出兩個分力的大小

總結:力分解的步驟: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據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畫兩個分力的方向)

3、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定分力的大小;(把力F作為對角線,畫平行四邊形得分力)

拓展引申:為什麼高大的橋要建造引橋,為什麼公園的溜溜板要傾角很大?

實例2、三角支架上的力的分解

學生猜想:物體對繩的拉力會有什麼效果?

實驗一:用橡皮筋、鉛筆、繩套、鈎碼為器材做學生實驗自己體會(學生每人一套器材,人人動手實驗)

實驗二:兩名同學相互合作,一人一手叉腰,另一同學在肘部用力下拉去體會力的效果,然後兩人互換

實驗三:觀看視頻(在支架與豎直牆相連處用橡皮膜展示力的效果)

拓展引申:如果上方細繩與水平杆的夾角變小,兩個分力大小如何變?

實驗驗證:(自制教具:用一個枴杖,沒有拐的一端繫上很寬的橡皮筋,同時那一端掉着一個3千克的鉛球,有拐的一端讓學生頂在腰間,慢慢減小橡皮筋與枴杖之間的夾角,會發現學生手臂上越來越吃力,同時腰間感覺越來越難受,)請一位同學做演示實驗去體會。

探究四:合力一定,兩個分力隨它們之間的夾角變化如何變化?

學生猜想:

實驗驗證:用一根繩中間吊一鉛球,然後把兩個繩的端點距離逐漸拉大,最後會發現繩子拉斷,説明分力是逐漸變大的。請學生上講台親自實踐,其他同學觀察分析。

請同學解釋一開始的實驗,為什麼“四兩可以撥千斤”?

拓展引申:請同學們思考,我們自己可不可以自制一個專門用來測繩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的一個儀器呢?應該如何製造?

課後探究:一個已知力分解成兩個力,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結果有多少種?

教學反思:

執教完該課節後感到最大的成功就是如何圍繞體驗性探究實驗做好了精心的設計,不僅有利於學習任務的推進,更主要是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分化起到了有效的化解。這就讓學生明白實驗對物理的重要性,同時也知道要自己創造條件去探究物理世界中很多未知的奇妙的東西。真正明白了物理就在生活中,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覺得不足之處在於由於受上課時間的限制,這些實驗都是老師課前準備好的,如果能夠讓學生自己去思考設計,親歷那設計的過程,這樣就更加有意義,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更加有益。

篇2: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解釋速度的概念,能夠概括速度的定義、公式、符號、單位和物理意義。

(2)解釋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定義並學會辨析。

(3)能夠説出速率的概念並辨認速度與速率。

2.過程與方法

(1)在概念轉變的教學過程中形成全面、正確的關於速度的概念。

(2)通過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的過程,鍛鍊使用極限思維。

(3)通過對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速度與速率的區別和分辨,學會運用辨析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對速度全面正確地解釋來積極培育自身科學嚴謹的態度。

(2)積極將自己的觀點及見解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嘗試體會物理學中藴含的對立統一。

課型:新授課

課時: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

一般而言,高一學生在經歷了國中階段的學習後,思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抽象邏輯思維逐漸取代形象思維佔據主要地位.學生的一般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夠按照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利用假設思維進行學習;

(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我調控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習過程更加具有目的性;

(3)在某種程度下學生思維不再是“抱殘守缺”,而是較為容易接受新事物;

(4)學生學習動機由興趣支撐逐漸轉變為由意志支撐,學習的目的性更加明確;

(5)學生之間的交流對於學生學習具有一定的影響.

關於“速度”的學習,學生在國中階段科學學科中所接受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這與高中對於“速度”的定義截然不同,學生雖然通過國中階段的學習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這個基礎裏大部分仍然是迷思概念.如何將國中階段所接受到的關於“速度”的迷思概念轉變為科學概念,達到一個新的認知平衡是本節課的一條主線.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學生在國中階段的學習以及前面關於“位移”、“路程”的學習為本節課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本節課可能存在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學生根據國中階段的學習積累對於“速度”難以產生正確、客觀的認識,其中所存在的迷思概念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轉變;二是學生對於“平均速度”、“瞬時速度”兩個概念可能會有所混淆,教師應該利用課堂呈現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區分.

