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甲午中日戰爭介紹(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15W

甲午中日戰爭介紹(多篇)

遠東 篇一

甲午戰爭失敗標誌着清朝歷時三十餘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割地賠款,主權淪喪,便利列強對出資本,掀起瓜分狂潮,標誌着列強侵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的國際地位急劇下降。甲午戰爭直接導致中國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運動高漲,資產階級掀起了維新變法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中國人民自發反抗侵略的鬥爭高漲,如義和團運動。

甲午戰爭兵敗鮮為人知的原因 篇二

説出來你會不信,那就是“開槍不瞄準”。

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日本軍官回憶説,在朝鮮戰場上,日本各師團一碰到中國軍隊就立即卧倒,一動不動。這時候,中國士兵就開始爭先恐後地放槍,一槍接着一槍,直到子彈打光。等到槍聲漸漸稀少,日本軍隊就開始衝鋒,結果可想而知。

這不是編出來的謠言,也不是手機裏“惡搞”的段子。1860年,一位英國軍官來華訪問。他看到淮軍士兵開槍的姿勢很奇特。朝前放槍,眼睛往後瞅。他推斷這可能是放慣了手銃、鳥銃的原因。

1920年直皖大戰,雙方動用兵力20萬人,消耗子彈幾千萬發。可幾個回合下來,雙方死了200多人。真正在戰場上被槍打死的也就幾十人。這種“惡搞”戰爭的作法,連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莫里遜以“極其惡毒”的口吻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建議中國政府恢復使用弓箭。一來弓箭比較便宜;二來可以對敵人造成真正的殺傷。

後來,蔣介石創辦黃埔軍校,親自編寫步兵操典。他以極其細緻的筆觸,異常詳細地講解了射擊時的動作要領。他特別強調了“開槍要瞄準”這一關鍵性的動作。從這一點來説,後來北伐軍所向無敵,“蔣校長”是居功至偉的。(資料來自《歷史的底稿》——晚近中國的另類觀察Ⅱ。此書的作者張鳴是我非常佩服的一位歷史學家,他極其善於從細微之處觀察大歷史,他還着有《歷史的壞脾氣》)

這不是一段有趣的歷史,它更像是一段黑色幽默。它以一種近似荒誕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走過了一條怎樣曲曲折折的道路。中國人買來了洋槍洋炮,卻沒有學到“開槍瞄準”的“步兵心法”。

中國的“洋務運動”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幾乎是同時起步的。在向列強學習的方面,中國人總是三心二意,半推半就,稀裏糊塗,得過且過;而我們東邊的鄰居卻是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甚至是矯枉過正。他們推行西餐,推廣西裝,普及義務教育;禁止武士帶刀,禁止蓄髮;甚至鼓勵與洋人通婚,以“改良人種”。從此,日本走上了一條“全盤西化”的道路。

此時,中國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洋務方針。他的奏摺讓西太后大為讚許。

其實,即使是在當時,日本全盤西化的作法就引起中國朝野上下的一致反對。大學士徐桐就指斥日本“變國體,有違綱常;通婚姻,有違人倫”。可1895年甲午戰爭的結果卻讓所有的中國人大跌眼鏡。

從甲午戰爭結束至今,時間又過去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年中,我們學會了“開槍瞄準”。但其他東西卻依然學得稀裏糊塗;

我們引入了足球聯賽的制度,但公平競爭的原則卻沒人理會。

我們引入了義務教育的提法,但義得是國家的義務,還是公民的義務依然沒有搞懂

我們引入了現代傳媒,但新聞可信的卻不多;

我們將“民主”寫進了憲法,但“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的宗旨卻很少有人去實踐,一聽到不同的意見便喊打喊殺,亂扣帽了,亂揪辮子,甚至千方百計地去堵住別人的嘴巴。

可看看我們東邊的那個鄰居——那個曾經侵略過我們,至今依然虎視眈眈的“蕞爾小國”,筆者上面開列的所有東西,他們學得是何等地徹底。

當然,當然,當然,外國的先進經驗應該與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可有的人結合得比較好(比如毛主席),其它絕大多數都差強人意。只要有人提出與國際接軌,必定有人強調“中國國情”,強調“民族尊嚴”,強調“文化差別”,結果越學越走樣。

“第五項修煉”的核心內容是打造一個便於溝通的內部結構,創立一個學習型組織。可我們是怎麼學習的呢?請專家來講課培訓基層幹部,每個人花了幾百元錢買學習資料。上了一個月課便立即結業。此後的三年,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切照舊。問一問那些接受培訓的幹部都學到了什麼?大多數人説沒聽懂。

機關事業單位是這樣,企業又怎麼樣呢?我看也不怎麼樣!否則的話,華為的老總任正非為什麼在引進IPD管理體系時一再強調:“5年之內不許進行任何改良,不允許適應中國國情,即便不合理也不許動。”我想他一定是被“中國國情”嚇怕了。

那麼在學習別人先進經驗的時候,一部分中國人心中的“中國的國情”是什麼呢?

