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64W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多篇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1

他,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曾經居住在現在的江蘇吳縣。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的求學經歷十分坎坷。別別人在賞燈品酒中能夠找到他們的歡樂,而他,只有在閲讀四書五經之中,才能找到他的歡樂。范仲淹平時凌晨舞一通劍,糊糊塗塗的睡到半夜,吃幾口飯,便開始研讀一些經文和一些古人所留下的詩篇。對於讀書,范仲淹是那麼地如飢似渴,除了讀書,范仲淹沒有任何特別感興趣的愛好。

范仲淹每天清晨都要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後,便用刀割成幾塊,早晚各取兩塊,就就着鹹菜下肚。夜深人靜,窗外的星星一閃一閃的,而他,還點着一支蠟燭,他努力地使自己清醒一點,可陣陣睡意向他襲來……

一天,他的朋友來拜訪他,那個朋友見范仲淹過得實在不好,就派人端來了一些好菜。可是,幾天後朋友又去看他,之見那菜絲毫未動,都已經發黴了。朋友十分生氣,就説:“君子不吃小人之食,難道你在貶低我嗎?”范仲淹忙説:“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如果我吃慣了這些好菜,就吃不慣這些粗茶淡飯了。”

在蘇州的天平山上,還有一個范仲淹的雕像呢!每每看見他的雕像,我對他的敬佩之情就會油然而生!

范仲淹是一個逆境成才的典範。他的愛讀書和不虛榮,終於讓他成為了北宋的.大詩人。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2

近日,嵐皋《杜氏家規》被中紀委推介,這是我們身邊的家訓,讓人感覺有温度、有深情,觸手可及,展現了杜氏一族良好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家風是一個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雖然不易看見,卻在潛移默化中滋潤着家族中的每個人。中國人歷來崇尚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足見家庭之重要,家風之關鍵。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家是國之細胞,每個家庭好了,國家才會興旺發達。良好的家風是標杆。家風正,則英才輩出,家族興旺。家風不正,則易生敗子,家道中落。良好的家風引導人們做善事行善舉、敬畏法紀。人們在做人做事時,會不由自主受家風影響。

時代呼喚良好家風。當今時代,活力四射,各種思想雜亂紛呈,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甚囂塵上,人們需要追求一種內心的寧靜,而這亟需良好的家風涵養。多次強調家庭、家風的重要,在20xx年春節團拜會上特別強調: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使得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這是對廣大黨員和領導幹部的殷切期望。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廣大黨員幹部要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家風好,方有黨風正、政風清、民風淳。xx大以來查處的各級領導幹部違紀案件中家族氏腐敗問題層出不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風出了問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權力尋租、腐敗滋生。

樹立良好家風,必須嚴以律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幹部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黨紀國法,遵守中央八項規定。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守住底線、築牢根基,為親屬子女做好表率。基層紀檢監察幹部要實現勤學、強能、實幹、守己、健身十字修為,以忠誠詮釋擔當。

樹立良好家風,必須管好家人。良好的家風能夠提高家庭拒腐防變能力,家風崇儉戒奢,則家庭清正廉潔。廉潔的家風能促進廉潔的作風,樹立廉潔自律的家風,黨員幹部必須守好家庭這片廉潔淨土,時刻警惕那些糖衣炮彈對配偶和子女的攻擊,嚴把家庭廉潔關,提醒家人自重、自醒、自警,嚴防燈下黑。對於家人身上的苗頭性問題,要防微杜漸,做到早教育、早制止、早糾正。

樹立良好家風,必須崇尚學習。黨員幹部要以好的家風為榜樣,當前《杜氏家規》就為我們提供了最生動的素材,我們要自覺對標看齊。好家風的養成,與黨員幹部個人及親屬的自身素質和修養有着極大的關係,知識充足,自然就能更加了解社會現象、懂得人生道理、分清是非對錯。黨員幹部要多讀書、明事理,腹有詩書氣自華,以豐富的知識來拓展家風的內涵。黨員幹部要在家庭中營造一種崇尚學習的氛圍,讓家人從書本中得到更多的啟迪和收穫,從學習中豐富知識、提升素養。