教學重點:

速度的概念,由平均速度通過極限的思維方法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難點:

對瞬時速度的理解,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問題情境引入、探測已有概念、產生認知衝突、解構迷思概念和建構科學概念、形成新的認知平衡。

教學過程:

引入:速度的二段式測驗3道題,情境引入,激發學生產生衝突。

(一)速度

“速度”的引入:運動會上,要比較哪位運動員跑得快,可以用什麼方法?通過相同的位移比較時間的長短。若運動的時間是相等的,我們可以根據位移的大小來比較。如果運動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呢?

在物理學中,我們引入速度這個物理量來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1.定義:位移Δx與發生這個位移所用時間Δt的比值(比值定義法)。

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國際單位:m/s或m・s-1,其他單位:km/h等

3.速度是矢量,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保持不變。如果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速度的大小不斷改變,根據求得的則表示物體在Δt時間內的平均快慢程度,稱為平均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

1.平均速度

⑴公式:

⑵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即位移的方向。

對於變速直線運動,各段的平均速度一般並不相同,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⑶求平均速度必須指明“哪段時間”或“哪段位移”。

過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為了精確地描述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運動的快慢,我們可以將時間Δt取得非常小,接近於零,這是求得的速度值就應該是物體在這一瞬時的速度,稱為瞬時速度。

2.瞬時速度

⑴定義: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瞬間)的速度。

⑵瞬時速度簡稱速度,方向為物體的運動方向。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速度”這一概念並不一定明確指出是“平均速度”還是“瞬時速度”,我們應根據上下文去判斷。“平均速度”對應的是一段時間,“瞬時速度”對應的是某一時刻。

3.瞬時速率:瞬時速度的大小,簡稱速率。

例:課本P16汽車速度計上指針所指的刻度是汽車的瞬時速率。

(三)平均速率:物體運動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值。

與“平均速度的大小”完全不同。

例1:下列對各種速率和速度的説法中,正確的是( )

A.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

B.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C.勻速直線運動中任意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等於其任一時刻的瞬時速度

D.勻速直線運動中任何一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例2:一輛汽車沿平直的公路行駛

⑴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⑵若汽車前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1,後一半時間的平均速度是v2,求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

總結: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應嚴格按照定義來計算。

例3:人乘自動扶梯上樓,如果人站在扶梯上不動,扶梯將人送上樓去需用30s。若扶梯不動,某人沿扶梯走到樓上需20s。試計算這個人在扶梯開動的情況下仍以原來的速度向上走,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樓上?(12s)

作業:

必做:p18―1、2、3、4

選做:新新學案第一章第三節

篇3: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一、背景和教學任務簡介

動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是中學階段處理功能問題使用頻率最高的物理規律。而在動能定理的運用中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兩個:一個是初狀態、末狀態的確定;一個是合外力所做的功的計算。本節課在上一節對《功和功率》複習課的基礎上展開對《動能動能定理》複習課的教學。希望通過師生對一些實際問題的共同討論,使學生能根據題意,正確的確定初狀態、末狀態;在不同情形下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合外力做功。希望使學生能加深對動能定理的理解,瞭解動能定理的一般解題規律,通過動能定理進一步加深功與能的關係的理解,讓學生對功、能關係有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

本節課的方法主要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然後歸納得出解決一些常見問題的方法,希望對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有所幫助。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通過一個簡單問題的引入讓學生回憶動能和能定理的內容;

2、理解和應用動能定理,掌握動能定理表達式的正確書寫。

3、分析得出應用動能定理解決問題的解題步驟。

4、能熟練應用動能定理解決一定的物理問題。

能力目標:

1、能根據功是動能變化的量度關係解決簡單的力學問題。

2、理論聯繫實際,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動能定理的理解和解題應用,培養學生對物理複習課學習的興趣,牢固樹立能量觀點,堅定大學聯考必勝信念。

三、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

1、本節重點是對動能定理的理解與應用。

2、總功的分析與計算對學生來説始終是個難點,總功的符號書寫也是學生出錯率最多的地方,應通過例題逐步提高學生解決該問題的能力。

3、通過動能定理進一步複習,讓學生學會正確熟練應用動能定理,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這是本節的難點。

四、教學設計思路和教學流程:

