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珍珠鳥課後反思得失改進措施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94K

珍珠鳥課後反思得失改進措施新版多篇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篇一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冷場”之後的精彩

[背景] 在一次次的外出聽課過程中,我們總能聽到一堂堂書聲琅琅、議論紛紛的語文課。在大多數教師的眼裏這樣的課肯定算是一堂好課。然而,老師們如果過於追求這樣的教學形式難免會讓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流於形式。因此,我們不要總認為“熱鬧”的課堂氣氛就一定會成就一堂好課。在我看來閲讀理解是學生的一種思維活動,它是需要討論,可也需要學生安靜地品味與思考。由此,我們在閲讀教學時不要偏面講求教學活動的“熱鬧”,有時也需要有效的“冷場”。換言之,就是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情景描述] 最近,我聽過一位老師的語文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這堂課中的“冷場”。他執教的是浙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15課《趕花》一文。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蜜蜂為趕花時沒命幹活的勤勞品質和甘於奉獻的精神該老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説蜜蜂和人一樣最有覺悟?假如你是養蜂人你會怎樣誇講它們?”接下去學生開始津津有味地讀起本文中的第6自然段。琅琅書聲過後,一隻只小手高高舉起來。可是當兩個學生回答以後,課堂上的一隻只小手都放了下去。此時,這位老師微微一笑説道:“怎麼我們的養蜂人不願意誇講這可愛的小蜜蜂嗎?”原來,其他同學的想法也和這兩位學生一樣。無非就是“小蜜蜂真勤勞,我要向小蜜蜂學習。”這樣的話語。其實文中讓學生體會的不可能僅僅是這麼一點。於是,這位教師又讓學生繼續讀第6自然段,反覆賞析這個片斷。教學程序就是如此簡單。可是不簡單的教學片斷隨後出現了——

課堂上學生們自由地讀着課文。大約過了兩三分鐘,居然還沒有一隻手舉起來。課堂上出現了令人尷尬的“冷場”。我們都開始為這位教師着急了。然而他既沒有催促學生,更沒有直接把自己的答案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自由地讀着,彷彿此時課堂失去了時間的概念,難堪的“冷場”繼續着„„

過了一會,一位在本堂課中“衝鋒陷陣”了好幾回的女同學高高舉起了手。我不禁為這位老師鬆了一口氣:還好!有這麼一位心有靈犀的學生,可解了這位教師的“燃眉之急”。出其不意的是這位教師並沒有馬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只是衝她微笑了一下。(表示肯定、理解):“已有同學有了新的體會。不過我希望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新的體會。所以,我和這位同學會再等大家一陣子,請同學們繼續思考。”“冷場”繼續着„„

又過了一會兒,一隻只小手又舉了起來。於是,課堂上繼續着更為精彩的交流。有學生説:“蜜蜂生命雖然很短暫,可是它從來都沒有休息片刻,它默默無聞地辛勤幹活是為了釀更多的蜜。”另一位學生回答:“蜜蜂為了趕在生命結束之前多采蜂蜜,從這片花采到那一片花,從這個地方採到那個地方,終日奔波,不知疲倦。它為我們釀出這麼香甜,太感謝它了。”還有學生回答道:“蜜蜂真是花開不斷,採蜜不停,可以説是‘勤勞’的代名詞啊!從今天開始我也像蜜蜂那樣勤勞,勤奮學習,取得好成績。”„„

[反思] “有效冷場”,讓教師實實在在把“語文教學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體驗”這一新理念帶到了課堂上,使學生真真切切地享受到“學習機會的均等”。而且對文本有了較為深刻的獨特體驗。可是現在有多少教師可以説自己在課堂上已經真正滲透了這種新的教學理念呢?現在讓我們感覺到好學生在課堂上“打頭陣”,是司空見慣的事了。翻來覆去就這幾個學生回答一個個問題。教師們在課堂上培養的就是這麼幾棵“好苗”,將來成全了這麼幾棵“大樹”,他們卻放棄了整個“森林”。就像課堂上師生探究的每一個問題,教師總希望看到小手如林,聽到慷慨陳詞,沉醉於這種熱鬧的氣氛中。因為在大多數教師心中冷場是課堂大忌,特別是公開課的“票房毒藥”。殊不知,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着思維、理解、感情等種種差異。他們有的思維敏捷,有的理解能力強,有的感情豐富,但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如此;很多學生還處於“萌芽”狀態,他們更多的是需要不斷給予啟迪、培養、薰陶。

