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版國小數學教學隨筆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38W

新版國小數學教學隨筆多篇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篇一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潛力。結合有關的教學資料,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決定、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在國小數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教學情境,我覺得十分適合國小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用心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潛力。

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潛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齊,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構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到達預先教學的效果。

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透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潛力,使學生用心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潛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用心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持續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構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慾望,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潛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潛力,用心調動學生主動、用心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篇二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賴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作性活動,即依賴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

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認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準確的,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這會社會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

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去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去“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去展開。

簡言之,教師面對數學概念,應當學會數學的思考――為學生準備數學,即瞭解數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的過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釋概念。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認識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常常會進入誤區,因為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興趣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問題“擠”出來,使他們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去解決某一類問題,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問題的本質性的東西。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篇三

我們的理念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的數學”,“數學教育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繫起來,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數學”。這一理論在數學(1~6年級)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於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呢?通過反覆思考,我就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繫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一、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低年級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着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1、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繫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説:“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颳風”,“可能會一直陰着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着邊説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説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繫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2、結合生活經驗,在創設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着這麼多硬幣不方便,於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説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説小明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為什麼?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將這30個硬幣一角一角地數,每10個1角放在一起,然後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3個10個1角就是3元,所以30個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看看元和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

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創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3、依託兒童生活事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

如在教“統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與統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誰搭得高,同樣在統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誰搭的積木,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總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儘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篇四

數學教學應當有意識、有地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社會的聯繫,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不斷豐富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有關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如何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的問題進行判斷、推理、逐步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同時注意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撇開事物的具體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取新的知識。

在國小數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是改變這一現狀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出的一些教學情境,我覺得非常適合國小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設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習慣和探索問題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抓住了學生認識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合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問題,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利用合理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5、整個課堂教師應始終保持着師生平等關係,不斷鼓勵與讚賞學生,形成互動。

二、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促使學生主動參加實踐獲取新知識。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鋪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智慧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了思維方法的培養,充分調動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使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問題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_,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隨筆 篇五

西方哲學有一個的例子:在劍橋大學,維特根斯坦是大哲學家穆爾的學生,有一天,羅素問穆爾:“誰是你的學生?”穆爾毫不猶豫地説:“維特根斯坦。”“為什麼?”“因為在我的學生中,只有他一個人在聽我的課時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問題。”後來,維特根斯坦的名氣超過了羅素。有人問:“羅素為什麼會落伍?”維特根斯坦説:“因為他沒有問題了。”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看出,“問題意識”對於一個人的成功是多麼的重要!而從現行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調查結果的總體情況來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還是處於較為被動的狀態,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明顯不足,有些教師甚至“剝奪”學生問的權利,下面筆者從心理學、教育學、教學主體三個方面談談為什麼要還學生“問”的權利。

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問題”是思維之源,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是引導學生探求問題本源,打開新思路的關鍵。前蘇聯心理學家魯賓斯坦指出“思維起始於問題”,“產生思維這一能動過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問題情境,即最鮮明的能動的思維過程表現為人提出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人類生活普遍存在“疑問”或“問題”。問題是認識的不可分割的特徵,它反映了認識者的主觀狀態與世界萬物聯繫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而思維則從認識的問題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思維由“問題”產生,而且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問題”是創新之本。陶行知先生説:“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陶行知先生的創造教育的核心是善於發問,沒有問就沒有創新。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首先就要還學生“問”的權利,讓其養成主動提問的習慣和能力。在引導學生溯本求源的過程中,激活思路,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增強創新意識,這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從教育學角度來看 問題意識是學習的起點,是主動探究的動力。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既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起點和終點,也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環節。有的教師質疑,讓學生提問題,主動性是提高了,但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嗎?有的教師認為,學生不懂得如何提問題,提出的問題過於瑣碎繁雜,問不到點子上,甚至有的離題萬丈,配合不了教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還談何提高教學效果?因而在實踐中,老師們大多不敢讓學生提問,一些人雖然也讓學生問了,但問歸問,教歸教,忽視指導,流於形式,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失去了問的興趣和勇氣。看來,變傳統的教師設問為學生提問,真正地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關鍵是在於培養學生的提問題能力,能夠準確地發現並提出問題是創新思維的前提和基礎,學生有了提“問”的習慣和能力,課堂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從教學主體角度來看 還學生“問”的權利,是開發學生主體性,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現代社會對人的主體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體性發展在學生素質發展中已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核心地位。所以必須把教學過程建構成學生主體性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儘管近來的課堂教學都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也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一般強調的是學生接受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仍擺脱不了教師中心的陰影。究其原因,是課堂教學的問答雙方錯位現象嚴重。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產生疑問的是學生,因此問題的提出者,發問者理應也是學生。但事實恰恰相反,教師總是提出問題的主角,學生被動地學習。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活潑、自主地學習,首先要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圍繞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展開教學,啟發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進而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使他們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去研究、去創造。

華裔科學家李政道博士也指出:“做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就是説,不論是研究活動還是學習活動,都必須提出有現實意義和創造性的問題。如果只學會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學習。而在我們現行的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缺少、甚至根本上就沒有問題意識,以至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數不會提問題,更談不上提出有創意性的問題。雖然一些教師也力求體現課改的精神,但是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這些提問總是沿着自己預先設計好的問題思路進行,並且在實際教學中總是期盼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使整個教學過程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進行,結果到頭來還是牽着學生的鼻子走,學生只能尾隨教師之後,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要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就要把“學”的權利、“問”的權利還給學生,增強他們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較多的機會去發現問題、去提出問題、去研究問題、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