通過同學們每天都做的踢毽子游戲引入複習內容,然後通過一個熱身訓練讓學生明確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同時教師把規範的解題步驟展示給學生,以便學生能逐漸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正確書寫。教學過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採用學生討論、思考、信息獲取、演算、總結及口頭表述的方法,突出老師與學生教與學的相互性,力求改變老師一講到底的傳統上課方式,在課堂教學模式上有所突破,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過程強化雙基教學,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基本能力。

教學流程是通過一個遊戲活動引出動能和動能定理的複習內容。以受力分析為線索,通過師生對問題的共同討論分析,最後由學生討論、發言,總結出動能定理解題的一般步驟,並且通過鞏固練習和思考提示學生進一步掌握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方法步驟。通過本節的複習,應使學生理解動能定理的內容,清楚動能定理的解題步驟,通過對比分析使學生體會到應用動能定理解題較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學公式解題的優點:即運用動能定理解題,由於不涉及物體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和時間,適合於恆力做功,也適合於變力做功,既適用於直線運動,也適用於曲線運動,因此用它來處理問題有時比較方便。從而使學生樹立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更高(高端思維方式)、更快(加快解題速度)、更強(強化能量意識)的思想。

五、學習資源準備

教學課件,“五羊大學聯考”複習資料

篇4: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一、內容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物理必修2第六章第4節《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萬有引力定律》之後的一節,內容是萬有引力在天文學上的應用。教材主要安排了“科學真是迷人”、“計算天體質量”和“發現未知天體”三個標題性內容。學生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一方面對萬有引力的應用有所熟悉,另一方面通過卡文迪許“稱量地球的質量”和海王星的發現,促進學生對物理學史的學習,並藉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習。

2.教學過程概述

本節課從宇宙中具有共同特點的幾幅圖片入手,對萬有引力提供天體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進行了複習引入萬有引力在天體運動中有什麼應用呢?接下來,通過“假設你成為了一名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前方未知天體”,圍繞“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測出該天體的質量嗎”全面展開教學。密度的計算以及海王星的發現自然過渡和涉及。在教材的處理上,既立足於教材,但不被教科書所限制,除了介紹教科書中重要的基本內容外,關注科技新進展和我國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時代氣息濃厚,反映課改精神,着力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計算天體質量”的學習,學會估算中數據的近似處理辦法,學會運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的質量;

(2)通過“發現未知天體”,“成功預測彗星的迴歸”等內容的學習,瞭解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上的重要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運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天體質量,體驗運用萬有引力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發現未知天體”、“成功預測彗星的迴歸”的學習,體會科學定律在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通過了解我國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激發學習的興趣,養成熱愛科學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

1.中心天體質量的計算;

2.“稱量地球的質量”和海王星的發現,加強物理學史的教學。

五、教學準備

實驗器材、PPT課件等多媒體教學設備

六、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複習引入

通過幾張宇宙圖片的欣賞,學生體驗宇宙中螺旋的共同特點,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是天體都遵循的規律。那麼,萬有引力定律在天體運動中還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呢?讓我們一起進入本章《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的學習。

(二)、創設情境解決中心問題

情境創設:假如你成為了一名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航行在宇宙深處,突然,前方一美麗的天體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先關閉了宇宙的發動機,然後飛船剛好繞美麗天體做了完美的圓周運動,繞行一週後,飛船就平穩的降落在了星球上。

合作討論: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測得這一神祕天體的質量嗎?

(學生通過小組探究,教師巡迴指導,形成自己本組的意見,由小組選出的代表來向全班展示自己思考的結果。)

小組代表講解展示:

思路一:測出宇宙飛船繞行一週的時間和軌道半徑,根據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

從而得出星球(中心天體)的質量

思路二:根據宇航員降落在星球表面上後,重力近似等於萬有引力,

即:得出

在思路二完成之後,緊接着問題:如何測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呢?

