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詩歌鑑賞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詩歌鑑賞精品多篇

詩歌鑑賞 篇一

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

徵人去日殷勤囑,歸雁來時數附書。

“伊州”為曲調名。王維的這首絕句是當時梨園傳唱的名歌,語言平易可親,意思顯豁好懂,寫來似不經意。這是藝術上臻於化工、得魚忘筌的表現。

“清風明月”兩句,展現出一位女子在秋夜裏苦苦思念遠征丈夫的情景。它的字句使人想起古詩人筆下“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蕩子行不歸,空牀難獨守”的意境。這裏雖不是春朝,卻是同樣美好的一個秋晚,一個“清風明月”的良宵。雖是良宵美景,然而“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給獨處人兒更添悽苦。這種借風月以寫離思的手法,古典詩詞中並不少見,王昌齡詩云:“送君歸去愁不盡,可惜又度涼風天。”到柳永詞則更有拓展:“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説!”意味雖然彼此相近,但“可惜”的`意思、“良辰好景虛設”等等意思,在王維詩中表現更為藴藉不露。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何況一別就是十來年,“相思”怎得不“苦”?但詩中女子的苦衷遠不止此。

後兩句運用逆挽(即敍事體裁中的“倒敍”)手法,引導讀者隨女主人公的回憶,重睹發生在十年前一幕動人的生活戲劇。也許是在一個長亭前,那送行女子對即將入伍的丈夫説不出更多的話,千言萬語化成一句叮嚀:“當大雁南歸時,書信可要多多地寄啊。”囑是“殷勤囑”,要求是“數(多多)附書”,足見她怎樣地盼望期待了。這一逆挽使讀者的想象在更廣遠的時空馳騁,對“苦相思”三字的體味更加深細了。

這兩句不單純是個送別場面,字裏行間迴盪着更豐饒的弦外之音。特別把“歸雁來時數附書”的舊話重提,大有文章。那征夫去後是否頻有家書寄內,以慰寂寥呢?恐怕未必。郵遞條件遠不那麼便利;最初幾年音信自然多一些,往後就難説了。久不寫信,即使提筆,反有不知從何説起之感,乾脆不寫的情況也是有的。至於意外的情況就更難説了。總之,那女子舊事重提,不為無因。“苦相思”三字,盡有不同尋俗的具體內容,耐人玩索。

進一步,還可比較類似詩句,岑參《玉關寄長安主簿》:“東去長安萬里餘,故人何惜一行書”,張旭《春草》:“情知海上三年別,不寄雲間一紙書”。岑、張句一樣道出親友音書斷絕的怨苦心情,但都説得直截了當。而王維句卻有一個迴旋,只提叮嚀附書之事,音書阻絕的意思表達得相當曲折,怨意自隱然不露,尤有含蓄之妙。

此詩藝術構思的巧妙,主要表現在“逆挽”的妙用。然而,讀者只覺其平易親切,毫不着意,娓娓動人。這正是詩藝爐火純青的表現。

詩歌鑑賞篇然而,這首詩不能看作是一般的送客應酬之作,詩人在詩中傾注的思想感情,要比單純的送別友人深廣得多。岑參是於乾元二年(759)至上元二年(761)出任虢州長史的,那時安史之亂還沒有結束。由於戰亂,國土破碎,人民罹難,詩人親眼見到過的開元盛世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就在這樣的背景上面,我們看到詩人感慨遙深地寫下了這兩句話:“君去試看汾水上,白雲猶似漢時秋?”話裏隱藏着一段典故:有一年,漢武帝劉徹到河東(今山西地區)去,祭了后土之神,又坐船在汾水上游覽、飲宴,高興起來,做了一首《秋風辭》。有“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的話。漢武帝在位五十多年,是漢朝的鼎盛時期,而唐朝從貞觀到開元一百多年間,國力之盛,比起漢武帝時有過之而無不及。安史之亂一來,卻突然落得如此可悲的局面,詩人自然是不能不有所感觸的。恰好李判官要到晉絳去,詩人於是含蓄地向朋友提出這樣的探問:“李判官呵!你到汾水上的時候,看看那裏的雲光山色,可還象漢武帝那個時代那樣雄偉壯麗麼?”很明顯,隱藏在這兩句話後面的,是詩人對於唐帝國衰落的深沉的歎息。漢武帝的豪情勝概已經不可再見了,唐帝國的聲威功業難道也是這樣結束了嗎?一種對國家命運深切關懷的激情,在詩人胸中盪漾。有了這兩句,就給這首送行詩平添許多光彩,我們喜愛它,就不僅僅因為它在藝術上的成就了。

