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成長的故事(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7K

名人成長的故事(通用多篇)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一

他們懂得,孩子們之間常會發生這樣那樣的事情,孩子總歸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作為父母並不事事都去干預,他們更關心的是孩子們生活中的種種行為是如何表現出他們的優劣品質、興趣、志向、才能和性格,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樣地,對父母來説,最重要的不是孩子在某種事情上不聽話、淘氣、惹是生非,而是在這些事情上表現出了什麼,是缺乏同情心還是性情急躁,是隨便任性還是頑皮,是沒有道理的固執己見還是一種意志力?父母首先應力求弄清這些行為的實質和動機。

一般來説,當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孩子們總要敍説各自的事情。這是瞭解孩子最好的時機。當孩子有了越軌行為,如果有勇氣,自然會説的;如果不説,就説明勇氣不足。如果孩子把自己的越軌行為忘記了不當回事,那麼正説明這種行為的嚴重性。

有一次,列寧把別人剛剛送給姐姐的尺子折斷了,他自己馬上把這事告訴姐姐,並表演了他是怎樣在膝蓋上把尺子折斷的。姐姐非常生氣,可是媽媽卻提醒她要看最本質的東西。這件事就這樣了結了。第二件事是打碎了舅媽家一隻長頸玻璃瓶,母親已經猜到是8歲的列寧打碎的。使她傷心的是兒子沒有承認這一點。舅母問:“是誰打碎了玻璃瓶?”所有的孩子都齊聲喊道:“不是我!”列寧也跟着喊“不是我”。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了,要麼承認打碎了玻璃瓶,要麼承認是説謊話。最簡單的辦法是揭穿謊話並給以處分。但是做母親的沒有這樣做。在她看來,重要的是兒子是不是意識到自己的過失,是否為自己的不誠實感到難為情。她希望幫助兒子發展自己的良知。母親耐心地等待着,悄悄地察看兒子的動靜。憑着母親的辨別力,她覺察到兒子在受良心的譴責。終於有一天臨睡之前,她走到兒子面前對他表示愛撫,兒子突然大哭起來:“我騙了舅媽,説玻璃瓶不是我打碎的,可它是我打碎的!”這時,母親笑了,她感到高興的是,在兒子身上發生的精神搏鬥中,誠實的因素取得了勝利。看來,他既有勇氣又有良知。

父母作為教育者,之所以有力量就在於能夠了解和理解孩子,察覺孩子心靈中出現的最微小的變化。列寧把自己的一條褲子送給了班上最貧窮的同學穿,母親沒有因為丟失了褲子而責備他,而是看到了兒子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列寧還常常把母親為他裝在揹包裏的早點送給吃不飽的寄宿生,母親也沒有抱怨兒子反而讚揚了他。她高興地看到兒子不是一個利己主義者。家長的稱讚和支持可以推動這些優良的品質進一步發展。

列寧的父母觀察到孩子們各有不同的性格和個性,這就要求以不同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使每個孩子順其特點自然發展,凡是孩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好的品質都會得到支持和發揚,加以限制的只是壞的東西。而孩子的自尊心和人格總是會受到愛惜和保護的'。尊重孩子是父母教育子女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則。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二

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着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佈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

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三

包青天,自幼就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

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四

唐朝著名的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唸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複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

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名人成長的故事 篇五

科學家霍金小的時候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閲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的時候,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説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是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 uaw 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