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喻巴蜀檄》原文及翻譯(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3W

《喻巴蜀檄》原文及翻譯(多篇)

《喻巴蜀檄》翻譯/譯文 篇一

告知巴郡、蜀郡太守:周邊少數民族不順從朝廷搞對立,卻沒有受到軍事打擊已經很長時間了,還時常侵犯邊境,使官吏勞苦。當今皇上登位,體恤安慰天下百姓,團結穩定中原內地,然後發動並派出軍隊到北方征討匈奴。匈奴王恐懼,拱手屈服,下跪求和。康居等西方屬國,即使需要中介語言翻譯才能溝通,也請求來朝廷慶賀,畢恭畢敬地跪拜進獻貢禮。於是轉移軍隊東征,致使閩越王被弟弟殺掉;又乘勢向右攻下南越,南越王派太子來朝廷作人質。南方西方各少數民族的君長不斷效力進貢,不敢懈怠,伸長脖子踮起腳跟,人人仰慕傾心,競相爭先歸順,都想被使喚;只因路途遙遠,山川阻隔很嚴重,不能親自來朝拜。不順從的已被討伐,然而表現好的還沒獎賞,所以派中郎將唐蒙去禮節性訪問西南各少數民族君長。在巴郡、蜀郡徵招士兵各五百名,只是去搬運作為禮品的`財物和保衞使者以防意外,並沒有軍事行動和投入戰鬥的憂患。現在聽説他卻啟用了軍事法則,使青年驚懼,老人憂慮;州縣又擅自派人去轉運糧食和繳納物。這些都不是皇上的旨意。另一方面,應徵的人有的逃跑,有的自殺,這表明他們缺乏作普通百姓的品德。

邊境地方的人,一聽説烽火燃起,就都拿上弓箭騎馬奔赴,或扛着武器跑來,汗水不斷線淌流,還唯恐落後。他們頂着刀口,冒着飛箭,義無反顧,還主動獻計獻策,計策也神速見效,人人心懷憤怒,如報個人仇恨。難道他們喜歡死討厭生,不是中國籍的人,與巴蜀的人不同一個皇上嗎?是他們考慮得深遠,因而樂意盡老百姓的義務。因此有人立了功,得到封官職、授爵位的憑證,生前當公侯,住豪宅,死後留美名揚後世,傳封地給兒孫。他們做事很忠實敬業,然後才能當官享受安樂,名聲永遠流傳,功勛顯著,永不磨滅。因此賢人君子肝腦塗原野,膏血潤野草也不逃避。現在乾點兒搬運禮品到南方的差事,就自殺或逃跑被殺,人死了又無好名聲,被稱為最蠢的人,還影響到父母也受羞恥,被天下人嘲笑。人的胸懷見識相差豈不是太遠了嗎?然而這不只是應徵人的罪過,父兄教育沒有率先垂範,子弟遵循教導就不會嚴謹,就缺少好品德和恥辱感;而且當地社會風氣也不純樸誠實,那些人被處罰、殺頭,不也是應該的嗎?

當今皇上憂慮使者唐蒙和郡縣官吏像上述那樣,擔心不成器的愚民又是如此,所以派親信使者把徵招士兵的事明確告訴百姓,順便用自殺逃跑是對朝廷不忠的罪名來斥責他們,用沒教育好的過失來責怪鄉村小吏。現在正值農忙時期,不想輕易召集人眾,給農民添麻煩,已經親自會見附近縣的人,還擔心遠處高山深谷的人不能普遍知曉。這檄文一到,趕緊下發各縣,讓百姓都知道皇上的心意,希望不要疏忽。

文言文翻譯: 篇二

《檄(xí習)移》是《文心雕龍》的第二十篇,論述檄、移兩種文體,重點是講檄文。檄文“或稱露布”。“露布”在漢魏六朝期間和檄文基本相同,唐宋以後,檄文就專指出師前對敵人的書面討伐,“露布”則專指戰勝後的告捷文書。