詩歌鑑賞 篇二

《梅花》原文

何處花先放?向南三兩村。

未春天似夢,徹夜月無言。

且喜昏鴉散,毋嫌翠羽喧。

眾芳久寂寞,賴汝照乾坤。

《梅花》鑑賞

詩人對梅花采取一種比較客觀的觀察、欣賞和描寫的態度,是一種欣賞自然美景的態度,物與我基本上是分離的。這首詠梅詩是寫形傳神的神來之筆。神似的高妙之處,在於雖然難以確指梅花的色如何豔、香如何鬱,但閉目凝想,可得其神韻,拂之不去。

《梅花》作者簡介

錢澄之,清代詩人。原名秉鐙,字幼光(一作飲光),號田間(別號四頑)。桐城(今屬安徽)人。明末諸生。南明唐王時(1645),授彰州府推官;桂王時(1646)授禮部儀制司主事。永曆三年(1649)授翰林院庶吉士。曾在吳江起兵抗清,又曾因避南明黨禍出亡浙閩至粵,削髮為僧,改名幻光。後還俗歸隱故鄉,又改名澄之,不再出仕。

詩歌鑑賞 篇三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間,王之渙與高適、王昌齡到酒店飲酒,遇梨園伶人唱曲宴樂,三人便私下約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詩篇的情形定詩名高下。結果三人的詩都被唱到了,而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則為“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甚為得意,這就是著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此事未必實有。但表明王之渙這首《涼州詞》在當時已成為廣為傳唱的名篇。

詩的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象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詩人的另一名句“黃河入海流”,其觀察角度與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雖也寫觀望上游,但視線運動卻又由遠及近,與此句不同。“黃河入海流”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同是着意渲染黃河一瀉千里的氣派,表現的是動態美。而“黃河遠上白雲間”,方向與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遠流長的閒遠儀態,表現的是一種靜態美。同時展示了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不愧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萬仞山”出現了塞上孤城,這是此詩主要意象之一,屬於“畫卷”的主體部分。“黃河遠上白雲間”是它遠大的背景,“萬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遠川高山的反襯下,益見此城地勢險要、處境孤危。“一片”是唐詩習用語詞,往往與“孤”連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雲”等等),這裏相當於“一座”,而在詞采上多一層“單薄”的意思。這樣一座漠北孤城,當然不是居民點,而是戌邊的堡壘,同時暗示讀者詩中有徵夫在。“孤城”作為古典詩歌語彙,具有特定涵義。它往往與離人愁緒聯結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城落日邊”(王維《送韋評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為下兩句進一步刻劃征夫的心理作好了準備。

詩起於寫山川的雄闊蒼涼,承以戌守者處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轉,引入羌笛之聲。羌笛所奏乃《折楊柳》曲調,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離愁了。此句系化用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的詩意。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係。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説“聞折柳”卻説“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徵人懷着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強烈的,而以“何須怨”的寬解語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尋味。這第三句以問語轉出瞭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後漢書。班超傳》雲:“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着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戌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藴藉,也可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衞國戌邊責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詩歌鑑賞 篇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贈別之作,多從眼前景物寫起,即景生情,抒發惜別之意。王維此詩,立意則不在惜別,而在勸勉,因而一上來就從懸想着筆,遙寫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縣)的自然風光,形象逼真,氣韻生動,令人神往。

