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詩歌鑑賞:《春風》(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5.6K

詩歌鑑賞:《春風》(通用多篇)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一

揚州慢·十里春風

十里春風,二分明月,蕊仙飛下瓊樓。看冰花翦翦,擁碎玉成毬。想長日、雲階佇立,太真肌骨,飛燕風流。斂羣芳、清麗精神,都付揚州。

雨窗數朵,夢驚回、天際香浮。似閬苑花神,憐人冷落,騎鶴來遊。為問竹西風景,長空淡、煙水悠悠。又黃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

賞析

作品產生的感發力量與作者的初衷不符,這是文學中的常見現象。這首詞就是如此,以小序中“賦而感之”可以看出,作者本意是詠花,孰料寫着卻生成許多感慨,這感慨使詞的思想性加深了。

很明顯,上闋自始至終都是以第三人稱詠贊瓊花,即所謂“賦”。詞人將花兒作天上的仙女,告別了瓊樓瑤闕,飄然降臨人間;寫她那潔白的花朵猶如冰花、碎玉,簇擁成球;想象她成天佇立在石階畔,既有楊貴妃那豐腴的體態,又有趙飛燕那樣綽約的風姿;她攝取了世間一切草木之花的麗質清氣,集於一身。……

花和美人向來聯繫在一起,因此將瓊花比喻為楊貴妃、趙飛燕算不得出奇,倒是“冰花翦翦,擁碎玉成毬”九字抓住了瓊花瑩澤潔玉的特點,最為逼真。其次“斂羣芳、清麗精神”七字,也堪稱新、警。其後幾句不免落入俗套。然而詞人在後半篇內,卻將作品的質量整整提高了一個等級。其契機是什麼呢?這就得從所詠之花的特殊性説起了。宋人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雲:“揚州后土祠瓊花,天下無二本。……仁宗慶曆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覆載還祠中,敷榮如故。淳熙中,壽皇(孝宗)亦嘗移植南內,逾年,憔翠無花,仍送還之。其後,宦者陳源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瓊花不僅有驚人的美麗,而且有高潔的品性,實屬難得。瓊花的名字,永遠與揚州齊名。因此,歷來詠瓊花者,不能不詠及揚州。

此篇也不例外,首先所選用的詞調就是《揚州慢》;其次則整個上闋的背景亦是揚州。自隋煬帝開大運河以來,揚州,成為商業繁盛之都,又是人文薈萃之地。可是,至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兩次大舉南攻,揚州都首當其衝,兵燹之酷,竟使積累達數百年之久的富庶與文明遭空前浩劫。罷兵了,休戰了,在南宋小朝廷用屈辱換來的相對和平時期,揚州是否有條件稍稍恢復往日之經濟、文化名城的旖旎風情呢?沒有!因為宋金雙方以淮河中流劃界的緣故,揚州已經成了邊關,只能以軍事要塞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眼前。這是多麼巨大的變化呵!作為時代的一個縮影,揚州的盛衰怎能不喚起南宋臣民們憂國傷時的沉痛之感呢?姜白石在《揚州慢》一詞中就有這樣精警深沉的句子“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儘管詞人之所以選用《揚州慢》的詞調且寫下“十里春風,二分明月”的佳句,但實際上在為揚州衰敗之歎作鋪墊。果然,他從歷史之揚州的“盛”中反觀出了現實之揚州的“衰”,不禁慷慨生哀,於是掉轉詞筆,改用第一人稱,愣將半篇未寫完的“瓊花賦”續成了一首“哀揚州賦”。這下闋,便是詞序之所謂“感”了。

上闋所賦,是想象中的瓊花,揚州后土祠中的瓊花,昔日的瓊花;眼前擺放着友人折贈的數枝瓊花還沒有派用場,何不借她起興?於是乎乃有:“雨窗數朵,夢驚回、天際香浮。”一句意思是謂:碎雨敲窗,將我從午夢中驚醒,只見窗前花瓶裏插着幾枝瓊花,清香四溢,飄浮在天空。這花是哪兒來的?直説友人所贈,就無詩意,且下面文章難作,故爾從虛處着筆。“似閬苑花神,憐人冷落,騎鶴來遊。”像是瓊花之神同情我的孤獨,特騎着仙鶴從揚州來鄙地一遊。

