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9W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一

成功之處:

1、抓一個場景,兩件事情,一個體會感知課文內容。

2、藉助表格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3、仿寫課文中經典語句運用語言。這三個教學點目標明確,學生學得紮實有效。

不足之處:

這三個教學點沒有一個主線將其貫穿,如一顆顆散落的珍珠,沒有將其串成珠。最後,學生的悟理似乎有些難度,如果將文中的主旨“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貫穿於這三個教學點中,道理貫穿全文,會對最後的悟理起到鋪墊作用,可以比較輕鬆地突破教學難點。

改進措施:

1、佈置預習,做好鋪墊。“不上不預習的課”,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課前佈置學生通讀課文,整理課文,我精心設計了預習單,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做教學內容做好鋪墊。

2、藉助表格,學會方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精心設計表格練習,讓學生藉助表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在練習思考中領悟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聽説讀寫中的語言實踐中學習語文。

3、聚焦語言,練筆運用。文本中典型經典的語言值得學生去摹寫、遷移、運用。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二

略讀課文的教學常常成為學校達標課的香餑餑,老師們普遍認為略讀課文教學容量小,要求低,容易把握。於是,略讀課文的教學課堂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師講,學生聽;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當然還有似為“熱烈的小組討論”。很顯然,略讀課文的教學被引上了歧路。那麼,在提倡高效課堂、學本課堂的今天,在以學定教、以學促學的今天,我們的略讀課文究竟該如何上?在執教《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後,我彷彿找到了略讀課文教學的“捷徑”。

一、教師:順手牽羊——要敢於當“甩手掌櫃”,會當“引路人”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人教版語文第九冊第四組“生活的啟示”中第一篇略讀課文。在指導學生學習了兩篇精讀課文《釣魚的啟示》《落花生》之後,略讀課文我採取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預習內容,老師根據預習情況篩選一個小組,安排課文展講,其它小組作補充發言的課堂學習模式。

有的小組預習內容是: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這是我們常規預習內容。

有的小組在此基礎上增加了:理解詞語,概括主要內容。

而我選擇了樑燦組:

集體任務:

1、生字注音,在文中圈出生字詞,標自然段,讀課文三遍。

2、質疑。

分工任務:

草:重點句理解。

根、葉:完成導讀任務。

花:理解重點詞。

(我們班根據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態度將四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學優生為“草”,其次為“根”,待優生為“葉”,待進步生為“花”。當時為待進步學生取名為“花”,意即希望他們在新學習模式下能“如花綻放”。)

選擇展講小組後,我和樑燦組商量,將展講順序作了安排:

1、讀生字、詞。(方式:點學生讀)

2、讀課文(方式:展講小組讀,淘汰讀[“淘汰讀”是我班本學期試用的一種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的方法:從“草”開始每人讀一句,如果讀錯了則被淘汰進入復活賽,如果在復活賽中仍然無法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則被要求“雙線過關”即先找組長過關,再找老師過關。這樣的檢查方法在班上頗受學生歡迎。因為是常態教學,所以樑燦組在商討“讀課文”的方式時,四名同學不約而同提出了“淘汰讀”。)

3、概括主要內容。(這個任務樑燦組未做,我選擇了雨婷組作展講。)

4、理解個別詞的意思。

5、理解重點句。

6、“導讀”問題解答。

7、質疑,解疑。

樑燦組接受任務後,利用課間時間做準備,包括安排主持人、每個環節的中心發言人、展寫人。

學生進入第三學段後,閲讀、理解、表達、寫作的能力都應該上升一個台階,當我的學生在課堂上時而熱烈爭論、時而用求知的眼神望着我時,讓我不止一次感受到了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先進更應該是常態的教學理念帶來的益處,也讓我認識到我的學生已經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慾望並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從各小組制訂的預習內容看,學生已能在小組學習模式下把握基本的預習內容,這就意味着學生的略讀課文學習老師可以放手。但是,學生畢竟是第一次當“老師”,所以老師的“引”是必不可少的。一要根據各小組的預習情況選擇展講小組。只有小組每個成員認真完成預習內容,展講時才能注意聽其他組員的意見。二要引導展講小組安排展講順序。這樣更是為了讓其他小組學習按幹什麼順序進行展講。三要幫助展講小組觀察課堂,小聲提醒展講小組把握展講節奏、確定問題解答或補充人,並協同學生進行評價。在“理解重點詞”環節,樑燦小組展講的重點詞是“星羅棋佈”“絡繹不絕”,很顯然他們抓到了關鍵詞,此時我小聲提示樑燦組要求學生用詞説話,並説出“絡繹不絕”的近義詞。隨後,清澡小組提出他們還找到了一些詞的解釋。在聽到他們的詞後,我告訴學生:在理解詞語時,同學們已經能理解的詞語不需要再作解釋。課堂上,我只是順着學生的思路作些小提示,學生便能解決問題。這樣的“順手牽羊”,更能讓學生有學習的成就感。

