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課件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8W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課件新版多篇

八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篇一

知識結構:

重點與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的重點是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本定理是證明兩條線段相等的重要定理,它是把三角形中角的相等關係轉化為邊的相等關係的重要依據,此定理為證明線段相等提供了又一種方法,這是本節的重點。推論1、2提供證明等邊三角形的方法,推論3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條重要性質,在直角三角形中找邊和角的等量關係經常用到此推論。

本節內容的難點是性質與判定的區別。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題設與結論正好相反。學生在應用它們的時候,經常混淆,幫助學生認識判定與性質的區別,這是本節的難點。另外本節的文字敍述題也是難點之一,和上節結合讓學生逐步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由於知識點的增加,題目的複雜程度也提高,一定要學生真正理解定理和推論,才能在解題時從條件得到用哪個定理及如何用。

教法建議:

本節課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探索法”。在數學教學中要避免過多告訴學生現成結論。提倡教師鼓勵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他們探索數學的內在規律。具體説明如下:

(1)參與探索發現,領略知識形成過程

學生學習過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首先提出問題: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的逆命題的什麼?找一名學生口述完了,接下來問:此命題是否為真命?等同學們證明完了,找一名學生代表發言。最後找一名學生用文字口述定理的內容。這樣很自然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這樣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積極參與發現,滿打滿算了學生的認識衝突,使學生克服思維和探求的惰性,獲得鍛鍊機會,對定理的產生過程,真正做到心領神會。

(2)採用“類比”的學習方法,獲取知識。

由性質定理的學習,我們得到了幾個推論,自然想到: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我們能得到哪些特殊的結論或者説哪些推論呢?這裏先讓學生髮表意見,然後大家共同分析討論,把一些有價值的、甚至就是教材中的推論板書出來。如果學生提到的不完整,教師可以做適當的點撥引導。

(3)總結,形成知識結構

為了使學生對本節課有一個完整的認識,便於今後的應用,教師提出如下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1)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有哪些定理依據?(2)怎樣判定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其推論;

2、掌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運用;

3、通過例題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自主學習的發展體驗獲取數學知識的感受;

5、通過知識的縱橫遷移感受數學的辯證特徵。

二。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三。教學難點:

性質與判定的區別

四。教學用具:

直尺,微機

五。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探索法

六。教學過程:

1、新課背景知識複習

(1)請同學們説出互逆命題和互逆定理的概念

估計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説出,這裏重點複習怎樣分清題設和結論。

(2)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的內容是什麼?並檢驗它的逆命題是否為真命題?

啟發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敍述上述結論,教師稍加整理後給出規範敍述:

1、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

(簡稱“等角對等邊”)。

由學生説出已知、求證,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文字轉化為數學語言的方法。

已知:如圖,△ABC中,∠B=∠C.

求證:AB=AC.

教師可引導學生分析:

聯想證有關線段相等的知識知道,先需構成以AB、AC為對應邊的全等三角形。因為已知∠B=∠C,沒有對應相等邊,所以需添輔助線為兩個三角形的公共邊,因此輔助線應從A點引起。再讓學生回想等腰三角形中常添的輔助線,學生可找出作∠BAC的平分線AD或作BC邊上的高AD等證三角形全等的不同方法,從而推出AB=AC.

注意:(1)要弄清判定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不要與性質定理混淆。

(2)不能説“一個三角形兩底角相等,那麼兩腰邊相等”,因為還未判定它是一個等腰三角形。

(3)判定定理得到的結論是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是已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得到邊邊和角角關係。

2、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2: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要讓學生自己推證這兩條推論。

小結:證明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方法:①等腰三角形定義;②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

證明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的方法:①等邊三角形定義;②推論1;③推論2.

3、應用舉例

例1.求證:如果三角形一個外角的平分線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讓學生畫圖,寫出已知求證,啟發學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時,常常考慮應用外角的兩個特性①它與相鄰的內角互補;②它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要證AB=AC,可先證明∠B=∠C,因為已知∠1=∠2,所以可以設法找出∠B、∠C與∠1、∠2的關係。

已知:∠CAE是△ABC的外角,∠1=∠2,AD∥BC.

求證:AB=AC.

證明:(略)由學生板演即可。

補充例題:(投影展示)

1、已知:如圖,AB=AD,∠B=∠D.

求證:CB=CD.

分析:解具體問題時要突出邊角轉換環節,要證CB=CD,需構造一個以 CB、CD為腰的等腰三角形,連結BD,需證∠CBD=∠CDB,但已知∠B=∠D,由AB=AD可證∠ABD=∠ADB,從而證得∠CDB=∠CBD,推出CB=CD.

證明:連結BD,在 中, (已知)

(等邊對等角)

(已知)

(等教對等邊)

小結:求線段相等一般在三角形中求解,添加適當的輔助線構造三角形,找出邊角關係。

2、已知,在 中, 的平分線與 的外角平分線交於D,過D作DE//BC交AC與F,交AB於E,求證:EF=BE-CF.