“花神”既從揚州來,何不向她打聽打聽揚州的近況呢?於是引出下文“為問竹西風景”,其實不用問,詞人也可以想象揚州“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的殘敗景象,詞人不願用實筆寫這令人神傷之景,所以接着驀地一筆宕開,顧左右而言它道:“長空淡、煙水悠悠。”七字雖不着邊際,卻委實下得精彩。大有“多少事、欲説還休”之慨,誦之令人迴腸蕩氣,只覺無限落寞惆悵都在言外。以下劍及履及,順勢明點出此種情緒並揭示其所從來,放筆為全篇收尾:“又黃昏,羌管孤城,吹起新愁。”“羌管孤城”四字,很容易使人聯想起范仲淹《漁家傲》詞裏的“長煙落日孤城閉”、“羌管悠悠霜滿地”。據此,則作者當時所居,是否也屬邊城呢?

粗粗看過,三句只是直書此時此地之環境與心境,似可一覽無餘;及至沉吟久之方覺它寥寥數字卻將無數時間空間融匯起來,實在耐人尋味。試想,“黃昏”而曰“又”,“愁”而曰“新”,則昨日、前天、上月甚至去年……不知有多少個“已是黃昏獨自愁”包含其中,非“此時”與“彼時”相同畫面的多重疊印而何?此蓋就縱向而言,若作橫向觀察,讀者又可以看出,它還是多種相似圖景的雙影合成。細細體認,那另外的一幅照片是姜夔《揚州慢》詞之“漸黃昏,清角吹寒,都要空城”?不言揚州,而揚州自見。

詞人一生寫了許多詠花詞。今存《虛齋樂府》六十八首,詠花之作就有二十四首,竟超過了三分之一。但大多格調不甚高。只有這首詞,原本只為賦花,不料卻抒發出很多盛衰之惆悵,遂成精品,由此可見詠物詞之關鍵在於不滯於物。

作者資料: 篇二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是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春風白居易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好友吧,更多你想要詩句、古詩詞,這裏詩句大全都有!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三

原文:

春風試手先梅蕊,頩姿冷豔明沙水。不受眾芳知,端須月與期。

清香閒自遠,先向釵頭見。雪後燕瑤池,人間第一枝。

翻譯:

春風最先試着讓梅花吐出嫩嫩的花蕊。花瓶中的梅花姿色美麗,冷韻幽香,伴隨着它的是明沙淨水。它不卑不亢,從容自如,不能被其他花兒理解,應當與月亮約定日期來作伴。

它的香氣清幽淡雅,傳得很遠,總是先在女子們的釵頭上出現。大雪過後。梅花被王母宴請到瑤池,這是人世間報春的第一枝花。

註釋:

試手:嘗試身手。

頩姿:美麗的姿色。頩,面目光澤豔美。

明沙水:明淨的沙水。

端須:只該。

期:約定之時。

釵頭:婦女的頭飾,多為金玉器。

燕:通“宴”,宴會。這裏指舉辦宴會。

瑤池:神話傳説中西王母居住的仙境,有玉樓十二層。

賞析:

詞的起句奇絕。春風吹綻百花,這是很普通的比喻修辭,把春風之吹拂説成春風之手的撫摸,這也是很常見的擬人修辭,但是此詞作者把這兩者融合,再加入了他獨有的體會之後,一句“春風試手先梅蕊”就顯得異常新穎了。“試手”二字彷彿是説春風吹綻百花的這門“技藝”需要先操練一下,而操練的結果則是使梅花先於百花開出了花蕊。冬去春來,春風自然要啟開冰封的萬物,但它卻獨鍾情於梅花,暗含着對梅花的讚頌。“頩姿冷豔明沙水”一句以外在寫內質。“潁姿”是寫梅花美麗的姿容,“冷豔”寫花色,這都是暗指它清高幽獨的氣質。“明沙水”是它生長的環境,這冰清玉潔、一塵不染的環境,正是為了凸顯梅花的高潔。

