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04K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多篇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1

根據xx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安排,我學習了xx下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一書,並結合當前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源出發,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這本書用了十個章節簡明扼要地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其中第八講專題講解了人民羣眾的作用和黨的羣眾路線,凸顯出羣眾路線在我黨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上的重要地位。我對第八講進行了着重學習,體會最深刻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羣眾史觀,這兩點在一定程度上為羣眾路線提供了理論依據。

馬克思主義的羣眾史觀回答了"為什麼要走羣眾路線"。馬克思主義哲學提出的是羣眾史觀,它認可人民羣眾的歷史地位,認為人民羣眾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羣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與某些倡導英雄史觀,認為個人英雄創造了歷史的哲學思想有着本質的區別。1939年,毛澤東主席在撰寫《〈共產黨人〉發刊詞》、論述新民主主義理論時,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我們黨在中國革命中的三個基本問題。

我們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始終把為羣眾謀利益寫在黨的旗幟上,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宣傳羣眾、發動羣眾、組織羣眾的歷史,羣眾路線就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傳家寶。可以説沒有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支持就沒有中國共產黨革命和建設的成功。回顧往昔,解放戰爭期間,數以百萬的老百姓推着數十萬輛小推車為解放軍戰士運送物資,踴躍參軍,夾道迎着解放軍的部隊進城,可以説是四萬萬的中國人民選擇了我們中國動產黨;新中國成立後,面對物資極度睏乏的窘境,億萬百姓選擇了跟着黨走,勒緊褲腰帶,為國家工業化建設添磚加瓦。

新時代、新形勢下堅持羣眾路線的重要性。時代賦予了羣眾事業新的特徵,隨着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個人利益訴求的多樣性日益明顯,社會矛盾日益複雜和激化,部分黨員幹部逐漸脱離了廣大羣眾。脱離羣眾的危險日益加劇,它直接關係着我們黨是否能夠繼續保持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是否能夠繼續獲得羣眾的支持。

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實踐羣眾路線?

第一,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動搖。

要始終站在以人為本的高度,始終站在人民羣眾的角度,重視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以羣眾的感知體諒羣眾,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對黨交給我們的工作和職責保持崇高的使命感,帶着深厚感情做好羣眾工作,進一步深入羣眾、瞭解羣眾、服務羣眾、奉獻羣眾,進一步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從羣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xx部門雖然不是窗口部門,與羣眾直接接觸的機會比較少,但是我們要牢固樹立xxxx的理念,守住xxxx風險底線,努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維護經濟金融穩定,維護廣大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是我們每一個xx的職責。

第二、要重視調查研究的作用。

我們正處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利益格局調整和各種矛盾凸顯的關鍵時期,要走羣眾路線必須先搞清楚羣眾需要什麼,羣眾有什麼困難。持續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工作,深入到xx基層和企業生產經營一線,把握經濟發展脈搏,瞭解銀行業經營的新動向,及時發現各類潛在的風險點,通過調查研究挖掘廣大金融消費者的需求,推動xx通過金融創新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需求,使廣大羣眾都能夠享受到高效、便捷、公平的xx服務,使xx在推動產業轉型和經濟發展上發揮積極作用。

第三、要嚴守黨的羣眾工作紀律要求。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鐵一般的紀律性。嚴格的紀律性也是我們黨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共同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重要法寶。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艱苦奮鬥、廉潔自律的組織紀律和政治本色不能變。作為一名xx人員,必須要認真遵守黨中央、國家、xxx各項規章制度和黨風廉政要求,時刻保持思想警醒,做到廉潔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堂堂正正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始終保持一股清風、一團正氣。

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給了廣大黨員幹部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每一位黨員都對照黨章,照照鏡子,端正行為,正正衣冠,自我淨化,洗洗澡,對症下藥,治治病,讓我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嚴格按照黨組織的要求,對照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方案,在實際工作中認真對照整改,不斷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用實際行動來踐行黨的羣眾路線。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2

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我學習到了:

一.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切從是實際出發,就是要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作為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根本出發點,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根本要求和具體體現。從實際出發,就是要從發展變化着的客觀實際出發,從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出發,按照客觀世界的本來面目認識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觀成分。從根本上説,就是要從客觀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律出發,在時間中按照客觀規律辦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説到底,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重視事實,抓住“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實事求是是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的集中體現和高度概括,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

“一切從實際出發”,這麼一句初聽生疏,深究卻陌生的話,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曾一度深深的影響了我。大家都在説“大學生眼高手低”或“大學生能力不行”等的話,大一剛入學時聽到這些話,我是很不服氣。但經過一個學期的大學生活,我覺得,如果再按現在這種方式生活下去,我們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我根據實際情況,一方面現在努力學習。一方面也試圖通過前輩的經驗為自己制定以後的一些計劃。雖然現在的計劃實施遭到挫折,但是隻要我“堅定不移”和“始終一貫”,一切的艱難困阻也不過是我化之為動力的有利因素罷了。

二.事物的對立統?

首先,事物之間的聯繫具有其客觀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聯繫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觀臆斷的。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種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聯繫着而存在的,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觀本質。而任何事物內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聯繫的,也就是説,任何事物都具有內在的結構性。整個世界是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

其次,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因為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繫的根本內容和永恆發展的內在動力,從根本上回答了事物為什麼會發展的問題;對立統一規律是貫穿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以及唯物辨證法基本範疇的中心線索,也是理解這些規律和範疇的“鑰匙”;對立統一規律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顯然,自覺堅持以對立統一規律認識和解決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決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們學生的大學生活中,最為突出的矛盾人際關係和就業問題。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同宿舍的同學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習慣(其實我覺得,當我們走上社會後,這個問題的體現將更為突出),因此人際關係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礙。但是,當我們認識到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和產生這種阻礙的原因,我們就應當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另外的這個就業問題,也是同學,學校,家長乃至企業所關心的問題,我覺得其解決所需的時間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思想活躍,人脈好,時機對,很可能造就一個成功人士。這一問題是社會的問題,是國家發展的關鍵,社會在關注,並將持續。

三.真理與價值的辨證統?

從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它的本性在於主觀和客觀相符合。所謂檢驗真理,就是檢驗人的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這種檢驗,就要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繫起來加以比較,對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從實踐的特點上看,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客觀物質性活動,具有直接顯示性的特點。就是説,人們遵循着一定的認識去實踐,就可以引出現實的結果,把主觀的東西表為客觀的事實。

而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着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制約。實踐的真理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反映了實踐對象的客觀規律和本質的真理。實踐的價值尺度是人們在實踐中所必須遵循的,以滿足人們的需要為內容,特定的實踐目標。任何活動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共同制約下進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3

馬克思的一生為形成思想而奮鬥。他的思想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生活環境,學習環境,愛情,工作等等。

在兒童時期,可以看出馬克思是一個具有極強個性的人。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所以自然的在相處時佔領導地位,也導致了他的高傲個性。

在我看來,無論在什麼時候,教育對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此,對於馬克思來説也是一樣的。馬克思的父親及朋友居佩爾牧師在宗教方面的教育,與學習詩歌等等對馬克思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他對愛情的態度,從他在大學裏對文學詩歌的極度狂熱中可以看出。在愛情中,馬克思很好的將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統一在一起。在馬克思晚年時期,因為失去了愛人,他倍受打擊,也因此而患病。從此可看出他的愛人對他影響很大。

很容易看出他對愛情的浪漫主義情懷,他對愛人的支持理解與需要和思念。人是不可以孤獨的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思想是不能孤獨的。我想馬克思的愛情形成階段是受浪漫主義影響的,然而在真正的得到愛情之後的愛情生活中是理性主義佔上風。因為他似乎一直在忙事業,理想。最後他迴歸了,卻是因為愛人離開了。

