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W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新版多篇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篇一

送東陽馬生序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2.掌握文中的一些實詞及虛詞“以”的用法。

3.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難點

1.掌握通過對比表達自己觀點的寫作手法。

2.倒裝句和省略句的理解。

教學準備

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大體上把握文章內容。

設計思路

這篇文章字詞難度不大,除了一些重點詞句,其他都比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開篇提出“嗜學”,然後圍繞這個中心詞,層層展開,並採用對比法,點明求學應有的態度和精神。在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掌握重點字詞和句子,然後,由字詞理解到內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觀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學中,要貫穿朗讀,以朗讀帶動文章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説:“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説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今天我們來學習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板書課文標題。)

二、介紹作者和作品

1.介紹作者。

(學生自己介紹,教師補充。)

他是明朝主要的開國文臣,明初文學家。他年少時受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晉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為翰林院編修,因為身老不仕,隱居龍門山著書。明初,徵他作江南儒學提舉,讓他為太子講經,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

誥,朝廷的重要文書,大都由他參與撰寫。年老辭官。後因長孫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與劉基、高啟為明初詩文三大家。著有《宋學士集》。 一

2.介紹本文的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的意思。作為文章的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家的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閲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與書序的性質不同,始於唐朝,文人之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時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

三、朗讀全文,並疏通疑難字詞的讀音

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

嗜學(shi4) 怠(dai4) 叩問(kou4) 綺秀(qi3)四、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五、學習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2.學生分組討論翻譯文句。

3.教師引導學生掌握以下字詞或短語。

(1)餘幼時即嗜學:我從小就愛好讀書。

(2)弗之怠:否定句代詞作賓語前置。之:指抄書。

(3)碩師:大師,對學者的尊稱。

(4)先達:有地位有聲望的前輩。據有關資料來看,可能是指黃晉。

(5)未嘗稍降辭色:態度一直嚴肅。辭色:語言和臉色。

(6)援疑質理:援疑,提出疑難;質理,質詢道理。

(7)蓋餘之勤且艱若此:蓋,句首發語詞。我求學時辛勤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

4.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麼?請簡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寫出自己學習時的困難條件的?請引用原文的關鍵詞語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寫出了學習時極為艱苦的條件,目的是什麼?

(4)根據課文,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作者求學時候的情景。

(學生分小組討論。) ’

要點提示:

(1)講述作者本人求學的艱難和用心之專。 、

(2)主要體現在借書抄錄、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方面。主要語句有:

①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②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③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④餘則綿袍敝衣處其間。

(3)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4)要求學生描繪,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準確描述出來,必須理解文句的準確意思,在此基礎上,再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出來。二是要學生體會作者求學艱難,從而感受到自己求學的幸福。六、領會文章寫作上的基本特點

本文在寫作上,注意了記敍、描寫、議論三者的自然結合。

本文以記敍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地加以渲染和描繪,使文章增添了文采,顯得更加生動具體。比如,寫到百里之外向碩師名人求教的情景,寫了周圍的環境,寫了“先達”的表現,寫了自己求教時的謙虛恭謹。文字簡潔,而人物神情躍然紙上。又如寫奔走途中的艱難,寥寥數語,情態畢現。寫同舍諸生的服飾華貴,採取了細節描寫的方法,更襯托出作者的樸素與艱苦。

七、拓展探究

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方式?寫成發言材料,下節課交流。

八、佈置作業

1.完成上面“拓展探究”。

2.背誦課文。資料鏈接一、關於“序”

古人送別時,往往以詩相贈,有時還給這些詩寫上一篇序,以介紹有關情況。唐初以後,單獨寫的臨別贈言的文章,也叫序,內容多是勉勵、勸慰兼抒發自己胸臆,或對某事發表自己的見解,又叫“贈序”(和“書序”不同)。本文就是明代的名士宋濂寫給同鄉晚輩的一篇贈序。我們學過的《(指南錄)後序》是一篇書序,書序是寫在書的前面或後面,意在交待成書的過程、背景等。二、明初散文 ’