因此,教師應以求真務實的思想在課堂中進行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儘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有意識地製造“有效冷場”,給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這些“小樹”也能在課堂上吸取更多的“天然養分”,也能茁壯成長。現在開始我們該知道:當課堂上一兩名好學生在 “打頭陣”時,坐在某個“角落”的學生正在進行思考。不要讓這種所謂的“熱鬧”去打斷他們的思考。我們更應該知道思考對學生來説是多麼地重要。可以説,課堂中的“有效冷場”是根據學生個體間存在的種種差異面設的,這也符合學生的閲讀規律和認知特點。如果課堂的組織引導者一味追求場面的“熱鬧”,就容易讓學生養成“蜻蜓點水”式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就不能最廣泛、深入地與學生探討,對文本就難以有更多、更深、更廣泛的理解和體驗。

單 位:東白湖鎮小

作 者:鄭苗軍

電 話:87951002

珍珠鳥課後反思得失改進措施 篇二

《珍珠鳥》是一篇略讀課文。本課的教學圍繞課前導讀中的兩個問題展開,分為兩個板塊。

板塊一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我”是怎樣得到珍珠鳥的喜愛的

學生帶着問題自由朗讀

自主交流

在交流時我沒有給學生太多限制: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的理解表達出來、概括簡單地説,也可以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具體詳細地來談談。只要言之有理都是可以的。

分享的孩子當中基本上都是結合課文中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一個孩子結合4、5自然段變大了自己的看法,她從這裏發現作者對小鳥的態度是“不驚動”。

一個孩子找出了第7自然段,不管小雛鳥如何在屋子裏飛來飛去、如何啄東西,作者都是一種“不管”得態度。根據孩子得表達,我引導全班總結出了“寬容”這個詞。

一個孩子從小鳥落到作者書桌上、喝作者的茶、趴在作者的肩膀上睡覺鋒這些地方體會出了作者對小鳥的喜愛和友好。

最後我們一起總結:正是因為作者對小鳥的不驚動、寬容、友愛讓小鳥逐漸對作者產生了信賴。

板塊二默讀課文,你從哪裏感受到了小鳥的可愛,畫出相關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誼

學生默讀課文,勾畫批註

小組交流

請1小組在全班展示交流,其他學生補充

出於我意料得是,今天展示的小組四個人的表現真是出乎意料,簡直就是典範。他們的表達不再像以前那樣囉哩囉嗦沒有重點沒有條理。而是抓住關鍵字來體會小鳥的可愛,進而體會作者和珍珠鳥之間的感情。

有一種同學補充了該小組沒有找到的一些句子,他們也能抓住關鍵字詞有條理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個環節中祝思婷、冉昊陽、王芙蓉、趙啟景這幾名平時默默無聞的孩子的表現進步真是特別大,像這樣的孩子以後要多給機會,更要多表揚多肯定,讓他們更加自信,更加在語文課堂上願意表達。

在這節課中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雖然一些孩子進步很大,但還有不少孩子似乎遊離午課堂之外。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不認真交流表達,沒有一星半點的進步;在其它同學交流的時候,不知道在書上不充勾畫不知道做筆記;有些同學甚至懶得思考,被老師叫起來的時候不張嘴説話,直戳戳第往哪兒一站,等老半天才能等到低低得一句話“老師,我還沒有想好。”

針對以上情況,今後的課堂必須改進:

1、對於那些不認真參與小組合作的同學或者小組合作沒有效果的同桌,要“專項整治”。一是巡視過程中加強指導;二是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若的學生合理分配,以強帶弱;三是每次小組交流不能總是那麼幾個人,對平時不發言的小組,更要讓他們在課堂上表達,鼓勵為主輪流為輔,爭取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真正的鍛鍊和提升。

2、對於不會做筆記不知道做筆記的這種現象,在每一節課上,都要注重學習能力、學習喜歡的培養、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學生不知道做筆記的時候,及時提醒及時引導。

3、對於不回答不交流的同學,要創造機會給他們信心,比如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只要回答正確就真誠地美美地讚揚他們,讓他們嚐到回答問題的甜頭和樂趣,千萬不可批評和指責,以免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另外,只要課堂上他們主動舉手,就一定要叫他們回答。語文課,爭取要讓所有學生,尤其是讓中等偏下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不能成為優等生的天下,每一個孩子都該是課堂上翩翩起舞的精靈,思維的起舞。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篇三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珍珠鳥》教學案例

