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馬詩》賞析(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9W

《馬詩》賞析(多篇)

馬詩 篇一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你如果不是跟隨了恆公,焉能有降龍伏虎的赫赫偉績。有朝一日,我從溝壑中騰空而出,自讓你見識掠雲飛馳的雄姿。羨慕,還是憤懣,無奈,還是自信,説不清。

《馬詩》簡析 篇二

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裏所選的是第五首。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鈎。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馬詩 篇三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一生荊棘坎坷。歎韶華已盡,世人唯愛壯年小頸,年老力衰,長牙漸露,無法於金埒中射殺馳騁了。

馬詩 篇四

飢卧古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硃色落,發斷鋸長麻。

馬之狀,慘不忍睹!是對現實的無奈、未來的恐懼,還是一種警醒、告誡。

馬詩 篇五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這是一首耐人玩味的諷刺小品。詩人借古喻今,用詼諧、辛辣的筆墨表現嚴肅、深刻的主題。

前二句寫漢武帝煉丹求仙的事。武帝一心想長生不老,命方士煉丹砂為黃金以服食,耗費了大量錢財。

結果所得的不過是一縷紫煙而已。“得”字,看似平常,卻極有份量,對煉丹求仙的荒誕行徑作了無情的鞭撻和辛辣的嘲諷,深得“一字褒貶”之妙。

漢武帝痴心於神仙夢,煉丹也只得到縷縷紫煙。他不明白,廄中豢養的終不過是些肉馬、凡馬,壓根就升不了天。

後兩句寫馬,緊扣詩題。“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迫切希望能飛昇成仙的漢武帝,不豢養能夠“拂雲飛”、“捉飄風”的天馬,而讓不中用的“肉馬”充斥馬廄。

用“肉馬”形容馬平庸低劣,非常精當。由於是“御馬”,吃住條件優越,一個個喂得肥大笨重。這樣的馬在地面上奔跑都有困難,絕不可能騎着它上天。

這兩句寓意頗深,除暗示武帝求天馬上青天的迷夢破滅外,還隱喻當時有才有識之士被棄置不用,而平庸無能之輩,一個個受到拔擢,竊據高位,擠滿朝廷。試問:依靠這些人怎麼可能使國家蒸蒸日上,實現清明的政治理想?

此詩集中地諷刺了當時最高統治者迷信昏庸,所用非人,穎鋒內藏,含藴豐富,而又出之以“嬉笑”,讀來使人感到輕鬆爽快,這在李賀的作品中是很少見的。

知識擴展:馬詩二十三首原文 篇六

龍脊貼連錢,銀蹄白踏煙。

無人織錦韂,誰為鑄金鞭。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忽憶周天子,驅車上玉山。

鳴騶辭鳳苑,赤驥最承恩。

此馬非凡馬,房星本是精。

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飢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

鬣焦珠色落,發斷鋸長麻。

西母酒將闌,東王飯已幹。

君王若燕去,誰為曳車轅?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龍。

夜來霜壓棧,駿骨折西風。

催榜渡烏江,神騅泣向風。

君王今解劍,何處逐英雄?

內馬賜宮人,銀韉刺麒麟。

午時鹽阪上,蹭蹬溘風塵。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他時須攪陣,牽去借將軍。

寶玦誰家子,長聞俠骨香。

堆金買駿骨,將送楚襄王。

香襆赭羅新,盤龍蹙蹬鱗。

回看南陌上,誰道不逢春?

不從桓公獵,何能伏虎威?

一朝溝隴出,看取拂雲飛。

唐劍斬隋公,拳毛屬太宗。

莫嫌金甲重,且去捉飄風。

白鐵銼青禾,砧間落細莎。

世人憐小頸,金埒畏長牙。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台。

重圍如燕尾,寶劍似魚腸。

欲求千里腳,先採眼中光。

暫系騰黃馬,仙人上彩樓。

須鞭玉勒吏,何事謫高州?

漢血到王家,隨鸞撼玉珂。

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青騾。

武帝愛神仙,燒金得紫煙。

廄中皆肉馬,不解上青天。

詩人介紹 篇七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人。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後世因稱他為李昌谷。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李賀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家居福昌之昌谷,後人因稱李昌谷。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一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説:“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志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羣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但李賀的競爭者毀謗他,説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死。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歎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歡在神話故事、鬼魅世界裏馳騁,以其大膽、詭異的想象力,構造出波譎雲詭、迷離惝恍的藝術境界,抒發好景不長、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他因此被後人稱為“詩鬼”。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其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説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但賀終不得登第。後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鬱鬱不平。在京時,居崇義裏,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遊,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説“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後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