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范仲淹的小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9.08K

范仲淹的小故事新版多篇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一

范仲淹本來生活在一個官宦之家。五代時期,他的爺爺範贊時任吳越國祕書監。父親範墉任武寧軍(徐州)節度掌書記。范仲淹就是範墉在徐州所生的第三個兒子。可悲的是當范仲淹剛兩歲時父親便去世了。

隨着家境的衰落,他的母親謝氏不得不帶着他改嫁給淄州長山縣(今山東鄒平縣東)朱氏,更姓朱,名説,中進士後恢復本姓。范仲淹小時候很有志氣。

他曾在長白山(今山東鄒平縣南)醴泉寺讀書,因家庭貧苦,每天只能煮一盆薄粥,劃作四塊。早晚各兩塊,切一點薺菜,加一點鹽來吃,這樣苦學了三年。後來,他知道了自己的家世,十分難過,哭着辭別了母親,到南都(今屬商邱)學舍讀書。

他這時學習更加刻苦,夜以繼日,有時通宵達旦,五年沒有脱衣服睡過覺。由於范仲淹勤奮學習,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范仲淹從小就懷有遠大的抱負。當他還是個秀才時,就“以天下國家為己任”,後來他當了諫官,大膽揭發呂夷簡濫用職權,任用私人,受到貶謫處分。後來他在與西夏的戰爭中立了大功,又回朝任副宰相,積極推行新政,因觸犯一部分權貴利益而遭到排擠,回到陝西防守邊境,新政也就廢止了。

第二年,他在嶽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當地的名勝岳陽樓,請范仲淹寫篇紀念文章。范仲淹寫下了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他在這篇文章裏提出,一個具有遠大抱負的人,應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一千多年來,這句話成為激勵中華民族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為國為民,奮鬥不息的警句。范仲淹一生艱苦樸素,經常把自己的薪俸分給鄉親,深得人民擁戴。他“死之日,四方聞者,皆為歎息,”人民“哭之如父。”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二

范仲淹二歲時,父親範墉因病去世,母親謝氏貧困無依,只得改嫁給山東的一位朱姓大户,他也改名為“朱説”。范仲淹成年後,從傲慢的朱家孩子口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憤之下,發誓“男兒當自強”,要自立門户,重振範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求學。雖然應天府是“公費讀書”,但范仲淹生活費用還得自理,“依戚同文學”,過得十分艱難。他只能吃薄粥,深夜睏倦打瞌睡,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已,繼續攻讀。一個同學是應天府留守(官階相當於今日之“市委書記”、“市長”)的兒子,看不下去,便好意送了些美食。他卻一口不嘗,聽任食物變壞。同學怪罪起來,他長揖致謝,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領了,謝謝!但我只怕自己一旦學會享受美餐,日後再也吃不得苦!”

范仲淹在應天府讀了五六年書,成績優異,便有了一個遠大的人生理想。據《能改齋漫錄》記載,范仲淹應試前,特到祠堂求籤,諮詢能否當宰相,籤詞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簽,暗中祈禱:“如果不能當宰相,希望能當良醫”,結果還是不行。於是,他惱火了,擲籤於地,慨然長歎:“男子漢大丈夫,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還有什麼活頭!”這就是“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名言的來歷。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進士,得到真宗趙恆的接見,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在此後的幾十年間,范仲淹政績斐然,如安撫江淮的蝗災、修建“范公堤”等,但由於喜歡給高層“挑刺”,仕途就像乘電梯般,上上下下,幾起幾落。章獻太后劉娥當政時,他一會兒指責仁宗趙禎不該率領百官給太后祝壽,一會兒要求太后還政,被貶到蘇州;待得趙禎親政後,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連上書議論國事,譏切時弊,要求改革,結果得罪宰相呂夷簡,再貶饒州。

