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名人故事素材(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名人故事素材(通用多篇)

名人故事素材 篇一

同一問題的不同回答

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説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孔子説:“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閲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説,哪裏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説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

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覆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孔子説:“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鍾隱賣身學畫

五代時期,有一位叫鍾隱的青年,喜歡畫禽鳥竹木。他平素以郭乾暉為師,描摹郭乾暉的作品,學習郭乾暉的技法,已經初露頭角。遺憾的是,他一直沒有見過這位老師。

為什麼鍾隱不去拜師呢?原來他從旁瞭解到,郭乾暉老師雖譽滿畫壇,獨樹一幟,但有個特點:畫法祕而不宣。無論誰去找他求教,他也不教,而且連讓人家看一看作畫過程也不答應。

鍾隱求師心切,因為他不滿足於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還想提高一步。在郭老師拒不收徒的情況下,自己怎麼辦呢?他想了好久。

終於,辦法給他想到了—改名換姓,賣身郭家為奴。這件事鍾隱做得很祕密,不露一點風聲。郭乾暉呢,只把他當奴僕看待,也未留心。這樣,鍾隱學畫的機會有了。端茶倒水之機,他可以瞧上幾眼,夜深人靜之際,他又細心琢磨。不多久,郭乾暉的繪畫技巧,他幾乎全掌握了,有時沒人在場,他還練上幾筆,心中十分高興。

一天,鍾隱心中忽生畫興,便提起畫筆在郭家的粉牆上畫了一隻老鷹:蒼鷹共翠柏,壯志衝雲天,那老鷹的神氣,真象天上飛下來的一般。正當鍾隱凝目沉思之際,忽有客人到。客人一見這壁畫,無不稱讚,説是郭畫師名不虛傳。待到他們向郭乾暉祝賀的時候。郭乾暉弄不清究競是怎麼一回事了。他隨着客人一起走到粉牆前,被那欲擊長空的老鷹驚呆了。他忽然想到:世上學我畫法的,只有鍾隱一人,這老鷹畫得如此之好,莫非……

這時,鍾隱倒頭便拜,説明了求師的緣由和事情經過,郭乾暉深為感動,他連忙扶起鍾隱説:“你是位可以深造的好後生,我收你為徒!”

從此,鍾隱跟着自己久已渴慕的老師,更加勤奮地學畫,終子成為世人皆知的丹青妙手。

旅途處處有美景

蘇格拉底和拉克蘇相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遊覽一座大山。據説,那裏風景如畫,人們到了那裏,會產生一種飄團欲仙的感覺。

許多年以後,兩人相遇了。他們都發現。那座山太遙遠太遙遠。他們就是走一輩子,也不可能到達那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拉克蘇頹喪地説:“我用盡精力奔跑過來,結果什麼都不能看到,真太叫人傷心了。”

蘇格拉底撣了撣長袍上的灰塵説:“這一路有許許多多美妙的風景,難道你都沒有注意到?”

拉克蘇一臉的尷尬神色:“我只顧朝着遙遠的目標奔跑,哪有心思欣賞沿途的風景啊!”

“那就太遺憾了。”蘇格拉底説,“當我們追求一個遙遠的目標時,切莫忘記,旅途處處有美景!”

名人故事素材 篇二

庾信是南北朝時期享有盛名的文學家。他曾為一幅《五月披裘畫》題寫讚詞,贊詩云:"披裘當夏,俗非為心,雖逢季子,不拾遺金。"《五月披裘畫》和庾信的讚詞表現和讚美的都是一個動人的古代傳説故事。-德育名人小故事

相傳,春秋日時期吳中有一高士,生活極為清貧困苦,五月披裘。人稱披裘公。一天,他揹着一捆柴和延陵一位名叫季子的人同行。半道上,他們發觀道旁有一錠別人遺失的金子,季子便對披裘公説:"你把那錠遺金撿起來吧。"扳裘公一聽便發了脾氣,他"真目拂手",説道:"為什麼你自處高潔,卻把別人看得那麼卑下呢!我甘於五月披裘而負薪,甘於自食其力,豈是拾人造金之人?!"一番話説得季子面紅耳赤,無言以對,心裏卻更欽佩披裘公的為人了。-德育名人小故事