分析:對於三個線段間關係,儘量轉化為等量關係,由於本題有兩個角平分線和平行線,可以通過角找邊的關係,BE=DE,DF=CF即可證明結論。

證明: DE//BC(已知)

BE=DE,同理DF=CF.

EF=DE-DF

EF=BE-CF

小結:

(1)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推論。

(2)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證法。

七。練習

教材 P.75中1、2、3.

八。作業

教材 P.83 中 1.1)、2)、3);2、3、4、5.

九。板書設計

八年級下冊數學優秀課件 篇二

一、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觀察、操作、遊戲等活動中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知道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方法,體會分類的作用。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培養學習興趣,培養操作、合作、表達的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學重點:

體驗分類的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的多樣性。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分類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體驗分類多樣性。

1、猜謎語。

四四方方一口箱,書本文具裏面藏,每天上學離不了,它是我們的好夥伴。

2、對了,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帶着書包來上學,陳老師想知道你們的書包都是誰整理的呀?

3、噢,除了一兩個小朋友是爸爸媽媽幫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

4、整理書包比賽。(動手整理自己的書包。)

(1)小朋友們平時都整理過書包,先請大家和同小組的小朋友們商量一下,打算怎麼整理自己的書包。

(2)小朋友們開始互相討論。

(3)小組彙報整理的情況: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語數分的,有按書本分的。

5、組織學生看書。

6、小結什麼是分類,以及分類有什麼好處。

(二)分一分。

1、分人物頭像。

(1)請小朋友們以四人為一組,互相討論看這麼多的客人,該怎樣分類,按什麼分,分成幾組,陳老師看哪一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學生邊説教師邊歸納,邊根據分的情況動手把黑板上的人物頭像移動分類。

(3)分的結果大致有以下幾種:按男女分;按年齡分;按是否戴眼鏡分;按是否扎辮子分;按領子形狀分;按是否系紅領巾分……

2、分動物。

(可以按生活環境、大小來分。)

(1)老師要帶大家一起來看可愛的動物,藏在袋子裏,請小朋友們打開袋子取出圖片。

(2)生取出圖片看到動物後進行分類。

(3)小組合作動手分一分。

3、分幾何圖形。

(可以按顏色、大小、形狀來分。)

你們有本領給這些圖形也分分類嗎?這回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自己先獨立地思考,想想我要怎麼分,按什麼分,分幾類,看哪個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4、分算式。你們能給這些算式也分分類嗎?怎樣分?

(三)總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分類。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小朋友們以後在生活中還會經常用到。

八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瞭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和,並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通過二次根式性質和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律性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1)二次根的意義;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

難點:

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1、什麼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説出下列各式的意義,並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對於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嗎?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於等於零,因此字母範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並説明為什麼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當a為實數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是怎樣的實數時,式子在實數範圍有意義?

解:略。

説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麼數時,x—3是非負數,式子有意義。

例3當字母取何值時,下列各式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義,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把問題轉化為解不等式。

解:(1)∵a、b為任意實數時,都有a2+b2≥0,∴當a、b為任意實數時,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時,是二次根式。

(3),且x≠0,∴x>0,當x>0時,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當x>2時,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滿足的條件:

分析:這個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讓學生分析式子中字母應滿足的條件,進一步鞏固二次根式的定義,即: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本題已知各式都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開方數都大於等於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於x取任何實數時都有|x|≥0,因此,|x|+0。1>0,於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範圍是全體實數。

(4)由—b2≥0得b2≤0,只有當b=0時,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滿足的條件是:b=0。

八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篇四

一、目標要求

1、理解掌握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二、重點難點

重點: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

難點: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

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進行乘、除運算,再進行加、減運算,遇有括號,先算括號內的。

三、解題方法指導

【例1】計算:(1 )[++(+)]·;

(2)(x-y-)(x+y-)÷[3(x+y)-]。

分析:分式的四則混合運算要注意運算順序及括號的關係。

解:(1)原式=[++]·=[++]·=·==。

(2)原式=·÷=··=y-x。

【例2】計算:(1)(-+)·(a3-b3);

(2)(-)÷。

解:(1)原式=-+=-+ab

=a2+ab+b2-(a2-b2)-ab

=a2+ab+b2-a2+b2-ab=2b2。

(2)原式=[-]·=-=-====。

説明:分式的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注意以下幾點:

(1)一般按分式的運算順序法則進行計算,但恰當地使用運算律會使運算簡便。

(2)要隨時注意分子、分母可進行因式分解的式子,以備約分或通分時備用,可避免運算煩瑣。

(3)注意括號的“添”或“去”、“變大”與“變小”。

(4)結果要化為最簡分式。

四、激活思維訓練

▲知識點:求分式的值

【例】已知x+=3,求下列各式的值: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篇五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2~4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們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地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使學生們初步學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3.結合負數的歷史,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們良好的數學情感和數學態度。

教學重、難點:

負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

談話:同學,剛才一上課大家就做了一組相反的動作,是什麼?(起立、坐下。)今天的數學課我們就從這個話題聊起。(板書:相反。)我們周圍有很多的自然和社會現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況,請看屏幕:(課件播放圖片。)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車的站點有人上車和下車;繁華的街市上有買也有賣;激烈的賽場上有輸也有贏……你能舉出一些這樣的現象嗎?