正己身,嚴家風。讓我們以良好的家風帶動黨風和政風的改變,形成風清氣正、清清爽爽的政治生態環境,砥礪擔當共圓中國夢!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3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汲取家規家風中的精華,多渠道、廣角度、全方位挖掘四川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並對典型家庭、典型人物進行全方位宣傳,展示四川人的家國情懷,省紀委機關、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決定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天府好家規徵集評選活動,將評選表彰四川省十佳天府好家規。

下面談談我對該活動的感想:

沒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但一般家庭明列條文的家規,並不多見,多是約定俗成的家規。

在xx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指出,抓好作風建設,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領導幹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

關於家風,不同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一般農家,勤儉為本,孝敬老人,對親友禮尚往來,對鄰里和睦相處,對社會惜老憐貧,這便是好家風。

家風建設修身為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完善個人修養,是社會道德規範的延續,也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承。修身一方面是提高個人道德素質,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作為領導幹部要懂得知足,提高自身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鑑別力。魏徵説:傲不可長,欲不可縱,樂不可極,志不可滿。領導幹部應將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思想深深烙入腦海,淡化個人得失,在為民務實中實現個人的價值。 家風建設重在傳承。中國傳統教育講究言傳身教,教育不僅是文化知識的傳播,還是道德修養的映射。在家風建設上,古語説,母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優秀的個人修養是可以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和為人處世感染下一代的。家風

正,影響給孩子骨子裏的正氣和正義是必然的,這樣的孩子進入社會,釋放出來的自然是正氣,面對歪風邪氣乃至破壞黨風政紀的貪腐投機行為,便有一種本能的拒斥。

家風的形成,靠家庭世代沿襲,靠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才能形成。家風好,受世人稱讚,家庭成員也感到自豪,家庭的社會地位自然也高。

通過對傳家風,立家規,樹新風的學習,我會不斷加強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和黨性修養,求真務實地把各項工作做到實處,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實際行動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衝得出來,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把領導交給我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4

一句家規家訓,幾代世風餘韻。即日起,由市紀委機關、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舉辦的我愛成都·天府好家規徵集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全市評選經典家訓家規,徵集優秀家風故事。一個家庭凝聚一座城市的厚德,一句家訓貫穿幾代人修身齊家的信念。

家風是什麼?楊樹桐先生在他的《家風漫談》一書中這樣解釋: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長期以來形成的能影響家庭成員精神、品德及行為的一種傳統風尚和品德。一個家庭或家族,可以沒有顯赫的家世,殷厚的財富,但不能沒有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也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就能建立,必須依靠家庭家族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人人建設,世代弘揚。其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長輩。

良好家風的形成,無關家庭貧富,亦無關父母文化程度,所關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養。在今天很多人都忙於工作、事業而無暇顧及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理當值得我們深思,這不是因為時間與距離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們忽視了家風的力量。良好的家風,能成就孩子一生;而這種薰陶,最好從孩提時代就應開始,你從小給他灌輸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的觀念,他就可能養成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思維,良好的家風伴隨孩子一生成長。

從我自己的成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良好的家風對下一代成長的重要性,而從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更加感到,在一個充滿親情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會更加陽光。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5