《珍珠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s版五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貯滿詩情哲理的抒情美文,是一首人與自然愛的讚歌。文章有三美:一是詩意美,此文雖是散文,但其盎然詩意並不亞於詩詞。那細膩的筆觸、綽約的文姿、委婉的風格、清雅的意境,處處洋溢着濃郁的詩意,恰似一首動人的抒情詩。二是語言美,作者將人的靈性賦予珍珠鳥,語言清麗活潑,寫出了珍珠鳥的嬌憨可愛、機靈調皮、無拘無束,讓它在自由飛翔之外流露出文化的韻味。三是哲理美,人對鳥的殷殷愛意,鳥對人的脈脈温情,共同營造出一個甜蜜而温馨的世界。用“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結束全文,耐人尋味。文章凝聚着深邃動人的哲思,展現出作者真誠博大的胸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以促進學生髮展為本的新理念抓住了語文教學的核心。在閲讀課上如何自主、合作、開放的氛圍,讓新課程理念得到充分體現?現結合我在教學《珍珠鳥》一課時進行了點滴嘗試。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潛心讀書,學習語言,自主探究,自由表達,獲得豐富的體驗,實現對文本的個性化解讀和感悟。學生學習語言,離不開思維的參與,語文新課標倡導“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我為學生創設一個多維的思維空間,大膽想象,允許有不同的見解和思辨,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靈主動去與文本對話,獲得課文豐富的、多元的理解。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自然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讓學生產生喜愛小動物的情感,體會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要靠相互之間的信賴。

二、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播放珍珠鳥的視頻畫面,教師: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是怎麼描寫珍珠鳥外形的?

3、初讀了課文,你知道文章説的是誰信賴誰呀?

(二)品讀課文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習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大珍珠鳥與作者一點點熟悉了,可作者是怎樣描寫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作者的呢?

出示自學提示:認真閲讀課文六至十六自然段,從哪些語句看出小珍珠鳥逐漸信賴作者?你有什麼感受?做簡要批註,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師:通過朗讀這一段(第八自然段),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小珍珠鳥開始很膽小,只敢在籠子四周活動。

生:我也發現小珍珠鳥膽子很小,它害怕飛得遠了會受到傷害,所以活動範圍很小。

師:很有見解。

生:我發現珍珠鳥開始淘氣了,它發現沒有人傷害它,沒有人管它,就膽子大了起來。

生:我從三個一會兒發現珍珠鳥非常活潑,就像天真好動的小孩子一樣,作者不會生氣的,反而很喜歡的。

師:你還能體會到作者的喜歡之情,了不起!

生:我發現珍珠鳥的膽子是慢慢變大的,不是一下子就大的。

師:你看到了膽子變化的過程,有一雙敏鋭的眼睛。

生:(讀第十一自然段)到這裏,我覺得珍珠鳥的膽子才真正變大了,它再也不怕主人了。

生:珍珠鳥甚至“啄”我的筆尖,可以看出珍珠鳥完全沒有了戒心。

生:(讀第十二自然段)我體會到作者是很喜歡珍珠鳥的,他是很輕地用手撫一撫珍珠鳥的毛的。

生:我還從“友好”這個詞看出珍珠鳥也喜歡上了主人,它是很喜歡地啄的,不是狠狠地啄的。

師:這個“啄”表示親切!就像老師拍拍你的肩膀一樣(師親切地拍拍學生的肩膀),我不是要打你,而是表示我的友好!

師:同學們剛才的讀書體會很深刻,都知道了小珍珠鳥的膽子是慢慢變大的,為什麼小珍珠鳥的膽子會越來越大?我們知道珍珠鳥可是一種怕人的鳥啊,請四人小組展開討論。

(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小組自由進行討論)

生:是因為作者沒有傷害它。

生:小珍珠鳥的膽子越來越大是因為“我”對它的信賴,“我”對它的友好。師:同學們,鳥和人雖然不能進行語言的交流,但是小珍珠鳥卻通過自己的一舉一動與作者進行着情感的交流,表示對作者的友好和信任。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最讓你感動的是哪一處?

生:我覺得文章第14自然段最讓我感動,因為小珍珠鳥竟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這是多麼感人的畫面啊!

師:老師也有同感,你能有感情地朗讀一下嗎? 生感情朗讀。

師:本來很怕人的鳥兒,竟然趴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好美的一幅畫面!指名配樂朗讀(學生一邊感受,一邊觀察插圖)你知道作者在笑什麼嗎?

