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作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5W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作文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你一生的人生準則,是“先苦後甜”的高度概括,。你從幼年時就發奮讀書,青年時立志於天下,壯年時實行改革,暮年時仍舊憂國憂民,心懷天下,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一生佳作無數,卻志在天下,心懷蒼生,下至牙牙學語的幼童,上至蒼顏白髮垂暮的老人,無不知曉他的詩作,堪稱宋代詩詞壇中一顆閃耀着璀璨光芒的巨星。

范仲淹我崇敬你,崇敬你在朝堂上對皇上直言不諱的建議,崇敬你不顧朝堂上的暗潮洶湧執意支持改革,崇敬你是一個為百姓着想,為國家更加富強的一個清官,你的所作所為都被流傳至今,使一代代子子孫孫仰慕你,向你學習。

我品讀你的詩作,你的經歷,我更品讀你。品讀你雁歸而人不得歸的思鄉情懷,見塞外人煙稀少,處處戰火的淒涼之感,看到孤城緊閉,千山聳雲的淒涼之感,每逢夜晚伴羌笛楊柳之聲入睡的思鄉之情,於是你提筆做下一首《漁家傲》流傳千古。

你一生為百姓克勤克勉,在朝堂上做士大夫時敢於向皇上諫言進行改革,被奸人所害以至於被貶謫到巴陵郡,你卻不計較個人私利,秉承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理處理公務與政事。你從未向他人抱怨過你的苦悶,一生甘願為北宋做牛做馬,你一生從來都是憂國憂民,從來都未曾想過享樂,你是一個“先苦後甜”的典型例子。你無論在何時都在擔憂國君,擔憂百姓。無時無刻都在奉獻自己的力量,只為他們能過的更好,國家能夠更加富強,正應了你在《岳陽樓記》中所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2

范仲淹寫《岳陽樓記》中這樣描寫,“…餘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就是這樣浩大的景象,令人歎為觀止。洞庭湖的景象如此浩大,以致於“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也便會有“去國懷鄉,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和“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兩種不同的人的想法。自己也探求過古仁人的想法,或許不同於上面兩種心情,應該是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而是在朝廷做官時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時為君王擔憂,也便是在天下人擔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快樂之後快樂。暗示自己也是這類人,突出他心懷天下的特點。登上岳陽樓,洞庭湖山收眼底,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這是自己國家的江山啊,那樣雄偉豪壯,卻又是那樣讓人放心不下,還是要在別人擔憂天下的時候先為這個國家操心,在別人快樂以後料理後事自己才能快樂。《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當時正被貶官“處江湖之遠”,本來可以採取獨善其身的態度,落得清閒自在,可他沒有像許多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不問世事,任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己和朋友。一個人要做到先憂,必須有膽有識有志,固然不容易。而當一個先憂之士建立了功勛之後還能後樂,更加難能可貴。這便是一個人的責任心吧。一副對聯“四面湖山收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就是形容他的。自己本為國家社稷着想,卻也落得貶官之地,處在江湖之遠,也還久久放心不下國家。百姓過得還好嗎,人民過的還好嗎,君王統領的還好嗎……種.種雜念在覽盡天下山水後一湧心頭。終歸還是放心不下。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3

你是文人墨客揮毫書寫的詩篇,你是遷客騷人脣邊的一縷若有若無的歎息,你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悲壯,是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責任…… 你是憂,抑或説,你還有一個名字叫愛。

你獨自坐在狹窄陰暗的茅屋之中,望着天外陰沉的天色和連綿的細雨。這已經不能算是個屋子了,落腳之處沒有一處乾爽的地方,你聞見茅草發黴腐朽的味道,你聽見風吹雨打的聲音,你看見孩子在濡濕的被子裏,不適的翻了個身,你看見了,又彷彿沒看見,你的腦海中是另一幅畫面…… 驕奢淫逸的帝王,沒有太平的帝都。“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處處是一副戰亂後民不聊生的圖景,哪還有半點繁華昌盛的模樣。你看見那些餓死的百姓,那些受凍的寒士,你看見那些慘遭戰亂的農民顆粒無收,你看見國都破敗荒蕪不似當年模樣,你歎息。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你滿頭的白髮浸潤了你的憂慮,而那篇半乾的詩中,裝的卻是你對天下黎民的愛。 你手中拿着刀,面無表情地將面前凍成一塊的粥劃為四塊。你無所謂吃些什麼。在你眼中,這些不過是維持你生存的一種途徑而已,你最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糧。

你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於是你就真的做到了不追求享樂奢華,固守清貧,安平樂道;你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於是你就真的做到了不因升遷貶謫而悲喜,只憂國君與蒼生。你負手於岳陽樓上,看景緻四時變化,聽別人滿腹牢騷抱怨,你看見春天百花爭奇,夏天魚翔潛底,秋天繁茂熱烈,冬天安靜祥和。你微笑,多麼美好的一片河山。 因為愛,愛這片神奇秀麗的土地,因為愛,愛這片土地上勤勞樸實的百姓,你開始憂了。你為國家的前途未來擔憂,你為百姓蒼生的生計擔憂,你為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擔憂。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你的微笑浸潤了你的愛,你的詩文則是你憂的心聲。