(學生討論回答,現場教師展示藉助小球的自由落體運動,通過現代技術“傳感器”現場完成重力加速度的測量。)

設計説明:1.通過“學生成為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未知天體”的情境創設,圍繞”如何測得星球的質量?”這一中心問題展開學生的討論活動,在讓學生覺得有趣味的同時,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學習來促使學生創造性的思考、解決本節課的中心問題。2.多媒體和現代測量方法——傳感器讓學生感受技術帶來的便捷。

(三)、物理學史展現人文魅力

啟示:一旦測出了引力常量G,那麼就可以利用公式得到地球的質量了。

1798年,卡文迪許通過自己設計的扭秤實驗,成功得到了引力常量的值。因此卡文迪許把自己的實驗説成是“稱量地球的重量”,是不無道理的。

而正是這段故事,讓一個外行人、著名文學家馬克·吐温滿懷激情的説:“科學真是迷人。根據零星的事實,增添一點猜想,竟能贏得那麼多的收穫!”

(四)、課堂延伸——如何得到這一天體的密度?

設計説明:在這一問題中,老師提示了球體的體積公式,然後就把時間交給學生了。學生進行了積極的演算,可得到的答案有兩種,一種是帶有半徑的,而另一種則是把半徑約分掉的。“為什麼半徑可以約掉呢?”這一問題又再一次促進了學生的思考。而這也保證了課堂的開放性。

(五)、發現未知天體

視頻:“海王星的發現”,——展現科學發現的足跡,注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情感。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物理學家馮勞厄説:“沒有任何東西像牛頓引力理論對行星軌道的計算那樣,如此有力的樹立起人們對年輕物理學的尊敬。從此以後,這門自然科學成了巨大的精神王國……”

(六)、課堂小結與反饋簡單回顧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七、板書設計:第4節《萬有引力理論的成就》

一、圖片欣賞,引入新課

二、測中心天體的質量

三、卡文迪許——人文魅力

四、應用

1.測天體密度

2.發現未知天體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上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通過“學生成為宇航員駕駛宇宙飛船發現未知天體”的情境創設,讓學生在極大的趣味中完成了本節中心內容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過程脈絡清晰。物理學家的人文魅力學生也有一定的感知。

篇5: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本節從物質微觀結構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使物體帶電的方法。給學生滲透看問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想。摩擦起電、兩種電荷的相互作用、電荷量的概念國中已接觸,電荷守恆定律對學生而言不難接受,在此從原子結構的基礎上做本質上分析,使學生體會對物理螺旋式學習的過程。本節關鍵是做好實驗,從微觀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了使物體帶電的理解,電荷守恆定律便水到渠成,進一步鞏固高中的守恆思想。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科學習慣。通過閲讀材料,展示物理學發展中充滿睿智和靈氣的科學思維,弘揚前輩物理學家探尋真理的堅強意志和科學精神。

教學預設

使用幻燈片時充分利用它的高效同時,儘量保留黑板的.功能始終展示本節課的知識框架。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努力使實驗簡化,給學生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善於從簡單中捕捉精彩瞬間,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體驗科學(閲讀材料)。

練習題設計力求有針對性、導向性、層次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

知道三種使物體帶電的方法及帶電本質。

知道電荷守恆定律。

知道什麼是元電荷、比荷、電荷量、靜電感應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物理學螺旋式遞進的學習方法。

由現象到本質分析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透過現象看本質。

科學家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的滲透─—課後閲讀材料。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電荷守恆定律

難點:利用電荷守恆定律分析解決相關問題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相關問題。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今天開始我們進入物理學另一個豐富多彩,更有趣的殿堂,電和磁的世界。高中的電學知識大致可分為電場的電路,本章將學習靜電學,將從物質的微觀的角度認識物體帶電的本質,電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規律,以及與靜止電荷相聯繫的靜電場的基本性質。

板書第一章靜電場

板書一、電荷(複習國中知識)

1.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用正數表示。把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用負數表示。

2.電荷及其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3.使物體帶電的方法:

摩擦起電──學生自學P2後解釋摩擦起電的原因,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電荷守恆定律做鋪墊。

演示摩擦起電,用驗電器檢驗是否帶電,讓學生分析使金屬箔片張開的原因過渡到接觸起電。

接觸起電──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仔細觀察從靠近到接觸過程中還有哪些現象?──靠近未接觸時箔片張開張開意味着箔片帶電?看來還有其他方式使物體帶電?其帶電本質是什麼?──設置懸念。

自學P3第二段後,回答自由電子和離子的概念及各自的運動特點。解釋觀察到的現象。

再演示,靠近(不接觸)後再遠離,箔片又閉合,即不帶電,有沒有辦法遠離後箔片仍帶電?