生:作者在笑:小東西,你玩累了嗎?趴在我的肩膀上不要摔下來喲!生:作者在笑:小珍珠鳥,你的膽子太大了,不怕我把你抓起來嗎? 生:作者在笑:這小傢伙,一定作了一個好夢!

師:作者的笑是會心的笑,是善意的笑,小珍珠鳥真的把我當作親密無間的好夥伴、好朋友了。那麼,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做夢,它夢見了什麼呢?

生:小珍珠鳥夢到自己與主人在屋裏捉迷藏,一起嬉戲。

生:小珍珠鳥夢到主人就是它的父母,它在主人的懷裏撒嬌,要小蟲子吃。

師:大家的想象真精彩,從中可以看出人與鳥之間建立了真摯的友誼,營造出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師配樂朗讀,生感受温馨的畫面,感人的情懷再次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三)回讀第三至五自然段

師:看來,在作者的精心呵護下,小珍珠鳥的活動地點變化了,我們感受到了小珍珠鳥的活動方式、性格也發生變化了,它越來越親近“我”,信賴“我”了。透過小珍珠鳥的變化,你感到僅僅是小珍珠鳥信賴作者嗎? 生:大鳥也信賴作者,它們允許自己的孩子飛出籠子,與作者親近。師:文中哪些語句體現出大珍珠鳥信賴“我”?你不禁想讀一讀課文中哪些段落?默讀三至五自然段,畫一畫相關語句。„„

學生朗讀所畫語句。

(四)關注描寫人的語句,體會信賴是彼此創造的

師:不論是大珍珠鳥還是小珍珠鳥都對“我”產生了信賴,但這珍珠鳥一家為什麼會對“我”產生信賴呢? 生:是“我”精心呵護它們的緣故。

師:畫一畫描寫“我”精心呵護珍珠鳥的語句。

學生朗讀,體會“我”對鳥的愛。歸納出:不看――不管――不傷害――不停――不寫。

師:你感到僅僅是珍珠鳥信賴人嗎?

生:不是,作者也信賴珍珠鳥。

師:是啊!作者堅信只要通過自己的精心呵護、只要自己對小鳥尊重、只要自己付出愛,就一定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師:老師今天真的很有收穫,聽到這麼多富有創意的題目,還有那麼多富含哲理的詮釋,真好!為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更加和諧美好,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關愛動物,善待生命!不僅在人與人之間,還要在人與自然之間架起一座信賴的橋樑。

(五)拓展延伸,感悟事理

師:有人説:信賴,是一種包容,是一種氣度,更是一種胸襟!其實,同學們也可以像作家馮驥才一樣,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請仿照作者的“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形式寫出一句有關信賴的句子。看誰寫的又快又好。

生1:信賴,往往使世界多一份和平。生2:信賴,能使心靈多一抹陽光

生3:信賴,往往使我們心靈相通,真情相融。生4:信賴,往往使生活增添一份情趣。„„

師:聽了同學們的感受,老師也躍躍欲試了,但是你們寫得實在太精彩了,老師覺得無法與你們媲美,只好借一首詩來表達心中的感受:

信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的燈,她使我們前進的道路更亮,更明; 信賴是一座橋,一座堅固的橋,她使我們封閉的心靈相通,相融; 信賴是一首歌,一首動聽的歌,她讓我們在飛揚的歌聲中歡笑,愉悦; 信賴是一首詩,一首抒情的詩,她讓我們在詩意的生活中沉醉,嚮往。師:(總結)是呀,信賴是一座橋,讓我們彼此心靈相通。信賴是一盞燈,照亮我們前進的航向。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坦誠,互相信賴、理解、寬容,和睦相處。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人間!(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附:板書設計

7、珍珠鳥

害怕人:伸嘴、伸腦袋、瞅瞅

籠子四周

珍珠鳥 在屋裏飛來飛去 信賴

雛鳥 落在桌上喝茶、跳動、啄筆 喜愛

落在肩上睡熟

人對鳥:不看——不管——不傷害——不停——不寫 教學反思:

一、讀書實踐,感受語言,在感受中學習。

在本課的閲讀教學中,我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以學生原來的知識經驗為基礎,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自悟自讀中感受閲讀樂趣。整堂課的教學始終以學生自讀自悟為本,並運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面向全體學生,學生學習興趣很高,實現了讀中自得自悟的教學理念,另外,注意把課內課外知識有機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領悟了文章的含義,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求得發展。