三、四句以梅花與百花對比。陸游《卜算子·詠梅》曾寫梅花“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梅花主動地不與百花爭豔卻遭來百花的妒忌,把梅花寫得極為美麗又清高孤絕。而此詞的作者卻説“不受眾芳知”,梅花孤高的氣勢削減了,彷彿還有了一絲落魄的哀傷。然而這只是鋪墊,是作者刻意地壓抑感情,接着”端須”一句就開始高揚——梅花之清高孤絕唯有月亮能與之相配。這感情和氣勢已絲毫不讓陸游之詞。這種先抑後揚的寫法,使全詞結構顯得很精緻。

下闋開始寫梅花與人的互動。“清香閒自遠”句寫梅花的幽香,已暗含着聞到花香的人。正因為花香清雅而幽遠,因此女子紛紛把梅花裝飾在頭髮上,一個“先”字再次強調了它與“眾芳”的區別。“雪後燕瑤池”一句想象瑰麗,瑤池已自高遠華美,更加“雪後”修飾,一種幽冷清空的氣氛更加強烈。而梅花因其高潔的品格和氣質,被邀請到這樣的地方赴宴,又榮列人間眾芳之首,這是何等的榮耀。這一想象的目的還是從另一個角度讚美梅花與眾不同的氣質和“仙姿”。

整首詞始終圍繞梅花來寫。無論是比喻、擬人還是想象,目的都是為了讚譽梅花的各種品格。趙令疇因與蘇軾交好而入黨籍,一生仕途坎坷,此詞雖表面上只是寫梅花的品格.但未嘗不是以梅花自喻,寄託作者深沉的感情。

創作背景: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植梅的繁盛時期,詠梅的作品也很多。趙令疇的這首《菩薩蠻》同樣是借梅花以寓性情,寄託深遠,非徒然詠梅。詞人性情中的那份孤傲與傲雪的梅花極為相近,於是便借梅花表達自己的心境。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四

春風

盪漾無端入畫堂,簾櫳微動晝初長。暖催花底鶯聲滑,輕拂檐前燕翅忙。

酒醒香塵凝座榻,夢迴芳草滿池塘。飄揚不解留春住,又逐鞦韆度粉牆。

賞析

(1)春天的風。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寤春風兮發鮮榮,絜齋俟兮惠音聲。”唐元稹《鶯鶯傳》:“春風多厲,強飯為嘉。”張天翼《春風》:“春風是平等待人的。無論大小,一律要吹到春風的。”

(2)喻恩澤。三國魏曹植《上責躬應詔詩表》:“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暢春風,澤如時雨。”清錢謙益《河南衞輝府輝縣知縣陳必謙前母錢氏贈孺人制》:“因親以及親,使海隅之枯木,鹹被春風。”

(3)喻融和的氣氛。陶行知《實施民主教育的提綱》:“視察員到時,不是帶來恐怖,而是帶來春風。”

(4)比喻教益;教誨。參見“春風化雨”。

(5)形容喜悦的表情。《再生緣》第七二回:“一個兒頃刻春風生粉頰,一個兒頓時喜色上眉峯。”陳登科《風雷》第一部第二一章:“只見她神態自如,滿面春風。”

(6)比喻美貌。參見“春風面”。

(7)比喻男女間的歡愛。參見“春風一度”。

(8)指茶。宋黃庭堅《謝送碾賜壑源揀牙》詩:“春風飽識大官羊,不慣腐儒湯餅腸。”宋陸游《餘邦英惠小山新芽作小詩以謝》之三:“誰遣春風入牙頰,詩成忽帶小山香。”

