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贈從弟其二》原文及翻譯賞析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8W

《贈從弟其二》原文及翻譯賞析精品多篇

古詩文閲讀 篇一

關於古詩文閲讀,一定要對古詩文進行分類再結合其對應的特點答題這樣會容易很多,所以要熟記古詩文的類別以及相關的特點。如山水田園詩,大多是對鄉村生活的讚美,對勞動人民的讚頌,表達自己想要歸隱的情感。.。.。.如果感覺這是山水田園詩那麼情感就很容易知曉了。

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知人論世,我想這點估計都被説爛了,但是是真的很重要。還有古詩文下的註釋一定要看,有可能註釋裏就有詩人的寫詩背景,而且一些詞語的意思也可以幫你理解文章,如果不重要的話它為什麼要特意標註出來呢。一些特殊的意向和意境也要知道,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你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與主題。

贈從弟·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二

贈從弟·其二原文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翻譯: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着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悽悽,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贈從弟·其二賞析

賞析:

劉楨的詩剛勁挺拔,卓犖不凡。曹丕稱“其五言詩之善者,妙絕時人”。《贈從弟》共三首,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稱於世。

《贈從弟》(其二)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全詩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鬆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鬆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觀描寫為主,三四兩句則加強了抒情的氛圍。而且在似乎不相關的鬆和風之間衝突頓起,令聽者心驚,觀者顏開。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衝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第三句詩順接第二句,第四句呼應首句,章法綿密,展開有序。

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顯出環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出來。

最後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

全詩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覆詠歌,卻不平板單調。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不重在工筆細描,而以層層深入事物的內核見長。

這 首詩名為“贈從弟”,但無一語道及兄弟情誼。我們讀來卻頗覺情深誼長,而且能同詩人心心相印。這是因為詩人運用了象徵手法,用松樹象徵自己的志趣、情操和 希望。自然之物原本自生自滅,與人無關。但一旦詩人用多情的目光注入山水樹木、風霜雷電,與自然界中某些同人類相通的'特徵一撞擊,便會爆發出動人的火花。 這種象徵手法的運用,劉楨之前有屈原的桔頌,劉楨之後,則更是屢見不鮮,且形成中國古典詩歌的傳統特徵之一。

劉楨如果直接抒寫內心情感,很易直露,便借松樹的高潔來暗示情懷,以此自勉,也藉以勉勵從弟。全詩關於兄弟情誼雖“不着一字”,但味外之旨卻更耐人品嚐。

閲讀答題模板 篇三

雙線索的好處

模板:指出線索,從情節、人物形象、主題考慮。

構思特色

結構-伏筆巧妙,前後呼應,脈絡清晰,結構緊湊。情節-一波三折。-結尾耐人尋味,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

開頭、結尾妙處

主題-點明主旨,開篇點題。人物形象-(出現人物)突出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環境-(出現環境描寫)渲染氛圍,交代事件發生環境。結構-引出下文,(鋪墊、對比)伏筆,設懸念。情感-奠定情感基調。內容-暗示故事結局。

題目

提綱挈領,統攝全文。(雙關的手法)揭示背景。引起讀者興趣。揭示主題。表明作者情感態度。強化藝術張力……

贈從弟·其二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四

《贈從弟(其二)》賞析

【原文】

贈從弟(其二)——[漢] 劉楨

劉楨《贈從弟(其二)》賞析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註釋】

從弟:堂弟。亭亭:高貌。

瑟瑟(s&egra一ve;):風聲。 一何:多麼。

盛:大,兇猛。罹(lí):遭受。

凝寒:嚴寒。

【翻譯】

山上高一聳挺拔的松柏樹,在山谷中吹來的瑟瑟寒風中挺一立。風颳得是多麼強大,松枝又是多麼的勁挺!當冰霜一片悲慘淒涼景象之時,而松柏卻依然終年端正挺拔。難道松柏就不怕嚴寒嗎?那是因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嚴寒的本性*!

【賞析】

劉楨(?-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建安七子”之一,劉楨的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作品流傳很少,現僅存十五首。

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是採用的比興手法。本作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要堅貞自守,不要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開篇描寫出上松柏樹的整體形象:高一聳挺拔,立於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風,不向嚴寒低頭,不在惡勢力下彎腰,高俊雄偉,傲骨錚錚。

三、四兩句“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的意思是説,風聲是多麼的兇猛,可松枝在風中又是多麼的剛勁。詩人對風聲與松樹都予以展開描寫,描寫松柏與寒風在對立中所展現的情狀,突出了松柏樹的高貴品格。

五、六兩句“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的意思是説,正當嚴寒、冰霜帶來一片悲慘淒涼景象之時,松柏樹卻仍然總是那麼挺拔壯美。通過冰霜的殘酷再一次反襯松樹的不畏嚴寒的精神與高尚純潔的傲骨。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兩句的意思是説,難道松柏就不怕遭受寒冷嗎?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嚴寒的本性*。直接寫松柏的品格,點明主題。

如果説前面四句主要寫松樹的外在形象,那麼後面四句則主要寫松樹的內在品格。它雄偉挺拔,不懼怕任何惡劣嚴酷的環境。這樣,松樹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現。

全詩以簡練的語言寫出了松柏樹剛正堅貞、不屈不撓的鮮明形象和不向嚴寒低頭,不向殘暴彎腰的高貴氣節,詩作融入了對松樹讚頌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興手法象徵詩人自己的性*格與抱負,同時也是為了勉勵他的從弟。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四日

贈從弟其二古詩閲讀答案 篇五

亭亭山上鬆,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悽,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詩中“一何盛”“一何勁”分別寫出了“風”和“鬆”的什麼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何盛”突出了風之大,“一何勁”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堅韌)。

【解析】本題考查煉字。“一何”,“多麼”的意思,分別修飾“盛”和“勁”,突出的是風“大”和鬆“勁”。

2、全詩主要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象徵手法。全詩借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自喻高潔、堅貞的情懷,在自勉中也勉勵堂弟做一個堅強不屈的人。

【解析】本題考查詩歌寫作手法和作者情懷。詩歌的內容是吟鬆,但寫作目的是贈堂弟,借贊松樹的精神達到勸勉堂弟的目的,很自然會想到象徵手法。作者情懷是勸勉堂弟要做松樹一樣品格的人。解題的基本思路:手法十結合句意分析手法十情感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