二、馳騁想象,個性解讀,在體驗中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培養學生探究性和創造性閲讀能力,應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閲讀。因此,在教學中,我提出 “作者看着小珍珠鳥在笑,他在笑什麼?”“小珍珠鳥趴在我的肩上做夢,它夢見了什麼?”讓學生馳騁想象,學生憑着對課文的理解,對作者與小珍珠鳥之間友誼的多元解讀,發言不時閃現充滿個性、智慧的語言,一幅温馨的感人畫面浮現眼前,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三、創設自主開放的學習氛圍。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也反思了自己過去對課改的理解。以前,“放”出去教的課文總擔心學生這樣學不會,那樣學不紮實,還擔心一經“放”出去,“收”不回來怎麼辦?讓學生自主學習成了一句空話。學生們花了很多時間,學得苦,學得緊,教學效果卻不好。這次嘗試,如:學習第八自然段時,提問“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回答形式多樣。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學生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所具有的主體能動性及豐富的創造潛力,使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出讓人敬重與欽佩的活力,而正是這種富有生機的活力與創造力,才使課堂教學連續成新的發現、新的感覺、新的收穫和新的經驗,從而成為教師生成新的課程經驗的重要基礎。自主、開放是語文學習的快樂之源,創設自主合作、開放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使閲讀課堂成為發揚學生個性的天地,這樣的課,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輕鬆,從而達到高效的目的。

四、情感體驗,提高認識。

學生讀書後,都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説一説”的衝動。為此,我讓學生也仿寫一句格言來表達出此時的感觸,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信賴的理解,在學生與文本、作者的對話中提高了道德的認識。學生有感而發,相信愛心的滋潤一定能夠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篇 四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1000字]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抓重點詞句進行閲讀教學

—《掌聲》教學片段的啟發

案例主題

詞彙是文章實體的建築材料,是文章思想靈魂的細胞,關鍵詞常常是作者用意所在,往往字字傳神。教學中思想感情的滲透,都離不開這些可以獨立運用活躍的最小言語單位。

抓關鍵詞進行語文教學是由語文閲讀的終極目標決定的,閲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讀中瞭解作者的意圖,學習作者的思想,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作者的境界,而這一切都要依靠對文本中語言文字的理解揣摩才能夠得以實現。在平時的教學中教者要引導學生扣住語言文字,特別是抓住關鍵詞句咬文嚼字,因為關鍵詞句是文章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這些詞句在文章中統領全文或全段,或提示中心,或藴含深意,可以據此引導學生步步深入文本,與作者、文本達成心靈的對話,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的同時受到情感的薰陶、精神的洗禮。

抓關鍵詞句進行教學也是由三年級學生學習特點決定的,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第二學段閲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對於篇章段落的理解都建立在對重點字詞把握的基礎上。字詞句是語文學習的最基本知識,也是朗讀的起點。我們要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首先要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重點句。重點詞句可以為我們的朗讀起到提示作用,讀好關鍵詞句為讀好全文奠定了基礎。學生也正是通過關鍵詞句來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情感脈絡。情境描述

這天的語文課,我上的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三年級上冊《掌聲》這篇課文。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它以其細膩生動的文筆講述了一個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上台演講,在同學們掌聲的激勵下鼓起生活的勇氣變得樂觀開朗的故事。

教學過程中,通過抓重點詞句注重了對學生語言的訓練,包括表達方式的訓練,有感情朗讀訓練,在讀中悟,以悟促讀。例如有這樣一個片段的教學:

一開始,英子給你留下什麼樣的印象?

1、課文讀完了,從這篇課文中挑選了三小段話,誰能讀一讀?(屏幕出示下列句子)

(1)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2)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3)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三小段話中,有哪幾個詞寫了英子的動作?(指名回答描寫英子動作的詞。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坐、來到、離開、低、站”)

坐、來到、離開、低、站都是非常普通的動作,可是英子的這些動作與我們正常人的動作有什麼不同嗎?(分別加了‘默默地’、‘早早地’、‘最後’、‘立刻’、‘慢吞吞地’。教師板書)

2、體會這些動作背後英子的內心情感。

(1)英子的這些與眾不同的動作背後都有自己的想法。(屏幕出示第一小段話)你知道英子為什麼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為什麼總是早早地來又最後一個走?(她不願別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勢)她默默地坐着的時候心裏又會有些什麼想法呢?(學生回答)讀了這一小段,你覺得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自卑 憂鬱)

(2)(屏幕出示第二小段話)在講故事時,當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英子,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此時她又會想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説出英子的自卑、膽怯)

