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説》文言文原文翻譯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97W

《馬説》文言文原文翻譯新版多篇

馬説課文賞析: 篇一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從正面提出問題,“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説明千里馬和伯樂的信賴關係是如此的密切。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説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不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開篇就奇峯突起,發人之所未發,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着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説明千里馬的命運與伯樂的依賴 關係。換句話説,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千里馬沒有遇見伯樂的可悲的遭遇。字裏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這兩句揭示了千里馬的才能為何被埋沒的根本原因。“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

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説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餵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裏而一般地餵它,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與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説明,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這一句描述了千里馬因肚飢而無法發揮才能的痛苦。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日:“天下無馬!”這一句全面地總結了不識馬的人“不知馬”的表現,又以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的旺妄與宣稱“天下無馬”作對照,生動地揭示了這種人的愚蠢和荒唐。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作者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真無馬”和“真不知馬”對照起來,“無馬”一句用“邪”字輕輕帶過,而“不知馬”一句則用“也”字收住,其間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對“食馬者”的深刻嘲諷也躍然紙上了。

《戰國策·楚策》中有汗明向春申君講千里馬和伯樂的故事。大意是千里馬拉鹽車,不能上太行山,伯樂見此情形,下車痛哭。於是千里馬仰天長鳴,聲達於天,此因馬“見伯樂知己也”。《戰國策·燕策》記載燕昭王求士的故事,郭隗也以千里馬為喻,指出國君應求賢若渴。而《馬説》的立意更深一層。韓愈把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比作“食馬者”,將人才比作“千里馬”,而以伯樂喻指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借千里馬的遭遇集中抨擊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社會現象,也抒發了自憶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文章在恰當使用比喻的基礎上又反覆論證“天下無馬”論點的荒謬。

由於“伯樂不常有”使得千里馬有“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的遭遇,又由千里馬“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出了“食馬者”的無知,未段更用排比手法和“天下無馬”的語言描寫展現了馭馬者的無知愚蠢,指出“天下無馬”的原因是封建統治者的“不識馬”。

在比喻中説理,使文章生動形象,説理透闢,説服力極強。

創作背景 篇二

《馬説》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40餘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儘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

作者簡介 篇三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説》等等。 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馬説文言文翻譯 篇四

馬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八年級上冊文言文《馬説》翻譯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上,(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用"千里馬"稱呼它。

千里馬,吃一頓有時吃盡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按照)它能夠日行千里(的本領)來餵養它。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優點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餵養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打面對它,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他們真的不識得千里馬啊!

《馬説》理解性默寫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歎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樂,後有千里馬。

(9)有一位名人曾説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説》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歎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説〉〉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0)揭示千里馬才能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

馬説文言文翻譯 篇五

馬説

唐代: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祇辱 一作:只辱)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馬者 通:)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只是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它,説:"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註釋

1、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2、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3、而:錶轉折。可是,但是。

4、故雖有名馬:所以即使有名貴的馬。故:因此 。 雖:即使。名:名貴的。

5、祗辱於奴隸人之手: 也只能在馬伕的手裏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只是。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裏指餵馬的人。

辱:這裏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6、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駢,兩馬並駕。駢死:並列而死。於:在。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為馬廄。

7、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 稱:出名。

8、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9、一食:吃一頓。食,吃。

10、或:有時。

11、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12、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13、石(dàn),容量單位,十鬥為一石,一石約等於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14、食馬者:食,通“飼”,喂。

15、其:指千里馬,代詞。

16、是:這樣,指示代詞。

17、雖:雖然(與前面的雖不一樣,這裏指雖然)

18、能:本領。

19、足:足夠。

20、才 :才能。

21、美:美好的素質。

22、外見(xiàn):表現在外面。 見:通“現”,表現;顯現。

23、且:猶,尚且。

24、欲:想要。

25、等:等同,一樣。

26、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27、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28、求:要求。

29、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為鞭打,這裏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30、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31、食之:食,通“飼”,喂。

32、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裏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 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揮出。

33、鳴:馬嘶。

34、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35、執:拿。

36、策:馬鞭。

37、臨:面對。

38、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

39、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40、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41、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為“嗎”

42、知:懂得,瞭解,認識。

馬説原文 篇六

作者: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盡粟(sù)一石(dàn)。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導入 篇七

講述《伯樂相馬》的故事。(見附錄)

這匹千里馬最終得到了伯樂的賞識,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馬都能被賞識,被重用呢?

學了韓愈的《馬説》,我們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