盪漾

(1)水波微動。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元揭傒斯《題王仲山所藏〈瀟湘八景圖〉·洞庭秋月》詩:“灝氣自澄穆,碧波還盪漾。”清王韜《淞濱瑣話·李延庚》:“寺四周皆水,碧漪盪漾。”

(2)引申指物體在水中起伏波動。宋鄒登龍《採蓮曲》:“蘭橈盪漾誰家女,雲妥髻鬟黛眉嫵。”阿英《鹽鄉雜信》十一:“我們便僱了四隻小舟,並行於西湖之中,盪漾於微波之上。”

(3)思想、情緒等起伏波動。三國魏阮籍《詠懷》之三七:“人情有感慨,盪漾焉能排?”唐劉慎虛《江南曲》:“美人何盪漾,湖上風月長。”《水滸傳》第四五回:“這賊禿淫心蕩漾。”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十:“一股喜孜孜的味道在心裏盪漾。”

(4)飄揚;飄拂。宋梅堯臣《傷白雞》:“猶看零落毛,盪漾隨風吹。”《水滸傳》第一回:“羅衣盪漾紅塵內,駿馬驅馳紫陌中。”清昭槤《嘯亭續錄·端午龍舟》:“蘭橈鼓動,旌旗盪漾,頗有江鄉競渡之意。”巴金《春天裏的秋天》:“提琴的哀怨的調子在空中盪漾。”

(5)引申為吹拂。蕭紅《生死場》六:“小風開始盪漾田禾,夏天又來到人間,葉子上樹了。”

(6)浮動;浮現。唐鄭谷《送許棠先輩之官涇縣》詩:“蕪湖春盪漾,梅雨晝溟濛。”清餘賓碩《莫愁湖》詩序:“山色湖光,盪漾几席。”老舍《四世同堂》二六:“笑的聲音斷了,笑的意思還在臉上盪漾着。”

酒醒

謂醉後醒過來。宋蘇軾《謁金門·秋愁》詞:“酒醒夢迴愁幾許,夜闌還獨語。”元薩都剌《戲王功甫》詩:“王郎酒醒倚修竹,雪後重檐擁毳衣。”《水滸傳》第十一回:“看天色曉來,林沖酒醒,打一看時,果然好個大莊院。”清張錫祚《田家》詩:“酒醒春鳩鳴,踏月起浸谷。”

描寫春風的好句 篇五

1、春天是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她來到草叢裏,把草做成衣服,穿在身上;她來到花園裏,摘一朵小花戴在頭上;她來到柳蔭中,採下幾條柳枝披在身上,把它當披風。春天送給花兒一個甜蜜的吻,羞得花兒臉通紅。

2、冬爺爺剛走,春姑娘就提着百花籃,伴着春風,帶着春雨,悄悄地來到了人間,頓時,大地萬物復甦,烏語花香,呈現出一派生氣。

3、春天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瞧,一眨眼的功夫,她就又溜走了,是在與春風捉迷藏呢,還是與春風比爬樹呢?不,她在草叢中嬉戲呢,不信你看看小草,它們不是正在為春天伴舞嗎?花兒不正在為她喝彩嗎?

4、啊,我見到了春天。遠處的羣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了。近處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鑽出地面,它們嫩生生,綠油油的。肥胖的小葉兒,像一個個剛剛睡醒的胖娃娃。這一片,那一簇,點綴着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樹木也在不聲不響地抽出新的枝條,長出了像小草一樣的新芽。柳樹的枝條向下垂着,就像一條條線掛在樹上。那嫩黃色的小葉片,就像在線上系的花瓣兒。楊樹開了花,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紅色的。身上長滿很軟的小毛,像一隻只毛毛蟲,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鬧上枝頭,梨花爭奇鬥豔……