窮到了夏天也換不起衣服:終日披裘打柴為生,也不去拾取路邊造金,這確實表現了一利: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這種人,雖在生活上拮据困苦,一貧如洗,其精神世界卻是豐富而充實的。延陵季子以俗人之見勸其拾取遺金,受到嚴詞批駁是在情理之中的。披裘公的美德是勞動者的美德,因而理所當然地要為後人所讚歎景仰和發揚光大。

名人故事素材 篇三

“假如設計一座橋樑,小數點錯一位可就要出大問題、犯大錯誤,今天我扣你3/4的分數,就是扣你把小數點放錯了地方。”1933年,在一次隨機的考測之後,區嘉煒教授這樣開導盧嘉錫,他顯然注意自己最喜歡的這個大學三年級的學生對老師的評分有點想不通。

區教授教的是物理化學,平時挺喜歡考學生,評分也特別嚴格。這回出的考題中,有道題目特別難,全班只有盧嘉錫一個人做出來,可是因為他把答案的小數點寫錯了一位,那道題目教師只給了1/4的分數。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數點放錯地方呢?在理解了教師重扣的一片苦心之後,盧嘉錫思索着。

從此以後,不論是考試還是做習題,他總要千方百計地根據題意提出簡單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從而毛估一個答案的大致範圍(數量級),如果計算的結果超出這個範圍,就趕此仔細檢查一下計算的方法和過程。這種做法,使他有效地克服了因偶然疏忽引起的差錯。

善於總結學習方法的盧嘉錫後來走上了獻身科學的道路。發現,從事科學研究同樣需要進行“毛估”,或者説進行科學的猜想。不過那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思維活動,因為探索未知世界比起學習和掌握現成的知識要艱鉅複雜得多。在形成科學上的毛估思想方面,他首先得益於留心揣摩他的導師、後來兩度榮獲諾貝爾獎(化學獎與和平獎)的鮑林教授的思維方法。

那是1939年秋,在留英時導師薩格登教授的指點和推薦下,盧嘉錫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來到當時很有名氣的結構化學家鮑林教授的身邊。毫無疑問,探索物質和微觀結構奧祕,正是這位不滿24歲就獲得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的中國青年學者最感興趣的問題。

名人故事素材 篇四

貝多芬是德國著名作曲家,28歲那年得了耳病,到57歲逝世,中間20多年的歲月,卻是在與可怕的聾疾苦戰。面對着命運的挑戰,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的確,貝多芬沒有向命運屈服,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從不放棄任何作曲的機會,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產生在這個時期,直到完全聾了,他還不願停下他手中的筆,繼續作曲。他以頑強的精神終於在逝世前幾年寫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戰鬥力的作品《第九交響曲》。

名人故事素材 篇五

匯豐銀行是當今世界上經營最出色的銀行,該銀行去年純收入高達600億美元,而且每1美元收入的成本僅為54美分,連續5年的投資回報率超過20%。

從19世紀初創到今天,匯豐銀行在技術更新上一點也不比其他銀行慢,但有一條重要原則似乎沒有多大改變,那就是節儉。董事長約翰·邦德爵士説:“在倫敦,點亮我們銀行10座主要大樓的燈泡一年開銷就是70萬美元,所以我每離開房間都會隨手關燈。”這位掌管着20xx億財富的財神每天上班都堅持乘地鐵,出差也都是坐經濟艙。但該花的錢邦德絕不吝嗇,20xx年匯豐將投入20億美元改進存款技術,讓世界各地的客户都可以利用手機、電腦、數碼電視等直接進入自己的匯豐銀行賬號。

愛書不愛錢的錢鍾書

——不為金錢放棄獨立高貴的人格

錢鍾書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學者,他愛書如命,淡泊名利。有一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開價16萬美元,邀請他去講學半年,食宿全包,可偕夫人前往,而且該大學只要求他一週授課一次,每次40分鐘,半年只講12次即可。如此優厚待遇,幾乎令人咋舌,可錢鍾書卻不為所動。法國政府要授予錢鍾書勛章以表彰他“對中法文化交流的貢獻”,也被他堅決推辭了。國外出版商給他稿酬,他不取現金,而是開出一大串書單子,要求對方以實物支付。