明代初期的散文作家大都經歷了社會**,對治亂興亡的體驗較深,因此創作比較貼近現實。這個時期的主要代表作家有宋濂、劉基、方孝孺等。

宋濂是“開國文臣之首”。他堅持散文要明道致用、宗經師古,強調“辭達”,注意“通變”,要求“因事感觸”而為文,所以他的散文內容比較充實,且有一定的藝術功力。劉基則詩文兼長。散文長於議論,風格古樸豪放,鋒利遒勁,且富於形象性,《郁離子》《賣柑者言》可為代表。方孝孺是宋濂的學生,繼承了宋的文統與道統,且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散文雄健豪放,犀利潑辣,如《蚊對》《指喻》等。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篇二

二十四 送東陽馬生序江春飛

學習目標:

1、  朗讀背誦課文。

2、  2、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翻譯課文。

3、  理解作者是如何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勉勵後生勤奮學習的。

4、  培養想象和情感體驗能力。

5、  通過情景練習,進入→角色扮演的學習方法,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

創意説明:

本文重在敍述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苦經歷,意在勉勵馬生專心學習,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文章從容懇切,令人感動,教學中通過設置情境,學習古人專心求學,刻苦自勵的精神,培養學生想像和情感體驗能力,促使學生好學向上。

學習步驟:

一、新課導入  :

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孟子也説:“夫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些都説明了苦難並非全是壞事,只要我們善於化苦難為動力,則苦難就會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文學常識介紹:

1、  介紹作者,學生自讀課文註釋①和課後資料。

2、  介紹本文體裁特點

本文是一篇贈序,其中的“序”,並非“序言”,而是“贈言”,作為文章體裁,序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書序相當於前言後記,一般是介紹作者生平或成書過程與宗旨,為閲讀和評價作品提供一定的參考資料,或給以必要的引導,而贈序不同,它始於唐朝,文人間以言相贈,表達離別的某種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論,闡明某些觀點,相當於議論性散文的一種方法。

二、初讀課文,疏通學問

1、  師播放朗讀磁帶,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  生自由朗讀課文。

3、  生根據註釋和詞語試譯課文。

4、  四人小組直譯課文,教學巡視。

5、  師生弄清課文大意,師朗誦重要字詞註釋。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提問:

⑴説説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他為什麼能夠那麼做。

⑵文章從哪些方面寫其他學生的優越條件,寫這些人的目的何在?

⑶本文寫作上有什麼特點為?

2、  小組議論

3、  課堂討論

明確:

①   主要體現在:借書抄錄、老師嚴厲、衣食粗劣、生活簡樸、跋涉艱難等。作者認為勤奮和艱苦是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有了主觀的勤奮一切艱難困苦都可以克服,這正是學有所成的根本原因。

②“同舍生……火華然者神人”。他們都沒有成成學,由此可見,作者在困苦中能夠業有所精,德有所成,而處在優越條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能,只能説其用心不專。

③本文以記敍為主,筆法簡潔,有適當穿插描寫,運用對比揭示道理,用切身經歷使人感到真誠。

四、情境練習

1、  教師介紹情境練習的要求。

A、調動學生已有經驗,緊密結合課文解讀。

B、進行情感體驗,深入到人物的內心去。

C、動口、動眼、動手、動腦,進行活動。

D、形式:①一定要緊密結合課文內容。

②   都以第一人稱進行,可以加入合理的想像。

③   六組練習中任選其一。

④   可以説,可以寫,可以表演。

2、  出示情境話題。

A、“我”是宋濂――當“我”少時刻苦求學時,“我”認真的説:

――當“我”老來功成名就時,“我”感慨地説:

B、“我”是老師――當“我”悉心教育宋濂時,“我”嚴厲地説:

――當“我”聽聞宋濂的成就時,“我”欣慰地説:

C、“我”是同學――當“我”看到宋濂苦讀時,我譏諷地説:

――當“我”聽説宋濂做官後,“我”後悔地説:

3、    課堂展示,教師點評,揭示學生要學習宋濂艱苦勤奮的學習精神和堅忍不拔的學習態度。

五、課後延伸

1、              生討論:作者家貧嗜學,樂而忘憂,敬重師長,説説你怎麼看待這種學習態度和從師尊師的方式?