5、小草偷偷地從土地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6、春天又是一個神祕奇妙的魔術師。她的魔術之精湛無人能出其右。她把小草的荒涼變為繁密,賦予了它綠色;她把花兒的凋零變為豔麗,賦予了它七彩;她把樹木的枯萎變為茂盛,賦予了它深沉;她把萬物的死寂變為活力,賦予了它們生機……

7、可愛的春姑娘,邁着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那一片生機的景象便隨之來到四面八方,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甦醒過來。

8、田野上,麥苗返青,一望無邊,彷彿綠色的波浪。那金黃色的野菜花,在綠波中閃光。

9、一年中的四季都是風情萬種的:春天春暖花開,夏天夏日炎炎,秋天秋高氣爽,冬天安靜祥和。如果你問我最愛哪個季節,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我愛春天。

10、各式各樣的野花也睡醒了,只見它們伸伸腰,抬抬頭,爭先恐後地縱情怒放,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爭豔,五彩繽紛。這些花雖然不名貴,但它們用自己的點點姿色點綴着這青春的草地,把自己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大地。成羣結隊的蜜蜂,呼扇着黃色的翅膀,嗡嗡地忙着採蜜;那五顏六色的彩蝶,也成雙成對地翩翩起舞。

11、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風很柔和,空氣很清新,太陽很温暖;大田裏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佈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的柳枝吐了嫩芽,蘆葦邊鑽出來放時透青了;河道里平靜的水,從冬天的素淨中甦醒過來,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12、不知什麼時候,落起了春雨,輕輕的,聽不見淅瀝的響聲,像一種濕漉漉的煙霧,輕柔地滋潤着大地。春雨過後,太陽出來了,一片晴朗。整個世界像剛洗過似的,特別清爽,空氣十分新鮮,呼吸一口,甜絲絲的,像喝了蜜一樣。春風和煦,明媚的春光照在大地上,萬物呈現一片生機,形成一幅秀麗的山水圖。

13、我閉緊嘴,風卻像是一隻有力的手,窒息着我的呼吸,逼迫我不時地張一張嘴。就在這一剎那,它也會往我的口腔裏揚一把土,類似一個惡作劇的孩子。

14、春天來了!你看萬紫千紅的花開了,把可愛的草,樹木,鳥,獸,蟲,魚都從寒冷的冬天中叫醒了,使得大地恢復了生機。那些野花像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眨着眼睛。

15、杉樹枝頭的芽簇已經頗為肥壯,嫩嫩的,映着天色閃閃發亮,你説春天還會遠嗎?

16、桃樹、杏樹、梨樹,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杏、梨對應的顏色紅、粉、白)花裏帶着甜味,野花散在草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17、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鄉,它們“嘰喳,嘰喳”地叫着,好像在説:“春來了,春來了!”

18、春天是一個心靈手巧的化粧師。風是她的化粧品,水是她的鏡子,大自然則是她的“流動工作室”。小草在她的打扮下,愈發的青綠了;花兒在她的打扮下,愈發的鮮豔了;樹木在她的打扮下,愈發的蒼翠了;天空在她的打扮下,愈發的蔚藍了;雲朵在她的打扮下,愈發的潔白了……

19、春天裏人們更忙了。俗話説:一年之計在於春。你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來來往往地穿梭着忙碌的身影,鄉村的田地裏,農民們在播灑着希望的種子。

20、春天來了!你看,融化的冰水把小溪弄醒了。“丁冬、丁冬”,它就像大自然的神奇歌手,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向前奔流……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六

春風先發苑中梅,櫻杏桃梨次第開。

薺花榆莢深村裏,亦道春風為我來。

春風先吹開了京城花園中的早梅,繼而讓櫻杏桃梨也競相綻放,令人感到生機盎然。

春的來臨同樣也給鄉村送去了歡笑,春風拂過,田野裏開放的薺花榆莢歡呼雀躍,欣喜地稱道:“春風為我而來!”

