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綜合改革現場會發言材料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1.77W

農村綜合改革現場會發言材料

大力深化農村綜合改革 探索丘區鄉村振興新路

各位領導:

長期以來,丘陵地區既沒有平壩地區的區域優勢和交通優勢,更沒有山區的政策優勢和資源優勢,是全省全面小康的突出短板。XX縣作為全省典型的丘區農業大縣、人口大縣,20XX年建檔立卡XX村XX0個,XX人口6.2萬餘人,佔XX市XX人口總數的37%,尤其是南部深丘腹地7個鎮鄉36個村,遠離城市、資源匱乏、產業薄弱、基礎設施落後,人均佔有資源少,XX發生率高達18%,農民人均純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00元,XX攻堅任務十分繁重。為探索丘區農村精準XX與區域發展融合互動的新路徑,實現全市同步全面小康,20XX年1月,XX市委設立以XX南部100平方公里深丘腹地為範圍的“XX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丘區農村扶貧攻堅示範區(簡稱綜改區)”。一年來,省市大力支持,XX主責主建,指揮部靠前指揮,24名市以上領導實地調研指導,89名掛職幹部同心共建,累計完成投資3.7億元,啟動實施項目74個,重點區域率先發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先後被中央電視台、第五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宣傳報道。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全域規劃、分步實施,創新籌資“補短板”

針對基礎欠賬多、XX程度深的實際現狀,我們立足長遠發展、區域城鄉協調,將集中支持南部XX攻堅作為全縣首要發展戰略,着力以有效“輸血”引路築巢。一是科學規劃“引”。堅持多規合一、全域規劃,聘請清華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校,編制形成“1+4+11”規劃體系。在交通建設上,“兩縱兩橫”交通骨架助推區域加速融入成都、XX1小時經濟圈,其中三大、中遂兩條高速正式列入省“十四五”規劃。產業定位上,針對人均僅7分耕地且80%為坡台地的現實情況,綜合氣候、土壤等條件,確立柑橘類、木本油料兩大主導產業,推進“互聯網+生態立體農業+鄉村旅遊”。根據規劃,精心制定項目推介書,包裝策劃項目48個。二是整合項目“投”。緊扣“1+5+4”年度重點區域,堅持資金用途、管理權限、實施主體“三個不變”,採取“一個部門牽頭、一張圖紙設計、一個標準驗收”,打破行業界限、部門分割,採取綜改區指揮部、鎮鄉“雙審雙籤”全程把控。去年,累計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共計1.5億元,完成景福場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街道、河道整治,啟動建設縣鄉道路96.7公里,建成村社道路161公里,完成6000餘畝土地整理、田土調型,新建近百公里田間作業路和水利溝渠,實現水網、田網、路網、電網“四網配套”,鎮村面貌煥然一新。三是優惠政策“激”。為撬動社會資本、放大資金效能,專門制定《綜改區項目推進辦法》,明確社會投資、羣眾投入等以獎代補政策31條,去年吸納社會投資達2.2億餘元,其中引進總投資3.5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4個,到位資金達1.78億元;羣眾自籌資金4200餘萬元,建入户道路25.6公里,改造土坯房355户,建成“小規模、組團式、生態化、微田園”新村聚居點2個。今年,採取PPP模式與XX城投集團共建總投資4億元長45.8公里的中涪路,目前已全面開工。籌資300萬元設立返鄉農民工創業基金,吸引和支持31名長期在外務工的羣眾回鄉創業。

二、市場導向、多方合作,建強產業“拔窮根”

以農業供給側改革為統領,加快培育市場需求大、發展前景好、綜合效益高的新興產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解決人均耕地少、農業生產成本高、產出低、產品市場競爭弱等問題。一是多主體引領帶動。實行土地“三權分置”,定向頒發土地經營權證,引導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先後引進鐵騎力士集團、可士可公司、牡豐公司等龍頭企業5家,培育家庭農場39個、農業專合社7家,連片建成2000畝甜橙產業園、1000畝油用牡丹產業園、3500畝稻鴨(鰍)共育基地。二是全方位服務保障。全力實施市委“兩個一號工程”,深入推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範縣建設,建成1個區域電商創業孵化中心和20個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實現電商交易額516萬元、同比增長112%,其中農副產品交易額186萬元、同比增長XX6%,成為農業轉型升級的“重大引擎”。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建立農村產權抵押融資平台,設立300萬元抵押融資風險基金,發放產權抵押流轉收益貸款540萬元;註冊5000萬元成立梓信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將綜改區新型經營主體全部納入擔保範圍;新建3個扶貧資金互助合作社和1個農村資金互助協會,互助資金總額達到78萬元,累計發放借款210萬元,有效解決發展資金瓶頸問題。對8000畝水稻穗期病蟲害防治統一由政府購買服務,平均綜合損失率下降3%。三是高端化科技支撐。與清華大學、中國農大、西南交大等大專院校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省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專家工作站和遠程教育培訓基地,納入中國工程院“村鎮規劃建設重大課題”調研點。組織開展水產養殖、農業技術、務工技術等專項培訓20餘次,培訓新型職業農民8000餘人次,初步建立起高端引智的區校合作與就業創業就地培訓新模式。

三、精準XX、效益到户,利益聯結“促民富”

圍繞羣眾XX奔康,堅持建基地先建模式,確保羣眾長期得實惠。一是四方分成互惠共贏。在宋觀廟村試點,探索整村農户以土地入股甜橙種植專業專合社,專合社委託企業代建代管,盛產後基地由專合社統一經營管理,企業提供技術支持並按照1元/斤保底價回收。收益按照農户、企業、專合社、村級組織四方“七三一”分成,預計可實現人均增收4000元,真正實現企業得發展、羣眾得實惠、集體有收入的共贏局面。二是股權量化精準扶貧。在王家堰村試點,探索創新財政支農方式,將支持該村水產養殖基地的財政補助資金XX0萬元量化到合作社成員,參與收益分配;整合扶貧產業週轉金、社會幫扶資金53萬元,將其作為建卡XX户集體股本投入到水產養殖基地。股本收益的80%由建檔XX户按人分成,確保XX户持續穩定增收;20%建立XX鞏固基金,解決XX後長期幫扶問題。三是代耕代種代養全程託管。以區域內5000餘畝水稻為試點,引進農機專業合作社,採取農户每畝繳納520元生產管理費用、合作社“從種到收”全程託管,保證每畝產量不低於900斤,每畝助農增收300元以上。引入廣漢眾誠蒲金鵝業專業合作社,採用“公司+金融+建卡XX户”模式,由市商業銀行貸款統一支付購買鵝苗供XX户養殖,合作社提供鵝苗、技術及產品回收,目前已率先與石橋溝村20户XX户簽訂合同,計劃發展蛋鵝2000只,預計今年户均增收2萬元以上。與鐵騎力士集團合作,推廣“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的“1211”生豬代養模式,即:一棟圈、兩夫妻、年出欄1000頭,純利潤10萬元以上,目前已發展42户,年可出欄3萬頭以上。同時,採用“公司+金融+合作社+XX户”模式發展土雞集中養殖,由合作社聘請XX户在養殖小區內務工或領養(XX00元/月保底工資+1元/只領養費+二次分紅),計劃今年出欄120萬隻成品雞。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綜改區2481人成功XX,XX落後面貌徹底改變,“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麗新村正加速形成。下一步,XX縣將繼續按照省委、省政府“統籌三農、XX攻堅、全面小康”的總體要求,改革創新、攻堅破難、擔當實幹,努力為丘區農村加快發展XX攻堅探索新路,讓更多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