2、  宋濂求學過程中的方法和態度有沒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六、佈置作業

1、  朗讀、背誦課文

2、  完成作業 本

3、  寫一篇讀後感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篇三

語文導學案(49)

年級:八年級   主備:      審核:               時間: 、4、16

課題:複習《馬説》《送東陽馬生序》      課時:一課時

複習目標:

1、掌握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

2、會翻譯重點句子。

3、體會文章中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馬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故雖有名馬                      (2)駢死於槽櫪之間

(3)才美不外見                      (4)策之不以其道

〔5〕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6﹞執策而臨之( )

(7)一食或盡粟一石(         )   ﹝8﹞安求其能千里也(      )

2.翻譯下面文言語句。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3、文中第一段描述千里馬悲慘處境的句子是               ,

4、食馬者不識千里馬的具體表現是什麼?這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具體表現:

思想感情:

5、你認為現實生活中,如果沒有伯樂,千里馬會脱穎而出嗎?

6、你認為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應具備什麼素質,才可能成為“千里馬”?

7、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麼做?

(二)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節選自韓愈《馬説》)

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數鬥,飲泉一斛,然非精潔則寧餓死不受。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餘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戰甲。  ② 褫(chǐ):解除。          (節選自岳飛《論馬》)

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餘里(        )

9.翻譯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馳,其初若不甚疾

10.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寫作者的馬“才美”“外見”的句子是:

11.這兩段文字表面談馬,實則議論如何對待人才。它們都闡述了一個什麼道理?

(甲)送東陽馬生序(略)

1.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

a.無從致書以觀    專心致志       b.益慕聖賢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患得患失     d.未嘗稍辭色    義正辭嚴

2.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錄畢,走送之  走:跑     b.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叩:敲門

c.媵人持湯沃灌  湯:熱水    d.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

3.下列黑體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

a.燁然神人                    b.白玉之環

兩人                         纏萬貫

c.  右備容                      d. 主人日

氣相投                         接再厲

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

①錄,走送之(         )       ②其欣悦,則又請焉(          )

③媵人湯沃灌(         )       ④左佩刀,右備容(           )

⑤餘幼時即學 (        )       ⑥ 錄畢,送之    (           )

⑦媵人持沃灌(           )

5.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俟其欣悦。則又請焉。

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以是人多以書假

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6.人們為什麼“多以書假餘”?

答:

7.從第一段看,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原因是:(1)                               ;

(2)                            ;

(3)                               。

8、結合全文,説説作者最終能夠學業有成的三條理由(各用四個字概括)。

①                  ②                  ③

9、作者幼時借書抄書來讀,其原因是由“             ”與“             ”之間的矛盾決定的。(摘錄原文回答)

10、文章從四個方面敍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11.思索作者的求學經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所獲得的啟示。

12.作者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羨慕的原因是什麼?

13.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寫了自己學習的經歷?

14.讀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答出兩點即可)

15.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略無慕豔意”、“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表現作者在艱苦的環境中一心向學的精神。

b.描寫富家子弟的豪華,是為了突出對自己窮酸生活的遺憾。

c.作者以“勤且艱”的求學經歷,勉勵馬生勤奮學習。

d.文段內容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夠戰勝物質上的貧困。

16.請從語文積累中找出表現古人“好學”的兩個成語:①         ②

[乙]歐陽公①四歲而孤②,家貧無資。太夫人③以荻④畫地,教以書字。多誦古人篇章。及其稍長,家無書讀。就閭里⑤士人家⑥借而讀之,或因而抄錄。以至晝夜忘寢食,惟讀書是務⑦。自幼所作詩賦文字⑧,下筆已如成人。

(選自《歐陽公事蹟》)

註釋:①[歐陽公]指歐陽修。②[孤]幼年喪父。③[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④[荻dí]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蘆葦相似。⑤[閭里]鄉里。⑥[士人家]讀書人家。⑦[惟讀書是務]即“惟務讀書”。務,致力,從事。⑧[文字]文章。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②無從致書以觀

③弗之怠                           ④家貧無資

18.閲讀文言文,要勤查工具書。下面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對“假”字的幾種解釋,判斷哪一種解釋最適合“每假借於藏書之家”中的“假”字。(只需填序號)

假 ①借。 ②寬容。 ③如果,假如。 ④非正式的。

19.根據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餘幼/時即嗜學 b.手指/不可屈伸

c.歐陽/公四歲而孤 d.多誦古人/篇章

2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②及其稍長,家無書讀。

21.簡要回答下面問題:

(1)平時我們説話、寫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來印證自己的觀點。你認為[甲]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來印證下面哪一個觀點呢?       (    )(只需填序號)

a.崇尚科學、消除愚昧,社會才能進步。

b.虛心請教、經常複習,有助於鞏固知識。

c.誠實守信、刻苦學習是成才的重要條件。

(2)你怎樣看待“歐陽修母親畫荻教子”這種做法?請結合[乙]段內容談談。

閡縣林琴南孝廉紓①六七歲時,從師讀。師貧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歸,以襪實米,滿之,負以致師。師怒,謂其竊,卻弗受。林歸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豈束脩③之禮?”即呼備④,齎⑤米一石致之塾,師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紓(shū):林紓,字琴南,福建閡縣(今福州人)。近代文學家,尤以翻譯外國小説名世。孝廉,明清時對舉人的稱呼。②亟:急忙。③束脩:本指十條幹肉,後來通常指學生拜師或親友之間贈送的禮物。④呼備:叫人準備。⑤齎(jī):攜帶。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3分)

⑴從師讀( ) ⑵以襪實米( )⑶負以致師( )

2.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劃線句子的意思。(3分)

若心固善,然此豈束脩之禮?

3.林琴南為什麼急忙回家取米送給老師?從中看出林琴南是一個怎樣的人?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篇四

1.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每:時常。假借:同義詞連用,可譯為“借”。時常向藏有書籍的人家去借。

2.無從致書以觀。

無從:沒有辦法。致:取得,這時指買到。沒有辦法買書來看。

3.益慕聖賢之道。

道:學説。更加仰慕古代聖賢的學説。

4.弗之怠。

弗:副詞,不。之:代詞,指學習。“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詞賓語前置句。不敢放鬆學習。

5.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碩:大。碩師即大師,才學淵博的人。遊;交往。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不能與有名望的人交往。

6.俟其欣悦,則又請焉。

俟:等待。欣悦:高興。請:請教。焉:兼詞,“於之”的合音,向他。等先生高興了,便又向他請教。

7.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

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篋:箱子,這裏指書箱。曳:拖。屣:鞋子。在我當年從師求學時,揹着書箱,拖着鞋子。

8.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支:通“肢”。僵勁:僵硬。媵人:服役的人。湯:熱水。沃灌:澆洗。衾:被子。擁覆:圍蓋。久而:時間副詞,好久,“而”是副詞詞尾。和:暖和。到了住所,四肢凍僵了不能動彈,服役的人拿來熱水(給我)洗手暖腳,用被子(給我)蓋上,很久(我)才暖和過來。

9.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通“披”,穿。綺繡:絲綢做的華麗的衣服。同旅舍的同學們都穿着華麗的衣服。

10.假諸人而後見也。

假:借。諸:兼詞,“之於”的合音。從別人那裏借來後才能看到。

11.其①將歸見其②親也,餘故道為學之①難以告之②。

其①:代詞,指馬生。其②:代詞,作定語,他的。親:父母。也:句中停頓中起提示下文的作用。之①:結構助詞,的。之②:代詞,代馬生。在他將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時,我特意向他講述(我當年)求學情況的艱難來勉勵他。

(甄月朝)

/

《送東陽馬生序》同步練習篇五

《送東陽馬生序》練習

出題人 王珂

《送東陽馬生序》從                          、                        、                       、生活困頓等幾方面,敍述了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苦經歷,意在勉勵馬生專心學習,刻苦攻讀,將來能有所成就。文章從容懇切,富有説服力和感染力。

一,基礎知識:

1,按課文填空

( )冰堅 弗之( ) 德( )望尊 ( )疑質理 遇其( )( )

足膚( )裂 負( )( )( ) 以( )擁( ) ( )袍( )衣

2,解釋加點詞:

送東陽馬生序: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

寓逆旅:

無從致書以觀:                                                        計日以還:

以衾擁覆:                                                               以中有足樂者:

四支僵勁不能動:                                                   同舍生皆披綺繡:

3,翻譯:

a,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d,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閲讀(一):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悦,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無從致書以觀 每假借於藏書之家。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益慕聖賢這道。

又患無碩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  俟其欣悦,則又請焉。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    餘幼時即嗜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敢出一言以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文中劃分層次並概括每一層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記述自己的求學經歷,卻大篇幅地寫老師的嚴厲,作用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閲讀(二):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餘因得遍觀羣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遊,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餘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悦,則又請焉。故餘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餘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餘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豔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餘之勤且艱若此