在儒家經典《禮記·大學》中載曰: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思是説,古代那些要使美德彰明於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國家的人,要先整頓好自己的家,要整頓好家的人,要先進行自我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後自我修養完善;自我修養完善了,然後家庭整頓有序,家庭整頓好了,然後國家安定繁榮,國家安定繁榮了,然後天下平定。齊者,整治也。古人認為,家與國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只有善治其家者,才會善於從政,善治其國。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在治家之道上,有很多著名的家訓,而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公元989年~公元1052年)的《家訓百字銘》則是家訓中的突出代表。《家訓百字銘》全文為: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末學最近研習佛學知識,結合自己的持家經歷,再來看這段百字家訓,不禁感慨萬千,受益匪淺。現與眾同修共同分享心得體悟。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是中華民族歷來的傳統美德。在佛教裏,更是將孝道作為衡量學佛人修行深淺的度量,在經典中一再強調,如《佛説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説盂蘭盆經》、《孝子經》、《大方便報恩經》等。人之孝心,亦如法之正軌,孝道一行,家道全也。一個懂得孝順父母的人,必能惠及自身、周遭,乃至天下。古語説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還需父子兵,兄弟間理應相互幫助,相互關心。我們持家立業,必須得注重孝道,維繫好家庭成員之間的良好關係,不遺餘力。無論是孝道也好,丹誠也罷。都是慈悲的體現,慈悲是沒有度量,沒有盡頭的。這二十個字,是告誡後代們要注重孝道和慈悲,才能團結齊心,創建和美家庭。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書到用時方恨少,如果我們平時能夠勤學苦練,一旦真正用到知識的時候,也不會驚慌失措。范仲淹在年輕時一度連夜苦讀,凌晨舞一通劍,夜半和衣而眠。別人看花賞月,他只在四書五經中尋樂,數年之後,他深諳儒家經典,吟詩作對,順手拈來,成為一代文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讀書很重要,尊敬師長更重要,我們應該向敬重父母一樣尊敬師長。遵守禮儀,謙遜忍讓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如果一味疏忽,用狂妄的心態去為人處事,必將事倍功半,得不到理想的結果。遜讓敦睦鄰,即是説,唯有謙遜忍讓,用寬厚和善的態度,才能促進鄰里和睦。這二十個字,是告誡後代們要知道謙卑寬厚,能夠彬彬有禮、友好待人,才能廣結善緣,贏得福報。

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尊老愛幼歷來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體恤鰥寡孤獨與弱勢羣體同樣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德。像現在在公交車上設有老弱病殘席,在乘車時設有老弱病殘孕專用通道,為百姓辦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等,就是敬長懷幼、體恤孤貧的直接體現。大至一個國家,中至一個團體,小至每一個人,都應該有這種情愫,能夠發揚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的精神。滿招損,謙受益、公生明,廉生威,我們為人處事,要具備謙虛與廉明的品質,千萬不要驕傲自滿、恃權傲物。這二十個字,是告誡後代們要知道尊老愛幼、富有同情心,能夠戒驕戒躁、謙恭廉明,才能樹立威信,為人信服。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轂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敬惜字紙是中國文化傳統理念之一,在科舉制度的影響下,出於對文化與文字的崇敬,古人認為應當對字紙,即寫有文字的紙張表示尊敬和愛惜。中國佛教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在《普勸敬惜字紙及尊敬經書説》中雲:字之恩德,説不能盡。敬惜書字,福報甚大。即便是現在,珍惜字紙也是環保和節約資源的重要方式。五轂即五穀,指稻、黍、稷、麥、豆,泛指糧食作物,是人類生存的根本,是最樸素、最自然,也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傳統食品。沒有五穀,我們的色身就無法得到供養,我們的生命也就無法繼續,所以我們應該報五轂恩。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我們做事要順應天理,做人要博愛一切眾生,不能幹出傷天害理、荼毒生靈的勾當,否則就會有惡報。這二十個字,是告誡後代們要知道勤儉節約、懷着感恩的心,能夠順應天理、慈悲為懷,才能廣種資糧,普利羣蔭。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何謂八德?即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古人處世的基本操守。宋代以八德為標誌,形成了以家為本的倫理道德觀。實際上,八德發展到現在,就成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這二十字的公民道德規範。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這兩句是對前面家訓的總結。創業容易守業難,這同樣適用於持家,一個家業的操持與發展,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後世如能謹遵前人教誨,以家訓為戒,才能將家業繼承得更好,將家庭操持得更好。這二十個字,是告誡後代們要切記前輩訓誡,精進勤勉,遍施善行,才能發揚祖業,有所作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一生坎坷,在仕途上也是幾起幾落,但其虛懷若谷、謙恭寬厚的品格一直為後世敬崇與效仿。這首《家訓百字銘》以樸實無華、言簡意賅的文字,總結出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要點,讀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不愧是家訓中的精華之作。

?三國志·魏志·王昶傳》載曰:未有幹名要利,欲而不厭,而能保身持家,永全福祿者也。家庭是一個小社會,能夠操持好家務,繼承好家業,打理好家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從這個角度來看,《家訓百字銘》不失為一套助力於我們為人處世、操持家業的成熟理論。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6