(3)(屏幕出示第三小段話)最後,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這時她心裏又會想些什麼?(引導學生説出英子的矛盾、痛苦、無奈和不自信)

3、過渡:多麼可憐的孩子!此時英子的內心一定充滿了矛盾,她是多麼不想上台表演啊!可是,沒辦法,今天是一位新老師,而他對英子的一切又是一無所知,英子不得不上台表演。按理説,英子應該和班上其他同學一樣有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快樂童年,和大家一起在操場上游戲,在舞蹈房跳舞,在林蔭道上散步,在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小兒麻痺症讓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覺得別人會笑話她,她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不如別人,她甚至失去了生活和學習的信心!多麼可憐、多麼自卑、多麼不幸的一個孩子啊!面對這樣一位與我們年齡差不多大的不幸小女孩,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學生回答)

4、屏幕出示課文英子上台講故事前的部分。

下面就請一位同學把英子講故事之前的部分讀一讀,試着讀出你剛才的心情來。(指名試着把自己的心情讀出來,讀時配樂)。

上國小的時候,我們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學。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因為她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了殘疾,不願意讓別人看見她走路的姿勢。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輪流上講台講故事。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老師是剛調來的,還不知道英子的情況。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5小結:同學們讀得真動情。剛才,我們就是通過抓住描寫英子動作和神態的詞語來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的。希望同學們學會這種表達方式。

學生能跟着教師創設的情境,表達自己內心的感情。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體會透徹,深深感受到英子的憂鬱和自卑,這樣一個人後來變得開朗、自信。學生就能對於掌聲的含義理解到位。

教學反思

1、探索抓關鍵詞句,理解文本,昇華體驗的方法。比如移情體驗法、創設情境法、聯想法、填補空白的方法等。課文是以文字的形式再現的,避免學生的認識停留在文字表面,情感浮於淺層,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可觸的,可體驗的語言,無疑是符合國小生學習心理特點,能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教學內容的特點,創設一些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情境,增強體驗,提高實效。

2、洞悉中段語文課文中語素內涵,挖掘課文語境中的關鍵詞句。能精確找到每課的關鍵詞句。

3、提高學生解讀文本的能力,昇華體驗。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語文教學是學生、文本、教師多邊互動、融合和提升的複雜體驗,而學生的主體體驗正是這一過程進入最佳狀態的重要保證。

在本課中我主要體現的是:訓練點一定要集中,就是通過動作的描寫來體會英子的心理變化。上述的情境描述中這三個句子都是描寫英子在掌聲前的樣子,每句中都有表示動作和神態的詞。這三處描寫我抓了,也訓練了學生找出有關英子當時神態、動作,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英子的情感,最後再讀找出的句子,使學生真正體驗到英子的內心世界,真正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總之,抓關鍵詞句進行細讀感悟,有利於更好的訓練語感,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為深入,情感領悟更為深刻,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抓重點詞句進行閲讀教學

—《掌聲》教學片段的啟發

作者單位:勝利橋東國小

作者姓名: 賀 莉 榮

薦薦二2014下

(3000

字)二語文教案下冊(500字)薦語文教學設計參賽優秀模板(含高中和國中)薦語文教學設計(語文教案)的常規格式

薦人教版國小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1]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評析 篇五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評析

背景:

中年級的片斷訓練,既是低年級字、詞、句訓練的歸結,又是高年級篇章訓練的基礎。片斷訓練對於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提高學生認識和表達能力,養成良好的習作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富饒的西沙羣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全文圍繞題眼“美麗、富饒”展開,行文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羣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且具體,所以教學這篇課文除了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外,還是學生學習片段訓練的典範。針對我班學生作文不具體、事情敍述不清楚等情況,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 “重視語言的積累”,我設計了這一課時的教學,重點是積累語段和仿課文寫片段,目的是通過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指導,讓學生主動記憶,摘抄美詞佳句,真正把積累語言落在實處,自覺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另外是通過創設語言運用的情境,引導學生把課文中的詞語、句式、段落,遷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動中進行重組,引導學生圍繞一句話,把內容説清楚、説具體。

案例

教學片斷 三年級語文上冊22《富饒的西沙羣島》

一、複習。1.聽寫練習

深藍 威武 形狀 肥料 懶洋洋 成羣結隊 2.齊讀課文

二、新授課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學生:海水、海底、魚、海灘、海島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把它背下來。3.學生説出喜歡的那個自然段把它背誦下來。

三、理解感悟課文

1、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學生:西沙羣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老師:作者圍繞這句話來寫來具體寫了海水的顏色多而且很美,這句話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讀,找出中心句:西沙羣島也是鳥的天下。3.老師示範:

根據中心句來寫一段話,師出示:

西沙羣島的海底物產真豐富啊!巖石上長着…… 4.出示句子讓學生練習口語表達。春天真美呀!