提供器材,鼓勵學生到時講台演示。得出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

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通過對三種起電方式本質的分析,讓學生思考滿足共同的規律是什麼?得出電荷守恆定律。

學生自學教材,掌握電荷守恆定律的內容,電荷量、元電荷、比荷的概念。

篇6: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長期以來,許多中學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的改革中作出自己的努力和嘗試,取得不少很有價值的成果。但是從總體上説,當今的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仍然是灌輸式教學佔絕對優勢。仔細分析一下就不難看出,以往許多來自教學第一線的改革主要是圍繞2個問題進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識的傳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更加有效、更加紮實;二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更好地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很顯然,這些教學改革就其內在動機而言,主要還是面向各種考試,特別是應付大學聯考的。

可以預言,隨着國家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尤其是隨着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面世和進人實驗區,高中物理教學無論是在理念層面還是在操作層面,都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因此,高中物理教學如何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筆者認為在教學設計的立意上要有新的突破。眾所周知,在應試的重負之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通常都是從知識的理解記憶、技能的規範操演和解題的強化訓練來立意的,課堂教學的目的幾乎被唯一地定位在向學生傳授應試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傳道、授業、解惑”就被片面地當做傳遞知識、教授技能和幫助學生解決在掌握知識與技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一來,灌輸也就必然成為主要的課堂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中,依據現代教育理念所提出的教學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又把它具體化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由於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重要渠道,因此,為了使課堂教學能夠真正成為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實踐場所和實現新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就必須突破單純以“雙基”來立意的舊框框,本着教學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這樣的高度責任感,從3個維度來全面構思教學內容、精心安排教學活動。對於教學內容的構思,要以課程標準中的相關條目為依據,以所用教材的相關內容為參照在“知識與技能”維度,不僅要關注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關注物理學的歷史進程、取得的主要成就、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係以及對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注意把物理規律的探究過程、物理探究的重要意義、物理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物理學發現並提出問題的獨特角度和物理學思考並解決問題的典型思路等納入教學的內容。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把揭示大自然的奇妙與和諧、展現探索自然規律的艱辛與喜悦、關注身邊的物理現象和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等納入教學內容。

對於教學活動的安排,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以教師本人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在學校的現實條件為基礎在“知識與技能”維度,要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和技能的複雜程度以及學生在學習中的接受邏輯和心理特點,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學活動。在“過程與方法”維度,要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嘗試運用實驗方法、模型方法和數學工具來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律,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與他人討論、交流、合作;還要讓學生通過物理課程,來學習如何計劃並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維度,要注意發展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慾激發他們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鼓勵他們主動與他人合作,並通過合作學習來培養敢於堅持真理、勇於創新、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以及團隊精神;要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服務於他人、服務於社區,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不是互相孤立而是有機統一的,在課堂教學中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分別操作。這是因為就課堂教學而言,3個維度的課程目標既涵蓋了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部分和重點內容,又針對當前中學物理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和薄弱環節,體現了物理教學的完整性;就學生的發展而言,健全人格的培育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健全的人格是一個整體,如果課堂教學只偏重培養人格中與認知有關的部分而忽視其他部分的培養,就可能會導致學生完整人格的解體和內心世界和諧的破壞,其結果必然嚴重影響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師必須有意識地以更高的立意,從3個維度出發對課堂教學進行精心設計,力求在教學中把三維目標的各項要求融為一體,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與技能的同時,親身經歷與體驗學習和探究的過程,潛移默化地受到科學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滋養和薰陶。與此同時,還要特別注意避免對三維目標採取形式主義的態度,機械套用、生硬拼湊,或者“穿靴戴帽”、畫蛇添足。事實上,教師只有通過完整的教學才可能培育出學生健全的人格。

篇7:高中物理教學設計

人類從很早就認識了摩擦起電的現象,例如公元1世紀,我國學者王充在《論衡》一書中就寫下了“頓牟掇芥”一語,指的是用玳琩的殼吸引輕小物體。

後來人們認識到摩擦後的物體所帶的電荷有兩種: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的所帶的電荷是一種,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是另一種。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一、電荷:

1、把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稱為正電荷.把用毛皮摩擦過的硬橡膠棒所帶的電荷稱為負電荷.

