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河中石獸》原文、註釋及翻譯(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7.39K

《河中石獸》原文、註釋及翻譯(通用多篇)

《河中石獸》古詩文原文和譯文 篇一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①,山門圮(pǐ)於河②,二石獸並沉焉。閲十餘歲③,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pá)④,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⑤,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yān)於沙下⑥,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⑦”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⑧,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擊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niè)沙為坎穴。⑨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歟?⑩

譯文:

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竟然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搖着幾隻小船,拉着鐵耙,尋找了十多裏沒有痕跡。一個講學者在寺廟裏教書,聽了嘲笑説:“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鬆又輕,埋在沙裏,越沉越深。沿着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它)是正確的言論。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嘲笑説:“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鬆又輕,水衝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倒在坑穴裏。像這樣衝擊,石頭再轉移。不停地轉移,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裏外尋到了(石獸)。那麼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難道可以根據(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臆斷嗎?

字詞解釋:

①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臨:靠近。河:指黃河。幹:岸邊。

②山門:寺廟的大門。圮:倒塌。

③閲:經過。歲:年。

④棹:船槳。這裏作動詞用,划船。曳:牽引。鈀:通“耙”,整地的農具。

⑤木柿:木片。

⑥湮:埋沒。

⑦顛:顛倒,荒唐。

⑧河兵:水手。

⑨齧:咬。這裏是沖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⑩臆斷:主觀判斷

拓展閲讀:作者介紹

紀昀祖籍為應天府上元縣,傳其家為紀家邊。明永樂二年(1404年),奉命“遷大姓實畿輔”(乾隆《獻縣誌》),人稱茶星始遷來獻縣,入安民裏四甲籍,卜居獻縣城東九十里之景城鎮。到紀曉嵐,北遷已十四世。有據可考,紀曉嵐為紀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於這樣一個世代書香門第。

紀曉嵐兒時,居景城東三裏之崔爾莊。四歲開始啟蒙讀書,十一歲隨父入京,讀書生雲精舍。二十一歲中秀才,二十四歲應順天府鄉試,為解元。接着母親去世,遇。接着升為左都御史。《四庫全書》修成當年,遷禮部尚書,充經筵講官。乾隆帝格外開恩,特賜其紫禁城內騎馬。嘉慶八年(1803),紀曉嵐八十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賜上方珍物。不久,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國子監事。他六十歲以後,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禮部尚書。紀曉嵐卒後,築墓崔爾莊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員,到北村臨在家服喪,閉門讀書。三十一歲考中進士,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為庶吉士,授任編修,辦理院事。外放福建學政一年,丁父憂。服闋,即遷侍讀、侍講,晉升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貴州都勻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為侍讀學士。同年,因坐盧見曾鹽務案,謫烏魯木齊佐助軍務。召還,授編。

在主編《四庫全書》期間,紀曉嵐由侍讀學士升為內閣學士,並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閣事,甚得皇上寵穴致祭,嘉慶皇帝還親自為修,旋復侍讀學士官職,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慘淡經營十三年,《四庫全書》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種,卷,為涉獵《四庫全書》之門徑,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書。《四庫全書》的修成,對於蒐集整理古籍,保存和發揚歷史文化遺產,無疑是一重大貢獻。他作了碑文,極盡一時之榮哀。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經、史、子、集四部。紀並親自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凡二百卷,每書悉撮舉大凡,條舉得失,評騭精審。同時,還奉詔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基礎上,精益求精,編寫了《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

翻譯: 篇二

《河中石獸》是紀昀(jǐyún)(紀昀,字曉嵐)的一篇文章,選自《閲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主要內容是河裏掉了石獸,因為水的衝力和石獸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獸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慮問題時,要從表到裏分析原因,得出正確的解決根本方案。

閲讀提示: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據常情主觀判斷。應該正確分析,綜合考慮,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樣,既考慮石獸的比重,又正確分析水的衝力和石獸的相互作用,進而又分析這種相互作用產生的反衝力對河牀形態的局部的改變。如此,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它説明了這些道理:1.遇事不能主觀推論,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2、實踐出真知。

3、實踐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重要。同時也啟示我們:遇事要動腦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儘可能少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話。