賞析

把村花村樹描繪成為有感情的生命,尤其農村百花火熱的迎春之情,寫得極其真切,創造了一種“神似美”。並通過將薺菜這個可愛的小生靈和梅花、桃花等相提並論,説明了春天是無私的:對花而言,春風過處,不管是園中名卉還是村頭野花,都不會錯過春風帶給自己的花信;而春風也從不厚此薄彼,使它們呈現一派欣然的景象。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原文 篇七

①出處:南朝·樑·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羣鶯亂飛。” 語文人教版8上《大自然的語言》“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後來多用“草長鶯飛”形容江南春天的景色”。

②塞外:古代指長城以北的地區。也稱塞北。包括內蒙古、甘肅、寧夏、河北等省、自治區的北部。南方的暖濕季風吹不到,西伯利亞的乾冷空氣首當其衝,氣候都比較乾燥寒冷。

③北國:北國不是一個什麼國而是指中國北方地區該詞源於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

④江南:指長江中下游以南。狹義的江南指長江中下游平原南岸。廣義江南涵蓋長江中下游流域以南,南嶺、武夷山脈以北,即今湘贛浙滬全境與鄂皖蘇長江以南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江南的文學意象不盡相同。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是以楚國為背景所指的長江中游今湖南和湖北的長江以南部分、江西。當代主要指中國蘇杭一帶及太湖、錢塘江流域地區。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八

清平樂·春風依舊

春風依舊,著意隋堤柳。搓得鵝兒黃欲就,天氣清明時候。

去年紫陌青門,今宵雨魄雲魂。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

翻譯

春風和往年一樣,十分關心隋堤上的楊柳;清明時節温暖時分,它把柳枝兒揉搓成鵝兒黃的顏色。

去年春天,我與你在京城的大道上,在城門外的隋堤上,一起流連;今夜,我卻只能在夢中和你化為雲雨的魂魄相見。我如此的悲痛,只需要幾個夜晚,就會令我的一生憔悴不堪。

註釋

著意:著,顯露;顯著。意,情景。

隋堤柳:指隋煬帝時在運河堤岸所植的楊柳。“搓得鵝兒黃欲就”:搓,用手掌來回揉摩,此處喻謂給柳樹染色;鵝兒黃,即鵝黃色‘就,成。

紫陌:指京師郊外的路。

青門:長安城的東南門系青色,俗稱青門。此指京城的城門。

雨魄雲魂:比喻作者的行蹤像雨中的魄、雲中的魂一樣飄泊無定。

創作背景

元祐年間,趙令疇因元祐黨籍,被廢十年。詞人寫下此詩借景傷懷,表達了對昔日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賞析

此間寫暮春時仃傷別念遠之情。

上片寫隋堤春柳。春風還是那麼和煦,不過它對沿堤的柳樹好像特別關愛。在天氣清和明麗的時候,風兒輕輕地撫摩着柳枝,一直把它揉搓出千萬條嫩黃的垂絲,隨着春風盪滌搖曳。“春風”從橫向空間擴展寫春風中清和明麗的自然景物;“依舊”則從縱向時間延續包藴自昔年至今年的同一時境、物是人非的變化,為下片的“去年”、“今宵”之頓跌做一鋪墊。“搓得鵝兒黃欲就”一句,將春催楊柳生髮的過程形象生動地描寫出來。

下片則用語濃重,寫盼歸而至黃昏無望的無限感傷。作者採用對比的手法,把去年今日的柔情蜜意與今年今日的喪魂落魄放在一聯之中,形成強烈而鮮明的反差,大喜大悲,給讀者一種肝腸欲斷的感覺。“紫陌青門”為去年今日與佳人踏遊之地,而今年此日則佳人已如雲雨飄逝,難睹芳容,撫今思昔。益增悲慨。末句是為人傳誦的名句,作者在這裏採用了誇張的手法,“如果把一個人生生置於這種折磨之中。用不了幾天,他就會死掉。”極言此刻的折磨是何等難以忍受。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九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作者:李煜