2、電荷量:C

“做一做”驗電器與靜電計

為了判斷物體是否帶電以及所帶電荷的種類和多少,從18世紀起,人們經常使用一種叫驗電器的簡單裝置:玻璃瓶內有兩片金屬箔,用金屬絲掛在一條導體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過瓶塞從瓶口伸出(圖甲)。如果把金屬箔換成指針,並用金屬做外殼,這樣的驗電器又叫靜電計(圖乙)

問:是否只有當帶電體與導體棒的上端直接接觸時,金屬箔片才開始張開?解釋看到的現象?

1、摩擦起電

摩擦起電的原因: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能力不同.特別是離核較遠的電子受到的束縛較小。當兩個物體互相摩擦時,一些束縛得不緊的電子往往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實質:電子的轉移.結果:兩個相互摩擦的物體帶上了等量異種電荷.得到電子:帶負電;失去電子:帶正電問:摩擦起電有沒有創造了電荷?

生:沒有,摩擦起電是帶電粒子(如電子)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師:很多物質都會由於摩擦而帶電,是否還存在其它的使物體起電的方式?在學習新的起電方式之前,我們先來學習金屬導體模型。

金屬導體模型也是一個物理模型P3(動畫演示)

自由電子:脱離原子核的束縛而在金屬中自由活動。

帶正電的離子:失去電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動而不移動。

2、感應起電

演示取一對用絕緣柱支持的導體A和B,使它們

彼此接觸。起初它們不帶電,帖在下部的金屬箔是閉合的。

①把帶正電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觸的異體A,B(參見課本圖1、1-1).金屬箔有什麼變化?

實驗現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屬箔都張開了,表示A,B都帶上了電荷.提出靜電感應概念:

(1)靜電感應: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的現象。

規律:近端感應異種電荷,遠端感應同種電荷

(2)利用靜電感應使物體帶電,叫做感應起電.

(3)提出問題:靜電感應的原因?

帶領學生分析物質的微觀分子結構,分析起電的本質原因:把帶電的球C移近金屬導體A和B時,由於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帶電體的一端帶同號電荷。如上面的這個演示實驗中,導體A和B帶上了等量的異種電荷.

①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屬箔又有什麼變化?實驗現象:A和B上的金屬箔就會閉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開,然後移開C,金屬箔又有什麼變化?

實驗現象:可以看到金屬箔仍張開,表明A和B仍帶有電荷;

④如果再讓A和B接觸,金屬箔又有什麼變化?

實驗現象:金屬箔就會閉合,表明他們就不再帶電.這説明A和B分開後所帶的是異種等量的電荷,重新接觸後等量異種電荷發生中和.

問:感應起電有沒有創造了電荷?

生:沒有。感應起電而是使物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開,是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感應起電也不是創造了電荷。

師:無論是哪種起電方式,其本質都是將正、負電荷分開,使電荷發生轉移,並不是創造電荷、

得出電荷守恆定律.三、電荷守恆定律: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師:電荷守恆定律是物理學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師:迄今為止,科學家實驗發現的最小電荷量就是電子所帶的電荷量。質子、正電子所帶的電荷量與它相同,但符號相反。人們把這個最小的電荷量叫做元電荷。元電荷:電子所帶的電荷量,用e表示。e=1、60×10-19C注意:迄今為止,發現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或者等於e,或者等於e的整數倍。就是説,電荷量是不能連續變化的物理量。

(三)小結

二、電荷守恆定律:

電荷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消滅,只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一個與外界沒有電荷交換的系統,電荷的代數和總是保持不變。

三、幾個基本概念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符號:Q或q單位:庫侖符號:C。

元電荷──電子所帶的電荷量,用e表示,e=1.60×10C。

注意:所有帶電體的電荷量或者等於e,或者等於e的整數倍。電荷量是不能連續變化的物理量。最早由美國物理學家密立根測得

比荷──電荷的電荷量q與其質量m的比值q/m,符號:C/㎏。

靜電感應和感應起電──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由於電荷間相互吸引或排斥,導體中的自由電荷便會趨向或遠離帶電體,使導體靠近帶電體的一端帶異號電荷,遠離一端帶同號電荷。這種現象叫做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