范仲淹是一個鋭意進取、熱烈執着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十而碌碌無為,未免有點灰心、有點牢騷。一天晚上,他看着《三國志》,突然覺得十分沒勁:這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只得三分天地,“人世都無百歲”,還不如“劉伶一醉”!第二天,他叫來好友歐陽修。兩個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歌,那是他新作的《剔銀燈》。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呆、老成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他到鄉間散心,看到百花洲四周鮮花盛開,鶯蝶飛舞,就自嘲起來:“我是到了桃花源吧?我也做做陶淵明!好笑的是,當年的理想竟是什麼良相、良醫!”又作了一首《定**》,節缶高歌:

“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但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還沒有持續多久,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就發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略大宋。兩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寨,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奪去,元昊氣勢囂張,揚言要滅了大宋。國難當頭,范仲淹立刻忘了那個“桃花源”,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強烈要求上前線。大宋朝廷對這場戰爭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趙禎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難之際,趙禎匆匆召見了范仲淹,先給他恢復了“天章閣待制”的職銜,再榮封一個“龍圖閣直學士”,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防禦西夏。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歲、滿頭白髮的范仲淹,緊急掛帥,風塵僕僕地趕往西部戰場。秋天的邊塞,與繁華似錦、車水馬龍的京都宛如兩個世界:萬物凋零,到處都可見斷壁殘垣、屍骸廢墟、難民流離。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見斜陽下,寒霜滿地,孤城默然矗立,長煙寥寥,連大雁也不想停留,嗚咽着向南飛。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燈填了幾首《漁家傲》,寄給在京城的歐陽修,開頭都是“塞下秋來”,現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下面這一首: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綺麗的“花間詞派”,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氣勢悲壯蒼涼,意境雄健剛烈,可謂是“大宋第一首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歐陽修非常欣賞,讚歎之餘,又戲謔道:“希文,你動不動就是‘塞下秋來’,真個窮苦的邊塞主兒!”歐陽修到底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文人,無法體會“孤城閉”、“歸無計”、“征夫淚”的苦難、淒涼和悲痛,以為取勝真的是“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竟然羨慕朋友上戰場“真乃大元帥之事也”,還急切地祝賀他,“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三

慶曆新政失敗以後,范仲淹被朝廷撤去軍政要職,貶往鄧州(今河南鄧州市)做知州。

這一年,鄧州一個姓孫的通判因病在官署去世,留下弱妻幼子好不可憐。孫通判攜家帶口在鄧州做官,一向沒有什麼積蓄,後事如何料理?通判夫人一夜之間哭腫了眼睛,愁白了頭髮。范仲淹知道這個同僚生前清貧,立即帶頭捐出當月的薪俸,為孫通判治喪所用。其他官吏也紛紛解囊,各盡所能,總算給孫通判買了一口像樣的棺材。孫通判的老家遠在江西九江,他妻兒從鄧州乘船回老家最為便捷,走白河、轉漢水、入長江,一路順水,指日可抵。大家的捐款除了買棺材之用,還有一些餘錢,正好僱一條船。諸事妥當,范仲淹派了一個捕快,隨船護送孫通判的靈柩和他的遺孀孤兒。

范仲淹帶着幕僚把孫通判的家人送到船上,正要揮手作別,那捕快卻又跳上岸來,向范仲淹説道:“大人忘了一件大事!”

范仲淹一怔:“快説,忘了什麼?”

捕快快人快語:“此去九江,水路千里迢迢,各個州縣都設有關防,盤查過往船隻。隨便找個藉口,就要你拿錢打通關節。大人不備足‘通關’費用,只怕這船出了鄧州境地,就寸步難行了。”

范仲淹皺了皺眉頭,對各地關防假公濟私之弊,他了如指掌。他想,對於孫通判的後事,官府已經給了撫卹,同僚們也已經捐過了錢物,這“通關”的費用又從哪裏出呢?范仲淹想了一陣,歎着氣走進了本州設在岸邊的關防公署。官署裏紙筆都是現成的,范仲淹略一思索,揮筆寫道:

“一葉輕帆泛巨川,來時暖熱去涼天。關防若要知名姓,此是孤兒寡婦船。”