我們的範氏傳統家風,第一個,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第二個為人忠誠耿直,謙遜謹慎……今天帶你來主要是看下我們範家大院,看下我們範氏的傳統家風家規。今後你不管走到哪裏,不要忘記你是範家的後代。

已經記不起從什麼時候開始,範氏家族裏誰家有孩子長大了,誰家有人要外出開創事業,他們的長輩都會把他們帶到這裏來,很莊重地給他們講家族的規矩。

儘管這些道理他們從小到大都不知道聽了多少遍,但這樣的儀式感還是讓他們體會到一種特殊的意義。這裏,就是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縣的範家大院。

200多年前的清朝雍正年間,范仲淹的第20代孫範養源攜家人從廣東來到這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家道中興,買下田產,修建了這座大院。範家從此在這裏開枝散葉,如今,散落在羅江的範氏後裔已有兩萬多人。

家風,是一個家族靈魂的延續。每年的春分時節,範氏家族的後人都會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範家大院,重温“先憂後樂”的家國情懷,傳承“廉儉一生”的範氏家風。

范仲淹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他為官幾十年,幾度沉浮,官職遍歷朝中重臣和地方要員。但他一生清廉守正,持儉忍窮,樂善好施,被稱為“大忠偉節,前不愧古人,後可師來者”。

身為北宋名臣,范仲淹以卓越的文韜武略,整頓吏治推行新政,建立功勛造福百姓。堅持做人、做官、做事上不欺騙君主,下不欺騙百姓,中不欺騙自己的良心。在他看來,既然享受俸祿,由民供養,自當勤勤懇懇、清清白白地為國分憂、為民辦事。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7

范仲淹青少年時,冷頭沃面,劃粥為齏,刻苦攻讀,誓“以天下為己任”。入仕後,他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殫心竭慮、鞠躬盡瘁,始終把百姓的冷暖憂樂掛在胸懷。難能可貴的是,雖官居要職,他始終嚴於律己,注重家聲,國財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後,治喪無其所,“入殮無新衣”。

范仲淹二兒子範純仁,娶妻王氏。王氏為朝廷重臣王質長女,在孃家舒適享受已成習慣,到範家後很不適應清貧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這位兒媳從孃家拿來優質絲綢做帳幔,心裏很不高興,指責兒子和兒媳説:這樣好的綢緞,怎麼能用來做帳幔呢?我們家一貫講究清素節儉,你們如果把這些奢華的壞習慣帶到家裏,搞亂了我的家法家規,我就要在庭院裏用火燒這些綢緞!

其兄範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給自己的兒子們謀個一官半職,范仲淹在《與中舍書》回信中,着重談了對侄子們的教育問題,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發奮學習,每天必令其鑽研功課,苦讀苦練,決不能讓他們得過且過,混天度日。要讓他們瞭解,只有等到他們學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規定向朝廷請示給他們安排職務。兩位侄子在他的教導下,學業上進,品行端正,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後來經范仲淹推薦,朝廷按典章慣例給予恩蔭入仕。此時范仲淹又馬上給他們寫來書信,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處小心,不得欺事。與同官和睦多禮,有事即與同官議……莫縱鄉親來部下興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營私利。”

范仲淹這一段語重心長教育侄子的話,得到了大理學家朱熹的讚揚,他説:范文正公寫給侄子的信,語言樸實易懂,讓人感到親切。其要義在於“莫營私利”。

從五代起,範家世居蘇州,先人陵墓多在天平山。范仲淹曾在蘇州為官,興水利,辦府學,造福鄉梓。據傳,他在南園一帶曾買下一片土地,陰陽先生説,這是塊風水寶地,“居之,必世出卿相”。范仲淹本來打算建房居住,聽後卻辦起了學宮,蘇州府學即自此開始。晚年,他又到蘇州辦起了義莊。至今,府學、義莊舊跡仍在。

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有云,“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想來,這便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境界與品質。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傳承范仲淹的家風和家教,尤為必要。作為人民公僕,要勵精圖治,“公”字當頭。