本篇分檄和移兩個部分,前兩段講檄,第三段講移,第一段從檄的起源,講到戰國時期正式出現檄文以後的主要作品,結合論述檄文在征討敵人中應起的作用。第二段講檄文的基本特點和要求。第三段簡論移和檄、移的區別。

“奉辭伐罪”的檄文,是用於軍事行動的宣傳文,具有較強的戰鬥性。劉勰所講檄文的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奮其武威,使敵人聞風喪膽,長自己的威風,滅敵人的鬥志;二是充分揭露敵人的罪惡,説明其惡貫滿盈,死到臨頭;三是從精神上摧毀敵人,使敵人的萬丈高城,不攻自破。怎樣才能使檄文產生這樣巨大的效果?劉勰所總結的寫作要求是:第一,從善惡、天道、人事、強弱、權勢等各個方面分析敵我形勢,説明我勝敵敗的必然性;第二,表達方法上既要基於國家的信譽,又要參以兵詐,既不要太老實,又要寫得冠冕堂皇;第三,敍事説理,都要明確果斷,氣勢旺盛而信心百倍。

(一)

雷聲的震動,從光耀的閃電開始;軍隊的出征,要首先傳出其威武的聲勢。因此,看到閃電就害怕巨雷,聽到聲勢就害怕軍威。軍事行動首先要傳出聲威,這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相傳有虞氏便開始警誡國內百姓,夏后氏已開始教訓軍隊,殷代帝王也曾在軍門外訓示百姓,周代帝王在交戰之前對軍隊進行過訓誓。由此可見,無論有虞氏的警戒士兵,還是夏、商、周的教訓部隊,都是宣傳教育自己的民眾,還沒有用到敵人的。到周穆王西征大戎時,祭公謀父提出:“古代有威嚴地譴責敵人的訓令,有誥誡對方的文告。”這就是檄文的源頭了。到春秋時期的征伐,因為是諸侯發起的,恐怕對方不服,所以出兵必須有一定的名義,用以振奮自己的威風,揭發對方的昏亂;這也就是劉獻公所説的:“一方面用文辭告誡對方,一方面用武力強迫對方。”春秋時齊桓公征討楚國,就首先責問了楚國不進貢茅草等罪過;晉厲公討伐秦國,曾斥責秦國侵撓焚燒晉國箕、郜等地的罪行;齊國的管仲,晉國的呂相,在齊晉兩國出兵之前向敵國的指責,仔細研究它的意義,也就是現在所説的檄文了。到了戰國時期,才正式稱這種文辭為“檄”。所謂“檄”,就是明白,就是把問題宣揚揭示出來,使之明明白白。張儀的《為文檄告楚相》,是一尺二寸長的'簡書,因為是明白昭著的文字,所以有的稱為“露布”,用以擴大視聽。出兵是平亂的重大事件,任何個人都不敢自作主張。即使皇帝親自出徵,也要説,他是“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諸侯用兵,就説他是敬奉帝王之命來進行誅伐。所以,古代帝王遣將出徵時,不僅親自推車送出,還要授給將領處理都城之外的軍事大權。奉持正直之辭去討伐敵人,不僅要使自己的行動果敢堅毅,並且要用有力的檄文,形成強大的威力:使討敵的聲威如暴風襲擊,氣勢如彗星橫掃;振奮全軍將士的威怒,聚集於討伐的罪人;説明敵人的罪惡已到了必須懲罰的時候,顯示出敵人惡貫滿盈的氣數;用以動搖作惡者的膽量,穩定順服者的決心;使敵人的百尺戰車,被咫尺檄文摧毀,萬丈城牆,被一紙檄文推倒。東漢隗囂的《移檄告郡國》,列舉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狀。它的文字不加雕飾,但用辭確切,事理明顯,這説明隗囂門下的文士,已掌握檄文的基本體制了。漢未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寫得理直氣壯。雖然其中罵曹嵩是宦官的養子等,對其隱密揭露過分;説曹操設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從事的挖墳盜墓活動,有點誣過其實,但能以抗直的文辭寫其罪過,他的揭露就十分明白了。陳琳敢於對着曹操的鋒芒,幸而後來竟免於被曹操當做袁紹的黨羽而殺掉。魏國鍾會的《移蜀將吏士民檄》,用歷史事實作證驗,也講得很明白。東晉桓温的《檄胡文》,着眼於敵人的罪惡更為急切。以上這些,都是寫得很有力的檄文。