河中石獸 篇三

朝代:清代

作者:紀昀

《河中石獸》古詩文原文和譯文 篇四

原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gān)①,山門圮(pǐ)於河②,二石獸並沉焉。閲十餘歲③,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zhào)數小舟,曳(yè)鐵鈀(pá)④,尋十餘里無跡。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⑤,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yān)於沙下⑥,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⑦”眾服為確論。一老河兵聞之⑧,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擊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niè)沙為坎穴。⑨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歟?⑩

譯文:

滄州南面一座寺廟靠近河岸,大門倒塌在河中,兩個石獸一起沉入河底。過了十多年,和尚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個石獸,竟然沒找到,以為它們順流而下了。搖着幾隻小船,拉着鐵耙,尋找了十多裏沒有痕跡。一個講學者在寺廟裏教書,聽了嘲笑説:“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麼能被大水帶走呢?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鬆又輕,埋在沙裏,越沉越深。沿着河尋找它們,不也荒唐嗎?”大家信服(它)是正確的言論。一個老水手聽了這話,又嘲笑説:“凡河中落入石頭,應當從上游尋找它們。石頭的性質又硬又重,沙的性質又鬆又輕,水衝不走石頭,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頭下面迎面衝擊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衝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頭必定倒在坑穴裏。像這樣衝擊,石頭再轉移。不停地轉移,於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荒唐嗎?”按照他的話,果然在幾裏外尋到了(石獸)。那麼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難道可以根據(一個方面的。)道理就主觀臆斷嗎?

字詞解釋:

①滄州:今河北省滄州市。臨:靠近。河:指黃河。幹:岸邊。

②山門:寺廟的大門。圮:倒塌。

③閲:經過。歲:年。

④棹:船槳。這裏作動詞用,划船。曳:牽引。鈀:通“耙”,整地的農具。

⑤木柿:木片.

⑥湮:埋沒.

⑦顛:顛倒,荒唐.

⑧河兵:水手.

⑨齧:咬.這裏是沖刷的意思。坎穴:洞坑。

⑩臆斷:主觀判斷

文章寓意

《河中石獸》是紀昀(jǐyún)(紀昀,字曉嵐)的一篇文章,選自《閲微草堂筆記》卷十六《姑妄聽之》,主要內容是河裏掉了石獸,因為水的衝力和石獸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獸要從石獸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慮問題時,要從表到裏分析原因,得出正確的解決根本方案。

閲讀提示: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着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據常情主觀判斷。應該正確分析,綜合考慮,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樣,既考慮石獸的比重,又正確分析水的衝力和石獸的相互作用,進而又分析這種相互作用產生的反衝力對河牀形態的局部的改變。如此,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它説明了這些道理:1.遇事不能主觀推論,要實事求是的道理。2.實踐出真知。3.實踐經驗有時比書本知識更重要。同時也啟示我們:遇事要動腦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儘可能少鬧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話。

《河中石獸》古詩文原文和譯文 篇五

河中石獸

滄州1南一寺臨2河干3(gān),山門4圮(pǐ)5於河,二石獸並6沉焉7。閲8十餘歲9,僧募(mù)金重修,求10二石獸於水中,竟11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12(zhào)數小舟,曳13(yè)鐵鈀14(pá),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家設帳15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16,是非木杮17(fèi),豈能18為19暴漲20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21(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22乎?”眾服為確論23。

一老河兵24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蓋25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26(niè)沙為坎穴27,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28坎穴(xué)中。如是29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30,遂31反溯流32逆上矣。求之下流,固33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34其言,果得於數裏外。然35則36天下之事,但37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yì)斷38歟39(yú)?[6]

詞句註釋

1、滄州南:滄州,地名,今河北省滄縣。南,南部

2、臨:靠近。也有“面對”之意。

3、河干:河岸。幹,岸。

4、山門:佛寺的外門。

5、圮:倒塌。

6、並:一起。

7、沉焉:沉沒在這條河裏。焉,兼詞,於此,在那裏。

8、閲:經過,經歷。

9、十餘歲:十多年。歲:年。

10、求:尋找。

11、竟:終了,最後。

12、棹:名詞作動詞,劃(船)。

13、曳:拖。

14、鐵鈀:農具,用於除草、平土。鈀,通“耙”。

15、設帳:設館教書。

16、爾輩不能究物理: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寓意。爾輩,你們這些人。究,研究、探求。物理,事物的寓意、規律。