開頭兩句互文見義,起得極有氣勢:萬壑千山,到處是參天的大樹,到處是杜鵑的啼聲。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讀來使人恍如置身其間,大有耳目應接不暇之感。這兩句氣象闊大,神韻俊邁,被後世詩評家引為律詩工於發端的範例。

首聯從大處落筆,起勢不凡;頷聯則從細處着墨,承接尤佳,不愧大家手筆。詩人展現了一幅絕妙的奇景:一夜透雨過後,山間飛泉百道,遠遠望去,好似懸掛在樹梢上一般,充分表現出山勢的高峻突兀和山泉的雄奇秀美。“山中”句承首聯“山”字,“樹杪”句承首聯“樹”字,兩句又一瀉而下,天然工巧。這兩聯挺拔流動,自然奇妙,畫面、意境、氣勢、結構、語言俱佳。前人所謂“起四句高調摩雲”(《唐宋詩舉要》引紀昀語),“興來神來,天然入妙,不可湊泊”(王士禛《古夫於亭雜錄》),誠非虛誇。

作者以欣羨的筆調描繪蜀地山水景物之後,詩的後半首轉寫蜀中民情和使君政事。梓州是少數民族聚居之地,那裏的'婦女,按時向官府交納用橦木花織成的布匹;蜀地產芋,那裏的人們又常常會為芋田發生訴訟。“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徵收賦税,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就任梓州刺史以後所掌管的職事,寫在詩裏,非常貼切。最後兩句,運用有關治蜀的典故。“文翁”是漢景帝時的蜀郡太守,他曾興辦學校,教育人才,使蜀郡“由是大化”(《漢書。循吏傳》)。王維以此勉勵李使君,希望他效法文翁,翻新教化,而不要倚仗文翁等先賢原有的政績,泰然無為。聯繫上文來看,既然蜀地環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士又如此之淳,到那裏去當刺史,自然更應當克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於用典之中,寄厚望於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

這首贈別詩寫得很有特色。前半首懸想梓州山林奇勝,是切地;頸聯敍寫蜀中民風,是切事;尾聯用典,以文翁擬李使君,官同事同,是切人。這樣寫來,神完氣足,精當不移。詩中所表現的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是唐代送別佳篇。

詩歌鑑賞 篇五

對於現在人來講,我覺得寫詩的人比看詩的人要多,充其量我也是一個看詩的人,對於很多大家的詩與散文都有一種嚮往與追求。有人説:生活就是一本詩,又有人説:懂得了生活才是一本好詩……

我不知道怎麼了,也許我也是生活在農村,用自私的角度講,對於海子和徐志摩我更偏向海子。海子是個先驗性的詩人,在他的身上,預言性的、啟示性的東西不斷為人們所發矇,所感知,這是海子神話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我覺得海子的詩歌裏充滿了對生活的理想化,真實中透露着無能為力。海子死後,很多大家都對他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有人説海子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有的人斷章取義説海子的詩不值得一讀,平淡,思維混亂。對於以上的説法,我個人覺得海子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在資料上看見這句話朱大可先生的文章《先知之門》中,他認為海子的死“意味着海子從詩歌藝術向行動藝術的急速飛躍。經過精心的天才策劃,他在自殺中完成了其最純粹的生命言説和最後的偉大詩篇,或者説,完成了他的死亡歌謠和死亡絕唱。”原理來源與真實都無從考驗,我覺得不論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都沒有理由果斷的評價,最有價值的評價應該來源海子本人的詩,我覺得海子有大部分詩歌都有自殺的預兆,比如:《七月不遠》、《自殺者之歌》、《跳傘塔》和《春天,十個海子》。每首都有讓人讀着淒涼悲哀的因素。