二、學生:厚積薄發——讓“精讀”為“略讀”鋪路

“理解重點句”環節:

樑燦(草):下面我來説説我對這個句子的理解:請大家看到第二自然段“‘好好瞧瞧吧,親愛的孩子,’父親和藹地説,‘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這句話的表層含義是:到達教堂的路有很多條。結合下文“‘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深層含義是:生活中,成功的方法有很多。

(樑燦的回答話音還未落下,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同時,展寫人將“表層”“路”“深層”“成功”這些關鍵詞寫在了黑板上。)

課堂上學生的掌聲是對樑燦同學答案的肯定與讚賞,但又何嘗不是鼓掌的同學自己的答案?他們鼓掌是因為他們知道樑燦的答案是正確的,全面的。為什麼鼓掌?因為《落花生》一課的教學剛剛又複習了理解重點句子含義的方法,從“表層”“深層”兩個方面去理解,大家都因數樑燦的發言而再一次體會到這個方法的實用。展寫人在答案完善後適時寫下關鍵詞,正是我們在精讀課文的課堂上常用的速記辦法。

“導讀”問題解答環節:

張全績(根):下面由我來解答“導讀”中的問題:説説“我”是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的。第一次“我”遇到的困難是……(説了半天,也沒抓住要點。這時,下面的同學急了,紛紛舉起了手。主持人樑燦點了一名學生)

生:我從第九、十兩個自然段知道,“我”遇到的問題是不能在兩個星期內完成四十件毛衣。

生:我覺得用“‘我’不能如期交貨”更簡潔。

(聽到這個答案,同學們都點頭表示認同。甚至還有同學忍不住説“是,是,是”。接下來,張全績按照同學們的方法回答了第二個問題。)

張全績:“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時裝展開始前,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跑光了。

(這個答案顯然是錯誤的。補充組的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舉起了手。)

生:張全績,聯繫十一、十二自然段,我肯定地認為‘二十位心靈手巧的婦女’是上一個故事裏的,請大家看到第十二自然段“後來,我計劃舉辦一次大型時裝展,但在離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在另一家時裝店的挑撥下跑光了”,這告訴我們“我”遇到的第二個難題是:在時裝展出只有十三天的時候,縫紉姑娘們跑光了。

(這時,張全績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不好意思地重新整理了答案。展寫人寫下“不能如期交貨”“縫紉姑娘跑光”。)

補充組的同學在發現張全績同學的答案錯誤後,不僅給出了答案,更能説明答案是如何得來的,這也是我們精讀課堂上訓練的結果——不僅要得出答案,並且要説明解決的方法、思路。

葉聖陶先生曾經説過:“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略讀教學是對學生精讀後的能力運用與檢測。課堂上,不僅是樑燦小組,鼓掌的同學不是都具備了或者被喚醒了將精讀課文的學習方法運用到略讀課文學習的能力嗎?

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精讀和略讀之間充分體現着“基礎”與“運用”的關係。所以,第三學段略讀課文的教學更應該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不僅僅是降低學習要求,在學生具備一定學習能力、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之後,老師樂當“旁觀者”,略讀課文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用,在教學中真正做到葉聖陶先生的“教是為了不教”。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三

今天教學這篇課文,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一節課抓住兩個中心問題解決,讓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含義。可是課堂教學效果卻沒有達到我的預期設想。課後反思,主要有以下問題:

1、學生預習不深入。家庭作業佈置學生讀課文5遍,有些學生根本沒讀,也沒有提前找到自己不會的問題。我們常説只教學生不會的問題,如果學生沒有預習課文,根本找不到自己的疑問,怎樣做到教不會的問題呢?所以課前的預習十分重要,預習方法的指導也很重要。課文必須讀熟,學生才能跟着老師的思路走。

2、課堂上要重視小組合作的作用。本節課讓學生找第一個問題:“我“是怎樣克服遇到的困難時,學生有難度,因為時間關係,找了幾個同學補充才完成。如果這時候採用小組合作,應該是效果明顯。小組合作應選擇恰當的時機。

3、拓展延伸部分,“讓學生説説自己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應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想一想,寫一寫,再交流。