《圍城》被拍成電視連續劇後,電視台付給他稿酬,錢鍾書執意不收。國內18家電視台聯合拍攝《當代中國文化名人錄》,錢鍾書被列入第一批36人之中,他婉言謝絕了。有人告訴他,被拍攝者會有一筆酬金,錢鍾書莞爾一笑,説:“我都姓了一輩子錢,難道還迷信錢嗎?”

關於尊重的作文素材

陳景潤尊師愛校

——學生最需要禮貌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回廈門大學參60週年校慶,向歡迎的人們説的第一句話是:“我非常高興回到母校,我常常懷念老師。”被人譽為“懂得人的價值”的著名經濟學家、廈門大學老校長王亞南,曾經給予陳景潤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陳景潤重返母校,首先拜訪這位老校長。校慶的第三天,陳景潤又出現在向“哥德巴赫猜想”進軍的啟蒙老師李文清教授家中,陳景潤非常尊重和感激他。他還把最新發表的數學論文敬送李教授審閲,並在論文扉頁上工工整整寫了以下的字:“非常感謝老師的長期指導和培養——您的學生陳景潤。”陳景潤還拜訪了方德植教授,方教授望着成就斐然而有禮貌的學生,心裏暖暖的。

周恩來不忘老師

——最需要尊重的人是老師

周恩來少年時在瀋陽東關模範學校讀書期間,受到進步教師高盤之的較大影響。他常用的筆名“翔宇”就是高先生為他取的。周恩來參加革命後不忘師恩,曾在延安答外國記者問時説:“少年時代我在瀋陽讀書,得山東高盤之先生教誨與鼓勵,對我是個很大的促進。”

孫中山尊重護士

——尊重不分社會地位

有一天,孫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療。當時,孫中山已是大總統、大元帥了。但是,他對醫務人員很尊重,對他們講話很謙遜。平時,無論是早晨或是晚間,每當接到護士送來的藥品,他總是微笑着説聲“謝謝您”,敬誠之意溢於言辭。

1925年孫中山患肝癌,彌留之際,當一位護理人員為他搬掉炕桌時,孫中山先生安詳地望着她,慈祥地説:“謝謝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過後您應該好好休息休息,這陣子您太辛苦了!”聽了這話,在場的人都泣不成聲。

毛澤東敬酒

——敬老尊賢是一種美德

1959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離別30多年的故鄉韶山後,請韶山老人毛禹珠來吃飯,並特地向他敬酒。毛禹珠老人説:“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接着説:“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周恩來不穿拖鞋接待外賓

——衣着整齊體現對人的尊重

周恩來晚年病得很重,由於工作的需要,他還要經常接待外賓。後來,他病得連腳都腫起來了,原先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他只能穿着拖鞋走路,可是,有些重要的外事活動,他還是堅持參加。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出於對總理的愛護和關心,對他説:“您就穿着拖鞋接待外賓吧,外賓是能理解您老人家的。”周恩來擺擺手,表示不能同意,他慈祥又嚴肅地説:“不行,要講究禮貌嘛!”他請工作人員為他特製了一雙鞋,在接見外賓時穿。

後來,他病得連腳都腫起來了,原先的皮鞋、布鞋都不能穿,他只能穿着拖鞋走路,可是,有些重要的外事活動,他還是堅持參加。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出於對總理的愛護和關心,對他説:“您就穿着拖鞋接待外賓吧,外賓是能理解您老人家的。”周恩來擺擺手,表示不能同意,他慈祥又嚴肅地説:“不行,要講究禮貌嘛!”他請工作人員為他特製了一雙鞋,在接見外賓時穿。