馬克思在生活上的窘迫其實來源於他對金錢的態度。也反映了他不善於理財,且由於他的樂觀豁達,不拘小節而經常使金錢很快的用完。然而這並未使他在工作上有任何的退縮,反而是迎頭而上,從容的解決困難,他的不斷抗爭本來就是非常偉大的事情。然而在我們現在的社會裏,同樣是面對困難,與之不同的是沒有窘迫,反而是退縮的人多,做到逆流而上的人少。

事業中的馬克思是執着的,專橫的,尖鋭的。也許許多人都不習慣這樣的馬克思,因為他們沒有看出這是他對事業的態度。他們都認為他是偏激的。但不能忽略的是:正是這個偏激的他創造出很多著名的思想理論。

在西方社會,你需要堅持你的思想,並努力證明它是對的。馬克思理論得到驗證是在他晚年時期,是因為他不斷的批判,或者説改進個和妥協。由此,他成功了。

馬克思思想到了不同的國家都會有不同的作用,這也是為什麼他晚年時説自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了,因為這隻反映了他的固化思想模式。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4

看完馬克思傳,我驚歎馬克思傳奇的一生,説他傳奇,為他的家庭背景,為他的深邃的思想,為他的多樣的經歷,也為他的勇氣,也為他的博愛,也為他敢為人先的精神。

馬克思出生於一個世代律師的家中,是個地地道道的普通人,甚至還有些窮,對於這點,我很能理解,窮人出身的馬克思,當然對當時無產階級廣大勞動人民的困苦,瞭解的比別人深刻許多。我不今想起我國古代也有不少未能成功的農民起義,譬如陳勝吳廣起義,清末的黃巾起義。他們的領導者也和馬克思一樣,是純粹的窮人,都是因為收到壓迫,採取反抗措施抵抗剝削行為的,施加剝削行為的當然是當時的國家政府,我理解的是,他們的資本主義制度,是國家政府確立的,對於,一些歐洲國家,像法國,英國,等歐洲眾多國家,立國制度都是資本主義制度。但是他們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馬克思成功了,部分我國古代的農民起義者確失敗了

馬克思家庭雖窮,但是卻是一個有知識儲備的家庭,在當今看來,這樣的家庭是令人羨慕的小康之家,但是那個時代,似乎金錢至上,金錢決定一切的,所以,這是他家庭貧困的原因之一。知識氛圍濃厚的家庭,為他將來律師的學習,和敏鋭思維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然而中國古代的一些農民起義領導人,是世代耕耘,靠老天爺和政府生活的人,往往沒有接受過教育,眼界也不開闊,認識到的,多是眼前利益,政府徵兵賦税過重吃不消,就要反抗,為了是能夠拜託重税,得以生存。這個馬克思的最初目的,可以説,是一致的。

我分析,應該有以下幾點原因,在此我由輕到重的説明一下,

第一點,因為所受教育的不同,這裏的教育,不是單純的指學校教育,書本教育,更多的是指在社會實踐中獲得的知識能力。馬克思在形成理論前和過程中,做過報社編輯,在工廠和工人一起做工,這些都為他們思想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在求學期間,研究並總結了黑格爾的人的思想理論,也為他思想的提出有了準備。

然而中國古代的一些農民起義領導人,是世代耕耘,靠老天爺和政府生活的人,往往沒有接受過教育,眼界也不開闊,認識到的,多是眼前利益,政府徵兵賦税過重吃不消,就要反抗,為了是能夠拜託重税。目標簡單純粹,但是沒有長期發展的可能。而且,他們對待統治階級往往展現出一種又愛又恨的表現,恨其權,又熱衷攀附。他們對高權是嚮往的,

第二點,目標不一致,馬克思從一開始就跳出了資本主義這個圈子想問題,想的是無產階級人民的解放。立足是人人平等。農民起義的初衷和馬克思比較契合,但是隨着進一步發展,卻是自立為王,又建立了森嚴的等級制度,重走老路。發展到最後隨着農民起義團體的不斷壯大,他們的目的逐漸偏離,到最終,不再為農民謀利益。所以一開始,他們就沒有跳出圈子想問題,只是在原有統治者建好的圈子裏圍城罷了。

看完馬克思傳的感想就是:第一,知識儲備很關鍵,第二,經驗很關鍵,需要借鑑,也需要自己參悟,第三,思考問題的出發點很關鍵。家長反覆嘮叨的要好好學習啦,不會的多看看別人怎麼做啦,之類云云,原來含義還是很深刻的!