范仲淹把詩寫成之後,署上自己的名字,交給押船的捕快,説:“若遇關防盤查,你就拿這個應付。”

就這四句詩,能當銀子使喚?捕快雖然有些疑慮,還是接了。

捕快的疑慮很快就被打消了。那些關防的官員,誰不知道範仲淹的大名?看了范仲淹的憐貧詩,誰還好意思敲詐這孤兒寡母?捕快一路暢通無阻,很順利地把孫通判的遺孀送回了九江老家。范仲淹寫詩助貧解困的故事也隨之傳開。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四

在范仲淹的情感世界中,最突出的是一個“憂”字。他在《岳陽樓記》中寫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一連六個“憂”,借樓抒懷,道出了自己那鮮明的憂樂觀。本來,有喜有憂,屬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在那種平民百姓的“天下之樂”少之又少的年代,范文正公的憂自然也就遠多於樂了。難怪他在短短的《岳陽樓記》中就“憂”字連篇。

無論什麼人,也無論處於什麼時代,總會有憂愁,問題在於憂什麼、為誰憂。范仲淹的“憂其民”、“憂其君”,用今天的話來説,就是憂國憂民。一個“憂”字,既不為“物喜”,亦非為“己悲”,而完全表達的是他那“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境界和政治抱負。他以憂國憂民之心,多次上書朝廷,直陳己見。他寫的《奏上時務書》、《上執政書》、《上時相議制舉書》等,提出了“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備戎狄,杜奸雄,明國聽”,“固邦本者,在乎舉縣令,擇郡守,以救民之弊也”等改革措施。其中,《上執政書》是在他居母喪期間寫的。舊時官員丁憂期間,通常是不必問國事的,但他為了“四海生靈長見太平”,還是“冒哀上書,言國家事,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憂”。僅此一事,便可見其“憂”之一斑。

范仲淹的“憂”,歸根到底是為普通百姓而憂。他在任興化縣令時,發動當地民夫建成數百里讓“民享其利”的捍海堤,被百姓譽稱為“范公堤”。他位高權重時,則極力為百姓選好官。據《宋史紀事本末》記載,慶曆三年十月,朝廷為整頓吏治,決定逐路(注:路,是宋朝行政區劃的名稱)選拔轉運使,對不稱職者皆行罷免。在審查名單時,范仲淹把那些庸碌無能的轉運使的名字,毫不客氣地一筆勾掉。與范仲淹一同審核名單的富弼見勾掉甚多,心有不忍,便勸道:“一筆勾之甚易,焉知一家哭矣!”范仲淹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義無反顧地堅持將庸碌無為者勾掉。在范仲淹的眼裏,“一家哭”與“一路哭”孰輕孰重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讓更多的普通百姓笑,只好讓少數不肯幹事或幹不成事的庸官(包括他們的家人)哭了。

范仲淹屢遭罷黜,憂國憂民的志向不改。有人對此曾提出過疑問,范仲淹的回答是:“我道則然,苟尚未遂棄,假百用百黜,亦不悔。”(《范文正公集》附錄)我的信念是不變的,為了信念,就是用我一百次、罷免我一百次,也不後悔。他的信念是什麼呢?當然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五

范仲淹兩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賴。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長大以後,他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

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脱去衣服上牀睡覺。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麼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給後人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受到了人們的讚譽。可是他幼年卻很不幸,出身貧寒,無力上學,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去讀書。

在寺廟讀書期間,他將自己關在屋內,足不出户,手不釋卷,讀書通宵達旦。

由於家貧,生活得也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些醃菜下飯。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於自己的讀書學習。

後來,他的一個同學看到他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訴了父親。同學的父親聽説後,被他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也深深同情他的貧窮處境,於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叫兒子帶給了范仲淹。

那個同學將做好的魚肉送給他,説:“這是我父親叫我送給你的,趕快趁熱吃吧!”

他回答説:“不!我怎麼能夠接受你的東西呢?還是帶回去吧!”