(二)

檄文的主要寫作特點,或者是表明我方的美善興盛,或者是述説敵方的苛刻殘暴;指明天道,分析人事,計算強弱,衡量權勢;引往事以預卜敵方失敗的命運,舉成例示對方以鑑戒。這樣説雖要本於國家的信用,其實要加上用兵的詐謀。用巧詐之辭來宣傳自己的意旨,用光明有正大的言辭來宣揚自己的主張。以上幾點,是所有的檄文都不能違背的。因此,檄文的寫作,無論確立意義或運用文辭,都必須堅強有力。插上羽毛的檄文是表示緊急,就不能把文辭寫得過於鬆緩;敞露簡板向大眾宣傳的檄文,就不應把意義寫得隱晦不明。必須把事理寫得清楚明白,氣勢旺盛而文辭果斷,這就是寫檄文的基本要點。如果賣弄曲折之趣,細密之巧,這種才能對檄文來説,就沒有什麼可取了。此外,州郡徵召官吏的文書,也叫做“檄”,這也是取公開推舉的意思。

(三)

所謂“移”,就是轉變;就是移風易俗,發出命令老百姓就隨從執行。西漢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文辭明白而比喻廣博,已具有移和檄的特徵。到東漢劉歆寫的《移太常博士書》,文辭有力而意義明辨,這是政治方面最早的一篇移文。西晉陸機的《移百官》,言辭簡約而敍事明顯,這是軍事方面一篇重要的移文。所以,檄和移通用於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在軍事上,對反對派用檄,對順從的人則用移。用移文來淘洗老百姓的思想,使上下牢固一致。移和檄的意思和運用雖然稍有不同,但體制和基本意義是大致相同的;移文的情況和上述檄文錯綜相近,所以就不再重複論述了。

(四)

總之,好像三面驅趕禽獸,要把捕網的一面放鬆;對各種罪人的征伐,先要用檄文聲討。檄文要像明鏡一樣讓對方照清其吉凶,像占卜一樣向敵人表明其成敗。要狠狠打擊罪魁禍首,消滅那害人的毒蟲。移文確實可以移風易俗,就如草的順風倒伏。

《喻巴蜀檄》原文 篇三

告巴蜀太守:蠻夷自擅,不討之日久矣,時侵犯邊境,勞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撫天下,輯安中國,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屈膝請和。康居西域,重譯請朝,稽首來享。移師東指,閩越相誅;右吊番禺,太子入朝。南夷之君,西僰(bó)之長,常效貢職,不敢怠墮,延頸舉踵,喁喁然皆爭歸義,欲為臣妾;道里遼遠,山川阻深,不能自致。夫不順者已誅,而為善者未賞,故遣中郎將往賓之,發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幣帛,衞使者不然,靡有兵革之事,戰鬥之患。今聞其乃發軍興制,警懼子弟,憂患長老,郡又擅為轉粟運輸,皆非陛下之意也。當行者或亡逃自賊殺,亦非人臣之節也。

夫邊郡之士,聞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流汗相屬,唯恐居後;觸白刃,冒流矢,義不反顧,計不旋踵,人懷怒心,如報私仇。彼豈樂死惡生,非編列之民,而與巴蜀異主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之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身死無名,諡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曉諭百姓以發卒之事,因數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讓三老孝悌以不教之過。方今田時,重煩百姓,已親見近縣,恐遠所溪谷山澤之民不遍聞,檄到,亟下縣道,使鹹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