當然,這並不是對我國農民起義的諷刺批評,我國農民起義自然是具有開創性的意義,我國也並非沒有代表廣大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奮鬥的偉人,毛爺爺是最好的説明。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5

通過整整3天在馬讀會的學習,我初步瞭解到了一些有關馬克思的事蹟。在第一天的輔導講座中,鍾國端老校長對我們説,他是過去一千年以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他所編所寫的《共產黨宣言》成為了各個國家流傳的經典之作,它的銷量僅次於《聖經》。由此可見,《共產黨宣言》對於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起着多麼決定性的作用。

在第一階段的最後一次課中,老師對我們提出了幾個問題。下面就由我在心得體會中寫出我的看法。

一、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説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理論?

我覺得馬克思的兩大發現就能回答出這兩個問題。

首先我來説説唯物史觀。馬克思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生產關係的變革;物質生產的發展,才是人類歷史發展變化的最終原因。”然而在他提出唯物史觀之前,有人曾經提出過唯心史觀這一看法。但是唯心史觀説的是“從人類思想變化引起政治變化,從而使社會進步。”但是這一説法是完全經不起推問的。什麼是社會發展的動力?那就是唯物史觀。它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不能因為個人意識而轉變的。那麼我認為就這一點,已經能概括出馬克思主義的一部分思想了。那便是“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

再是他提出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所説的是:“在資本主義社會時中,工人勞動所得的報酬並不是應有的所有酬勞。”老師也為我們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説一個工人他工作了8個小時。但是他所得的報酬只有5個小時。從表面來看工人的確是在他那裏獲取了酬勞。但是剩餘的3個小時,就被稱為剩餘價值。那些資本家就是利用剩餘價值發家致富的。這也導致了當時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窮人更窮,富人更富。馬克思説:“資本家與工人是沒有平等可言的。”“生產者不佔有生產資料,是不能獲得自由的。自由是這樣,明珠也是這樣。”那麼我們又可以總結出馬克思主義的另一部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實現解放的道路,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指南”。

我想這已經很概括很明確的告訴了我們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有為什麼説它是科學理論。馬克思是第一個給社會主義提供科學主義的人,他的思想在那個年代是引領社會前進的主要動力。

二、是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還是中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

其實這個問題是後來在小組討論的時候老幹部自己補充的。但是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熟慮的問題。在討論時我第一個發表了我的意見。我覺得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畢竟馬克思主義並不適合每個發展中的國家。對於一個國家來説,馬克思主義是死的。然而國家是活的。不能説他是經典就硬套在這個國家的發展觀上。這樣沒有益處,只會時原本正常的發展條例變的混亂。所以説是中國選擇馬克思主義的。因為覺得馬克思主義適合中國。能在中國這個國家發展下去。

但是組內的另一個同學提出了異議。她認為了是馬克思主義選擇的中國。她覺得馬克思主義是適合各個國家的發展,她説馬克思主義是一個能夠融會貫通的經典,而不是像我所説的那麼死板。

不管討論的結果如何。我認為會出現異議是件好事,然而異議存在的根本是因為我們都不是特別瞭解馬克思主義。所以我想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必須更深刻的去了解。

寫馬克思主義心得體會篇6

我是第三組的。在這裏代表第三組的10位同學向大家彙報我們在第一單元學習後的體會。

介紹

我們第三組的10位同學帶着問題投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以“學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為”共勉。在對科學理論的學習、理解過程中碰撞思想,也泛起了不少思想的小浪花。不能在這裏一一列舉,只向大家簡單地彙報其中的一條,也是解決了我們眾多思想困惑的基本認識。我把它歸納為12個字——滿懷科學精神,牢築思想根基。(題眼是科學精神)