一是好面子,不願意徹底地放下身段,承認自己技不如人,向別人虛心求教。這些人是因為歷史的包袱過於沉重。

二是得過且過,千方百計地為自己的懶散尋找藉口。

而上述兩種毛病在日本人的身上都沒有。日本人承認實力,而且只承認實力。你比我強,我就要學習。而且學得認真,學得徹底。徹底到全盤西化,認真到一絲不苟。學習你,趕上你,超過你。

大化改新,日本學習大唐。學好之後,豐臣秀吉便要侵略中國。

明治維新,日本學習西方。學好之後,日本立即挑戰英美列強。

在向先進國家學習的道路上,我們應該好好地向日本看齊。筆者絕非主張“全盤西化”,但是我們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地加以克服。

日本的民族特性完全源自武士道。而武士道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便是劍道。劍道的核心是“殘心”。

“殘心”的概念是每一次揮刀必須全力以付,以果決的勇氣和舍卻一切的信念發起攻擊。當一個動作完成之後,立即以同樣全力以付的心態投入下一次進攻。劍道教育讓日本民族面對每一件事情都全力以付,專心致志。

劍道要求劍士向對手鞠躬時,兩眼必須緊緊盯住對手,鞠躬必須到位,以表示自己的求戰是“真誠而強烈”的。劍道有句諺言:對手擊中你時,你要心存感激,因為是他幫你發現了自身的弱點。劍道的系統教育幫助日本民族面對每一次學習都是“真誠而強烈”的。

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動作,更是一種心態。首先要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其次,要拋卻已有的成見,將自己的心態歸零;第三要徹底地,毫不走樣地學習;最後才是有所發揮,有所創新。

甲午中日戰爭簡介 篇三

1894年,日本以朝鮮問題為藉口向清政府宣戰,這是一場日本蓄謀已久的戰爭。戰爭的結果導致了中日兩國命運的改變:勝利者邁入了近代列強的行列,但之後日本帝國的野心不斷膨脹,最終走上了對外侵略的軍國主義道路。而失敗的一方不僅承受割地賠款之辱,且剛剛開啟的近代化進程亦被攔腰打斷。當時清政府號稱亞洲第一大艦隊的“北洋水師”,彈指間檣櫓灰飛煙滅。如今,中日兩國又站到了歷史新一輪的起跑線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不斷挑釁,以及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斷地發出戰爭言論,中國人腦海深處的歷史記憶被激活。119年後,再回首中日之間的那場戰爭,觸碰的是中國人百年來內心最深處的創傷,但痛楚、恥辱、憤怒、遺憾之外,還應有更多的思考……歷史不能假設,但可能會重演。歷史不會簡單地重複,但卻也有驚人的相似性。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起因:日本覬覦朝鮮已久 篇四

在誘因上,甲午戰爭和10年前的中法戰爭有類似的地方,就是戰爭的蓄意挑起方利用了清朝與有關國家(分別為朝鮮和越南)的“宗藩關係”問題。就甲午戰爭來説,是日本利用了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係”。此事也歷經了多年的過程。

早在前邊述及的19世紀70年代初日本來華議約、換約的時候,它就別有用心地向清政府探詢它對中朝關係所持態度。對日方的目的以及隱伏的禍患,當時李鴻章即有比較敏鋭的覺察,他説,“日本覬覦朝鮮歷有年所,朝鮮為我東土屏蔽”,“倭寇江浙尚是沿海肢體之患,倭侵高麗則為遼京根本之憂”{1}。的確,日本覬覦朝鮮決不是單單限於朝鮮,更在於將它作為跳板入侵中國。在實施步驟上則是環環緊扣,步步進逼。1875年秋,日本軍艦擅自進入朝鮮江華島附近測量海口,進行挑釁,最後竟攻毀朝鮮防軍炮台,並登陸滋擾,此即所謂“江華島事件”。鑑於傳統上中朝“宗藩關係”存在的事實,事後日方派員來與清朝交涉,旨在否定前不久訂立的《中日修好條規》中關於中朝關係的規定,杜絕清方對它染指朝鮮的干涉,甚至要中國“保全”它與朝鮮“交好”。總理衙門理所當然地予以抵制。李鴻章當時亦對此事密切關注,並且日本使者森有禮專門拜訪了李鴻章,想説動他從而影響總理衙門。其間的談話頗有可供揣摩的意藴。