不管他是怎麼去驗證自己,我們都得看他的詩歌藝術性,讀了海子全部詩歌,我都覺得每首詩歌都有一種阻力和嚮往。感覺海子的每一首詩都有孤獨、徘徊、寂寥、憔悴、悲傷而絕望。他加給自己難以承受的壓力?沒有人能知道,城市與村莊之間劇烈反差,也源於當時社會與社會的鬥爭性,在他心裏現實和理想發生了強烈破碎,簡單、偏執、倔強、敏感、對愛情執着,總是帶着淡淡的傷感。他理想到面朝大海都能看見滿山都有花,也希望生活中到處都是他理想的環境,在他詩歌中總是對生活感覺到死亡氣息,對於一個詩人來講,看淡了生活不就看到了死亡嗎?因為生存已經沒有任何意義。“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説我一無所有/你不能説我兩手空空。從此再不提起過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同時,他在《獻給太平洋》的詩中寫道:“上帝悲傷的新娘,你自己的血染紅/天空/你內部孤獨的海洋。這裏是有着海的死亡意象的,連同上面的死亡意象,這也可能是詩人選擇山海關的一個原因。雖然,這種解釋可能是那麼的蒼白和牽強。至此,一個詩人把詩歌當做了他的。生命,也許這是一種牽強附會的理解,或者是偶然巧合,“我們都的認為這是一種精緻的自我毀滅與設計。”因為詩已經是他的信仰,死與詩人有着同等意義,在蒼涼、悲哀、真實的生活中結束了最美好的一首詩歌,“我的前額是火,信仰是我的屍體”。最後用海子的詩歌“只有五月生命的鳥羣早已飛去/只有飲我寶石的頭一隻鳥早已飛去/只剩下青海湖,這寶石的屍體/暮色蒼茫的水面/只有五月生命的鳥羣早已飛去……

然而每一個生活在現實,而不是夢想中的人,他所創造並遵從的思想,哲學,美學體系,難道最終不是應該去肯定生命,肯定自我,去調節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麼?海子詩中不可調和的現實與追求的分裂,只是為我們指出了問題的所在,而並沒有為我們指出問題的結果,海子之死,其實是天才夢的破碎。對待海子的詩,我們更應該反思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詩歌鑑賞 篇六

我美麗的仙境

[德國]史托姆

我美麗的仙境

在高高的波濤上面,

浮現出美麗的仙境,

一會兒近,一會兒遠,

可惜很少有人看清。

在這片國土之內,

天空的太陽永不西沉,

那兒人們俊俏無比,

往玫瑰花叢棲身。

神話般瑰麗的景色,

在温馨的森林之夜喧騰,

色彩繽紛的花兒,

正在相互親吻。

那兒神聖的自由和愛情,

吻着純潔的生命;

那兒什麼都令人驚異,

那兒什麼都無比歡欣,經典台詞。

唉,只有在歌曲之中,

才有這樣美妙崇高的仙境,

我只能希冀、期待,

可看到它,一輩子也不能!

【賞析】

史托姆創作了很多影響深遠的中短篇,但他更看重自己的詩歌創作。他曾説過:“我知道,我是現在的詩人中的最大的抒情詩人,即使將來我的小説早被遺忘,而我的詩還會存在,而且越來越廣泛地流傳。”我國評論界一般認為,“史托姆的抒情詩數量雖然不多,就質量而言,他的一些最好的抒情詩卻可以置身於德國最優秀的抒情詩之列”。

《我美麗的仙境》是史托姆早期的作品,選自他於1885年出版的《詩歌補集》。在這首詩歌中,史托姆以其凝練細膩的筆觸,為我們勾勒出一個“美麗的仙境”。無論是詩歌標題,還是詩歌內容,都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反映出他前期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深受浪漫主義作家艾興多爾夫、默裏克等人的影響,強調作品的浪漫主義抒情性。

詩歌一開始,史托姆便將他的幻想之門打開,讓我們得以窺見裏面的神奇世界。我們遠遠地看到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海,發現海浪的最高處“浮現出美麗的仙境”。它“一會兒近,一會兒遠”,似乎隨着浪潮的每一次起伏和湧動,它也在順勢漂動。它亦真亦幻,亦實亦虛,不可捉摸。它就像存放在我們意識深處的某個場景,當我們懷着焦渴的期待在意識的漩渦裏極力搜尋它的蹤跡的時候,卻往往徒勞無功;而在一次偶然的夢裏,或者一次發呆的情形之下,它帶着清脆的笑聲閃現在我們的面前了。