1,找出文中兩人含通假字的句子並解釋其中的通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本文的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回憶自己刻苦求學的經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畫線句子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多處運用對比手法,試舉一例並説説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和作者當年的學習條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優越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學了課文,你受到了哪些啟發?結合本文,説説現代中學生讀書應有怎樣的苦樂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閲讀(三)

真是春風得意,這次多虧郵局工作的老同學“幫忙”,給我拍了封“母病危,速回”的電報,撈到了一個回家探親的機會。半月已過,假期已滿。趕到縣城,我直奔售票處,買好回部隊的車票。

剛離開售票窗口,那個一直守在邊上的老人突然拉住我:“去寧波?”我點點頭,忽然明白了什麼,甩掉了他的手繼續朝前走。

“探親還是出差?”他緊追不捨。“回部隊。”我愛理不理的。説實在,經常出門在外,這種人見多了,我猜得出再搭上兩句話,他就要説“到部隊看兒子,錢被人偷了。想借點路費,回去寄還”這類活,可能還會擠出幾滴眼淚,最後還可能拿出一個證件,但其真假只有天知道。

老人一怔:“不,我想請你回部隊後替我發個電報。”説着遞上了一個信封和10元錢。

我抽出信紙,上有一行話:“媽,兒因部隊需要不能回家併到醫院服侍您老人家,請媽原諒!小強於寧波。”

我(a愉快h疑惑c吃驚□沉痛)地抬起頭,仔細打量着老人:“你自己可以拍封電報給兒子,像這種情況,部隊領導會考慮的。”

許久,老人才緩緩地説:“他媽患的是絕症,這幾天一清醒過來就要兒子,而小強卻在兩個月前因公光榮犧牲了,沒有辦法,只好……”

啊!是這樣!我一時竟不知道説什麼好,手上的信變得異常入重,彷彿捧着一顆跳動的心。

“我還要到醫院去,這事拜託了。”説罷,他雙手為我扶正軍帽,撫平衣折,轉身融入xixirangrang的人流之中。

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莊嚴地舉起右手……

1.讀拼音,寫漢字:xixirangrang ( )

2.事情發生的地點在( )

a.寧波b.醫院c.縣城售票處d.部隊

3.“你自己可以拍封電報給兒子,像這種情況,部隊領導會考慮的。"句中"這種情況"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要我到部隊後替他發電報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 用簡潔的話概括本文的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是這樣!我一時竟不知道説什麼好,手上的信變得異常沉重。”我感到這封信沉重的原因有兩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着人流中的老人,我莊嚴地舉起了右手。”“莊嚴”一詞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對文中老人的思想品質,有以下三種歸納方法,最正確的一種是

a.表現了老人驚人的頑強意志;

b.表現出老人愛親人的高尚品德;

c.老人具有樸實、善良、富有犧牲精神的高尚品格,是中國真正的脊樑。

課外文言文:

學弈

《孟子》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弈:下棋。  數:技藝。   弈秋:人名。  惟弈秋之為聽:只聽弈秋的。

繳 (zhuó):系在箭上的繩子。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

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

其一人專心致志, 雖與之俱學,

弗若之矣 非然也。

2,翻譯句子。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釋成語:“專心致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弈秋教的兩個徒弟表現各異,一人“_______________”,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5,讀了本文,你受到哪些啟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閲讀(一):

1,略 2,略

3,分層在“既加冠”前。第一層:敍述作者少睥時代求學的情形,寫得書之難。表現作者求學之勤苦。第二層,敍述作者成年後求師的情形,寫從師之艱。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

4,作者用反襯的手法,寫老師的嚴厲是為了突出作者求師的誠懇,生動地表現了他的虔誠和恭敬的態度。突出了他求師的艱難。

閲讀(二)答案見課堂教學設計與案例第五單元測試題第197頁第二行開始。

閲讀(三)答案:

): 1.熙熙攘攘 2. c 3.母親在醫院患病,請在部隊的兒子回來服侍4.不要讓妻子在臨終前知道兒子已犧牲的消息而受到精神上的打擊5.兒子犧牲了,老人卻要我以兒子的名義給患絕症的媽媽發電報請假6(1)為老人失去兒子而深受感動7.我決心完成老人的囑託,並改正自己缺點的決心 8.c

課外文言文答案:

1,得:得到、獲得。 誨:教 其:其中 俱:一起,同時。弗:不

然:這樣 2,弈秋是全國善於下棋的人。 是因為他的聰明才智不如人嗎?不是這樣的。 3,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4,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