森有禮算不上是日本最高決策層的人物,只是一個“外務少輔”,但他那一副無賴嘴臉和一番歪理謬詞,卻可淋漓盡致地表露出日方的意態。而李鴻章的“義正詞嚴”之中也掩不住不惜以妥協求息事寧人的傾向。早在這個時候,似乎已為十來年後大戰中雙方的基本情狀提供了預示性的信號——

李鴻章當然也以前訂《中日修好條規》中關於中朝關係的規定,為抵擋森有禮否認中朝“宗藩關係”的“法器”。但森有禮不買賬,竟説:“依我看和約沒甚用處。”李鴻章一聽着急了,趕忙説:“兩國和好全憑條約,如何説沒用?”森有禮不遮不攔,説:“和約不過為通商事可以照辦,至國家舉事只看誰強,不必盡以舊條約。”李鴻章直言反駁:“此是謬論,恃強違約,《萬國公法》所不許。”森有禮並不服,説是“《萬國公法》亦可不用”。李鴻章不能不有些憤然了,他道:“叛約背公法將為萬國所不容!”又指着桌上的酒杯打比方説:“‘和’是和氣,‘約’是約束人的心,如這酒杯圍住這酒不教泛溢。”森有禮回答:“這個‘和氣’無孔不入,有縫即去,杯子如何攔得住?”李鴻章以“森大人年少氣盛發此謬論”責之,話題又直接落到《中日修好條規》中關於中朝關係的規定上。森有禮説,代表日方簽約的伊達宗城已經在野,“自來和約立約之人去了便靠不住”。李鴻章反駁:“約書奉有諭旨,蓋用國寶,兩國臣民子子孫孫當世守之。”森有禮又説需要變通,李鴻章答以“未及十年換約之期不能議及變通”。接着又辯論起朝鮮是否中國“屬國”,森有禮説不算,李鴻章堅持説算,是有別於中國本土的“外藩”。森有禮又説到朝鮮不肯與日本“和好”。李鴻章説,不是不肯與日本和好,“是他自知國小,所以謹守不敢應酬。其與各國皆然,不獨日本”。

當時日本署理駐華公使鄭永寧也在場,他幫腔説起“江華島事件”中朝方開炮擊傷日本艦船的事。李鴻章説,日方艦船本不該到朝鮮海域去,人家開炮事出有因。鄭永寧説這次森有禮來到中國有三宗失望的事:一是中方不能保全日本與朝鮮要好的意思;二是總理衙門不明白他要和好的心思;三是恐本國臣民知道中國的態度,定要與朝鮮打仗。李鴻章説,若真是要和好的話,總理衙門不會不明白,“凡事不可一味逞強,若要逞強,人能讓過,天不讓過。若天不怕地不怕,終不為天地所容”。可日方偏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説要與朝鮮議定三件事:一是讓它以後接待日本使臣;二是若有日本遭風船隻到朝鮮它得代為照料;三是日本商船到朝鮮海域測量海礁它不能計較。並説若朝鮮不予議定,日本“必不能無事,定要動兵了”!這顯然是赤裸裸的威脅。李鴻章則以“我們一洲自生疑心,豈不被歐羅巴笑話”勸解。森有禮説:“這也沒法,日本百姓要去打仗,恐國家止不住。”鄭永寧則説:“總要求總理衙門與李中堂設法令高麗(朝鮮)接待日本使臣。”李鴻章説朝鮮因“江華島事件”正在氣頭上,旁人説也無益,勸日本暫且緩議此事。説着説着,森有禮突然冒出了一句“試思日本就得了高麗有何益處,原是慪氣不過”的感歎話,李鴻章趕緊因勢利導地附和,並寫了“徒傷和氣,毫無利益”八個字,在末尾還特別添寫“忠告”二字送給日方。日方還是要求李鴻章轉商總理衙門,“勸説”朝鮮與日本建立關係,李鴻章答覆:“總署回覆你的節略明是無可設法,但你既託我轉説,我必將這話達到。”

李鴻章與日方人員的這次晤談,地點是在保定直隸總督衙署,時間是1876年1月24日,即清歷的光緒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就要過傳統年節的時候,李鴻章還在為“國事”忙碌,起碼可以説是迫不得已的“勤政”吧?交涉中森有禮的“無禮”、鄭永寧的“不寧”,難免讓李鴻章着急上火,但森有禮那句“有何益處”的感歎,似乎讓李鴻章突然看到了“轉圜”的莫大希望,而他最後對日方的承諾也不是打“痞子腔”搪塞,而是立馬就做的事情,趕緊與總理衙門溝通消息,建議將日方的意思通過禮部轉行朝鮮,説是這樣“作為收場,以示格外和好,借答來意,而略緩其逞強黷武之心,更於大局有益”②。