老師: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説?

學生:小花、小草、小樹、小鳥、風姑娘……

老師:把你剛才説的圍繞着春天真美呀!寫下來,把段寫具體,寫流利。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自己讀寫出的片段,老師來評價。

結果:

我們的讀寫結合主張讀為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在讀寫結合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讀寫能力。我們結合語文閲讀教學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實質上是在更大範圍、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生進行寫作知識和方法的“滲透”,有利於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針對三年級學生實際水平和教材特點,我在設計每一節的閲讀教學課時,都充分考慮教材特點,找準本課的訓練點,讓讀寫結合,充分發揮閲讀教學的作用。有時模仿課文中的某種句式,讓學生在閲讀之後,進行練習;有時讓學生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活動的描寫刻畫大家熟悉的人物;有時根據所學課文內容,讓學生大膽展開想象來寫想象作文。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學生作文不具體、作文無話可説的現象越來越少,部分學生仿寫能力越來越強。

反思:

三年級是學生學寫作文的起始階段,如果正確處理好閲讀與作文的關係,制定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可以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快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和習作練習的指導。

1、在閲讀教學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

閲讀和寫作是個互逆的過程。閲讀是理解吸收,寫作是理解表達。只有吸收得充分,表達才更加有力。因此,“閲讀是寫作的基礎”。所以,在閲讀教學中,要依照課標要求,在閲讀訓練中滲透積累語言的指導。而課堂閲讀教學是指導學生學會積累語言的“主戰場”,我們應該在課堂上多方面指導學生獲得豐富的語言,掌握積累的方法,指導多讀多背,採用多種形式多讀名篇課文,精彩部分還要多品讀,直到能背下來,讓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儘可能地印在學生的腦海裏。指導摘錄好詞佳句,要求學生準備一本摘錄本,指導學生把讀過的好詞佳句摘錄到本子裏,並進行仿句練習,做到筆記、腦記相結合。

2、在閲讀教學中滲透習作練習的指導

葉聖陶老先生説:“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閲讀與寫作技巧。”因此,在閲讀訓練中要滲透作文練習指導。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鑑的對象和創造的依據,及時讓學生進行模仿和創造性運用練習,效果才會顯著。在指導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着手:a.指導運用新學的詞語、句式練習説話、寫話,可模仿説寫,也可創造性説寫。B.指導模仿學到的段落結構和篇章結構,練習説、寫新的內容。三年級的作文訓練是以寫片段為重點,要做到怎麼説怎麼寫,能把片段寫具體、寫清楚。在語文教學中應該突出段的訓練這一重點,紮紮實實進行片段訓練,真正做到讀寫結合。三年級學生應側重練好連續、並列、總分和概括與具體四種結構段。《富饒的西沙羣島》一課中,既有總分結構又有並列結構,所以是學生模仿練習寫作的最佳範例。以上教學片斷中,我主要是讓學生進行了總分結構段的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以課文為範例,從閲讀中學寫作,是一條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一條捷徑。這需要老師們練就一雙慧眼,認真鑽研教材,並創造性的整合教材內容,使之為我所用,發揮無限價值。

國小語文教學案例 篇六

語文教學案例

我在教學閲讀短文《程門立雪》時,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你覺得楊時是一個怎樣的人?”許多同學都理解的是楊時“立雪”的行為,這一行為説明他是一個尊敬老師、求知好學的人。可是,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卻説:“我覺得楊時有些傻!”頓時,課堂上議論聲一片。孩子的理由是,楊時“立雪”,萬一凍壞了身子,不但自己難受,還會影響他的學習,那老師就得給他單獨補課,老師的休息時間就沒有了,從這點説,他也沒有尊敬老師。