這個“美麗的仙境”,就是史托姆意識深處的理想王國。他一次次地向意識汪洋眺望,一次次地在其中尋覓,終於看清楚仙境上的美麗景緻。在那裏,“天空的太陽永不西沉”,“人們俊俏無比”,“往玫瑰花叢棲身”。在那裏,景色有如“神話般瑰麗”,草木旺盛,花朵豔麗,充滿了和諧與温馨。在那裏,人們享有“神聖的自由和愛情”,生命因此而“純潔”。“那兒什麼都令人驚異”,“那兒什麼都無比歡欣”。那裏擁有一切真善美,擁有一切我們失去但仍然渴望的東西。這個仙境是那麼“美妙崇高”,與其説它是幻想之境,不如説它是精神家園。它是史托姆在對現實生活的失望中堆積起來的幻想投射,濃縮地表達了他的精神依戀。

我們知道,浪漫主義文學是一種“尋根”的文學,浪漫主義作家們往往通過對遠方的想象、對異域的嚮往來表現對理想的憧憬。他們疏離眼前事物,追求遙遠異鄉,將陌生的場景視為想象的釋放地和審美的安置所。“仙境”便是史托姆內心凝聚的想象場所。他越是在詩歌中渲染仙境的美麗,便越多地透露出他對現實狀況的不滿。仙境中的“神聖的自由和愛情”,正是他當時備感匱乏的兩樣東西。他的家鄉,籠罩在丹麥統治者的蠻橫與驕奢之中,他和他的同胞們,作為德國子民,卻要屈從於丹麥人的管轄,這是何等的恥辱!他愛幕多年的姑娘,狠心地拒絕了他的求婚,漫漫6年的痴情等待宛如被秋風橫掃的落葉,轉眼不知去向,這是何等的打擊!這些現實中的不如意,在想象中卻以另一番姿態出現。現實是有限的,想象卻是自由的;現實不斷化為往事,想象卻意味着可能。

史托姆由衷地“希翼”、“期待”着那“美麗的仙境”,渴望它就像神話中的伊甸園一般,成為上帝在凡塵為人類建造的美好家園。然而,想象終歸是浮雲,生活還是依照原本的面目繼續存在,他清楚地知道,“看到它,一輩子也不能”。在詩歌結尾,史托姆非常冷靜地收住了想象的翅膀,把我們拉回了活生生的現實。

詩歌鑑賞 篇七

孤雁

創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羣。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

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註釋

①飲啄:鳥類飲水啄食。

②萬重雲:指天高路遠,雲海瀰漫。

③望盡二句:望盡天際,彷彿看見了失去的同伴;哀喚聲聲,似乎同伴的叫鳴在耳邊響。

④意緒:心緒,念頭。

⑤自:一作亦。

譯文

一隻離羣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是一個勁地飛着叫着,思念和追尋着它的夥伴。

又有誰來憐惜這浩渺天空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羣相失在雲海瀰漫間,

它望盡天涯,彷彿夥伴們就在眼前;它哀鳴聲聲,好像聽到了同類的呼喚,

然而野鴉們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顧在那裏紛紛鼓譟不休。

寫作背景

《孤雁》這首詠物詩作於大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間。由於四川政局混亂,杜甫帶着家人離開成都,乘船沿長江出川,滯留夔州。詩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處境艱難,心中充滿失意之感和哀傷之情。這首《孤雁》詩,表達的就是亂離漂泊中失羣人的痛苦心情。

賞析

依常規方法,詠物詩以曲為佳,以隱為妙,所詠的事物是不宜直接説破的。杜甫則不是這樣,他開篇即喚出孤雁,而這隻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飲,不啄,只是一個勁地飛着,叫着,聲音裏透出,它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單是想念,而且還拼命追尋,是一隻情感熱烈而執着的 孤雁 。清人浦起龍評價説: 飛鳴聲念羣 ,一詩之骨 (《讀杜心解》),是抓住了要領的。