作用還真是“立竿見影”。面對日本的威逼和清方往軟處“勸説”,朝鮮在2月末即被迫與日本簽定了《江華條約》,其中載明“朝鮮國為自主之邦,保有與日本平等之權”。所謂“自主”、“平等”的漂亮字眼,只不過是日本否定中朝“宗藩關係”、而它卻強行染指朝鮮的掩飾而已,日本為侵朝而首先從“法理”上鋪路掃障的一步做成了。接下來,自然便是變本加厲,步步進逼。

李鴻章他們如何應對呢?是主張朝鮮與西方列強也議定條約,以求形成對日本的牽制,制約日本對朝鮮動武。接下來的幾年中,先是由美國,後有英、德等國接踵與朝鮮締約。在李鴻章輩,是想使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但實際後果上,是朝鮮更遭受多頭控制,局勢更加複雜化。

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解釋和分析 篇五

一、對可能發生的侵略戰爭缺乏預見,準備不足,是戰爭失敗的認識原因

日本在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資本主義得到較快發展,與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結合在一起,產生了軍國主義怪胎,極具擴張性和掠奪性。

侵略並戰勝中國,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國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陽子就主張:“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當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朝鮮,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台灣、呂宋之島,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吉田的這一思想,對他的弟子,後來成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內閣大臣)、山縣有朋(參議院議長)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維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陸政策,大臣田中義一在奏摺中説:“明治大帝遺策是第一期征服台灣,第二期征服朝鮮,第三期征服滿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如果説這些議論還是一個“藍圖”,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體了。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國征討方略》,決定在1892年前完成對華作戰的準備,進攻的方向是朝鮮、遼東半島、山東半島、澎湖列島、台灣、舟山羣島。7年後,日本正是按照這個時間表和路線圖發動侵略戰爭,並幾乎達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幾十年裏將上述國策一以貫之,進行各方面的充分準備,前後實施了8次《擴充軍備案》。甲午戰前的幾年,平均年度軍費開支高達總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從皇室經費中擠出30萬元作為海軍補助費,這筆錢雖然不算很多,但表達了最高統治者的決心,勢必對全國產生很大激勵。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國富豪紛紛捐款,一年就有100多萬元。這不僅增加了軍費,也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日本一面擴軍,一面派出大批間諜在中、朝活動,在甲午戰前繪成了包括朝鮮和我國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渤海沿線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條道路的詳圖。日本就像一架製作精良的戰爭機器,時刻不停地運轉着,一旦時機成熟,便會毫不猶豫地訴諸武力。與之相比,清政府對國家安全形勢的判斷就顯得很不到位,對遭受侵略缺乏應有的預見和警惕。

一些有識之士,如兩江總督沈葆禎,台灣巡撫劉銘傳等看出“倭人不可輕視”,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對日本的認識還停留在“蕞爾小邦”的階段,“不以倭人為意”。對國防負重要責任的李鴻章也認為“倭人為遠患而非近憂”。在日本傾全國之力擴充軍備,戰爭危險日益迫近的緊要關頭,清政府反而放鬆了國防建設,以財政緊張為由,削減軍費預算,從1888年開始停止購進軍艦,1891年停止撥付海軍的器械彈藥經費。中國就是在這樣一種不清醒的狀態下,迎來了一場命運攸關的戰爭。

二、一味依靠外國調停,沒有把立足點放在自身力量上來,是戰爭失敗的外部原因

朝鮮戰場的失利,雖然造成了一定的被動,但還沒有影響全局。這時候,清政府如果能認清形勢,堅定地投入反侵略戰爭,並採取正確的戰略,一定能夠挫敗敵人的進攻。可惜中國最高統治者中掌實權的慈禧太后、奕?等都是主和派,李鴻章也堅決主張“羈糜為上,力保和局”。從戰爭開始到失敗投降,他們一直致力於爭取英俄德法美等國家的調停,以達到求和目的。

外交和軍事一樣,都是國家政治行為的重要手段。李鴻章想利用各國之間的利益衝突遏制日本,解除中日軍事對峙,用心可以理解。但他顯然對列強幹預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過分依賴外交斡旋而放鬆了軍事努力。他認為“列強必有區處,必有收場”,命令部下“靜守勿動”,“保艦勿失”,既殆誤了軍機,又影響了士氣。