17、是非木杮:這不是木片。是,這。杮,削下來的木片。

18、豈能:怎麼能。

19、為:被。

20、暴漲:洪水。暴,突然(急、大)。

21、湮:埋沒。

22、顛:顛倒,錯亂

23、眾服為確論:大家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為:認為是。

24、河兵:巡河、護河的士兵

25、蓋:因為。

26、齧:咬,這裏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27、坎穴:坑洞。

28、倒擲:傾倒。

29、如是:像這樣。

30、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31、遂:於是。

32、溯(sù)流:逆流。

33、固:固然。

34、如:依照,按照。

35、然:既然這樣。

36、則:那麼。

37、但:只,僅僅。

38、據理臆斷:根據某個寓意就主觀判斷。臆斷,主觀地判斷。

39、歟:表反問的句末語氣詞,譯為“呢”。

《河中石獸》譯文

滄州南部有一座寺廟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隻石獸一起沉入河中。過了十多年,寺僧們募集金錢重修(寺廟),在河中尋找兩隻石獸,到底沒能找到。(寺僧們)認為(石獸)順流而下了,於是划着幾隻小船,拖着鐵鈀,(向下遊)尋找了十多裏,沒找到(它們的)蹤跡。

一位講學家在寺廟裏設館教書,聽説了這件事笑着説:“你們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寓意,這(石獸)不是木片,怎麼能被洪水帶走呢?應該是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點是又鬆又輕,石獸埋沒在沙裏,越沉越深罷了。順流而下尋找它們,不是很顛倒錯亂嗎?”大家都很信服,認為是正確的言論。

一位老河兵聽説了之後,又笑着説:“凡是落入河中的石頭,都應當在上游尋找它。因為石頭的特點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點是又鬆又輕,水不能沖走石頭,(但)河水撞擊石頭返回的衝擊力,一定會將石頭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沖刷成為坑洞,越衝越深,(當坑洞延伸)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必定傾倒在坑洞裏。照這樣多次沖刷,石頭又會多次向前翻轉,不停地轉動,(石獸)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尋找石獸,本來就顛倒錯亂了;在原地尋找它們,不是更顛倒錯亂嗎?”(寺僧們)依照老河兵的話(去做),果然在幾裏外(的上流)找到了石獸。既然這樣,那麼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況太多了,怎麼能根據某個寓意就主觀判斷呢?

《河中石獸》文章的教學反思

《河中石獸》文章設計的特點是,在朗讀的基礎上,圍繞“譯——議——悟”的結構模式,

從知識能力到情感體驗,從文本走向生活。具體有如下收穫。

1、突出了重點:在誦讀中體味、感悟。

2、突破了難點:巧用“換字法”,體會“多”和反問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體現了“過程和方法”。

3、體現了特點:抓住了學科與文體的特點,上出了一定的“文學味”。

這是《河中石獸》文章的第二課時,所以文言字詞的重點稍有偏頗,但課後有學生問我:老河兵的方法是不對的?突然意識到,我犯了文言文的忌諱,本末倒置,沒有紮實“言”,而高屋建瓴地探究了“文”的藴含。以下是我幾點不足。

1、過度預設:第一板塊“點譯、句譯、全文理解”,隨着PPT的呈現,看似學生回答得流暢,但是流暢的背後是教師過度預設,這拋棄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如果讓學生藉助註釋口頭翻譯,把盲點疑問等標註出來,也許課堂生成地更有效果。“全文理解”,由於時間關係,我也只是用“一段話概括”故事來檢測落實,其實這沒有真正的檢測學生掌握的情況。對於文言文,我們該落實到字詞,還是粗略地瞭解大意?這也是個疑問,也許是家常課和公開課的問題。

2、資料更近不足:“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這是整篇短文的句眼,一個“多”,一個反問句,包含了作者紀昀的情感,對當時社會的想法,然而由於我淺薄的知識,無法理清《閲微草堂筆記》撰寫的時代、宋代理學家的特點、乾隆年間的故事,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環境,適當的資料更近,有利於學生了解紀昀的情感,“論事”方能全面“知人”。

3、忽視知識序列銜接:七年級學生對於文言文學習仍處於低層狀態,接受識記文言字詞也許比較合理,“通假字”、“古今異義”、“實詞”、“虛詞”等,這些也許是他們知識大門敞開所需要的,當然也需注意隨文而教的問題;然而,這篇文章,我把後半部分的設計重點放在了體悟上,兩次“笑”的不同,論“三類人”的做法,還強行灌輸了“表達方式”的內容,七年級學生的知識需要和我所教的知識,有一定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