第二聯境界忽然開闊。高遠浩茫的天空中,這小小的孤雁僅是 一片影 ,它與雁羣相失在 萬重雲 間,此時此際顯得惶急、焦慮和迷茫。天高路遙,雲海迷漫,它不知道往何處去找失去的伴侶。這一聯以 誰憐 二字設問,這一問,將詩人胸中的情感滾滾流出: 孤雁兒啊,我不正和你一樣悽惶麼?天壤茫茫,又有誰來憐惜我呢? 詩人與雁, 物我交融 ,渾然一體了。清人朱鶴齡評註這首詩説: 此託孤雁以念兄弟也 ,而且詩人所思念的不單是兄弟,還包括他的親密的朋友。經歷了安史之亂,在那動盪不安的年月裏,詩人流落他鄉,親朋離散,天各一方,可他無時不渴望骨肉團聚,無日不夢想知友重逢,這孤零零的雁兒,寄寓了詩人自己的影子。

第三聯緊承上聯,從心理方面刻畫孤雁的鮮明個性:它被思念纏繞着,被痛苦煎熬着,迫使它不停地飛鳴。它望盡天際,不停地望,彷彿那失去的雁羣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喚聲聲,不停地喚,似乎那侶伴的鳴聲老在它耳畔響;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飛,不停地呼喚了。這兩句血淚文字,情深意切,哀痛欲絕。浦起龍評析説: 惟念故飛,望斷矣而飛不止,似猶見其羣而逐之者;惟念故鳴,哀多矣而鳴不絕,如更聞其羣而呼之者。寫生至此,天雨泣矣! (《讀杜心解》)

結尾用了陪襯的筆法,表達了詩人的愛憎感情。孤雁念羣之情那麼迫切,它那麼痛苦、勞累;而野鴉們是全然不懂的,它們紛紛然鳴噪不停,自得其樂。 無意緒 是孤雁對着野鴉時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與知己親朋相見,卻面對着一些俗客庸夫時厭惡無聊的心緒。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詩 王風 黍離》),詩人與這些 不知我者 自然無話可談。

這是一篇念羣之雁的讚歌,它表現的情感是濃摯的,悲中有壯的。孤雁那樣孤單、困苦,同時卻還要不斷地呼號、追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熾烈地燃燒,它甚至連吃喝都可拋棄,更不顧處境的安危;雖然命薄但是心高,寧願飛翔在萬重雲裏,未曾留意暮雨寒塘,詩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就藝術技巧而論,全篇詠物傳神,是大匠運斤,自然渾成,全無斧鑿之痕。中間兩聯有情有景,一氣呵成,而且景中有聲有色,甚至還有光和影,能給讀者以 立體感。

這首詠物詩寫於大慶初杜甫晚年旅居虁(kui)州期間。由於四川政局混亂,杜甫帶家人離開成都。詩人晚年多病故交零落,處境艱難。

詩歌鑑賞 篇八

【正義】

正義韻律實漫長,少有幾君美名揚。

亙古史書細閲之,幾君因正美名揚。

而今又現反貪雲,幾君愁之幾君忙?

妙觀正義之小棒,他日史書定飛揚。

【金貴】

金銀財寶古風韻,幾君有志幾君藏。

妙提白酒一小杯,細心閲之細品嚐。

家鄉美酒韻味長,羣雄嘗之樂悠悠。

奉勸羣生皆品嚐,亙古韻味實在長。

【蒜】

蒜鄉韻味實漫長,幾君嘗之樂悠悠。

奇妙禪詩韻味長,人皆賞之人皆嘗。

【愁容】

愁雲輾轉獨迷茫,莫把往昔來暢想。

魂魄凋零人猶在,恐難再秀往昔場。

【品】

菊花台上春江水,妙觀閲之獨彷徨。

亙古韻律獨唱響,幾君聽之幾君揚?

【尋出路】

輾轉反側難入眠,細品餘生實渺茫。

腦液散去化雲煙,亙古韻味獨盤旋。

何時方可講台站,瀟灑育才樂開顏。

空握己之無為棒,苦思冥想亦彷徨。

[編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