二、教學新知

1.表示相反意義的量。

(1)引入實例。

談話:如果沿着剛才的話題繼續“聊”下去的話,就很自然地走進數學,我們一起來看幾個例子(課件出示)。

① 六年級上學期轉來6人,本學期轉走6人。

② 張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虧損200元。

③ 與標準體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華輕了1.8千克。

④ 一個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這些相反的詞語和具體的數量結合起來,就成了一組組“相反意義的量”。(補充板書:相反意義的量。)

(2)嘗試。

怎樣用數學方式來表示這些相反意義的量呢?

請同學選擇一例,試着寫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認識正、負數。

(1)引入正、負數。

談話:剛才,有同學在6的前面寫上“+”表示轉來6人,添上“-”表示轉走6人(板書:+6 -6),這種表示方法和數學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紹:像“-6”這樣的數叫負數(板書:負數);這個數讀作:負六。

“-”,在這裏有了新的意義和作用,叫“負號”。“+”是正號。

像“+6”是一個正數,讀作:正六。我們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寫(板書:6)。其實,過去我們認識的很多數都是正數。

(2)試一試。

請你用正、負數來表示出其它幾組相反意義的量。

寫完後,交流、檢查。

3.聯繫實際,加深認識。

(1)説一説存摺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教學例2。)

(2)聯繫生活實際舉出一組相反意義的量,並用正、負數來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據學生們發言板書。

這樣的正、負數能寫完嗎?(板書:… …)

強調指出:像過去我們熟悉的這些整數、小數、分數等都是正數,也叫正整數、正小數、正分數;在它們的前面添上負號,就成了負整數、負小數、負分數,統稱負數。

4.進一步認識“0”。

(1)看一看、讀一讀。

談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屏幕: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氣温情況(課件出示)。

哈爾濱: -15 ℃~-3 ℃

北京: -5 ℃~5 ℃

深圳: 12 ℃~23 ℃

温度中有正數也有負數,請把負數讀出來。

(2)找一找、説一説。

我們來看首都北京當天的温度,“-5 ℃”讀作:“負五攝氏度”或“負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麼?

你能在温度計上找出這兩個温度所在的刻度嗎?(課件出示温度計,沒有刻度數)為什麼?

現在你能很快找出來嗎?(給出温度計的刻度數,生到前面指。)

説一説,你怎麼這麼快就找到了?

(課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嗎?

(3)提升認識。

請學生們觀察温度計,説一説有什麼發現?

在學生們發言的基礎上,強調:以0℃為分界點,零上温度都用正數來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負數來表示。(或負數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數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數,還是負數呢?

在學生們發言的基礎上,強調:“0”作為正數和負數的分界點,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4)總結歸納。

如果過去我們所認識的數只分為正數和0的話,那麼今天我們可以對“數”進行重新分類:

(完善板書。)

5.練一練。

讀一讀,填一填。(練習一第1題。)

6.出示課題。

同學,想一想,今天你學習了什麼新知識?認識了哪位新朋友?你能為今天的數學課定一個課題嗎?

根據學生們的回答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並選擇板書課題:認識負數。

7.負數的歷史。

(1)介紹。

其實,負數的產生和發展有着悠久的歷史,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課件配音播放):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和運用負數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中對正數和負數就有了記載。魏朝數學家劉徽在該書的註文中則更進一步地概括了正、負數的意義:‘兩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負以名之。’古代用算籌表示數,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種得失相反的數,分別叫做正數和負數。’並且規定用紅色算籌表示正數,黑色算籌表示負數。由於記錄時換色不方便,到了十三世紀,數學家還創造了在數字上面畫斜槓來表示負數的方法。國外對負數的認識經歷了曲折的過程,並且也出現了各種表示負數的形式,直到20世紀初,才形成了現在的形式。但比中國晚了數百年!”

(2)交流。

簡單瞭解了負數的歷史,你有什麼感受?

三、練習應用

今天,負數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依然有着廣泛的用途。讓我們就一起走進生活,感受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課件逐一出示:

1.表示海拔高度。(“做一做”第2題。)

通常,我們規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為0米,珠穆朗瑪峯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記作_____________;吐魯番盆地大約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應記作_____________。

2.表示温度。(練習一第2題。)

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記作_________℃, 夜間的平均温度為零下150℃,記作_____________℃。

3.(出示電梯按鈕圖)小紅的家在五樓,儲藏室在地下一樓。如果她要回家,按哪個按鈕?如果到儲藏室取東西呢?

4.表示時間。(練習一第3題。)

5. “淨含量:10±0.1kg”表示什麼意思?

四、總結延伸

1.學生們交流收穫。

2.總結。

簡要、具體地評價學生們的收穫,並強調:關於負數,生活中還有更廣泛的應用;走進負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待我們去探索,相信同學在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會有更多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