名人故事素材 篇六

有一位老人,在他72歲時遭受嚴重的挫折,他奮鬥了幾十年享譽全國的最大零售集團,在一夜之間破產了。人們看着這位聞名遐邇的世界級企業家迎來如此災難性的失敗,議論紛紛。有人認為他將心隨天命,窮困潦倒度過餘生;有人認為他將神經受到刺激,過起老年痴呆不談理想的晚年生活:有人認為他肯定不堪一擊,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事業的大廈轟然倒地,並沒有使這位老人從此倒下去,出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他依然精神十足,匆匆行走在大街小巷上。過了一段時間,老人和幾個年輕人攜手合作,開辦了一家網絡諮詢公司,向自己陌生的IT產業發起了挑戰。面對新的行業,老人並沒有顯得縮手縮腳,反而臉上始終充滿了微笑,虛心好學,不恥下問。加上他合理地運用了過去經營零售業時積累起來的經驗,沒多久就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一年後,老人重新堆砌的事業大廈又屹立在人們面前。

當記者採訪老人,問他為何能夠在一年時間裏反敗為勝、東山再起時,老人快樂地大笑起來,久久不語。記者等了好久,老人也未給出答案,而是又忙自己的事了。記者疑惑地又重複提起這個話題,老人第二次快樂地大笑起來,他只説了短短一句“其實,我已給出答案!”此時,記者才恍然大悟——快樂心情是老人反敗為勝、東山再起的法寶。

這位老人就是日本曾經最大的零售集團“八百伴”集團的總裁——和田一夫。

在商場的長期拼搏奮鬥中,和田一夫悟出了這樣一個簡明的道理:生活就是一束陽光,你站在陽光中,迎着陽光向前看,滿眼光明,身心温暖,倍增力量;轉過身,俯視陰影,滿目黯然,暗自神傷。面對陽光和陰暗的兩種心態,完全由個人的心情來掌握。選擇前者,你將積極快樂地向前走;選擇後者,則沉淪悲觀沮喪,舉步不前。

和田一夫反敗為勝的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成功需要一顆快樂的心來支撐!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將終生與成功失之交臂。如果我們左衝右突難以突圍,正心情沮喪之時,何不嘗試一下以快樂的心情去走另一條路徑呢?

名人故事素材 篇七

曾國藩的家訓,分散寫在他的大量的家書中,在家族教化中作用不凡。次子曾紀澤,襲父一等毅勇侯爵,官至户部左侍郎。歷使英、法、俄諸國,與俄人力爭,毀崇厚巳訂之約,更立新議,交還伊犁及烏眾島山,帖克斯川諸要隘,有功於新疆甚大。在出使任內,深入瞭解各國曆史、國情,研究國際公法,考察西歐諸國工、商業及社會情況。又將使館館址由租賃改為自建,親自負責圖書、器物購置,務使使館規模不失大國風度,亦不流於奢靡。駐外嚴於操遠,節約公費,摒棄貪劣,倡導廉潔之風,為外人所敬重。季女曾紀芬福壽全歸,可以説完全得力於她父親傳給她的一套治家修身辦法。曾紀芬一直記着父親曾國藩對她講的話:“予自三十歲以來,即以做官發財為可恥,以官囊積金遺子孫為可羞。蓋子孫若賢,則不靠父輩,亦能自覓衣食;子孫若不賢,則多積一錢,必將多造一孽,後來淫佚作惡,大玷家聲。故立定此志,決不肯以做官發財,決不肯以銀錢予後人。”“吾輩欲為先人留遺澤,為後人惜餘福,除勤儉二字,別無他法。”曾紀芬自奉儉約,即使後來年紀大了,每屆大壽,子女想送些珍貴的禮物來,都一定會被她阻止。曾紀芬對子女的教育從不放鬆。即使對已經成年的子女,仍隨時耳提面命,管束查察從不疏忽。她説:“教導兒女要在不求小就而求大成,當從大處着想,不可嬌愛過甚。尤在父母志趣高明,切實提攜,使子女力爭上進,才能使子女他日成為社會上大有作為的人。”她的第四子聶其傑重視聶家、曾家的先祖述言,出版成書推廣,還以“聯絡家庭之情感,切磋其道義”為宗旨,創辦《家聲》等家庭刊物,成為中外僅見的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