那個同學以為他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辭,連忙放下東西,就回家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來到他的住所,發現上次給他送的好吃的東西絲毫未動,已經變壞了。就責備他説:“看,叫你吃你不吃,東西都變壞了,你為什麼不吃呢?”

他答説:“並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經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吃了這些美味佳餚,以後再過這種艱苦的生活就不習慣了,所以我就沒有吃。感謝你父親的一片好意。”

那個同學回家,將他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誇獎説:“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後必定大有作為呀!”

他正是憑着“斷齏畫粥”這股苦讀的勁頭,最後終於成了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六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一生致力於政治改革,在任為官時,更是嚴於律己,不徇私情。

有一次,范仲淹奉旨去京東和江淮賑災,同行的人員中有個學生叫富弼。一路行來,只見民不聊生,范仲淹馬上調糧救急。可糧食剛到,竟然被偷了兩擔。范仲淹下令徹查,抓住了小偷。范仲淹正要責打偷盜之人,公堂外傳來哭喊聲。

一老婦人上前不停地磕頭,嘴裏説:“大人呀,我兒偷糧實屬不該,只是可憐我老婦人無依無靠。只求大人可憐放了我兒,老奴情願替兒服罪。”老婦人哭得十分悲痛,富弼抬頭,發現范仲淹已是兩眼含淚。後來,范仲淹責打了幾棍偷糧人便放了。

後來范仲淹任參知政事時,整頓吏治,嚴格考核官員,不稱職的官員都被罷免。有一位官員,因為不稱職而被罷免,結果一家老小哭哭啼啼湧上公堂,求范仲淹開恩。范仲淹不為所動,堅持罷免了那位官員。

富弼恰好在一旁,就對范仲淹説:“你這樣罷免人家,惹得人家全家人痛哭,而你卻無動於衷。前番老婦一個人哭,你卻眼中含淚,這是為何?”

范仲淹回答説:“之前那人偷糧食是為老母親,老母親哭是為兒子的性命,我眼中有淚是為青年人的孝心也為老婦人的舐犢之情,所以法外開恩。而我撤掉一個不稱職的官吏,只是他的家人感到悲傷,我若讓不稱職的官吏留任,那這地方的百姓都要哭。”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對於清正廉明的范仲淹來説,他的眼淚不會輕易流出。范仲淹的眼淚,讓後人在他鐵面無私的政治生涯中,也看到了他柔情的一面。而他剛正不阿的秉性和寬容仁厚的胸懷,值得後人學習。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七

在范仲淹求學時,認識了一名劉姓同學。當時條件很差,每天只煮兩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塊,早晚吃兩塊。而劉同學家境好,總是把好吃的給范仲淹。這樣範仲淹才勉強填飽肚子,得以繼續學習。而這樣的生活持續了三年多。臨別那一刻,范仲淹暗暗發誓,將來如有出頭之日,一定要感謝劉同學對他的恩情。

范仲淹當宰相後的不久,劉同學找到府上,説家裏發生了變故,需要范仲淹的幫助。

因為多年未見,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歡敍舊,一邊喝酒一邊聊起過去的經歷。這時范仲淹説,幾十年未見老同學在哪裏高就?劉同學端起杯,一飲而盡,説,罷了罷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學,能夠謀個一官半職。想憑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應該不成問題。

不料,范仲淹臉色一沉,説,劉兄家裏有幾個人,每年需要多少錢開支?劉同學回答,一百兩銀子足夠。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兩銀子,説,這些銀兩先給你救濟,如果後續有困難我會繼續給你提供幫助。

范仲淹的銀子解了劉同學的燃眉之急,他還了外債,家裏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在銀子用完後,他又找到了范仲淹,這次他直截了當地説,想通過他的關係做官。

但是范仲淹一口回絕,説如果家庭困難可以再幫助,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進入。在劉同學離開時,埋怨地説,范仲淹一點不講交情,如果當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天的`成功嗎?