原文

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綸繭縷一輕鈎。

花滿渚,酒盈甌,

萬頃波中得自由。

註釋

1、棹:划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2、綸:線。

3、渚:水中小塊陸地。

翻譯

在春風中我蕩着一葉小舟,

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蠶絲和一個魚鈎,

眼望着長滿鮮花的小洲,

手舉着斟滿美酒的瓦甌,

在無邊的波浪中我擁有了自由。

賞析

這首《漁父》詞寫來與《漁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不同。前一首着重寫漁父的快活,這一首寫漁父的自由。詞中連用四個“一”字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為的是強調漁父一人的獨立自由。我們可以想象漁父駕着一葉扁舟,划着一支長槳,迎着春風,出沒在萬頃波濤之中,何等瀟灑自在。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鈎;時而舉起酒壺,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滿意足地品着美酒。宋代歐陽修晚年自號六一居士,他家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置酒一壺,加上他一個老翁,所以自號六一。李煜詞中這們漁父,也可以稱六一漁父:一葉舟,一支槳,一綸絲,一隻鈎,一壺酒,一個漁翁。李煜這兩首詞,寫來情調悠揚輕鬆,應該是亡國前所作。據宋劉首醇《五代名畫補遺》記載,李煜這兩首詞是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這兩首詞,也有畫境。可惜原畫已失傳。要是原畫也流傳下來,我們就可以體會詞畫相得益彰的妙處了。

《春風》原文及賞析 篇十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鈎。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翻譯

漁父駕着一葉扁舟,划着一支長槳,迎着春風,出沒在波濤之中。他時而舉起一根絲線,放下一隻輕鈎;時而舉起酒壺,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在萬頃水面上心滿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瀟灑自在。

註釋

棹:搖船的工具。短的叫楫,長的叫棹。

綸:比較粗的絲。

綸:釣魚用的粗絲線。

繭縷:絲線,這裏指漁弦。繭,繭絲。

渚:水中間的小塊陸地。

盈:《五代名畫補遺》作“盈”。此外各本作“滿”。

甌:裝酒的器具,即盅,一種平底深碗。

頃:土地面積單位。一百畝為一頃。

賞析

此詞與另一首《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題的是同一幅畫《春江釣叟圖》,詞的內容、意趣亦大體相同,都是表現作者的避禍之心和遁世之思。

首句點明釣叟是在水波中,小船上。“棹”字名詞作動詞用,與“春風”構成語句,很是生動,彷彿木槳划動的不僅是水,更有春風,將靜止的畫面寫活了。而且這種寫法又將春風與綠波融為一體,與結句的“萬頃波中”作前後的照應,語言精巧,有“一石三鳥”的筆力。首句寫景,景中有情,接下來仍是直接的抒情。“酒滿甌”,見出興致之高。“繭縷”“輕鈎”寫簡樸,而“鈎”之所以“輕”,是因為無魚上鈎。釣魚而不求魚,是作者志不在得魚的緣故。這就將畫中人物寫得神情飽滿,志逞意得,由此引出結句中的“得自由”之高聲唱頌,進一步強化釣叟的快樂。

春風泛舟、繭縷輕釣,此詞仍是寫畫意,但作者寓意轉淡,轉以畫境的空闊遼遠和優悠自在為主,是一種襯托、渲染的用法,與《漁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有意”“無言”稍不同。“花滿渚”“酒盈甌”實寫美景,虛寫心情,“自由”二字一出,作者意趣暢然而出。這首詞短而不麗,工而不奢,四個“一”字連用而不避重複,是詞人有意為之,不但不顯重複,反而有一氣呵成、悠然不斷之感。取“一”與“萬頃”相映照,細巨對應,工整而精妙。

此詞題畫抒懷,借景寓意,雖然情趣不高,但悠然散淡之意境卻清麗不俗,也可視為題畫詩詞中的精品。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觀衞賢之畫而作,屬於題畫詞,原畫名《春江釣叟圖》,詞寫來情調悠揚輕鬆,應該是詞人亡國前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