李鴻章首先請求英國調停,他考慮英國在華既得利益最多,日本侵華“英人必不答應”。但沒有想到英國和日本已經在背後進行了交易,英國照會日本:“中國之上海為英國利益之中心,故須日本政府承認不在該港及附近為戰爭的運動。”當日本政府承諾英國在長江流域的權益不受影響時,英國不但放棄干預,還與日本簽訂了《日英通商航海條約》,以示支持。英國外交大臣金伯利説:“這個條約的性質對日本來説,比打敗中國的大軍還遠為有利。”英國甚至對日軍擊沉本國商船事件保持沉默。就這樣,中國被英國出賣了。

李鴻章轉而請求俄國干涉,因為俄國的勢力範圍主要在東北,與日本有利益衝突。但這時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通,在遠東爭奪的籌碼還不夠,並不想和日本鬧翻,只是進行了一番口舌之爭了事。擔任中國税務司長的英人赫德這樣評價:“俄國人在天津挑逗了一番,過了兩個星期忽然又推卸了,李鴻章討了老大一場無趣。”清政府還請求德、法兩國調停,那更是徒勞無益,白白浪費時間。

三、信奉“武器決定論”是戰爭失敗的思想原因

近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作用遠比古代更為重要。在晚清的政治家、軍事家中,李鴻章特別重視武器裝備。由於他的大力倡導和運籌,推動了洋務運動,組建起北洋海軍和新式陸軍,有利於提升軍事實力。但因為李鴻章把武器作用極端化、絕對化,由“武器決定論”導致悲觀情緒和失敗主義。

朝鮮戰場失利,李鴻章在向朝廷彙報時陳述他的觀點:“凡行軍制勝,海戰惟恃船炮,陸戰惟恃槍炮,稍有優絀,則利純懸殊。海軍快船快炮太少,僅是守口,實難縱令海戰。平壤之敗,因由寡眾不敵,亦因器械之相懸,並非戰陣之不力。海戰之艱危,較陸軍尤甚。海上交戰,以船行之遲速,船之新舊,炮之大小分強弱。我國快船不敵,故海上交鋒,恐非勝算。趕緊設法添購,亦不濟急。”李鴻章的結論是“彼之軍械強於我,技藝強於我”。所以中國的武備“平內亂有餘,御外侮不足。”李鴻章此論一出,立刻就有朝臣對他予以反駁:洋務運動搞了30年,花費了國家鉅額資金,為何尚不能一戰,與英法德俄不等相抗也還罷了,為何連日本都不能一搏呢?光緒皇帝十分惱怒,訓斥李鴻章“怯懦規避,偷生縱寇”,要求北洋海軍集中兵力,迅速出戰。但李鴻章不為所動,仍然堅持“北洋千里,全資屏蔽,實未敢輕於一擲”。命令海軍“惟須相機進退,能保全堅船為妥”。

戰爭的勝負決定於軍事力量對比,這是一般規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需要特定的條件,不是普遍現象。但在軍力相當的情況下,勝負又取決於什麼呢,這就不是唯武器論所能解釋的了。作為戰爭的主要指揮者來説,頭腦中打不贏的陰影必然會對戰局產生消極影響,這也是部隊士氣低落,一味潰敗的原因之一。

甲午戰爭無論從總體上還是從主要戰役來看,都不是敗在軍事力量對比和武器裝備優劣上。以黃海海戰為例:

1894年9月17日,中日海軍主力在黃海靠近中朝邊境的大東溝一帶海域相遇,一場震驚中外,對甲午戰爭進程產生深刻影響的大海戰爆發了。投入這次海戰的中日艦隊實力如下表:

軍艦總數魚雷艇數鐵甲艦半鐵甲艦重炮輕炮排水量中國艦隊14460211413.5萬噸日本艦隊12012112094.1萬噸

可以看出,雙方艦隊的實力不相上下。北洋艦隊的優勢是鐵甲艦和重炮較多,其中定遠、鎮遠兩艘主力艦無論裝甲、噸位、火炮口徑都是當時世界領先、遠東一流的戰艦。日本艦隊的優勢是艦速較快、機動性強。單純從軍力上看,中國艦隊還略佔優勢,但海戰的結局卻是相反。北洋艦隊被擊沉5艘軍艦,受到重創;而日本艦隊未失一艦,只有幾艦受傷。黃海海戰的勝利使日本舉國上下欣喜若狂,天皇頒佈敕令嘉獎有功官兵,還親自譜寫軍歌《黃海的大捷》,歌中唱道:“忠勇義烈之戰,大破敵之氣勢,使我國旗高照黃海之波濤。”而北洋艦隊在此之後更不敢出海作戰,完全失去應有的戰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