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 譯文 賞析(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71W

李白《峨眉山月歌》原文 譯文 賞析(新版多篇)

《峨眉山月歌》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

3.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金陵酒肆留別 篇二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鑑賞 篇三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質樸,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説明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季。“秋”字為入韻倒置句末。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正應了秋高氣爽,月色皎潔的自然規律,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進入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平羌江在峨眉山的東北,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

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為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一般來説無論河水怎樣流動,“ 水中月”也不會隨之流走,月隨水流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觀月老也順水而去。因此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示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第三句中人出現了,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趕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 清溪—— 渝州—— 三峽,詩歌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圖。

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沒有更具體的景物刻劃;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明晰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誘導物。由它引發的意藴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更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凡詠月處,都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一般來説,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達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就有五個佔了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絕無僅有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於:詩境中處處滲透着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處處貫串着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將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此外,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以地名限制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着痕跡,妙入化工。

《峨眉山月歌》賞析: 篇四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這是李白初次出四川時寫的一首依戀家鄉山水的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間吐出的半輪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裏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後,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全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構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

這首詩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全詩意境清朗優美,風致自然天成,為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遊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係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 “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捨。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詩中連用了五個地名,構思精巧,不着痕跡,詩人依次經過的地點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以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藴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連用五個地名,精巧地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豪邁,也有思鄉的情懷,語言流轉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譯文及註釋 篇五

譯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着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捨去向渝州。

註釋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縣西南。

⑵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⑶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源出四川蘆山,流經樂山匯入岷江。

⑷夜:今夜。發:出發。清溪:指清溪驛,屬四川犍為,在峨眉山附近。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今在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説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⑸君:指峨眉山月。一説指作者的友人。下:順流而下。渝州:治所在巴縣,今重慶一帶。

簡介: 篇六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創作背景 篇七

此詩是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大約作於開元十二年(724年)秋天。當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在離開蜀中赴長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寫下此詩。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稱。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園之月。

.教學重難點 篇八

重點:朗讀背誦古詩

難點:感悟詩的意境,受到美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