范仲淹政績卓著,文學成就突出,他倡導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對後世影響深遠。

范仲淹傳心得體會篇8

根據上級法院部署,我院於近期組織開展了廉潔司法警示教育。通過學習文件、通報,觀看道德宣傳片《中國傳統中的家規——范仲淹》讓我獲益匪淺。直面陰暗固然令人痛心,但以史為鑑乃強基所必需。在當前推進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中,乃至今後長期的司法活動和社會生活中,作為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作為一名正義化身的人民法官,我應當後師不忘前車之鑑,善於從反面典型中吸取教訓,時時刻刻警醒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養。

一要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倡導終身學習的當今社會,學習幾乎成為全民的自覺行動,故對於一名黨員幹部來説,尤應把學習作為必修課,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不學習,思想就無法進步,能力就無法提高,方法就無法改進,做出的決策可能失之偏頗。説實話,我們也常常看到一些黨員幹部在學習上靜不下心來,總以工作忙為藉口推三阻四,走形式主義,結果是隻聞學習口號響,不見學習水平漲。好多東西,只有靜下心來細細研讀,細細體味,才能有所思,有所獲。大量反面的案例告訴我們,不學習,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容易浮躁,靜不下來;而心不靜,慾望就容易膨脹,就會拒絕不了誘惑,亂方寸,最終被誘惑的繩索絆倒。綜觀好多倒下的幹部,在反省時都痛心疾首地提到把精力過多地用在應酬和社交上,而沒有潛心攻讀政治和業務書籍,以致最終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因此,作為法院幹警,必須要堅持認真學習,從書本上學,從實踐中學,既要努力鑽研法律、鑽研業務理論,更要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學政治、學做人,這樣才能求得真實學,增長真才幹,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汪洋大海中常葆一帆風順。

二要始終堅守廉潔自律的行為規範。一心為民、兩袖清風,公正審判、清正廉明,這是一名法院幹警最基本的行為準繩。組織上一直教育我們要廉潔奉公、嚴格自律,也時常為大家敲警鐘,我們一定要銘記在心。黨員幹部不廉潔,不僅會破壞黨羣關係,敗壞黨在人民羣眾心目中的形象,更會嚴重損害黨和國家的利益。有些黨員幹部並非學識不高,能力不強,就是因為未能廉潔自律,最後跌入犯罪深淵,給自己,給家庭,給社會,給黨和國家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因此,作為法院幹警,特別是黨員幹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投身實踐,在實際工作中加強黨性修養、增強羣眾觀念、改造精神世界,勇於到艱苦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中打拼磨練,到最基層、最困難、羣眾最需要的地方錘鍊自己,幹出一番業績,增長自己才幹。另一方面,要時時記得警鐘長鳴,慎獨慎微。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上不拘小節,在思想上放鬆警惕,就會不自覺放縱自己,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最終一失足成千古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始終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用黨章黨紀嚴格約束自己,用先進的思想道德對照檢查自己,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羣眾、正確對待自己,排除非份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築牢思想道德防線,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

三要正確行使手中的審判權,努力為人民把好秤,掌好舵。從歷史淵源來看,我國是一個官本位社會,學而優則仕、升官發財等傳統觀念在百姓心中根深蒂固。有鑑於此,作為一名新時期法院幹警,我們非常有必要從內心深處來抵禦和摒棄腐朽思想的侵擾,始終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首先是要從根本上清楚手中的權力究竟從何而來。我國憲法明確規定,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任何一名幹部,不管是由選舉產生,還是由上級委任,都是受人民的委託或授權。因此行使審判權時要主動接受組織監督和羣眾、社會監督,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其次要懂得如何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人都説,不受羈束的權力會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容易產生絕對的腐敗。正因為如此,所以近年來我們黨特別強調以法治國,強調在黨的領導下依法審判,以及對審判權運行的監督。對於領導和權力的問題,鄧小平同志曾精闢指出,領導就是服務,形象地表明權力只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掌權只是為人民服務的機會,用權是為國家為人民造福祉謀利益。因此,我們要始終把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廉潔司法,艱苦奮鬥,盡職盡責,鞠躬盡瘁,真心誠意為黨、為人民審好每一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