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詠柳》的原文及其翻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W

《詠柳》的原文及其翻譯(多篇)

詠柳 篇一

〔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詠柳 篇二

朝代:宋代

作者:曾鞏

原文: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拓展閲讀:《詠柳》賞析 篇三

這首詩把柳絮飛花的景色寫得十分生動。柳絮在東風相助之下,狂飄亂舞,鋪天蓋地,似乎整個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個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變初黃”,準確地點出了早春季節,此時柳樹枝上剛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淺黃”的新柳。

第一、二句寫凌亂柳枝憑藉東風狂飄亂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詞,對柳樹的愚蠻可笑加以嘲諷。

詩中把柳樹人格化的寫法,以及詩人對柳樹的明顯的貶抑與嘲諷,使這首詩不是燉粹地吟詠大自然中的柳樹。

詠柳而諷世,針對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勢利小人。

將狀物與哲理交融,含義深長,令人深思。

註釋 篇四

這是一首詠物詩,通過讚美柳樹,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的前三句都是描寫柳樹的。首句“碧玉粧成一樹高”是寫整體,説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粧飾成。用“碧玉”形容柳樹的翠綠晶瑩,突出它的'顏色美。第二句“萬條垂下綠絲絛”是寫柳枝,説下垂披拂的柳枝猶如絲帶萬千條,突出它的輕柔美。第三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是寫柳葉,突出柳葉精巧細緻的形態美。三句詩分寫柳樹的各部位,句句有特點。而第三句又與第四句構成一個設問句。“不知細葉誰裁出?”——自問;“二月春風似剪刀。”——自答。這樣一問一答,就由柳樹巧妙地過渡到春風。説裁出這些細巧的柳葉,當然也能裁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的創造力的象徵。這首詩就是通過讚美柳樹,進而讚美春天,謳歌春的無限創造力。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説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因此《唐詩箋註》雲:“賦物入妙,語意温柔。”

古詩今譯 篇五

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名句賞析——“二月春風似剪刀。”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襬上的絲帶。在這裏,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註釋 篇六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

2.粧:裝飾,打扮。

3.絲絛:絲線編成的帶子。這裏形容隨風飄拂的柳枝。

註釋 篇七

①倚:仗恃,倚靠。②狂:猖狂。③解把:解得,懂得。④飛花:柳絮。

詩歌六:詠柳 篇八

江南與江北,竹柳獨婆娑,

柳枝斷不盡,別情更多來。

細雨罩兩岸,霧煙蓋名河。

自然好命在,你我共繼否。

詩歌二:詠柳{} 篇九

陽春三月花滿天,

柳蕊飄雪迷人眼。

兒童嬉戲鳴翠笛,

和風瑞麗豔陽天。

參考答案 篇十

(1)諷刺、揭露得勢便張狂的小人,警告他們必定無好下場。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於空間,有立體感,突出了正氣浩然之態。

(3)“倚”字有“依仗、依靠”之意,寫出了柳條依靠東風飛舞的狂放之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不僅寫柳,更形象諷刺了仗勢猖狂得志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