憂與愛相輔相成,共為一體,之所以憂的原因是愛,而愛的外在表現就是憂。憂與愛是一杯有着繚繞濃香的茶,憂是初入口齒的苦澀,愛則是甘甜了四肢百骸的回味餘香。我們炎黃子孫就在這餘香中成長起來,逐漸成熟,強大,成為屹立不倒的存在。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4

范仲淹字“希文”,公元989年10月1日出生,1052年6月19日去世,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仲淹幼兒喪父,母親改嫁朱家,更名朱説。朱家很富有,後來朱家小孩讓他吃狗骨頭,於是他就跑到一個寺院裏獨自學習。他為了省錢,每天晚上煮一鍋小米粥,等第二天早上凝固以後,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一塊,中午吃兩塊,再跑到山上配一點鹹菜。這就是著名的斷齏畫粥。

范仲淹被稱為“北宋第一人”,你看到他一定覺得很奇怪。第一人是什麼意思?難道是第一個出生的人嗎?難道是最窮的人嗎?難道是最富有的人嗎?不對,都不是。第一人的意思是綜合出來的第一。他寫文章好,有他寫文章好的人,又沒有他打仗打的好,。比他打仗打得好的人又沒有他的官做的大。比他官做的大的人又沒有他教育的好。比他教育好的人又沒有他寫文章寫得好。所以他被稱為北宋第一人。

提起范仲淹,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三貶三光的故事。第一次被貶是因為那天是太后的生日,命令所有文武百官都給她磕頭。范仲淹一點也不同意。結果就被貶下去了。光的意思就是光光小分隊,光光小分隊由一羣大臣組成。光光小分隊認為范仲淹做的很對,於是就給范仲淹送行。第二次被貶是因為他要去支援一個鬧旱災的地方。回來時給皇上送來了禮物——一大把青草讓皇上吃。於是皇上很生氣,把范仲淹貶下去了。光光小分隊第二次出現。第三次被貶是因為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官員都和呂夷簡宰相有關。有的是他的親朋好友,兄弟姐妹,左右鄰居,還有的是給呂夷簡一點錢,買一個官的。他們的心思根本不放在國家身上,都想着賺錢。范仲淹就畫了一副百官圖獻給皇上。皇上看了有點懷疑這是不是真的,呂夷簡知道了,很害怕,於是聯合所有大臣告范仲淹的狀,説范仲淹要造反。皇上很害怕,又把他貶下去了。

這些光光小分隊又一次出現了。范仲淹三次被貶光,光小分隊三次出現,所以就叫三貶三光。

在最後一次被貶期間,他有岳陽樓的時候寫下了一篇著名作品《岳陽樓記》。其中兩句千古流傳的詩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意思是我不為升官而高興,不為貶官而生氣。“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在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意思是當官的時候害怕老百姓受苦,不當官的時候害怕君王犯錯。只有在天下人都安詳的時候才不憂愁。

介紹范仲淹的説明文5

自唐宋始已,盛以“諡文正”為尊之風。然古今縱橫鮮有獲此殊榮者,若惟其首,當範文正是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一句,道盡一生。范仲淹應是千載難逢的文武全才,早年征戰沙場,御外族、固國邊,如此不知幾多年,西北邊疆牢固難破;然收劍閉賬,卻道出千萬思緒。“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離家萬里轉眼秋意蕭條,何處解愁?然國之憂患當頭,又何能棄國從家?范仲淹便是如此,國家哪裏需要,他就往哪裏去。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回朝為相,範公並不停息。他淡泊、勞苦,忠心輔佐,憂其百姓,常親身體察,深入民中,以致不惜得罪高官大臣。唉,惜杯得人重,他被一貶再貶,遠離朝中。然江湖之中百姓苦衷易於探明,文正便悉心治理,哪怕是荒僻鮮有人知的村鎮,每自範公至,不出兩年,民心穩定,災禍鮮生,民甚快哉。

這便是范仲淹,無論身處何方,都憂國憂民,盡職盡責。

“昨夜應看蜀志……如何回蔽?”

近聽聞範公與歐陽修是老友,此文寫的是兩人夜裏挑燈閒談。乍一看,詞是大白話,讀來似範公向歐陽修發牢騷,不禁一笑。聽説只有真朋友才會互吐心煩,而如此融洽事,其友誼是如何誠摯而不可分!然則今天下,人之朋友是愈來愈多了,但能真正談上心的,卻少之又少了。或有日便再無知心?

真誠的友誼,往往推出一些光輝;兩位劃時代的人,終碎出傳透古今的星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最早出自孟子,範文正則是用自己的一生踐行着這一承諾。而這,便是文正,為後代千萬人立正士碑,更是對生活的一種超然物外。

謝謝您,范仲淹,好想再看你征戰沙場的雄風、夜憂百姓的歎息、與友閒聊的真誠。

您好,范仲淹,永遠的,范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