而范仲淹説到做到,再取出一千兩銀子給劉同學。到最後,范仲淹也沒有給他一官半職,自掏腰包維護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八

在醴泉寺讀書期間,繼父家境已經比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親總勸他多帶些糧米,一來擔心兒子吃不飽累壞身體,二來怕給寺院師父增加負擔。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帶,而且帶數量,出人意料少。母親絮叨規勸,仲淹總是胸有成竹地説:“我有數,不少。”

初到寺院時,糧米交給廚房,代為製作,隨寺院鐘聲與和尚們一道用飯。可范仲淹,從早到晚一個心思地讀書思考,經常充耳不聞鐘聲,忘記了吃飯,再去打飯時,又過了時辰。好心廚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廢寢忘食地讀書,便主動給他送飯來,仲淹很過意不去,給別人添了麻煩。

為了讀書方便,他自己備了小鍋小灶,自炊起來。范仲淹按自己既定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裏點燃自己拾木柴,煮米粥。一邊讀書,一邊續柴煮粥。一鍋米粥煮好了,時間也已過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來,鍋裏米粥涼透了,已經凝固成圓圓一整個。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粥塊上面,劃上一個十字,完整一鍋粥分成了四塊。早晨吃兩塊,傍晚吃兩塊,一日兩餐,這便是“劃粥”。用什麼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圍大山之中。坡坡嶺嶺,溝溝坎坎,自然生長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還有莧菜、苦菜、薺薺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陳等十幾種可食野菜。白天去山洞讀書時,順便拔幾種野菜回來。吃飯時,把十幾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細碎末,加入一點鹽拌和拌和,一頓佐餐菜便成了。

這就是“斷齏”,齏ji,切成碎末韭菜、葱蒜等。劃粥斷齏,既簡約又清淡,省時、省力、省錢,可謂范仲淹創造!醴泉寺讀書三年,范仲淹基本過着“劃粥斷齏”這種清苦自律生活。隨着范仲淹在北宋歷史舞台上光輝業績展現,“劃粥斷齏”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時代刻苦讀書專用成語。

范仲淹的小故事 篇九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親,母親為了使兒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長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

范仲淹長大後知道自己親生父親姓範,便想恢復自己原來的姓,可是繼父不同意,兩人為此鬧得不可開交,因此,范仲淹便從家裏出來,住進了長山醴泉寺的僧房裏,開始了刻苦讀書的生活。寺廟裏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當時范仲淹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飯量又特別大,所以他經常吃飯時端起碗,幾口就扒得精光,還沒到下一頓時就已經餓得頭暈眼花,以至於看書時也無法集中精力。怎麼辦呢?他想出了辦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鍋稀粥,等冷凝結成粥塊以後,用刀在上面劃個十字,切成四塊,早晚飯各吃兩塊。而下飯的菜呢,更加簡單,僅切一點鹹菜就行了。

范仲淹就這樣在醴泉寺裏刻苦讀書,他懂得了很多道理,長了不少知識。為了開闊眼界,增長更多的知識,他不遠千里來到應天府,進了當時很有名氣的南都學舍,拜著名學者戚同文為師。因為范仲淹很窮,經常吃不上飯,剛開始還能喝點稀粥,後來稀粥也沒了,每當太陽落山時,他才胡亂吃點東西,可是他從來沒有為吃飯這個問題而分心,而是在學習上更加勤奮刻苦了。他為自己制訂了嚴密的學習計劃,每天不完成計劃決不睡覺。在嚴寒的冬夜裏,每當他學習感到疲倦時, 他就用冷水洗臉,提提精神,學習環境雖然這樣艱苦,可是范仲淹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

范仲淹就這樣憑着一股堅定的信念,十幾年如一日,勤奮學習,後來終於取得成就,成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

貝蒂説:“人有了堅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戰勝的。”温塞特説:“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蹟。”丁玲説:“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古今中外大凡仁人志士,明達賢者,無不經過困苦磨礪。而伴隨他們走過磨難的,就是他們心中的信念。事實證明,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沒有闖不過的“火焰山”,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