這個學生不同於“標準答案”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回答雖然與文章本身要表達的意思、思想有所不同,但他的理解、聯想也是根據文章本身所隱含的內容而展開的,合情合理,還體現了一絲人情味,怎能用“標準答案”將其否定掉呢?於是我説:“你能為楊時的身體健康着想,是個細心的孩子。我想,要是楊時聽了你的這番話,肯定會衷心地謝謝你的!讓我們為班裏的這個細心體貼的同學鼓掌!我覺得這樣一個小小的鼓勵,充分尊重了學生,還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有利於學生的思維創新,對學生的個性思維的形成很有益處。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的學習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其實,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是在顯示他們的個性魅力,展示自己在語文學習上的與眾不同之處。如果我們單純地去否定其他看法或含糊地置之不理,那麼將使學生獨特的閲讀個性陷入困境,這會是語文教學上的失誤。處理好課堂上的突發事件是一門技術。如果做得好,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我們應該積極動腦,用方法、用行動來提高我們的課堂調控能力,也讓它成為一種教學藝術!

珍珠鳥課後反思得失改進措施 篇七

蘇教版第21課《珍珠鳥》是根據作家馮驥才的散文改編的,描寫了“我”為一種怕人的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自由自在的生活環境,使它們與“我”越來越親近,説明“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很能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教學時,我主要分以下五個環節進行:1.通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什麼,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2.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和照料珍珠鳥的;3.珍珠鳥是怎樣在作者的照料和呵護下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4.引導學生理解“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這句話的含義;5.擴展延伸,讓學生了解不僅人與鳥之間,而且人與人之間,都需要真誠的信賴。本節課的教學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處理得比較好。

1、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時,我先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邊放音樂邊朗讀,讓學生髮揮想象,幻想一個大森林裏住着各種小鳥,其中就有珍珠鳥,再出示珍珠鳥圖片。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根據本文是略讀課文的特點,我重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時,根據本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理解作者是怎樣細心呵護、照料珍珠鳥以及珍珠鳥怎樣與作者一步步親近的。學生在弄懂了這兩個問題後也就理解了課文內容,為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

2、直奔中心,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

本文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結尾有個中心句,而且課文內容是圍繞這個中心句展開的。根據這個特點,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中心句展開,先讓學生理解文中重視誰對誰的信賴,小鳥為什麼會這麼信賴作者,怎樣自然而然地引到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弄懂這些問題後,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的意思,領會了文章的內容,體會了文章的中心。

3、以文為本,重視思想教育。

語文教學不但要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教學,還要充分利用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在本課教學中,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及中心思想後,引導學生擴展延伸:作者僅僅是想表明生活中人與鳥之間需要信賴嗎?他還要告訴我們什麼呢?讓學生討論交流後明白人與人之間更需要信賴,並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從而使學生明白到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對,才能互相信賴,才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在指導學生閲讀時,儘管課前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還關注以下兩個方面的落實:

1、應該在“讀”上下功夫。“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之一。閲讀教學中,學生只有通過自由地閲讀,才能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並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可以説“閲讀”是“感悟”的基本前提,不“讀”何來“感”無“感”又何以能“悟”呢?為此,在閲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反覆的閲讀中理解內容,揣摩語言,品味情感,從而潛移默化地強化語言文字訓練。通過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不同階段、不同形式的反覆誦讀,自由品味語言,理解內涵,昇華情感。如學習後四個自然段時,可以讓同桌一起讀,劃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用心的讀一讀,再討論一下你們喜歡它的理由。為了體會小鳥和“我”的距離在一點點挨近,關係也越來越近,品讀這一自然段。可採用一個小組一個個接讀的方法進行。當一組學生讀完了,我讓其他學生即時評價,認真聆聽學生的評價,事先應有預設。當有學生評價他們讀時有錯時,老師也該馬上評價説:“你聽得很專心,會聽就是會學習。讀書要注意看準、聽好,字字入目、聲聲入耳。”接着還可讓其他學生進行朗讀,聽完後再給予評價:如“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悟!”“再給你一次機會,你一定會讀得更好!”等。通過這一環節通過由讀到品,趣味讀書的過程,真正讀出文字的“趣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瞭解珍珠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和作者建立關係的。充分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在讀中感受、讀中領悟、讀中欣賞,善於積累”的學習過程。“新課標”特別強調熟讀成誦和語言的積累。

2、還應該體現老師在朗讀中的示範作用。學生十分喜歡聽以及模仿老師範讀,教師的朗讀示範作用發揮得越好,學生的朗讀水平就提高得快,教師的正確領讀,將無聲的書面的語言變成了富有感情色彩的口頭語言,學生在傾聽中能領會文意,展開想象,體驗情感。

總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閲讀教學的實踐活動中,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注重教與學的密切配合,努力創設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為學生創造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讓語文課真正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