上好一節課,除了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瞭解學生的學習基礎也很重要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四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是對建構主義思想的形象寫照。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多元化的,事物的複雜性、學生的差異性,使每個學生對知識意義的建構是不同的。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語文教學,強調閲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學中要創造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機會,從而達到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和理解課文的境界。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篇課是美國的作家伊爾莎·斯奇培爾莉寫的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身受益的文章。

文中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這句話給了我們人生極大的啟示。這是父親帶女兒登上教堂塔頂後對女兒説的話。前一句,是父親設法讓女兒看到的事實──條條道路通羅馬;後一句是父親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兒帶上高高的塔頂,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這兩句話看似直白,卻含義深刻。父親接下來講的話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就是對這兩句話的補述。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千萬不能灰心,首先要有決定去走另一條路的信心和勇氣,這不僅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也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另一條路也許不那麼直接,但幾經周折,還是能夠到達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還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達目的地的捷徑。

那作者所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呢?我預設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再次讀課文,帶着問題邊讀邊思,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閲讀想到的,也可以是從文中找到的詞語,我根據學生的回答適當加以引導,關注到課文中的關鍵詞。我後來所舉的兩個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説明這一點。要是因為一條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條,那麼你就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人在這條路不通,走那條路;如走那條再不通,可走另一條路,只有不斷探索,才能逐步接近目標,最後走向成功的。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五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生受益的文章。文章通過回憶小時侯父親帶“我”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廣場的街道,讓我知道“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懂得生活中的路也是如此。隨後通過“我”的兩次人生經歷,讓人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着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克服許多困難,當再一次衝破艱難、經歷苦難後,腳下的路就會多一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打算一課時完成,全文圍繞中心句“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再聯繫生活實際,寫出重點語句的體會。可是卻發現時間遠遠不夠,利用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含義,內容太多,像“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就有五句,每句都認真理解,當然實際不夠了,後來發現,略讀課文,只要讓學生找出語句之後,讀過理解就可以了,可我總怕學生理解不透,所以講解總是過多,而耽誤了時間。

由此,我總結到,我們該放手時就要大膽地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他們自己理解思考,懂得了就可以了,沒必要講得太多,講多了反而就不是略讀了。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篇六

教學《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一課時,我通過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認識自主學習的意義,由此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面向全體發展,主動發展,收穫頗豐。現在將這朵教海里的晶瑩浪花與大家共同分享。

那節課,我快速走進教室,浮現在眼前的是男生你爭我吵,女生則一張張疲倦的小臉像霜打過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的耷拉着。我想:如果和往常一樣佈置自學課文,然後談體會,學生也不會有什麼收穫的。思慮了片刻後,我激動地説:以前咱們是讓大家先自學,然後再講,而且也總是講得很少……話音未落,好動的於景一就大聲嚷起來:以前的老師講課講的可詳細了,老師你總是讓我們自學:然後提問你認為是什麼意思?你能體會句子的含義嗎?他這麼一説,教室裏立刻像炸開了鍋一樣,大家七嘴八舌地説了起來,以前學古詩的方法,是老師講意思,然後抄下來背一背,我們對古詩理解地可透徹了。此時此刻,我及時調空課堂紀律,面對現實改變教學方法。採用談話法,同學們,我只是一個國小教師,而我的學生將來很可能是教育家,藝術家、科學家乃至是教育部長。這就是我滲透給你們的學習方法,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主學習,學會發表自己的意見。凡是大師們,凡是有權威的人物,是有獨到見解的人。我是在培養大師級的人物。都你會學到很多很多東西,我一個國小教師又能給你講多少東西呢?我的話一出口,教室裏馬上就安靜下來了,大家靜靜地看着我,爾後,又興奮起來,摩拳擦掌地要成為大師級人物。

這時,我抓住時機,佈置本節的教學任務:學習閲讀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自學要求一佈置下,大家就學習起來。這節課的課堂效果非常好,在彙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認識到了什麼時,有幾個學生的意見非常精彩:

學生1聲情並茂地説:我認識到了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我們在一條路上走不通,還可以走另一條路。

學生2大聲地説:我贊成他的意見,例如,我學習不好,肯定考不上大學,但我可以學做生意,可以把生意做大,這也是為國家作貢獻,也是成功的一條路。

學生3信心十足地説:我有一幅好嗓子,將來成功的路是當一名歌唱家。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

學生4勇敢地説:我想將來當xx,為人類造福,為百姓造福。

我愉悦地説:既然大家的理想是繁多的,通向成功的路是千萬條的,就開始投入到大師級的學習過程中去吧。這時同學們邊讀邊畫,邊批註含義深刻的句子,一會兒,個個羣情激昂回答問題。

這節課在一陣陣熱烈的掌聲中落下了帷幕,由此,我的體會是: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積極性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