引子

在政府機關工作,我們學馬列、講馬列已經好多年,但是今天,對於“馬克思主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卻有了更為鮮明的認識。

經常的,我們會在書本中看到,甚至自己也會這麼寫——馬克思主義是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行動指南,是共產主義者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但毋庸諱言的是,我們都曾經在心裏默默地問過為什麼——它憑什麼就成為行動指南了?它到底要把我們指向哪裏?它因為什麼而能量強大?它又能把我們推多遠呢?——不能不説,那時的我們在認識上還沒有找到馬克思主義的根,馬克思主義更沒有在我們的思想意識中紮根。因為嘴上能説,其實不懂。

説不懂,心裏還有些不服,我們學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理解只有理論聯繫實際才能解決好問題,但是面對實踐中的種種問題,我們依然犯愁:

知道局部要服從整體、眼前要配合長遠的道理。但是不符合規劃要求,卻關係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老城區改造能不能做呀?

知道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道理。但國有企業至今存在的人浮於事,不能與現代企業制度並軌,這條沉重的後腿能否斬斷呀?

知道人最終要實現自身全面和自由的發展。但是什麼時候才能折斷會考、大學聯考的指揮棒,擺脱所謂“文科班”、“理科班”、“特長班”的陰影,真正釋放個性地進行教育教學呢?

當我們把馬克思主義與這些問題放在一個籃子裏的時候,我們面面相覷。

所以,我們充其量只是馬克思主義的fans。(但這是我們對一週前的自己進行的自畫像)

經過一週的學習,我們有所不同了。當然,我們依然不敢説自己已經成為一名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值得欣慰的是,通過集中學習,我們豁然地找到了理論聯繫實際的落腳點——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本質。

那是陳章亮教授在課上的一句話醍醐灌頂般地把我們引出了誤區。他在分析國內外無產階級革命的經驗教訓時,尖鋭地提出:“革命的敗痺在於沒有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而搞附加外來成分太多······長期以來用革命性替代科學性。”這就是在強烈要求我們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一個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去重新學習。

內容

一週以來,我們遵照陳教授的指引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__的科學體系、__的科學體系,還學習了《__文選》的理論精髓、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理論。果然,一以貫之的學習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躍然成為我們引起強烈共鳴的焦點。

間接經驗

通過學習,我們瞭解到,馬克思主義從19世紀誕生至今的一個半世紀裏,世界發生了劇烈和深刻的變動,特別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但是馬克思主義卻沒有被人遺忘,甚至還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因為“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而被資本主義國家作為異己剷除,反而被饒有興趣地進行研究。150多年的歷史已經替馬克思主義表白了,它不是向世人許諾天堂的《聖經》,而是揭示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它不是用來聊以慰藉心靈空虛的幻想,而是用來指導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論。

直接經驗

中國近一個世紀的革命與建設探索過程又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揮灑得淋漓盡致,成為活生生的教材。當我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時候,便產生了__、__和——-,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戰略思想,及時制定符合國情和人民願望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抗日戰爭時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新中國成立後製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改革開放時期提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理論、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思想,等等,最終使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均日漸豐富起來。但是,當我們急於求成,堅信“人定勝天”,將馬克思主義別在胸前的時候,國民經濟比重嚴重失調,生產資料嚴重浪費,人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

所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思想武器的前提是它的科學性,這是由歷史和實踐作為作證的。

結論

當我們搞清楚了這一條,我們進而就明白了——馬克思主義既不是山歌用來唱的,也不是鐵鍬用來鏟的。但是現實當中卻存在這些現象。

從黨的十四大到十五大的五年間,全國的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案73.1萬多件,結案67萬多件,給予開除黨籍處分的12.15萬人,被開除黨籍又受到刑事處分的37492人。這些人一定也曾經舉起右手宣誓自己信仰馬克思主義,但他們可能僅僅把馬克思主義當成信仰了,卻沒有把它當作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在這些人那裏,馬克思主義就成了山歌了。這些人的歸宿只能是一個——最終遭社會唾棄,這也是規律之使然。